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個人的歷史
-
2 # 柳氏異聞錄
歷史上的王皇后真名沒記載,她跟李隆基是發小的關係,也是娃娃親。《唐會要》載:“元宗皇后王氏。長壽二年。納為妃。”長壽二年是公元693年,那會兒李隆基大概也就九歲吧。九歲的李隆基,他的新娘子能多大,估計也跟他的年紀差不多。今天的人看起來不可思議。不過,唐代嘛,童婚是存在的。
李隆基和王皇后前期的關係很好,大概是因為他們是兩小無猜。
王皇后的妹妹是有不少,後來她們大部分都嫁給李家的宗室子。TVB《深宮計》裡面王皇后是踩著自己妹妹上位,非要嫁李隆基,甚至到了害自己的妹妹。那就是電視劇為了劇情而黑。其實,她跟李隆基是9歲左右結婚的,她妹妹那會兒只能比她更小,根本不在選擇範圍。關鍵長壽二年,還是武周時期,李隆基不過是被幽禁的郡王。王皇后那會兒嫁給李隆基,基本是陪著他幽禁。李家未來的命運,在那個結點上根本不好說。
然後,王皇后還有一個年紀差不多雙胞弟弟王守一,王守一是參與先天政變的功臣,後來他娶了李隆基的妹妹蔡國公主。對了,根據他們的親爹王仁皎的墓誌可知,王皇后和王守一是嫡出長子長女。TVB《深宮計》說王皇后是原本是庶出,這也是為了劇情而黑。
-
3 # 如是史社
隨著《深宮計2》的熱播,人們終於知道了唐玄宗不只有後世八卦的武惠妃和楊貴妃,還有一個當年陪他一路打天下的王皇后。
王皇后本名叫王有容。武則天當政的時候,李氏子弟的日子都不好過。唐玄宗還是臨淄王時,就聘取了王有容。她的父親王仁皎,甚至還拿自己的衣服換一斗麵粉,給李隆基做生日湯餅。
李隆基在“唐隆政變”之前,面對著一著不慎,就有滅族之災的“大事”,王有容毫不畏懼,在幕後對李隆基默默支援。李隆基登大寶之前遇到不少艱難,王有容都陪在李隆基身邊一起度過。所以李隆基繼位後,立王有容為皇后。
李隆基即位後,對王皇后色衰愛弛,專寵武惠妃。武惠妃是個多產的妃子,一生生育四子三女,這時候已經生育子嗣了。王皇后一方面失去唐玄宗寵愛,另一方面又下半生無一兒半女有個著落,心有怨言,這些話難免會傳到李隆基耳中。
加上武惠妃又想取而代之,於是慫恿下人們去李隆基那詆譭王皇后。因為王皇后平素待下人甚厚,下人都不願意做。但我想,憑武惠妃的狠辣有心機,自己肯定沒少吹枕邊風。王皇后不僅失去了李隆基的愛,連皇后的位置也坐的不安穩。
唐玄宗漸漸起了廢后之念,並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寵臣姜皎,姜皎“坐漏洩禁中語”,就是把唐玄宗這個想法給洩露出去了,被唐玄宗杖責,死於發配途中。
王皇后兄長王守一知道這些事,心裡很害怕。他於是請和尚做法,給王皇后弄了塊“霹靂木”,木刻上天地文與唐玄宗李隆基的名諱,讓王皇后隨身帶著。說是可以保佑她早生貴子,自己也能像武則天一樣。此事被人揭發,唐玄宗親自追查,最後賜王守一一死,廢王皇后為庶人,史稱“符厭事件”。幾個月後,王皇后鬱鬱而終。
王皇后死後,當時詩人王諲甚至作翠羽帳賦,諷刺玄宗的行為。後宮之人對她多有哀思,唐玄宗自己對此事也非常後悔。唐代宗繼位後,恢復了王皇后皇后封號。
縱觀王皇后一生,其實是沒有大過錯的。她最大的錯誤就是不能生育,她所犯的所有“過錯”,都是“無所出”導致“無所依”的恐懼。而這樣的結局,也是讓人感慨。唐玄宗從這裡開始就昏昧了。不管是帝王還是百姓,對一個同甘共苦的另一半不愛惜,還能指望他以江山百姓為念嗎?我是專注歷史原創的如是。關注歷史,關注如是。
-
4 # 靜夜史
最近一部《深宮計2》,將人們的視線再次拉回到唐玄宗李隆基的身上。
作為將唐朝推向巔峰嗎,締造了“開元盛世”的天子,李隆基的一生也是波瀾壯闊,跌宕起伏,概括起來就是:
“前半生和女人鬥,後半生和男人鬥!”
在《深宮計》中,主要講述的是李隆基的前半生,劇中的描寫很多尊重了史實。
在李世民的一生中,對他幫助最大的,當屬第一位妻子王皇后。
王皇后,本名王菱,字號“凌靈”,唐時同州下邽人,也就是今天的渭南人。王菱先祖為冀州刺史王神念。父親為王仁皎,授甘泉府果毅,後官累至開府儀同三司,封祁國公,食戶三百。
王菱是真正的將門虎女,史載其“姿容秀麗,聰明好學”,智勇雙全,有膽有識的她,既是李隆基的親密伴侶,更是他事業上的賢內助。
前面說過李隆基的前半生基本就是和女人鬥,比如韋皇后,比如鎮國太平公主。
在剷除韋皇后一黨的時候,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站在同一條陣線。710年7月21日,臨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在長安城發起“唐隆政變”。李隆基帶領禁軍殺掉韋后和安樂公主,徹底剿滅了韋氏集團。隨後,李旦復辟為唐睿宗,李隆基被立為皇太子,太平公主權勢更大。
在這場政變中,王皇后審時度勢,堅決支援丈夫的行為,並積極為丈夫出謀劃策,幫助李隆基取得最後的成功!《舊唐書》記載:“臨淄王時,納為后妃,上將起事,頗預密謀,贊成大業。”
712年,睿宗傳位給李隆基,改元先天。李隆基登基,是為唐玄宗。
繼位後,王菱被封為皇后,冊封詔書曰:“冠藎盛門,幽閒令德,芝兼圖史,訓備公宮。頃屬艱危,克揚功烈,聿行昌運,實賴贊成。正位六宮,宜膺盛典,可冊為皇后。”溢美之詞溢於言表!
早在李隆基立為太子時,太平公主就感覺李隆基妨礙自己干政,而李隆基也不願受太平公主擺佈,兩人矛盾越來越深。太平公密謀推翻李隆基,並且以御林軍起兵奪權。李隆基在王菱的支援下,決定先發制人。713年,李隆基率親信突然發難,誅殺太平公主黨羽,太平公主無力迴天。後李隆基將太平公主賜死家中,從此真正掌握了大權。
李隆基在王皇后的支援下,終於實現了君臨天下的目標。王皇后更是母儀天下,風光無限。
但是一道坎決定了王皇后的悲劇下場,這就是沒有子嗣。在《深宮計》中,王皇后因為早產從此不孕,歷史上王皇后也確實沒有為李隆基留下血脈,在那個母以子貴的時代,沒有皇子皇女,就意味著自己在後宮的地位不穩。
但是王皇后沒有辦法,拿著錢包抵工資也不成!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在講究傳宗接代的古代,平常人家還想辦法納妾生養子嗣,更不要說歸為天子的李隆基了。於是李隆基開始移情別戀了。
李隆基的第一個情人,是趙麗妃。
趙麗妃,天水人,是潞州有名的娼妓。708年,李隆基任潞州別駕,首次見到這名娼妓,便喜歡得不得了。不久,將其納為側室,寵作心肝。
此時的李隆基還不是皇太子,王皇后也不是皇后,因此李隆基的行為,在王皇后心中也就是在外拈花惹草了。
但是趙麗妃給李隆基生了個兒子李瑛,這就很嚇人了。因為在715年,李瑛被立為皇太子,母以子貴,趙麗妃成為李隆基最寵愛的女人。李隆基將“四妃”改為“三妃”,即惠妃、麗妃、華妃,正一品,其中的麗妃,就是這個趙麗妃。
王皇后很失落,但是沒有辦法。
好在好景不長,李隆基又找到了新的女人,趙麗妃也隨之失寵了。
這個新的女人,在《深宮計》中,稱為“鄭昭儀”,在正史上,稱為“武惠妃”。
武惠妃是武氏後人,和武則天及太平公主有著密切關係,在《深宮計》中鄭昭儀是太平公主的外甥女。按說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不共戴天,但是卻喜歡上了她的族人,想來李隆基也是個厲害角色,唐朝的胸懷和開放可見一斑!
武氏年幼入宮,聰明伶俐,善於捕捉機會,得到唐玄宗的專寵,史書記載:“宮中禮秩,一同皇后。”可見武惠妃完全是皇后的待遇。
為了武惠妃,李隆基動過幾次廢黜王皇后的念頭,但因為王皇后拿之前窘迫時期王皇后父親給李隆基換麵粉的事,李隆基慚愧,暫時放棄廢后念頭。
如果說趙麗妃只是來耀武揚威,那武惠妃就真的是來奪走一切的,所以王皇后不能再裝聾作啞。
但是王皇后雖然工於心計,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雷厲風行,但是在做小女人上,王皇后卻顯得特別幼稚。
首先她不斷在李隆基面前說武惠妃的壞話,要知道李隆基正在興頭上,這些話註定會引起李隆基的反感。
其次,王皇后的哥哥王守一為了保住妹妹皇位,竟然搞起巫蠱之術,這就是“符厭事件”結果被告發,王守一被殺,王皇后被廢!
要知道,王守一可是當年跟著李隆基一起剷除韋皇后的得力助手,但是在武惠妃面前,李隆基的心是堅如磐石。
被廢幾個月後,725年,王皇后鬱鬱而終,李隆基以一品禮儀將她葬於無相寺。一個為大唐中興作出了重要貢獻的王皇后,就這樣走完了自己短暫的人生!令人惋惜!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
5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在電視連續劇《宮心計2·深宮計》的中,李隆基的原配夫人叫王蓁。其實是不對的,歷史上真實的李隆基原配夫人也姓王,名字記載不詳。有說叫王有容,又有說這個名字不對。
(王皇后劇照)
歷史上真實王氏的故事,其精彩程度並不亞於電視劇中的王蓁。他曾經陪伴李隆基20多年,陪李隆基走過最艱苦的歲月。但是李隆基走上成功的舞臺,當了皇帝,君臨天下的時候,他卻拋棄了髮妻,把她廢為庶人。這是怎麼回事呢?
王氏是在李隆基8歲的時候,以童子婚的方式嫁給李隆基的。那時候,因為李旦不斷被他母親武則天猜疑打壓,李隆基一直過著艱苦的日子。有一段時間,武則天甚至把李旦和他的兒子們全部關禁閉,俸祿減半。李隆基的日子過得相當艱難,史料記載他過生日的時候,甚至需要他的岳父王仁皎把新衣服賣了,才能買一些肉和麵回來,做成湯餅給李隆基過生日。
王氏和李隆基就在初唐的宮廷風雲動盪中長大。後來,李隆基和王氏一起策劃了唐隆政變,誅殺韋后、安樂公主及上官婉兒,把李隆基的父親李旦扶上皇帝寶座。
(李隆基劇照)
李旦登上皇位,李隆基被立為太子後,他的日子並不好過。因為太平公主想獨霸權力,因此,她便隨時隨地都在尋找李隆基的不是,想讓李旦廢了李隆基,另立太子。那時候,李隆基為了表明自己不耽於嬉戲,讓王皇后到別的地方去住,不敢和王皇后生活在一起。
當李隆基登上皇帝寶座以後,便把王氏晉封為皇后。不過,王氏被晉封為皇后的開始,也是她悲慘生活的開始。
李隆基先是寵幸趙麗妃,接著又寵幸武惠妃,對王皇后,則十天半月不去見她一面。這使得王皇后開始有了一些怨言。李隆基於是很討厭王皇后,再加上武惠妃在他身邊攛掇,李隆基就起了廢黜王皇后,立武惠妃為後的想法。
李隆基拿這件事和他的秘書監姜皎商量。不過,因為王皇后在後宮中一向嫻淑仁德,人緣很好。因此,姜皎把這件事透露給了王皇后。王皇后非常驚恐,就哭著去問李隆基:“陛下獨不念阿忠脫紫半臂易鬥面,為生日湯餅邪?”就是咱們上面說的湯餅之事。但當了皇帝,又有美人在抱的李隆基,怎麼會記得現在已經是黃臉婆的王皇后和他在一起的那些艱難歲月呢?因此李隆基很生氣,把姜皎發配到欽州。廢后的事情,只有暫緩。
(武惠妃劇照)
王皇后之所以遭遇困境,除了她年老色衰外,更重要的原因,還在於她一直不生孩子。所以,整個王家人都在祈求她能夠生個孩子。王皇后的哥哥王守一甚至找和尚做了一段“符木”,讓王皇后佩戴在身上,希望她能夠早日生子。《舊唐書》記載,當時王守一還說過“佩此有子,當與則天皇后為比”這句話,意思是希望王皇后能像武則天一樣。這段記載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過,根據當時王皇后的處境,我覺得王守一再笨,應該也不會說這樣的話!因此,很可能是李隆基為了尋找王皇后兄妹的罪狀,讓有司故意陷害的。
還有史料記載,這個所謂的“符厭事件”,原本就不存在,是武惠妃設計陷害的。根據武惠妃後來設計讓李隆基殺掉他三個兒子來看,武惠妃應該是做得出來這種事的。
“符厭事件”發生後,王守一被賜死,王皇后被廢為庶人。過了不到8個月,王皇后便悲慘去世。
(參考資料:《新唐書》《舊唐書》《唐會要》)
-
6 # 小史同學
隨著《宮心計2》的熱播,大家熟悉了唐玄宗李隆基的原配夫人王臻。
王臻在還是8、9歲的時候便和李隆基結婚了,可以說見證了李隆基由一個落魄的王爺到大唐天子的蛻變過程,當然在遭遇災禍的時候王臻也沒有離開過自己的丈夫。
當李隆基當上皇帝后,一切都變了。李隆基身邊到處都是美女,此時的皇后也是年老色衰,關鍵是還沒有給李隆基生下一子半女。
寂寞的宮廷生活吞噬著這個女人,面對著自己的丈夫離自己越來越遠,嫉妒心理讓她開始捍衛自己的地位。
此時的李隆基寵幸的是武惠妃,武惠妃不僅美麗而且為李隆基生下了兒子,王皇后最終不敵武惠妃被貶為庶人。
後來武惠妃英年早逝,據說楊貴妃就是因為長的像武惠妃才被唐玄宗寵愛的。
-
7 # 七月流火140400643
關於唐玄宗李隆基的元配夫人王皇后,《舊唐書》的記載很簡單。但她獲罪被廢的原因,倒是交代的很明白,我們透過對《舊唐書後妃傳》相關人物的解讀,大概可以瞭解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我們先按史書的記載說下他的情況。王皇后出身於世家大族,她的祖上是梁朝冀州刺史王神念。父親王仁皎,因女兒當上皇后,自己也當成了太僕卿,累加開府儀同三司,位國公之尊。她有個兄弟王守一。
舊唐書說,“上為臨淄王時,納後為妃”。李隆基出生於公元685年,693年被封為臨淄王,其年九歲。有論者據此認為,王皇后與李隆基是青梅竹馬的娃娃婚,大概是個誤解。李隆基的爵位雖有多次改變,三年封為楚王,九歲封為臨淄王,又有封為平王。但是,在九歲封為臨淄王直到25歲發動唐隆政變消滅韋氏及安樂公主之前的十六年時間裡,他都是臨淄王。而這個階段,也是成年冠婚的階段。所以,李隆基與王皇后結婚,是一個王子正常大婚。具體在那一年,我沒有細查。但決不會是九歲就結婚了。
李隆基的一生,是波瀾壯闊的一生。隨時可能面臨著從天上到地下的巨大變遷,而他最終上位,成為歷史的贏家,是與他自己非凡的能力與奮鬥冒險精神分不開的。唐隆政變,是李隆基一生最關鍵的環節之一。那個時候,經過武則天的示範,正是女人在中國歷史舞臺上縱橫捭闔的時代,在武則天之後,多少女中豪傑,投身於權力的角逐之中。著名的就有韋后,安樂公主,太平公主,以及上官婉兒等等。王皇后可能也算是這眾多女性之一。史書上說她,“上將起事,頗預密謀,贊成大業”。武則天當初的掌權,也是先幫老公奪權,然後自己控制。韋后也是以則天為師,先幫老公奪權,之後,踢開老公鬧革命。她們成功的原因,有點相同,就是老公是個軟蛋。年輕的李隆基是標準的政治強人。但他在起事之初,老婆一定是最佳合夥人。況且,王皇后也是世家出身,本身也有政治素養。如果娶個小家碧玉,國家大事,可能就不太懂了,老公要提著腦袋幹大事的時候,一般不會告訴她。
王皇后因為是李隆基政治上的合夥人。在小李當上皇帝之後,她就成了皇后。身為皇后,她有個很大的遺憾,沒有孩子。為了能有個孩子,王皇后開始想辦法,大概也和自己的哥哥王守一商量了一下。王守一為她想了一個外門邪道。史書上說:“有左道僧明悟為祭南北斗,刻霹靂木書天地字及上諱,合而佩之,且祝曰:‘佩此有子,當與則天皇后為比’”。這個明悟和尚被稱為左道僧,說明他是妖僧一類。在木頭上刻上李隆基的名字,佩在身上,並且且希望自己有孩子,並能像則天皇后一樣。這種做法是犯了李隆基的大忌。則天皇后雖然是李隆基的親奶奶,可是,她為李氏家族帶來了多大的禍害,是稍懂政治的人都明白的。李隆基的上位,也是和女人鬥爭是取得的。先是整倒韋氏和安樂公主。之後,再把自己的親姑姑太平公主整死,自己才坐穩了位置。後宮干政前邊有他的爺爺李治以及伯父李顯的例子。他怎麼可能容忍後宮學習則天好榜樣呢?
王皇后事發,史書上沒說是誰告發的。原因很簡單,誰告發的不重要,因為讓她被廢的事實是存在的,不是別人的誣告。事發之後,王皇后被廢為庶人。她的哥哥王守一也被賜死。此事發生在開元十二年。當年七月王皇后被廢,當年十月去世。這一年,是公元725年,唐玄宗李隆基四十歲,王皇后大概四十歲上下。
唐玄宗的廢后詔書是這樣寫的:“皇后王氏,天命不佑,華而不實。造起獄訟,朋扇朝廷,見無將之心,有可諱之惡。焉得敬承宗廟,母儀天下,可廢為庶人,別院安置。刑于家室,有愧昔王,為國大計,蓋非獲已。”
詔書裡寫了她被廢的第一個原因,就是無後,這是七出之條,後邊說她所犯之事,不能說,說出來不光彩。她既犯了錯,就不能母儀天下。皇帝萬不得已,只得把她廢了。
王皇后的事情,大體就是這樣。應該沒有太多爭議的地方。皇后被廢,大概是現在改編宮鬥戲的好素材。個人覺得,宮鬥戲是和歷史沒有太多關係的。不過是拿古代的酒,澆心頭的愁。所以,現在人說,一切的歷史當是當代史。但真正讀讀史書,就會發現,並不是這樣。歷史有相似之處,但併產簡單的重複。現在的宮鬥戲許多都體現出個人能力的出眾。經過鉤心鬥角的算計,最終贏了。但是真正看歷史,就會產生強烈的命運之感,就會覺得,人算不如天算,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遺憾是時時存在的。
我把《舊唐書》中與王皇后相關的人大體看了一下,確實沒有看出她是被誰用心計給搞死的。他的失敗。只能怪自己。也不必有誰因了她的失敗而得益,而顯出自己的偉大來。
與王皇后同時得寵的李隆基心愛的女人還有武惠妃。看看武惠妃的履歷,就會發現,與王皇后並無本質上的衝突。王皇后當皇后的時候,武惠妃就慢慢得寵了。她生了七個孩子,前三個沒有養活。到開元十五年去世的時候,還是妃。也就是說,王皇后被廢,她沒有因此得到好處。
後來千古聞名的楊貴妃就更沒關係了。她是在武惠妃死後,進宮接的班,好玩的是,武惠妃本來是她婆婆的。她的前老公壽王李瑁就是武惠妃的兒子。她與王皇后扯不上半點關係,這裡就不談了。
與王皇后同時的有一位妃子,就是太子李亨,後來肅宗的母親楊皇后。她的這個皇后是死後追封的,在生前,她也就是一個妃子。李隆基一生髮動了兩次政變,第一次唐隆政變,搞倒韋氏,第二次先天政變,搞到他姑姑太平公主。在第一次政變之後,睿宗李旦當了皇帝,李隆基當了太子。這時,實際的政權,落到了太平公主的手中。這是李隆基進入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他自己身邊,全是太平公主的眼線。當時楊氏懷了孕,李隆基自己處在危險之中,他覺得太平公主不希望自己有孩子,假如孩子出生之後,會給楊氏及自己帶來危險,想把孩子打掉。因此,他命大臣張說拿來打胎藥親自己熬製。熬藥的過程中,打了個盹,夢見有神仙覆鼎,如是者三。於是,李隆基把此事告訴張說。張說說:“天命也,無宜他慮”。這樣,太子李亨才沒有被打掉。
等到李亨生出來之後,楊氏不敢以孩子的母親自居,把孩子送給王皇后撫養。史書說,王皇后對李亨“慈甚所生”。也就是說,比親生的還好。楊氏在開元十七年去世。比王皇后多活了五年。她的皇后稱號是在李亨當了皇帝的至德元年,太上皇李隆基追封楊氏為太后。
上邊羅索的這些,是想說明,皇宮之中,可能會有宮鬥。但不是每個人的結局都是宮斗的結果。王皇后如果不是心中以孩子為念,想的太多,不去搞那些歪門邪道。大概皇后之位也不會被廢。無後雖是大事,但其它人有孩子,對皇帝來說,也是一樣。李隆基在經歷了兩次政變登上權力頂峰之後。是絕不願意女人再來干政的。這就是王皇后被廢之後,終玄宗一朝,再沒立後的原因。楊貴妃被寵到那個程度,也沒有給他一個皇后的位子。楊貴妃家看似權勢熏天,但安史之亂前,大唐王朝的權力始終牢牢掌在李隆基的手裡。
-
8 # 歷史百家爭鳴
李隆基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對於華人來說,是一件家喻戶曉的事,誰人不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典故,但楊貴妃一生只是個貴妃,她一直都沒有登上皇后之位,這不是說李隆基沒有皇后,其實李隆基有皇后,他的皇后還是跟他同甘共苦的人,在他還沒有發家時就跟著他,只不過後來受人陷害被貶為庶人。
王皇后,又名王有容,是李隆基的原配皇后,是李隆基還是王爺時明媒正娶的。王皇后可以說是個賢內助,雖說是女子,但在李隆基後面是運籌帷幄。李隆基起兵反對韋后時,她就在李隆基背後協助,終於完成大業。《舊唐書》對此有記載:上將起事,頗預密謀,贊成大業。王皇后就是李隆基成功背後的那個女人,只不過李隆基當上皇帝以後,因為“符厭事件”,把王皇后廢了。
不僅王皇后對愛情奉獻很多,李隆基還沒有當上皇帝的時候,王皇后的家人也做了許多讓唐玄宗感動的事,據《新唐書玄宗皇后王氏傳》記載:"陛下獨不念阿忠脫紫半臂易鬥面,為生日湯餅邪?"帝憫然動容。王皇后的父親為了讓李隆基有生日湯餅,居然用衣服去換面,換誰不感動。
只能說王皇后是時代的不幸兒,她在李隆基沒有發達時,是李隆基的賢內助,可李隆基得到了天下以後,卻已不是當年的那個情郎了,李隆基要“比翼雙飛”的不再是王皇后了,他的心已經飛向別人。
回覆列表
歷史上,唐玄宗李隆基的原配夫人真名叫王有容,在李隆基還是臨淄王的時候,王有容就嫁給他,並被李隆基封為王妃。在李隆基與韋后及太平公主的爭權過程中,王皇后及家人一直堅定的站在丈夫一邊,支援他的事業。最後幫助丈夫李隆基成就大業登基為帝,消滅了韋氏一族及太平公主等反對勢力。先天元年,王氏因功被李隆基封為皇后。
後宮爭寵,後位不穩王皇后為人賢淑不爭不怨,是個十分出色的賢內助,默無聞甘於奉獻。但是和李隆基成婚多年,卻一直沒有子嗣,這成了王皇后心中最大的痛。自古君王多無情,因為沒有子嗣和年老色衰,李隆基的移情別戀也就成了必然之事。這個趁虛而入的人是武惠妃,由於武惠妃得到李隆基的寵幸,因此王皇后對武惠妃有所不滿。武惠妃是武則天的侄女,小時候在武則天身邊長大,很有心機和想法。
以德服人,以情動人為了謀求自己的地位,武惠妃經常在李隆基面前詆譭皇后,並且試圖透過王皇后身邊的人去構陷王皇后。但由於王皇后對下屬十分慈愛,因此,身邊的人沒有人去說王皇后的壞話。李隆基動了廢后的念頭,王皇后得知後便找到機會,含淚對李隆基說:“難道陛下忘了當年我父親是如何幫助您的,他拿自己的衣服去典當換來麵粉,為您做餅充飢,希望陛下不要忘了王氏一族為陛下所做過的事情。”李隆基想起往事不僅潸然淚下,因此暫時便打消了廢后的念頭。
弄巧成拙,回天乏術王皇后的哥哥王守一怕自己的妹妹地位受損,便請來和尚用霹靂木刻上天地文與唐玄宗李隆基的名諱。並對王后說:“戴上這個東西可以保佑你早日生的皇子,日後的榮耀可以和武則天相提並論。”這件事被別有用心的人告訴了李隆基,李隆基親自追查,果然發現了相關的物件,於是王守一被賜死,王皇后也被貶為庶人。不久王皇后去世,唐玄宗以一品禮將她安葬於無相寺,後宮的人對王皇后十分思慕,而唐玄宗也感到後悔。但是直到唐代宗的時候,才為王后恢復了封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