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李廣之孫,李當戶遺腹子,李敢之侄李陵5000步兵疾馳30日遭到匈奴30000騎兵伏擊首日,擊殺匈奴3000餘人;後匈奴騎兵增至11萬,李陵見匈奴勢大,且戰且退,騎郎將戰報傳至長安後,漢武帝竟未派出一個援兵。經過八晝夜激戰,矢盡糧絕,刀卷劍斷,拆車副與敵廝殺,至此擊殺匈奴萬餘人,陵部剩餘2000人。突圍前夜,以鼓為號,但得迴歸者已報天子。然鼓溼不響,陵與一裨將共帶20餘人突圍,遭千餘人匈奴追擊,裨將死,其無顏見天子,投降匈奴,約400餘人逃回。李陵突圍之地,據漢朝邊境僅百餘里。步兵打騎兵,只有劣勢,勝不能追,蠅頭小利,敗則全軍覆沒。李陵全軍覆沒,投降,但是他打出步兵對陣22倍騎兵的經典戰例,軍事才能足以冠絕其時。李陵步兵深入匈奴腹地,原本後有路博德援兵,卻與公孫熬匯合,責任在漢武帝。首次戰報至長安,漢武帝就應該派出大量哨騎作為援軍的耳目,接應李陵,但漢武帝沒有。漢武帝一生窮兵黷武,寵幸外戚,別的將領只是配角,死不足惜,這才是李陵戰敗的根本原因。可惜的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大漢民不聊生,匈奴人雖然失去了很多地盤,卻未傷根本,全殲李廣利七萬精銳,照樣佔有軍事優勢。
10
回覆列表
  • 1 # 哥你out

    他是一個厲害的將領,但也必須承認,李陵確實投降了。他也許並非怕死和貪財,但錯就是錯了,一個將領的投降對於一個軍隊,在言論上的影響是很大的。從他的身份來說,他是對不起國家,對不起武帝。但從當時戰時的情況來說,他已經拼勁全力,再應戰只會造成更大的傷亡,這可能是李陵的出發點。

  • 2 # 速不臺

    李陵算是被俘人員,他盡力了,而且給敵人造成重大傷亡。他不死,是因為自認是一等一的奇才,應該幹一番事業,像衛青那樣踏平匈奴,然而天意弄人,他被俘了。說他是漢奸有點過了,他沒有帶著人馬殺回漢朝,像洪承疇那樣,獻計獻策滅南明,屠揚州,沒有像吳三桂那樣,在兇殘的多爾袞、鰲拜面前狗一樣順從,面對仁德的康熙卻要造反。說李陵是英雄高抬了,同樣被俘的蘇武才是漢賊不兩立的標杆,而蘇武的副手常惠更厲害,回到漢朝後到西域節制烏孫等國50萬大軍掃滅北匈奴報了大仇。他是一個悲劇人物,楊家將小說裡的楊四郎很像他。

  • 3 # 張子曰

    李陵投降就是投降,這個事實是無法改變的,李陵肯定是有負於漢武帝。

    說到李陵,就不能不說到李廣,從李廣到李敢,李陵(李陵非李敢子),一門三代為漢名將,但是都不得善終。李廣隨衛青出征匈奴,結果所部迷路以致失期,貽誤軍機,萬幸衛青終究還是獨自擊敗了匈奴大軍,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李廣因為懼怕回國後會因此下獄,受到刀筆吏的侮辱,而自殺身死;李敢從衛青霍去病出徵匈奴,有功,得以封侯,相比起李廣徵戰一生卻不得封侯已經是非常幸運了,但是因為對於父親李廣的自殺耿耿於懷,遷怒於衛青,常常出言不遜,有所違逆,衛青為人持重,倒也沒有過於追究,不想霍去病和衛青親近,知道此事後,很是憤怒,找到機會將李敢射殺,漢武帝也沒有深究;到了第三代,李陵為將,李陵這個人也算是將門虎子,帶兵打仗還是有一套,結果率5000自己親自訓練的子弟兵出征匈奴,不料被數十倍的匈奴軍隊圍攻,最後兵敗投降,妻子兒女皆為漢武帝所誅殺。從此以後,興旺發達了數代的隴西李姓一族成為恥辱的象徵,淹沒於歷史長河之中。

    從李廣到李敢,李陵,我們看到了什麼?後世常常為李廣,李陵的人生境遇頗感不平,認為李廣不能封侯是因為受到了打壓,李陵投降有不得已的成分,漢武帝誅殺李陵全家,未免太絕了。

    是這樣嗎?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從李廣李陵的身上,看到了巨大的功名心,對功名心的渴求,才是造成問題的根源。因為對功名的過於看重,急於證明自己,所以才在一次又一次本可以證明自己的行動中,卻一再出錯。

    先說李廣。吳楚之亂的時候,李廣跟隨周亞夫平定叛亂有功,原本應當封侯,但是李廣卻不知道搭錯了哪個筋,以朝廷武將的身份,接受了當時非常敏感的極有可能入主帝位的梁王劉武的將軍印信。後人常常以為李廣是政治白痴,總認為李廣是因為不懂政治做出的選擇;我以為不然,梁王劉武當時在竇太后的支援下,極有可能在漢景帝之後入住帝位,而且在平定吳楚叛亂過程中,梁王功勞很大,更增加重要砝碼,在這種情況下,與其說李廣是政治白痴,不如說,李廣在巨大的功名心的驅使下,試圖透過一場政治賭博來試圖獲取更高的地位和權利,如果梁王劉武順利登上帝位,李廣能夠獲得的利益有多大?李廣接受梁王將軍印信,我以為更像是一場政治投機,而不能簡單的用政治白痴來開託其責任。再就李廣參加的戰爭來說,李廣參加的戰爭,無論大局是勝是敗,李廣所部都是出師不利,有敗無勝。在漢匈大戰的最為激烈的那段時間,衛青霍去病北伐匈奴,可以說戰果累累,殺得匈奴望風披靡,但是很遺憾,我們的李廣李將軍,大部分時候都是被匈奴殺的大敗而回。一次全軍盡墨,自己也被匈奴俘虜,僥倖逃脫;一次和博望侯張騫一起出兵,又是部隊大敗而回,不是張騫及時趕到,又是要全軍覆沒的節奏;最後一次和衛青一起北擊匈奴,爭著要當前鋒部隊。漢武帝和衛青都不放心,最後還是讓他作為支援部隊和衛青一起挾擊匈奴,最後征戰了一輩子的李廣,居然在大漠上迷路了,迷路了。。。作為一個老將軍,這難道可以原諒嗎?大概李廣確實自己也不能原諒自己,也沒法回去和漢武帝交差,肯定是要下獄問罪的,最後不得不自殺身亡。

    怎麼評價李廣呢?李廣的功名心,極重。終生念念不忘封侯,一生對匈奴主動出擊作戰勝少敗多,勝多是小勝,敗多是大敗,常常違逆主將,憑藉個人勇力,一意孤行,60多歲了明明戰績不怎麼樣,卻在關鍵時候總要爭頭功,不客氣的說,如果碰到單于大軍的是李廣的部隊,只怕漢軍又要遭遇一場大敗了。總想一戰封侯,往往適得其反。這就是他的命運。

    說到李陵。很多人又常常惋惜,覺得讓李陵出戰匈奴,為什麼給的是5000步軍呢?為什麼為沒有救援部隊呢?總以為李陵投降有不得已的因素。其實不然。為什麼是5000步軍呢?因為這是李陵自己訓練的部隊啊。《史記.李將軍列傳》記載“拜為騎都尉,將丹陽楚人五千人,教射酒泉、張掖以屯衛胡”,很明顯,這是李陵自己訓練的部隊,不讓他率領自己的部隊出戰,真的是另外調撥的軍隊,他還能在匈奴的攻擊下堅持那麼久麼?如果說讓他率領自己親自選拔訓練的部隊出戰鬥是漢武帝的錯誤的話,我確實無法認同。至於為什麼沒有救援部隊,《史記.李將軍列傳》記載“天漢二年秋,貳師將軍李廣利將三萬騎擊匈奴右賢王於祁連天山,而使陵將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餘裡,欲以分匈奴兵,毋令專走貳師也。陵既至期還,而單于以兵八萬圍擊陵軍。陵軍五千人,兵矢既盡,士死者過半,而所殺傷匈奴亦萬餘人。且引且戰,連鬥八日,還未到居延百餘裡,匈奴遮狹絕道,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虜急擊招降陵。陵曰:“無面目報陛下。”遂降匈奴。其兵盡沒,餘亡散得歸漢者四百餘人。”很明顯,李陵本來就是配合李廣利出征的偏師,其目的在於牽制分散敵軍兵力,居延在哪裡?居延海在今天內蒙和外蒙交界處,早已遠離漢邊境,唯一能救的,也只可能是李廣利的部隊,而不可能臨時從漢地調兵來救,可問題是,李廣利水平本來就有限,至於本來有可能作為後備支援部隊的路博德也因為和李陵之間的矛盾而位置較遠,實際上早已經註定是救無可救的命運。其實按我想,根本就不應該救。為什麼?看看李陵在出戰之初是怎麼說的。以下文章從其他文章摘錄而來。

    天漢二年,貳師將軍李廣利率3萬鐵騎兵出酒泉攻打匈奴右賢王。漢武帝召見李陵,讓他負責給李廣利運輸輜重。這意味著李陵將是李廣利的後勤總管,是吃力不討好的差事。於是君臣之間發生如下對話:李陵說:“臣所率領計程車兵,都是荊楚兩地的勇士,雄勇的劍客出身,力大之人可扼殺老虎,射箭百發百中。希望讓我獨立率領他們,到蘭幹山南吸引單于的兵力,不讓匈奴集中兵力攻擊貳師將軍。”(潛臺詞就是,我不願意只給李廣利當配角,我很牛,可以獨當一面,我計程車兵也很牛。)漢武帝說:“我派出了很多部隊,已經沒有騎兵給你了。”(潛臺詞就是,打匈奴要靠騎兵,但是我手裡沒有騎兵給你。你好好想想,用步兵打騎兵行吧?)李陵說,根本不用騎兵,臣願以少擊眾李陵說:“根本不用騎兵,臣願以少擊眾,率步兵5000人就可以殺進單于的王庭。”(潛臺詞就是,我的兵打匈奴根本不用騎馬,5000步名就可以搞一場斬首行動。)漢武帝一聽,李陵果真有當年飛將軍李廣之勇,就答應了他的請求。

    很明顯,李陵和他父親一樣,功名心極重,本來是讓他給李廣利打下手負責輜重,李陵大言不慚要率5000步兵橫掃大漠,這和當初李廣年過60仍然勉強要充當前鋒部隊和匈奴作戰一模一樣,總是不甘於人後,總想一戰成名。而最後呢?李廣帶兵打仗一輩子,最後連個認個路都搞不清楚,自古名將關鍵時候掉鏈子的,除了李廣大概也沒誰了;李陵口氣倒是大的很,結果出門就給人圍了個水洩不通,逃無可逃。有人說,李廣利,路博德,趕緊來救啊。我想問的是,你誰啊?你本來就是偏師出征,配合主力作戰,結果輕敵冒進,連斥候都沒有安排,就突然給人圍了,從古到今圍點打援就是很高明的戰術,李廣利,路博德要真的為了救這隻偏師搭上主力,那才叫發瘋吧。很悲哀的說,李陵自身或許勇武過人,或練兵有方,但是功名心過於重,常常憑藉著個人的勇力總以為能扭轉乾坤,最後不但讓自身處於危險,更斷送了無數漢軍兄弟的性命,更連累國家遭受巨大的損失,這都是不爭的事實。所以,李陵之敗,不過咎由自取,與人無尤。

    自古艱難唯一死而已。李廣功名心雖重,卻仍然不失一條好漢,最後自刎而死;後人尚能感慨一二,隴西李家仍然是名門大族,李敢,李陵仍然被漢王朝重用。而李陵,口出大言,而喪師辱國,最後兵敗,為苟活而投降,連累父母子女全家被誅殺,說真的,對的起戰死的那5000子弟兵麼?口口聲聲橫掃漠北,最後5000荊楚子弟兵橫屍大漠,僅400餘人生還,而李陵自身反倒投身匈奴,身居高位,娶單于女兒,我不知道,後人到底為什麼要為李陵開託?還覺得李陵很冤枉?

    作為對比。我們看看東漢名將耿恭的經歷。

    公元74年,漢朝重新設立西域都護府,任命耿恭和關寵為戊已校尉。次年,北匈奴單于派兩萬精兵進攻車師,殺死車師后王,轉而攻打駐紮了數百人的耿恭駐地,將其圍入城中。此時正值漢明帝駕崩而無暇發兵,救兵不至,車師國又背叛漢朝,與匈奴合兵進攻耿恭。漢兵糧盡,陷入困境。他們煮鎧弩食其筋革,拒絕匈奴的招降,堅守城池。直至章帝繼位,才出兵戰敗匈奴。當援兵來到耿恭守城時,城中僅餘26人。待隨漢軍回至玉門關時,僅剩了13人,而且衣服洞破襤褸,形容憔悴枯槁。玉門關守將感動得親自為他們沐浴更衣。

    要說處境之艱難,李陵難道比的過耿恭?如果李陵投降人們覺得情有可原,那耿恭是不是更有投降的理由?《後漢書》載載“單于知恭已困,欲必降之。復遣使招恭曰:“若降者,當封為白屋王,妻以女子。”恭乃誘其使上城,手擊殺之,。”請問,單于給予耿恭的待遇,難道不超過李陵麼,若李陵投降理所當然,可以理解,那我們該怎麼看待耿恭呢?怎麼看待那千千萬萬戰死於荒原大漠的漢軍將士的?至於後面李陵厚顏勸蘇武投降匈奴,率部與漢軍作戰,就更不用談了。很難想象,這種人為什麼後人如此樂意給其洗白。就遭遇而言,確實值得同情,一家三代都算名將,卻命運多舛,多遭橫禍,然而也是個人自身造成的,和別人又有什麼關係呢,後人卻總以此來責備漢武帝,漢武帝若是不對這種人進行處罰,那又那什麼來告慰戰死的漢軍將士,又拿什麼來獎勵為國奮戰的豪傑?

    漢武帝沒有對不起李陵,也沒有對不起李廣。是李陵自身的問題造成了這樣的悲劇,造成了家族的悲劇,使得隴西名門李姓,自此斷絕,從此淪為蠻夷胡族,這又能怪的誰來?倘若李陵能血戰身死,相比隴西名門李姓,還能繼續下去,又怎麼會斷絕呢?不忠不義,無父無君,說的不就是這種人嗎?

    司馬遷為李陵說話,大概是想保全李陵家人吧,而不是認可他的行為。畢竟李姓三代為將,功勞還是很大的,就此斷絕,很是可惜,司馬家與李家同為秦朝名門之後,多少有些關係,這大概是司馬遷為李陵說話的初衷吧,絕對不是肯定李陵的行為的意思,後人常常以此來覺得漢武帝誅殺李陵全家很是殘忍,司馬遷看不過去,我覺得他們是理解錯了司馬遷的意思。司馬遷不是可憐李陵這個人,是可憐隴西李家這個世家名門自此絕後啊。

    人啊,有功名心不是壞事;但是功名心太盛,就往往會壞事。李廣年老體衰卻爭頭功,李陵屢屢口出大言,最終兵敗名裂,家族蒙羞,這都是想一戰功成,而最後卻慘淡收場的例子啊。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做什麼事情都要一步步來,總想著憑藉個人的勇武和智謀來快速獲取功名,往往是很難如願的。飯要一口口的吃,事要一步步的做,如此而已。

  • 4 # 致守仁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李陵這個人,如果當時漢武帝懂得好好珍惜,很有可能會是下一個衛青霍去病。但是你不仁別怪我不義,朝廷不僅把李陵拋棄了,還殺了李陵的家人。這事擱誰誰也不能就這麼算了。

    但是李陵叛漢其實是一件很複雜的事,雙方都有問題,以現在的眼光看,漢武帝和李陵算是扯平,誰也不欠誰,但是李陵確實是負了“漢”這個字和漢朝的老百姓。因此守仁君認為,李陵的行為可以說負國不負君。

    大家都知道李陵投降匈奴是因為李陵的五千步卒被匈奴人圍了,苦戰八天才投的敵。但是李陵帶著五千步兵和匈奴人打仗,其實他也有問題。

    天漢二年,漢朝派李廣利帶三萬騎兵攻擊右賢王,讓李陵帶著他的兵負責押運糧草。

    李陵將門之後,而且李廣利實在不咋地,老給這人打下手李陵也不爽,於是他找到漢武帝,希望武帝能讓他和李廣利分兵去蘭幹山牽制單于軍隊,漢武帝剛開始是拒絕的,因為當時的大漢其實已經被漢武帝打得差不多了,騎兵一人起碼得配兩匹馬,能拿出三萬騎兵已經很不簡單,還要給李陵湊出一萬匹馬實在是有點力不從心。五千步兵拉去大漠和匈奴人打架,那不是找死嗎?所以漢武帝沒有答應李陵的請求。

    沒想到李陵這時候說了“我所帶的五千人都是勇猛善戰之人,就算沒有馬,我腿兒著去也能直搗王庭。”

    漢武帝見李陵下這麼大決心,也就只好同意了。

    這一節,很明顯是李陵有問題,李陵低估了匈奴,沒有考慮到匈奴境內惡劣的環境,妄圖帶著五千步兵就直搗王庭。漢武帝勸阻無效之下,無奈答應李陵。

    然後李陵就被匈奴三萬騎兵包了餃子了。

    這你能怪漢武帝?

    不過李陵的軍事水平也不是蓋的,他雖然被圍,但是帶著五千人依靠山勢和匈奴人苦戰八天。最後實在撐不下去,李陵就打算曲線救國,先假意投降,保住有用之身,隨後找機會溜回去。李陵打算學趙破奴,但是漢武帝已經不是當年的漢武帝了。

    後來漢武帝也後悔了,覺得李陵投降也不能全怪他,李陵輕敵是他的事,但是自己沒放援兵救李陵就是自己的問題了。所以他又派人去匈奴救李陵,可是派出去的人是個慫貨,他連李陵在哪都不知道,就跑回來和漢武帝說李陵反的死心塌地,已經開始給匈奴人練兵了。

    武帝一聽頓時怒不可遏,遂下令殺李陵三族,李陵一家老小就被漢武帝殺乾淨了。

    李陵在匈奴聽說全家人被殺的訊息,李陵悲傷欲絕,並且把真的替匈奴人練兵的一個叫李緒的人給暗殺了。

    但是單于並沒有怪罪李陵,反而替李陵開脫,聽說李陵家人被殺,馬上把女兒嫁給了李陵,還給李陵高官厚祿。

    兩相對比,李陵的心就動搖了,最後真的降了匈奴。

    這件事可以說是陰差陽錯了,但是守仁君想說,蘇武牧羊,你李陵可看見了?你去勸蘇武投降匈奴的時候可看見蘇武那光禿禿的節杖?

  • 5 # 鯤鵬歷史

    李陵是漢代飛將軍李廣的孫子,史記曾記載,李廣長子當戶早死,留下遺腹子李陵,李陵善射,愛士卒。他因為打仗勇敢被漢武帝提拔為騎都尉,打仗時身先士卒並且待人謙和,在軍中聲望很高。這一點,李陵酷似爺爺李廣。

    公元前99年,武帝派貳師將軍李廣利帶三萬人出酒泉攻打匈奴右賢王,派李陵帶五千人攻擊匈奴大單于,牽制匈奴主力,確保貳師將軍取勝。

    這次戰役,李廣利以強擊弱,殺敵一萬,自損兩萬。而李陵的五千人在草原深處和匈奴主力廝殺,遲遲不見援兵。匈奴單于以八萬之眾圍攻五千人,十餘天血戰三次,才擊潰李陵。這場戰鬥無疑是慘烈的,李陵一路是且戰且退,殺傷匈奴一萬餘人,當戰至最後一兵一卒的時候,匈奴招降李陵,李陵大喊一聲:“無面目報陛下”,求生的本能使他放下了武器。

    然而,作為將門之後的他,選擇向匈奴投降實屬無奈之舉,也許他是緩兵之計,將來再做回漢朝的打算,也許是戰敗無顏面見皇帝和朝臣,相信這時候的李陵是覺得有負武帝的託付的,“無面目報陛下”就是他最真實的想法。

    對於李陵的投降,朝臣議論紛紛,指責李陵,漢武帝大怒,李陵的三族(父族、母族、妻族)被投入大牢,司馬遷由於替李陵求情,被下了大獄,最終處以腐刑。漢武帝喜怒無常,有一天想到李陵可能的確是奮勇殺敵,彈盡糧絕才做了俘虜。於是派公孫敖帶了一隻人馬去匈奴境內瞭解情況,可恨公孫敖沒細查就回來跟武帝報告:李陵給匈奴人訓練軍隊,訓練的專案就是針對漢朝作戰的。

    這一下龍顏大怒,漢武帝下令滅了李陵三族,其慘烈程度可想而知了。

    武帝駕崩之後,漢昭帝即位,輔政的霍光大將軍想把李陵召回,然而李陵考慮再三,最終以“大丈夫不能反覆無常,再次蒙羞”謝絕漢使,終老匈奴。也許,在漢武帝誅滅了李陵三族以後,李陵從此對漢武帝和漢朝了無牽掛,再無眷戀了。

    在漠北送別蘇武歸漢時,李陵唱出催人淚下的《別歌》: “徑萬里兮度沙漠,為君將兮奮匈奴。路窮絕兮矢刃摧,士眾滅兮名已隤。老母已死,雖欲報恩將安歸!”這首詩就是李陵的告白,他為國忠誠戰鬥,兵敗屈辱地投降,也傾訴了對漢武帝殺戮其家屬的隱痛,可以感受到李陵屈降匈奴後故國難歸的心酸。

  • 6 # 無風即風

    糾正一下題主:不是有負於漢武帝,而是有負國家。

    任何理由都改邊不了李陵投降了敵國的事實。

    作為一個國家領導,即使是中央集權幾乎達到“唯我獨尊”的封建制度社會,皇帝也不可能自己想咋樣就咋樣——面對投降證據確鑿的將領,皇帝必須作出處理,這是不可能迴避的。

    至於處理是否嚴重,這是另一個話題。

    到底是漢武帝聽信謠言以為是李陵幫匈奴練兵來打自己人,還是因為單于把女兒下嫁給李陵導致了漢武帝夷滅三族?這個目前是個謎案,但個人覺得,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漢武帝遷怒李陵族人似已無可避免——因為他確實太重視李陵,因愛生恨,恨之切皆因愛之深。

    另外:確實有漢朝降將幫匈奴練兵(塞外都尉李緒),在資訊傳達還比較落後的當時來說,漢武帝想不誤中謠言,是很難的。

    而且:不是隻有武帝一個人才聽到了這些謠言,而是朝廷上下也一樣會接受到這些偏聽偏信的資訊,那麼,由此導致對李陵產生不滿和憤怒的情緒產生就是是必然的事。

    同理,也不是隻有李陵投降,不管李陵本人同意不同意,情願不情願,反正他就是在叛徒隊伍裡—— 一視同仁,執政的底線不容侵犯。

    而且,漢武帝其實是嘗試過等李陵回來的,並且還派了人去營救他——李陵投降之初的前幾年,漢武帝還是穩住了朝廷上下,努力使這一打擊軍心的事件峰迴路轉,欲將壞事變好事。

    但時間久了,就自然捂也捂不住了、穩也穩不了——司馬遷案就是這種矛盾衝突爆發的體現。

    那,漢武帝還能幹嘛呢?

    毫無疑問:最後必須高調治罪——要不然,以後人人打匈奴不過就選擇投降,還能兩邊騎牆,這豈不是把國家尊嚴與軍令法政當成兒戲?

    那漢朝還守什麼邊屯什麼兵?不如直接把河西走廊送給匈奴,簽訂《互不侵犯條約》算了?

    李陵的悲劇,其實很大程度始作於他自己之手,他請求出兵時,漢武帝已經明言沒有多餘的兵力給他,但他立功心切——這本來是好事,但作為一高階將領,理應知道以區區5000精兵,再怎麼“精”,然而去吸引十倍於自己的匈奴單于主力大軍,這是瘋狂的賭徒行為,想豪賭一把,賭贏了是光宗耀祖,名載史冊。賭輸了就是千古罪人沒毛病。漢武帝本來就是個大開大合的君王,既然你李陵要賭,那皇上我就陪你玩唄。但其實,漢武帝還是留了心眼的,當看到路博德要求和李陵合兵的奏摺時,漢武帝立馬認為李陵怯戰,說明他對李陵的豪言壯語,認為多少都有點誇海口。

    賭博的真理是“10賭9輸”——李陵也許會埋怨漢武帝催促他出兵(不準路博德與他合軍),也許也會想,為什麼他如此英雄,以區區5000精兵給匈奴大軍造成重大傷亡,死死的咬住了敵人:

    “為什麼皇上和朝廷上下都見死不救了?”

    “我已經盡力了,而且已經做的夠好了呀”。

    可事實是,他立下的誓言本身就是一個“求死”的誓言,他自己說的5000人夠了,自己說的不要友軍,自己說的要去死扛匈奴單于。

    要麼一戰功成,要麼戰死沙場——他自己立下的誓言,本身就不給自己留後路,沒人逼他這麼幹,完全是他自己的選擇。

    要怪就怪他遇到一個二愣子對手——且鞮侯單于,那個被他造成重大傷亡卻又不肯認輸,非要吃掉他的匈奴王。

    認賭服輸,不要怪別人。

    當李陵最後想突圍回居延時,漢武帝也派了人來接應他,但是最後是他太過愛兵如子而不願意獨自突圍,留下殘兵拖住匈奴單于,還是他內心覺得自己已經無臉面回去見皇上和朝廷百官?

    反正最後是李陵他自己選擇的投降,沒人逼他。

    這是歷史的鐵案,無可否認——不是隻有你李陵一個人投降,大把人投降了,叛徒,就得付出代價,即使他曾經英雄無敵。

  • 7 # 少卿之見

    李陵5000步兵被匈奴110000萬鐵騎圍攻,且戰且退,八日行軍近千里,殺敵萬餘自損三千。剩餘2000傷兵沒武器沒糧食沒體力,在歸途被堵的情況下,沒有選擇全體投降,而是突圍得歸者以報天子。部下戰死,李陵孤家寡人,匈奴力降之,遂降。李陵為什麼不戰死呢?那要看最後他有沒有和別人短兵相接的機會?李陵為什麼不自殺呢?那要看他最後有沒有武器。李陵為什麼不咬舌自盡呢?那要看有沒有機會,成功機率有多大。李陵為什麼不是被俘而是投降?被俘和投降都是身處匈奴,前者無人身自由,後者有限制性人身自由。哪種選擇能逃回漢朝,一目瞭然。李氏一門忠烈,然數奇;若非武帝殺其妻母,夷其族,陵豈不歸漢?結論,陵不負帝帝負陵。

  • 8 # 戴思頲

    我覺得這是東西方價值觀的差異問題,背叛國家和民族當然應該遺臭萬年,問題是李陵不是吳三桂,他率五千漢軍步卒苦戰八萬匈奴騎兵,血戰八日殺敵三萬,糧盡箭矢亦盡後才降的,且不論他的請戰是否孟浪輕敵,身為領導的漢武帝既然選擇了批准他的軍事計劃,就該對戰敗負有直接責任。後世漢昭烈帝劉備夷陵慘敗,大臣黃權被阻隔江北不得已降魏,臣下請求問罪黃權家小,劉備坦然道,是我負黃權,權不負我,厚待其家小,其子黃祟盡忠報國沒於王事。而漢武帝選擇的是夷滅李陵三族。蜀漢昭烈帝胸襟氣度遠勝其祖!如此君上,血海深仇,而身為名將的李陵終其一生也末聞有領匈奴人入侵大漢的記載。這樣的人物在西方社會絕對算是英雄,人民只會同情他的遭遇,政府會盡力營救,如能歸國,其聲望定然很高,這是文化的差異,孰優孰劣無有定論,但可以討論。

  • 9 # 學之味

    此時,滿朝文武百官都落井下石大罵李陵不忠,只有太史令司馬遷為他求情說:“李陵將軍因身陷重圍而戰敗,但他殺死殺傷敵人的戰績足以傳揚天下。他之所以不死,是想立功贖罪以報效朝廷”。漢武帝認為李陵正面攻擊匈奴單于,是導致李廣利少功的原因,司馬遷是想詆譭貳師將軍而為李陵說情,於是把他下獄施以腐刑。等到漢武帝的怒火下去後,他尋思著,當初本來自已詔令強弩都尉去接應李陵的,由於自已突然改變命令,才導致李陵全軍覆沒,李陵也是迫不得已才投降。於是,在一年後,漢武帝派因杅將軍公孫敖帶兵深入匈奴境內接李陵。但公孫敖出征匈奴無功而返,被漢軍降將李緒教授的兵法所敗。公孫敖在沒有搞清楚事實真像的情況下,誣陷李陵幫助匈奴單于,還說匈奴準備侵犯漢朝。漢武帝一聽勃然大怒,下令將李陵一家滅門。滅門之痛,最終使李陵決意留在匈奴。綜上述,李陵如果能帶殘部回漢,是極有可能會被賞賜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菜有農藥水用熱水泡還是用涼水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