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1178022706

    劉恆能開創文景之治,和漢初的國策有很大的關係,從劉邦到呂雉對內一直採用的是黃老的無為而治,與民休息的策略,對外漢初由於劉邦白登之圍後對匈奴實行和親,使得內外環境比較寬鬆,且不說呂雉大殺功臣及劉氏皇族,她實際對當時的國內的一系列措施對老百姓實際很有益,對外隱忍如冒頓的調戲!實際在呂雉統治時期,間接給劉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加上劉恆母子的不爭,最終也就劉恆在劉邦僅剩的兒子中最長最賢!文景之治的開創與文帝的節儉和任能還有他的努力也有很大關係,所以只能算掉了半個餡餅!!!

  • 2 # 盜帥夜留香YE

    代王劉恆能夠登基為帝,基本上是走了大運了。

    說實話啊,因為在眾臣決定立劉恆為帝之前,沒有絲毫跡象能表明,說代王劉恆要登基為帝。

    這些大臣選擇擁立劉恆,其實是一個突發事件。

    在此之前,劉恆其實並沒有作為皇帝的第一候選人。

    群臣其實最想擁立的是齊王劉肥的長子,當時的齊王劉襄。

    但是,由於琅琊王劉澤的從中作梗,這才導致群臣放棄了擁立劉襄,轉而從劉邦的兒子中選擇。

    這一下,就輪到劉恆了。

    劉恆排行老四。

    劉邦長子劉肥早就死了,次子劉盈也死了,三子趙王劉如意也被呂后害死了。

    於是就到劉恆了。

    再加上劉恆的母族闇弱,在朝中沒有根基,對於群臣而言,更加有利於掌控。

    所以這幫人最終才選擇了劉恆。

    由此可以就看出劉恆登基為帝,實際上就是個突發事件。

    但換個角度想,劉恆作為劉邦的第四個兒子,在前三個哥哥都死了的情況下,能登基為帝,也是一個偶然中的必然。

  • 3 # 國史春秋

    劉恆是劉邦的四子,母親是二婚女人薄姬,薄姬命雖苦,但運氣不錯。因此在諸呂被剷除後,劉恆得益於母親的造化,並被眾臣擁立為皇帝。

    早年薄氏母親魏媼找人為其看相,說她貴為天子之母,於是母親把她送給魏王豹為妃。魏豹早年追隨項羽征戰,被封魏王,當聽說薄姬有貴人之命,他也做起了皇帝夢。魏豹頗有自知之明,他知道憑自己的實力和才幹想要奪取天下無異於痴人說夢。於是他另闢蹊徑,坐觀項羽和劉邦爭鬥,自己儲存的勢力,等待坐收漁利的機會。劉邦早就看出了魏豹的如意算盤,找個機會就把志大才疏的魏豹給滅了,於是魏豹的女人都收入劉邦後宮,其中就包括被魏豹寄於厚望的薄姬。(漢文帝劇照)

    薄姬姿色平平,魏豹留下的女人劉邦都嚐了個遍,始終對薄姬提不起興趣。後來薄姬成了後宮遭人譏諷的物件,劉邦心生惻隱,與薄姬一夜雲雨,之後劉邦又在薄姬的生活中消聲匿跡。薄姬肚子很爭氣,雖然劉邦只給了她一點蜻蜓點水般的情緣,但薄姬送給劉邦一個兒子。此後,薄姬從不參與後宮爭寵,默默無聞,一心將兒子劉恆撫養長大。

    公元前197年,薄姬之子被劉邦封為代王。劉邦死後,呂后掌權,劉邦生前寵幸過的女人,都被呂后殘害,唯獨老實巴交的薄姬倖免,呂后還大發慈悲將她送到代國與兒子團聚。後來呂雉想篡奪劉氏江山,劉邦封分到各地為王的兒子相繼被呂后誘殺。只有淮南王劉長和代王劉恆不受呂后誆騙,而倖免毒手。(漢文帝劇照)

    呂后死後,已故齊王劉肥之子劉襄率兵借滅呂之機發兵長安,相國呂產派灌嬰前往阻擊,灌嬰到達滎陽後屯兵不前。結果諸呂被周勃、陳平等人設計剷除,灌嬰回師,劉襄無奈退兵。呂家勢力被除,選立新帝迫在眉睫,劉襄、劉章兄弟雖滅呂功不可沒,但是劉襄的舅舅駟鈞惡名昭彰,為防止外戚篡權重演,劉襄兄弟被群臣否決。淮南王劉長是劉邦的六子,由於年少輕狂,不能服眾,於是也被排除。因此眾人想到了與世無爭,並且外戚勢力薄弱的代王劉恆。

    劉恆被從天而降的喜事砸的精神恍惚,他都不敢相信好事會來的這麼突然。因為剿滅諸呂,沒有他的半點功勞,他只知道蜷縮在代國,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過著孩子老婆熱炕頭的生活。後來薄姬一面占卜兇吉,劉恆一面派人打探,確定訊息無誤,劉恆舉家前往長安,繼承大統。(文帝敬孝圖)

    文帝在位期間,倡導以農為本,多次下詔勸農,自己也以身作則,非常節儉。政府重視,百姓勤勞,農業生產迅速發展。文帝還下令廢除肉刑,緩和社會矛盾。因此文帝統治下的漢朝日趨繁榮,為以後的漢朝盛世奠定基礎。所以,不難看出,文帝是漢朝之幸,百姓之福,雖然登上皇位具有運氣色彩,其實和他本人良好的德行與造化是分不開的。

  • 4 # 亞拉米斯

    打擊外戚只是功臣集團的藉口,別人軍權都交了,對他們毫無威脅,還要把人家滅族,說白了就是容不得別人侵犯功臣集團利益的私心作祟,立劉桓為帝也是因為私心,說白了功臣集團容不得別人當官,他們希望朝庭官位永遠只在功臣集團手中,不讓他人染指。

  • 5 # 尋根拜祖

    哪有那麼多餡餅吶!不否認漢文帝確實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帝王之一,但在繼位登基這件事上,明視訊記憶體在運作的痕跡,絕不是“天上掉餡餅”!雖然沒有確鑿證據,但其中的種種疑點表明,漢文帝之所以能即位,完全是他與“功臣派”達成了某種協議!

    疑點一:平定諸呂后為什麼殺了少帝劉弘?

    由“功臣派”主動誅殺諸呂的政變,其目的很明確:諸呂安劉!既然是“安劉”,滅了呂氏後,好好輔佐少帝劉弘就是了,可偏偏節外生枝,把傀儡皇帝劉弘,以及他的幾位兄弟都殺掉了。

    為了解釋這個詭異的舉動,他們丟擲了一個驚人的說法:劉弘兄弟幾個都不是漢惠帝骨血,是呂后從呂家抱來的孩子,冒充皇子!

    這個說法明顯是驚天謊言,但大家都信了,現代的人也跟著信了。於是劉弘就像歷史過客,被人們遺忘在不起眼的角落。我覺得漢惠帝的六個兒子都是他親生的,不存在“假冒”一說,理由如下:

    1.“假冒說”出自平定諸呂后,在此之前沒有任何相關證據,這個說法就是個孤證。

    平常老百姓家多個孩子出來都藏不住,何況皇子?如果是假的,不會一點證據都沒有。司馬遷在《史記》中僅僅記載了功臣派的說辭,未加任何評述,也沒有任何旁證。我覺得司馬遷對此事也是持懷疑的態度,但沒有證據,於是就以這種隱晦的方式寫出來,由讀者自己分辨。

    2.“假冒說”邏輯不通

    有的說這六個皇子都是假的,我想問:造假本來就是技術活,為什麼一下子造六個?不怕露餡嗎?呂后腦子壞了?也有的說這些皇子有真有假,這就更說不通了,既然漢惠帝有皇子,為什麼還要弄假的?漢惠帝腦子壞了?

    所以我認為,這裡根本就沒有假皇子,都是漢惠帝的骨血。

    既然劉弘是漢惠帝的親兒子,那麼他們為什麼非得以“假皇子”的說法,滅了漢惠帝的後?

    一種說法是劉弘畢竟是呂后的孫子,怕被報復。我覺得這個說法行不通,劉弘跟呂后真有多少感情嗎?前少帝劉恭不就是因為母親被呂后殺了,發出怨言而被呂后毒殺的嗎?

    我的結論是:“假皇子說”就是周勃陳平等“功臣派”為了達成“反呂統一戰線”,拋給劉襄劉章兄弟的一個誘餌!

    當時的形勢是,呂家掌控了南軍和北軍,從皇宮到京畿地區都在呂家武力控制範圍內。周勃雖是太尉,練軍營都進不了。要想除掉諸呂,實力雄厚的劉襄劉章兄弟,才是這場棋局的勝負手!

    事實也是如此,如果沒有劉襄的大軍出動,沒有劉章做內應幹掉呂產,想除掉呂氏那就是天方夜譚。

    怎麼才能拉攏劉家兄弟入夥呢?皇位!還有什麼誘惑比皇位大呢?於是“功臣派”丟擲“假皇子說”,心有靈犀的劉家兄弟,彷彿由此看到了周勃陳平們拋過來的媚眼。於是,統一戰線順利達成。

    這就是劉弘被殺害的原因,他成了誅滅呂氏的談判籌碼!

    疑點二:劉襄為什麼出局?

    “革命”成功後,上位的為什麼不是“計劃”中的劉襄,而變成了誰也沒想到的劉恆呢?

    有人說,劉襄劉章兄弟太能幹,不好控制,劉恆似乎柔弱些,所以選了他。有點牽強,如果說好控制,劉弘就是最好的人選,不應該是劉恆。

    我覺得理由很簡單,如果劉襄登基,誰是第一功臣?毫無疑問是劉章、劉興居,而不是周勃、陳平。如果扶立另外一個人,毫無疑問第一功臣的桂冠就是周勃和陳平!

    這才是劉襄必須出局的根本原因。

    那麼為什麼是劉恆?當時的候選人只有劉襄、劉恆和劉長,只有劉恆最合適。

    疑點三:周勃的反常舉動

    劉恆登基之前真的一無所知嗎?我覺得不大可能,以陳平的謀略,他不可能不在諸呂行動開始前,就盤算好下一任皇帝的人員。革命打天下,為誰打先得弄清楚嘛,否則跟誰討賞錢?

    真相應該是,諸呂行動開始前或行動中,功臣派就已經聯絡上了劉恆!並且雙方應該達成了協議,不過這個協議並非劉恆親自參與,而是他的委託人薄昭一手代辦。

    這麼說有證據嗎?有兩件事也許可以作為佐證。

    第一件事是劉恆進京當日,周勃曾經迫不及待地表示,有重要的事需要向皇帝私下彙報,結果被漢文帝以“皇帝無私事”為由拒絕了。周勃有什麼事需要“私下”彙報?我覺得就是讓漢文帝親口承諾一下協議內容,漢文帝心知肚明,他不能剛坐上皇位就受人要挾,於是一口回絕。

    不光如此,劉恆還有一個很耐人尋味的舉動:不接受皇帝印璽!如果瞭解了他們之間的這段故事,就很容易理解漢文帝的心思,他分明在對周勃說:少跟我扯協議的事,如果你有膽量現在就反悔,皇帝的印璽就在你手上,你可以試試!

    周勃此時已經騎虎難下,他哪有反悔的餘地,只能三番五次請求劉恆收下印璽,等於在對劉恆說:皇帝,俺錯啦,協議不協議您說了算!

    第二件事就是公元前176年,周勃已經退休在家,卻無緣無故地被誣告謀反,被投進監獄。這件事也很弔詭,本來已經處於安度晚年狀態的周勃,突然間心生恐懼,總覺得皇帝要殺他。後來果然有人告他謀反,把他弄到監獄審訊了幾個月,最後還是薄太后求情才放了他。

    我查了一下史書,周勃的恐懼感,很可能跟劉興居的造反有關。劉恆登基,諸侯王們心裡一直是不大服氣的,這個狀態到他孫子漢武帝才得以根治。劉興居造反讓漢文帝的神經立刻緊繃起來,他擔心這個時候,如果周勃說出他們之間的協議,那麼諸侯王們一定會藉著劉興居造反的“東風”,打出劉恆地位非法的旗號,完全有可能把他轟下臺!

    所以,劉恆為了防止意外發生,必須想辦法控制住周勃。周勃很可能是得到了薄昭的資訊,才表現出突然的恐懼。薄昭為啥給周勃透露資訊,很簡單,對他們的協議,薄昭也是知情人,同病相憐,周勃出事也可能帶出他。

    好在周勃很知趣地閉緊了嘴,所以謀反案不了了之,說白了就是他跟劉恆之間的默契:我堅決閉嘴,你別殺我!

    綜上所說,劉恆即位絕不是什麼“天上掉餡餅”,而是他早就和功臣派謀劃好的事,您認為呢?

  • 6 # 騰蛇呀

    漢文帝劉恆能夠當上皇帝,與當時漢朝的形勢有關,但是也與漢文帝劉恆的自己的努力有關係。

    當時漢朝是什麼形勢呢?

    在朝廷上,呂雉掌控朝堂大權之後,瘋狂的提拔自己的孃家人,官也不當,直接就封王。直接就是視漢高祖劉邦的“白馬之盟”於不顧。導致了呂氏外戚勢力瘋狂的膨脹,甚至是嚴重的危害到了劉姓皇族的統治,當然,也嚴重的損害了漢朝功臣們的利益。

    在齊王劉襄帶頭起兵的之下,漢朝功臣們將呂氏外戚勢力,屠戮一空。千萬不要小看這一群漢朝功臣,就連“西楚霸王”項羽,都在都死在他們手中,真正見過大世面的。雖然現在老的老死的死,但是面對小小的呂氏外戚勢力,還真是小菜一碟,不放在心上。

    但是國不可一日無主,呂雉死了,呂氏的外戚勢力也都剷除了。但是,呂雉所立的小皇帝,也就是後少帝劉弘,也是有呂氏血脈的,乾脆就廢了。

    漢惠帝劉盈這一脈,都有呂雉的血脈,而且,皇宮一直在呂雉的掌控之下,漢惠帝劉盈是不是喜當爹還說不準呢。

    雖然齊王劉襄在這場戰爭中,所立的功勞很大,但是,為人過於強硬,家裡面母族勢力也很強大,所以,不是漢朝功臣集團心目中的好人選。

    所以,劉邦的兒子之中,現存年紀最大的,代王劉恆就沒出現在漢朝功臣集團的眼前。

    為什麼呢?因為代王劉恆將代國治理的井井有條,美聲遠揚,並且代王劉恆母親薄姬很低調,只有一個舅舅,當了一個小官,構不成威脅,成為漢朝功臣集團心目中的第一順位繼承人。

    那,代王劉恆是不是什麼也沒做,被天上的餡餅砸中,就登基稱帝了?

    當然不是,在這個時候,代王劉恆為了能夠當上皇帝,也是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此時的代王后和四個兒子,疑似呂氏血脈,所以在短短几天之內,都悄悄地去世了,無名無姓,悄無聲息,真的好像不存在一樣。極有可能成為了代王劉恆為了當上皇帝,與呂家劃分界限的犧牲品。

    就在代王劉恆到達長安,確定要成為漢文帝劉恆的時候,漢惠帝劉盈最後的血脈,後少帝劉弘和他的四個兄弟,被朝臣以不是漢惠帝劉盈的親生子為由,全部誅殺。

    自古無情帝王家,真的不是開玩笑的。

    這個先後關係,誅殺時間特別重要,不早不晚,正好是確定皇位繼承人之後,而且是一群臣子誅殺先帝血脈,一定是有人授意,群臣才敢這樣做的。

    所以,漢文帝劉恆可不是什麼都沒做,恰恰相反,漢文帝劉恆做了很多,也犧牲了很多,當然,最終漢文帝劉恆也得償所願,登基稱帝,這才有了後來著名的文景之治 。

  • 7 # 共享歷史的三寶爸

    首先可以肯定的說,漢文帝登基稱帝,真的是天上掉餡餅砸中的,但其實更重要的還是要感謝他的母親薄妃。

    漢文帝

    首先,為什麼要選擇漢文帝

    當年呂后專權,誅殺了很多劉氏子孫,然後將自己呂氏宗親安排為候,取代這些劉氏封國,來鞏固自己的地位,而同時為了平衡期間,也封了一些聽話的劉氏子孫,但這都是權宜之計,終究是想行唐朝武后之事,只是當時時機不太成熟,還有就是呂后沒有武后那麼長壽。

    呂后

    但如此作孽,因為呂后是開國皇帝劉邦的皇后,有一定的威望,所以大家還是選擇了忍讓,沒有忍讓的,當然就被開除了,比如右丞相王陵,公元前187年,呂后想封呂氏為候,但王陵就當庭反對,因為漢高祖說過,“非劉氏不封王”,否則違反祖制,王陵隨即就被架空,所說這麼多就是一句話,皇后專制,外戚干政,對於朝廷來說是非常大的災難,所以當丞相陳平和太尉周勃平定呂氏叛亂,還政於劉氏的時候,選擇的重要一條就是母親和皇后一系要弱勢,不能強勢,否則重蹈覆轍,是當時朝中大臣最不願看到了,於是就將目光所定了代王劉恆,因為其母親薄妃家族實在是太弱了。

    薄太后到底好在什麼地方?

    薄妃其實是孤家寡人,依靠的只能是自己兒子,不是薄妃家族弱,是根本沒有所依靠的人。

    薄太后

    薄妃原來是楚漢爭霸時期,歸降漢王劉邦的魏王豹的妃子,公元前205年,漢王劉邦攻入西楚霸王的都城彭城的途中,魏王豹歸降了漢王,但劉邦從彭城敗走後,魏王豹又叛變了,漢王派使者去問魏王豹為什麼?魏王豹說是因為漢王常常輕慢於他,而且言語不敬,其實還有個更重要的原因是魏王豹算了一命,就是這個算命害死了他。

    魏王豹

    薄妃當時是魏王豹的妃子,有個算命的看到薄妃後,說薄妃所生的是天子,這下把為魏王豹稱霸的心點燃了,於是就背叛自立,然後他沒有想到的是,薄妃所生的孩子並不是他的,而是劉邦的,公元前205年,劉邦派韓信滅了魏王豹,將其妃子全部抓到長安做奴隸,薄妃就被分配到織房做織女,原本就這樣平淡的淹沒在歷史中,但上天開了眼。

    劉邦本來就是好色之人,想去看看魏王豹的妃子們,就是這一次看對眼了,召薄妃入宮,但並沒有給與優待,但劉邦一次去寵幸妃子時,走錯了房間,就到了薄妃房間,有且僅有的一次,成就了薄妃,懷上了龍種,就是劉恆。

    劉邦

    之後,薄妃忍辱負重,在後宮默默無聞,備受冷落,但正是這樣,呂后感覺薄妃與自己是同病相憐,才沒有被呂后下手,只是將他們遷到外地,薄妃感覺這已經是上天對自己最好的恩寵了。

    薄妃本人生活簡樸,不好奢靡,處事謹慎,教育劉恆也是以孝為先,曾經薄太后生病,當時已經是皇帝的劉恆可以為其母親親自試藥,親自侍奉母親,衣不解帶,所以再加上薄妃與劉恆的良好口碑,使得餡餅砸到了自己的頭上。

  • 8 # 薄物濃耘

    歷史推波助瀾,成就偉人,偉大人物力挽狂瀾,穩定局面,推動社會歷史發展,所以說成就了“文景之治”。也是有一定的社會影響,歷史意義。

  • 9 # 小奔說史

    嚴格意義來說,不算前後少帝的話,開創“文景之治”的漢文帝劉恆,是歷史上漢朝的第三個皇帝(劉邦、劉盈)。

    按照常理來說,劉恆本來毫無可能成為皇帝。

    不過歷史如果都是按常理出牌的話,早就索然無味了,事情總有一個萬一。

    一、繼位排行老四

    劉恆的母親薄姬,只是劉邦一個不起眼的戰利品而已。她原來是魏王魏豹的妾,楚漢相爭時期,魏豹附漢而又叛漢,最終被劉邦部下所殺。

    魏豹死後,他原有的親戚屬下,包括薄姬在內,統統成了俘虜。

    和那個時代大部分被俘虜的女性一樣,薄姬被送入織室織布。

    不過,薄姬還有一個資本:姿色。

    一次偶然的機會,劉邦見到了薄姬,就將其納入後宮。

    大約在漢高祖四年,即公元前203年,薄姬在河南宮內成皋臺生下兒子劉恆。

    劉恆是劉邦的第四個兒子,前面分別是庶長子劉肥,太子劉盈,以及寵妃戚夫人所生的劉如意。

    或許是戎馬倥傯,或許是年事已高,自薄姬生下兒子劉恆以後,就很少有機會再見到劉邦。

    但這不影響劉邦對劉恆的關心, 漢高祖十一年,即公元前196年,劉邦在親征平定代地陳豨 的叛亂後,就立八歲的劉恆為代王 ,都於晉陽(今山西太原)。

    二、名聲相當不錯

    從八歲開始,到24歲繼位為皇帝,劉恆給朝中的印象是:謹慎、沉靜。

    這或許是先天的,或許跟他母親的地位有關,也可能是母親根據親身經歷對他的教育,但他在擔任代王期間,既不好色,也不貪杯,不僅尊重朝廷的官員,禮節上也毫無可以指摘的地方。

    史載:代王劉恆與民休息,發展生產,恭儉作則,代地由是大安。

    從這一段經歷,我們可以發現與民修養生息的“文景之治”,源頭就在代地。

    不過,就在劉恆封為代王的第二年,劉邦去世了。

    少帝劉盈只有16歲,還不能親政,要委政於太后和大臣。

    太后呂雉野心勃勃,在呂氏家族的支援下肆行威福:戚夫人被做成人彘,劉如意被毒死。

    不僅如此,呂后還把劉邦所寵愛的妃子們都囚禁起來,不準出宮。

    由於劉恆的母親薄姬不怎麼為劉邦所寵愛,結果反而得以被放宮前往代地,隨行的還有薄姬的弟弟薄昭。

    這個無意間的安排,為劉恆未來繼位留下了可以信任的家族基礎。

    孝惠帝劉盈在母親的巨大陰影下,只做了7年皇帝,就早早去世。

    四年之後,即公元前184年,呂后再次廢黜並暗中殺害少帝劉恭。

    不僅如此,呂后還大肆排擠劉氏宗室,打破劉邦“異姓不封王”的約定,先後分封呂氏家族十幾人為王為侯。

    結果,呂雉死後,以陳平周勃為首的功臣集團發起反撲,聯合齊王劉襄發難於外,最終將呂氏一族全部斬盡殺絕。

    為了斬草除根,大臣們斷定呂雉所立的後少帝及另外兩個劉盈庶子,均不是劉盈親生,於是先廢后殺少帝劉弘,並在劉姓皇族選擇皇位繼承人。

    三、天上掉下個皇位

    劉邦總共八個兒子,但呂后先後毒殺趙王劉如意,餓死繼任趙王劉友,逼死繼任趙王劉恢,殺死燕王劉建的獨生兒子。

    所以,班固在《漢書》中說:“高祖八子,二帝六王,三趙不辜,淮厲自亡,燕靈絕嗣,齊悼特昌。”

    最終枝繁葉茂的,只有庶長子齊悼惠王劉肥、代王劉恆兩人。

    所以,未來的皇帝只能從這兩個支系產生。

    齊悼惠王劉肥已死,他的兒子劉襄既是劉邦長孫,又是推翻呂氏家族的主要力量,本來理應順理成章繼位。

    但是琅邪王劉澤說的一句話卻嚇壞了所有人:“齊王的母舅駟鈞,兇惡殘暴”。

    這話的意思是,齊王劉襄要是當上皇帝,那麼權力就會落到外戚駟鈞手中。

    去了一個呂氏外戚,又來一個駟氏外戚,這怎麼行。

    於是,大臣們決定轉立劉恆。

    有兩個理由:第一,劉恆的母親薄氏老實,家族勢力微弱。

    第二,劉恆既是嫡子,又最年長。

    四、能力決定命運

    劉恆的皇位真的是平白無故撿來的嗎?

    在漢代,有一個人和劉恆經歷相似,也是從藩王被意外選為皇帝。

    這就是海昏侯劉賀,只當了27天皇帝,被大將軍霍光所廢。

    同樣的機遇,同樣的背景,劉賀為什麼守不住這個撿來的皇位?

    因為劉賀的表現比劉恆差了太遠,即位詔書的大臣一行抵達昌邑時,正是半夜,劉賀不等天亮,在燈下受詔。

    隨後,立即帶著200多位昌邑隨臣,直奔長安,半天就跑了135里路,累死了不少馬匹。

    最終,劉賀成為失敗者。

    相比之下,23歲的劉恆對詔書猶豫再三,行而又止,反覆探求諸大臣真實意圖,心態持重。 郎中令張武等認為有詐,提議以有病不能前往進行推辭,以觀察情況的變化;

    中尉宋昌認為劉氏江山穩固,不必有所顧慮。

    為了以防萬一,劉恆在向長安進發的過程中步步小心,深怕喪命黃泉路。他先是派舅舅薄昭先到長安探聽虛實,在離長安城五十里的時候,又派屬下宋昌先進城探路。最後,劉恆終於在陳平等眾大臣的擁戴下平安地進入未央宮繼承皇位,是為漢文帝。

    當劉恆一行抵達長安郊外的渭橋時,群臣以臣禮拜見劉恆,劉恆亦謙遜回拜。

    此時太尉周勃說:“要求賜片刻時間秘密稟陳。”宋昌說:“要是太尉所陳的是公事,就請當著眾臣的面奏;要是所陳的是私事,王者是無私的。”

    太尉周勃就跪著送上天子玉璽。

    劉恆推辭:請到京都館舍再議。

    後來,劉恆即位後首先任命自己的心腹宋昌、張武負責守衛皇宮、京城,“夜拜宋昌為衛將軍,領南北軍,張武為郎中令,行殿中”,首先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

    然後,對於擁立他做皇帝的功臣們一一賞賜、封官晉爵,對於被呂后貶斥的劉姓王也恢復了爵位和封地,“益封太尉勃邑萬戶,賜金五千斤。丞相平、將軍嬰邑各三千戶,金二千斤。硃虛侯章、襄平侯通邑各二千戶,金千斤。封典客揭為陽信侯,賜金千斤。”

    這些都充分體現了劉恆的果斷老練和政治成熟。

    可見,劉恆的繼位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而這個必然性,與他個人的能力水平,以及擔任代王期間所任用的幕僚團隊有著高度聯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多爾袞為了討好皇太極曾經獻上玉璽,事情來龍去脈是怎樣的?那玉璽是真的傳國玉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