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不是粉刷匠

    其實並不是每個產婦跟婆婆都會有矛盾,媳婦兒和婆婆並不是水火難容。但為什麼女人總是恐懼於生完孩子與婆婆的相處模式。講真這並不怪媳婦,也不怪婆婆!(除非那種惡意刁難)

    說兩個例子。一個是我一位男性同學,有一次同學聚會,在得知他剛添一子,我禮貌性的特意說了祝福的話(上學時期是同桌,關係比較融洽),但是他苦大仇深,說每天都想逃離家庭,就因為自己媽媽照顧自己老婆孩子,婆媳矛盾導致他壓力倍增。我說這時候你得理解老婆,畢竟剛生完孩子,正處於缺乏安全的心理。但是他說我沒法兒理解,因為她直接沒事找事,伺候她的是我媽,我怎麼理解。然後他就講了一件小事:婆婆每天做5-6頓飯,還要照顧孫子,但是媳婦兒經常吃婆婆做的飯鹹,開始的時候私下跟他老公講產婦要少吃鹽,不利於去水腫。男同學也轉告給自己媽媽。後來老婆又說過幾次,男同學自己覺得飯菜也沒那麼鹹就沒有太在乎了!直到有一天矛盾爆發在飯桌上,老婆直接扔下筷子說飯吃不了。婆婆很委屈,老公很無奈。第二天到了飯點,婆婆把兒子叫進廚房特意讓兒子看了做飯過程,一粒鹽都沒放,但是在吃飯的時候老婆還是說飯菜太鹹!最終導致男同學大發脾氣,責怪老婆不尊重自己的媽媽。

    聽完男同學的講述,我對他說,月子期間,特殊時期還是要儘量先照顧產婦的情緒。雖然你媽媽做飯確實沒放鹽,不代表你老婆在故意找茬,說不定她真的覺得飯菜鹹。產婦的激素水平還沒回到正常值,每個人身體條件不一樣,因人而異也會出現很多不一樣的反應。男同學聽了不可思議,覺得女人生完孩子怎麼會這麼奇怪!

    來說說我自己的事情,以上開導別人的時候,感覺我什麼都能理解,但是在自己身上,也不見得好到哪裡去!

    我生二寶的時候,媽媽照顧大寶並負責接送。那個時候因為身體原因不能用無痛分娩,陣痛的時候恰巧只有老公和婆婆在跟前,當時醫院又有一個什麼情況讓老公跑進跑出的辦手續。之前我也跟老公有說好,我陣痛的時候不要他陪,平時老公就對我很好,我怕陣痛起來他在我身邊我會嬌氣哭鬧(生大寶時的經驗)。所以婆婆全程陪著我,她又是給我搓背(陣痛主要是背疼),又是安慰我鼓勵我!所以生完孩子那會我特別感謝婆婆,之後還發微信感謝她,她也說我很勇敢,我一度認為我和婆婆相處的天衣無縫!接下來回家坐月子,因為二寶是全家都期待的小公主,所以氛圍都很愉快!老公也暫時放下工作全心全意照顧我,婆婆和媽媽也時不時的來看看我。直到有一天我早上起來,老公臨時有事外出了,婆婆坐在餐桌邊看手機,我跟她禮貌性的打招呼:媽您起來了啊!就這麼簡單一句,結果婆婆當時在看手機就沒搭理我!這下不好了,我心裡就像坐過山車一樣,突然垂直下落,不能呼吸,眼淚也在眼圈裡打轉。之後婆婆讓我吃早飯,我也找藉口不吃,一個人待在自己的房間,看著剛生的小寶貝流眼淚。後來老公回來了,我也忍住沒有說。但是在過了幾天的時候,又因為其他的小事,我忍不住全部吐槽給老公,我說你媽是什麼意思,我出來打招呼,她理都不理我!再後來情緒穩定的時候老公跟我解釋,他問了婆婆,婆婆說她當時正在看手機,單位通知退休體檢的事情,可能太投入,壓根兒沒聽見我說話(我當時聲音也確實很小)。我也表示理解。其實就是這麼小一件事,但在當時就是覺得到了世界末日了,就過不去這個坎了!對!這件小事在當時就是一個大坎!

    所以我想對所有的女生說,生完孩子為了自己的身體你可以發洩你的情緒,但是一定在之前跟老公溝通好,說清楚原因,得到他的理解!當然在發洩情緒的時候,也要默默提醒自己,能控制還是要稍微控制一些,日後好相見!

  • 2 # 媽咪勤

    生孩子後,與婆婆最大的矛盾,主要是各自的育兒理念不同,帶孩子的方式也不同。要想不產生矛盾,最好的方法是不要住在一起。

    育兒理念不同

    每個人的思維方式是不一樣的,更何況我們這代人和上一代人相差了幾十年。幾十年的變化是非常大的,所以像婆婆這個年紀的人思維方式已經固定。因為他們幾十年都是這麼走過來的,而且還培育出了優秀的老公。當然不能說婆婆就是錯的,畢竟他們也是過來人,是有經驗的,也是為了寶寶的成長。試想一下,一個陌生人是不會管你怎麼去帶孩子的,也就是因為有血緣關係的親人,才會重視寶寶的成長變化。

    而現在,我們年輕的寶媽,接受的是現代式的教育。科學不斷的在進步,使得我們的思想隨著社會的發展在進步。我們從一開始接觸的就是科學的育兒理念,沒有固有的思維模式,致使我們和婆婆的育兒理念是不同的。舉個簡單的例子,婆婆那個時候還沒有尿不溼,孩子出生起就開始使用尿布。 而我們現在幾乎不知道尿布長什麼樣,只是看到了各種牌子,各式各樣的尿不溼。由於經歷的事物是不一樣的,所以,現在的寶媽們和婆婆之間的矛盾就產生了。

    如何解決矛盾?

    婆媳關係是個深奧的話題,能相處的來就住在一起。相處不來,最好是分開住吧,隔三岔五帶著孩子去婆婆家小住。這樣會減少矛盾的產生,促使家庭關係更加的和諧哦。 所謂家和萬事興,一家人能夠開開心心最重要。

    不能讓婆婆幫忙帶孩子時,寶媽就會辛苦一些,但為了寶寶,為了家庭,累一點也是值得的。當然也有婆媳關係非常好的家庭,生完孩子後,婆婆把孩子照顧的很好,也沒有婆媳矛盾,這樣自然是最完美的。

    寫在最後

    以上觀點是二寶媽的經驗之談。 根據每個人的性格不同和受教育的方式不同, 婆媳關係也會有很大的差別。只有經歷了,才知道會發生什麼,應該怎樣處理應對的。不管怎麼樣,都希望您家庭和和睦。

  • 3 # 夢夢的麻麻

    人們都說婆媳問題是最大的,可是我倒是覺得婆婆很好相處,總是問我想吃什麼。習不習慣之類的,爺爺好像發現我是個吃貨,只要有什麼好吃的。零食什麼的,水果啊,都會給我拿過來,慢慢的我覺得在這個新家庭裡很溫暖。

    沒過多久我就懷孕了,辭職。不得不和老公分開,回家待著,想著沒有老公陪著在家肯定很不習慣,老公就勸我說沒事啦,爸媽不是都挺喜歡你的嘛,在家想吃什麼了,想喝什麼了就跟爸媽說,你不是喜歡和爺爺說話嘛,沒事了就陪著爺爺去溜達,就不無聊了,就這樣被老公忽悠著一個人回家了,但是還是不習慣,晚上一個人睡不著,我本來就認床,又要一個人面對老公的家人。哎!思緒萬千啊!

    只有硬著頭皮,拿出我女漢子的本事了,但是慢慢的相處下來發現我焦慮的那些問題也不是什麼問題嘛。

    就這樣一直到我孕晚期了,這個階段的寶媽們應該都知道,嘴吃東西特別叼,有特別想吃的,也有不想吃的,記得有一次吃飯的時候就隨口說想吃山裡的野山棗,野葡萄,說小的時候吃過就再也沒吃過了,吃過午飯公公就出去了,我也沒在意,繼續享受我的孕期待遇,到快吃下午飯的時候公公回來了,手機拎著一個袋子,走到我跟前說給你好吃的,我開啟袋子突然呆住了,裡面有野葡萄,和野山棗。猛地回頭看著公公,你下午就摘這個去了?公公說以前經常跑山,這些都很好找,現在特別不好找,就摘了這麼點,你快吃吧,那一刻感動的差點哭了,想不到只是我隨口的一句話,謝謝你爸,感動過後就開始消滅這些,真的很好吃,彷彿回到了小時候的感覺。

    雖然很不願意說,但是慢慢的我和婆婆真的就出現問題了,以前不住在一起到沒什麼,真的住在一起以後發現原來婆媳真的是有矛盾的,可能也是孕晚期影響的吧!婆婆開始變得愛叨叨,一句話不停的重複。變得特別犟,她想著怎麼樣就要怎麼樣,可能真的是思想,觀念不同吧,她老是用老一輩的觀念來想事情,懷孕了就要吃雞鴨魚肉,喝各種湯,要補,我知道她是為了我和寶寶好,可是現在人的生活水平,每天吃的東西營養成份都很高,她們那個時候水果少,飯菜也不是很有營養,所以才要補,總之怎麼給婆婆解釋都沒用,最後想著算了就不和她爭了。

    可是等我生了孩子後以後矛盾立馬就升級了,我是6月22日生的,大夏天的非要燒炕,門窗緊閉,為了燒炕我還老公吵架,可怎麼說就是不聽,白天不給你燒,晚上你睡覺的時候就看見煙囪冒煙了,終於寶寶被裹出了一身痱子,我也長痱子了!!!洗澡,擦痱子粉都沒有用了,去醫院給開了藥給擦。問題又來了,擦藥前得洗澡吧,我婆婆怎麼不讓給寶寶洗澡,問她為什麼,又說不出個1.2.3來。出了汗身上本來就黏糊糊的,擦藥能舒服嘛。還是犟不過婆婆,我把所有的氣都撒在老公身上。

    婆婆總是說她們那時候炕燒的熱熱的,要給寶寶裹的厚厚的。老公出去和婆婆爭論了一番,終於婆婆妥協了,但是我看得出來婆婆不高興,其實我也知道婆婆是為了我和寶寶好,我也不想和婆婆這麼鬧,也不想老公夾在中間為難。給寶寶洗澡擦了痱子粉,換了一身衣服,寶寶踏實的睡覺。我看婆婆不犟了就跟婆婆說,現在都是21世紀了,不能再用以前的一些方法,方式考慮了,我知道你是為了我和娃好,婆婆也給我說了很多說坐月子孕婦最怕受涼,以後容易落下病,誰誰誰一到天涼就關節疼怎麼了,我給她說我也知道,我也不傻又不會拿自己和娃的身體開玩笑,以前的人月子出來就要乾重活,所以容易落下病,現在不要緊,最終婆婆算是聽進去了一點。

    希望寶寶長大一點關係能緩和一點,不讓老公為難。終於理解那句話,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 4 # wenwen嘛

    生完孩子後,與婆婆最大的矛盾是生活習慣和育兒習慣上的矛盾。

    首先,老一輩帶孩子的方式和年輕人帶孩子方式差異較大,以前家庭孩子多,條件艱苦,家長忙於勞作,放在孩子上的精力相對較少。現在一般是獨子子女家庭或兩個孩子家庭,孩子被老一輩的人當做寶貝一樣捧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嘴裡怕化了。老一輩人對於孩子過於溺愛,育兒習慣也不同,比如給幼兒吃鹽、醃製食品、飲料,自己把食物嚼碎了再喂孩子吃,給孩子把尿等等,都是不科學的做法。而年輕人因為現在網路資訊發達,獲取多方面的科學育兒知識。時代變了,當然育兒的方式也隨之改變。

    其次,媳婦和婆婆原本就是來自兩個不同的家庭,生活背景原本就不同。每個家庭有各自的生活習慣,生活習慣有差異,婆婆和媳婦也不是一下子能融合在一起的。

    最後,產婦生理上的因素。產婦生完孩子,體內激素水平立即下降,容易心緒不寧,坐立煩躁不安,嚴重的還會得產後抑鬱症。容易跟身邊人產生衝突。

    要想解決這個矛盾,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媳婦自己調整好心態,對婆婆懷有感恩的心,尊重婆婆。法律上講,婆婆是沒有義務幫你帶孩子的哦。婆婆之所以幫你帶,完全出於對你們的疼愛之心,讓你們能夠安心上班,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2.老公要做好婆婆和媳婦感情的調和劑。一旦兩者發生矛盾,切記不能火上澆油或者袖手旁觀。

    3.在帶孩子上,媳婦自己能做的事情儘量自己做。婆婆年紀大了,多年勞累下來,疾病纏身,要幫婆婆多幹活,不能把娃拋給婆婆一個人帶。

  • 5 # 笨點點

    生孩子後,與婆婆最大的矛盾有什麼?

    周圍很多寶媽都說,沒有孩子的時候覺得和婆婆還可以和平相處。但是有孩子後,所有的矛盾噴湧而出,把婆媳關係推向一個不可控的邊緣。為什麼有孩子後婆媳矛盾會有個大爆發?這兩個原因很實在了。

    1、帶孩子觀念衝突

    說到底就是老一輩的育兒理念和年輕媽媽科學養兒的衝突。有了孩子後,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孩子的養育問題。婆婆這邊呢,仗著自己是過來人,嘴裡說著我這樣帶大了幾個孩子了,一點事都沒有,以自己的老傳統,老方法去教育孩子。

    而年輕媽媽們更相信科學育兒,要用科學的方法養育孩子。至此,養孩子的方方面面都會有矛盾和衝突,婆婆和媳婦之間關於孩子的問題矛盾也是越積越多,關係可能越來越難以調和。

    2、婆婆控制慾太強

    有了孩子後,很多都需要婆婆幫忙照顧,所以孩子剛出生到3歲的時候,一般會和婆婆住在一起。兩人由於生活習慣產生的矛盾就不說了。關鍵是大家住在一起,婆婆就想當家裡的掌控人,家裡什麼事情她要說了算,而老公忙於工作,家裡的瑣事也不怎麼過問,如果發生大的衝突,老公一般還是會和老媽統一戰線,這樣媳婦心裡就會很委屈。婆婆也會更有恃無恐,兩人的矛盾就會多了。

    那如何解決這些矛盾呢?

    1、有條件的不妨請個保姆或是請自己媽媽來幫忙或是有條件自己帶

    兩個女人生長在不同的年代,所以針對一些事情難免會有不同的想法和打算,對於帶孩子,各有各的理,那誰聽誰的這明顯就是一道難題,每次一遇到點事,婆婆就會說,我就是用這種方法把我兒子養育成現在這樣,這不也挺好麼,有什麼不對,你懂個啥,哎,有幾個媳婦聽見婆婆說這種話不急的,是,我們承認婆婆這樣是為自己好,她也有她的道理,可是……哎,算了,不說了,建議如果你家的條件允許就乾脆請一個保姆,這樣就不用婆婆帶了,你自己從旁協助就好了。

    2、多對婆婆拍馬屁

    誰都是一樣都會喜歡聽一些讚美的話,聽了會很開心,很舒服,老年人就和小孩子一樣是要去哄的,要學會在日常生活中多誇誇她,當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誇,你懂得!常說一些使人感到溫馨的話,比如說辛苦啦,麻煩啦,婆婆做的飯真好吃等等。

    3、適當的“向老公告狀”

    遇到事,不急不燥,儘量不要和婆婆當面對峙,否則容易兩敗俱傷,多一些寬容,有什麼實在氣不過的可以和老公叨叨一下,讓老公出面和婆婆溝通一下,我覺得效果肯定會好得多。總之多一些寬容,這樣家庭才會和睦,你才會過的幸福。

    4、注意說話方式

    有些言語說出來的時候也要斟酌一下,很多時候你的不經意就能傷害到了她。想要改善婆媳關係,建議你別對婆婆說這三種話:

    1)、“媽,您不懂……”

    這是年輕媳婦在處理家務事或者照顧小孩子時最常說的一句話。也許在你眼裡這並沒什麼,但這種話卻最傷老人的心。雖然說她可能確實不懂,但這並不代表她沒能力、沒見識,更加不能影響她擁有自己的兒子和孫子的權利。

    而你的一句“您不懂”卻完全把她排除在整個事件之外,在婆婆看來,你就是在明確的告訴她:“你什麼都不知道就別摻和了。”想要改善這層關係,建議你將這句話改成“媽,請您告訴我……”

    2)、“你媽……”

    對於大部分的媳婦來說,把婆婆當成親媽幾乎不可能。比如在自己犯錯誤之後,婆婆永遠不會跟親媽一樣對你說“真是一個傻孩子”。所以很多媳婦在跟丈夫聊天時,常常將“你媽如何如何”變成了口頭語。

    而婆婆聽到你用這種話語來稱呼她,心理一定特別不痛快。所以,作為媳婦,最好人前人後多叫幾聲“咱媽”來增進婆媳關係。

    3)、“我的寶寶……”

    很多疼愛孩子的媽媽常會不由自主地當著婆婆的面說“我的寶寶怎樣怎樣”。可是,這種話一旦被婆婆聽見,將可能引起一次婆媳之戰。婆婆心裡會嘀咕:“什麼我兒子我兒子的,寶寶還是我老李家的大孫子呢……”。

    所以,這類帶有強烈歸屬感的叫法雖然沒有什麼過錯,但卻讓婆婆感覺到了危機。想要避免這種婆媳矛盾,建議您將話改成“您孫子(您孫女)……”

    婆媳關係是一浩大工程,重在堅持喲,別太耍小性子,該忍讓就忍讓,因為你現在也是母親了,不久的將來你將會步婆婆的後塵。

    未來寶寶的漢字學習不要忽視哦~孩子四五歲就可以學漢字了啦~分享一個幼兒識字APP“貓小帥學漢字”。很多小寶寶都會對電子產品感興趣,我們剛好可以利用這個來教他識字。這個軟體的課程豐富,還有生動形象的圖畫和聲音,更能激起寶寶對學習漢字的興趣。更多育兒的資訊可以關注一下“小評果快樂育兒”

  • 6 # 清淡的辣媽

    這個問題適合我回答!因為我生完孩子後在育兒觀念方面確實和婆婆產生不少分歧!

    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生完孩子後與婆婆有哪些矛盾,都是如何解決的

    1.婆婆非讓用尿布,我只能一開始是順從的,寶寶大概用了近2個月的尿布後,慢慢換成紙尿褲了。因為慢慢的婆婆也發現紙尿褲的好,方便,衛生,寶寶睡得香。

    2.前三個月婆婆喜歡抱孩子:新生兒階段嬰兒脊椎不好,應多躺少抱,婆婆是天天搶著抱孫女捨不得放下,只要一抓住機會就趕緊抱孩子,甚至我上洗手間這麼幾分鐘的功夫都要抱一抱。

    這個應該就是最大的矛盾了,每次不讓抱的時候她會不高興!

    他會說生個孩子不讓抱哇?

    現在孩子五個月了,她想怎麼抱就抱!我們也沒說啥!

    3.婆婆親寶寶:一開始我發現的時候沒有直接給他說,而是該老公說了,老公給婆婆說了以後管了幾天她又親。還剛好被我和老公發現,然後就直接給他說了。她以後沒親寶寶了。

    4.婆婆叫我在大街上哺乳:這是我最接受不了的!我注重隱私,一直都是在房間關著門喂寶寶的。

    他說沒見過我這樣的,不喂孩子。他以前都是抱著老公直接在大街上哺乳的,還說結婚了誰看呀!

    我直接對她說我比較注重隱私,哺乳也是個人隱私,我不願意外露。

    時間久了她發現怎麼說我都沒用也懶得說了!

    相信大部分寶媽跟婆婆都會育兒觀念不一樣的時候,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就行,切忌冷戰或者擺臉色!

    不妨直截了當的給婆婆說清楚自己的觀點,或者採納婆婆好的建議!

    尊重老人家,才是避免和婆婆矛盾的最好辦法!

    祝你事事順心,寶寶健康成長!O(∩_∩)O哈哈~

  • 7 # 豬寶寶小布丁

    生活習慣,帶孩子理念,觀點衝突等會是婆媳關係的關鍵點。

    如果在必須一起住的情況下,如果能試著聊的來能溝通那還好,但調解這些問題最大的關鍵還是在於你老公,婆婆的兒子。他能從中怎麼預防,面對,處理,化解,安慰等直接影響到一家人的關係和睦深度。

    1:老公要明事理,不能做媽寶男也不能要了媳婦不要娘。妻子和婆婆如果蓄意的拉攏老公也會讓問題變的更加不好處理。

    2:試著一家人可以和和氣氣的開個小家庭會,多表示你的心是敞開的,不迴避願意多溝通的心態給大家。

    3:多關心關心婆婆的難處,有時需要一些善意的“雙簧”。

    我們家說來也搞笑。別人家不少都是婆媳戰爭兒子夾在中間難。我們家直接是拿我“開涮”,我成了“敵人”,婆媳站同盟。好無奈好尷尬。

  • 8 # 電商老壇

    古人云,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可即便是一家人,有時也會爭吵,更何況是嫁過去的媳婦呢?婆媳矛盾自古就是一個難題,特別是有了孩子之後,老人帶著對隔代的愛,總是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付出自己的一片愛心,而偏偏這部分愛有時會和兒媳婦產生分歧,這時候,婆媳關係便成了焦點。那麼,我們該如何避免這問題呢?

    確定寶寶的責任人

    如果父母和孩子生活在一起,那麼父母應該是孩子第一責任人,父親要發揮你的權利和功效,該幹活的幹活,該帶孩子就帶孩子,該支援就多支援自己的另一伴。

    母親就更不用說,一定要比父親付出更多才是,這裡的付出指得不是物質,而是精神,和娃相處多了,就懂娃想什麼,怎麼處理,母性是天生的,所以母親最好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

    確定好責任人,管娃的事情就要聽她的,其他人不要干預,要不孩子會看情勢,找人弱點,繼續耍賴。母親在管孩子的時候,婆婆看不下去,可以請她暫時離開,老人心軟很正常,但長久對孩子溺愛,長大後可沒有人會一直順著孩子,稍微受一下挫對孩子還是有好處的。

    父母多作為才有話語權

    作為父母,哪怕工作,也一定要學習更多先進的育兒知識,要在家裡多幹活,多一些時間帶孩子,最好夜裡也帶孩子,雖然辛苦,時間長了,老人發現你們處理孩子的問題得心應手,他們也就願意放手了。

    物理隔絕

    稍微有點經濟能力的,最好給老人租個離家近的房子(能買房更好),白天帶孩子累、忙,晚上可以回家休息。大家各有空間,眼不見為淨,就不會發生衝突了。

    給老人一些愛好,分散注意力

    想想老人,人生地不熟給咱帶孩子,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他們沒有了熟悉的人際關係和工作,其實他們是有著深深的失落感的,重心才都放在孫輩和媳婦身上。如果媳婦不想老人緊盯著你,就給他們找個愛好吧,讓他們重拾成就感。

    不要讓老人出力又出錢

    老人既然出力帶孩子,開支一切都要由自己負擔,老人已經給我們省了很大一部分錢了,我們每季度給老人一次生活費,用於他們偶爾買菜、水果、快遞費等雜項,家裡的大部分花費都由我們出,這樣,我們就有當家做主的感覺,老人對自己也有個輔助的定位,也就不會管那麼多事情。

    希望大家都能夠家庭美滿,開心幸福,人生畢竟只有一次,一家人在一起開開心心的體會美好,比為生活瑣事而煩惱要重要很多。

  • 9 # 小蠻寶媽

    我和婆婆在小孩方面最大的矛盾就是換季的時候對於小孩的穿衣問題,真的是頭大,每到換季時特別是春天的時候,因為老人上了年紀容易怕冷,她就會覺得小孩也特別冷,經常27.8度的時候還給小孩穿著棉衣,小孩連頭髮都溼了還捨不得脫,跟她說了,小孩要怕熱點的不用穿這麼多,但是等我去上班又把衣服給他穿起來了,為此不知道和婆婆吵了多少次,但是都沒用。後來有一次小孩因為衣服穿太多出了汗裡面的衣服溼掉了,又沒及時換所以感冒了,小孩一直說冷,婆婆又把厚被子給小孩蓋起來,小孩一下子體溫就燒到了40度發生了高熱驚厥,因為當時我在上班,打電話給我的時候小孩已經住院了。自從那次以後婆婆再也不敢給小孩穿太多了。希望大家都能跟婆婆好好溝通,有問題及時解決,希望寶貝們都能健康成長!

  • 10 # 葡萄媽育兒

    婆媳關係確實是很難相處,都說婆婆不是親媽,媳婦不是親閨女,住一起多多少少會有矛盾!

    在我懷大寶九個月的時候,婆婆就從老家出來了,之前她都是在老家生活,我們偶爾會電話問候一下,畢竟沒住一塊,也就談不上有婆媳矛盾了,真正住一起了慢慢的就產生矛盾了!

    生孩子後,與婆婆最大的矛盾有什麼?

    最大的矛盾我覺得就是育兒觀念產生分歧了,我婆婆是個非常強勢的女人,只要是她認定了的事情,九頭牛都拉不回來,你跟她說的建議或是意見她從來都不接受,這點真的讓我非常生氣!

    寶寶在月子裡的時候,她就說要給寶寶洗一個月的藥水,從老家挖來的也不知道什麼東東,說是能去黃疸,其實我內心是抗拒的,壓根就沒用,感覺寶寶洗了面板都變得黃黃的,剛開始不想跟她起衝突也就隨她了;但是我看到她都是給寶寶用尿布的,都知道小月齡寶寶大小便都是比較多的,這樣拉了又得洗,麻煩不說且不衛生,我就說讓她用紙尿褲方便一些,乾淨、衛生,她說不行,紙尿褲又貴又不好用,寶寶用著也不舒服;只要聽到寶寶一哭立馬抱起來哄,就算不哭她也是喜歡抱著,孩子這麼小,經常這樣抱對脊柱是非常不利的,還有好多說不清…反正說了她也不接受,這麼強勢的人我還能說什麼?

    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婆媳不要住一塊,最好自己帶著孩子,不管對孩子還是對大人都比較好,住一塊矛盾只會越來越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摩羯座到底是怎樣的人?(本人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