-
1 # 桂花香南山
-
2 # 雲無心出岫3
美國的債務是被媒體蓄意突出出來當話柄的,縱觀世界上一些富裕的國家,哪國債務不是GDP的N倍?當然,我也被誤導了。
美國打算買格陵蘭島是樁你情我願的事,該島自然資源豐富,丹麥政府如能有效規劃,即使當下再窮,走上富路都只是時間問題,用不著賣國土維持生計的。
至於其他國家能否購買美國哪一個州的問題,首先得看老美是否已走到了需賣國土維生的地步。
-
3 # 曾雲金飛馬
美國欠債,明面上是債,其實大家都明白,對美國來說什麼是債,多發行美元就行了,看看美元購買力,或者直接引爆金融風暴,債務就轉嫁給別的國家了,只要大統領一句話,相關國家屁顛顛的就提高了軍費支出。
當我們普通人都知道美國要使用利差剪羊毛,美華人還是會用其他高招來進行,比如說伊朗核危機在中東地區本來都已經風平浪靜,協議都簽訂了,美國可好,不承認協議了,然後攛掇其他阿拉伯國家搞統一戰線,美國又是駐軍又是賣武器裝備,大掙一筆。
所以說軍事力量強,科技創新能力強,要去掙錢太容易了。隨便找個藉口或由頭,就可以大張口袋收鈔票。
人們處在這個世界,本就希望市場安定,經濟發展,政治環境清明。但是超級國家美國不讓你們安寧,天天找事,目的明確,拿錢買安全,如若不然,都是藉口。
這樣大家都明白,不敢怒不敢言,混日子吧!買島,一個小小的藉口,國家都沒了,還敢說不賣,等著吧,美國的伎倆會很多,丹麥等著瞧!
-
4 # 人間戲
儘管說格陵蘭島是非賣品,美國不可能實現這個心願,但只要丹麥政府和格林蘭島自治政府同意,美國還是買得起的。
買這樣的一個島嶼不可能一次性付定金,美國完全可以分期付款,每年付給丹麥政府一筆資金。
特朗普就曾提出過類似的建議,而且是永久支付,其實就相當於不限期限的租約了。
美國現在的國債規模確實很龐大,但美國從沒有違約記錄,所以他們還是償還得起的,從外國紛紛否買美國國債也可以看出,世界各國對美國的償還能力十分自信。
即便美國為了買島繼續擴大自己的債務規模,也一定還有國家願意埋單的。
至於說外國能不能買美國的州,好像美國法律並沒有禁止這麼做,但沒有禁止是一回事,美國同不同意是另一回事,這和格陵蘭島並沒有本質的區別。
美國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如果要依靠賣自己的領土來度日子,恐怕要貽笑大方,這種聲譽受損的風險是美國承擔不起的,所以就目前而言,即使出再高的價,美國也不可能會賣掉自己的某個州。
-
5 # 炮口之外
“欠債”發展是國家經濟發展的一種方式,只要美國仍然是西方國家的領袖國、世界秩序的主要玩家,美國的欠債沒有任何問題。即使被這麼宣傳,在世界經濟投資領域:美國國債仍然是最安全的投資方式。
理論的外債警戒線只是理論上的,實際操作空間很大,特別是“世界第一話語權”國家。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現實:因為美國目前的實力,許多國家只是把“持有美國外債”作為“討好”美國的一種手段。
(1)“欠債超級大國”又怎樣
美國已經美國作為世界第一欠債大國已經有幾十年歷史了,日本更是唯一一個政府債務超過GDP兩倍以上的國家(欠債10萬億,2018年將近5萬億美元,世界經濟規模第三)。義大利和日本類似,但不到兩倍而是1.4倍。美國的國債和GDP基本持平,欠債將近22萬億,GDP21.48萬億美元。
這三個國家之外,還有一些國家依靠這種經濟方式獲得發展。國際上對於外債安全的警戒線有兩種,一種是按照GDP衡量是40%;一種按照國際儲蓄比例是100%。但問題是,這種警戒線沒有考慮:經濟發展程度問題。
美國、日本、義大利等國和拉美國家的“高外債”發展是完全不同的。拉美國家是在國內基礎設施建設不行、社會保障高昂、純粹靠售賣自然資源(石油、食品、咖啡等農業)。美日意則是靠科技、貿易、投資。
美國國債佔GDP比重
(2)美國欠債是其手段,有些國家更是為其與美國保持關係的手段
美國更加齊全、配套。高科技賺高利潤、投資賺高利潤、金融控制他國經濟、農業控制他國肚子、軍事打擊你敢於“經濟、科技獨立自主發展”的決心,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因此,世界上許多國家,例如日本投資其國債就根本不是資產保值增值問題,而只是與美國搞好關係,更有利於在世界經濟上發展。
美國是歷史上遇到的最強大、最全面的敵人,有戰勝他的信心而不需要“自戀”。有人就認為擊敗“美元化”趨勢,就可以打敗美國,哪裡那麼容易。
例如“美元化”的基礎是美國在世界經濟、軍事、文化各種實力和影響力的社會現實。想打破“美元化”是在諸多基礎上逐漸瓦解下必然出現的現象。
僅僅少數國家“強力去美元化”在世界經濟、軍事、文化的比重就不佔主體,那麼,你“去美元化”怎樣與他國、怎樣與世界交往?那應該怎樣呢?加強自身基礎,先讓自己的貨幣國際化。詳見“某些專家提出,去美元化是消除美國霸權地位的唯一方法,你如何認為”(8月26日)。
-
6 # 木春山談天下
這個問題問得好:美國沒錢,幹嘛要買島?
特朗普究竟要幹什麼?
這就是問題的關鍵所在。木叔來揭開這個秘密吧!
第一,先說美國為啥沒錢美國的國債已經成了天文數字,有20萬億美元之多了。這是一把達摩克里斯之劍,懸在美華人頭頂。
但問題是,沒人願意看到它落下來。
別以為美國的債務危機爆發只是美國受影響,作為全球第一經濟體,也是債券在全球各國持有最多的經濟體。換句話說,全世界都要為美國的損失買單。
外匯儲備以美元計價最多的國家受損失最大,購買美國國債越多損失也越大。
這就是美國雖然知道風險,但也敢於製造這麼高債務的底氣之一。
其實早在小布什時期美國打了兩場戰爭,已經國力損耗不小,當時的債務首次突破10萬億美元。奧巴馬時期,這位老兄更是瘋狂出臺美國政府兜底的政策,結果國債一下子飆升接近20萬億美元。
這讓特朗普很惱火!他可是商人出身,很明白錢是怎麼來的。奧巴馬這麼花,還這麼欠賬,他自然不滿。所以美特朗普政府所有政策指標都是要把奧巴馬的政策能取消就取消。
第二,再說說特朗普真要買島嗎?如果特朗普真的想買格陵蘭島,顯然是要付出巨大成本的。美國根本沒這筆錢。
有丹麥人開玩笑說,特朗普出10萬億美元,就賣給美國。美國拿不出來,當然買不起。
特朗普這個生意人出身的總統,難道不知道美國家底?難道不知道格陵蘭島的鉅額要價?
那他為什麼還要買?
其實這是美國的計策。全世界都中計了。
特朗普明知道丹麥和格陵蘭不會出售,但就是要提出這個話題,等於很多明星和網紅慣用的一招——炒作!
這就是木叔要說的第三點,特朗普的真正目的——特朗普不是炒作自己,而是利用炒作這個話題來讓格陵蘭和丹麥的關係出現裂痕,讓格陵蘭今後更進一步脫離丹麥提供一個契機。
如果特朗普不提這事兒,恐怕格陵蘭人也想不起來對將來仔細考慮。
而特朗普提了這件事,無論格陵蘭人同意不同意,都會認真思考他們這個島到底要不要和丹麥在一起,或者自己獨自發展。
顯然,在這方面,特朗普算是達到目的了。
格陵蘭已經有議員呼籲未來要公決加入美國。
這其實正符合美國的心意。
美國根本買不了島,但從這件事中可以讓格陵蘭問題浮出水面,未來會向著有利於美國方向發展,這對特朗普來說就足夠了。
其他國家想買美國的州?
當玩笑看就行了,這個話題上不了大雅之堂。
-
7 # 廣雅君觀世界
謝謝朋友邀請答題。美國現在所欠債務已經超過22.5萬億美元了,但並不意味著美國沒錢購買格陵蘭島。事實上美國如果鐵了心要買下格陵蘭島,要拿出錢來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情。首先,美國之所以欠債多主要還是因為美國政府發行了許多國債,而許多國際投資者將購買美國國債作為重要的資產增值手段,只要美國政府的信用不崩潰,就還會有許多外國投資者去購買美債。而美國政府從發行美債所獲資金中拿出一部分買島應該問題不大。其次,美國是世界第一大軍火出口國和文化產品出口國,其中2018年美國軍火出口額達到1923億美元,從這些收益中拿出一部分來買島也是可行的。
美國現在仍然是世界第一經濟強國,而且是世界經濟體系的主要構建者,透過主導制定了不少對增強美國利益有利的國際規則,美國能夠最大限度地從國際貿易中獲利。特別是美國事實上控制了全球80%的跨國公司,使它可以從海外獲得巨大的經濟收益。美國從這些經濟收益中拿出一部分錢來買島應該不是什麼難事。
美國想購買格陵蘭島,某些國家則可能會想購買美國某個州的土地,這事情想想不算什麼罪過吧。不過從客觀政治現實視角來看,那些想購買美國某個州土地的國家的夢想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實現美國聯邦政府不可能同意賣掉一個州給別國,畢竟這是涉及到國家主權的事情;其次就是美國相關州的州政府不會同意,因為他們覺得在美國即使是倒數第一的州都比那些二三流國家的一部分要強、要有尊嚴,畢竟美國現在還是超級大國啊。另外就是美國老百姓不會同意,因為美國的就業環境、創業環境及福利水平可比那些二三流國家強多了。
對於某些想購買美國某個州土地的國家來說,它們的想法在殘酷的現實政治環境下根本沒有實現的可能,只能算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
8 # 鐵嶺鋒
這個問題問到關節上了,美國的確是個欠債的超級大國,特朗普要買那個資源價值,戰略價值巨大到無法估算的格陵蘭島,憑真金白銀毫無疑問美國買不起。但別忘了美國同時又是個製造混亂、分裂的高手,只要與丹麥分裂,格陵蘭島就是美國的了。至於其他國家購買美國的某個州,當然也可以,不過得等到美國分崩離析了之後。 特朗普總統喊出了要買格陵蘭島,隨即就遭到丹麥人的調侃挖苦稱:美國要買格陵蘭,丹麥就買下美國!一句譏諷兩層含義,一是你美國債務已近23萬億美元,特朗普買不起;二是具備無限價值的格陵蘭島主權屬於丹麥,丹麥不賣!面對這種調侃,老傢伙一定在竊笑:老子真沒錢跟你丹麥做這筆買賣,但可以有錢收買格陵蘭人替美國爭取民意,讓格陵蘭與丹麥分離,到時候老子就是不花錢買,那個價值無限,前景無限的格陵蘭島,哈哈哈!也是美國的了。
必須承認特朗普的這招實在是高!這一夢做的也實在是妙。但這裡有個“小小”的問題,在美式文明的叢林價值觀下,特朗普總統好像沒在意——在現代文明的國際秩序下,幾個賤賣自己靈魂出於個人利益的政客的立場表述操縱,不代表全體島民的意志,更代表不了對格陵蘭島擁有主權的,丹麥王室、政府、全國570萬人民的意志。
如果你美國敢出價收買這種意志也可以,丹麥人也不會刁難美國的美意,只要特朗普政府給丹麥人民每人每年1億美元的福利,讓你們垂涎三尺的格陵蘭島就是你美國的了。但是隻要一年後,丹麥的570萬億美元,就真能買下那個已經分崩離析的美國了,還買什麼哪個州哇?真是一筆好買賣。
買賣精的商人總統特朗普,美夢做的確實美,計劃也是天衣無縫,但那卻僅侷限於他和美國價值取向的意識形態,以為只要毛毛雨的投入收買了幾個私慾膨脹的政客,去替美國操縱島上民意,就能讓美國攫取格陵蘭島的巨大資源,和對於北極的地緣戰略的巨大價值。卻看不到他意識形態之外的,當代世界文明的國際秩序下,丹麥對格陵蘭享有主權的意義——5萬島民公決中的一部分被美國操縱的價值取向,無法取代丹麥的國家意志,他那個美夢還只是個夢而已。
-
9 # 歷史哨聲
題主的觀念有問題:欠債等於沒錢?
先不說美國,阿里巴巴、騰訊哪個公司不借錢,你能說它們沒錢嗎?
欠債和沒錢並無邏輯關係,實際上,越是有錢,越熱衷於借錢欠債。
欠債,最應該看負債率和現金週轉率,而不是看其債務大小。你借一萬,阿里巴巴借1000萬,你借錢不還的風險比阿里巴巴還高。
2019年美國總負債突破22萬億,2019年預計美國GDP為21萬億,美國的負債率為104%,雖然高,但不至於還不起。
其次購買土地等資產誰規定一定要用現金?在會計上,對於資產購買分為兩種:
1、貨幣性資產交易;
2、非貨幣性資產交易。
貨幣性資產交易,就是用現金、銀行轉賬、股票、債券等貨幣性資產去購買資產行為,和我們一般日常購買都是一樣的,花的是自己所擁有的資金;
非貨幣性資產交易,是指現金、銀行轉賬等貨幣性資產佔比不高,其餘都是用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股權投資等方式去交易。
即:
假如丹麥叫價1萬億美元賣格陵蘭島給美國,美國並非拿出一萬億美元給丹麥——如果是這樣就簡單了,美國加印一萬億美元給丹麥即可。
美國還怕沒有美元嗎?開動機器印刷即可。
更多的是非貨幣性資產交易。如特朗普開玩笑提議的將波多黎各交易給丹麥,就是典型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易。
在經濟能力上,自給自足的波多黎各比起需要丹麥每年大量撥款的格陵蘭島要好得多,雖然土地面積和礦產資源不如格陵蘭島。
單從經濟角度而言,波多黎各比格陵蘭島好很多。雖然格陵蘭島礦產豐富,可你得等到格陵蘭冰雪消化之後才能開採,時間就存在不確定性;戰略重要,可丹麥也沒有辦法發揮格陵蘭的戰略作用。
一把削鐵如泥的寶劍,在一個文官手裡,能發揮什麼作用呢?
在加勒比海的波多黎各
其他國家可以購買美國州嗎?理論上任何國家的土地都可以購買,只要你敢提出來而對方又願意買即可。
國家可以透過戰爭、談判來解決土地歸屬,交易有何不可?
不止可以提出購買美國州,俄羅斯土地一樣可以購買,問題就在於你是否敢於提出?你的價格是否讓人無法拒絕?對方又欣然接受。
-
10 # 回馬一腔
要弄清這個問題,首先需要估算出購買格陵蘭島大致要花多少錢?
第一,美國買下格陵蘭島大致要花多少錢?
1867年美國花了720萬美元從沙皇手中購買了阿拉斯加。這片寒帶冰原總面積171萬平方公里,而丹麥自治領格陵蘭島是世界第一大島,總面積216平方公里,差不多比阿拉斯加面積多出25%。150多年前一美元價值相當於一枚金幣,放到現在等於約50美元,則當年美國用於買阿拉斯加的錢,放到現在約為3.6萬億美元。
格陵蘭島面積多出25%,參考阿拉斯加1867年售價,剔除土地增值溢價因素,差不多要花4.5萬億美元左右。去年美國GDP剛突破20萬億美元大關,也就是說買島要花掉全美國經濟總值的四分之一。
(圖:格陵蘭島迷人夏日風光)
第二,美國買格陵蘭島究竟划算不划算?
假定美國購買格陵蘭島需要花4.5萬億美元,毫無疑問這是一筆鉅款。美國現有3.2億人口,包括老弱婦孺在內平均每個人頭要攤到一萬多美元,才能把格陵蘭島收入囊中。這買賣究竟劃不划算呢?
告訴您巨划算!整個格陵蘭島面積超過200萬平方公里,換算成平米數大概是20萬億平方米。那麼美國買格陵蘭島土地的花費約為每平米0.2美元,摺合成人民幣才一塊多錢。土地是地球上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一平米土地均價0.2美元的低廉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圖:格陵蘭島炫目的北極光)
美國買下格陵蘭島之後,按國際海洋法公約規定,全島周邊12海里全成了“美國領海”;向外延伸200海里,變成美國的“專屬經濟區”。您不妨想象一下,格陵蘭島劃歸美國版圖,美國領海範圍暴增了多少?
格陵蘭島周邊礦產資源豐富:石油,天然氣,黃金鑽石礦,一旦克服了惡劣環境氣候條件,只怕該島蘊藏的資源開採總值,就足夠衝抵甚至超過買島所花的全部資金。
更不用說格陵蘭島在未來北極地區所起到的地緣博弈、軍事戰略和航海運輸等方面的巨大作用。正因如此,美國總統特朗普才幾次三番發誓要買下格陵蘭島這塊冰封億載的風水寶地。
第三,美國去哪裡淘弄到買格陵蘭的這筆鉅款?
美國是全球最大的債務國,財政赤字高達22萬億美元。常言說蝨子多了不咬、欠債多了不愁,美國既然已經欠下世界各國這麼多的外債,當然不在乎再多欠下幾萬億美元用來購島。
美元是世界最重要的儲備貨幣,美聯儲批准美國政府發行國債,就能籌集到大部分買島資金。資本市場上,連網際網路、頁岩油這類題材都能炒出天價泡沫。格陵蘭島實實在在的土地,拋到喜歡投機的股票上去,能圈回來的金錢數準定驚爆人眼球。美國單單一個納斯達克,市值就超過4.5萬億美元的購島總預算;紐約證交所總市值更達到驚悚的16萬億美元。
(圖:美國紐約證交所俯瞰)
只要允許操作購買格陵蘭島,錢絕對不成問題。
最後,題主問其他國家是否可以購買美國的某個州?這個想都別想!美國土地明碼標價,大概一英畝地價在2000美元到200萬美元區間。但買下美國一個州並非由於價格問題。
美國土地都有明確的主人,937萬平方公里美國領土,私人佔據了其中69%,國家擁有39%,另外印第安人保留地佔2%。域外的國家或個人再有錢,人家土地主人不同意出售,哪怕只有一個美籍“釘子戶”,您就無法買下美國50個州中的某個州。
回答完畢,多謝閱讀!
回覆列表
美國之所以是超級大國,就是因為他的政治、經濟、軍事都遠超和領先世界各國。他向世界發行債券被世界很多國家購入是因為美元依然主導著世界經濟和金融命脈。世界一些國家為了不被美聯儲繼續操控和剝削,加速了去美元化程序,但收效有限。
若美國想買格陵蘭島可以拿出美聯儲剪世界羊毛的老辦法,繼續匯率操縱印製美鈔,也就是說可以透過美元操控變相的掠奪格陵蘭島。
上個月特朗普總統發推特,預購格陵蘭島,被丹麥首相回嗆特朗普購島想法荒謬,一時購島風波鬧得沸沸揚揚,不歡而散。
特朗普購島想法不在於美國有沒有錢買下,而在於美國用什麼手段把島拿到手。
對於美國的那個洲是不是能賣給別的國家?我想目前還沒有那個國家有能力來買美國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