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臨沂彭彭小胖vlog
-
2 # 生活問道
窺一斑而見全豹。同一件事中兩個人不同的處理方法是兩個人從情商到智商的全方位的比較。這種比較,往往有一個轉折點,也就是常說的物極必反。
董卓的大半生都是在世之梟雄的傑出才能中度過,少年時更是白馬輕裘、快意恩仇。但是一切都從少帝與獻帝的廢立發生了轉變。
董卓進入長安時,剛剛繼位的漢少帝劉辯同陳留王劉協被十常侍餘孽挾持,危在旦夕。在關鍵時刻是董卓挺身相救,可以說,董卓此舉不啻於救天之功。如果董卓按部就班的挾天子以令諸侯,那也是漢朝勢微的必然結果。
但是董卓董卓長期遠離中央政府,同時也遠離漢朝統治集團的文化中心。他的理念中看不慣懦弱無能的小皇帝劉辯,而更看好臨危不懼的劉協。
這一點很讓人懷疑董卓為什麼要這麼做?既然要把持朝政,一個懦弱無能的皇帝其實更符合他的利益。所以說,董卓的廢立只是一塊探路石,是在試探政治集團的反應,為他的篡立做準備。
他的行為直接觸犯了統治階級的底線,他的做法直接將他由中興鼎立功臣打烙印為“人民公敵”。
我們再來看看曹操。
曹操同樣是救漢獻帝劉協於危難中,而劉協所處環境比當初少帝劉辯還要危急。
少帝劉辯逢難之際,朝廷是宦官與統治階級的對抗,而到了獻帝劉協這裡,已經是天下紛爭的軍閥勢力間的武裝對抗。這時,但凡一個頭腦發熱的人都可以置獻帝與死地。
可以說漢朝實際上已經亡了。獻帝僅僅是因為還具有道德綁架的價值而存在。
儘管如此,曹操依舊依靠自己的睿智將漢獻帝劉協重新推到至高無上的那個位置。
即便是名義上的,也是朝代更迭所必須要有的一個過程。
“欲速則不達”,曹操深諳此道。
經過了曹操十幾二十年的潛移默化的理念灌輸和朝廷老臣的不斷消逝,漢朝已經消失在所有人的頭腦中的時候,曹魏也順理成章的建立了。
-
3 # 江湖小曉生
同樣是挾天子以令諸侯,董卓想做的事情,其實曹操也想做,而且做得比董卓好得多。可以說曹操繼承了董卓的遺志,實現了董卓沒有完成的夢想。可是給人的感覺這個兩個人完全不一樣,這是為什麼呢?
董卓不僅挾天子,而且擅自廢立天子。董卓是涼州軍統帥,他被袁紹請來以後,不僅燒殺搶掠,而且將原來的漢朝皇帝給廢了,改立漢獻帝做皇帝。這件事是震動朝野的,因為當時漢朝的形式還在,上次廢掉皇帝的是篡位的王莽。
大家都認為漢朝可以延續數千年之久,所以對董卓的這種行為嗤之以鼻,把他看成了權臣王莽那種人。一個一眼看上去就要造反的人,大家當然是非常討厭的。
而曹操給人的感覺就和順多了,他先是將漢獻帝迎接回自己的地盤,隨後供奉了漢獻帝幾十年,一直到他去世,都沒有篡位,而且對漢獻帝還不錯,大家對曹操的感覺自然就好得多。
曹操絕頂聰明,而董卓則顯得十分魯莽。說曹操聰明大家一定不會反對,因為曹操的確是非常聰明的一個人。從起義開始他就打著恢復漢室江山的旗號,把漢獻帝當祖宗一樣供奉著。隨後又帶兵南征北戰,不僅在戰場上屢屢獲勝,在朝廷當中也能夠鎮得住那些有反叛意識的大臣。
此外他文韜武略無所不通,在文學方面的成就相當高,自然受到眾人的青睞。董卓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魯莽,他將漢朝皇帝玩弄於鼓掌之中,對朝臣採取武力打壓手段。
讓沒有軍權的臣子們敢怒不敢言。所以董卓儼然就是一副土軍閥的形象,除了手裡有軍隊,其他什麼都沒有,他拿什麼跟文武雙全的曹操相比呢?所以說董卓必然是要遭到眾人唾棄的。
曹操成績斐然,是曹魏鼻祖,董卓因為女人被呂布殺了。兩個人最後的成績也能看出兩人的差別。曹操憑藉自己的努力,一統整個北方,為曹丕建立曹魏王朝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且曹魏是當時三國之中,實力最強大的一個。不僅人口眾多,而且經濟繁榮地盤廣袤,這些都是曹操一點點積累下來的。
這些基礎也為後來司馬家消滅蜀漢和東吳創造了先決條件。而董卓終其一生,不過就是一個涼州兵的領袖,他雖然貴為丞相,可是並沒有對皇城以外地方擁有控制權。
也就是說全天下並沒有人聽從董卓這個丞相的調遣,他只不過是一方軍閥而已。為了一個女子,他能跟呂布鬧翻,最終慘死在呂布手裡,可見董卓本人並沒有什麼雄才大略,在功績上跟曹操就更加沒法比了。
曹操禮賢下士,廣納天下豪傑,董卓只收了個呂布還被反殺。曹操在當時來看,是真正的英雄人物。他為了能夠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對人才十分看重。因為他認為人才是當時最可貴的資源,只有利用好了人才,他才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
這些都是曹操愛才惜才的體現,這些人才當然對曹操印象好咯。而董卓一輩子沒見他怎麼招攬過人才,唯一招攬來的呂布,到最後還因為他處理不好關係,最後成為反殺自己的那個人。
總結:董卓哪方面都比不上曹操,兩個人的感覺自然不同。董卓除了挾天子以外,還擅自廢立天子,這件事是漢朝那些老臣們所不能容忍的。而曹操對天子卻十分好,一輩子也沒有篡位。曹操實在是太聰明,文韜武略無所不能,算是當時的一位全才。而董卓除了魯莽和軍閥形象外,什麼都沒有,然是不受人待見。曹操最終的成績是非常好的,一統整個大北方,是三國之中實力最強的一方,而董卓除了長安城以外,他對天下沒有任何控制權,只是一個普通的軍閥而已。曹操對人才十分看重,為了成就大業,廣納天下英才,而董卓除了招攬了一個呂布,什麼人才都沒有招攬,高低立見。 -
4 # 辯證哲學論
第一,董卓冒天下大不韙,廢舊立新,並任意殺害大臣,放縱親信侵擾百姓,搞得人心思漢。
189年5月,漢靈帝駕崩,大將軍何進主持大權,遂後十常侍為了自保,刺殺大將軍何進,中常侍張讓劫持小皇帝劉辨出城,到達北邙山時,董卓率領大軍救駕成功,迎接小皇帝回洛陽,遂後董卓掌權。
此時,是189年的8月,漢靈帝剛死3個月,雖然184年的黃巾起義對漢政權一沉重的打擊,但是,各方刺史太守仍“人心向漢”,沒有一個敢起來與朝廷分庭抗禮的。但是,此時的董卓卻冒天下之大不韙,毒殺何太后,廢小皇帝劉辨,立董太后撫養長大的劉協為帝,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漢獻帝。從此,董卓開始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亂政生活,他權傾朝野,號稱“尚父”。
陳志《董卓傳》:(董)卓至西京,為太師,號曰“尚父”。董卓在這一時期,不論是私生活還是政治生涯都是違背了漢朝的正統思想的。他任意殺害朝中大臣,放縱親信及士兵侵擾百姓,強姦婦女,搞得人人怨恨,人心思漢。
範書《董卓列傳》:時太史望氣,言當有大臣戮死者。(董)卓乃使人誣衛尉張溫與袁術交通,遂笞溫於市,殺之,以塞天變。在這一時期,他的作為非常像西漢末年的王莽,而並不像被漢武帝授予“周公背子圖”的霍光,霍光輔佐漢昭帝被後世傳為佳話,他廢海昏侯劉賀也是出於劉賀自身不能肩負大任,才行“廢立”之舉的,而少帝劉辨以及何太后都沒有做什麼出格的事情,董卓就“力排眾議”先廢掉了少帝劉辨,後又遷都長安,這一“謀逆”而非“匡正”的舉動,使天下各路兵馬,共計18路諸侯,聯合推舉盟主共討董卓。
第二,曹操在196年迎接漢獻帝時,已天下大亂,人心思亂。196年8月,曹操迎漢獻帝於許昌,此時,各方諸侯早已各自為政,正所謂“秦失其鹿先得者王”。正因為此,所以袁紹根本沒把迎接漢獻帝當回事。同時,195年漢獻帝特意下詔書,要求徐州的呂布迎接自己,但是呂布卻以缺兵少糧為藉口回絕了。此時,漢獻帝的情況非常尷尬,走到哪裡都沒人理會。這跟董卓亂政時期是完全不一樣的,當時的皇帝,那是天下之主,“一聲號令,誰敢不從?”,而現在的皇帝,則成了沒人要的主了。
同時,曹操自身水平遠高於董卓,曹操唯才是舉,任人唯賢,而董卓多信任親信,排擠外姓,用法嚴厲,亂殺大臣。
綜上所述,大環境下,各方諸侯從“人心思漢”變成了“人心思亂”;小的方面,董卓剛愎自用,不得人心,曹操則雄才大略,唯才是舉。所以,兩人一暴一傑,給人觀感當然不同。
-
5 # 南宮外史
董卓,涼州隴西人,即今甘肅人。‘’少好俠,嘗遊羌中‘‘,’性粗猛有謀‘’’,羌人敬畏。漢永康三年被任命為羽林郎,數有功,遷至幷州刺史,河東太守。中平元年,邊章、韓遂與羌胡反叛,董卓為中郎將,拜破虜將軍,有功。中平三年,韓遂、馬騰圍陳倉,董卓為前將軍解陳倉之圍,大敗韓、馬軍。中平六年,靈帝崩,少帝繼位,何太后聽政,大將軍何進主持朝政。為誅宦官,詔董卓進京,導致宮廷大亂,董卓趁機挾天子以令諸侯。但董卓本邊人,缺少文治知識,為控制兵權,而清除將領,使武將人人自危。為鞏固自己的地位,強行把國都從洛陽遷至長安。為防百姓逃跑,把洛陽以及附近二百里內的大中型建築全部燒成一片瓦礫。全城百姓及百官沿路凍餓疾病死亡十之七八。而長安則是一片廢墟,從新建造房屋宮室,百姓苦不堪言。卓還縱容士兵挖墓掘墳,搶劫財物,姦淫婦女。殺害集市百姓,將頭顱懸掛馬項下,招搖京城,領功請安賞。史書記載‘卓性殘暴不仁,以嚴刑恊眾’‘。他頒佈的法律混亂不堪,還毀舊錢另鑄小錢,導致物價上漲。建自己的城堡,儲存搜刮來的財寶和糧食,整日尋歡作樂。雖然他也極力提拔、籠絡官員人才。但他在治理國家方面的為所欲為,殘暴不仁,最終導致了官民的反對,而滅亡。
反觀曹操:沛國礁人,青少年時愛好讀書,精兵法,善詩歌,工書法。也曾任性好俠,放蕩不羈,不修品行。時人稱其: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曾任洛陽北部尉,造五色棒,有犯禁著者,無論貴賤,均棒殺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曾任頓丘令。光和三年即184年,徵為議郞。黃巾起義,曹操被拜為騎都為尉,有功,遷濟南相。整頓吏治,反腐倡廉,‘政教大行,一郡清平‘’’。董卓亂政,曹操散家財,合義兵與多路諸侯聯合討伐董卓。後義軍內鬥,互相攻擊。曹操在此過程中實力大增。建安元年,曹操迎漢獻帝,遷都許昌,封曹為司隸校尉,錄尚書事。旋即封為司空,代理車騎將軍職務,位在百官之上。從此形成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格局。
曹操在任期間先後平定呂布、張繡及董卓餘黨李傕、郭汜。後又平定袁紹。袁術稱帝,曹又平定之。最後形成東吳孫權、西蜀劉備割據局面。曹操還遠征烏桓,平定涼州,在最大限度內實現了漢朝的統一。
在施政上,他任人唯賢,清正明達之士得以任用。禁止豪強兼併土地,,大力發展生產。在北方實行屯田制,興修水利,解決軍糧問題。
建安五年,擊敗袁紹後,下令盡收其輜重圖書珍寶。廣收戰亂散失的官府和民間圖書,藏於中外三哥閣和秘書省。
兩相對比,可見董卓缺失的是文治功夫,甚至他不懂如何治理國家,只是一個殘暴的武夫而已。而曹操則文武兼具,善於以中國傳統文化思想治理國家。所以,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就顯得為人們所能接受了。
-
6 # 豹眼看歷史
的確是這種感覺。
董卓運氣好,剛好遇見了天子遇難外逃,也算是護駕有功。
除此之外,董卓就沒幹一件人事。
01
“漢賊”曹操
曹操的子孫代漢稱帝,有人把曹操稱作“漢賊”。
是否公允先不說,畢竟曹操也做了幾件有益於社會的事。
其一,統一了北方,讓社會秩序安定下來,結束了混亂的局勢,百姓得到了較為穩定的生活。
其二,平定北方邊塞,解除了鮮卑、南匈奴、烏桓等遊牧民族的隱患,採取了有效的措施加強管理,促進了民族的融合。
其三,唯才是舉,提升了士族階層的地位,打擊了豪強世族勢力。
其四,施行屯田政策,興修水利,促進了農耕經濟的發展。解決了土地荒蕪與流民生存的問題。
其五,依法治國、治軍,改變了封建社會統治的新體驗。
其六,促進了文化的繁榮和發展,倡導了新的學風、文風,提倡節儉,主導薄葬,具有很大的進步意義。
儘管也做了許多令後世詬病的事,雖然存在異議,但畢竟不能令人信服。
不管如何去評價曹操,畢竟那些成就,不可否認。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02
“董賊”
中平六年(189年),大將軍何進欲剷除宦官,不料洩露機密反被宦官所殺。
虎賁中郎將袁術帶兵誅殺宦官。
張讓挾持少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半夜出逃,在北芒被進京勤王的董卓碰到,然後護駕回宮。
無論如何,這是一件大功勞,國不可一日無君。
除了這件事,從董卓出生,到被點天燈,整個一生,就沒幹一件人事,真正是“罄竹難書”。
隨便說兩件事吧。
其一,說三國,總提到漢末豪強勢力,那就看一下董卓的經歷吧。
不知道董卓家裡是不是有礦,但的確很有錢。少年時,董卓唯一的事就是花錢。
董卓祖籍甘肅定遠市岷縣,與西羌雜居。董卓長得身高馬大,憑藉野蠻兇狠的性格和粗壯強悍的體魄,在當地無人敢惹,稱王稱霸。
當時羌人忍受不了漢朝廷的壓迫剝削不斷反叛,朝廷又無力平叛,就藉助於豪強的勢力平定叛亂,董卓因為得到朝廷的徵召。
後來,黃巾起義爆發,董卓又鎮壓起義,逐步得勢。
此時的董卓,最多也就是個草莽霸王,就是黑社會老大。
內憂外患的漢朝廷,依靠地方豪強來鎮壓黃巾起義軍,以毒攻毒,無異於飲鴆止渴。
但喪失中央權威的漢室,進一步衰微,致使豪強世族的勢力得到了進一步的膨脹,以至於徹底失控。
其二,入京擅政。
擅自廢掉少帝改立獻帝,把持朝政。
接下來,董卓的所作所為,一句話,就是無惡不作,致使人神共怒。
王允、呂布設計除掉董卓以後,滿朝文武和所有的兵士都高呼萬歲。
長安百姓高興地在大街小巷載歌載舞,慶祝國賊董卓被誅。
據說董卓死後,被暴屍東市,守屍吏把點燃的捻子插入董卓的肚臍眼中,點起天燈。
董卓肥胖,“光明達曙,如是積日。”
任何朝代都一樣,老百姓不管誰做皇帝,僅僅期望有個安穩的生活就行啦。
不必說“挾天子以令諸侯”,即便是自己登基做了皇帝,也無不可。
但不可以憑藉強權,飛揚跋扈,視人命如草芥。
“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此言不差。
-
7 # 江雨燕
其實就是董卓和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時選擇了走不同的路線,董卓是輸出流,曹操是技巧流,所以董卓雖然已經成為實際權力統治者,但是他沒有發揮出“天子”最大的效應,而曹操則卻透過操縱天子完成了自己諸多的政治訴求,使自己合法化。
那麼董卓和曹操是如何不同挾持天子的呢?
走殘暴輸出路線的董卓,上下失心在“十常侍之亂”中,董卓在何進的號召下準備進入洛陽給何太后施加政治壓力,當時這一決策都遭到陳琳和曹操的反對,但何進一意孤行,由此讓董卓有了進入洛陽的理由。“十常侍之亂”爆發後,何進死於宦官之手,漢少帝劉辨和劉協被張讓等人挾持而去。
駐紮在洛陽城外的董卓於是進京,在北邙山救出了漢少帝劉辨和劉協等人,在這個過程中董卓招收了何進的部下,又吞併了丁原的軍隊,由此得以掌控洛陽的軍政大權。他先是主導漢少帝劉辨被廢,又毒殺何太后的戲碼,由此掌控了東漢末年的政治大權。
他甚至自拜相國,封郿侯,有“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的特權,由此顯現出董卓已經成為東漢政權的實際掌控人,但董卓並沒有充分利用手中的這份權力為自己的將來謀劃政治地盤,而是憑藉手中的權力盡幹一些拉仇恨的事情。
他大肆誅殺朝臣,甚至殺害何太后的母親舞陽君,又把何苗的屍體拉出來毀壞,更偷偷指使人掘開漢靈帝的陵墓偷盜珠寶,又指使李儒毒殺漢少帝劉辨。這些行徑都招致許多人的反對,以袁紹為頭的反董聯軍由此組成。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董卓並不存在“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事實,這句話用來表述他的專權是不準確的,只能說他挾持了天子,但遠還沒有達到“以令諸侯”的地步,而且他誅殺大臣、操縱政局完全不是以天子的名義。
而是以他自己的名義,譬如董卓遷都挾持漢獻帝劉協遷都長安後,他自己乘坐著不符合禮制的青蓋金華車,而朝中公卿大臣在董卓面前都需要行跪拜之禮,而董卓不必回禮,朝政政務大事也都由董卓決斷,這些種種行徑都表明董卓實際上是把自己當成了皇帝。
所以說他走的是很粗暴的權力輸出流,他憑藉的完全就是自己的軍隊力量,漢獻帝對他的作用實際上是很小的,他並沒有充分利用漢獻帝的天子身份,反而把自己的身份凌駕於漢獻帝之上,所以導致天下諸侯對他都很不滿,最終在王允的策劃下被呂布刺殺身亡,不僅什麼都沒有撈著,還給自己留下一個惡名。
曹操走技術流,利用漢獻帝完成了自己諸多的政治目的曹操是玩“挾天子以令諸侯”最好的玩家,董卓死後,他的部下李傕和郭汜挾持了漢獻帝,後因李傕與郭汜發生矛盾決裂,雙方在長安大戰,漢獻帝在楊奉等人的保護下逃離長安,並下詔令天下諸侯勤王。
這時候荀彧趁機向曹操建議說:“今車駕旋軫,東京榛蕪,義士有存本之思,百姓感舊而增哀。誠因此時,奉主上以從民望,大順也;秉至公以服雄傑,大略也;扶弘義以致英俊,大德也。天下雖有逆節,必不能為累。”
曹操聽從了這一建議,把漢獻帝等人遷到了許昌,這時候的漢獻帝已經落入曹操手裡,所以曹操利用漢獻帝幹了些什麼事呢?
先是以漢獻帝的天子身份為名征討袁紹,“責以地廣兵多而專自樹黨,不聞勤王之師而但擅相討伐”,其實誰都知道漢獻帝說的都是些無關痛癢的話,但漢獻帝畢竟是天子,他的身份始終擺在那兒,天子說你是叛賊,所以首先造成袁紹名聲受損。
其後曹操又利用漢獻帝的天子身份,讓自己成為關中地區名義上的領導人,為什麼說是名義上呢?因為這時候的關中有很多割據的軍閥,但是曹操讓天子命令自己成為關中的領導人,雖然這些軍閥不一定聽,但這是人家天子冊立的,是合法正規的,所以有利於曹操在關中行駛權力。
所以,漢獻帝雖然沒有了權力,但是人家可以給你一個正式的名分,所以就連呂布就也不得不求曹操讓朝廷給自己一個徐州牧的正式名分,這說明漢獻帝的官方身份在當時還是比較好使的,譬如呂布自封徐州牧和漢獻帝封他為徐州牧,這個意義就不一樣了。
就像劉備其實不過就是一個賣鞋的,但是後來他不斷打著自己“中山靖王之後,漢獻帝的叔叔”的官方身份在東漢末年籠絡了不少人心,我們常說“出師無名”,一個人你沒有名分,沒有理由去幹一些事,就容易不被人家承認和接受,就算是打仗也得有個理由,唐朝安祿山想要謀反,就是因為找不到理由才耽擱了一段時間,後來楊國忠自己跳出來成為靶子,才讓安祿山順利以討伐楊國忠為理由造反。
所以,曹操透過利用漢獻帝這一天子身份幹了很多有利於自己的事情,當時的很多謀士軍閥就因為曹操樹立起漢獻帝這杆天子大旗而依附於他,使他能夠“任天下之智力為己用”,而同樣是挾天子的董卓卻盡幹一些惹人罵的事情。
實際上就是因為曹操利用漢獻帝這杆大旗讓自己很多不法的行為合法化,又假以天子之名讓自己始終處於輿論、道德的制高點上。
-
8 # 縹緲峰下一粒沙
當然不一樣啦!因為董卓和曹操完全是不一樣的人!
先說董卓董卓曾經也是一個好少年,可惜後來長歪了!狼子野心,倒行逆施!
後世名人們對他有很多評價。
唐太宗李世民說他“至如趙高之殞二世,董卓之鴆弘農,人神所疾”,把他比做害得秦朝二世而亡的趙高,人和神都厭惡他!
這還是比較含蓄的了,下面兩位說得更加透徹直接。
貂蟬的義父王允說他是“國之大賊,殺主殘臣,天地所不祐,人神所同疾”,這話相當直白,都不用特意解釋。反正是天地不容人神共憤了,能是什麼好東西?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評價他“狼戾賊忍,暴虐不仁,自書契已來,殆未之有也”,意思是這人太兇殘暴虐反人性了,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中,從未有過這樣的大壞蛋!
看看他乾的那些事兒,令人毛骨悚然:
1、下屬將領們如果言語中有冒犯他的,馬上就會被處死。有個小官拜見他時忘了解除佩劍,被他下令活活打死。毫無人性;
2、殺了漢少帝劉辯的外婆舞陽君,毒死少帝的母親何太后,還在下葬的時候趁機開啟皇陵偷漢靈帝的陪葬品,又將少帝的舅舅何苗從墳墓裡挖出來肢解,然後扔到了花園裡。。。。。。人幹事?
3、毒殺漢少帝劉辯,以臣害君,不忠不義;
4、某日太史令夜觀天象,說有大臣將會被誅殺,董卓壞死做多了,心裡有鬼,怕應驗到自己身上,想要找個替代品,想起衛尉張溫得罪過自己,於是諂害他和袁術勾結,將其抓到長安的集市上活活鞭死。是不是很荒謬?
5、挾著天子遷都長安的時候,為了裹走全城百姓,燒了古都洛陽,“南北兩宮,火焰相接;長樂宮廷,盡為焦土”,當孫堅打進洛陽時,“遙望火焰沖天,黑煙鋪地,二三百里,並無雞犬人煙”,堂堂國都,就這麼被他糟蹋了!這不是一個正常智商的政治家能做出的事兒。
6、把漢室後宮當成自己家的後花園,妃嬪都是他的。而漢獻帝不敢有半句怨言。
他的惡行還有很多,我都不想再舉例了。
雖然東漢末年本來就風雨飄搖,但董卓的存在無疑加速了東漢的分裂和滅亡,他是一個時代的破壞者,玩弄權術享受權力,打碎了漢室,卻從沒想過也沒能力建立一個良好的政權來替代!
他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對於時代進步和平民百姓毫無意義,只是為了滿足他的個人私慾!
再說曹操正好我之前曾寫過一篇關於曹操的評價,大家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一看。簡言之,他雖也“挾天子”,為的卻不是自己,而是想透過這樣的方式讓自己的政令更能暢通,結果是統一了中國北方,使中原社會逐漸安穩,老百姓能夠生存下去!他對於時代,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
兩者給人的觀感怎麼可能一樣?董卓根本不配與曹操相提並論!
回覆列表
董卓招天下人恨啊,不但對天子打罵,還淫倫後宮,而且對大臣也是說殺便殺!曹操不知比董卓高明多少倍,不但好吃好喝對待天子,而且把兩個女兒嫁給了天子,曹操實力鼎盛時期也沒有繼承大統。對待忠心大漢的大臣並沒有殺,銅雀臺、和天子一起狩獵,只是一再試探大臣們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