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浮塵微草
-
2 # 酷酷的書童
兒童孤獨症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一種亞型,以男性多見,起病於嬰幼兒期,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言語發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約有3/4的患者伴有明顯的精神發育遲滯,部分患兒在一般性智力落後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較好的能力。(百度百科)在我們的生活中如何去教育照顧這些自閉症兒童呢?我們要了解教育這類特殊的兒童面對的主要困難在哪些方面從而在這些方面加以重視。
1、認知:孩子在接收感官資訊和控制肢體動作方面有困難。腦子裡缺乏一些必要的裝置或結構來幫助我應付對大多數人來說根本不是問題的日常生活。2、情感:孩子情感的覺察和認知方面有困難,不知道如何表達和對待自己的感受。他們感到恐懼,焦慮,厭惡周圍的人,厭惡這個世界。我缺乏做事情的內在動力。
3、體驗:孩子缺乏那些可以幫助自己認識自己的處境和周圍環境的實際經驗。自閉症使我在兒童期和青少年期無法獲得對環境的正常體驗,也就無法學到基本的社交和生活技能。
在照顧教育他們的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解決方式有哪些?
肢體僵硬:這類孩子在一開始的時候對自我的身體控制力及差。因為他們不知道怎樣才能讓身體‘放鬆’,所以總是像一個木頭人一樣。這個時候建議家長多帶著孩子去慢慢的鍛鍊孩子的動作,如行走,舒展。慢慢的使孩子對身體的掌控能力逐漸加強,從而成功地糾正不良的身體姿態。
健康問題:孩子開始的時候容易患兒童期哮喘,咽喉感染和消化不良甚至隔幾個星期生一次病。家長會開始注意孩子的飲食以及會讓孩子進行有氧運動如游泳。其實這一切還是因為孩子的不適應周圍的環境,以及自己的身體控制。在一段時間習慣後,孩子的情況就會正常。
決策困難:一開始孩子不明白時間不僅僅是事件發生先後順序的紀錄;它實際上還有個人意義。因缺乏自我感,不會估計需要多長時間和精力才能完成一件事情。而且對兒童來說,任何(無論多荒謬的)事情發生的機率都是相等的。這需要家長的耐心鍛鍊,鍛鍊孩子的決策能力。培養孩子的注意力,慢慢的讓孩子注意力集中起來。
笨手笨腳:孩子可能繫鞋帶需要不少時間,常常弄灑飲料,這時候家長的耐心就尤為重要,一遍遍的去教孩子,去鼓勵孩子直到孩子產生了物理直覺,使到大多數這類的問題都漸漸消失了。
說話問題:家長要注意鍛鍊孩子的說話能力,孩子剛開始由於對身體的控制力低以至於他們在說話的時候不知道如何的去控制舌頭,嘴,聲帶,這時家長就要不斷地去引導孩子,讓孩子去模仿,以及經常性的聯絡與人交流。
發呆+缺乏創造性:家長在平常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創造性,多讓孩子讀讀相關的書籍,以及影視,遊戲培養孩子的想象創造的。
情感的淡漠,抑鬱,焦慮,自負,排斥:這些都是孩子的正常表現,家長應當耐心的去教育引導,學會釋放,學會冥想。
最後加油,家長是孩子的希望是孩子接觸這世界的引路人。雖然過程很艱辛,但是請堅持下去。畢竟他的世界只有你們。
-
3 # 菁菁聊心室
你好首先回答在生活中如何正確教育自閉症的孩子?
不要期待孩子會有什麼爆發期,也不不要期待什麼摘帽。凡是一開始診斷自閉症,後來摘帽的,那樣的孩子根本就不是自閉症。
豐豐目前,還不知道很多詞語並不是表面的意思,很多詞語看起來是形容詞,說出來卻會表達出來褒貶。
鄰居奶奶來家裡,豐豐:奶奶,你的腿短,我爸爸的腿長。(事實上,確實比較矮,估計1米5)奶奶:昂,你爸的腿長,我的腿短啊,那你的腿長不長?豐豐:我的腿短。
豐豐沒有別的意思,完全是在描述他的想法,因為是在機構裡學習了長短吧。
-
4 # 高醫生口腔健康管理
首先我們要正確的判斷什麼是自閉症,自閉症主要是
1、社會交往障礙
2、交流障礙
3、興趣狹窄
4、刻板重複的行為方式。
目前中國的治療方法為:
1、早發現,早治療。治療年齡越早,改善程度越明顯。
2、促進家庭參與,讓父母也成為治療的合作者或參與者。患兒本人、兒童保健醫生、患兒父母及老師、心理醫生和社會應共同參與治療過程,形成綜合治療團隊。
3、堅持以非藥物治療為主,藥物治療為輔,兩者相互促進的綜合化治療培訓方案。
4、治療方案應個體化、結構化和系統化。根據患兒病情因人而異地進行治療,並依據治療反應隨時調整治療方案。
5、治療、訓練的同時要注意患兒的軀體健康,預防其他疾病。
6、堅持治療,持之以恆。
-
5 # 孫榮輝
這個問題稍微帶點坑,相信題主也找過很多答案了,不管是書本上還是各種形式的答案,其實說的都是道理,每個孩子各不相同,所以,大部分答案是無效的。
每個問題的解決都需要能力,比如汽車出現問題我們會找修理廠,高階汽車出現問題我們肯定不會找普通的修理廠,是因為他們不具備能力。
你問的是一個自閉症患者如何教育引導,這就需要家長具備這方面的能力,但是,大部分家長都是不具備教育孩子的能力,更不要說自閉症的孩子了。
想要解決你這個問題,需要以下幾個方面,你只要做好,就會受到結果。
1、孩子的自閉症是怎麼形成的?是先天還是後天,作為家人可能不明白,一定要找專家看下,瞭解孩子的病因。
2、解決這些自閉症患者的問題需要什麼樣的能力,這需要自己不斷的去鍛鍊,而非看書,書上的都是知識,要把知識轉換為能力。
3、孩子需要是那樣的環境,要去打造,環境對自閉症患者至關重要,負能量太多或亂糟糟的環境根本無法解決孩子問題。
4、自己是否能達到足夠的時間去陪伴,足夠的金錢去支撐,都是對孩子的恢復至關重要。
若題主能做到這四點,基本孩子的恢復會很好,不怕有難事,只要肯努力
-
6 # 大賽爸爸說
我們說自閉症也叫孤獨症,這是一種先天性的社會性發展障礙。通常都是在孩子2-3歲左右被發現,主要表現為社交障礙,眼睛不看人,不關注他人;語言障礙,2歲還不會說話,3歲還沒有主動性語言;重複刻板行為、狹隘興趣,並由此嚴重影響了生活、學習,這樣的表現就可以被判定為自閉症。
對於孤獨症譜系障礙的孩子來說,三歲以下主要以家庭訓練為主,三歲以上則可透過康復機構訓練、家庭訓練和社會化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干預,以便取得良好效果。
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強調在家庭生活中教育自閉症孩子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又該如何訓練孩子呢?
首先,情緒決定成敗。自閉症孩子的異常行為總是會引起父母的焦慮情緒和不滿,更是考驗著家長的耐心。而父母的情緒又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產生巨大的影響,可以說也是決定孩子能否順利康復訓練的關鍵。
比如,許多家長對於孩子的語言能力不足表現出很煩躁的狀態,對於同齡孩子來說很簡單的事情,自閉症孩子卻怎麼也學不會,導致家長失去了信心和耐心。甚至於精神崩潰,對孩子大喊大叫,大打出手的情況也很常見。
其次,要育人先育己。父母要注意學習相關知識和家庭訓練方法。我們說自閉症本身就是一個尚在研究的領域,而其康復治療方法更是世界級難題。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對孩子進行早期的評估和干預訓練。而早期識別和早期干預就顯得相當重要。
比如,從出生後到2歲之前的各個生長髮育階段都會有不同的特徵讓父母和家長能夠及早的識別出孩子的異常狀況,關鍵在於要掌握知識和方法。
再次,教育融入生活。有個詞叫寓教於樂,是說讓孩子在歡樂的環境下將教育化於無形之中,效果最好。而對於自閉症的孩子來說也是一樣。這些孩子最缺的不是形式化的知識,而是最普通的生活自理與社會交往能力。
因此,在家庭生活中教育是最好的選擇。同時,對於沒有能力和精力的家長來說機構訓練也是一種選擇,只是也存在很多現實困難。
比如,對於許多家庭來說,高昂的訓練費用讓人怯步,而很多地區連個正規的訓練機構都難找。孩子越小對陌生環境越恐懼,需要長期的適應過程。而機構訓練時間有限,大量的家庭生活時間被浪費掉了。最主要的是機構訓練不可能長期,孩子最終還是會迴歸家庭。
最後,訓練貴在堅持。自閉症孩子的康復訓練是一個慢長的過程,這也是很多家長所不瞭解的。所謂短期見效的速成訓練都是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傷害,而孩子掌握的只是機械式的語言或反應,根本應對不了現實生活問題。
例如,有些家長認為三、五個月給孩子強化訓練一下,就可以去上幼兒園了,這是不現實的,孩子的成長和進步是有一定的規律的,自閉症的特徵就決定了康復訓練必須透過長時間的積累才能獲得有效改善。
總之,自閉症孩子的教育和康復訓練具有永續性的特點,需要父母付出極大的努力和耐心,而孩子的成長和進步都會有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因而對家庭、父母和孩子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
7 # 羅格家庭心理畫
自閉症是一種廣泛性的發育障礙,那麼,在生活中,我們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開展有效的康復教育:
1.明確孩子身心發展現狀,找出長短板,揚長補短;
2.建立家庭成員間的親密關係,為孩子發展良好的社會關係做準備;
3.主動發現孩子的喜好和敏感事、物,在日常生活中開展康復干預的時候可以作為強化物使用;
4.做好日常教育記錄,自閉症孩子的康復效果呈現緩慢,要不斷自查、反思、調整教育目標。
5.教育康復者要注意調整自己的情緒,對孩子保持足夠的耐心和用心。
對於自閉症孩子,沒有最好的教育,只有最適合的教育!
-
8 # 8爪媽媽
孩子的口語發展是有一定順序規律的,無論普通孩子、自閉症及發育遲緩孩子,通常都是照此發展,相較而言,自閉症孩子由於心智發展的落後,發展階段通常會推遲幾個月或幾年,有些自閉症孩子也會出現長期停留在某個口語階段,進展困難的現象。因此,瞭解孩子所處的口語階段,從而進行適當的干預引導訓練,能夠有效提升孩子的口語能力。
那麼本文將按孩子口語發展階段順序,分別進行介紹,並針對各階段,提供相應的訓練方法。
兒童口語發展的階段順序一、無語言階段
特徵描述:不會模仿聲音,但可模仿成人面部動作,如:伸舌頭、張嘴巴、做鬼臉等。
訓練方法:
首先要檢查孩子的構音器官發育是否正常,在排除這個原因後,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面對面交流,增加語言刺激
父母如果是低頭族和孩子面對面交流機會少、或是老人撫養,對孩子沒有足夠的交流,都會對孩子的語言發展產生影響。就像“狼孩”,沒有人類語言環境的,怎麼可能學會說話?所以,家庭環境中,和孩子要面對面交流,增加語言刺激。
2.加強孩子的認知理解
很多家長只關心孩子會不會說,卻往往忽略是否聽懂,如果孩子只是仿說,沒有理解意思,語言也就失去了意義。所以,家長要加強孩子的認知理解,才能提升寶寶的語言表達。
關於認知理解,推薦文章:針對具體漢字,讓孩子理解指令,開口說話(附案例)
3.錯過敏感期、語言仍可開發
通常孩子的語言敏感期是三歲前,6歲後若孩子還是不開口,開發引導將會更難,但是,無論5歲還是50歲都有可能學會一門外語,只是年齡越大學習難度也更大,所以,語言引導要儘早!
二、仿說階段特徵描述:從模仿聲音,到模仿單字—疊字—單詞,逐漸增加。
訓練方法:
1.加強模仿力
我們學習語言語都是通過後天模仿,因此孩子是否具有模仿力,是學會語言表達的關鍵。普通孩子透過家長的簡單示範,可能就會掌握,而自閉症孩子,因為天生模仿能力較弱,所以,學習起來就會較為困難。
關於自閉症如何進行模仿,文章推薦:自閉症孩子,如何進行模仿動作?
2.引導孩子發音
訓練孩子發音,通常先從母音開始,然後才是子音。家長可結合孩子情況,找出孩子可以發出聲音的字,如:寶寶能發出baba音時,就可以引導他說出趴、拔、類似的發聲,並配合相應動作,引導孩子發音並理解。
關於引導孩子發音,文章推薦:寶寶聽不懂指令,如何教他開口說話?(附:具體漢字說話方法)
3.即時模仿
隨時隨地即時模仿,家長要了解孩子的口語發展階段,從而來促進口語能力發展,在日常生活中,將訓練融入生活。
舉例:
如看到小貓,家長可以模仿小貓的聲音,發出“喵喵”的聲音,引導孩子一起模仿,併發聲。
三、名詞命名階段特徵描述:隨著孩子的發育成長,從咿呀發聲到發展為語言,通常孩子開口都是從名詞開始,如:爸爸、媽媽等
訓練方法:
1.識別人物
讓孩子透過面孔來識別人物,並能叫出稱呼,同時,當成人面部做出一些情緒表達時,引導孩子進行互動反饋。
2.識別顏色+形狀+物品
這個時期,孩子屬於資訊儲存階段,也就是透過名詞的命名,來識記各種資訊,家長可透過一些圖片或實物,來指認給孩子,如顏色、形狀,物品等,並逐漸加大對事物的認知,生活中隨時隨地進行指認,直到對事物能準確命名,如,看到蘋果可說出:蘋果。
3.家長表達準確
很多孩子在剛學說話的時候,家長都會示範一些疊詞,如:車車、飯飯、吃吃等,家長示範時要正確表達,從而減少孩子識記後,再進行名稱轉換。如已經識記的疊詞,家長要逐漸規範表達,如:疊詞轉名詞,車車—汽車。
四、動詞運用階段特徵描述:此時語法尚不成熟,這時的語言,沒有主語,基本都是短句或電報句。
訓練方法:
1.語言拓展
通常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落後於語言理解能力,所以,有時孩子無法完整說一句話,或表達一件事,這時,就要做語言拓展訓練。
2.名詞+動詞拓展
孩子儲存了一定名詞,但還不能自如的表達,家長在訓練引導的時候,最好場景化,更利於孩子理解。如:吃飯的時候,說吃飯,加入“吃”這個動詞,而不說飯飯。當孩子能說出一個字時,家長要將字拓展為詞,再拓展為句。
如:飯—吃飯;肉—吃肉;水—喝水;車—推車
五、加入主語階段特徵描述:經常用自己的暱稱代替"我”,如“寶寶吃飯",暱稱與“我”混用後,逐漸用“我”作為主語代替暱稱,這個過程,也標誌著自我意識初步建立。
訓練方法:
1.拓展主語句子
同上面的方法一樣,要融入場景,並加入主語+代詞拓展。
舉例:
寶寶餅乾—我要吃餅乾;出去—我要出去玩;吃薯片—我要吃薯片
2.短句拓展
將任意短句完善為整句:媽媽抱—媽媽抱抱我;洗手一寶寶在洗手;小貓—小貓在吃飯
六、問句階段特徵描述:這期間喜歡發問,問是什麼?代表孩子已有初級抽象能力,問為什麼?代表孩子有一定的邏輯推理能力。
訓練方法:
1.問句訓練
同一個問題,可變換不同形式問答。隨時提問,多樣提問,避免刻板,在生活中融入教學。
5W+H根據兒童能力隨意變換, 即:who(誰)、what(什麼)where(何時),when(何地),why(為什麼),how(怎麼)
舉例:洗手
這是什麼?這是誰的手?為什麼洗手?手怎麼了?去哪洗手?等等進行問句拓展訓練。
2.判斷句訓練
透過訓練,逐漸評估自己的能力,對判斷詞:能,會,可以等的認知理解。
物品判斷:
家長拿著香蕉,問孩子:這是蘋果嗎?孩子答:不是;家長問:這是什麼?孩子答:這是香蕉。
能力判斷:
家長指著保溫杯問:你能擰開嗎?無論是否回答正確,都要讓孩子自己進行操作嘗試,當孩子擰開時,家長示範說:我能擰開,孩子透過仿說並結合剛才的行為,加深理解。
訓練方法:
1.拓展形容詞
透過拓展詞語,讓孩子理解形容詞的正確使用,並能恰當的描述。
舉例:家長拿著蘋果,問孩子:這個蘋果是什麼樣的?
家長可以先示範並用手示意圓形說:圓圓的蘋果,或紅色的圓圓的蘋果。
寶寶吃一口後說:紅色的圓圓的蘋果,吃一口,酸酸甜甜的。
2.記憶描述
家長可透過圖片或根據當下情景,引導孩子進行描述。生活中隨時用上面提到的5W+H發問,孩子在描述時加入形容詞。
舉例:我們去哪玩?公園在哪?公園裡有什麼樣的樹?有什麼樣的花?天空是什麼顏色的?小鳥在哪飛?等等。
八、對話階段特徵描述:對話從1回合到多回合,通常對話回合數與孩子年齡趨同。如3歲孩子,通常可以完成至少3回合對話。
訓練方法:
1.對話訓練
你叫什麼名字?你今年幾歲了?你吃飯了嗎?
對於這樣的回合式問話,兩名家長可以先進行對話示範,普通孩子通常經過家長的示範,很快就能正確回答,
但發育遲緩、自閉症孩子,常常會不理解,並會出現重複問題的現象。
如家長問:你吃飯了嗎? 寶答:你吃飯了嗎?問:叫阿姨, 寶答:叫阿姨,
如果孩子出現這樣的問題,對問話總是重複,具體操作訓練方法,
2.傳話訓練:
傳話涉及到至少三個人,那麼在做這個訓練時,前期孩子要理解“你”“我”“他”才能進行,所以,至少需要兩名家長的配合。
爸爸發指令:寶寶,你讓媽媽把蘋果拿給我,看孩子的反應,如能正確表述給予鼓勵,如不能,家長要在孩子沒開口前,進行示範,蹲下和孩子目光對視,直接示範說:媽媽,你把蘋果拿給爸爸。
九、修辭階段特徵描述:透過引導,孩子能將比喻、擬人、成語在語言表達時正確運用。
訓練方法:
1.同類修辭,多次示範
對於修辭及形容詞的表達,家長先示範,孩子最初通常並不理解具體詞意,但透過一個修辭多次重複示範,引導孩子的認知理解。
舉例:裙子像花一樣;蘑菇像小傘一樣;月亮像蛋糕一樣;
2.修辭簡單易懂
通常一個修辭,舉例3-5個案例,孩子理解並能正確表達,即透過。這時的比喻,一定要簡單,比喻物品和實物接近,同時,多個比喻重複舉例,讓孩子加強對修辭的理解,然後再根據孩子的理解程度,進行更多拓展訓練。
十、邏輯關係階段特徵描述:語言表達已具備一定邏輯思維能力,透過訓練,讓孩子理解事物的發展規則,以“因為”“所以”訓練為例:
訓練方法:
1.圖片、場景引導
家長可以拿出一些圖片,或在日常生活中提出問題,透過引導孩子回答,理解因果關係。
舉例:家長邊提問邊指著圖片回答:為什麼要洗手?因為手髒了,所以要洗手。
2.同類問題,多次示範為了加強孩子的理解,以因果關係為例,可以同時提出多個問題,都用因果關係來回答,從而加強孩子理解。
舉例:為什麼喝水?因為口渴了,所以要喝水
為什麼開空調?因為天熱了,所以要開空調
為什麼掃地?因為地髒了,所以要掃地,等等。
對於“因為”“所以”這樣的抽象詞彙,家長不需過多解釋,只要示範在相應場景,讓孩子依此表達即可。按照這樣的方法,還可以訓練:如果,不;既然,那麼;等類似詞語關係,逐漸拓展孩子的語言邏輯思維。
回覆列表
要回答如何教育,首先得了解什麼是“自閉症”。
自閉症是一種嚴重的慢性神經精神障礙,涉及語言、認知、社會交往能力等多種基本心理發育障礙,臨床上多以不同程度的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為主要表現。多發生於嬰幼兒期,且以男孩最多。 病因探究:1.自閉症是天生基因造成的,就是先天腦補受損而引起的發展性障礙。
2.可能是受到家庭或外部環境因素,讓孩子產生了心理陰影。
可見,自閉症(孤獨症)並不是一些人所說的就是由後天環境和教養方式造成的心理疾病。
探尋解決途徑:1.敢於直面現實,正視不幸。
自閉症(孤獨症)確實給不少家庭帶來了不幸,有的甚至影響到夫妻和睦、婆媳關係。然而,退一步想,儘管父母很難做到淡定、坦然,但如果連父母都不能勇敢地面對這一事實,進而接受事實,又何談積極地給孩子做康復治療呢?
所以,既然為人父母,就要有父母的擔當與責任。面對自閉症的孩子,勇於正視,接受事實,積極應對,就是擔當和責任的體現。
2.積極尋求專業幫助,進行科學地治療和系統地康復訓練。
從引發“自閉症”的原因看來,主要的因素不是家庭後天的行為、環境,而是天生基因缺限——先天腦補受損,所以對父母自身而言,應是“無能為力”、“束手無策”,所以最佳的選擇還是積極主動地尋求專業幫助和治療。
3.給孩子創設更為和諧的、充滿親情的家庭氛圍。
雖然,家庭環境不是自閉症的主要誘因,但愛意濃濃的家,一定更有利於和孩子的溝通與交流,更有利於緩解孩子精神、心理的障礙。再者,“好上加好”容易做到,而面臨窘境的家庭,能做到和諧歡樂、笑意盈盈極難。所以,提醒這些不幸的父母,要從自身做起。
4.父母要有“極大耐心、超強毅力”的心理準備。因為治癒自閉症是一項長期持久的康復訓練的過程。對此有清醒的認識,我覺得更利於父母的堅持。
5.父母努力成“專家”,更有利於孩子的康復訓練。
這兒引用他人的非常中肯的一段話:
“……作為自閉症孩子的父母,我們不能一方面感到無助,一方面不肯學習。自閉症雖然目前只能依靠長期系統地康復訓練來儘可能提升患者的各項功能,但這件事情的主力並不是康復機構和特教老師,而是家庭和家長。我們才是會伴隨孩子一生的人,家庭才是孩子真實的生活學習環境。每一個家長都是小白,但我們必須學習,讓自己成為專家,我們要去了解自閉症到底是怎麼回事,要去學習ABA,要去實踐DTT......目前,治療自閉症還沒有更有效的方法,但只要我們堅持,付出就不會沒有意義;況且,隨著科學的發展,相信曙光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