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有些父母養育兒女是為了養老防老,有些只是因為覺得大部分人這麼做而跟風,然後生出來也不管,其實父母應該當自己的兒女是什麼才對?
9
回覆列表
  • 1 # 洋蔥學院官方

    洋蔥君很喜歡微博上一位媽媽的答案:

    我替宇宙暫時照顧和保管你一段時間。願你能夠因為得到過愛,而懂得愛自己,愛他人。因此得到更多的愛。(cr:@小剛幾)

    我們看待孩子,首先要把他們當作具備獨立人格的“人”,我們是他們人生的陪伴者,僅此而已。一個人會有喜怒哀樂,有討厭的蔬菜,有自己的價值觀,有喜歡的小哥哥小姐姐,有各種各樣和其他人不一樣的特質,他們攜帶者你的基因,有著和你相似的眉眼,卻有著完全不同的世界,這是一件多麼神奇和美妙的事情。

    那些抱著“養兒防老”和從眾心理成為父母的人,他們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物化孩子。什麼是“物化”?就是把孩子當作一隻股票,養孩子就是養老金的投資,這種人往往老了以後,也沒有自己的精神生活,天天用道德綁架子女,稍不順心就暗自感嘆投資失敗;或者把孩子當作自己的專屬產品,看到不滿意的地方就要修剪揉搓,喜歡把自己的遺憾強加在下一代身上,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

    然而一個人最可貴的地方,正在於他有著自主意識,能夠辨別善惡,滋生情感。

    當家長試圖把孩子當作沒有感情和選擇權的物品,那就是自己和孩子悲劇的開始。

  • 2 # 社會雜病論

    首先第一點:我們從大的方面講,整個宇宙是所有恆星、彗星、行星等等星系的父母,沒有宇宙就沒有它們!

    然而整個地球是我們動物、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和未知生物的父母,沒有地球就沒有我們這些生命體和各種大自然的創造!

    那麼我們父母呢?當然,沒有他們也不會有我們這些,子女!那麼宇宙,地球,他們都能到平衡一切,那麼我們父母當然也能做到對子女愛護有佳了!

    第二點:從古代開始,有血緣紐帶一說!也有子不教父之過等道理!父母有義務教育和養育自己的子女!

    絕大部分的父母不會因為自己孩子有什麼疾病而放棄的,哪怕傾家蕩產!因為孩子自從出生那一刻起,就是自己的血與肉的結合。試想想喝你血食你肉,你會不心痛嗎?

    第三點:從現代法律的角度說起,法律明文規定,父母在子女未成年之前,可以對女子行使監護權!有權利與義務扶養子女成人!

    那麼將孩子遺棄或者變賣的是否都成為了犯罪?既然是犯罪行為,所以說社會上的大部分父母都明白這個道理,再加上子女是自己的後代,父母肯定都是愛之有佳啊!

    第四點:社會上的誘惑很多,難免會有誤入歧途的人,那麼這些人的父母難道就都不愛自己的子女了嗎?

    縱有大義滅親一說,縱有法律大於親情的事實,如果這些可以回頭的孩子,還有一絲希望,那麼他們父母也不會放棄他們,在父母眼裡,自己的子女永遠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 3 # 繼往開來接力棒

    多謝大聖相邀!

    父母如何看待孩子或者孩子如何看待老人都是比較古老的話題了。

    現在我也來嘗試著回答一下,拋磚引玉,以供大家參考,批評,指正。

    子女是父母生命延續的載體,每位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但如何愛卻是另一個話題,也並不一定每個父母都做得十分得體,得到子女的擁戴,或者說,有的子女在一定程度上,對父母的愛是建立在一種傳統的義務責任上的,而遠非是其心中的真實想法,更不用說是婆媳之間,翁婿之間了。

    那麼我們作為家長,到底應該如何科學地看待自己間的子女呢?

    我個人覺得,愛子女很正常,但不能一味地只知道愛,卻不知道如何愛更加科學合理。

    古人的傳統想法是養兒為防老,這種觀念按理說也沒錯,等父母都老了,幹不動了,咋辦呢,有了子女就好辦了,到時候在子女的幫助下,安心度過晚年。

    然而現在很多人都是糊里糊塗地跟著別人的腳步走,別人咋辦我咋辦,並不管是不是科學,更有的是生完了孩子,乾脆來個大撒把,由他去吧,反正是到老了你還是得養我,這似乎多少有點道德捆綁,道德脅迫的味道一樣。

    正常的父母對子女應該是從小到大盡量給他最多的愛和最大能力上的教育支援,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教給孩子什麼是要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做的,樹立正確的三觀,讓孩子健康快樂地長大成人,成為對國家和社會有益的人。

    除此之外,我覺得作為父母,還應該在自己年華正盛之時,儘量多的正向賺取財富,以備不時之需,萬一將來子女不如期盼的那麼好咋辦?最好是應該是參加社保,這樣等自己年齡大了,有退休工資,自己的健康狀況自己說了不算,但在經濟上如果自己能夠解決自己晚年的花銷用度,再多少還能給孩子們貼補一點家用,是不是更好一些呢?畢竟誰也不能保證孩子將來就一定是大富大貴,萬一經濟上本來就很困難咋辦?再加上萬一父母需要用錢,但錢從何而來是個問題,日子長了,就會顯得孩子們沒有別人那麼孝順,隨之家庭矛盾也會接踵而來,反過來想,如果自己晚年經濟上的用度自己能夠解決,而且還有富餘,只是要子女出人工照應一下,這就相對容易得多了,這樣的家庭也相對顯得更加和睦,團結,令人羨慕。是個無可挑剔的五好家庭,這樣的家庭,子女也會顯得更加孝順,父母也更顯得疼愛子孫,因為父母經濟上不困難,有能力幫助這個家庭。這樣的家庭是不是更好一些呢?畢竟孩子也是人,不是神仙,在我們能做的時候儘量多做一點財富的積累,更有利於家庭的和睦,社會的和諧。

  • 4 # 牽住夕陽的手

    對於您提出的這個問題,我有幾點看法:

    一,父母生兒養女,最基本的想法就是養老問題。自己有兒女,老了不愁沒人養。所以,不能生育的夫妻,會抱養別人家的孩子,或者過繼自家親戚的孩子來撫養,讓自己老有所依。

    二,有些做父母的,特別是做母親的,生孩子只是為了證明自己能生。過去農村女人如果不能生育,在家裡經常會被婆婆指桑罵槐,說媳婦是不下蛋的雞。這種羞辱會讓兒媳婦很心痛。計劃生育最嚴格的時候,有些年輕女人就說過,生一個娃,證明自己能生就行了,生得多,拖累大。

    三,有些父母將生孩子視為傳宗接代的,家裡不能沒有男孩。沒有男孩,就會被認為是絕後了。所以,一些沒有男孩的父母,想盡辦法生男孩,女孩生多了,要麼送人,要麼遺棄,總之,就是要為自己生一個傳宗接代的孩子。這就是一些父母偏愛兒子,導致兒子長大成人後不孝順父母的直接原因。

    總之,父母對待兒女的態度就是,既然生到世上了,就好好的養大,至於以後對自己咋樣,許多父母沒有這樣想過,至於應該如何看待自己的子女,許多做父母的也許真沒有仔細想過這個問題,大部分人對待子女都是稀裡糊塗的吧。

  • 5 # 江流天地之踏浪無痕

    1.子女是父母情感的延續和寄託。夫妻之間愛的延續,子女就是情感的結晶。夫妻透過養育愛護子女,體現了對對方的彼此珍惜,並把這種珍惜之情寄託的子女身上。所以父母耐心呵護子女,自然夫妻和睦,家庭幸福。

    2.子女是父母對未來的希望。人類代代相傳,對未來的希望就是動力。父母把一個家庭的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國家把希望寄託在青年人身上。因為有了希望,所以父母們不怕吃苦受累,傾盡心思培養子女,希望子女的將來比父母過得好。這是父母最無私的感情。

    3.子女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子女的文化程度和道德修養關乎國家和民族的長久發展。所以父母要用心教育子女。不能只管生不管養,讓自己的子女成為社會的負擔,甚至成為危害社會的罪人。哪些嫌棄拋棄子女的父母,是對國家和社會不負責任的父母,是應該受到譴責的。

    3.父母不能單純的把子女看成是家族傳宗接代的機器。傳統人倫之中的傳宗接代觀,在現代社會已經不是那麼直接和露骨了,希望生男丁的觀念在農村雖然還存在,但現在很多父母都不再特別在乎是兒是女,對女兒有了更多的認同和關愛,這種觀念的改變,是時代的進步。而且也會更加推動家庭社會的和諧。

  • 6 # 陌將

    本人只談個人觀點 非喜勿噴

    先來說說兩個角色

    一是作為父母:該如何看待子女,綜合子女的表現態度、為人處世。其中不乏父母的因素。

    教育問題佔比個人感覺佔比為百分之五十,剩餘的就看子女的了。因性格 文化家庭背景等而有所不同。其次就是子女個人定位……

    二是子女:作為子女,我們是希望父母以何眼光看待自己,先天的不說。後期的表現 作為 及性格方面等。父母基於這些因素決定!

    所謂望子成龍 望女成鳳。不無道理!一個幸福和諧的家庭極其重要。無論在什麼時代 父母子女都應互相關愛 互相理解。

    長輩以身作則 子女大孝為先

  • 7 # 高山上的豬

    很感謝回答這麼一個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話題!

    作為一名父親,我對孩子的態度就是,既然把你生下來,那麼扶養成人是最基本的責任,其次就是教育孩子要自強自立,要自尊自愛,要生活獨立,思想獨立,自己可以面對學習與生活的挫折與困難,而不是事事都要父母來安排。

    有的父母對孩子百般溺愛,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這樣的結果就是把孩子當寵物來養,最後的結果就是孩子沒有生活意識,沒有尊重,更談不上思想,他們所提現的就是自私自利!而這樣的孩子長大,是不會具有孝順,自我獨立的想法的,唯一一點就是不斷向父母索取,直到無法索取為止!這樣的教育是有害與家庭和社會的!

    我們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是指家庭經濟差,父母只能努力賺錢來供養孩子,基本上沒有時間來輔導學習(父母沒有文化就不提了)或其它,那就得靠孩子自己的生存本能來生活!這樣的情況下,孩子的自立能力就非常強,動手能力也強。

    我們講有責任心的人與沒有責任心的人是兩個概念。前者是盡心盡責,希望孩子能實現做人;後者則是把孩子當寵物或當氣球,隨心所欲的來處理,特別是有些人把孩子生下來就甩給父母,自己當甩手掌櫃,因為她們都是自私的,又怎麼會有耐心與責任心來管孩子的事情了?那可不是嘴巴說說而已,是需要耐心,時間,精力的結合!

    所以,不同生活理念的人,對孩子,對父母的結果是不同的!

    而我們的社會發展已經告訴我們,現在的教育只能是不斷培養自私自利的人,這樣的結果就是整個社會慢慢失去競爭力!

  • 8 # 輕舞飛揚的腦細胞

    父母應該如何看待自己的子女?這是做父母的都在思考的問題,也是最難解決的問題。有些父母看待自己的子女,就像是在看自己的延續,期待子女能實現自己的願望,因這些父母年輕的時候由於特定環境的影響、條件不好的因素,未能實現他們的理想,就把自己的願望放在了對子女的期待,希望子女成龍成鳳。有些父母看待子女就是自己未來養老的保障,希望子女孝順、聽話,凡事按父母的意見做主。可是往往事與願違,子女總是不聽話。父母雖然給了子女生命,但是父母與子女是兩個獨立的個體,有獨立的人格、獨立的思想、獨立的空間、獨立的生活。相互在法律上要盡到自己的責任跟義務,但父母不能把希望跟期待全部寄託在子女身上,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父母跟子女也要保持好愛的距離,如果子女孝順又有能力為父母養老,那做父母的就幸福的享受這份子女情,如果子女沒有這個能力,父母也不要抱怨,那就靠自己的能力來養老。有時候凡事順其自然,往往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愛不求回報,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偉大而無私的愛。

  • 9 # 小仔教教

    請關注,自我管理督導師,管理目標,管理時間,增加財富。

    2、父母和子女的關係在東西方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化。因為文化的不同,做法與想法都不相同。

    3、在西方社會,子女和父母的關係都是獨立的個體,不存在我是你爸爸的理論,也不會指望養育子女是自己的將來養老的根本。當然,這和西方的社會根本制度也有一定關係,但從文化來說,西方對於子女的態度就是,首先,子女是獨立的人。其次,子女的撫養是自己的責任,教育引導子女成為他(她)自己想成為的人。

    4、在東方,也就是我們國家,對於父母和子女的關係首先是從屬關係,子女永遠都是隸屬於父母的。在古時候,有這樣一句話,“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說明在古時候,看待子女與父母的關係是絕對的遵從。

    5、在現代,雖說網路及與西方接觸的關係,很多大城市的青年父母由於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開始有所轉變,但整體國情來說,大部分的父母與子女的關係還是從屬關係,要求孩子完全聽自己的,認為都是為了孩子好,來進行道德綁架。很多父母也覺得,生養男孩,好好教育,將來掙錢風光後,善待自己的老年生活。這些想法其實不是跟風,而是因為自己受到父母輩的影響,得到的結論。

    6、對於生出孩子而不教育孩子的父母,大多都是年齡小就因為種種原因結婚或者沒有結婚就生育的情況較多。當然,還有一部分原因是現在社會結婚生育的父母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從小的教育就是獨一無二,唯我獨尊的生活方式。自己根本不會照顧別人,怎麼可能教育引導自己的孩子。其實,這部分父母自己還是孩子,自己的心智都不夠成熟。無論是結婚還是生子,都以自我為中心的去判斷這個世界的所有事情。

    7、我覺得,父母對待子女的態度應該是:

    第一,孩子是獨立個體,不是父母的專有玩具或者工具,更不是奴隸,需要言聽計從。

    第二,父母不應該認為自己生養孩子的辛苦,由孩子長大後償還。孩子的孝順不是我們干擾孩子生活的理由。父母在撫養孩子確實很辛苦,但在孩子的成長路上,我們也得到了很多快樂和成就感等。

    第三,父母和孩子是愛的關係,父母傳遞給孩子的愛,讓孩子學會愛,孩子們再傳遞給他(她)們的孩子,愛自己,愛父母,愛他人。

  • 10 # 仁者遊記

    都說兒女是父母的心骨肉,作為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子女們以後生活都過得好,但是怎樣對待孩子卻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養兒防老是以前在大部分人頭腦中的觀念,可現在時代不同了,隨著社會保障制度的不斷完善,養老保險的普及,讓以後更多的人享有老有所養。養兒育女更多的是一種社會責任和義務,把子女培養成人,讓他們以後生活過得幸福。

    養育子女包括兩個含義,一是養二是育。養就是供給孩子吃穿,也就是物質上的東西,這是不可缺少的。育就是教育子女,子不教父之過,教育子女是父母應盡的責任,是孩子成長中思想的形成,孩子以後是否有出息,跟父母的教育有很大關係的。

    值得注意的是,現在農村的太多數父母長年在外工作,子女留守家裡,缺少管教,這些孩子漸漸染上不良惡習,思想變壞,很容易走上歧途,這是個值得重視的問題。

    總之,父母要盡到生兒育女義務,就是給他們創造良好環境,讓他們健康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京劇的流派、風格及代表人物、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