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命中註定9594
-
2 # 使用者4287712140462797
生豬可以理解為育肥豬,飼養物件可分為引進和自繁自養。階段可分為育肥前期,育肥中期,育肥後期。再就是飼養環境及飼料和思維方式要和各個階段的生理習性高度匹配!具體細節很多,例如防疫,飼料及環境汙染,病原微生物交叉感染,各種應激,提升各個階段的天然免疫力,生物安全措施等!
-
3 # 二十五度
育肥豬飼養,首要就是做好防疫消毒工作,生物安全是任何養殖效益收與不收的紅線,生產管理只是收多少的問題。
其次就要關注日常管理,日常管理做好了,豬群健康度才會好,不要去死鑽個體病的治療,要關注大群疾病預防。
日常管理。一是豬舍內環境控制要以小豬保溫,大豬換氣為指導原則,確保豬舍內乾爽,空氣質量;二是喂料方面,小豬以上料為先,少食多餐,每天喂料時間要固定,形成生物鐘;三是差弱豬護理方面,小豬多觀察勤調欄,轉料分批轉降低殘次(二八原則,二成偏弱小豬隻推遲幾天轉料),降低殘次率,減少僵豬;四是對全群豬隻階段性疾病和季節性疾病要有預見性,提前保健預防,保障大群整體健康度,小豬防拉稀倒地,大豬防咳喘。
育肥豬飼養,做好了防疫和環控這些日常管理,相信養殖成績不會差到哪去。
-
4 # 鄉村阿堅
我搞養豬業十年了,今年價格養一年能正常出欄的話能抵上十年利潤,雖然利潤高,但是今年風險也大,也有可能把十年的奮鬥都陪進去,養豬要慎重。非洲豬瘟無孔不入 不要抱著僥倖的心裡,生物安全一定要加強做好 現在養豬門檻高,沒點資本養不下去的,不像以前農村隨便抓幾頭母豬家裡養不要多少成本,現在規模養值一頭母豬投入成本要兩萬多最少,我這一千頭母豬環保就投入三四百萬,太耗錢了。王健林曾經讓人去搞養豬,結果回來報告說要五六個億,他搞個五星級酒店才一個億,你養點豬要五六億。。。。
-
5 # 大大祥去哪
想要讓豬長得快,關鍵在於增加其食量,那麼怎麼才能增加其食量呢?首先要讓其有個好胃口,許多豬在長期吃一種飼料後都容易出現一定的厭食症狀,因此我們可以每隔一段時間給豬喂一些溼料、青飼料,改善其食慾。
開啟百度App,看更多圖片
另外,有研究顯示讓豬自由採食在初期能增加其食量,但是時間一長其食量反而會下降,比較科學的餵食方法是每天固定時間兩到三餐,讓豬形成條件反射,在餵食時充分調動胃口,這樣其進食的積極性高,吃的自然也多。如果豬吃的是乾料還要記得保證豬的飲水充足,畢竟人吃噎著也影響食慾。
除了上面說的幾點外,環境因素也是影響豬食慾的原因之一,這裡所說的環境主要是指溫度。夏季溫度太高時豬容易煩躁,食慾也低,餵食時最好降低中午的投餵比例,在清晨或傍晚溫度較低時加大投餵量;而冬天由於熱量消耗大,一般豬的食量都會增加,而且夜晚時間較長,可以在晚上給其多加一餐,冬天餵食要注意溼料和飲水要加溫,太冷的飼料會刺激腸胃使其食量下降,還容易引發疾病。
便秘和腹瀉都是和豬吃食直接相關的疾病,便秘一般是由於飼料太乾引起的,腹瀉則可能是飼料有發黴或者豬受寒引起的,其實不止是便秘和腹瀉,很多疾病都會使豬出現食慾不振的症狀,所以儘量保持豬圈衛生,做好飼料的防黴工作十分必要。
-
6 # 農村鄉土小君
僅供借鑑: 一、要善待職工 豬是活口,生長期短,吃、喝、病、死全靠飼養員來管理,飼養員情緒的變化,對豬隻的生長影響很大,為此我們必須善待職工。常言說“你敬他一尺,他敬你一丈,”在管理中,我常把職工當朋友,當兄弟看待。每天我至少到各班組看視一遍,經常跟技術員、飼養員聊天,瞭解飼養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交流飼養心得,傳播飼養技術;總結飼養經驗,提高飼養水平;掌握思想動態,認真幫助解決。透過聊天,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感情親近了、思想溝通了、心情舒暢了、情緒高漲了、積極性提高了、效益也上去了。 二、嚴格消毒 豬場的病毒多從場外傳入,為防止病毒的侵入,豬場必須嚴格消毒。(1)、外來人員及返場職工必須先進消毒室消毒。(2)、外來車輛入場必須用火鹼水噴灑消毒。(3)、豬舍內外要定期消毒。(4)、豬舍門前要有火鹼消毒池。(5)、本場員工不得隨意串舍。(6)、集體活動後(如賣豬、轉豬等)參於人員必須進消毒室消毒。總之要儘量把病毒、細菌拒之門外。 三、注意保健和溫度 豬在生長過程中,難免會被這樣和那樣的病毒、細菌、微生物侵蝕。為使豬隻健康成長,防患於未然,要做好保健工作。為此,凡新轉入一批豬(如產房轉保育舍、保育轉育肥舍),首先由技術員根據這批豬的健康狀況,制定出其保健計劃,如飲水中加什麼藥、料里加什麼藥、預防什麼病、打什麼疫苗、何時驅蟲及劑量、時間等,飼養員好按時按計劃進行。 溫度對豬隻的生長影響很大,尤其是產房和保育舍,一定要給足夠的重視。 四、量化管理 我場分五個班組,即配種妊娠組、產仔組、保育組、育肥組和一個飼料加工組,每組有一名技術員兼組長,負責本環節的工作,根據各組的特點,制定出各組的指標,各組再將指標分解到人。如配種妊娠組,一個技術員,帶四個飼養員,每個飼養員管理一棟豬舍,每舍存豬130頭左右。從產房下床的空懷母豬開始,以配種後進那棟妊娠舍,就以那棟飼養員為主配人員。他負責空懷母豬飼餵,查情,掌握配種最佳時間,並及時在其它飼養員的配合和技術員的指導下。進行配種。然後趕入他管理的豬舍,進行飼餵。本舍有多少頭豬,耳標號是多少號,計劃用什麼疫苗,什麼時間注射,用量是多少,以及去蟎、驅蟲、消毒、喂料、補料等工作的時間、用量都由技術員一一列出具體計劃,複寫兩份,交飼養員一份貼在舍內牆上。飼養員按技術員的要求進行工作。每幹完一件工作,飼養員都要在計劃後邊作出記錄。這樣飼養員知道每天干什麼,怎麼幹;技術員隨時掌握飼餵進度。場長也好檢查情況。等計算效益工資時,根據產仔舍的產仔率、弱仔率、死胎率、出生重量和母豬膘情等考核標準,進行效益工資核算。 五、工資與效益掛勾 為激發職:工的積極性,我廠實行效益工資。根據各環節的具體情況。在全場職工工資大體平衡的基礎上制定出各環節工資標準,並把計算方法教給飼養員,使他先知道,養好這棟豬,可拿到多少工資。做到心中有數。 如保育這個環節。我場共四棟保育舍,每位飼養員管理一棟,每棟有保育豬350餘頭,從產房轉入的10kg左右的仔豬經過45天的飼餵,要達到30公斤以上。我們制定的標準是,每增重1公斤,效益工資為0.1元。死淘率4%,多用1公斤料罰0.05元,節省1公斤料獎0.1元;藥費(不食疫苗和粉劑)每轉出一頭為0.6元,節省按20鬈獎勵,多用按10%處罰。這樣每人平均工資大約在700元左右,若效益工資低於500元 。說明該飼養員不負責任,該飼養員將被淘汰。 六、批次盈虧核算 我場實行的是全進全出管理模式。每舍為一批,每轉一批,統計員就要對這批豬進行一次核算,看這批豬在這個環節裡每公斤的成本是多少。 如育肥舍,一舍豬在320頭左右,從30kg上下,由保育轉入飼餵80多天,增重到90 kg左右出售。根據記錄,看增重、料比、死淘、用藥(含疫苗、粉劑、消毒等)等情況一一算出,用量、單價、金額、再加上效益工資,分攤的水電、煤、雜品費用,看這批豬總共用了多少錢,除以淨增重量得出在這個環節裡,這批豬每增重1公斤的成本是多少。再分段累計出,這批豬從出生到售出每公斤的成本,(含空懷、配種、妊娠及所攤返情和公豬的費用)。最後比對市場實際售價,計算出這批豬盈利的情況。 經過這樣的層層管理和核算,使老闆知道管理者的成績,也明白自己的豬場究竟盈利多少。
-
7 # 小彭一家人的生活日記
首先了解下豬的生物學特性
結合你的規模程度設計豬舍構造 設計單排或者雙排豬舍1、充分考慮當地環境,夏季、冬季溫度 做到保溫降暑措施。考慮水簾2、考慮豬舍內的環境因素比如氨氣等氣體的處理 考慮風機3、考慮糞尿排汙問題 怎麼設計自己定
對於病怎麼預防:可以簡單給你歸類幾點參考
1、保證引種安全2、堅持自繁自養3、實行全進全出4、減少最好杜絕參觀5、做好消毒和環境衛生工作6、解決好保溫和通風的矛盾7、切實管裡好糞尿,正確處理好屍體8、科學免疫接
種9、做好斷奶、早吃初乳,防止飼料黴變怎樣養好豬。
實行保護性飼養。夏秋季節在豬舍外栽植葫蘆、大瓜、窩瓜、向日葵等植物可遮蔭降溫,冬季推廣塑膠暖棚飼養技術,並定期搞好驅蟲和免疫注射
2 推行高密度養成豬。冬季0.8平方米豬舍養1頭育肥豬,夏季1平方米豬舍養1頭育肥豬。高密度養成豬,不僅建圈少,費用低,而且育肥豬爭搶吃食。沒有活動場地吃飽則睡,愛長肉,增重快,減少飼養費用
3 育肥豬超90公斤後,日增重速度明顯減慢,且以脂肪沉積為主,所以越喂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增多,不好銷售;不足90公斤屠宰,雖飼料利用率高,但因體重小而出肉率低,經濟上也不合算,一般育肥豬90~120公斤屠宰最適
4 品種要優。首先要根據市場需求來選擇品種。當前,要推廣多元雜交,至少要三元,最好是五元,如英國PIC豬,五系配套,生長速度快,158天可達110公斤,瘦內率66%,料肉比2.8:1。
5 欄舍要簡。豬舍不要造得過於豪華,達到防寒保暖通風就行了
7 防疫要嚴。重視消 毒,既要防止外來的疫病,又要防止糞便的汙染,傳播疾病,還要按免疫程式注射疫苗。
9 “倒喂法”養豬,就是針對上述的缺點並結合豬的生育規律和特點而確定的新型養豬法,該辦法在小豬到中豬階段。即50—60千克以前用高能量高蛋白的精料為主,配用必要的飼料新增劑和少量青、綠飼料。從中豬到出欄期,適當減少精料投入量,增加青、粗飼料,其比例為:精飼料60%,青飼料25%,粗飼料15%。這種方式既縮短了豬的飼養週期,又充分利用了大量青、粗飼料資源,從而節約了精飼料用量,經濟效益大大提高。
10 飼養管理
1.哺乳仔豬
①保溫防壓。哺乳仔豬適宜溫度:l-7日齡為32℃-28℃, 8-35日齡為28℃-24℃,舍內溫度控制在18℃-22℃,相對溼度 50%-70%,保持空氣新鮮。仔豬應設有保溫箱或保溫室,並在保溫箱底或距保溫室底30-40釐米處掛一隻250瓦的紅外線燈泡。同時做好仔豬護理工作,並在分娩欄內安裝護仔欄。
②吃足初乳及固定乳頭。仔豬生後1小時內要人工輔助吃足初乳。生後2-3日齡內要固定好乳頭。固定乳頭以自選為主,個別調整為輔,把初生體重小的仔豬固定在前排乳頭,把初生體重大的仔豬固定在後排乳頭。
③補鐵與過仔並窩。仔豬生後2-3日齡內,肌肉注射鐵製劑,每頭劑量100-150毫克鐵。泌乳母豬每頭哺仔10-12頭,對窩產超過12頭或不足7頭的仔豬按先產的仔豬往後產的母豬過仔的原則,把過哺的仔豬過給產期相差不超過3天、產仔少的母豬代哺。仔豬過哺前必須吃足初乳。對產仔過少的母豬,可按過仔的原則,將兩窩仔豬合併1窩,由一頭體質好。乳量充足的母豬哺育。仔豬並窩前必須吃足初乳。
④開食與補料。仔豬生後5日齡訓練飲水,7日齡訓練開食,至2O日齡應全部開食。一仔豬開食後,補喂全價配合料,採用生溼料型(料水比為1:0.5),日喂5-6次。
⑤去勢與斷奶。仔豬生後25日齡去勢,35日齡斷奶。
⑥衛生與消毒。每天清掃圈舍除糞2次,每週舍內通道用2%火鹼水溶液或其它消毒劑消毒1次。
⑦疫病防治。仔豬生後20日齡接種豬瘟疫苗。平時經常觀察豬群採食、排糞情況及精神
-
8 # 董滿憲
我的回答很可能有悖於現今經濟發展模式,但絕對有利於農民的發展和華人的身體健康及子孫後代的體質保障。
大規模養殖好嗎?答:好。充足保障了市場所需,穩定限制了肉價的上漲。集中很多的錢財於一小部分人手裡。於是乎大量劣質催生肉上了所有人的餐棹,健康面臨嚴峻考驗,同時造成無數農民喪失了僅有的收入來源,集一人富而致百人貧,得不償失。也有悖精準扶貧工作的有效落實。
農民小規模或散養好嗎?答案是肯定好。迴歸到了自然,肉質回到正常,體質健康必定改觀。農民也有了種糧之外的貼補之源。盡力滿足市場供需,興農致富有望,減輕國家負擔,豈不是兩美其全。
-
9 # 老弟啊你也養豬ha
以我這麼久的經驗而言,我覺得養生豬最重要的是管理,因為主要你人員管理到位,合理,你才能真正從根源做到節約成本,實現盈利。
就拿今年由於豬瘟引起大批次小豬場倒閉,可是活下來了,那就是王者了,可如若你平時不能很好地將豬場隔離,定時消毒,打預防針,控制好每日餵養飼料量,及時觀察好小豬每日狀態,也等不到現在這樣的高價。
所以,最後是希望咱們養豬人,不要太過放鬆,雖然目前價格高,今年穩賺,但是該做的預防措施,咱們還是得做,控制好成本,定時巡檢,天氣熱時,多去給大豬沖沖澡,天氣冷時,觀察好小豬狀態,要保證人走進去豬場,都能感覺到溫暖,最後希望天底下所有養豬人暴富,因為咱們前幾年過得太累了,加油
-
10 # 農民工小黎
首先了解下豬的生物學特性
結合你的規模程度設計豬舍構造 設計單排或者雙排豬舍1、充分考慮當地環境,夏季、冬季溫度 做到保溫降暑措施。考慮水簾2、考慮豬舍內的環境因素比如氨氣等氣體的處理 考慮風機3、考慮糞尿排汙問題 怎麼設計自己定
對於病怎麼預防:可以簡單給你歸類幾點參考
1、保證引種安全2、堅持自繁自養3、實行全進全出4、減少最好杜絕參觀5、做好消毒和環境衛生工作6、解決好保溫和通風的矛盾7、切實管裡好糞尿,正確處理好屍體8、科學免疫接種9、做好斷奶、早吃初乳,防止飼料黴變
回覆列表
首先了解下豬的生物學特性 結合你的規模程度設計豬舍構造 設計單排或者雙排豬舍1、充分考慮當地環境,夏季、冬季溫度 做到保溫降暑措施。考慮水簾2、考慮豬舍內的環境因素比如氨氣等氣體的處理 考慮風機3、考慮糞尿排汙問題 怎麼設計自己定 對於病怎麼預防:可以簡單給你歸類幾點參考1、保證引種安全2、堅持自繁自養3、實行全進全出4、減少最好杜絕參觀5、做好消毒和環境衛生工作6、解決好保溫和通風的矛盾7、切實管裡好糞尿,正確處理好屍體8、科學免疫接種9、做好斷奶、早吃初乳,防止飼料黴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