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西農村老三
-
2 # 種養倩
雞腿菇就是毛頭鬼傘。因生長子實體形態如雞腿,俗稱都叫雞腿菇,並無雞肉味,但炒,燉後口感滑嫩,有一股清香味。營養方面與香菇差不多。
中國在80年代人工栽培成功,先似平菇一樣生料床栽,後學習香菇等熟料袋栽,因熟料袋栽生長週期特短,又要覆土,至今沒有試驗出生物轉換率確切可信資料。多是各地菇民一些零散資料。
栽種中不能象平菇熟料那樣橫式疊放牆式出菇,有些脫袋橫填土,有些脫袋豎立填土,還有些不脫袋,乾脆留長袋口,豎立著光袋內填土,節約排放空間,可層式堆疊出菇,因為沒有統一試驗和栽種中零散不成規模,有些糟亂,資料統一起來較亂。
據觀察各種排放方式看,脫袋橫填土的菇形小,生長潮期不明顯,產量並不具優勢。脫袋豎立填土法,不佔地畦,要想方法填土之時不讓倒伏,比較花時間,生長出菇形要大些,菇潮有邊際效益,四沿的菇潮次多一,二批。完全不脫袋,留長袋口填土的,可以全靠攏生長,而且可層架豎立出菇,菇體大,不受邊際影響,能用塑膠袋隔離自成邊際,菇潮期多,就是常要保溼處理。這就是我們各地考察觀看到的資料。不知對你有用否?
個人意見,在大棚中生產可用留袋填土,架式出菇,這菇形比較好,菇潮較齊整,據況產量也比其他高。這個就看你是露地栽種,還是有否大棚,或投資大棚,太少量了,投資大棚不合算。
-
3 # 成都大華
蜀鄉尋行
種植雞腿菇需要一些栽培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配製。培養料均勻拌料後調至含水量為65%左右,按常規方法堆制發酵。在塑膠大棚內或野外露地作畦,將發好菌的菌袋膜全部脫去,並用營養土填充,澆足水分,20天左右即可出菇。
一、栽培原料及配方
1.稻草80%、幹牛糞12%、石膏粉3%、石灰粉3%、過磷酸鈣2%。
2.金針菇廢料60%、玉米心20%、玉米粉1%、麥麩15%、百膏1%、石灰2%,過磷酸鈣1%。
3.以玉米心為原料的配方
(1)玉米心85%,麥麩10%,石灰粉2%,石膏粉1%,過磷酸鈣1%,尿素1%。
(2)玉米心50%,豆秸粉(麥秸粉或玉米秸粉)35%,麥麩10%,尿素1%,石灰粉3%,石膏粉1%。
(3)玉米心40%,食用菌廢料40%(打碎曬乾),麥麩10%,麥糠或碎麥秸7%,石灰粉2%,石膏粉1%。
以上配方中的含水量均保持在60%~65%。
二、裝袋接種及培養
培養料均勻拌料後調至含水量為65%左右,按常規方法堆制發酵。採用23釐米×45釐米的聚乙烯塑膠袋,按3層菌種2層料It菇播種方法進行裝袋接種,接種量為10%~15%,裝袋上下松番一致,置於23~25攝氏度的培養室發菌培養,注意調節溫度,通風換氣,30~35天菌絲可長滿菌袋。
三、覆土及出菇管理
在塑膠大棚內或野外露地作畦,挖0.9~1米寬、20~25釐米深、長度不限的畦床,將發好菌的菌袋膜全部脫去,菌筒橫向切開,一分為二,斷面向下豎直放置,筒距2釐米左右,並用營養土填充,澆足水分,表面再覆3~4釐米營養土,噴霧狀水澆透,溫度在12~24攝氏度,相對溼度為85%~9096,10~15天左右開始有原基出現,20天左右子實形成,長至七八成熟即可採收,一般可採3~4潮菇。
蜀鄉尋行
183粉絲 · 64贊
搜尋
傻瓜式種植平菇技術
雞腿菇種植影片教學
種蘑菇自制菌種
牛糞工廠化種蘑菇
雞腿菇種植投資與利潤
一斤料五斤平菇技術
-
4 # 農村bu一樣
雞腿菇是一種高檔食用菌新品種,具有較高的營養和藥用價值。據有關食用菌研究專家分析,每100克雞腿菇幹品中含有粗蛋白25·4克,脂肪3·3克,無氮碳水化合物51·5克,纖維素7·3克,灰分12·5克,熱效能值達到346千卡。此外還含有全部人體必需氨基酸。栽培雞腿菇原料豐富,大多數材料來源於農副產品(如稻草、秸稈、穀殼、木糠等),並且成本低,效率高,出菇時間長,操作簡便,生熟料栽培均可。雞腿菇不僅是一種風味獨特的膳食佳品,也是一種比較難得的保健食品。目前市場上售價較高,銷量居高不下,價格穩定在16—25元/公斤,經濟效益可觀。栽培雞腿菇,是我省山區農民致富的好門路,尤其是適宜以種植水稻為主的地區農民栽培。 雞腿菇菌種的培育必須透過正規的制種科研單位進行,種戶可購買菌種直接生產。現將稻草免浸泡栽培雞腿菇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1、選場配料 栽培場地可選擇在室內或室外大田、大棚,或者果樹、農作物間進行套作。種植季節一年四季均可,夏季在室內或遮陰棚種植,秋、冬、春三季均以室外為主,進行露地栽培。配料:按20平方米的種植面積計算,需用幹稻草400公斤、石灰粉20公斤,此外還可適當新增輔助原料(如麥皮、米糠)等。
2、原料處理 用3%石灰水澆潑在配料上,邊澆水邊上堆培養料,堆高2米,長寬自定,拍嚴實後蓋膜發酵。在料中插一支溫度計,當料溫升至60℃時,延續至次日上午翻堆1次,邊翻邊澆3%石灰水,同前面一樣再蓋膜發酵,再次達到60℃以上維持1天即可下田栽培。
3、播種栽培
(1)建畦:挖寬1·2米,深10釐米,長度不限,共20平方米的畦床,四周開挖深寬各20釐米的排水溝。
(2)畦床消毒:栽培前幾天用3%石灰水澆於全畦床,栽培的當天撒一層乾草木灰。
(3)播種方法:採用層料3層種的層播方法,每平方米按乾料計算用料20公斤,厚約25釐米,用種量10%。栽培結束後用木板壓實整平料面,薄撒一層乾草木後蓋土3釐米,土表再薄撒一層草木灰,蓋膜發菌,3天后抖動薄膜通風換氣,每天兩次。
4、發菌管理及採收 模仿育秧苗方法撐起小弓棚,用減少或增加竹弓上的草簾厚度和用製作雙層竹弓雙層膜的方法來調控料床溫度在10—28℃之間,40天后可見小菇破土而出,此時揭去料面土層上的蓋膜,輕噴勤噴霧水保溼,再過10—25天在菇蕾期時即可採收,用手將菇左右旋轉撥出,用刀削去菇腳上的泥土即可銷售。
5、加工方法 雞腿菇七、八成成熟採收後,要及時加工才能保證菇體的獨特風味與營養。簡易加工方法是將菇體洗淨後,浸入0·6%鹽水中約10分鐘,瀝乾裝入塑膠包裝袋,於10—25℃的溫度中4—6小時,鮮菇即變為原菇的虎皮狀顏色,也與雞腿皮相似,能保鮮3天左右。鹽漬法是把剛採收到上八成成熟的鮮菇洗淨後,放入開水中煮6—8分鐘,然後撈出冷卻瀝乾水分,放入缸內醃製。先在缸底放一層菇,再在菇面放一層細鹽,按一層菇一層鹽裝至缸三分之二處,最後加適量飽和鹽水,再醃8—10天后即撈出瀝去多餘的鹽水,裝桶密封即可長期貯存,這樣做可保證銷售2—3個月時間以上。
-
5 # China忠哥
雞腿菇是一種高檔食用菌新品種,具有較高的營養和藥用價值。據有關食用菌研究專家分析,每100克雞腿菇幹品中含有粗蛋白25·4克,脂肪3·3克,無氮碳水化合物51·5克,纖維素7·3克,灰分12·5克,熱效能值達到346千卡。此外還含有全部人體必需氨基酸。栽培雞腿菇原料豐富,大多數材料來源於農副產品(如稻草、秸稈、穀殼、木糠等),並且成本低,效率高,出菇時間長,操作簡便,生熟料栽培均可。雞腿菇不僅是一種風味獨特的膳食佳品,也是一種比較難得的保健食品。目前市場上售價較高,銷量居高不下,價格穩定在16—25元/公斤,經濟效益可觀。栽培雞腿菇,是我省山區農民致富的好門路,尤其是適宜以種植水稻為主的地區農民栽培。 雞腿菇菌種的培育必須透過正規的制種科研單位進行,種戶可購買菌種直接生產。現將稻草免浸泡栽培雞腿菇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1、選場配料 栽培場地可選擇在室內或室外大田、大棚,或者果樹、農作物間進行套作。種植季節一年四季均可,夏季在室內或遮陰棚種植,秋、冬、春三季均以室外為主,進行露地栽培。配料:按20平方米的種植面積計算,需用幹稻草400公斤、石灰粉20公斤,此外還可適當新增輔助原料(如麥皮、米糠)等。
2、原料處理 用3%石灰水澆潑在配料上,邊澆水邊上堆培養料,堆高2米,長寬自定,拍嚴實後蓋膜發酵。在料中插一支溫度計,當料溫升至60℃時,延續至次日上午翻堆1次,邊翻邊澆3%石灰水,同前面一樣再蓋膜發酵,再次達到60℃以上維持1天即可下田栽培。
3、播種栽培
(1)建畦:挖寬1·2米,深10釐米,長度不限,共20平方米的畦床,四周開挖深寬各20釐米的排水溝。
(2)畦床消毒:栽培前幾天用3%石灰水澆於全畦床,栽培的當天撒一層乾草木灰。
(3)播種方法:採用層料3層種的層播方法,每平方米按乾料計算用料20公斤,厚約25釐米,用種量10%。栽培結束後用木板壓實整平料面,薄撒一層乾草木後蓋土3釐米,土表再薄撒一層草木灰,蓋膜發菌,3天后抖動薄膜通風換氣,每天兩次。
4、發菌管理及採收 模仿育秧苗方法撐起小弓棚,用減少或增加竹弓上的草簾厚度和用製作雙層竹弓雙層膜的方法來調控料床溫度在10—28℃之間,40天后可見小菇破土而出,此時揭去料面土層上的蓋膜,輕噴勤噴霧水保溼,再過10—25天在菇蕾期時即可採收,用手將菇左右旋轉撥出,用刀削去菇腳上的泥土即可銷售。
5、加工方法 雞腿菇七、八成成熟採收後,要及時加工才能保證菇體的獨特風味與營養。簡易加工方法是將菇體洗淨後,浸入0·6%鹽水中約10分鐘,瀝乾裝入塑膠包裝袋,於10—25℃的溫度中4—6小時,鮮菇即變為原菇的虎皮狀顏色,也與雞腿皮相似,能保鮮3天左右。鹽漬法是把剛採收到上八成成熟的鮮菇洗淨後,放入開水中煮6—8分鐘,然後撈出冷卻瀝乾水分,放入缸內醃製。先在缸底放一層菇,再在菇面放一層細鹽,按一層菇一層鹽裝至缸三分之二處,最後加適量飽和鹽水,再醃8—10天后即撈出瀝去多餘的鹽水,裝桶密封即可長期貯存,這樣做可保證銷售2—3個月時間以上。
-
6 # 新農人助力
一、幼蕾:雞腿菇幼蕾期是出菇期對生長環境件要求最嚴格的階段,最適宜的條件是溫度20℃左右,溼度90%左右,通風適中,保持空氣新鮮,光照100~300勒克斯。 二、幼菇:雞腿菇幼菇期較之幼蕾期可適當放寬條件,保持溫度15~20℃,溼度85%~95%,光照300勒克斯以下,通風可適當加強,但不能有強風吹進棚內。
三、成菇:隨著子實體的不斷髮育生長,對生長條件的要求也逐漸粗放,此時棚溫保持在15℃左右,空氣溼度85~95%,光照100~300勒克斯,光過強易使子實體過早產生並翻卷鱗片,並且使菇體色澤加深。隨著菇體的發育通風應加強,但同樣不能有強風吹進棚內。
四、採收:當菇體結實,菌蓋有少許鱗片並緊包菌柄,菌環剛開始鬆動,約七分成熟時就要採收。採收不及時,子實體就會自溶變黑。採收前4小時之內不要噴水,以免手捏菇體處變色。採收時手持菌柄下部,輕輕旋轉拔起。
五、加工:採收後的鮮菇應順頭放入塑質或木質容器內,清理菇腳泥土、雜物後即為初級產品,然後再根據商品去向分級、整理後鮮銷或加工等。採菇後要將料面的雜物清理乾淨,整平採菇處的孔穴,噴灑2%石灰水,然後覆蓋薄膜,養菌5~7天后再按常規方法進行出菇管理,一般可收3~4潮菇。
雞腿菇出菇期的管理是一項細緻而複雜的工作,技術管理是否到位,將直接關係到生產的產量、質量和經濟效益。現重點說明三點:
一、出菇期對溫度的要求 雞腿菇子實體形成與溫度關係很大,自然溫度低於 8℃或高於 30℃,子實體均不易形成。在 16℃- 24℃雞腿菇子實體發生數量最多,產量最高。若溫度偏低,子實體生長慢,但菌蓋大且厚,柄短結實,個體肥大粗壯,品質優良,貯存期長;溫度偏高,子實體生長快,但菌柄伸長,菌蓋變小、變薄,品質降低,極易開傘自溶。由此可見,雞腿菇出菇期自然溫度應控制在 10℃- 28℃之間為宜,遇到高溫或低溫天氣,一定要做好降溫或升溫工作。
二、水分管理技術 能否獲得雞腿菇的優質高產,除了調控好溫度外,水分管理則是重中之重。水分管理的一個方面是噴水技術。雞腿菇床面覆土後,應在 2- 3天內分多次將土層水分逐步調溼,將含水量達到 18%左右。含水標準是土粒無白芯,手握成團,觸地能散,不粘手為宜。以後則結合溫度、土層含水量和菌絲生長的情況,採用輕噴勤噴的方法補充水分,來保持土層呈溼潤狀態。約 10- 15天后,雞腿菇床面子實體原基大量形成,噴水量也應逐漸加大,以滿足子實體生長髮育對水分的需求。隨著雞腿菇子實體的生長髮育和菌蓋膨大,每天需每平方米噴水量達到 2000- 2500亳升。一潮菇結束後,需停水 2- 3天,以利菌絲恢復生長。下一潮菇長出後,再逐步加大噴水量,週而復始地進行管理。另一方面則是對空氣溼度的管理。出菇期菇房或菇棚內的空氣中相對溼度一定要達到 90%- 95%。如果空氣溼度低,子實體鱗片增多,菇體無光澤,菇體組織疏鬆,重量輕,將嚴重影響產量和質量。水分管理的原則概括起來為:“噴結菇水要多,出菇水要穩,轉潮水要重,維持水要補,空氣水要勤”。能將這五句話的含義悟通悟透,水分管理的技術也就真正到位了。
-
7 # 桂北小張
(一)栽培原料只配方
(1)稻草80%,幹牛糞12%,石灰膏3%,石灰粉3%,過磷酸鈣1%,
(2)金針菇廢料60%,玉米芯20%,玉米粉10%,麥麩15%,石膏1%,石灰2%,過磷酸鈣10%
(二)玉米芯為原料配方
(1)玉米芯85%,賣麩10%,石灰粉2%,石膏粉1%,過磷酸鈣10%,尿素1%
(2)玉米芯50%,玉米秸粉35%,麥麩10%,尿素1%,石灰粉3%,石膏粉1%,
(3)玉米芯40%,食用菌廢料40%,(大碎曬乾)麥麩10%,麥康或碎麥秸7%,石灰粉2%,石膏粉1%,
以上配方中含水量均保持在60%~65%
(三)裝袋接種後培養
(1)培養料均勻拌料後調至含水量65%左右,按常規方法堆置發酵,臬用23釐米x45釐米的聚二烯塑膠袋,接種量為10%~15%,袋裝上下松番一致,置於23~25攝氏度的培養室發菌,培養注意溫度,通風換氣,30~35天菌絲可長滿菌袋。
(2)覆土及出菇管理
在塑膠大棚內或野外露作畦,挖致0.9~1米寬,20~25釐米深,長度不限的,將發好的菌,菌袋膜全部脫下,菌筒橫向切開,一分為二,斷面向下堅直放置,筒距兩釐米左右,並用營養土填充,水分澆足,表面覆3~4釐米,噴霧狀水澆透,溫度在12~14攝氏度,相對溼度為85%~90%,10~15天左右開始有原基出現,20天左右子實形成,長至七八成熟即可採收
-
8 # 新龍xl
(一)栽培原料只配方
(1)稻草80%,幹牛糞12%,石灰膏3%,石灰粉3%,過磷酸鈣1%,
(2)金針菇廢料60%,玉米芯20%,玉米粉10%,麥麩15%,石膏1%,石灰2%,過磷酸鈣10%
(二)玉米芯為原料配方
(1)玉米芯85%,賣麩10%,石灰粉2%,石膏粉1%,過磷酸鈣10%,尿素1%
(2)玉米芯50%,玉米秸粉35%,麥麩10%,尿素1%,石灰粉3%,石膏粉1%,
(3)玉米芯40%,食用菌廢料40%,(大碎曬乾)麥麩10%,麥康或碎麥秸7%,石灰粉2%,石膏粉1%,
以上配方中含水量均保持在60%~65%
(三)裝袋接種後培養
(1)培養料均勻拌料後調至含水量65%左右,按常規方法堆置發酵,臬用23釐米x45釐米的聚二烯塑膠袋,接種量為10%~15%,袋裝上下松番一致,置於23~25攝氏度的培養室發菌,培養注意溫度,通風換氣,30~35天菌絲可長滿菌袋。
(2)覆土及出菇管理
在塑膠大棚內或野外露作畦,挖致0.9~1米寬,20~25釐米深,長度不限的,將發好的菌,菌袋膜全部脫下,菌筒橫向切開,一分為二,斷面向下堅直放置,筒距兩釐米左右,並用營養土填充,水分澆足,表面覆3~4釐米,噴霧狀水澆透,溫度在12~14攝氏度,相對溼度為85%~90%,10~15天左右開始有原基出現,20天左右子實形成,長至七八成熟即可採收
-
9 # AA英紅九號
一)栽培原料只配方
(1)稻草80%,幹牛糞12%,石灰膏3%,石灰粉3%,過磷酸鈣1%,
(2)金針菇廢料60%,玉米芯20%,玉米粉10%,麥麩15%,石膏1%,石灰2%,過磷酸鈣10%
(二)玉米芯為原料配方
(1)玉米芯85%,賣麩10%,石灰粉2%,石膏粉1%,過磷酸鈣10%,尿素1%
(2)玉米芯50%,玉米秸粉35%,麥麩10%,尿素1%,石灰粉3%,石膏粉1%,
(3)玉米芯40%,食用菌廢料40%,(大碎曬乾)麥麩10%,麥康或碎麥秸7%,石灰粉2%,石膏粉1%,
以上配方中含水量均保持在60%~65%
(三)裝袋接種後培養
(1)培養料均勻拌料後調至含水量65%左右,按常規方法堆置發酵,臬用23釐米x45釐米的聚二烯塑膠袋,接種量為10%~15%,袋裝上下松番一致,置於23~25攝氏度的培養室發菌,培養注意溫度,通風換氣,30~35天菌絲可長滿菌袋。
(2)覆土及出菇管理
在塑膠大棚內或野外露作畦,挖致0.9~1米寬,20~25釐米深,長度不限的,將發好的菌,菌袋膜全部脫下,菌筒橫向切開,一分為二,斷面向下堅直放置,筒距兩釐米左右,並用營養土填充,水分澆足,表面覆3~4釐米,噴霧狀水澆透,溫度在12~14攝氏度,相對溼度為85%~90%,10~15天左右開始有原基出現,20天左右子實形成,長至七八成熟即可採收
-
10 # 初始農人
雞腿菇,學名毛頭鬼傘。因其肉如雞絲而得名。味鮮,但無雞肉味。是近些年才開始栽培的新品種,被稱為“菇中新秀”。
雞腿菇,具有無土不歡的特性,也就是必須接受土壤中微生物或礦物質的刺激才能出菇,所以雞腿菇的種植必須覆土栽培。排場栽培是雞腿菇覆土種植的一種,下面就此種栽培方式的出菇,做一下簡單的介紹。
一,做畦。
選背風背陰平坦處或大棚內,做畦,畦寬以便於採摘為原則,畦深按菌棒直徑而定。以菌棒躺放上餘4釐米為宜。
二,擺袋。
把發菌完畢的菌棒躺放在畦中,菌棒可間隔2~3釐米;也可3~5棒緊密放置,間隔10釐米,再緊密放置3~5棒,以此類推;還可菌棒全部緊密放置。放置完畢菌棒上覆沙質土2釐米左右。
三,養菌。
雞腿菇養菌期間,溫度需保持在24~26度,這個溫度是其菌絲體生長的最適宜溫度。覆土溼度50%,空間相對溼度保持在70%左右,注意通風,保證場所內氧氣充足。場所光照應保持弱光環境。一週左右,菌棒上菌絲開始扭結成塊,並逐漸吃土(菌絲滲透入覆土層),再經一週左右,可見菌絲遍佈覆土時,開始調節場所溫度,準備出菇。
四,出菇。
雞腿菇的原基呈現和菇蕾的形成,需採取低溫刺激。種植場所的溫度應調整在20℃以下。這樣的溫度下,原基會很快形成。雞腿菇子實體生長溫度為8~28℃,最適宜溫度為12~18℃,出菇時應按這個溫度調節。在這個適宜溫度下,雞腿菇生長速度極快,從現蕾到應該採摘時,一般只需3天左右。
五,採收。
雞腿菇為群生生長狀態,採摘時,應注意對幼菇的傷害。在未開傘時,應及時採收。特別注意,一但稍晚即會開散併產生自溶。也就是菌蓋由變黑並逐漸溶成黑色液體,失去商品性。
雞腿菇也可室外種植,北方一般在春秋進行,種植時需搭建塑膠小矮棚進行保護。
以上即為,雞腿菇種植中,排場栽培的全過程,請題主參考。
回覆列表
一、栽培季節
雞腿菇是一種適應力極強的草腐糞生土生菌,屬於恆溫結實性中溫型菇類,菌絲生長適宜溫度為23~28℃,子實體發生的適宜溫度為15~18℃。春秋季均可栽培,秋季栽培一般6~8月份制栽培種,9月下旬至12月至12月上旬出菇,春季栽培一般在11月至年2月份制栽培種,栽培種需要適當加溫發菌,4~6月份出菇。
二、原料配方
1、配方一:玉米芯85%,麩皮10%,過磷酸鈣0.5%,石膏粉0.5%,尿素0.5%,蔗糖0.5%,石灰3%,料水比1∶1.5。
2、配方二:棉籽殼40%,木屑45%,麩皮10%,過磷酸鈣0.5%,石膏粉0.5%,尿素0.5%,蔗糖0.5%,石灰3%,料水比1∶1.5。
3、配方三:玉米芯70%,糞肥15%,麩皮10%,過磷酸鈣0.5%,石膏粉0.5%,尿素0.5%,蔗糖0.5%,石灰3%,料水比1∶1.5。
三、建堆發酵
1、場所:建堆場所最好是緊靠菇房的水泥地面,要求避風向陽,水源乾淨且排水良好。建堆前先對場地和工具進行徹底消毒,然後將原料暴曬24小時。建堆時,先將主料和輔料混合均勻,加足水分(培養料含水量65%~70%)和化學藥品,做到“三均勻”,即主料和輔料混合均勻、乾溼均勻、化學藥品在料中均勻,並達到兩個指標,即含水量65~70%、pH值為10。
2、建堆:建堆時將料堆成寬1.0~1.5米、高1.0~1.2米、長度不限的堆,料堆四周儘可能陡一些,高溫季節料堆要縮小點,低溫季節可增大些。建堆後,用直徑5釐米的木棒在料堆上插通氣孔,每隔33釐米(約1尺)插1孔,孔與孔之間呈“品”字形,以利通氣發酵。建堆後,料表面噴高效低毒的殺菌殺蟲劑,然後蓋上塑膠薄膜保溫保溼,注意將塑膠薄膜適當支起。
3、翻堆:當距離料表面33釐米處溫度達到65~70℃時維持24小時,然後進行翻堆。翻堆時必須將料鬆動,以增加料中含氧量,同時把堆中心的料翻出來,四周的料翻入中心,以便培養料均勻發酵。全部發酵過程需6~8天,高溫季節1~2天翻堆1次,低溫季節2~3天翻堆1次,一般情況下翻堆3次即可。
四、栽培方法
1、建畦:雞腿菇根據菇棚走向建畦,間隔0.5米作業道,在大棚內挖寬80~100釐米、深15~20釐米的菇畦,長度不限。澆透底水,每平方米畦面撒施150克石灰粉。
2、播種:播種可採用層播法,一般3層料3層種,料厚度為15~20釐米,播種量為15~20%。先在菇床鋪1層5釐米厚的培養料,然後撒1層菌種,如此共鋪3層料、撒3層種。播種後,覆蓋消過毒的塑膠薄膜和報紙,進行發菌管理。
3、發菌:透過塑膠薄膜插1溫度計於料內約10釐米深處,用以觀察料溫變化,從接種第四天開始,每天掀動1次覆膜使其通風換氣,注意10釐米料溫不得超過25℃,最好保持在25℃以下。料溫偏高時,可加強棚內夜間的通風及覆膜下的通風,也可以揭開報紙適量噴灑清水降溫。20天左右雞腿菇菌絲可佈滿料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