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泗陽成三

    這樣的戰爭我想起了滿清韃子和法華人打的中法戰爭。關於此戰的結果,史學界有一句俗話叫“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為什麼這麼說呢?

      中法戰爭在軍事上中國取得了決定性勝利,迫使法國內閣倒臺,這樣看來法國應該是大敗。。然而清政府高層卻主張“當借諒山一勝之威,與締和約,則法人必不再妄求”。1885年6月9日,李鴻章奉命與法國駐華公使巴德諾,在天津正式簽訂《中法新約》,中國基本上接受了法國的侵略要求,所以中國是不敗而敗。而法國作為戰爭的失敗者,卻基本實現了發動這次侵略戰爭的主要目的。所以怎麼看都是清政府打了勝戰卻敗了。而法國打了敗戰卻勝了。

  • 2 # 青言論史

    十年以前,紅遍大江南北的《潛伏》裡,有一句臺詞透過春晚變得更為人所熟知——

    有一種勝利叫撤退,有一種失敗叫佔領。

    戰爭這個東西,從來都要把戰略意義和戰術意義拿出來比對一番——有的時候,一場戰鬥的失敗往往帶來了戰略上的成功;侷限於某一點一線的得失,卻遭遇了全線的潰敗。

    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赤壁之戰前後的曹劉,以及二戰之中的中日。

    建安十三年,曹操大舉南征荊州,荊州牧劉琮不戰而降,曹軍得以抽出功夫專攻劉備。僅有新野一城的劉備一敗再敗,最後不得已火燒博望,倉皇逃跑,連老婆女兒都不要了。仗打到這個份上,劉備算是輸得只剩底褲了。

    然而,被勝利衝昏頭腦的曹操,不僅要宜將剩勇追窮寇,還要一鼓作氣吞掉孫權。這一錯誤的戰略迫使孫劉結盟,最後在赤壁反敗為勝。而輸掉赤壁之戰的曹操,不僅丟掉了大半個荊州,還永遠失去了統一天下的可能。

    回過頭來再看當時的勝利,曹操還笑的出來麼?

    而抗日戰爭中的中日間的博弈,就更是如此。

    無論是從戰鬥層面還是戰役層面,日本都在不斷地取得勝利——淞滬會戰打了三個月,打掉中央軍的幾乎全部主力;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儘管聲勢浩大,投入兵力眾多,但這三個城市一個也沒守住。

    等到進入全面相持階段以後,中日雙方的力量比對就更是如此了——無論是國軍還是共軍,都只能依靠游擊隊在敵後不斷滲透,還要提防日本不斷的掃蕩。後期的幾次大戰裡,除了長沙會戰打得還算不錯以外,哪怕是戰爭末期的豫湘桂會戰,也都打得一盤稀泥。

    然而,這些戰術意義上的失敗,卻起到了日本人意想不到、華人預料之中的效果——日本被拖死在了中國的泥潭裡。

    日本是一個小國,速戰是它的取勝之匙。一旦被拉進持久戰的沼澤裡,它就很難取勝了。這是戰略上的失敗;

    而在戰術上,日本也犯了大忌——他們一個城一個城的駐守,一個點一個點的防禦,把有限的兵力散佈在了每一個居民點上。軍隊的職能由戰爭初期與中國軍隊主力決戰,變成了和後方游擊隊玩捉迷藏的遊戲。這樣的消耗,日本怎麼負擔得起?

    而當日本大本營意識到中國戰場已經不可能速戰速決的時候,北上進攻蘇聯和南下侵犯美英殖民地就成了他們的必選之路。當紅色巨熊和藍色白頭鷹都被激怒的時候,猥瑣又卑怯的倭奴,便無可挽回的迎來了戰爭的失敗。

  • 3 # 隨意言之

    看到這個題目,我心裡首先想到的是北宋時期,宋遼雙方簽訂的澶淵之盟。澶淵之盟在我看來,對於當時的北宋可以說的上是一個屈辱的盟約。我們看一下盟約的內容:1、宋遼兩國以兄弟相稱,宋真宗年長為兄,遼聖宗年幼為弟;2、宋遼以白溝河為界,雙方撤兵;此後凡有越界盜賊逃犯,彼此不得停匿;兩朝沿邊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創築城隍;3、宋每年向遼提供“助軍旅之費”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至雄州交割;4、雙方於邊境設定榷場,開展互市貿易。其實整體來看這四條還算說的過去,但每年的“助軍旅之費”說白了不就是賠款嘛。而且自從這個口子一開,到宋朝滅亡,凡是有點啥事,總喜歡用賠款來解決問題,帶來了非常不好的負面影響。

    可問題來了,雖然史上對於宋朝的作戰能力都持有質疑的態度,但如果回到澶淵之盟背後的歷史上,其實我們可以發現,這場戰爭宋朝貌似是勝利的。

    我們先來看一下這件事情的歷史背景,宋真宗景德元年,遼蕭太后與遼聖宗耶律隆緒以收復瓦橋關為名,親率大軍深入宋境。蕭撻凜攻破遂城,生俘宋將王先知,力攻定州,俘虜宋朝雲州觀察使王繼忠。宋廷朝野震動,真宗畏敵,欲遷都南逃,宋朝大臣王欽若主張遷都升州,陳堯叟主張遷都益州;宰相寇準力請宋真宗趙恆親征,宋真宗被迫北上。

    初期的時候,宋朝的確是打了敗仗,但是隨著事情的發展,戰爭局勢發生了扭轉。遼軍至定州,宋遼出現相峙局面,王繼忠乘間勸蕭太后與宋朝講和。遼恐腹背受敵,提出和約,初為真宗所拒。十一月,遼軍在朔州為宋軍大敗,岢嵐軍的遼軍因糧草不繼撤軍。遼軍主力集中於瀛州城下,日夜不停攻城,宋軍守將季延渥死守城池,激戰十多天未下。蕭撻凜、蕭觀音奴二人率軍攻克祁州,蕭太后等人率軍與之會合,合力進攻冀州、貝州,宋真宗下詔書,命令各路兵馬匯合起來,準備於遼軍展開大規模作戰。這之後遼軍攻克德清,三面包圍澶州,宋將李繼隆死守澶州城門。

    這麼看來,宋朝貌似還是不行哈,被人壓著打。就在澶州城下,事情發生了變化。遼朝統軍蕭撻凜恃勇,帶了幾個隨從在澶州城下巡視,其實這個就是在作死。宋軍在澶州前線以伏駑射殺遼南京統軍使蕭撻凜,剛剛還挺牛的遼軍統兵大將,這下死翹翹了。此時宋真宗一行抵澶州。寇準力促宋真宗登上澶州北城門樓以示督戰,各路兵馬看到了宋真宗駕親征,立馬士氣大振,集中在澶州附近的大宋軍民多達幾十萬人,就這個人數都夠遼國吃一壺的。

    戰爭的天平自此開始向宋朝傾斜,為什麼這麼說呢?契丹自己內部先發生問題了。儘管他們這次出兵初期進展順利,但是戰線拉得過長,補給非常困難。根本堅持不住這麼長的一場拉鋸戰,戰爭本身講究的就是個糧草。不僅如此,澶城之下,遼軍折損了統兵大將。沒有了能夠指揮作戰的人。其他戰場他們貌似更不行。北宋名將楊延昭率領手下騎兵,直抵遼境,遼國的軍隊幾乎全部都在宋朝境內,當時自己境內已經沒什麼兵力能夠抵抗楊延昭了。很快楊延昭就攻破古城,還抓了一堆俘虜。張凝父子,率精兵分守山東及山西,擄獲遼兵人蓄兵器凡數萬計。其餘將領,楊嗣、魏能等人與遼軍作戰都有所斬獲。這麼看來,以澶城為中心,宋軍將士趁著士氣正望,遼軍糧草補給已有問題,遼軍大將被殺缺乏指揮人才,完全可以打一場中心開花的作戰。把遼軍有生力量殲滅在澶城之下。旋即揮兵北上,一舉收復幽雲十六州,這樣一來,宋真宗就完成了宋朝前兩個皇帝都沒有完成的功績。

    可就在這個時候,又發生變化了。蕭太后在出兵之前,她已經做好了可戰、可和的兩手準備,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派人赴入澶州轉達了自己罷兵息戰的願望。宋真宗也覺得不要再打為好,就表示願與契丹達成和解,又派曹利用作為使臣去與契丹洽談議和事宜。寇準在聽到訊息後,急忙趕回南城向宋真宗苦諫,稱契丹已是強弩之末了,正是打敗他們的大好時機,邊防大將楊延昭也派人上書,稱敵軍人困馬乏,我軍士氣高漲,正應該趁此良機,扼守各路要道,對敵圍而殲之,然後再乘勝北上,收復燕雲十六州。結果宋真宗覺得宋朝打不過遼國,人家給自己個臺階下,自己趕緊就接著就是了,對於這些作戰意見根本聽不進去。於是就有了歷史上的“澶淵之盟”。

    咱們不討論他對宋遼兩國的和平帶來的正面影響。單就從戰爭的角度看,初期宋軍實力,但很快的組織了有效的反擊。到後來遼軍糧草跟不上去,大將疆場被殺,境內也被騷擾,只要宋真宗堅持一下,就有機會殲滅遼軍。這明明就是一場勝利的戰爭,結果還簽了一個“澶淵之盟”被後人所詬病,也不知道他老人家怎麼想的,死後見了自己的老爸和大伯又是怎麼說的。

  • 4 # 護士和媒體人

    最經典的不是1885年中法戰爭,馮子材取得鎮南關大捷,迫使法國茹費裡內閣倒臺,最後清廷與法國簽訂簽訂《中法新約》,放棄越南宗主權,承認法國吞併越南,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

  • 5 # 高爾朗

    這個問題問的好,其實戰爭的勝敗很大程度上並不只取決於戰場,外交官的努力以及能否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也是很重要的決定因素。我來給你介紹這樣一位外交官,他讓戰敗的法國享受到了戰勝的待遇。

    塔列朗,18-19世紀的法國外長、總理大臣。作為外交官,他一生的關鍵詞並不是“忠貞”而是“背叛”

    夏爾·德·塔列朗

    他背叛了生養自己的教會,背叛了自發投身的共和國,背叛了寵信他的皇帝,背叛了尊重他的國王,甚至多次背叛了自己的妻子和情人。一生都在背叛,但卻贏得了無數讚譽和財富,因為他從未背叛法蘭西民族,他憑藉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將戰敗的法國說到了戰勝國的地位上。

    要想講述塔列朗,拿破崙戰爭的成敗確實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拿破崙在奧斯特里茨

    拿破崙一生都在勝利,從馬倫哥到奧斯特里茨,從耶拿到弗裡德蘭,他數次擊敗反法同盟,踏平了阻礙他的敵人。他愈發不可一世,野心也愈發膨脹,可在歐洲還有兩個不肯屈服他的力量,一個是西方的大英帝國,還有一個是東方的俄羅斯帝國,拿破崙誓要拔掉這兩顆釘子。

    法國皇帝 拿破崙·波拿巴

    1812年6月,拿破崙親率從全歐洲集結的六十萬法軍,浩浩蕩蕩的開往俄羅斯。很快,沙俄帝國的重鎮明斯克、維爾諾和波羅茨克紛紛陷落。到了9月,莫斯科淪陷,沙皇亞歷山大一世逃亡彼得堡。

    拿破崙又勝利了!好訊息隨著戰報飛往巴黎。巴黎人民都在為皇帝高興,只有塔列朗對皇帝的勝利不屑一顧。塔列朗早就開始背叛拿破崙了,因為他預測到了皇帝即將戰敗。

    休整中的法軍將士

    拿破崙百戰百勝,在如此輝煌的時刻,為什麼塔列朗反而站到他的對立面了呢?

    任何戰爭的勝利都要依靠國家硬實力的支撐,同時也要看國際環境的變化。拿破崙的每一次擴張,都在瘋狂得消耗法國的國庫,並且把歐洲各國的統治者們推向了自己的對立面。不管他勝利的多麼璀璨,他失去的東西永遠比得到的更多。

    拿破崙戰爭表面上得到了勝利,實際上已經走到失敗的邊緣。

    敗退中的拿破崙1812年戰爭中的法軍

    果然,1812年年底,嚴寒的天氣加上俄軍的游擊戰,最終擊潰了法軍。六十萬軍隊只剩下三萬多人,拿破崙只得帶著近臣跑回巴黎。在一年之內,以英、俄、奧、普為核心的第六次反法同盟動員起來,在萊比錫與法國決戰,拿破崙慘敗。

    拿破崙戰敗了嗎?是的。

    那法國戰敗了嗎?並沒有。

    因為塔列朗要開始表演了。

    1812年前 鼎盛期的法蘭西第一帝國(紫色為直接統治區,紅框內為勢力範圍)

    塔列朗馬上給在前線的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寫了一封密信,要求沙皇不要在前線與拿破崙糾纏,而是直接派軍隊進攻巴黎,打進拿破崙的老窩,並把巴黎的佈防也在信中交代了。塔列朗在這裡還留了一手,他怕萬一事情敗露,拿破崙要找他興師問罪,那自己腦袋可就保不住了,於是在給沙皇的信中,沒有署名,還把字跡寫的亂七八糟。

    沙皇倒還真聽話,帶著盟軍一口氣打到巴黎,法國投降。

    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

    盟軍開始與法國談判,商量戰後事宜。代表法國參與談判的是塔列朗,而打了敗仗的拿破崙卻被曬在一邊。

    塔列朗先向各國前來談判的代表丟擲了一個“正統性”的概念,並說法華人民熱愛和平,只有在“正統的”波旁王朝的統治下,法國才能是一個和平的國家,並保證全歐洲的和平。這一論調讓列強們十分滿意,因為來開會的列強基本全是封建制的君主國家,這一點,跟波旁王朝相似。他們對拿破崙有著刻骨仇恨,對波旁王朝不僅可以接受,而且還與波旁家族沾親帶故。

    緊接著,塔列朗利用反法同盟各國之間的矛盾,開始逐步遊說。英、俄、奧、普都不願意看到對方過於強大,那麼留下一個相對強大的法國用以牽制各國就顯得非常重要。於是,在塔列朗的主導下,《第一次巴黎合約》簽訂。

    從《巴黎合約》的內容來看,法國完全不像一個打了敗仗的國家。首先,法國把國界退回到年之前,即使這樣,法國疆域也僅僅比拿破崙時代小,但比大革命之前要大。其次,法國不需要向各國支付任何賠償。最後,拿破崙退位,流放到厄爾巴島,波旁王朝復辟,路易十八登基。

    萊比錫戰役

    打了勝仗卻敗了,打了敗仗反而勝利了,法國1812年到1814年的歷史幾乎是完完全全對應了這句話。先是拿破崙在戰場上由“勝”到“敗”,再是塔列朗帶領法國由“敗”轉“勝”,法國的國運在兩年之內呈現了一個巨大的“V”字型。在塔列朗極其後輩的努力下,法國將一流強國的地位保持到了現在,而不是像一戰之後的奧匈帝國土崩瓦解,徹底淪為二流國家。這不得不說是外交家的功勞呀。

    塔列朗的城堡 他晚年病逝於此

  • 6 # 湖邊蕭讓

    俗話說:打了勝仗,卻說敗了;打了敗仗,卻說勝利,這不是自欺欺人嗎?歷史上真有這種事嗎?

    德國著名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說:戰爭,是政治以另一種形式的繼續。這句話通俗來講,戰爭其實就是談判的一種手段的延伸,兩國之間透過和平的政治手段無法解決雙方矛盾時,就要透過暴力來解決問題,也就是說軍事服從政治。戰爭的成敗不能簡單用某場戰役的輸贏來定論,而是要看兩國最後透過談判達成怎樣的結果。小編給大家帶來清朝時期兩場中外戰爭,中方雖勝尤敗,外方雖敗反勝。

    • 中俄雅克薩之戰

    雙方統帥:中方——大清帝國康熙大帝,外方——沙皇俄國彼得大帝

    戰爭情況:清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即公元1685年—1688年,沙俄利用清廷忙於國家統一和平定三藩之亂之際,侵佔了中國領土尼布楚和雅克薩等地,並在那裡構築寨堡,設定工事。並以此為據點,不斷對黑龍江中下游地區進行騷擾和掠奪。清廷多次對沙俄的侵略行徑提出抗議,結果沙皇不予理會。於是,清廷為了把沙俄侵略者趕出黑龍江流域,發動了兩次雅克薩戰爭。

    第一次雅克薩戰爭時,清軍3000人攻打只有450個沙俄守兵的雅克薩城。在紅衣大炮的助威下,侵略者首領托爾布津乞降,遣使要求在保留武裝的條件下撤離雅克薩。經清軍統帥彭春同意後,俄軍撤至尼布楚。清軍趕走侵略軍後,平毀雅克薩城,即行回師。

    第二次雅克薩戰爭時,清軍2400人圍困只有826個沙俄守兵的雅克薩城達一年之久,最後只剩下66人。雅克薩城危在旦夕,俄國攝政王索菲亞急忙向大清請求撤圍,遣使議定邊界。清廷答應所請,准許侵略軍殘部撤往尼布楚。

    戰爭結果:清軍反擊勝利,雙方於1689年7月24日締結了《中俄尼布楚約》,劃定了中俄東段的邊界,暫時遏制了俄軍對外興安嶺以南中國領土的侵犯。

    單從戰爭結果來看,清軍貌似取得勝利,但從戰爭對後續的影響來看,中國是雖勝尤敗!

    一、簽訂《尼布楚條約》,中國失去大片北方領土。

    中俄兩國簽訂《尼布楚條約》,該條約不但讓中國失去了貝加爾湖這個巨大的淡水資源寶庫,同時失去了貝加爾湖以東、外興安嶺以北大片領土。同時《尼布楚條約》開啟了中國近代割地的先河,其後沙俄透過各種不平等條約割佔中國領土150多萬平方公里。《尼布楚條約》還使沙俄的侵略成果以法定形式確定下來,中國無法再往北擴充套件。

    

    二、清廷被勝利衝昏頭腦,沒有意識到落後缺乏革新。

    兩次雅克薩戰爭,中國都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使大清朝沉浸在勝利的喜悅裡,自以為大清是世界強國,這種心理直接導致了大清帝國的故步自封,清軍還以為世界還是刀矛弓的天下。實際上,此時清軍的武器已遠落後於沙俄和西方國家,雖然戰爭中繳獲了沙俄一些新式燧發槍,康熙皇帝只留了幾支作為欣賞把玩之用,其他盡數銷燬。由此可見,大清帝國還沉浸在自己的冷兵器世界裡,沒有認識到世界已進入新式熱兵器的時代。

    • 中法鎮南關之戰

    雙方主將:中方——大清帝國馮子材、劉永福,外方——法蘭西共和國尼格里

    戰爭情況:清光緒十一年三月至四月,即公元1885年3月—4月,隨著兩次鴉片戰爭中國戰敗,西方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法國把侵略的目光投向了中國的西南部。他們以越南為跳板,一步一步把魔爪伸向了富饒的兩廣大地。

    1885年2月,法國遠征軍總司令孤拔率六千人自河內出發,攻佔越南北部的山西后,突然襲擊中國守軍,鎮南關大戰爆發,戰鬥一開始兩軍就展開了一場激烈對射,但無奈清軍手中的火槍落後,眼看兩廣子弟兵就要潰敗,馮子材直接揮舞著長刀帶著將士們去跟法國軍隊肉搏。在戰鬥中有很多法軍被殺死,法軍統帥趕緊讓手下吹號角收兵,往越南方向撤。

    馮子材率大軍乘勝追擊,卻又遭到法軍埋伏。就在這時,法軍後方突然一片混亂。法軍背後竟然又冒出一隊上千人的清軍,原來是湘軍大將王德榜的軍隊,他們來到法軍後方純屬巧合。王德榜的軍隊原本鎮守在越南境內,被法軍擊潰後就一路撤退,躲在鎮南關附近的山林裡。戰鬥一開始,他就帶人潛入法軍後方,把堆放在法軍陣地上的炸藥給引爆了,不但把法軍炮兵陣地給炸了,就連法國統帥波里也被打傷。

    馮子材抓緊有利戰機,率部乘勝追擊,於26日攻克文淵,29日攻克諒山,宣稱斃法軍近千名,重傷法軍指揮官尼格里,後又將法軍殘部逐至郎甲以南。

    戰爭結果:清軍成功擊退法軍入侵,守住了廣西門戶,法國總理茹費理內閣倒臺,雙方在英國調停下,於6月9日簽訂了《中法新約》,否定了中國對越南的宗主權,改由法國全權管理越南,從此越南脫離中國,成為法國屬地。

    中法鎮南關之戰,是晚清政府少有的一次軍事勝利,卻沒有繼續進軍,擴大戰果,反而主動求和,並將屬地越南拱手讓給法國,真可謂“不敗而敗”。我覺得造成此結果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清軍自身實力不足,無法與法軍主力抗衡。

    清軍武器落後,大部分人裝備仍是大刀長矛,與法華人熱武器對抗,無疑是雞蛋碰石頭,此戰勝利具有偶然性,不能真實反映雙方軍事差距,清軍憑人數優勢僥倖獲勝。戰後,雲貴總督岑毓英信中曾說:“迄今將及一月,多方招集,不足千人,戰守兩難,進退失據。”因此一兩次大捷並不能從根本上挽救戰局,清軍在越南戰場上所面臨的形勢,仍然是緊急且嚴峻的。

    二、清廷內部主和派主政,抱“息事寧人”姿態

    負責與法國談判李鴻章一開始對越南戰場做了一番細緻分析,在比較中法兩軍相互的優劣勢後,得出兩個“不可恃”。其一,“法人長於水戰”,而“華兵僅賴營壘炮臺”;其二,“法兵操練熟悉”,而“滇桂各營操練素未講求”。李鴻章真正想說的其實只有一句話,什麼呢?“未可與歐洲強國輕言戰事”。說到底,和才是根本。李鴻章這種未戰先怯,一味求和,焉能不敗!

  • 7 # 臥聞海棠

    明明打贏了,卻敗了,這樣的事情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就是這樣不可思議之事,在中國歷史上發生過還不止一次。

    不敗而敗,不勝而勝——中法戰爭

    1840年,英華人把軍艦開到了中國海域,用槍炮轟開了大清朝的國門,在腐敗無能的清政府的領導下,清軍節節敗退,很快就潰不成軍,不得不與英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中國也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有了開始,就一發不可收拾了,緊接著,西方列強紛紛意識到清政府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紛紛前來分一杯羹,先後與清政府簽訂了《望廈條約》、《黃埔條約》、《璦琿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等諸多不平等條約,火燒圓明園便是在這段時間發生的。

    但慾壑難填,法國覺得華人還能給他更多的利益,於是出兵佔領了越南北部,其目的就是以此為跳板,入侵大清國土,以此為導火索,中法戰爭正式爆發。

    在中法戰爭的過程中,主要分為海陸兩個戰場,初期,在兩個戰場上法軍都處於上風,但由於愛國將領與士兵的英勇抗擊,法國一直沒能取得戰略性的勝利,後來劉銘傳將軍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率軍擊敗了法國海軍,使法國艦隊不得不狼狽撤退。

    不僅如此,著名愛國將領、民族英雄馮子材將軍以七十歲高齡,在鎮南關一帶身先士卒,還帶著兩個兒子一起,身著短衣,腳穿草鞋,手持長矛,痛擊法軍。

    鎮南關一役,馮子材將軍給法國陸軍造成了很嚴重的傷亡,敗仗的訊息傳回法國之後,法國的茹費裡內閣被迫倒臺。按理說,此時清軍若乘勝追擊,必能擴大戰果,可惜滿清政府本著“乘勝即收”的想法,以李鴻章為首的高官決定停戰,馮子材將軍不得不含恨撤兵。

    停戰之後,清政府與法國簽訂了新的不平等《中法新約》。前線將士浴血奮戰打了勝仗,清政府卻還是喪權辱國,其腐敗無能,真讓人痛恨。

    御駕親征,打贏了還得納貢——澶淵之盟

    五代十國時,中國四分五裂,兒皇帝石敬瑭為了鞏固地位,向契丹稱臣,把燕雲十六州拱手相讓。等到後來宋朝統一了大半個中國,卻一直沒辦法收復北方,而燕雲十六州掌握在遼國手裡,對宋朝來說就是一柄懸在頭上的利劍,因此兩國大小戰爭無數。

    宋太祖趙匡胤死,其弟宋太宗趙光義即位,決定發動雍煕北伐,旨在一舉奪回燕雲十六州,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趙光義的軍隊被遼國打得潰不成軍,從此大宋趙家就得了恐遼症。

    又過了些年,遼國蕭太后率軍南下,侵犯大宋國土。此時宋朝皇帝是宋真宗趙恆在位,趙恆這個膿包一聽,立刻屁滾尿流地準備捲鋪蓋南下跑路。這時候宰相寇準強諫,要求趙恆御駕親征,趙恆扭不過寇準,戰戰兢兢地上了前線。

    誰知道,趙恆一到前線,宋軍士氣高漲,竟然節節勝利,甚至在澶州城下把遼軍主將蕭撻覽給打死了,按理說既然都把遼國主將給殺了,這是大勝沒錯吧?但趙恆卻決定:我要跟遼國議和。

    議和就不說了,關鍵在議和的內容,按照常理,既然是打贏了,怎麼也得讓對方割地或者賠款,不曾想,結果宋朝竟然每年要對遼國納貢“白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這便是澶淵之盟。

    尤為嚴重的是,澶淵之盟過後,宋朝與遼國之間就沒再發生較大的戰爭,正所謂說好戰必亡忘戰必危,宋朝沒了戰爭,此後武備鬆弛,軍隊戰鬥力日益下滑,等到後來金國崛起,皇帝竟然派了一個騙子登上城牆做法,想祈求神仙派兵幫忙殺敵,真是讓人笑掉大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夢幻西遊法寶劇情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