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柚香樹葉

    他集忠於君,善與友,正義,武力,智慧,勇氣,毅力,大志於一身。他集驕傲,狂妄,輕敵,自大於一身.

    關羽,河東解良人。在與劉備結拜之前一直亡命江湖,屬於亡命之徒,亡命奔涿郡。勇冠三軍、萬人敵……這些都說明亡命之徒的特點,比如許楮、臧霸等人都屬於此類。但是關羽有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亡命之徒,最重要區別於張飛等人的是他還治《春秋》。所以不管當時的人還是後世的人,都認為他是比張飛這種一般意義上的匹夫之勇高出一個檔次的。所以劉備可以把荊州交給他打理。建安十七年,諸葛亮帶張飛、趙雲進川,很不放心的把荊州交給關羽。在劉備看來,關羽是隆中戰略計劃中內修政理,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的最佳人選。諸葛亮當時似乎也找不到更適合的人選。因為當時的情況是在赤壁之戰前豫州軍雖敗於長坂,今戰士還者關羽精甲水軍萬人,劉崎合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這支原本劉表手下精銳的荊州水軍正是關羽鎮守荊州的主力軍。關於荊州的戰事先不表。

    除了“亡命”這一性格特點,關羽的另一特點是量小,不能容物。最早是劉備得孔明之後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君勿復言』羽、飛乃止。如果說當時關羽瞧不起剛剛二十出頭剛出茅廬的小子還是正常的話,那麼後來要於馬孟起單挑就太不識大體、自負、不能容物了。羽聞馬超來降,舊非故人,羽書與諸葛亮,問超人才可誰比類。亮知羽護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羽美鬚髯,故亮謂之髯。羽省書大悅,以示賓客。從這裡,可以看出關羽完全是一個爭勇鬥狠的一介武夫,不識大體,諸葛亮的一封信還要遍示賓客孔明深知吾心也——虛榮!諸葛亮的這封信雖然緩解了暫時的矛盾,但是助長了雲長的驕、傲之氣。建安二十四年,是歲,先主為漢中王,欲用忠為後將軍,諸葛亮說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關、馬之倫也,而今便令同列。馬、張在近,親見其功,尚可喻指,關遙聞之,恐必不悅,得無不可乎?』先主曰『吾自當解之』。果然、劉備將黃忠列為無虎上將引起了雲長的憤怒大丈夫誓不與老卒為伍不肯受拜。此時關羽針對的並非是黃忠,矛頭指向的已經是劉備了。此次幸虧費詩的善言,不然劉備真不知道如何下臺階了。此時雲長已經如此難控制,劉禪代位之後又如何駕御世之虎臣?按照中國歷史上來看,此時劉備應該考慮這個問題了。

    量淺,胸無城府也是他的一大致命傷。比起司馬懿坦然受婦人服,關羽的心理素質極差。孫權給兒子求婚,婚姻自由,不嫁也就算了,竟然還說出吾虎女安肯嫁汝犬子乎這樣傷人的話。後關羽圍樊城,讓孫權出兵相助,孫權卻使敕使莫速進。關羽極其憤怒下說出洛(反犬旁——字打不出)子敢爾,如使樊城拔,吾不能滅汝邪!這樣的話,“洛子”是對江東人極大的侮辱,還露骨的表示樊城拔將移師東吳。看看當年楚漢相爭的時候,劉邦心中雖痛罵韓信,但是嘴上還說“大丈夫要做就做真王,做什麼假王!”。此外看關羽北伐,糜芳、傅士仁供應軍糧,有時不能及時到達,關羽宣稱還,當治之;再看看劉邦,在外面辛苦作戰,還不停的給後方的蕭何封官,兩下比較,治《春秋》的關羽比起市井無賴劉邦來實在太遜。陸遜的一封信竟然讓關羽心花怒放,撤去後防重兵。這充分說明了他只是一個淺碟子,實在淺的很。

    在用人方面,關羽竟然把江陵、南郡、公安這些後方重鎮以及供應軍需的重任交給素來有隙的糜芳和傅士仁,又不知安人心——失敗!大軍解圍撤退,反擊江陵之日,情勢和當初彭城落入劉邦之手,項羽敵前撤退反擊彭城一樣,項羽一舉擊潰劉邦的部隊,關羽復仇之師卻邊走邊散,這是怎麼樣的統帥?當年孫權給吳下阿蒙開出的看書單子中也有《春秋》,治《春秋》著稱的關羽應該感到臉紅(有可能是臉紅了)。

    關羽的自負,不僅斷送了自己,還斷送了諸葛亮的整個戰略計劃。由於他個人的衝動無謀,使全盤戰略計劃成為虛話。

    關羽性格的最大悲劇是自戀,而這種自戀,較之呂布又有不同。呂布的自戀來自於自負,來自於對自身鬼神般武勇天下無敵的信念。而關羽的自戀則是一種強烈得近乎變態的自戀,這種自戀的來源不是自信,卻是自卑,或者說由於到達了自戀的頂峰,所以反而走向另一面,即所謂“剛極易折,物極必反”。

    關羽的性格其實有很多,譬如義薄雲天,譬如有情有義,譬如好大喜功,譬如剛愎自用,譬如……陳壽《三國志》對關羽有一個相當精闢的評價:“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言雖一句,卻大有深意,充分體現了關羽的這種自卑的自戀。“善待卒伍”,是因為從行伍兵卒到三軍統領,地位差距足以道計,絕對不會對自己構成威脅,加以善待,於己無損,反可博“體恤士卒”美名。而“驕於士大夫”,則是因為面對真正計程車大夫,極易勾起自身作為一介武夫的自卑。因為終關羽一生,都希望附庸風雅,所以他留長鬍子;所以他處處要顯示與眾不同;所以他無時無刻不手捧一本《春秋》,雖然從未見他從《春秋》之中悟出什麼;所以當諸葛亮誇他“髯之絕倫逸群”時會“省書大悅”甚至“以示賓客”,惟恐天下不知。這種需要依靠他人評價來找到信心的心態,充分反映了關羽“附庸風雅”的嚴重底氣不足。

    西方文學家說過:“培養一個貴族需要三代的時間。”或許事實上不用三代,但是與本人從小的家庭教養和環境卻是密不可分的,關羽在《演義》中賣棗,在《志》中“亡命奔涿郡”,實在不具備成為士大夫的條件,也絕對不可能具有真正士大夫的內涵,所以當真正面對士大夫的風流雅緻時,關羽的這種附庸風雅就很容易看破。欲為士大夫而不得,在自卑情緒的支配下,最直接的反應就是逆反,以驕相待,處處顯示我比你強,我不恥你。而關羽的成功之處,在於他將自卑隱藏得極好而自戀發揮到了極至,因而給人留下的是一個威武英明,宛若天神下凡的光輝形象。但是最終,關羽還是因為這種“自戀而又自卑”性格下“驕於士大夫”的表現而導致最終身亡。

    首先,他拒絕了與孫權的聯姻。與孫權聯姻本事上上之策,關羽亦非愚人,不會不知,但是他做不到,因為關羽平生最恨,或者說最嫉妒的就是孫權。孫權本亦應是一介武夫,卻仰仗父兄基業,竟成一方霸主,且儼然以風流雅士自居,這對關羽內心的刺激是非同小可的,在這種心理的極不平衡的情況下,做出這種決定是肯定的。

    其次,他率先動兵攻曹。因為自戀到自卑,關羽一心想要做出一番大事業,來證明自己是真正的威武英明。這種事業不是上陣打打殺殺的砍幾個敵將,而應當是“威震華夏”,於是他意氣風發的去打曹操了,前期倒也打出了威名,可是之前被“驕待”計程車大夫卻眾心不從,於是關羽就走了麥城,然後死掉。

    關羽的一生,是悲劇的一生,而這悲劇一生的根源,還是來自於內心深處的自戀和自卑,惟使後人嘆息。

  • 2 # 尚拙齋主

    《三國演義》中的關羽是一員不可多得的猛將,同時也是個忠厚、講義氣、重感情的人。

    在一次戰鬥中,關羽為了保護劉備的兩位夫人,同時也不違背桃園結義的誓言,儲存實力,東山再起,無奈投降了曹操。曹操送給關羽很多金銀財寶,還把珍貴的赤兔馬送給他,可是都沒能改變他對劉備的忠心。

    他斬了顏良和文丑,報答了曹操的大恩之後,就去投奔劉備。一路上過五關,斬六將,終於找到了劉備,可見他對劉備是忠心耿耿。

    關羽不僅武藝高強,而且膽氣過人。有一次,他誤中敵人的毒箭,華佗為他刮骨療傷,他一邊飲酒一邊下棋,好像一點也不疼。華佗稱讚他非常勇敢。

    關羽的弱點是愛慕虛榮,驕傲自大,剛愎自用,沒有度量,羨慕嫉妒恨,誰都不放在眼裡,有著性格上的缺陷。只能做一介武夫,沒有士大夫的涵養素質的底蘊。

    由於他的輕敵,造成了“大意失荊州”,打亂了諸葛亮早期的戰略部署,造成蜀國的重大損失。從此加快了蜀國逐漸地走向亡國的前幕。

  • 3 # 睿讀西遊

    由羅貫中寫的小說《三國演義》為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以描寫戰爭為主,其中的人物形象各個鮮明特色。其中的關羽想必是大家熟悉的,紅臉青衣,英勇無畏,當然每個人每個人都有性格缺點。那麼 關羽的性格特點是怎樣的?關羽的結局又是怎樣呢?

     關羽的人物特徵:1、關羽性格的核心特徵是忠義,稱為“義絕”。2、關羽更是一個武藝超群、有著崇高道德修養的濟世之才。3、關羽身上也有著生性驕傲、聽不進勸諫的弱點。  勇  

     關羽單刀赴會:

      魯肅為了要回荊州請關羽過江赴宴,關羽明知其中有詐,還是義無反顧去赴宴,並且只帶了周倉和幾個船伕,吃完飯喝完酒,關羽故作酒醉,一手提刀,一手抓住魯肅的手,並按使眼色叫周倉發訊號給接應的船隻來接自己,魯肅埋伏手下因怕誤傷魯肅,只能眼爭爭的看著關羽登船過江。

      關羽刮骨療傷:

      關羽在攻打曹操時,臂膀中了毒箭,請華佗來醫治,華佗講明要用刀割開肉將骨上的毒刮掉,並讓關羽準備連大鐵環,把關羽的兩胳搏綁在上面,並用棉被蓋上頭,以免關羽看到皮開肉翻而害怕,關羽卻不以為然,與馬良下起了棋,並叫華佗在他下棋時給他開刀,當華佗給關羽割開肉刮骨時,關羽卻面不改色,仍鎮定自若的和馬良下棋。

     還有,關羽勇武雙全,“誅顏良斬文丑”“溫酒斬華雄”中得以充分體現,尤其是“過五關,斬六將”,關羽連過曹操五個關卡,斬了六員大將才擺脫曹操投奔劉備。

     義  

     “諸葛亮智算華容,關雲長義釋曹操”,是世人皆知的一個故事,《三國演義》中的重點篇章。小說寫赤壁戰前,諸葛亮算定曹操必敗走華容,且夜觀天象,曹操不當身亡,考慮到曹操與關羽有恩,於是派關雲長把守華容道,留個人情與關羽做。小說又寫曹操果然由烏林向華容道敗退,並在途中三次大笑諸葛亮、周瑜智謀不足,未在險要處暗設伏兵。然而,一笑笑出趙子龍,多虧徐晃、張郃二人雙敵趙雲,才使曹操得以逃脫;二笑笑出張翼德,又是張遼、徐晃二將抵擋張飛,使曹操再次脫險;三笑非同小可,笑出了關雲長,且又在有一夫當關之險的華容狹路上,加之曹軍幾經打擊,此時已無力再戰,無奈,曹操只得親自哀求關羽放行,關羽念舊日恩情,義釋曹操,使曹操得以回到江陵。

      忠

      千里單騎,送嫂歸!麥城兵敗,誓不降!

      其中以:徐州兵敗後,身在曹營心在漢,忠於劉備,一直到千里單騎,這一段最為感人,真正說明了,關羽的忠義.

      智  

     體現智:

      單刀赴會可以全身而退。

      信  

     徐州兵敗,約三事

      劉備徐州兵敗,關公為保護二位皇嫂,不得不暫時歸順曹操,但與魏將張遼言明:“吾有三約。若丞相能從,我即當卸甲;如其不允,吾寧受三罪而死。”“一者,吾與皇叔設誓,共扶漢室,吾今只降漢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處請給皇叔俸祿養贍,一應上下人等,皆不許到門;三者,但知劉皇叔去向,不管千里萬里,便當辭去;三者缺一,斷不肯降。”曹操應約後,關公又進城見二嫂,告知其事,然後才投降,並再次向曹操宣告:“關某若知皇叔所在,雖蹈水火,必往從之。”

      傲

      《三國演義》七十三回至七十七回,把關羽的傲慢表現到了極致。本人試就關羽失荊州敗走麥城詮釋傲慢的種種表現及危害。

      其一,傲慢者,易妄自尊大。諸葛瑾涉江替孫權世子求婚,“欲與與雲長計議共破曹操。”雲長一聽此言勃然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斬汝首!再休多言!”關羽之身難道比孫權尊貴不成,關羽自比為虎並不為過,把孫權當做犬,何出此言?因為傲慢,妄自尊大,拒絕了聯姻的機會,把孫權推向了曹操的陣營,由此埋下了失敗的禍根!

      其二,傲慢者,易目中無人。齎詩捧誥命投荊州來。雲長出郭,迎接入城。雲長問曰:“漢中王封我何爵?”詩曰:“雲長問:“那五虎將?詩曰:“關、張、趙、馬、黃是也。”雲長怒曰:“黃忠何等人,敢與吾同列?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遂不肯受印。因為黃忠年老,因為黃忠“無名”,便不與為伍,可見關羽何等狂妄自大,目中無人。當得知陸遜為將時言“仲謀見識短淺,用此孺子為將!”見陸遜書詞極其卑謹,覽畢,仰面大笑。關羽眼中無孫權,更無日後讓他失去荊州的陸遜。豈不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其三,傲慢者,易固執己見。出兵取樊城,王甫曰:“糜芳、傅士仁守二隘口,恐不竭力;必須再得一人以總督荊州。”雲長曰:“吾已差治中潘浚守之,有何慮焉?”甫曰:“潘浚平生多忌而好利,不可任用。可差軍前都督糧料官趙累代之。趙累為人忠城廉直。若用此人,萬無一失。”雲長曰:“吾素知潘浚為人。今既差定,不必更改。趙累現掌糧料,亦是重事。汝勿多疑,只與我築烽火臺去。”傲慢滋生了固執己見,若善納諫言,哪有失城後的無助的悔嘆!

      其四,傲慢者,易自我膨脹。關羽右臂受箭傷後,眾對曰:“某等因見君侯右臂損傷,恐臨敵致怒,衝突不便。中醫可暫班師回荊州調理。”公怒曰:“吾取樊城,只在目前;取了樊城,即當長驅大進,徑到許都,剿滅操賊,以安漢室。豈可因小瘡而誤大事?汝等敢慢吾軍心耶!”憑關羽一己之力莫說徑到許都,剿滅操賊,就連眼前之樊城也無法戰取,傲慢的關羽在水淹七軍後,愈發自我膨脹!試想,若面對現實,班師回荊州,哪來後患?

      其五,傲慢者,易喪失理智。瀕臨絕境時,王甫諫曰:“小路有埋伏,可走大路。”公曰:“雖有埋伏,吾何懼哉!”此時的關羽已經無半點傲慢的資本,若能放下架子,採納王甫的合理化建議,或許能留得青山,事實上王甫的諫言前面已有證實是合理的,可關羽不會採納,他要保持自己的傲慢,即使丟了性命。理性在傲慢的失敗者面前永遠是弱者。

  • 4 # 辰光音影

    關羽其人,首先武藝是出眾的,雖然演義中過五關斬六將,溫酒斬華雄,誅文丑要麼是虛構要麼是把別人的功勞“搶”了,不過武藝絕倫是肯定的,而且有一定的將才,要不然也不會和張遼徐晃這樣的猛將良將交好,也不會被曹操重視,更不會有後來水淹七軍擒于禁殺龐德,兵鋒所指,曹魏竟有遷都之念,關羽聲威到達頂點,威震華夏。關羽丟失荊州,有失誤疏忽,也有輕視陸遜的原因,但是從大方向來說如果益州來不及救援的話,荊州的易主是難免的。當時的形式,荊州已經有一小半屬於東吳(曹操攻漢中,東吳也有去荊州之意,劉備益州尚未穩定,而且要和曹操爭漢中,不得已和東吳講和,將荊州的江夏、長沙、桂陽給東吳了),對於東吳,荊州無險可守,而曹仁屯兵樊城和襄陽,而且為了西征,劉備將人財物帶走了大部分,關羽沒多少家底了,只有防守的份,並無進攻的實力。關羽能夠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是自身經營得當,積累了一定實力,關羽太強了,三國志上面說“權內憚羽”,東吳害怕只佔有半個荊州的關羽,可想而知為什麼劉備放心帶走大部人馬,只留關羽守荊州。關羽丟失荊州,是因為以偏師進軍中原,而劉備並沒有配合好,造成喪失一次打擊曹魏的好機會(關羽之所以挺進中原,開始是為了牽制曹操兵力,減輕劉備在漢中的壓力),當時關羽在中原地區的聲勢是很大的,一方面派遣情報人員做滲透,偃城、宛城等地的地方勢力殺了曹操的官員,佔據地方,準備配合關羽,三國志記載“梁、郟、陸渾群盜或遙受羽印號,為之支黨,羽威震華夏。”前期打得太順了,戰線拉得過長,而自身實力無法承受,所以被徐晃擋住前進的步伐,此時東吳發現攻取荊州的時機到了,才有呂蒙的白衣渡江,關公父子的走麥城。綜合而言,關羽武藝很強,。“紹遣大將(軍)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真正的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的高手。經營荊州多年,和曹操、東吳維持一個均勢,為劉備攻取益州漢中提供保障,屬於能夠獨當一面的大將。義薄雲天,劉關張桃源結義這都是中國結拜兄弟的典範了,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也是千古美談。而且關羽進軍中原的時候這麼多綠林好漢追隨,也可說明這一點。中國的綠林好漢敬重的就是講義氣的好漢子。為人自負,拒絕孫權的和親要求,更加激發孫權除去關羽奪取荊州的決心。傲慢,自視甚高,封五虎將的時候要去益州和馬超、黃忠比武可以說明。此外輕視陸遜也可說明他傲慢自負的性格 這是前人對關羽的評價。三國志作者陳壽評曰:“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然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溫恢:“關羽驍銳。”

    呂蒙:“斯人長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氣,然性頗自負,好凌人。”、“今東西雖為一家,而關羽實熊虎也,計安可不豫定?”

    諸葛亮書與關羽:“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

    郭嘉、程昱稱關羽、張飛:“萬人敵”

    劉曄稱關羽、張飛:“勇冠三軍”

    周瑜稱關羽、張飛:“熊虎之將”

    傅幹稱關羽、張飛:“勇而有義,皆萬人之敵,而為之將。”

    楊戲的《季漢輔臣贊》中贊關雲長、張翼德:“關、張赳赳,出身匡世,扶翼攜上,雄壯虎烈。藩屏左右,翻飛電發,濟於艱難,贊主洪業,侔跡韓、耿,齊聲雙德。交待無禮,並致奸慝,悼惟輕慮,隕身匡國。 ”

    關羽和張飛在當時在後世都成為勇猛善戰的代名詞:

    晉書劉遐傳:“晉劉遐每擊賊,陷堅摧鋒,冀方比之關羽、張飛。”

    魏書崔延伯傳:“崔公,古之關張也。”

  • 5 # 北風同學的vlog

    首先第一個,那就是忠義,這是關羽身上最亮的標籤,關羽在現代已經成了忠義的代名詞。

    自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以來,關羽無不日夜為劉備的大業所操勞。劉備是一個很有野心的人,而關羽卻並沒有什麼野心,他的一生夙願就是幫劉備打拼江山,至死不渝。

    起初關羽與劉備結識,只是個市斤小販,劉備也只是個編草鞋為生的平民,他跟著劉備四處奔波受人歧視也毫無怨言。直到溫酒斬華雄,名震十八路諸侯,也依然跟隨劉備無怨無悔。

    後來劉備與關羽失散,曹操要封關羽為漢壽亭侯,把赤兔馬送給他,對其百般厚待,關羽卻不為所動,聽到劉備訊息後,過五關斬六將,與劉備回合。

    曹操赤壁之戰戰敗,被關羽攔截,關羽念及舊情,義釋曹操於華容道,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關羽都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忠義之人。這點從如今社會人士都信奉關羽也可以看出。

    但是人無完人,關羽太過剛愎自用,十分自傲,東吳來聯姻,關羽十分不屑道:“虎女豈能嫁犬子”,最後東吳一怒之下舉大兵來的犯,最後關羽敗走麥城,身死道消。

    但是就是這樣,關羽才顯得更加真實,更加有血有肉,受人喜歡。

  • 6 # 小島知風

    在小說中關羽的形象忠義無雙,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上關羽恐怕就沒那麼完美了。

    歷史上關羽雖然也是很講忠義,但是人品就不如小說中那麼完美了。

    當年劉備和曹操聯軍攻打呂布的時候,關羽曾向曹操求納呂布的屬下秦宜祿的妻子杜氏,結果曹操發現杜氏真是美貌無比,自己就先笑納了,而對關羽失信了。關羽也由此厭憎曹操。

    而且關羽的傲氣也很大,執掌荊州之後,在不與孫權處理好外交關係基礎上就貿然發動襄樊之戰,雖然初期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但是後期也最終敗亡在呂蒙之手。

    而且由於關羽的傲氣,讓很多同僚對關羽是敢怒不敢言,因此呂蒙奇襲荊州以後,荊州屬官望風而降,以劉備的小舅子糜芳為首的帶頭投降東吳呂蒙,這就說明了關羽在荊州不得同僚認同,有欺壓同僚之過。

    關羽在明朝之前歷史地位並沒有現代這麼尊崇,在明朝之前關羽和張飛都是作為武廟七十二將一同享受祭祀,當時的武廟供奉的主神是姜太公姜子牙。到了北宋時期,趙匡胤非常厭惡關羽和張飛,曾經一度把關羽張飛移出武廟七十二名將行列,到北宋中後期關羽和張飛才又重新回到武廟七十二名將之中。

    到了明朝洪武年間,由於明朝接手的是從被蒙古人佔有飽受外族侵略的中原,所以明朝最為推崇忠義,這時也對忠義無比的關羽推崇備至,尤其是《三國演義》小說面世之後,民間更是推崇關羽,所以明朝中葉開始朝廷對關羽的加封賜號也越來越多,終於武廟在明朝時期被徹底廢除,改為了關帝廟,把關羽也尊奉為武聖人大帝。

    到了明朝中後期,由於女真人寇邊,明朝開始逐步把岳飛和關羽並列供奉,後來明朝滅亡,滿清入主中原,由於岳飛是抗擊女真人的名將,所以滿族人不許民間供奉岳飛,岳飛廟就逐漸消失,而滿族人也為了推崇忠義治國,也是大力宣揚關羽的忠義精神,因此關帝廟在清朝又達到頂峰。

    到了民國時期,滿清政府被推翻了,民間又開始逐漸供奉岳飛,於是岳飛廟就和關帝廟合稱為關岳廟。

    所以整體而言關羽的偉岸形象基本上是基於統治者需求而樹立的,實際歷史上的關羽並沒有這麼完美,畢竟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是有瑕疵的,所以關羽也不例外,關羽雖然人品沒有我們理想中的那麼完美,但是就忠義而言,關羽還是比較忠義的人。

  • 7 # 杜芹芳66

    《三國演義》中的關羽是武力值屈首的武將,是蜀國的“五虎上將”之首,後世尊稱他為“武聖”,民間尊他為“關公”。關羽為人仗義,肯為兄弟兩肋插刀,是個重情義,講義氣的人。

    義之緣起:桃園三結義

    東漢末年,朝廷政變,天下紛亂,各地都在組織軍隊自衛。關羽、劉備、張飛都想報名參加自衛隊,三個人相遇後,一聊天,發現志氣相投,於是就在附近的一個桃園裡結拜成兄弟了。他們按年齡排輩,劉備為大哥,關羽為二弟,張飛為三弟,從此以後,三兄弟就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一起打天下了。

    忠義之心,只追隨劉備

    當時的時局很亂,各地的諸候都想自立門戶,稱霸一方,於是就有很多戰爭。有一次打仗,三兄弟打散了,彼此找不到對方。關羽被敵方曹操抓住了,曹操看中關羽打仗功夫厲害,就想收買關羽為自己效力,曹操給關羽又封官又送錢、送美女地想讓關羽留在自己帳下,但是關羽一心想找到大哥劉備,回到劉備身邊。為了報答曹操的厚愛,出戰幫他砍了袁紹的兩員大將顏良、文丑,幫助曹操贏了白馬坡戰役。

    白馬坡戰役後,關羽留下書信,帶著劉備的妻小離開曹操的營地,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回到劉備身邊,跟劉備張飛他們會合在一起。

    曹操見關羽如此重情義,雖然留不住關羽,但還是稱讚關羽:“事君不忘其本,天下義士也。”

    有情有義

    劉備跟東吳聯手對付曹操,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吳軍打得落荒而逃,曹操帶著殘兵敗將逃到華容道。守在華容道堵殺曹操的正好是關羽,關羽念在之前曹操在曹營對他的厚愛,放了曹操,讓曹操保全了性命。

    從這裡可以看出關羽是知恩圖報,有情有義的人。

    總結

    關羽對結拜的兄弟有情有義,忠心實意,對有恩於他的曹操也是知恩圖報,有情有義。所以,經過分析,總結出關羽的為人是重情義、講義氣!也因為他對劉備的忠義,導致了東吳的人抓到關羽時,認為關羽不能為自己所用,殺了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防治蔥白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