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凡75529346
-
2 # 千佛山車神
因為吳三桂奉命鎮守山海關和寧遠,崇禎擔心若吳三桂前來勤王,關外的領土不保
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已經在西安稱王的李自成出兵東征,很快宣府、太原等地相繼陷落,明廷震動。
(1644年中國北方形勢)
面對已經大成氣候的李自成,當時擺在崇禎皇帝面前的有三條路可走:
其一:與李自成講和其二:遷都南京其三:調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前來勤王
這三條路不論走哪一條,至少在1644年崇禎都不會自盡於煤山。但令人惋惜的是,崇禎哪一條路都沒走成。
先說第一條路,許多私史中都曾記載李自成曾試圖與明廷議和,李自成提出的條件為:“議割西北一帶分國王並犒賞軍百萬,退守河南。闖既受封,願為朝廷內遏群寇,尤能以勁兵助剿遼藩,但不奉詔與覲耳。”
李自成的意思想得到明廷的冊封,在西北割地稱王,但這個提議被崇禎果斷拒絕。
關於議和這件事,在正史中並沒有明確記載,所以其真實性存疑。但就算是真的,估計崇禎也不會同意。因為在此之前,崇禎也想過與滿人講和以避免兩線作戰。甚至雙方都已談好條件了,但由於談判內容被兵部尚書陳新甲無意間洩露,引發朝野譁然,朝廷群臣都以宋金為例,恥於向滿人求和,為此崇禎帝攝於輿論洶洶,議和一事只得作罷。
與滿人的議和尚且如此,明廷計程車大夫自然也不屑於與“闖賊”議和,所以議和這條路沒能走通。
與李自成講和無望後,崇禎接下來還有第二條路可走,那就是遷都南京。
南京是明朝最初的首都,即便是之後明朝遷都北京,南京依舊是作為陪都擁有者完整的政府班底。並且相對與北方,明廷在南方的統治相對穩固。若是遷都南京以圖東山再起不失為一件明智的選擇。
但崇禎這個想法又是遭到了群臣的反對,內閣大學士陳演、魏藻德又以南宋為例堅決反對。大家一是不願承擔這個“棄都南逃”的歷史責任,二是諸臣唯恐因皇帝不在京城,自己的家眷變成農民軍發洩怒火的替死鬼,故不讓崇禎離京。
就在這種不斷地扯皮之中,崇禎十七年初,京師通往南方的重鎮保定失手,徹底斷絕了崇禎南遷的想法。
在這兩條路都被切斷之後,隨著李自成的步步逼近,崇禎只剩下了最後一條路可走了,就是調山海關總兵吳三桂赴京勤王。
但這提議還是沒能得到朝臣的贊同,原因依舊是怕擔責任。因為一旦吳三桂回師包圍京城,那關外的領土就是全部喪失,滿人亦可直抵長城腳下。屆時,八旗很有可能再度攻入關內。
面對群臣的裝聾作啞,崇禎皇帝直到聞聽大同失陷才下定決心詔吳三桂前來救駕。但是這個決定實在是來的太晚了。崇禎帝最終沒能等到從東邊來救駕的吳三桂,他等到的是從西邊而來的李自成。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六日,李自成進攻北京,十九日拂曉,崇禎皇帝殉國於煤山,整個中國的命運也就此徹底改變。(崇禎皇帝)
-
3 # 饞嘴肥貓鏟史官
吳三桂救不了崇禎。
如果是一個真正的明粉,當你知道具體情況後,就更應該痛罵以崇禎為首的大明朝廷。將士在邊關披肝瀝膽,冒死守禦,而朝堂上那幫君臣的所作所為卻令人噁心。
今天,咱們從各種史籍的記載中整理一下事情的前因後果。
明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
這一年,形勢大變,天翻地覆!
正月初一,李自成建國,號大順,改元永昌。建都西安。――《明史》
正月初八,李自成統率大軍東渡黃河,兵分兩路,直逼京城。
一路出山西,經太原、寧武、大同、宣化,趨居庸關。
一路出河南,經衛輝、彰德諸府,入河北,經邢臺、河間,趨保定。
兩軍會師於北京。
義軍勢如破竹,“近逼畿甸”,大明政權危如累卵。
進軍途中,義軍大量散發討明檄文,並嚮明兵部轉送通牒。――《石籄書》
大明朝廷大震,崇禎急得要命,對大臣們嘆氣,“卿等能無分憂哉!”――《明史紀事本末》
明廷無餉,兵不堪用,“內帑如洗,一毫無措”、“民窮財盡”――《流寇志》
大明王朝此刻已山窮水盡。
崇禎把吳三桂的父親吳襄調京候用。吳襄得旨,攜帶家眷進京。“秦寇勢迫,調襄入京協守”
吳襄進京前,已退休閒居數年,連“俸廩”都取消了。崇禎十六年十一月,經薊遼總督王永吉代為請求,崇禎批准“給吳襄俸廩”――《崇禎長編》
死到臨頭,崇禎給人家發退休金了,早幹嘛去了。
崇禎調吳襄進京,授提督御營要職。一、因為要籠絡手握重兵的吳三桂。二、吳三桂的很多親屬和故舊已經降了清,怕吳三桂受了誘勸,也被招降。三、把吳襄及家屬弄進京來,還有拘為人質之深意,以此穩住和牽制三桂。
崇禎這腦髓,這樣的危急關頭,還玩心術呢。
君臣上下,仍然毫無良策,每天君臣問答,章疏不少,議論紛紛,不過是坐而論道,紙上談兵,各持己見,相互扯皮,敷衍塞責。
有個大臣名叫李明睿,他秘密提議:“惟有南遷,可緩目前之急,徐圖征剿之功。”
崇禎雖早有此意,又怕遭群臣反對。後來徵求大臣們的意見,果然大家都不同意,不了了之。――《流寇志》
真是個窩囊廢,願意走的走,不願意走的讓他們留下來斷後不就行了?
崇禎又想調邊軍進關防禦。“此時兵在關門,大將俱在各邊,調遣甚難,奈何?”李明睿認為:“關門兵不可盡撤,各邊大將不可輕調。”建議就近京八府處招募兵員。――《流寇志》
說得容易,“府庫殫竭”,沒錢誰給你玩命去?
明軍敗報頻傳,義軍日近,崇禎想起了吳三桂。
十七年正月十九日,崇禎提出這個想法,向大臣們徵詢意見。吳三桂聲望很高,“三桂敢戰”,他所率領的遼東軍號為“勁旅”――《綏寇紀略補遺》
調吳三桂回京防禦,也算很合理的措施。但是朝廷眾臣卻又紛爭起來。
崇禎虛榮心很強,怕大臣們揭短,事情出了問題,就總把責任全都推到辦事大臣的頭上。為了保全個人的尊嚴,不惜陷人於死。他妄殺兵部尚書陳新甲就是鮮明的例子。
崇禎十五年,兵部尚書陳新甲就做過崇禎的替罪羊。
在明兵被農民軍打得丟盔卸甲時,崇禎曾經打算與清兵議和,以便騰出兵力來對付農民軍。他秘密與兵部尚書陳新甲商議進行,惟恐大臣們攻訐。不料訊息走漏,議和的事張揚出去。大臣們以跟“虜”談和為恥,群起而攻之,紛紛質詢“陳新甲主和辱國”――《三垣筆記附識》
崇禎很惱火,處死了陳新甲――《明史·陳新甲傳》
君臣上下,一群混賬!
如今,崇禎又想耍手段。吳三桂精兵進關,就等於放棄了寧遠,不戰而棄祖宗之地。他就企圖把“棄地”的責任推諉給大臣們共同承擔。他說,此次只調三桂和五千精兵,關外“餘兵尚多”,尚可維持,又說:“此等重大軍機應行與否,原應先生每主持擔任,未可推諉,延緩誤事。”――《愨書》
崇禎有意推卸責任,大臣們也不是蠢貨,他們早就看破了崇禎的心術,誰又肯自取殺身之禍?大家就異口同聲,唱起了高調,巧妙地把責任再推給崇禎。首輔陳演冠冕堂皇地聲稱:“一寸山河一寸金,錦州告急,寧(遠)兵萬不可調。”寸土也不能丟棄,表示不同意撤寧遠。――《三垣筆記附識中》
多麼崇高的理由!大臣們明白,維護國家土地到任何時候也不致有罪。
所以,大家明裡稱讚崇禎的主意可取,又婉轉塞責。“第關寧迫切神京,所繫尤重。三桂兵五千為奴所畏,不獨寧遠恃之,關門亦恃之。雖緩急未必能相救,而有精兵在彼,人心自壯。倘一旦調去,其餘皆分守各城堡之兵,未必可用也。”
“萬一差錯,臣等之肉其足食乎?此真安危大機,臣等促膝密商,意皆如此,實未敢輕議也”。
“臣等迂愚無當,誠不敢以封疆嘗試,伏乞聖裁。”
兵部尚書張縉彥一語揭穿:“三桂之調不調,視寧遠之棄不棄,兩言而決耳。”可他並不“決”。
誰“決”誰死,當我們傻?
崇禎無法,不得不說“收守關之效,成蕩寇之功,雖屬下策,誠亦不得已之思。”――《愨書》
大家不肯承擔責任,又召集閣臣們會議,浮議一通,不敢說真話,有主張不可調的,有持兩可的,有主張南遷的,意見歧出,莫衷一是,不過敷衍崇禎的諭旨而已。
大臣們故意拖延,繼續把責任下推:“請行督、撫、鎮再議寧遠棄後,關門作何守法?軍民作何安頓?急欲完其不敢任之局也。”
皮球踢回給崇禎,他也無可奈何,只得“差官前去,及取回奏。”――《春明夢餘錄》
形勢都已經發展到這麼危急的時候,崇禎和他的大臣們仍然毫無責任感,上下推諉,還企圖把責任推給了在外各督撫,等把他們的意見收攏上來,又要誤去多少時間!這豈不是誤了國家大事!
二十多天過去了,調吳三桂的事還沒定下來。而農民軍已於二月八日攻下了太原。“京師為之震動”。
邊鎮各督撫得到徵求撤寧遠意見的諭旨,也在慎重考慮。薊遼總督王永吉對楊鶚嘆氣說:“上(崇禎)倚吾薊門一旅,今所調習整練者幾何?而可以御賊計,莫若搬關外四城而守關。召吳帥三桂之兵亟入,以衛京師。都下公卿莫肯先發,吾兩人於責無所諉,其何可以不請!”楊鶚也贊成,兩人上奏崇禎,建議請撤關外四城。――《綏寇紀略補遺》
“前後屯失守,寧遠孤懸二百里外,四面阻敵,防禦極難,且寇氛日迫,三輔震驚,宜撤寧遠,令吳三桂統邊兵守山海關,即京師有警,關門之援可旦夕而至也。”――《庭聞錄》
“不獨寧遠軍民欲入關內以圖存,即山海軍民,亦欲借寧遠兵力以自助。請敕鎮臣吳三桂料理。”――《三垣筆記附識中》
崇禎將奏疏給閣臣陳演、魏澡德等人看。陳演、魏澡德不敢表示意見,又提出:此議應徵求各撫鎮將的意見後再定奪。
繼續拖。
大臣們們私下竊議:“上有急,故行其計,即事定以‘棄地’殺我輩,且奈何?”
一語道破天機!
崇禎為人猜忌之深,難怪陳、魏等大臣膽怯。
吏科都給事中吳麟徵急了:“此何時而可顧後患!”――《綏寇紀略補遺》
吳麟徵說“寧遠當徙與否,該撫鎮當於皇上密議之,而輔樞二臣與皇上密議之,委之盈庭,誰執其咎?然臣請任少咎矣。嗟乎,自有封疆之難,死法死敵者比比,而朝廷曾不之惜,則夫裹革沙場、橫屍西市者,皆齎志而未瞑目者也。寧遠一鎮一撫,皆當今人傑,臣有三思,不覺汗淚俱下。”――《三垣筆記附識中》
“寧遠孤城,其勢必棄。今日棄之為棄地,明日棄之為棄人。棄地已不可,棄地兼棄人更不可。吳三桂勇將宜收用,委之敵人。今寇旦夕至,若使來捍京師,一舉兩得。”
他要求六科共同署名,但大家相互推諉。吳麟徵氣極,獨自署名,將這一奏疏交崇禎,但崇禎卻扣留了奏疏,既不批示,也不下發。――《明史·吳麟徵傳》
吳麟徵補疏,“邊臣不可令有懼心,尤不可令有死心。臣讀三桂疏,言切情危,若有格格不忍言之意。臣知其有懼心,始以裹屍自任,終為父弟乞恩,臣知其有死心。今寇勢方張,不早徙近,捍衛京師,何所恃乎!”――《庭聞錄》,《三垣筆記附識》
從吳麟徵的奏疏中,我們可以得知,吳三桂之前三桂已經給崇禎上過奏章,暗示了他主張撤寧遠之意。――《明季北略》
撤寧遠之兵,集結于山海關至北京近郊一帶,是可取之策。可是朝廷大臣們囿於以往成見,不知通權達變,以“棄地”為恥,而不顧形勢已發生大變,根本不考慮農民軍正日益而迅速地逼近京師所造成的嚴重危機,更出於惟恐得罪於崇禎的明哲保身的私心,頑固反對棄寧遠,對吳麟徵的疏言完全不予理睬。
陳、魏等人又建議崇禎召見三桂父吳襄,徵求棄寧遠、守關門之議。
崇禎召見吳襄,徵詢“棄地守關策”。 吳襄說:“祖宗之地尺寸不可棄!”
崇禎明白吳襄也害怕承擔“棄地”的責任,忙解釋說:“此朕為國家大計,非謂卿父子棄地也。”
“賊勢甚迫,料卿子方略足以制之乎?”
吳襄胸有成竹地說:“臣揣賊據秦晉未必來,即來亦遣先驅嘗我耳。若逆闖自送死,臣子必生擒之以獻陛下”
崇禎笑說:“逆闖已百萬,卿何言之易?”
吳襄:“賊聲言百萬,實不過數萬耳。中原烏合,未遇邊兵交手戰。”
吳襄向崇禎保證:“若以臣子之兵當之,直成擒耳!”
崇禎便詢問他們父子的兵力:“卿父子之兵幾何?”
吳襄頓首請罪:“臣罪萬死!臣兵按冊八萬,核其實,三萬餘人,非幾糧不足以養一兵。此各邊通弊,不自關門始也。”
崇禎又問:“此三萬人皆驍勇敢戰乎?” 吳襄說:“若三萬人皆戰士,成功何待今日?臣兵不過三千人可用耳。”
崇禎很驚訝:“三千人何以當賊百萬。”
吳襄:“此三千人非兵也,乃臣襄之子,臣子之兄弟。臣自受國恩以來,臣所食者粗糲,三千人皆細酒肥羊;臣所衣者布褐,三千人皆紈羅紵綺,故臣能得其死力。” 話題由兵數轉到糧餉:“需餉幾何?” “百萬!” 崇禎一聽“百萬”,不禁嚇了一跳。忙驚問:“即論三萬,何用多餉?”
“百萬猶少言之也。三千人在外,皆有數百金莊田,今舍之入內,給何地屯種?額餉少十四月,作何法請補?關外尚有六百萬生靈,委之非算,今驅以同入,用何道安插?推此而論,百萬恐不足以濟,臣何敢妄言!”
崇禎卻說:“國庫止有七萬金,搜一切金銀什物,補湊二三十萬耳。”
――《綏寇紀略補遺》
儘管崇禎已有撤寧遠的想法,也得到了京外許多督撫的贊成,但以陳演、魏澡德為首的廷臣們仍抱定“棄地非策”的主義,宣告:“無故棄地二百里,臣不敢任其咎。”就是怕崇禎事後以“棄地”論罪,所以咬定不能撤。――《明史·吳麟徵傳》,《流寇志》,《明史紀事本末》
這群垃圾商議一個多月,誰也不願承擔“棄地”的責任,就把這件事關國家命運的大事給壓下去了。 時間一拖再拖,終於失去了良機,京師陷入無可挽救的局面。
崇禎十七年三月初,農民軍兵臨宣府城下,直逼京師,指日可達。
告急文書傳來,舉朝驚慌。崇禎又召集文武大臣、科、道各官,問“戰守之策”。
諸臣默然。崇禎嘆了口氣,憤然道:“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之臣耳!”拂袖而起,恨恨而去。――《石匱書後集》
形勢惡化,人心惶惶,謠言四起。有謠言說吳三桂已降清。廷臣驚懼,崇禎忙詢問吳襄,吳襄很肯定地說:“三桂忠孝,必不至此。”經此解釋,崇禎和廷臣這才放下心來。――《明季北略》,《國榷》
局勢危重,廷臣無言。京外督撫都認為撤寧遠援京師為便,崇禎這才後悔不用吳麟徵之議,趕急把扣留的奏疏發下,決定棄寧遠以衛京師。
三月四日,崇禎手詔賜封吳三桂為“平西伯”,與三桂同封的還有左良玉、唐通、黃得功,皆封伯,後又補封劉澤清為“平東伯”。另給劉良佐等二十餘員將官晉級。 六日,崇禎下令棄寧遠,徵召吳三桂、薊遼總督王永吉、薊鎮總兵唐通、山東總兵劉澤清率部入京“勤王”。――《流寇志》《明史紀事本末》
崇禎徵召全國兵馬“勤王”,卻幾乎無人響應。劉澤清謊報墜馬,腳受傷,藉故不奉詔。吳三桂、王永吉等離北京遠,何時發兵,尚不得而知。只有唐通部離北京近,率八千人馬先到北京。但唐通其人“口辯無勇略”,區區這點人馬也無濟於事。――《明史·曹變蛟傳》
崇禎給唐通予重賞,封“定西伯”。唐通慷慨激昂,表示不辱君命。不料他與監軍太監杜之秩率部赴居庸關防堵農民軍時,就立即投降了李自成,居庸關不守而破。
居庸關是京城門戶,農民軍再無阻礙,直趨京師。 崇禎緊急徵召吳三桂等入援,但為時已晚。
吳三桂一直在等待撤寧遠的命令。卻先得到賜封平西伯的訊息。感到形勢變得嚴重起來,身居遼東,封號不加“平遼”、“徵遼”字樣,卻加了“平西”兩字,這不是意味著要準備與西邊的農民軍做戰嗎?
崇禎特使太監謝文舉星夜馳至寧遠,下達徵召“勤王”旨意。吳三桂拜詔,立刻部署撤離事宜。同時,王永吉奉命出關,督率關外寧遠軍民入關。 吳三桂所部精兵四萬,遼民七八萬,“皆耐搏戰,而夷丁突騎數千,尤驍悍”――《小腆紀年》
撤軍容易,但要撤走當地的百姓,就麻煩多了。吳三桂決定把寧遠及其附近的兵民全部遷入關內。儘管形勢緊急,刻不容緩,他“遷延不即行,簡閱步騎”,仍耽擱了數日。――《四王合傳·吳三桂傳》,《荊駝逸史》
《國榷》載:“三桂徙二十萬眾。”
遺棄明朝苦心經營近兩百年的寧遠孤城,向山海關進發。百姓離家鄉隨軍逃難,婦幼老少啼號,擁塞於道,每天行路不過五十里。
此時,吳三桂如果是真心勤王,急國家所急,完全可以親率部分精銳,兼程疾馳,先行歸京,就像當年袁崇煥馳援北京,解後金兵之圍一樣,完全能夠早日抵達北京。
但是,袁督師不是已經被剮了嗎?看看現在的吳三桂,想想當年的袁崇煥。
活該!崇禎他只配享受吳三桂這種待遇!
吳三桂自率精兵殿後,隨百姓緩緩行進。
吳三桂走後,清兵破了中後所等三城,很快撤軍,沒有佔領。因為中後所三城處於山海關與寧遠之間,清朝擔心腹背受敵,寧可棄城而不守,僅對寧遠施加軍事壓力,時加偵探。這次寧遠軍民撤離,一路上沒有受到清軍的阻擊或攔截,任其離去。
防守錦州的清將艾度禮等從“逃人”口中獲悉:“寧遠一帶,人心震恐,聞風而遁。”至三月十六日才將這一訊息傳達到瀋陽,當即決定“修整軍器,儲糧秣馬,俟四月初大舉進討”――《清世祖實錄》
可見清朝在得知吳軍撤離寧遠後,並沒有追擊或攔截他進關的企圖,也沒有立即奪取寧遠的企圖,而是作為準備,等到四月時再進兵。
可以確定,吳三桂確實是有意拖延時間,不願先至。
吳三桂在路上行了五天左右,遲至十六日才入山海關,而農民軍先頭部隊已過昌平,進入北京郊外。三桂還是不急於進京,特向朝廷兵部“請馬一萬,安歇家口五日”,救京師“遂無及矣”。
三月二十日,吳三桂軍抵豐潤,與李自成派來攻灤州的降將唐通、白廣恩遭遇。吳三桂將他們擊敗,收降了八千人。――《清史稿·吳三桂傳》
但北京已於前日被農民軍攻破,崇禎走投無路,上吊死了。
至死,崇禎也不承認自己的錯誤,發出“文臣人人可殺”的切齒痛恨,掛到了樹上。
北京失陷的訊息傳來。吳三桂撥轉馬頭,回師山海關。
-
4 # 談史論心
吳三桂效仿的是李成梁。
他不需要拯救大明於危難之際來實現自身價值(比如於謙)。所以京城誰當皇帝,對吳三桂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和他的三萬遼東鐵騎、十萬遼東軍民以及防禦後金的整個關寧防線對當權者重不重要?
對比袁崇煥來說,吳三桂首先考慮的絕對不是國家利益和社稷安危,是他自己的利益。進京勤王、放棄遼東防線,基本上可以說放棄了吳三桂賴以生存的基礎,遼東戰士背井離鄉,百姓流離失所,本來軍餉還沒有發齊,現在又要丟田失地。如果成功了還好,如果失敗了自己基本就完了。
但是吳三桂不動,他就是遼東李成梁(不過沒有那麼厲害),有自己的軍隊,屯田制能夠自給自足,大明與大順都不能輕視的人。
衝冠一怒為紅顏什麼的,我是不相信的,利益沒給夠的藉口。
-
5 # 高宗1986
怎麼救?明朝當時是內憂外患,當時的明朝是兩線作戰,既要防備北方的滿族,又要抵禦內部的農民起義。這兩方面都不能輕率,假如明朝是單線作戰,我想它不會那麼快滅亡。吳三桂的關寧鐵力在當時明朝軍隊來說,算是能打的部隊,正因為他們能打,所以明朝就把他們放到最關鍵的地方防守女真。
所以終崇禎一朝,不到十分危機的時候他不敢調動吳三桂的軍隊,因為吳三桂一旦率兵回內地,那麼勢必造成山海關防守空虛,女真人必將趁虛而入,這點崇禎很明白。所以當時國內農民軍和政府軍打的再激烈崇禎都沒有動過調吳三桂的念頭。直到李自成的軍隊包圍了北京,此時崇禎只能頭疼洗頭腳痛醫腳,火速命令吳三桂率領關寧鐵騎來北京對付李自成。只是崇禎最後也沒等到那天,當吳三桂率領的軍隊走到半路上就聽說北京已經被農民軍攻陷,此時他只能率領他的軍隊返回山海關
-
6 # 大飛哥愛歷史
不是吳三桂不救,而是鞭長莫及,當時農民軍圍北京城時,吳三桂正在山海關那,他得防著滿清軍隊,沒有皇帝的命令他是不敢亂跑的。一開始,李自成的軍隊圍攻北京,人家也沒想著攻下北京城,就想跟崇禎皇帝做個買賣,討個封號,封自己做個西北王,然後自己就捲鋪蓋回陝西老家了。當時崇禎皇帝也被打急眼了,一個滿清都夠自己頭疼的了,這個李自成又來湊熱鬧,派自己的首輔魏藻德去談判,李自成意思很明確了,只要封王,俺就回陝西老實待著,你還做你的皇帝,回頭我還幫你揍皇太極,但這個魏藻德連個屁都沒放,就回來了,氣的崇禎皇帝一腳踹開了龍椅。終於,李自成攻下了北京城,崇禎皇帝吊死煤山,正在往北京勤王的吳三桂聽說皇帝死了,自己的老子被人給弄死了,小妾也被人給搶走了,決定不幹了,趕緊跟舅舅祖大壽聯絡,下一步咋走,最後還是投降了。這就是個見風使舵的主,其實當時吳三桂也救不了崇禎,他所帶的關寧兵馬面對李自成軍隊並不佔優勢,當時南方還都在明朝朝廷手裡,南方還有左良玉的幾十萬大軍,南方那些軍閥,實力也都不容小噓。皇帝的勤王詔書已經發出去很久了,南方各路軍閥遲遲未到,人人都在觀望 。最後還不是坐著看京城淪陷,皇帝自殺。所以說一個小小的吳三桂救不了崇禎,這個朝廷已經失盡了民心,早晚得完了。
回覆列表
沒錢!沒錢!!沒錢!!!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吳三桂關寧鐵騎又三萬人左右,為了鞏固邊疆,實行的是類似屯墾的制度。換句話說,邊境計程車兵都是有土地財產的,拖家帶口的過去,守衛著邊疆。所謂守者有其田,當兵不僅僅是衛國,更是保家。從源動力上面解決了當兵混飯吃的思想,所以關寧鐵騎一直都是明朝最善戰的一隻隊伍,可以與關外滿清相持多年,足矣說明其驍勇善戰。李闖即將打到京城,崇禎也和吳三桂商量了,捨棄關寧防線,班師勤王,但是這麼多部隊,拖家帶口的捨棄祖業,操作起來不是一般的困難,總要妥善安置一下吧,吳三桂的條件是,給一百萬兩白銀,安頓這十萬人(包含軍屬),一百萬兩十萬人分,多嗎?一點都不多,平均下來一個人才十兩,再加上以前還拖欠了一年多的軍餉,吳三桂真不是在趁火打劫。然而呢,堂堂大明王朝,居然連一百萬兩白銀都湊不出來,可見其已到窮途末路。另一方面闖王勢如破竹,離京城越來越近了,崇禎沒辦法,一道嚴旨,要求吳三桂立刻班師。雖然沒錢,吳三桂也領旨照辦,十萬人拋家舍業,然後一路南下勤王,沒走到一半,噩耗傳來,皇帝駕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