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書中有毒

    什麼是美國引渡格雷斯1號油輪未遂事件呢?

    根據英國的海外領地直布羅陀之最高法院的說法:就在釋放被扣押了40天的伊朗油輪格雷斯1號的前48小時,美國司法部根據有關協定曾向英國當局提出引渡申請,要求將格雷斯1號轉交給美國扣押。最終,直布羅陀最高法院透過聆聽會,堅持己見於8月15日釋放了格雷斯1號。

    直布羅陀當局會不會借鑑巴西的做法——不給伊朗的油輪提供燃料呢?應該不會。格蕾斯1號已經是個燙手的山芋,早點駛離直布羅陀海峽早點省事。至於格蕾斯1號補給足燃料後最終駛向哪裡?這不關英國的事。估計是一如既往的前往敘利亞去。

    從直布羅陀最高法院釋出的簡簡訊息當中,我們讀出了三點隱藏的資訊背後的神秘資訊:

    一是英國主動釋放格雷斯1號的意思很明確。不管這是英國和伊朗事前背對背商量好的,還是首相約翰遜想快刀斬亂麻結束這場互扣輪船的遊戲,或者約翰遜不想跳進特雷莎梅挖的坑,反正英國現政府是再也不想趟這灘洪水了;

    二是美國事先強烈地干預了英國放船。這個具體干預者明面上是美國司法部,其實背後真正的指揮者是博爾頓,因為就在三天前,博爾頓訪問的英國,且會見了約翰遜首相,雙方不談及格雷斯1號是絕對不可能的。扣押格雷斯1號是美國的意思,釋放時美國發表意見似乎很正常,這就是所謂的有始有終;

    三是英國疑似“頂住”了美國的某種壓力。或者說是英國拂了美國的面子,最終釋放了格蕾斯一號,這裡頭的玄機很大很深啊。

    看似內涵“豐富”的以上資訊之中,最值得玩味的是第3條。為什麼說這在很大程度上極可能是英國和美國合演的一出雙簧線。那目的是什麼呢?

    首先是為英國和美國雙方都贏得了一點薄面——給自己找了個臺階。

    英國日7月4日扣押伊朗的格雷斯1號遊輪,是根據美國的“指令”、打著維護歐盟法令的旗號進行的。罪魁禍首是兩個人——英國和美國。在扣押了40天之後,突然要主動釋放格雷斯1號,英國和美國的臉上都掛不住,輿論肯定普遍認為——這是向伊朗認慫服軟,雖然都知道這是以船換船。

    於是就合夥上演這麼一出雙簧戲,既顯得美國有始有終據理力爭,也顯示了英國敢向美國說不。在輿論看來:美國做了最後的努力,是英國堅持己見;雖然美國施加了壓力,在英國還是堅持放了船。這樣雙方都有臺階下。

    其次,透過這出雙簧戲,英國想給伊朗賣個乖留個人情。

    事情明擺著:英國主動釋放格雷斯1號,目的是換回史丹納帝國號。從目前伊朗的反應看,只有英國先放了格雷斯1號,伊朗才能放了英國號。根據先來後到的原則,這並沒有錯。可在英國看來,這還是有風險的——萬一伊朗不釋放帝國號呢?

    所以英國在釋放格蕾斯一號時還是動了些腦筋——要給伊朗傳達出這樣一種訊號:第一,英國是頂著美國的巨大壓力、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釋放了格蕾斯一號;第二,扣押伊朗油船,不是英國現政府的錯,而是美國與前任梅姨政府幹的事兒;第三,現在約翰遜首相知錯就改,而且頂住了美國的壓力,如今格蕾斯一號——人和貨毫髮未損歸還原主,權當是在直布羅陀海峽休息了40天,伊朗為此是否要感動幾秒鐘呢?

    最後,約翰遜首相此舉,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堵住反對黨工黨大佬們的嘴。

    就在伊朗進行反制報復而扣押了史丹納帝國號後,英國反對黨領工黨袖科爾濱等就公開指責美國是罪魁禍首,應該讓美國承擔責任。最近幾天,英國議會里的反對黨因為硬脫歐而正準備對約翰遜發起不信任投票。約翰遜剛上任就倍感壓力。

    於是,約翰遜透過此次釋放格雷斯1號,而故意表達出對美國的“強硬”,以此消彌反對黨的成見,妄圖給自己的硬脫歐創造一個寬鬆的環境。

    為何要在這個強硬一詞上加引號呢?或許這本身可能是假的,或許是特朗普總統故意扮黑臉有意給約翰遜解套,讓美國司法部來這麼一出,尤其是讓海外領地的直布羅陀當局釋出這條訊息,戲演的還很逼真。

    說穿了,都是一群戲精。

  • 2 # 青山閱陽

    什麼雙簧戲,這種事情是不存在的!(伊朗油輪格蕾斯一號)

    看事情要看結果,這次遊輪事件和平解決,最終受益者是英國和伊朗政府,美國在本次油輪扣押事件中,沒有達到原先的戰略構想,做了惡人,卻沒撈到任何好處,更讓英華人民看清他的陰險用心。

    7月4日,英國政府應美國要求,派出皇家軍艦在英屬直布羅陀海峽扣押了伊朗油輪“格蕾斯一號”。美國政府用心很險惡,此舉意在挑起英國和伊朗兩國之間的矛盾,讓兩國翻臉成仇,因此扣船之後,鷹派頭目博爾頓十分高興。

    7月19日,忍無可忍的伊朗,出手扣押了英國油輪“史丹納帝國號”,這個時候最高興是美國,英國方面的暴跳如雷,對伊朗的橫加指責,似乎讓他看到《伊和協議》歐洲簽署國由於英國退出,最終導致的全盤破裂。但結果很可惜,讓美國失望了,英國政府雖然提出強烈抗議,但一方面宣佈不接受伊朗扣船行為,一方面並沒有以退出《伊核協議》相要挾。

    伊朗方面很強硬,英國不釋放“格雷斯一號”,他也不放行“史丹納帝國號”,對待人質也不錯,好吃好喝伺候著,如果在此期間船員生命出現問題,那麼就給了英國政府大做文章的機會,但伊朗方面始終很剋制,事情做到滴水不漏,讓英國政府無法可施。

    一星期前,伊朗軍方允許俄羅斯、印度、菲律賓使館人員去船上探望本國船員,並且通報輪船所在公司,敦促儘快出面解決問題。從這方面看,伊朗是做好了長期與英國政府對抗的準備。

    約翰遜出任英國首相以後,深感肩頭責任重大,他急需解決的是拖了幾年之久的英國脫歐問題,與之相比,扣押油輪事件實在微不足道,需要趕緊終結,把精力投入到脫歐大事中去。

    英國和伊朗一直就扣押遊輪事件交涉,無可奈何的約翰遜準備放行“格蕾斯一號”,美國當然要阻止英國這麼做,希望扣著不放或者引渡伊朗油輪做要挾,但美國政府這種自私自利的做法,讓英國很反感:交給你們,我們的史丹納怎麼辦?英國油輪被伊朗扣押,美國政府一直幸災樂禍,坐山觀虎鬥,這讓約翰遜也非常不滿。

    英國是美國政府在全球的忠實追隨者,每一場戰爭英國都跟隨美國的腳步行動,但是請注意,英國緊隨美國,是想依靠美國在世界上彰顯自身安理會五常之一的大國招牌,並不像日本或者南韓一樣作為美國的附庸出現,他也需要在國際上樹立自己的大國形象,因此,在本國利益受到損失之時,為了維護利益和世界形象,也為了對本國民眾有個交代,因此,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約翰遜,對美國說不。(英國史丹納帝國號被伊朗海軍扣押)

    8月15日,扣押了40余天“格雷斯一號”獲得自由,作為回報,“史丹納帝國號”在不久也將被放行。釋放伊朗油輪,體現了英國政府的獨立性,這樣做,無疑將英國與伊朗的衝突風險降到最低,也合乎兩國利益,沒有因此爆發衝突,最後結果皆大歡喜。

    英國與伊朗的問題得到順利解決,看不到本次事件中美英存在所謂的“雙簧戲”任何玄機。因為結局,是心懷鬼胎的美國政府最不願意看到的。

  • 3 # 大將軍威武K

    這個說法是有道理的。

    扣押格蕾絲1號油輪正值英國首相換屆時,即將下臺的前首相特蕾莎·梅已無實權,新首相約翰遜尚未名正言順,政客們為了爭權奪利乾點驚心動魄的出格事拉高一下政治影響力特別是給美華人賣個好,當然就在情理之中。扣了伊朗的“格蕾絲1號”超級油輪,也就見怪不怪了。那伊朗也不是善茬,你英華人無端生事,那也別怪我不客氣了。航行在波斯灣的英國油輪“史丹納號”也被伊朗人扣了去。

    於是,雙方矛盾迅速升級,波斯灣局勢再度緊張。美國以戰爭狂人博爾頓為首的一幫鷹派人物拍手叫好!但是作為當家人的特朗普,恐怕並不這麼想。英華人討好我這不假,但是這種方式並不好,本身特朗普對待伊朗的策略就是以政治、經濟制裁為主,軍事威懾為輔的極限施壓,極力避免與伊朗爆發戰爭。現在被英華人扣押油輪這事這麼一攪和,局勢就變得越發複雜了。

    於是,美華人就面臨一個兩難。互扣油輪這個事美國介入還是不介入?介入了,美伊矛盾勢必繼續升級,萬一再來個擦槍走火的事,博爾頓那幫唯恐天下不亂的鷹派分子又該大肆鼓吹戰爭論了。不介入,又會授人以口實,說美國對盟友見死不救。反正是左右躲不過。

    於是,無奈之下的白宮只好走一步看一步,對於英國和伊朗互扣油輪的事,既不表態支援也不表態反對。當伊朗海軍在波斯灣堵截、扣留英國油輪時,近在咫尺的美國海軍完全袖手旁觀。按照特朗普的話說就是“美軍不應該去那裡,美軍只保護美國油輪”。蓬佩奧的話更絕,“英國有責任照顧好自己的船隻”。

    8月15日,英國方面稱準備釋放格蕾絲1號油輪。美國方面突然發話表示反對,要求將該油輪移交美國管理。很顯然,約翰遜此時的精力在於脫歐這件大事,不能被政客的行徑過分干預,當然也不能留下個向伊朗認慫的印象,不然之前扣格蕾絲1號的事如何自圓其說?美國同樣也有如此考慮,你說支援英國,那麼在之前的事務中為何無所作為?說不支援,又把英國盟友置於何地?等於是給博爾頓那幫政客以攻擊白宮的口實。

    這樣英國提出釋放,美國白宮透過司法部根據有關協定象徵性的向英國當局提出引渡申請,要求將格雷斯1號轉交給美國扣押。這樣雙方都可以給本國輿論一個交代,堵住那幫不安分的政客的嘴。

    因此,美國和英國這出雙簧唱的到位。

  • 4 # 老鱷魚觀天下

    這不是演戲,這是美國和英國的矛盾衝突,是“英國版特朗普”約翰遜和特朗普之間的矛盾衝突,約翰遜成為英國首相之後,就像一匹脫韁的Mustang,特朗普特朗普派遣博爾頓訪問倫敦,都沒能改變約翰遜釋放“格蕾絲1號”油輪的想法!

    美國唯恐天下不亂,英國扛不住,和伊朗簽署互換協議,伊朗承諾“格蕾絲1號”不運往敘利亞,給足了英國面子,英國和伊朗才是真正的逢場作戲,這場戲讓美國啞口無言,讓特朗普啞口無言,只能眼睜睜看著英國釋放“格蕾絲1號”油輪。當然,英國釋放“格蕾絲1號”油輪之後,作為禮尚往來,伊朗也不會為難英國,不會在霍爾木茲海峽騷擾英國油輪,會在近期釋放“史丹納帝國號”油輪,作為改善英伊關係的禮物!

    當直布羅陀放出48小時之內釋放“格蕾絲1號”油輪的訊息之後,美國成了熱鍋上的螞蟻,美國司法部根據相關協議,向英國提出印度申請,讓英國把“格蕾絲1號”油輪引渡到美國,讓美國來扣押“格蕾絲1號”油輪。不過,直布羅陀直接向美國說“NO”,拒絕了美國的請求,按照直布羅陀和英國的意願,在8月15日公開釋放“格蕾絲1號”油輪,讓“格蕾絲1號”平安返航。

    美國如此著急,要求引渡“格蕾絲1號”油輪,是因為英國釋放“格蕾絲1號”油輪之後,特朗普的計劃又破產了,特朗普要求英國7月4日凌晨2點在直布羅陀扣押“格蕾絲1號”油輪,目的是破壞英國和伊朗之間的關係,讓英國和伊朗成為敵人,讓英國和伊朗在霍爾木茲海峽打起來,英國就可以被特朗普綁上美國的戰爭,英國就可以成為美國的代理人,英國就可以成為美國對付伊朗的擋箭牌和犧牲品,保全了美國,讓美國坐收漁利!

    但是現在,特朗普的計劃破產了,英國不顧反對釋放“格蕾絲1號”油輪,特朗普組建波斯灣“護航聯盟”的計劃破產,特朗普組建“軍事聯盟”的計劃破產,特朗普拉上英國對伊朗開戰的計劃破產,特朗普要對伊朗開戰,要顛覆伊朗的反美政權,要阻止伊朗“去美元化”,美國只能單槍匹馬上戰場,在美國單槍匹馬的情況下,特朗普不敢開戰,特朗普沒有勝算!

    英國的妥協,就是對美國的背叛,讓特朗普針對伊朗的陰謀再一次破產,現在最尷尬的是特朗普,最難受的是特朗普,最被動的還是特朗普,特朗普一次次被伊朗打臉,一次次在波斯灣失敗,特朗普臉上無光,美國臉上無光,堂堂世界第一大國,居然鬥不過中東一隅的大國伊朗,這是特朗普無能的表現,是美國衰落的表現!

  • 5 # 三號二

    呵呵!提問者也是腦洞大開啊!怎麼可能是在演雙簧,英、美還不至於進化到有那麼多心眼的程度吧!再說了,美國有什麼理由來配合英國來演戲,這也太無聊了吧!

    昨天,也就是8月15日,直布羅陀法院下令釋放了被扣押的伊朗油輪“格蕾絲一號”。而就在當天的早些時候,美國司法部已經提出申請引渡伊朗油輪,由美國繼續扣押,但是,幾個小時候,直布羅陀法院還是頂住了美國的壓力,最終釋放了伊朗油輪。

    在伊朗油輪釋放前戲劇性的一幕,凸顯了英國和美國在伊朗問題上的矛盾,在這個問題上,美國是想利用英國和伊朗的交惡將英國綁在美國的戰車上,而英國經過一個多月的沉澱後,開始清醒的認識到有可能被美國利用,想盡快的跳下“賊船”。

    “格蕾絲一號”被英國扣押了一個多月,最後還是給放了,不知道英國的這種操作算怎麼回事,一扣一放,先是惹惱伊朗,後又得罪美國,這是何苦呢?

    我人為:當初,美國指示英國扣押伊朗油輪的時候,英國條件反射般的就執行了,根本就沒有對扣押油輪做出風險評估。眾所周知,美英兩國關係特殊,英國一直追隨美國的全球戰略,美國 走到哪裡,英國就跟隨到哪裡,在一味的追隨過程中,英國對於美國的指令形成了一種盲從的習慣。因此,不排除英國扣押伊朗油輪就是這種無腦式的盲目聽從。

    在伊朗報復性的扣押了英國的油輪後,英國才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對於英國來說,只要伊朗的油輪一天不放,霍爾木茲海峽是英國油輪的禁區,這個事情拖得越久,英國的損失就越 大。因此,英國最終還是選擇釋放伊朗油輪。

    英國釋放伊朗油輪無論是對於兩國關係還是地區局勢都是一種緩和。但是,美國可能會不高興,好不容易誘騙一個盟友“上船”,結果還是被拋棄了,不知道特朗普的心裡有沒有一種“獨孤求敗”的失落感。【親們,記得點贊喲!覺得我回答的還可以,不妨關注一下吧!thanks】

  • 6 # 儒道之主

    這個問題有誤,存在著這麼幾個問題:第一,一直被扣押在英國海外屬地直布羅陀的伊朗Grace 1號油輪及4名船員是否已被釋放,目前還不能下定論。Grace 1號油輪及船員已於當地時間的8月15日被釋放,該訊息源自於《直布羅陀紀事報》8月15日的一則報道,路透社、歐聯網、參考訊息等媒體引述的都是《直布羅陀紀事報》的這則報道。英國7月4日扣押的伊朗油輪Grace 1號

    《直布羅陀紀事報》在報道中稱,直布羅陀最高法院在15日舉行聽證會後作出了釋放伊朗油輪的裁決,“直布羅陀當局(已於8月15日)釋放了7月4日扣押的伊朗油輪”,“船長和3名船員已於8月15日被釋”。不過,參考訊息在報道中強調了一個問題:《直布羅陀紀事報》的這則報道“無法得到證實”——直布羅陀政府發言人拒絕就釋放伊朗油輪的訊息發表任何評論。因此,英國已釋放伊朗油輪,這個訊息還有待於進一步的證實。美國組建護航聯盟的報道截圖

    第二,美國並未明確表態稱將“引渡被英國扣押的Grace 1號油輪”,根本就不存在著引渡“未遂事件”。美國確實是一直在阻止英國與伊朗緩和關係或者說試圖阻止油輪危機的解決,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美國鷹派的代表人物)8月12日訪問英國以及美國司法部在8月15日早些時候向直布羅陀政府發出的“申請”,目的都一樣。直布羅陀政府8月15日釋出了一份宣告,證實了美國司法部要求直布羅陀政府繼續扣押Grace 1號之事,而且還對Grace 1號提出了“多項指控”。英國有意釋放伊朗油輪的報道截圖

    不管是直布羅陀政府,還是英、美兩國政府,或是全球各大媒體,都沒有美國試圖“引渡Grace 1號油輪”的任何訊息。確切的說,美國司法部不是打算把Grace 1號引渡到美國去,而是希望英國或是直布羅陀政府能夠延長該船的扣押期限。換句話來說,在油輪危機這件事上,美國可沒打算自己跳到前臺去,而是希望英國能夠繼續當它的馬前卒——在伊朗問題上,繼續把英國綁在自己的戰車上,為美國利益服務。

    第三,如果《直布羅陀紀事報》的報道屬實,英國不顧美國司法部的請求而釋放了被扣押40天的伊朗油輪,那也不是美、英兩國合演的一出雙簧——這從結果上就能很明顯的看得出來,油輪危機解決以及英、伊兩國關係和緩,對美國有害無利。指望著奉行“美國優先”政策的特朗普政府會損失自己的利益去照顧盟友的利益?這個玩笑開的實在是有點大,恐怕英華人都不敢有這個奢望——特朗普只會薅所有國家的羊毛,除了美國、以色列!伊朗扣押的英國油輪

    儘管英國與美國進行了戰略捆綁,但油輪危機不解決,受損失的是英國、伊朗,美國不會有任何的損失。英國扣押伊朗油輪,就是應“美國的請求”,實是為美國組建國際護航聯盟以及挑起局勢升級,結果卻導致自己的油輪被扣,而美國則是跑到一邊看起了熱鬧。簡單說,英國被美國當槍使了,英、美兩國在油輪危機這個問題上出現了利益分歧——釋放伊朗油輪,符合英國的利益,卻有違美國的戰略。

  • 7 # 顏二哥有言23

    美國要求引渡伊朗油輪格雷斯1號未遂事件是英美合演的一曲雙簧戲?

    (英國首相約翰遜和特朗普演戲?)

    題主想象力太過豐富,匪夷所思了!

    首先,英國釋放格雷斯1號不是單方面的,是英國和伊朗進行的一種“油輪交換”。伊朗手中也同樣扣留了一艘英國油輪斯特納.帝國號。大家對等交換。況且,釋放伊朗油輪格雷斯1號,也不是英國臨時起意,說放就放。而是英國駐伊朗大使在近一個月前就開始與伊朗談判,最終相互妥協,達成協議的結果。

    最主要是伊朗滿足了英國提出的:

    1.雙方交換油輪。伊朗也同時釋放英國油輪斯特納.帝國號。

    2.伊朗的格雷斯1號不再把原油運往敘利亞。

    3.伊朗油輪格雷斯1號懸掛伊朗國旗。因為,它原來在巴拿馬註冊,懸掛巴拿馬國旗。近期,巴拿馬政府在美國政府的施壓下,已經登出了格雷斯1號的註冊。不能繼續懸掛巴拿馬國旗。否則,就有可能違反了國際海事法。

    也就是說,既然伊朗滿足了上述所有條件,英國也會為了自身利益,沒有理由繼續扣留伊朗油輪。何況,這是一個長期談判的結果。很難想象,英美雙方能夠這麼早就有心在導演這樣一曲雙簧戲。

    再說美國對英屬直布羅陀最高法院的有關釋放伊朗格雷斯1號的判決,所提出的臨時司法複核動議,是基於美國政府對伊朗實施的經濟制裁條款。美國的經濟制裁途徑就是要切斷伊朗的原油出口,試圖把伊朗的石油出口降為零。而格雷斯1號竟然裝載200萬桶的原油出口,這在美國眼裡,就無疑是違反了美國製裁伊朗的相關條款。由此,美國對直布羅陀最高法院的判決提出司法複核動議,試圖阻止釋放或接手扣留伊朗油輪就可以理解了。

    對於美國的要求,英國理所當然要拒絕。如果英國現在答應美國的要求,當初又何必與伊朗談判,並達成協議?再說,英國自己還有油輪在伊朗手上呢!

    最重要的是,英國“逼迫”伊朗油輪格雷斯1號懸掛伊朗國旗。當格雷斯1號駛離直布羅陀後,返回伊朗途中,美國在波斯灣戈遊的航母戰鬥群就大可以攔截和扣留伊朗油輪格雷斯1號。如果真要說英美唱雙簧,在美國要求巴拿馬登出伊朗油輪格雷斯1號的註冊,而英國要求該伊朗油輪懸掛伊朗國旗,導致伊朗油輪易於被美國追蹤,攔截和扣留方面,英美唱雙簧,倒還說得過去。

    總而言之,美國政府司法干擾阻止釋放伊朗油輪,邏輯上,實際上都說的過去,不像是英美唱雙簧!

  • 8 # 筆耕不息

    試問如果一個天真的小弟,每天跟著大哥吃香,喝辣,指哪裡打哪裡。突然有一天,他在幫大哥做事,發現自己正身難保,若及時回頭尚可全身而退。你們會怎麼做?

    個人認為,這一次英國是真的想全身而退了,並不是一場所謂的“雙簧戲”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在美國打壓德黑蘭之際,英國突然跳出來“加戲”分明是有趁火打劫之嫌。

    隨後,在英國和伊朗的屢次交峰中,自己也並沒有討到任何便宜,反而被伊朗以牙還牙惹了一身的騷。英國當也知道自己是啃到了一塊硬骨頭。

    在反觀美國,對於此事件的態度,佈局波斯灣時開出的種種條件,以及歐盟各國對此做出的反映。英國也已經知道,自己在這件事情上成了,幫助美國的“出頭鳥”。如果有合適的機會,自然會想全身而退。

    按照英國的一慣表現,想扣留就一直扣著唄。難不成還想繼續“加戲”,再給自己招惹一身騷?

    據美國媒體15日最新訊息稱,“美國三軍統帥在直布羅陀進行‘最後一分鐘’干預,試圖阻止在直布羅陀附近扣押的伊朗油輪被釋放”。

    由此,從如此緊張的時間關係看,英國決定釋放伊朗油輪,是單方面的國家行為,並沒能給美國任何迴旋的機會。

    如果在此時、此刻,如果英國還有精力與美國一起演雙簧的話?那麼相信它的“脫歐”之路,將會更漫長了。

    看現在英國的國內政局,它們最大的政治任務——“脫歐”正舉步維艱。保守黨外交大臣亨特與首相約翰遜之間的,爭奪寶座爭奪戰愈演愈烈。英國的“加戲”惹怒的不僅是伊朗,更引起了與英國在直布羅陀歸屬上,有矛盾的西班牙的不滿。

    內憂外患的重重考量,算小弟再怎麼崇拜大哥,也不可能讓自己先家破人亡的。

  • 9 # 四十五度說

    要知道不僅英國扣押了伊朗的油輪,伊朗也扣押了英國的油輪,所以說英國是想透過這種方式進行人質交換,而美國則希望讓英國和伊朗的關係徹底鬧僵,不過這次美國沒有得逞,其實也是理所當然的,因為英國新任首相鮑里斯約翰遜,上臺的首要任務就是脫離歐盟,不過這件事並沒有他想象的那麼輕鬆。約翰遜上臺以前曾經丟擲硬脫歐的決定,現在看來這個決定實施起來並沒有那麼容易,前段時間美國鷹派博爾頓,訪問英國的時候,向英國提出了一個好的承諾,就是假如英國快速脫離歐盟,那麼就會和美國達成新的貿易協議,這應該是鮑里斯約翰遜鞏固自己首相地位的最好的禮物。

    英國近日在波斯灣地區組建護航聯盟,卻遭到了世界各國的抵制,特別是德國和法國方面並不希望看到非常糟糕的情況,所以依法斷然拒絕參與美國接管波斯灣的決定,而這時候的英國好像已經騎虎難下,因為英國和伊朗發生了多次衝突,但是這次竟然能夠首先釋放伊朗的油輪,說明英國並不像過多參與中東事務,而這次要求把這艘油輪引渡到美國的,是美國的司法部門,而拒絕的是直布羅陀的司法部門,這樣避免了英美兩國元首之間的直接衝突,也給了英美兩國一個臺階下。因為現在美國主要忙著大選,英國主要忙著脫歐,兩個國家都沒有精力去和伊朗搞事情。因此這次的放低姿態看起來像是司法行為,不過背後卻是政治在角力。

    而直布羅陀方面釋放這艘油輪但先決條件就是,這艘油輪不會駛向敘利亞,也就是英國試圖阻止伊朗干預敘利亞事務,現在敘利亞戰爭進入尾聲階段,因為兩國在敘利亞都有利益所在,所以他們並不希望巴沙爾能夠解放敘利亞,這艘油輪如果能夠給敘利亞政府軍提供能源,將會助敘利亞政府軍一臂之力,儘快解放敘利亞,這樣是因為兩國無法接受的事情,在得到伊朗方面的保證之後,各個國家似乎都保留了自己的顏面。不過這充分顯示出美國對伊朗施壓失敗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父母如何改變自卑,膽小,內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