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雨人生3293
-
2 # 饞嘴肥貓鏟史官
黃繼光於1931年生於四川省中江縣,1952年10月19日,他在北韓上甘嶺地597.9高地壯烈犧牲,年僅21歲。
黃繼光被華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追記特等功,並授予“特級英雄”稱號 。
在共和國的軍史上,只有兩位戰士被授予“特級戰鬥英雄”稱號,一個是楊根思,另一個是黃繼光。
黃繼光所在的這支光榮的部隊於1941年4月組建於河北省贊皇縣。
該連隊歷經戰火洗禮,先後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在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兩廣戰役、西南剿匪中屢建功勳。
在舉世聞名的上甘嶺戰役中,黃繼光的英雄壯舉為這支光榮的部隊增添了最壯麗的色彩。
這支部隊秉承了英雄的精神,敢打愛拼,在歷次的軍事行動中,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一、勇氣與膽魄
空降兵組建初期,全連官兵積極響應號召,刻苦訓練,僅用67天就成建制完成後的首次跳傘,在我軍空降兵部隊中率先成功實現由步兵到空降兵的轉型。
二、榮譽與光輝
1991年被授予“空降兵模範六連”,
1998年被授予“抗洪搶險先鋒連”,
2009年被授予“黃繼光英雄連”。
2013年被中央軍委授予“模範空降兵連”榮譽稱號。
三、使命與任務
自1992年部隊整編以來,這支部隊先後圓滿完成1998年抗洪搶險、抗震救災、中俄聯合軍演、首都國慶閱兵等36項重大任務。2008年,震驚中外的汶川大地震發生,這支部隊是第一支趕到震區的外區部隊,在黃繼光的家鄉繼續了英雄的壯舉。
四、訓法與戰法
這支部隊訓練刻苦,勇於鑽研,如今已具備在多種機型、多種地形上運用多種方式跳傘的能力。原始森林、高原、海島、夜間、水網稻田跳傘,都是一次獲得成功。10年間,該連隊摸索總結的19套訓法戰法,被空降兵部隊推廣。
五、榜樣與模範
從戰爭年代到和平年代,連隊官兵先後湧現出特級英雄黃繼光為代表的戰鬥英雄、標兵模範288名。
六、榮譽與功勳
連隊60年保持先進,先後被空軍授予“空降兵模範六連”、“抗洪搶險先鋒連”、“黃繼光英雄連”名譽稱號,被中央軍委授予“模範空降兵連”榮譽稱號,榮立集體一等功4次、二等功11次、三等功19次,連隊黨支部3次被中組部表彰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湧現出“全國抗震救災模範”孫洪波、“新世紀新階段傑出空降兵”彭江林等一大批先進典型。
這個英雄連隊曾接受過共和國領導人12次檢閱,分別於1984年和1999年兩次從天安門前走過,並參加了朱日和基地閱兵。
七、精神與傳承
2008年汶川大地震, 本連隊空降兵15名先遣隊員在無氣象資料、無地面指揮、無地面標識的條件下,縱身一躍, 成功空降到四川省茂縣地域,為後續救援打通了盲區。
在受災的人群中,一位12歲的少年,程強舉起了 “長大我當空降兵”的標語牌。
九年後,21歲的程強, 已經成長為黃繼光班的副班長。
英雄的精神已經融入這支部隊的每一滴血液,永遠地激勵著如火青春的一代代年輕人。
-
3 # 劉大媽說三農
翻開中國近代的歷史書,小編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不忍直視。在近代史裡面,流淌了太多人的血,犧牲了太多人的生命,每次小編回顧近代史的時候,都是含著淚讀完的,為曾經為那些國家的崛起而奔走的青年學生們流淚,為了那些為爭取國家獨立而犧牲的壯士英烈們流淚。我們今天要說的也是一位英雄,他的名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就是黃繼光。
知道50年後,據一起參戰的隨行女護士王清珍老人回憶,當時黃繼光被派到前前方當通訊員。上面給他們任務,是讓他們拿下幾個指定的陣地。敵人的火力非常猛,到了最後,我方只剩下十幾個人了。人數已經不夠,但是任務卻必須必須要執行,最後隊長決定用爆破的方法,拿下這幾個陣地。
黃繼光和另外兩個隊員先衝上去,由他們掩護,後面隊員進行爆破。這一組隊員經過巨大的努力,已經炸了三個小城堡,還剩下最後一個,也是最大的城堡。這個時候,和黃繼光同行的一名隊員已經犧牲了,另外一名也已經受了重傷,不能再前行,所以只剩黃繼光一個人,繼續掩護後續的爆破行動。黃繼光在地上艱難的匍匐前進,最後到達了攻擊範圍內,扔出了一顆手雷,敵人發現了他,開始用機槍瘋狂的掃射臺,他為了掩護後面的隊友,硬是用身體擋住了火力口。
當時戰爭太慘烈,根本來不及為黃繼光同志收拾遺體。後來戰爭稍微緩和了之後,有同志想去尋回黃繼光同志的遺體。但場面已經慘不忍睹了,黃繼光的身體早已僵硬,雙手還保持著上舉的狀態,身上全部都是彈孔,胸前的衣服都已經被燒黑了,背後已經被打穿了,一個很大的血洞暴露在大家面前。他隨身攜帶的水壺,上面也全部都是彈孔。可見當時的火力有多麼密集。
後來他的戰友和護士們一起幫忙,清理了黃繼光的遺體,又用熱毛巾將黃繼光的手臂敷了幾天,他的手臂才勉強可以放下來。最後戰友們給黃繼光穿上新的軍裝,將他放在棺材裡面。可以說,如果不是黃繼光同志的英勇,可能當時那次任務還不能順利完成。在家國大義面前,真正的愛國之士是真的會將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的,為黃繼光點贊!
-
4 # 一個貝殼兒
1884年中國發生了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中國的屈辱史就這麼開始了。在西方列強面前華人抬不起頭來,被他人在自己的身上隨意踐踏,這是一段屈辱的歷史,這是一段悲慘的歷史。但是,它也帶給我們一些不一樣的意義。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雖然仍舊處於一個弱小的狀態,但是有許許多多的民族英雄,人民解放軍戰士用他們的血肉之軀帶給我們一個嶄新的中國,為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王二小,邱少雲,董存瑞,黃繼光這一個個鮮明的形象浮現在我們面前。今天小編我就來給你們講一講黃繼光的歷史事件。
我相信大家對他一定不感到陌生,但是他在犧牲之前到底什麼了什麼事情呢?無從知曉的人們群眾,在黃繼光去世50週年的時候被一位當時隨行的女衛生員王清珍聲情並茂的講述了當時的場景,讓我們不禁加深了對黃繼光的敬仰。
來自四川的黃繼光一開始是人民解放軍中的一位通訊員,後來他跟隨著華人民志願軍在彭德懷得指揮下,一起去了北韓。他想要在戰爭前線去發揮自己的長處。
當時,戰爭極其慘烈,黃繼光剛完成一項工作,另一項工作馬上接踵而來。他的頂頭上司給他們說,讓他們儘快解決戰鬥,馬上突圍。可是戰爭的殘酷我們難以想象,敵人一直在不斷髮起進攻,我們只能在防守中,尋找敵人的突破口。時間在一分一秒的過去,我方的作戰人員越來越少,可是敵軍的援軍還在趕來的路上。大家一時間感到頗為惆悵,於是商量著自己的任務絕對不能放棄。想要選擇出十幾個人把那幾個碉堡給炸燬了。
黃繼光知道了這個訊息之後,二話沒說就和另外幾個戰友一起上前。希望自己可以吸引敵人的火力。這樣我們的其他同志就有時間去完成上頭交代下來的任務,在他們和敵人的一番鬥智鬥勇之下,任務進行的還十分順利。當時他們已經順利解決了兩個碉堡。但是自己的另外兩個戰友已經受了很嚴重的傷,流血不止。黃繼光見狀知道事情一刻也不能耽誤,馬上趴下自己的身體,一點點的慢慢向碉堡前進。敵人馬上發現了他的行蹤,黃繼光一點也沒有退縮。他在敵人的火力進攻下,依舊頑強的和敵人對峙。
他向敵人扔手雷去幫助自己的戰友逃脫。敵人的火力很猛,黃繼光為了不辜負黨和國家對自己的信任,毅然決然的挺身而出拿出準備好的炸彈。直挺挺得站立在碉堡上。活生生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去擋住敵人的槍口。他在自己即將犧牲的那一刻,拉響了炸彈。碉堡順利炸燬了,但是自己也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很快,戰爭的優勢到了我們這裡來,華人民志願軍把美國軍隊打的節節敗退。這個時候黃繼光的戰友們才得以趁此機會去把他的屍體找回來。
黃繼光的戰友們看到黃繼光冰冷的屍體和死去時得慘狀,無一不感到動容。黃繼光得身上全是敵人的子彈孔。但是他的雙手依舊還是那個託舉炸彈時得姿勢,人們怎麼也搬不動。他的衣服早就被大火燒沒了。戰友們哇哇大哭,覺得自己失去了一個好戰友,中國失去了一個好戰士。王清珍和其他護士們為黃繼光好好的擦洗了身體,把他的遺體帶回了中國。
黃繼光在危難關頭的這種行為,無一不讓人動容。同時又感覺到心痛。他無愧於作為一個偉大的華人民解放軍,無愧於黨和國家交給他的偉大職責。他是一個有高尚情操的共產主義戰士。他在上甘嶺戰場上所做的一切,帶給處於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的我們別樣的愛國主義教育。
-
5 # 歷史知事
一些人拿出人性說話,說“黃繼光長的也是血肉身軀,憑什麼能夠堵住機槍眼呢”什麼話來否定黃繼光英雄事蹟,這是歷史虛無主義者最可恥的把戲。
今天讓我給你講講黃繼光及其部隊的事蹟,駁斥汙衊抹黑我軍特等英雄黃繼光的無恥讕言。
黃繼光1931年生於四川中江縣貧苦農民家庭,他六七歲就不得不下地幹活割豬草放羊等都做得了。黃繼光十歲時,父親被地主強逼追債(借一還三)而害死,黃繼光就成了孤兒。
1949年中江縣解放,被地主老財壓迫了八年多(那些給劉文彩洗白的人還有良心嗎)的18歲青年黃繼光,被選為村兒童團長,還因立功被評為民兵模範。昔日的孤兒小長工,翻身做主人了。
1952 年 10 月 14 日,聯合國軍開始向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嶺 597.9 高地和 537.7北山高地發動瘋狂進攻。志願軍與聯合國軍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19 日晚,黃繼光所在的第 2 營奉命向上甘嶺右翼 597.9 高地反擊,必須在天亮前佔領陣地,為整個反擊戰的勝利奠定基礎。聯合國軍設在山頂上的集團火力點壓制住志願軍反擊攻勢,志願軍部隊不能前進。第 2 營參謀長命令第 6 連組織爆破組炸掉它。
在實施爆破中,第 6 連向敵軍發起五次衝鋒均未能摧毀敵軍火力點,而且一個又一個戰友先後倒下犧牲。這時離天亮只有 40 多分鐘了,時間就是生命,在這關鍵時刻,黃繼光挺身而出。他提上手雷,帶領戰士吳三羊和肖登良向敵軍的火力點爬去,當離敵軍火力點只有三四十米時,吳三羊犧牲,肖登良負重傷,黃繼光的左臂被打穿。面對敵人的猛烈掃射,黃繼光毫不畏懼,忍著傷痛,仍然一步不停地向敵軍火力點前進。在距敵軍火力點八九米的時候,他舉起右手將手雷接連投向敵軍,但由於火力點太大,只炸燬了半邊碉堡。
時間不等人,黃繼光身邊已無彈藥,身上又有多處重傷,他頑強爬向火力點,衝著敵軍瘋狂射擊的槍口,挺起胸膛,張開雙臂撲了上去,堵住敵人火力點上最後一挺機槍的槍口。這一壯舉極大震撼了敵人,他用身體為部隊創造了一個十分珍貴而又短暫的衝鋒時機,為部隊開闢了勝利前進的道路。利用黃繼光用生命換來的難得機遇,部隊吹響了衝鋒號,並很快佔領了陣地,全殲守軍兩個營 2100 餘人。
黃繼光生前戰友李繼德在戰場上曾親眼目睹黃繼光堵敵人槍眼的過程。至今,李繼德也還清晰記得黃繼光壯烈犧牲的細節,他在接受採訪時說 : “我看見已經爬到碉堡下的黃繼光,猛地弓著腰起了一下子,堵上了槍眼子。”後來,他看到英雄被子彈打爛了,“後背血肉糊拉糊拉的,不成形了。”李繼德老人還透過記憶模仿還原黃繼光的身姿,用痛苦的表情連說了七八個“哎呀”。
除了目擊者,珍貴的歷史照片也證實了黃繼光的英雄事蹟。在包含了黃繼光正面全身照和半身照的照片中,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英雄保持著雙手高攀、撲向敵人槍口時的姿勢,也能看到照片中黃繼光用來封堵槍口的胸部以上部位被大量子彈擊穿,這張照片就珍藏在中國軍事博物館。
抗美援朝志願軍第15軍,軍長是秦基偉,因為上甘嶺的英勇奮戰,第15軍被稱作為“千歲軍”,與38軍的萬歲軍遙相呼應。第十五軍現在是華人民解放軍空降兵第15軍,下轄第43、44、45共3個空降兵旅。
黃繼光所在的第45師,師長崔建功,下轄三個團分別是133團、134團和135團,黃繼光就是第135團的。後來,45師先後成為殲擊機師和強擊機師。中國第一位航天員楊利偉,就出自於空軍15軍45師133團。
45師133團還有一個戰鬥英雄,就是高射機槍連班長牛喜生。他在掩護炮兵部隊時擊落敵炮兵校正機1架,在忠賢山用12發子彈打落敵偵察機1架,上甘嶺戰役中,又擊落擊傷敵機各1架。
這就是黃繼光及其所屬部隊的英雄事蹟,這樣的英雄事蹟太多太多了,說也說不玩,根本沒有必要去虛構。
-
6 # 歷史微點
不僅有黃繼光,還有邱少雲等很多英雄,都出自我們當時的華人民志願軍第15軍。就是這個在志願軍中算不上主力的部隊,用一場舉世聞名的戰役,在世界戰爭史上千古留名。在這場戰役中,黃繼光獲得的“特級英雄”稱號,是解放軍至今僅有楊根思等幾個人獲得過的最高級別的榮譽。
黃繼光生前所在部隊為華人民解放軍第15軍,軍長秦基偉(1955年被授中將,1988年被授上將),黃繼光是15軍45師135團6連通訊員。
1952年,北韓戰爭交戰雙方,在談判陷入僵局之時,志願軍方面接替彭德懷的陳賡代司令員回國,鄧華繼任代司令員,而“聯合國軍”克拉克接替李奇微成為總司令,雙方大大小小的戰鬥也沒停止過,美軍想盡各種辦法消耗中朝軍隊,甚至不惜使用下流的細菌戰,但反而激起了中朝軍民的更大斗志。
10月4日,交戰雙方北韓五聖山前的兩個小山包--597.9和537.7北山高地,展開了爭奪。這兩個高地背後有個十幾戶人家的小山村,叫做上甘嶺。這場戰役中方稱為“上甘嶺戰役”,美方叫作“三角形山戰役”。
彭德懷在回國之前的最後一次作戰會議上,單獨把15軍軍長秦基偉留了下來,指著地圖上的五聖山說“五聖山是北韓中線門戶,失掉五聖山,我們將後退200公里無險可守,你要記住,誰丟了五聖山,誰就要對北韓的歷史負責”,秦基偉肅然答到“有15軍在,就有五聖山在”。
但戰役未開始之前,雙方都沒有特別重視,美方指揮官範弗裡特計劃用200人的代價,在5天內佔領五聖山,為保險起見他動用了6萬餘人的後援兵力。
而中方在敵情判斷上也出現了重大失誤,在五聖山方向,只留下連秦基偉都承認算不上主力的1萬餘人的45師。這樣使敵方的兵力是中方的六倍之多,飛機、火炮、補給更是沒有可比性,美方全面佔優。
凌晨3點半,戰鬥打響,“聯合國軍”重炮、坦克以每秒6發的火力密度,將炮彈傾瀉到兩個小山包上,志願軍因判斷失誤,在8小時內沒有得到自己炮火的支援,頭一天傷亡就達550人。
45師師長崔建功因電話線全部炸斷,基本失去指揮作用,只能任由部隊各自為戰。這一天“聯合國軍”共發射了30餘萬發炮彈,500餘枚航彈,將上甘嶺主峰整整削低了兩米,寸草皆無。4天后,志願軍陣地失守,投入的15個步兵連全部被打殘,最多的剩30多人,少的不足一個班。
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19日晚,45師發起反攻,135團2營6連,只剩下16人,在進攻戰鬥中,僅存營參謀長,連長,指導員和包括黃繼光在內的三個通訊員,6個人繼續戰鬥,相繼又摧毀了幾個火力點,當黃繼光身邊的戰友犧牲,身上已無彈藥的情況下,面對敵軍殘存地堡中壓制進攻戰友們的機槍火力點,黃繼光義無反顧張開雙臂撲了上去。
當戰友們衝上去後,發現黃繼光仍然壓在敵人射擊孔上,胸口堵著敵人的槍口,雙手緊緊地抓著旁邊的沙袋。
地面陣地失守,轉入坑道作戰,坑道工程是志願軍在北韓戰爭中的一項壯舉,據統計,在北韓戰爭中,志願軍挖的坑道長達1250公里,等於挖了一條中國連雲港到西安的大隧道。
10月30日,志願軍再度反攻,並調動133門重炮支援,幾小時後志願軍收復主峰。次日,“聯合國軍”反攻40餘次未果,11月1日接著進攻,打到2日,我軍乘勢打了個反衝峰,把597.9高地全部收復,45師補充的10個連又全部打殘。
11月5日,“聯合國軍”再度進攻,45師最後一個連隊增援到位,打到下午3點,連長趴在敵軍屍體上寫了個條子,派人送到指揮部“我已鞏固了主峰,敵人上不來了”。
當天,美華人向外界承認“到此為止,聯合國軍在三角形山打敗了”。
反攻之後,曾經有三四百人的1號坑道,只走出了8個人,下陣地時,在炮火下犧牲了2個,到後方後又被餅乾和牛肉罐頭撐死了1個。
“上甘嶺戰役”歷時43天,在這片小小的山山包上,加上後期參加作戰的12軍,志願軍先後投入了4.3萬餘人,陣亡7100餘人,負傷8500餘人。”聯合國軍”投入兵力6萬餘人,死傷2.5萬餘人。
15軍,這支原本不是主力的部隊,經此一戰,跨入瞭解放軍一流主力的行列,被譽為“千歲軍”。至今美國軍事科學院教科書中,唯一的中國戰例就是“上甘嶺戰役”,而且世界各國的軍隊也大多把“上甘嶺戰役”作為教學戰例。
華人民解放軍第15軍,前身是中原野戰軍第9縱隊,1949年改編為第15軍,歸屬劉伯承的第二野戰軍,陳賡的第4兵團建制,1951年入朝作戰,1954年回國,1961年,被空軍司令劉亞樓從軍委給的三個候選主力軍裡選中,改編為華人民解放軍空降兵15軍,1993年劃歸為軍委空軍直接領導。
15軍自建立起,湧現出了無數英雄人物,僅在“上甘嶺戰役”中,除黃繼光外,龍世昌用胸口抵住爆破簡,用生命炸掉敵軍地堡。電影《英雄兒女》中王成的原型王世成,手握爆破筒躍入敵群,與敵人同歸於盡。
邱少雲烈士也是15軍29師的戰士。
2017年,空15軍已調整為空降兵軍,取消了以前的番號,空15軍也成為了歷史,但後人將永遠銘記這支部隊自成立以來,所建立的不朽功勳。
-
7 # 瀚海小灰俠
黃繼光生前所在部隊是華人民解放軍志願軍第十五軍,這支部隊在上甘嶺戰役一戰成名,打出了國威軍威。十五軍的前身是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九縱隊,1947年8月15日在河南省博愛縣王卜昌村組建,縱隊司令員秦基偉,政治委員黃鎮,下轄25、26、27三個旅。 1948年5月,改稱中原野戰軍第九縱隊。1949年2月,整編為華人民解放軍第十五軍,下轄43、44、45三個師。
解放戰爭時期,這支成立不久的部隊好學上進,邊打仗邊學習,成長進步較快。先後參加了鄭州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兩廣戰役,從河南一直打到雲南。鄧小平在1989年接見二野戰史編撰人員曾說:“經過大別山鬥爭,二野受到削弱,只有秦基偉的九縱,你們那一坨,保持興盛的旺氣。”
北韓戰爭爆發時,十五軍正奉命在雲南剿匪,軍委原計劃將其整建制改編為雲南公安軍,秦基偉主動請纓,積極要求赴朝作戰。1951年3月底,秦基偉率領華人民志願軍第15軍跨過鴨綠江,赴朝參戰。43師留在雲南繼續剿匪,邱少雲所在的29師配屬十五軍。十五軍入朝後,參加了第五次戰役和上甘嶺戰役,特別是在上甘嶺戰役,頑強的十五軍官兵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蹟。毛主席曾評價:“上甘嶺打得很好。上甘嶺戰役是個奇蹟。它證明了華人民志願軍的骨頭比美利堅合眾國的鋼鐵還要硬。這個奇蹟是你們創造的。”
1961年,軍委決定擴建空降兵,經反覆遴選,由於在抗美援朝中的出色表現,十五軍被整建制改編為空降兵。截止目前,仍是全軍唯一的空降兵部隊。這支部隊繼承了上甘嶺黃繼光的優良傳統,重擔敢挑、困難敢上,組建11天便升空跳傘,從成立初期“陸軍+跳傘”的“一人一具傘一杆槍”,逐步發展成為一支包括20多個專業兵種組成的“空中集團軍”。
1998長江年長江特大洪水。空降十五軍官兵堅守大堤79晝夜,轉戰11個縣市,加築堤壩261公里,排除險情700多起,搶運物資8000多噸,解救群眾5.4萬多人,戰勝了8次洪峰,以未潰一口、未破一垸、未亡一人的驕人戰績,確保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2008年汶川抗震救災,空降兵1.1萬名官兵千里馳援,在外區部隊中第一個成建制到達災區。5月14日,“空降15勇士” 在無引導、無標識、無氣象資料的情況下,5000米高空生死一跳。在無任何補給的情況下,他們歷經7天6夜,圓滿完成勘察報告災情和引導救援物資投送等任務,打通了重災區茂縣、汶川與外界的生命通道,為科學指揮抗震救災提供了寶貴依據。
回覆列表
筆者是黃繼光生前所在部隊:第十五軍四十五師的一員。是六十、七十年代擔任全軍戰備值班的《戰備營》一員。是毛澤東時代走進這支部隊序列的。今天能說說特級戰鬥英雄黃繼光和這支英雄部隊的故事,是我的榮耀與驕傲!
在毛澤東時代,凡是每年入伍的新兵在政治學習、傳統教育階段,都要在師部黃繼光展覽館參觀瞻仰,那裡陳列著黃繼光犧牲時穿的那一身棉軍裝,上面有許多被機槍打穿的洞眼,那挺美國機槍、和碉堡裡那幾名美國士兵的頭盔一同都在陳列著。
更有當時幾百封來自祖國各地各行各業仁人志士寫給黃繼光母親的慰問信也在牆壁上貼著,我記得很清,每封信的第一句都是:請允許我稱您偉大的黃媽媽!這些都是真真實實我親眼所視,反映了當時全華人民熱愛英雄尊敬英雄母親的心境。黃繼光母親在北京幸福的受到了毛主席的親切接見!
黃繼光展覽館裡的遺物遺品,再現了英雄在戰場上轟轟烈烈的一幕,他的壯舉,震撼了世界頭號帝國主義號稱是最強大的美國軍隊。
那時每年入伍的新兵在進行軍史教育時,除了參觀黃繼光展覽館,同時還要觀看電影《上甘嶺》。因為這部片子是我們師的戰鬥記實,是我們師的榮耀。時任師政治部主任特級戰鬥英雄一等功臣趙毛臣是影片的軍事顧問。他給我們講了當年許多拍片時如何做到和實戰一致的彩排經過。
《上甘嶺》戰役和黃繼光的故事,反映了志願軍為保家衛國不懼犧牲、勇於奉獻的國際英雄主義,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篇。他將永遠激勵一代一代的中華兒女為我們的國家安寧而獻身偉大的國防事業。
北韓戰爭結束後,志願軍部隊陸續撤回,十五軍這支有著光榮傳統的英雄部隊回國以後,為了新中國的國防建設現代化,遵毛主席”建立一支強大的人民空軍”指示,我們部隊改裝成了空軍空降兵,肩負起了一支快速反應、隨時可到任何地方做戰、讓統帥部放心、敵人害怕的威武之師。
千米高空煉忠誠,
萬里藍天展宏圖。
壯志凌雲沖霄漢,
試問天下誰能敵!
今天,隨著國防現代化程序的飛躍發展,這支英雄的空降兵部隊戰鬥力更強!更能適應未來反侵略戰爭的需要!更能肩負起捍衛祖國領土的重任!
風雨人生
2018.9.10.
於烏魯木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