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之育之

    希特勒在參加一戰時親身體悟,面對敵方的築壘地區,進攻方損失遠遠超過防守方。

    希特勒奮不顧身,作戰勇敢,但在進攻時,被敵方擊成重傷,送回後方醫院治療。

    故希氏,對陣地戰深惡痛絕。

    如何打贏戰爭,必須解決守強攻弱的局面。

    希氏主要採取了兩種方法:

    一.希氏慧眼識英雄,完全支援古德里安用裝甲叢集,採取大規模縱深突擊的閃擊戰術。將築壘地區拋於腦後,擊垮敵方。從而將死守陣地的舊戰術逃汰。

    二.製造超級大炮,能對厚甲防護的重點堡壘區,實施有效的打擊。

    據此,德軍工部門研製了有史以來,威力最大的重炮,多拉大炮。

    該巨炮重量超壹千叄佰噸,口徑零點捌米在炮鏜內,可蹲小孩,彈丸重柒噸。

    但是運輸困難且複雜,原本想在進攻馬基諾防線時使用。

    未料到,古德里安的閃擊戰迅速擊垮了法軍。

    多拉實力沒有展現。

    德國實施巴巴羅薩計劃,閃擊蘇聯,進攻神速。

    德軍進軍克里米亞,在塞瓦斯托波爾的重型堡壘防禦區,遭遇守軍頑強抵抗,攻擊受挫。

    此時,多拉大炮派上用場。

    德軍化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多拉送至發射陣地。

    多拉不負希氏願望,所射炮彈將其所觸及的堡壘均轟垮。

    沉重的打擊了蘇聯守軍。

    蘇軍失守塞瓦斯托波爾,多拉大炮功不可沒。

    但是運輸困難,操作複雜,機動性極差,保養困難,護維人員多,耗資巨大,使多拉大炮最後成為擺設品。

    故曰:希魔突發奇想,巨炮終於現世,負擔實在太重,最後變成擺設。

    #凌遠長著#

  • 2 # 智囊士官

    關於多拉大炮的來龍去脈,百度百科等資料已經夠詳細了,這裡就不再細說佔用讀者們的注意力了。

    多拉大炮,從直觀來看,口徑和體型等都無出其右者。

    運輸多拉大炮需要靠鐵路軌道的合理排程,並且還需自行建設一個轉向的圓形軌道,可見請這尊神炮來打一發可不是那麼容易操作的。

    其次,在火箭導彈還沒發明以前,大炮就是主要的遠端打擊火力。況且多拉大炮巨大的口徑和體型,更加篤定了其遠端打擊的扛把子地位。

    引數和資料太費神了,在這裡就粗略地說一下,多拉大炮爆炸範圍廣,可以轟掉一個小型廣場!射程遠,可以從郊區打向市中心,佔用的資源多,需要鐵路調配,炮彈運輸,一干老練的操作人員以及防禦的部隊等,需要這一系列的資源的組合,才能來發揮其打擊效果,足見其世界第一炮的地位。

  • 3 # 天河水鄉

    希特勒經歷過一戰的塹壕戰,雙方都在塹壕戰中流乾了血。當時希特勒是個小兵,塹壕戰就是他的噩夢。希特勒掌權後對外擴張的第一障礙就是法國馬奇諾防線。為對付它元首做了兩手準備,裝甲突擊和超級大炮。據有諷刺意味的,德軍繞過了馬奇諾防線超級大炮沒用上。關於多拉大炮的引數前面的朋友們已說過了,我就談一下它的戰果吧。在對蘇的塞瓦斯托波爾戰役中多朵大炮才有所表現。德軍對塞瓦斯托波爾久攻不下傷亡慘重。最後多拉上場其中一炮擊中了蘇軍要塞地下三十米深的軍火庫,引起巨大爆炸,彷彿世界未日到來一般。蘇軍徹底崩潰。德軍耗時幾個月傷亡無數都攻不下的塞瓦斯托波爾要塞,多拉幾炮就解決問題,所以說多拉是當時的超級大炮!

  • 4 # 楚狂接與

    多拉大炮是列車炮,主要用於進攻要塞。一戰實在是太過慘烈,依靠碉堡和火力網封鎖地面部隊經常傷亡幾萬人卻只能推進幾米的戰線。法國在戰後總結經驗說既然堡壘這麼有用,我們就修一個最大最堅固的。說幹就幹,花了十二年和50億法郎修築了馬奇諾防線。

    一般的火炮對於堅固的馬奇諾防線一點用都沒有,在得知這樣的情況後,把法國作為假想敵的納粹高層開始著手開發新的要塞攻堅武器。多拉列車炮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了,世界第一大炮應該說是名副其實。多拉炮全長28.87米、炮管口徑800毫米,高12米,全炮長42.9米,全重1344噸,發射出去的炮彈重8.4噸,射程為46.67千米,裝炮彈的時候要用起重機把四噸重的炮彈調起,再由輕型坦克把炮彈推進去。

    但是這樣一個兇器卻沒有用在馬奇諾防線的攻堅上,因為最後德國選擇了曼施坦因的黃色方案,突襲了阿登山區,最後鐮刀攻勢再六個星期的時間內打敗了法國。馬奇諾防線壓根就沒起到作用。

    後來在進攻蘇聯塞瓦斯托波爾要塞的戰役中曼施坦因的出色而精準的指揮和多拉大炮的要塞攻堅能力攻克這座號稱永不陷落的要塞,德國也取得了克里米亞的控制權。曼施坦因也因這次的出色表現晉升為陸軍元帥,這是曼軍神戰役級別指揮的巔峰之作。

  • 5 # 夢想成臻3

    1942年夏天。希特勒調集了237個師的兵力在蘇德戰場上發動大規模的進攻。蘇軍為了防禦,在塞瓦斯托波爾戰略要地築起了堅固的防禦工事和地下彈藥庫。彈藥庫建在地下30米深處。不料一天上午,傳來了轟隆隆的巨響,地下彈藥庫發生了爆炸。蘇軍當時認為是德軍轟炸機扔下的巨型炸彈,還有的分析是德軍間諜搞的破壞。直到戰爭結束後,直到打掃戰場時被美華人發現才披露真象,是德國使用超重型火炮發射的巨型炸彈擊中了彈藥庫引起了連環爆炸,摧毀了這座堅固無比的地下彈藥庫。

    這炮就是二戰時期納粹德國製造的駭人聽聞的超級大炮800毫米口徑的大多垃炮。

    1935年,為了突破馬其諾防線,希特勒下令研製一種超過“巴黎大炮”新型巨炮。這任務還是有德國著名的克虜伯兵工廠承做。經過7年的努力,終於造出了800毫米口徑的超級巨炮,炮膛內可蹲下士兵。

    為了紀念該廠的創始人古斯塔夫.克虜伯,希特勒命名這炮叫“重型古斯塔夫”炮。而設計師為了紀念自已的妻子把製造的第二門炮叫“大多拉炮”。

    大多拉炮儘管射程上不如“巴黎大炮”外,其它方面堪稱世界之最:全炮長43米,寬7米,高12米,重1350噸。炮彈也大的驚人。其中高爆彈重4.81噸,內裝700公斤炸藥。另一種專攻混凝土的穿甲彈重達7.l噸,可在有效射程內穿透1000毫米的鋼板或7000毫米厚的鋼筋混凝土牆。

    這門命名為多拉的巨炮,原本是為了攻破馬其頓防線而建造的,可是製成後,法國已經投降。這才用到了蘇德戰場上,炮擊了塞瓦斯托波爾的地下工事。1942年8月又拉到了斯大林格勒,可惜遭到了慘敗。9月又將多拉拉回來。

    1944年,多拉巨炮又會同“卡爾”“洛奇”“迪沃”等巨型火炮對華沙起義進行了鎮壓。將華沙城幾乎夷為平地。但是巨炮再厲害,也救不了納粹法西斯滅亡的命運。將近戰敗時,德國工程師為了多拉巨炮被繳獲,折卸了多拉炮。隨著二戰的結束,巨炮也蕩然無存了。

  • 6 # 慧姐說娛

    二戰是全世界人民的災難,因為縱觀整個二戰的過程,有超過了75個國家被捲入了進來,戰爭導致了7000萬人的傷亡,可以毫不猶豫地說二戰是非常恐怖的。

    不過,在二戰時期很多西方國家也研發除了很多新式武器,間接地推動了武器製造業的升級轉型。在二戰初期比較明顯的一個軍事裝置就是坦克的出現。

    不過在今天我們講的是另外一項武器,多拉大炮。多拉大炮是一門超射程炮,是希特勒上臺後秘密研製的第二臺超巨型火炮,多拉大炮身管長32.48米,全長42.9米,口徑800毫米,火炮全重1329噸。

    雖然這門大炮的體積非常大,但是其卻給斯大林立下了汗馬功勞,據瞭解在當初為了運送這門超級大炮,希特勒採用了28輛汽車才將其運送走。多拉大炮每小時能夠傳送四顆炮彈,一顆炮彈重達4.8噸,另外一種混泥土炮彈重7.1噸。1942年德國用多拉大炮對準了斯大林堡壘,直接用了6發混凝土破壞彈讓其徹底被摧毀。但是真正讓多拉大炮揚名立萬的是在1942年6月,多拉大炮攻打莫洛托夫堡壘這一戰爭中,據瞭解莫洛托夫堡壘塞瓦斯托波爾防守最堅固的據點,而且圍牆的厚度至少有10米混泥土的厚度。

    不過,多拉大炮只是用了9發炮彈就直接將其摧毀,並且還擊毀了堡壘後面的船隻,真的是非常恐怖。

  • 7 # 平沙趣說歷史

    法國為了抵禦德國的再次入侵,沿法德邊界構築了舉世聞名的馬奇諾防線。該防線全長351千米,約由5600座永備工事組成,工事堅固,其掩蔽部頂蓋與牆壁厚達3.5米。即使有像大貝爾塔炮那樣420毫米口徑火炮的炮彈直接命中,也難以造成人員的傷亡與裝備的損壞。

    1935年,為了突破馬奇諾防線,希特勒下令研製一種超過“巴黎大炮”的新型超級巨炮。依舊由德國著名的的克虜伯兵工廠承擔這一艱鉅的任務。不知道是這任務實在太過艱鉅,還是法國太菜,反正當大炮造出以後,法國早已投降。

    經過7年的努力,1942年春,克虜伯兵工廠終於造出了一種800毫米口徑的超級巨炮。它大得出奇,炮膛內可蹲下一名大個子士兵。

    為紀念該廠的創始人古斯塔夫克虜伯,希特勒講其命名為“重型古斯塔夫”。而設計師穆拉為紀念自己的妻子,將巨炮命名為“多拉”(穆拉妻子的名字),但德國炮兵則更喜歡叫它“大多拉”炮,因為它確實很大。

    多拉巨炮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大炮,在許多方面都堪稱世界之最,它全長42.97米,寬7米,高11.6米,重1350噸。炮筒長32.48米,重達400噸,射程42-47千米。

    這麼巨型的炮自然不可能打普通炮彈,多拉巨炮發射的炮彈有兩種,一種是榴彈,彈重4.81噸,射程47千米;另一種是混凝土破壞彈,射程38千米,僅一個混凝土爆破彈就重7.1噸。

    因為大,運輸和使用等各方面也有很大困難。多拉巨炮運輸時需要專門鋪設特製的軌道,或者拆分後再進行運輸,而要安裝好多拉巨炮,大約需要1500人忙活近3個星期。作戰時要由一個德軍少將總體指揮,一個大校具體負責,僅操縱這門炮的炮兵人數就達到1420人,再加上配屬的兩個高射炮連、警衛人員與維修保養人員,以及負責空中掩護的空軍,這門火炮共需近五千名士兵。

    多拉巨炮誕生時,目標馬奇諾防線早已無用,一時間沒了目標。

    1942年夏天,德軍圍攻蘇聯的塞爾斯托波爾要塞,久攻不下,於是多拉巨炮就被拉了上來僅一天就將塞爾斯托波爾要塞轟成一片廢墟。

    1942年8月中旬,多拉大炮被運往斯大林格勒,但是它也無法改變德軍遭到慘敗的命運,為免被繳獲,超級武器又被匆匆運回。1944年華沙起義時,多拉巨炮再次出手,將華沙全城夷為平地。

    1945年4月,德華人為免巨炮被繳獲,將其拆毀,盟國軍隊僅繳獲了這門巨炮的一些部件,後成為盟軍研究巨炮的樣品。

    多拉巨炮短暫而奇特的一生就這樣結束了。

  • 8 # 唯君無戲言

    口徑最大:0.8米,快一米了,恐怖吧!

    全長:42.9米,寬7米,高12米。閉眼想象一下。

    全重:1329噸,什麼概念?

    炮彈有兩種:

    高爆彈:重4.81噸,內裝700公斤火藥。

    穿地彈:重7.1噸,內裝250公斤火藥,可以擊穿1米厚裝甲,7米厚的鋼筋混凝土牆。

    發射時速:每小時4發炮彈。

    有效射程:47公里

    這大傢伙要鋪設專門的軌道,火車牽引,到達指定發射陣地,由一名少將總指揮,一個大校具體負責,操作人員需1420人,加上配屬的兩個高射炮連,警衛人員,維修保養共需4127個土兵。還要空軍負責掩護。

    多拉的戰場日記:

    經過長途運輸,到了克里木半島。每次運輸任務都需動用28輛特種車輛,包括一門裝配用的龍門起重機,以及目的地的兩輛牽引用的柴油機車。1942年3月初,抵達彼列科普地峽,一直停放到4月初。從辛菲羅波-塞瓦斯托波爾到巴赫切薩拉伊,修建了一條專門的鐵路支線來支援裝置的運輸。還鋪設了環形軌道,用於裝配112噸龍門起重機的運作。此外,還挖了一條8米深的溝,用以躲避蘇聯的空襲和炮兵火力,並在幾公里之外建了一個虛假的大炮陣地。最後還將兩個輕型高射炮連調到這裡,提供近距離的防空保護。該炮對不同目標發射了48發炮彈,主要有:

    1942年6月5日:根據空中偵察機的引導,調整了大炮的目標,對準了25公里外的海岸防衛連。一共打出8發炮彈,徹底摧毀目標。之後,大炮又轉而對準了斯大林堡壘,用6發混凝土破壞彈把它徹底摧毀。

    1942年6月6日:當天的第一個目標是莫洛托夫堡壘,其被7發炮彈摧毀。然後還轟炸了白崖,這可能是塞瓦斯托波爾防守最堅固的據點,炮聲驚天動地,一股股濃煙從要塞升起。炮彈降落之處, 立即化為廢墟,尤其是其中有一發炮彈擊毀了在席費拉亞灣北岸埋在岩石下30米深的一個巨型彈藥庫。令德軍和蘇軍都為之震驚。它平均每發射7發炮彈便能摧毀一個目標,精度驚人。

    該炮的最後結局:

    多種互相沖突的原因造成在1944年底,多啦被德軍主動放棄。這是一種不切實際的武器,它的造價驚人,大約為700萬馬克,這不包括支援裝置。這相當於至少21輛虎王坦克的造價,每輛虎王坦克的造價是321500馬克。而且,還需要消耗大量人力資源。因此最後停止服役。

  • 9 # 鍛刀煉心

    大多拉是當時科技下的終極大炮,那個時代的頂級作品。世界上縱向和橫向對比的唯一“大炮”。

    二戰是人類目前為止,把當時的科技應用到戰爭中最為輝煌的時代。奇思妙想的設計和天馬行空的靈感,碰上嚴謹的德國工匠,造就了這門列車炮的誕生。

    在沒有出現導彈前的歲月裡,炮,是人類掌握的射程最遠,威力最大的攻擊武器。

    透過不斷的改造和試驗,人類終於把炮的資料推向極致,口徑:800mm,重量:1488噸,射程48千米,發射的炮彈重達7噸,能夠擊穿7米厚的鋼筋混凝土頂蓋。

    它的實戰秀是用48發炮彈摧毀一個要塞群(蘇聯塞瓦斯托波爾要塞),作為橫向對比,刀君用美軍衣阿華級戰列艦主炮MK7說事,口徑406mm,重量108噸,射程42千米,炮彈1噸,炸坑為一個足球場的面積。大多拉是它的十五倍毀傷。即使縱向看火炮發展至今,也沒有哪門火炮能接近多拉的威力。

    綜上,刀君說多拉之後再無多拉。

  • 10 # 東方評史

    在二00二年【軍事史林】第2期,我看到一篇題名為『中外歷史上的炮王』,它說的就是標題指的“多拉大炮”,其中是這樣描述的:這門由克虜伯公司生產的大炮,口徑為800毫米,它最初是設計用來對付法國馬奇諾防線的。

    作戰時,它被安裝在4臺專用機車上,,在鐵軌上進行戰術機動,這門火炮重達1488噸,抵得上一艘護衛艦的排水量。它的炮身全長42·9米,僅炮筒就長達28.87米,炮彈重8·I噸,射程可達46·67公里。

    “多拉”炮的穿甲彈可以擊穿340O米遠處的1米厚的鐵裝甲,這門大炮需要450名炮手來伺候,加上警衛和維修人員,其編制超過4000人。

    書中描述的過程就這樣,典型的德國奇葩武器。

    在戰爭史上,其戰鬥方式方法不外乎以下幾種:一為主要強調人的作用,用戰鬥精神和戰鬥意志外加戰鬥智慧取得勝利,如在戰爭年代成長起來的我人民軍隊!

    二為人員與武器的最佳結合的運用,如蘇聯軍隊!

    三為唯武器論者的軍隊,這其中最為典型的算是美軍!

    但要真正說唯武器論者最奇葩的國家,那還得說二戰中的納粹德國,在此方面的奇葩怪物武器它可以甩美華人幾條街!

    “多拉”大炮就是這種思想之下的歷史產物!

    “多拉”大炮是訖今為止在戰爭中投入實戰口徑最大的火炮,雖說在海灣戰爭之前,加拿大的布林博士為伊拉克設計了口徑多達100毫米的“巴比倫”大炮,但由於布林博士的被暗殺,“巴比倫”大炮實際上是一個半拉子產品。所以說“多拉”大炮是古今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大炮是名符其實!

    這種“多拉”大炮總共只生產了兩門,全部投入到了慘烈的蘇德戰場,雖威力無比,但遠遠達不到一舉扭轉蘇德戰場的不利局勢,這個巨型的鋼鐵怪物只在德軍攻佔塞瓦斯托波爾的要塞中使用過一次,由於在戰鬥中需要專門為它鋪設一條專用的列車軌道,這就大大限制了它的機動性和實用性,它實際上在蘇德戰場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這種奇葩構想一出現就註定是一個被淘汰的產物,投資巨大、費時、費物、費力,其打擊效果遠遠的低於V2飛彈、“斯圖卡”轟炸機和“卡秋莎”火箭炮,唯一能產生積極因素的僅僅是代表了德國軍事工業的高階技術形象,除此之外它沒有一點可以令人稱道的地方!

    這種巨型鋼鐵怪物不僅在陸地上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就算把它投入到海戰平臺上我看也不能成行,即使以二戰中的“俾斯麥”號“大和”號和“密蘇里”號這樣的巨型戰列艦上能不能行都是一個問題。一者炮體身量巨大,船體未必能夠承受的起。二者巨大的重量會讓船體難以保持平衡。三者發射時巨大的後坐力會讓船體瞬間失去平衡,有翻船的危險。

    以優秀民族號稱的納粹德國,以他那聰明的大腦竟然設計出了這樣一個一出生便淘汰過時的廢物產品,它除了耗費了大量的德國那本來就非常緊張的資源之外,說它是一個廢品一點都不過份!

  • 11 # 風雲焦點說

    這個炮王名字叫做多拉火炮,是當時希特勒為了擴大軍備,下令讓克虜伯兵工廠研製的大炮,(不得不說,希特勒的想法有時候有點理想化,不過我欣賞他能在短時間內讓德國迅速從一戰的陰霾裡走出來的能力,還建立的癌症檔案和關愛婦女,禁止吸菸的舉措)準備用來攻克馬奇諾防線,前後用時八年,最後終於做成了超級巨炮――多拉,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大炮,它大到什麼程度呢?

    第一,看著就有排場。

    這門大炮被稱為巨炮,絕對不是瞎說的,從它可以發射七噸重的炮彈,就能看出它本身的體積得多大了,沒錯,它總重達到了近1400噸,如果要運輸它的話,全部拆卸後,得裝60節車皮,畢竟是40多米長的大傢伙,安裝的時候還需要大型龍門吊車來幫忙,大概1500人忙碌一個月才能裝起來,而且門空中掩護的高炮,加上其它維修等後勤人員,就需要4000多人為他服務,這待遇,這排場,它不做巨炮都可惜了。

    第二,淪為廢鐵。

    多拉火炮造出來畢竟也不是擺著看的,曾經擊毀過海平面下30米的,牆壁厚達十米的混凝土牆,但是前後也沒怎麼用過,造價高,浪費人力物力財力,服務他的還是一流的人才,所以在戰時吃緊的時候,實在是不切實際,最後淪為了一堆廢鐵(還有說是根本沒有在戰場上發過一炮)。

    作為當時的世界第一大炮,並沒有發揮它應有的威力,反而因為後期戰時吃緊,它體量又龐大,十分不貼實際的原因而被淘汰,淪為廢鐵一堆。

  • 12 # 玩電腦的小哀

    多拉大炮是一門超射程炮,是希特勒上臺後秘密研製的第二臺超巨型火炮,多拉大炮身管長32.48米,全長42.9米,口徑800毫米,火炮全重1329噸。這是世界上重量最重、口徑最大的巨炮,炮膛內可蹲下一個士兵,德軍稱這門炮為“多拉大炮”。它發射的炮彈有兩種,一種是榴彈,彈重4.81噸,射程47千米;另一種是混凝土破壞彈,彈重7.1噸,射程38千米。我們熟悉的衣阿華級戰列艦的一門炮,口徑是多拉炮一半,彈重是多拉炮彈的四分之一。二戰期間克虜伯共建了兩門巨型列車炮,一門古斯塔夫,參加了塞瓦斯托波爾要塞攻堅戰和斯大林格勒戰役。而二號即為多拉炮,一發炮彈未打便被拆毀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路亞點釣黑魚找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