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月亮姐姐Nancy

    年齡越小的孩子對於死亡越沒有任何概念,所以,當他們自已處於危險的時候,是渾然不知的。他們也不懂得人會有生老病死,會有飛來橫禍,會離開這個世界。所以,對於他們進行正確的死亡教育,首先要讓他們瞭解什麼是死亡,怎麼樣做會避免人為的死亡?我們教育孩子的最終目的,不是知道什麼是死亡,而是如何避免死亡?

    對於死亡理解的最好教育就是對孩子開展生命安全教育,就是做為學校層面,教師的根本任務是首先是保障孩子在活動時不受到任何的危險和傷害,身心能夠得到健康、自由的成長。無論是安全知識還是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都需要教師通活動組織來進行完成,使孩子在活動中得到引導和教育,從而掌握相應的知識和技能。特別是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小、心智發育尚不完全的特點,他們對於生命安全意識非常淡泊,讓他們掌握基本的生命安全教育,必須得是直觀的、充滿童趣的,生命安全教育活動開展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符合幼兒的知識結構和成長需要。

    培養孩子的安全保護意識,從根本上避免死亡。

    1、安全意識的培養,不是樹大自然直的教育方法,一個幼兒園3歲的孩子和一個小學11歲的孩子,在面對不安全事情的時候,他們唯一的區別就是小危險還是大危險,比如:3歲的孩子可能會把豆豆類的物品塞進耳朵或鼻子裡,這是危險的,11歲的孩子可能不會做這樣的事情了,但是他會去鑽洗衣機,爬鐵柵欄,這同樣是危險的。成人不能認為孩子長大了,就會什麼都明白,就會不發生危險。而是在孩子開始有活動行為和活動意識的時候,就要隨時地教育他們,知道做什麼是危險的,做什麼會失去生命,會死亡,做什麼是安全的,如何保護自己。

    2、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安全教育針對的層面是不同的,教育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安全意識的培養,孩子越小的時候,成人越要重點強調和引導。這種安全強化的意識一但在孩子的腦海中形成,當再發生類似事情的時候,孩子潛意識就會自我保護。我曾看過這樣一個影片,一個2歲左右的孩子在下床時候,他的腿夠不到地,他知道是不安全的,他就把床上的兩個枕頭都扔到了地上,然後他趴在床邊,倒退著,用腳踩著枕頭下了床。這種自我保護的意識在很小的孩子身上就得以體現。所以,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是非常重要的。

    豐富孩子的安全教育活動,從形式上了解死亡。

    1、安全教育課不是教育者和家長口頭上教育,特別是幼兒園的孩子,他們直觀、形象的思維,是需要教師運用圖片、影片、錄影、教具、書籍等輔助的教學工具,來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安全教育活動。讓孩子參與其中,使孩子瞭解和掌握生活當中,各種安全事件的基本常識,懂得進行自我保護和防範。無論是自然災害(地震、洪水、雪災),還是人為災害(火災、交通事故、中毒等)事件的發生,都會對孩子的成長構成嚴重的死亡威脅。

    2、做為教師,在日常活動中,透過安全活動設計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是非常有必要和有意義的,透過教育和預防,會使80%的意外傷害避免。比如幼兒園的小朋友,要透過生動、有趣的活動遊戲,來掌握相應的安全知識,比如:安全課“有趣有電話號碼”,瞭解知道110、119、120等常用電話號碼的用途。學校的小學生除了必要的安全課以外,還可透過主題班會,進行正確用電、防火防盜、防陌生人等方面的安全教育活動。同時,幼兒園和小學還可進行安全演練等活動,加強對孩子的安全教育。安全演練活動如:防火、防震等,應該如何正確地逃生。這些能力的培養,都是讓孩子避免死亡的有效方法。

    搭建家校的安全教育平臺,從共育上遠離死亡。

    1、幼兒園或學校可定期開展安全教育知識講座,幼兒園面對的是家長,學校可讓學生和家長共同參加。透過安全教育知識講座,家長就會更多地瞭解相關的安全教育知識和方法,能更好地配合幼兒園或學校對自己孩子進行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已迫在眉睫,每年因溺水而奪去生命的孩子、因防範意識差而被拐的孩子、因貪玩好奇被弄傷眼睛及肢體的孩子,讓多少家庭因此失去了快樂和幸福。安全教育的缺陷必然會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安全教育是需要學校(幼兒園)、家庭所共同承擔和肩負的責任。

    2、家長對於孩子的安全教育要比學校或幼兒園的老師更為細心才可。家庭中發生死亡的現象機率更大,因為家中的不安全因素隨處可見:電插座、刀、剪子、陽臺、藥品、細小玩具、食物等等,都會因為一個不小心,讓孩子失去生命或面臨死亡的威脅。很多時候,不是孩子淘氣和無知,而是家長的大意和輕視。任何一種經驗,孩子都可以透過實踐來積累,唯有這個死亡不可以讓孩子去體驗和感受,因為人的生命實在太脆弱,家長有責任和有義務,讓孩子遠離死亡,什麼遊戲都可以玩,只有死亡遊戲不可以玩!

  • 2 # 小樹苗家庭教育

    記得孩子在5歲的時候養過2只小雞,帶回家的時候小雞活潑亂跳,孩子很開心,也用心地用他認為正確的方式去照顧。可是寵物小雞的生命力不長,幾天之後就死去了,孩子很傷心,問媽媽為什麼小雞不動了? 我當時想了很多解釋的話語或者童話般的詞彙,可是話到嘴邊還是停止了。我試著用孩子的語言去和他解釋,我帶著他看了樓下的枯黃的樹葉,向他解釋了當遇到了獲取的能量不夠時,葉子就會無法好好的成長,就會死去,雖然不在樹上,但是同時它回到地上以它的方式回饋大地。

    “尊重孩子,應該讓他們一起分擔家中的哀傷憂愁,而不是拒他們於門外。”

      “尊重孩子,把孩子看成是與自己平等的人”,這是許多父母難以準確理解並做好的事情。什麼是平等?平等意味著尊重對方的需求,相信他的智慧和能力,信賴他的品德,理解並允許他保持與自己不同的價值觀或生活方式。

      許多時候,孩子是清楚家中發生的一切的,只是父母沒有把孩子看作是獨立的人,一個有著自己的承受能力和自尊心的人。既然父母有意隱瞞,孩子也只好裝作不知道了。久而久之,孩子就認為這個家與他沒有什麼關係,只要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就可以了。

      一個不認為自己有能力的人,一個沒有價值感的孩子,自然也就沒有責任感了。 同樣,用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告訴死亡,也是一種獨特的家庭教育。

  • 3 # 指尖教育帝國

    在中國是最忌諱“死”這個字的,其實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他就開始關注生死的問題,特別是看到小動物的死,或者身邊老人的死之後,會提一些類似“為什麼人會死呢?”“人死了會去哪裡呢?”而家長的回答將是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生死觀的關鍵。

    如果家長或老師不對“死”有一個正確的引導的話,那麼孩子就不知道生命的寶貴性。也就是說,正確的進行死亡教育,才是教會孩子珍惜生命,遠離危險的根本所在。

    一、正確進行死亡教育,首先要讓孩子明白生命的唯一性和有限性。

    當孩子問我們“為什麼人會死呢?”“人死了去哪裡了呢?”家長萬不可敷衍了事,更不可以編造一個相對美好的謊言,比如說“人死後就上天堂了,在天上看著我們。”或者“人死了以後,他的靈魂就去了一個沒有痛苦的美好地方。”類似這樣的謊言,雖然可以減輕人們面對死亡的痛苦,但也讓孩子無法正確面對死亡,一定要告訴孩子生命是唯一的,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而且長度有限,死了就意味著永久消失,不會再回來了。

    現在一些暴力網路遊戲橫行,打死一個人就像鬧著玩一樣,甚至在有些遊戲中,人死後是可以復生的,如果此時家長再不及時告訴孩子“死亡”真實的面相,孩子很難體會生命的重要性。

    中國孩子自殺率連年攀升,一些孩子讓為死後會去一個沒有痛苦、無憂無慮的地方去,會在那裡看著家人們生活,在這種“美好”謊言下欺騙的孩子,將死亡看作一種解脫,一種逃避現實的出路,這是非常可怕的。

    所以,家長和老師一定要告訴孩子“死亡”的真正含義,要讓孩子感受小動物死後帶給我們的痛苦,以及家裡的老人死了,我們對他們悲痛的懷念,從而初步建立對個體生命的珍惜和愛護。

    二、明白了死亡的真正含義後,就會對孩子進行生命安全教育。

    中國《論語》上有句話叫“未知生,焉之死”,意思是說:“一個人如果連生的道理都不知道,又怎麼能知道死的意義呢?”對孩子正確的進行死亡教育,首先要從啟發孩子認識生命的寶貴意義開始,只有初步建立起個人的自我價值,小孩子才會懂得去珍惜自己的生命,懂得保護自己的生命健康,樹立安全意識,遠離死亡。

    1、交通安全教育

    小孩子是沒有規則意識的,孩子的行為完全是大人行為規則示範的結果,因此每一個帶孩子的家長都有義務在給孩子講解交通安全知識的同時,以身作責,絕對遵守交通規則。

    不闖紅燈,橫穿馬路要走人行橫道等等,當大人在馬路的空隙中拉著孩子的手橫行直撞時,要知道當孩子稍稍長大,上小學或者中學自己過馬路時,他也會學大人的樣子,而小小的他所經過的危險要比大人高出不知多少倍。這也是每年中小學生出車禍特別多的原因之一。所以,建立遵守交通安全的規則意識至關重要,一定要教會孩子過馬路,左右看,走斑馬線的好習慣,要從小進行言傳身教,絲毫也不能馬虎。

    2、防走丟失教育

    很多家長在帶孩子上街,或者在公園獨自玩耍時,甚至上上學或中學時獨自回家時,都將面對“防走丟失”問題,正因為小孩子的安全意識差,有可能被某些事物所吸引,從而改變行走方向,或者遠離父母,給拐賣兒童者或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因此,從小對孩子進行“防走丟教育”非常重要。

    一定要教會孩子出門要緊緊跟在父母的身邊,在陌生的地方不要不打招呼就遠離父母;記住家長的電話和家庭住址,一旦找不到父母,及時向警察叔叔或相關地方的管理人員求助等,不給不法人式可乘之機。

    3、自然災害教育

    防火、防電、防雷電、防溺水等,這些安全知識要系統地講給孩子聽,讓孩子遠離自然災害。要告訴孩子一些逃避自然災害的一些生活常識,特別是水火無情,一定不要讓孩子去玩火,玩水等。

    4、遠離毒品教育

    在城市裡的孩子到了十二三歲,社交範圍變廣闊,而且青春期的孩子很渴望難免有出入網咖、商場甚至歌廳等場所,這時候就要教育孩子毒品的危害性,要透過觀看宣傳片,深入瞭解染上毒品生不如死的可怕狀態,讓孩子有自我保護的意識,遠離一些不良場所,遠離一些不良朋友的誘惑等。

    5、性安全教育

    性教育是每個家長必須正面教育孩子的,既要教會孩子正確面對自己的生理變化,又要善於掌控生理變化帶來的心理變化,學會保護自己尊重他人。

    6、抗誘惑教育

    對孩子而言,很多危險都來自誘惑,比如食品健康教育,好吃的東西不一定健康,而人就會節制自己的食慾,遠離垃圾食品,比如遊戲誘惑,一些中小學生陷入虛擬遊戲中不能自拔,為了升級或買一些裝配,不惜輟學或者偷錢,結識不良群體,被人利用等等,這都會使生命置於危險之中。

    7、法律意識教育

    法律常識教育,樹立正確有法律意識,用法律法規規範個人行為,法律要求我們做的,我們必須去做,法律禁止我們去做,我們堅決不做,這也是使孩子遠離危險的必然之路。

    有了以上諸多生命安全的教育,才會讓孩子的生命得到有效保護,才能遠離危險,健康成長。

    三、引導孩子探究生命意義的獨特性和不可代替性,認識並創造個人生命的價值,實現生命的無限可能性。

    喚醒孩子對生命的真正熱愛,還在於探究個人生命的意義,價值,挖掘生命潛能,實現生命個體的無限可能性。

    要讓孩子認識到個人的生命的獨特性,任何人的生命旅程都在於尋找自己的生命價值,探究生命的美好意義。只要活著並願意不斷學習提高個人能力,就能讓生命體驗更多,實現自己生命的無限可能性,而這一過程是要自己去實現的,無人可以替代。

    四、教會孩子自尊、自愛、自信,是實現孩子熱愛生命、遠離傷害自己、傷害他人的根本途徑。

    任何人對個人生命的不珍惜,不重視,都源自對個人價值的評估,當孩子認為自己的生命是毫無價值的時,他就會產生絕望和怨恨,絕望的心理發展到極點就會自傷,而當覺得個人的痛苦都是別人造成的時,那他就會怨恨,怨恨到極點就會傷人,因此引導孩子認識個人的生命價值,學會自尊,自愛,自信是珍惜自己和他人生命,遠離危害生命安全行為的必然之路。

    生命之初,孩子對個人生命價值的判斷全部來自於外界的評價,特別是家長,老師和同學的評價,家長和老師一定要發現孩子的優點,並正確的反饋給孩子,尊重孩子,鼓勵孩子,少打擊和否定孩子。讓孩子有力量,有信心去提升自身的價值。

    當孩子說:“媽媽,我不想上學了。”或者“媽媽,我不想做作業了,學習太累了”這一類的話時,家長不會打擊孩子或者給孩子“貼標籤”:“你怎麼這麼笨?”“你就是沒出息!”“媽媽生了你,真是後悔死了!”這樣的話讓孩子變得更加卑微,感覺自己的毫無價值,活著毫無意義,試想,如果在長期這樣的評價下生存的孩子,又怎麼找到個人的價值並投入到對生命美好的無限嚮往和創造中去呢?

    我們要鼓勵孩子,正確的引導孩子,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價值。我們可以這樣說:“寶貝啊,你不想上學,是不是在學校裡遇到不開心的事了,跟媽媽說一說……”懂得傾聽孩子,也是對孩子的一種尊重,是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生命重要的一種有效方式,在傾聽中,我們來因地制宜的鼓勵孩子,正確的評價孩子,讓孩子的不良情緒得以疏導,感受到被肯定、被關注、被重視、被激勵、被需要的美好生命體驗,孩子才會一天天變得自尊、自愛、自信起來,才能真正珍愛自己的生命。

    總之,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的目的是真正體會對生命的唯一性、有限性、獨特性和無限可能性的真切認知,引導孩子熱愛生命,保護生命安全,學會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讓孩子遠離危險,不去做危害生命安全的事情,保障孩子健康成長。

  • 4 # 三毛的教育視界

    孩子不具備用理性思維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他們的內心脆弱又敏感,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是需要很高的智慧,也是很艱難的事情。這就要求家長同孩子講到死亡的事情時,要具體到一點一面,越細緻越好,如果回答草率、方式不當,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很大的陰影,嚴重的甚至能影響孩子一生的心理健康。

    死亡是我們所有的經歷中唯一無法逆轉和解決的事情。那麼在對孩子進行生死教育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回答,從哪方面入手,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面對死亡話題,家長不要回避,也不要刻意渲染,更不要主動和孩子交流死亡的話題,

    1、大人尚且不喜歡死亡的字眼,何況天真無邪的孩子?孩子遇到死亡的例子不多,對死亡的概念還很淺薄。如果孩子不主動問死亡的事情,大人不要刻意給孩子增加死亡教育的課題,更不要主動為孩子灌輸死亡的概念,目前此死亡教育目前尚不能成為對孩子教育的專題。

    2、孩子問到死亡的話題時,或真正遇到死亡的例子時要給與正面回答,也或者利用參加葬禮、祭祀時給孩子普及一些簡單的基本常識,再進行死亡教育更妥當。

    二、死亡可以為孩子珍惜情感而昇華,遇到死亡的事情,家長家最好用孩子能接受的語言來表述,繼而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1、當孩子問到死亡的事情時,家長要注意說話的場合,注意言語措辭,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溫和的和孩子講述。

    在我參加工作的第三年,父親就去世了。我女兒小時候問我為什麼她沒有見過她姥爺,我明確的告訴她姥爺去世了,但是我很思念我的父親,我好好思考思考,找個合適的機會,一定告訴你。

    在她八歲的時候,有次我和女兒去三峽遊玩,我告訴女兒:1996年初,我的李桂林伯伯和她的姥姥姥爺相約,準備在三峽大壩施工前一起坐遊輪從宜昌到重慶,暢遊即將絕版的三峽風光,那是她姥爺的願望。

    由於老天爺對她姥爺過於寵愛,姥爺又想讓我和他的外孫女早日獨立,提前到了天國上班,終未成行。講到最後我眼淚汪汪,告訴女兒我永遠記得父親活著的樣子,女兒心疼我,也思念未見過面的姥爺。

    2、講得越簡單明瞭越好,講的過於複雜,會讓孩子浮想聯翩,會在稚嫩的內心種下恐懼和疑惑的種子。

    當孩子面對死亡的問題時候,家長不要抽象地給孩子,講他們幼小的世界裡理解不了的事情。還是那次旅行,我告訴女兒,雖然姥爺去世了,但是想起姥爺我們都很溫暖,姥爺會一直在天國保佑著我們,只要女兒好好學習,健康的成長,姥爺就會很開心很開心。

    在遊覽三峽大壩時我女兒一遍遍的用手遮擋著害羞的臉,面對著綿綿悠長的長江水,狂喊:姥爺,我想你啦;姥爺,我想你啦!我一定好好學習,好好長大。

    死亡可以為孩子珍惜情感而昇華。以後凡是走到女兒認為虔誠的需要朝拜的地方都會雙手合十,為姥姥祈福,為親人朋友同學老師們祈福,為她的姥爺祝福在天國平安快樂。

    三、家長要尊重孩子,給孩子思考和處理思緒的獨立空間,不要取笑孩子的稚嫩表達方式。

    1、我始終認為,除了死亡,其餘的一切事情都能找到解決的辦法,唯一,沒有唯二。可見死亡對人們的毀滅性摧殘和打擊。

    2、孩子還理解不到這種生活的殘酷,家長要尊重孩子,要陪伴孩子度過思慮時光,不要用大人的思維方式強加給孩子憂愁,也不要輕描淡寫的取笑孩子,以為孩子什麼都不懂。

    3、再堅強懂事的孩子也是從一天天的體驗中走過來的,他們有他們的理解和表達方式,家長不要取笑孩子幼稚的表達方式。

    四、面對死亡時,家長不能對孩子撒謊,否則當孩子知道事情真相時,產生疑惑,缺乏安全感。

    1、家長不要用自認為善意的欺騙來哄孩子。例如:死亡的人他走了,到其他地方去了,以後就回來了;死亡的人他走了,他睡著了,等他醒來的時候你就看到了;死亡的人走了,是去很遠很遠的地方,被人騙走了等等。

    2、面對死亡時,家長應該用孩子能接受的語言和孩子溝通。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會死亡,但那是很久很久以後的事情,很久到自己都不知道有多久,反正很久很久。以此打消孩子的恐懼,增強孩子的安全感。

    五、家長要堅強的面對死亡話題,不要表現的驚慌和恐懼,加大孩子的內心陰影。

    1、面對死亡的話題時,家長不要表現的過於驚慌、恐懼,否則孩子更會對死亡害怕和恐懼。應該讓孩子明白死亡是生命長河中的一部分,知道死亡是很自然的事。

    2、利用教科書、電影等讓孩子從科學的角度來理解和認識死亡的概念。在美國電影《自閉歷程》中主人公坦普看到自己心愛的小馬兒倒地死亡,卡洛科教授說:記住他們活著的樣子。一句簡短的話語深刻的埋進了小坦普幼小的心靈裡。在他參加卡洛克教授的葬禮時,她思念的方式是永遠記住了教授舉著火箭筒模型的模樣。死亡可以讓孩子從悲傷中昇華情感。

    “公元2012年,吾女七歲有餘,散學途中買兩小雞。一雞當晚駕崩,吾女灑淚三滴,擇次日黃道吉時,葬於院核心桃樹下,後枝葉繁茂,其曰乃小雞入土之功勞。另一雞,其白日偷攜至學堂,吱吱聲出,師不悅,後養於家中,置於琴鍵上,早晚練琴陪伴左右。數月有餘,雞漸長大,鄰家奶奶刀起雞落,吾女嚎啕,甚是悲傷,待香味撲鼻,轉而擦淚淨手,雞入其口,破涕為笑,曰,還挺香呢。相去七載,罪過罪過。”六、透過祭奠活動培養孩子的憐憫心,樹立起正確的情感表達方式。

    1、是人都會有生老病死的那一天,理性冷靜的面對死亡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有時孩子會在大人處理和麵對親友死亡的事情時,瞬間變成強者來保護大人,安慰大人,使他們對家人產生深深的愛。這一切都可以讓孩子擁有愛心和同情心,對死亡持有正確的情感表達方式。

    2、清明掃墓,祭奠去世的親人也是很好的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的方式,透過這些活動給孩子講解清明的起源和典故,講解對去世的親人的懷念,使孩子在參與中接受傳統文化的教育,提升孩子的親情觀念。

    透過死亡教育,可以幫助孩子認識到人類生命歷程中的自然規律,可以幫助孩子從思想上消除對死亡的恐懼感,消除死亡這個話題對孩子心理上造成的陰影,從而讓孩子用平和的心態看待死亡,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死亡觀和世界觀。

  • 5 # 努麗

    兒子兩歲半時,養了一隻蟈蟈,他特別喜歡它,每天早上醒了第一件事就去和它招呼:“蟈蟈,你想吃胡蘿蔔呢還是白菜呢?紅薯?”每天晩上一放學就來到蟈蟈籠子面前:“蟈蟈,我放學了!”才去玩。

    十月一日我們去北京玩,他一遍遍地對奶奶說:“一定要幫我照看好我的蟈蟈。”臨走前又反覆囑咐。

    但當我們回來時,蟈蟈死了,他把蟈蟈放在一個小盒子裡說:“睡吧,我不會讓別人打擾你的。”

    這時候的孩子很單純,對死的認識很簡單——死了就像睡著了,有一天,總有一天,它就會醒來,像以前一樣唱著愉快的歌,啃著那青翠的白菜、脆生的蘿蔔……

    但隨著孩子的長大,漸漸地對死有了模糊的認識,也有了痛楚的感覺,還有不少的害怕。這時我們該怎樣做呢?我們一起從繪本中尋找答案吧。

    1.正確認識死亡,明白這是必然經歷的過程,它就像《一片葉子落下來》——

    一片叫弗雷迪的葉子和它的朋友們經歷了春夏秋冬的變化,明白了活著就是“讓別人過得快樂”。當它要落葉時,感到害怕,它最好的朋友丹尼爾問“春天變成夏天,你不害怕;夏天變成秋天,你也不害怕。這些都是自然的變化,那麼,你為什麼要害怕這個死的季節呢?”它平靜地接受了掉下來,閉上了眼晴。

    平靜地接納死亡,把它看得和長大一樣得自然。

    2.面對死亡,怎樣才能接受殘酷的現實?

    《小傷疤》中的小男孩在媽媽去世後經歷了憤怒、無力、傷心,對以後的擔憂和恐懼,為了留住媽媽的味道,他不開窗,不呼吸,他甚至一次次偷偷把腿上的傷疤撕開……直到外婆到來後“無論怎樣,我們彼此的愛都不會消逝,只要他摸摸自己的心,就會發現媽媽一直在心裡”。於是,他嘗試了不同方式,終於懂得,生命中的傷痛終將會自己慢慢痊合,就像他膝蓋上的小傷疤。

    時間是傷痛的撫慰劑,共情是幫助走出傷痛的良藥,《熊和山貓》中的山貓一句“你和這隻小鳥一定是好朋友吧?小鳥死了,你一定很難過吧?讓我為你和小鳥拉一首曲子吧。”讓熊找到了情緒的出囗,走出了傷痛。

    3.坦然接受永別的來臨,要懂得及時向愛的人表達愛意。這就是《我永遠愛你》傳遞出來的觀點——

    小男孩看著他的狗阿雅一天天老去,他做的是陪在阿雅身旁,每晚總記得說“我永遠愛你”。當阿雅死了,小男孩也因為付出了愛,才能靜靜勇敢地療傷。

    當孩子還小,開啟死亡教育還是從繪本開始,在故事中認識死亡,理解死亡和接納死亡,從而懂得活著的意義。

  • 6 # 餘生緩緩行走

    這個問題嚇了我一跳。

    一般情況下,家長是不會特意去教導這個,所以在什麼情況下,教育孩子對死亡的認知是要區分開的。

    第一個,身邊有壽終正寢的,或老人因病去世的時候,可以說生老病死,是人生的一種常態,人生在世這個是免不了的等等。

    第二個,非正常死亡,自殺,或不可抗拒因素,或意外事故,家長就要好好處理了,講生命的珍貴,將熱愛生活。

    不論哪一種,家長在讓孩子理解死亡後,儘量要說明,雖然生老病死是常態,但是我們要珍惜這得來不易的生命,過好每一天等等。

  • 7 # 青春淡如雲

    如何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

    死亡,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無法逃避的結局,意味著生命走到了盡頭。對於小孩子來說,他們並不知道死亡是什麼,人為什麼會死亡?當孩子好奇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不能搪塞過去,需要告訴孩子真相,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

    記得在我四歲多的時候,奶奶就去世了,因為妹妹還沒有出生,作為她唯一的孫子,奶奶對我很是疼愛。儘管奶奶已經去世有三十年左右了,但我還能想起她那時的模樣,雖然有些模糊:個子不高,一張滿是歲月痕跡的臉,整天對我笑眯眯的,說話不多,頭髮盤在後腦勺,一雙纏著白布的裹腳。

    奶奶去世時,記得我還在外婆家,是大伯接我回家的,說是奶奶想我了。回家後,院子裡有很多人,我吵著找奶奶,有人告訴我說奶奶在窯洞裡,我飛快地跑了進去,看見她躺在一塊用兩個長凳支起來的大門板上,一動不動。臉上蓋著一張白紙,身上穿著和平時很不一樣的衣服,我使勁喊奶奶起來,可她就是不理我,我大哭了起來,爸爸告訴我說奶奶幹活累了,睡著了,讓我不要吵醒她。我只好慢慢地停止了哭聲。

    這時,我才注意到,爸爸和兩個姑姑穿著長長的白衣服跪在地上,低聲哭泣著,周圍很多人也穿著白色的衣服,眼圈紅紅的。我心裡想:是不是奶奶太累睡著了,他們在等奶奶醒來?也許等的時間太長了,奶奶也不理他們,他們就哭了?不如我先去玩,讓他們慢慢等奶奶醒來吧!想到這裡,我就讓爸爸等奶奶醒來了叫我一聲,然後就出去和小夥伴們玩去了。後面的記不清了。

    但至此以後,我再也沒有見過奶奶,老是問爸爸她去哪兒了,爸爸告訴我說奶奶去了親戚家了。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還很生氣奶奶不回來看我,現在想起來真的好傻,直到我上學以後,跟著爸爸參加了很多鄰居和親戚家的葬禮,慢慢地知道了一切。

    時間過的真快,現在我也成了兩個孩子的父親,大概是兒子六歲的有一天,我們在一起看電視劇,兒子就問到了我這個問題。他說:“電視裡的人,為什麼會死?”當時我怔了一下,隨後,我對兒子說: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死亡,只不過時間不一樣。當爸爸變成了白鬍子老頭,也就快離開你了”。兒子聽後,哭著說什麼都不要讓我變老,我只好對他說:“兒子,別怕,爸爸媽媽要看著你和妹妹長大,不會離開你們,你要愛護自己的身體,多吃飯菜,增加營養,這樣才會長的快,等你長大了,就能替爸爸分擔了,爸爸也就不會變老了”。

    兒子這才開心地點了點頭,告訴我他會按照我說的去做。看著他稚嫩的笑臉,心裡覺得很欣慰!最後,我想說,當孩子看到與死亡有關的事物時,根據孩子的年齡、心理特點和接受能力,告訴孩子各種影響死亡的因素,讓孩子正確理解死亡的含義!

  • 8 # 減肥生產隊隊長

    歐洲都有很多關於死亡的幼教繪本,從各種角度來讓小朋友理解死亡的概念以及成人對於死亡的情緒。國內這塊好像比較少,也許是覺得比較忌諱,就算有,家長也不太願意讓孩子面對。就像各種性教育教材一樣下場吧。

  • 9 # IRIS茉莉

    與其說死亡教育,不如說是對孩子做生命教育,我覺著這個是十分有必要做的。需要看孩子的具體年紀大小,根據時機分幾次,來說明這件事。要是孩子年紀小,就要以聊天的方式隨著事件(比如看見路邊死掉的小麻雀,這樣的),聊下這件事。要是孩子大了,可以一起討論,先看下孩子對生命和死亡的認知及看法,再加以說明。而做這些事的核心是讓孩子明白這幾件事。生命是什麼,死亡又是什麼,生命只有一次這麼珍貴,那該怎樣珍惜生命,又該如何面對死亡。。。讓孩子要愛惜自己的生命,受到再大的挫折或著打擊,都不能做自殺這樣的事,可以說出來,父母會一起想辦法,一起渡過難關,沒有任何事是要以自殺作為代價的,自殺解決不了任何事,反而會給父母親人帶來無盡的悲痛。孩子四五歲,就要帶他鍛鍊身體,跑步或者游泳,增強體魄,磨練意志,提高抗壓能力。想到的就這些

  • 10 # 心知島

    心理學家埃裡克森說,當孩子們的長輩完美得不懼怕死亡,孩子們也會不懼怕生活。

    事實上,家長總是會迴避和孩子談論死亡。

    這樣的做法有一定道理,因為死亡是一個非常令人不安的話題。

    但我在和一些父母交流孩子教育問題時,問到他們會不會和孩子談論死亡,他們會這樣回答:

    “我覺得我需要和我的孩子談談這件事,但這讓會我感到焦慮的,因為我肯定會搞砸的。我不知道他們能夠理解什麼,或者如何我該如何恰當地表達,我也怕給出了錯誤的資訊。”

    “他的爺爺之前去世了,我儘量不去和他談論這件事,但我知道這是必須做的事情。可我就是一直想推遲這場談話,因為我害怕我孩子問我:媽媽,你有一天會死嗎?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迴應。

    為什麼我們難以和孩子談論死亡?

    從以上的內容可以看出,當我們希望和孩子談論死亡時,無可避免會涉及到兩個方面的內容——認知和情感。

    認知可以歸結為這些問題: 孩子對死亡的理解是什麼? 他們什麼時候能夠理解?

    情感影響可以歸結為這些問題: 談論死亡會增加孩子的死亡焦慮嗎? 我有能力處理孩子的情緒反應嗎?

    由此可知,死亡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沉重議題,哪怕是作為成年人,都不能去完全理解,或者說,我們自身都不敢去思考死亡。

    所以我們很自然的認為小孩子是沒有能力理解死亡的,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孩子什麼時候能理解死亡?

    認識到所有人終將逝去,死亡是每個個體生命週期的必然結局,是我們理解自己作為人類的基礎。

    二十世紀的心理學家們,包括精神分析學派、皮亞傑學派、教育家、健康心理學家,都曾描述了兒童如何與死亡這個概念作鬥爭。

    對學齡前兒童死亡概念的最早研究是從精神分析開始的(Anthony, 1940)。死亡被兒童等同於離別,被同化為睡眠,是一種再無法醒來的永眠。很明顯,孩子們認為死去的人還在以某種不尋常的方式活著。

    但這種死亡觀是非生物意義上的,那麼,兒童具有生物學意義上的死亡觀是從何時開始的呢?

    皮亞傑學派延續了精神分析學派的研究,他們發現,兒童從4歲到6歲,他們對生物的理解會經歷一個變化的過程,當他們進入小學階段時,他們的認知就已經開始構建一個充滿活力的生命觀(Slaughter,1999)。

    也就是說,當孩子進入學齡期,他們就能思考生物學上的死亡概念了。

    如何談論死亡

    當向孩子們解釋死亡時,最好用他們能夠理解的術語。

    解釋要簡單,要達到他們能理解的程度。並要試著減輕他們的恐懼,讓他們相信無論他們有什麼反應都是可以的。

    死亡本身就是一個生活的現實。

    最重要的是為孩子提供愛的支援。

    心理學家Dickinson(1992)介紹了這麼一個案例:

    爺爺去世的那天,父親來到了我和哥哥住的姑姑和叔叔家。他把我們帶進一間臥室,讓我們坐下。他告訴我們爺爺去世了。他向我們解釋說,如果我們需要哭也沒關係。他告訴我們,他哭過了,如果我們哭了,我們就不再是脆弱無助的孩子,而是能夠展示自身情感的男人(Dickinson,1992)。

    重要的是讓孩子們明白,他們可以感到悲傷,哭泣,或以任何他們想要的方式表達他們的感情。

    讓孩子們相信,有這種感覺是可以的,這有助於解開他們關於死亡的一些困惑。

    以上。

  • 11 # 豬小柴vlog

    我記得我兒子兩歲時候我告訴他死了就什麼都沒了,然後恰好當時走到河邊看見一條死魚,兒子非說死了能活過來,我陪著他寒風裡面守了三小時,最後那條魚進了一條狗的肚子,然後再教育他關於生命的事。

  • 12 # 周舟讀寫學苑

    提問者的問題,好引人注目,居然會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這也引起了我的思考。

    因為前不久,我帶著孩子一起參加了親人的葬禮,所以看到這個問題就來說說自己的看法吧。

    5月份的一個星期五早晨,婆婆接到電話得知自己的父親因意外摔倒住進了高危病房,並且得知將不久於人世。婆婆當即買了當天的火車票趕往父親醫院,見了最後一面。

    後來,婆婆在電話裡對孩子爸爸說,只要孩子爸能回去參加葬禮就行。但我卻執意帶孩子一起回去參加葬禮,因為這幾年,雖然與那位老人相處不多,但因為婆婆的關係,也對逝者有所感觸。

    當時,倒沒多想,只覺得可以帶孩子回去一起參加老人的葬禮,自己心裡好過點兒。

    沒想到,在跟孩子說明我們去做什麼的時候,孩子一個勁兒地追問,“老姥爺死了嗎?死了,就去哪裡了?”一連串的問題。甚至後來,當孩子看到貢桌上的老人遺相和貢桌上的零食水果等擺祭品時,還會追問:“他死了,還吃零食嗎?”問得我一時不知道怎麼回答。

    孩子對死亡的理解,真的讓人意想不到。

    後來,孩子經常在玩的時候,會突然笑著說:“媽媽,你死了,我就開始跑!”“奶奶,你什麼時候死?”“我不想你死,只是覺得好玩,開個玩笑嘛。”當孩子跟我們初說起死的時候,並不那麼嚴肅。只單純地以為,就像某件物品消失了一樣,有時並不那麼引人傷心。

    但後來,母親節上,孩子老師放了電影《媽媽,請再愛我一次》,據說孩子看的時候,哭得眼淚一把一把的。去接她時,孩子還跟我講了電影劇情,還抱著我說:“媽媽,我愛你!”那一次,我印象深刻。對死亡的理解 ,有時是在一種特殊情境下的感悟。

    現在距葬禮過去已經近一個月了,孩子們玩遊戲時,還會玩假裝死了的遊戲。似乎,他們在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死亡。

    因此,我想,對死亡的教育,我們可以去進行,但沒必要刻意教育,畢竟死亡有時不可避免,但也無需驚恐,更無需讓孩子的心靈過早理解徹底失去的痛苦。

  • 13 # 壹念心理

    每天3分鐘,解決你的育兒困惑

    家長問

    我女兒快5歲了,最近我的外婆過世了,我們沒有讓孩子參加葬禮,

    但孩子彷彿知道了這件事,有一次她突然問我:“太太為什麼會死?”

    把我問愣了,然後她問:“媽媽你會死嗎?”我說:“會,每個人都會死。”

    結果我女兒竟然大哭起來,請問要如何跟孩子談死亡這件事呢?

    熊寶媽答

    這是關於“如何與孩子談死亡”的話題。

    和性教育一樣,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

    而告訴孩子“死亡是什麼”,談論和傳遞家庭關於“死亡的價值觀”,是“生命教育”最重要而核心的部分。

    在和孩子談死亡之前,我們需要先問問自己:

    我對死亡的感受是什麼?

    一想到死亡,我的焦慮程度和害怕的情緒強烈嗎?還是比較平靜?

    雖然,我們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對死亡有些恐懼,但覺察自己對死亡的焦慮水平,是成人需要做的第一步。

    因為如果我們對死亡有著過度恐懼、焦慮和悲傷的情緒,我們是無法和孩子一起面對這個話題的,

    我們可以想辦法先處理這些情緒,比如和朋友或專業人士聊一聊,目的並不是為了消滅這些情緒,而是為了讓我們更坦然一些。

    如果我們帶著未知的內在焦慮去和孩子談死亡,那麼即使是小孩子都會從環境的細微變化中察覺到“喪失”的發生,會讓孩子感到更不安。

    父母能夠坦然面對死亡,不過於焦慮和恐懼,是和孩子談死亡的良好情緒基礎。

    那麼,在我們和孩子談的時候,為什麼孩子會大哭起來呢?

    因為家中長輩的過世,會激發起孩子對於失去父母的恐懼,也會啟用她曾經各種分離、喪失的難過感受。

    這時候,父母需要回答的問題其實是:“你會離開我嗎?”因此,和孩子談死亡至少涉及到兩個方面:

    1、死亡本身是什麼?怎麼解釋這個概念。

    當孩子問:“太太為什麼會死?”或“死是什麼?”

    我們可以回答:“太太的身體停止工作了。無法走路了,不能呼吸,也不能說話了。”

    或者說:“因為太太年紀大了,越來越老了,身體就會很累很疲憊,在某個時候就會停止了工作。”

    同時,可以告訴孩子,每個人的身體,有一天都會停止工作的,每個人都一樣。

    2、“死亡”對孩子的心理會產生不安全感、不確定感,以及“喪失感”。

    孩子如果問:那我會死嗎?爸爸媽媽會死嗎?

    他其實在問:父母會離開我嗎?我安全嗎?我的家安全嗎?

    那我們就需要給孩子精神上的撫慰,給他安全感,傳遞一家人的愛。

    我們可以說:“很久很久後有一天會的,但還沒那麼快。一輩子還很長呢,爸爸媽媽會一直陪著你、照顧你、愛你,我們一家人一直在一起。”

    然後給予孩子溫柔的擁抱、和愛的親吻,盡情表達此時此刻我們和愛的人在一起的溫暖。

    不必擔心“一直在一起”這種表述會讓孩子覺得她以後都要和父母住在一起,怕這樣說孩子以後不願意獨立等,

    因為,對於 0-5 歲的孩子,他們目前最需要的就是濃濃的愛、真切的欣賞、和安全溫暖的感覺,這和培養孩子獨立是兩件事。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自然會明白在一起可以不是指一定要住在一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宋向金納歲幣,保持了國家繁榮昌盛和平並用貿易數倍賺回有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