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take影菌

    華人做了皇帝,尤其是像孫權這樣的有才能的人,坐上那個座位,都想著一統華夏,這也是老祖宗給我們留下華夏一統的必要任務與情感。

    當然,孫權也正是青春年少,熱血沸騰,天下一統,這樣霸道絕倫的感覺融化在每個華人的骨子裡。

    我們簡單介紹一下孫權。

    吳太祖大皇帝孫權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生於下邳。三國時代東吳的建立者。

    孫權和劉禪不同,都是權二代,劉禪能敗家,孫權卻能在三國諸豪傑中間遊刃有餘,讓人感嘆

    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中打下了江東基業。建安五年,孫策遭刺殺身亡,孫權繼而掌事,成為一方諸侯。建安十三年,孫權與劉備聯合於赤壁打敗曹操軍隊,建立了孫劉聯盟。

    建安二十四年,孫權派呂蒙襲取劉備的荊州成功,使其領土面積大大增加。黃武元年,孫權被魏文帝曹丕封為吳王,建立吳國;黃龍元年,孫權正式稱帝。孫權稱帝后,設定農官,實行屯田,設定郡縣,並繼續剿撫山越,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

    在此基礎上,他又多次派人出海。黃龍二年,他派衛溫到達夷州。孫權晚年在繼承人問題上反覆無常,引致群下黨爭,朝局不穩。太元元年病逝,享年71歲,在位24年,諡號大皇帝,廟號太祖,葬於蔣陵。是三國時代統治者中最長壽的。

    這是孫權的一生,東漢末年,豪傑並起,對三國的瞭解,大家比筆者要知道的多,孫權,這個在危急之中接替兄長重任的年輕人,首先在周瑜魯肅的輔助下安定了江東局勢,避免了外部勢力的干擾。

    在江東,他明智的決定與蜀國聯合抗曹,在赤壁大敗曹操,江東是主力軍,周瑜作為名將,不輸風采。

    後來為奪荊州,關羽被殺,劉備即位為帝,繼承漢統,出兵攻擊江東,江東與曹魏修好,陸遜火燒連營,蜀漢大敗,劉備白帝城託孤。

    後來諸葛亮與東吳重修和好,江東與曹魏斷交,孫權稱帝。

    對於稱帝,三國都想統一天下,帝王,當為天下人。

    稱帝是能夠凸顯出孫權想一統天下的宏願。

    但後期蜀國被滅,東吳雖有天險,但面對強大的魏國只能自守,孫權開始疑心加重,在朝堂之上性格變化無常,也在繼承人方面就決不下,朝堂爭議不斷,孫權也在時間慢慢流逝中去世。

    沒能一統天下,帶著遺憾離去。

    猶記得當年曹操充滿感嘆的說:生子當如孫仲謀!

  • 2 # 飄逸的逗號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吧,說孫權偏安江東一隅,無心圖謀天下這是不可能的。

    一、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每個男人都有一個英雄夢,何況孫權。

    孫權雖然是從父兄孫堅、孫策的手裡接過的基業,但是他有著自己的宏圖大志,在古代,哪個男兒不想稱雄天下,逐鹿中原?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率領大軍進攻濡須口,與孫權相持一月有餘,孫權用水軍包圍曹軍,抓獲三千餘人,淹死的曹軍也有幾千人。後來孫權幾度挑戰,曹操堅守不出。於是孫權親自駕船從濡須口進入曹營。諸將都以為是挑戰者來了,準備攻擊,曹操說:"這一定是孫權想要親自見識我的軍隊。"命令嚴整軍隊,弓弩不得妄發。孫權走了五六里,回去的路上演奏歡快的樂曲。曹操遠遠地看見舟船軍隊仍然嚴明整肅,不禁脫口嘆道:"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孫權回去後給曹操寫了一封信:"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又附一張小紙條說:"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操對眾人說:"孫權不會欺騙我。"於是撤回軍隊回去了。隱約可見孫權豪爽幽默的性格,也可見英雄之間惺惺相惜的特殊情感。

    從這裡我們就能看出,連曹操這樣的梟雄都對孫權有著這樣的感慨和讚歎,可見孫權不是一個沒有雄心壯志的人,孫權本人任人唯賢,立國後大力發展農業,只是江東士族勢力太大,而且偏安一隅,再加上合肥之戰的慘敗,所以造成了東吳保守的對外政策,再加上魏蜀一直死磕,東吳的存在感給人的印象是不斷減弱的,所以才會有無心圖謀天下的感覺。

    二、對外政策不同,孫權是在等積攢夠了足夠的實力之後再進行大一統。

    孫權因為當時的實力低微,所以孫權的對外理念是"魏強則聯蜀,蜀強則合魏"。在我們知道的赤壁之戰時孫權就是和劉備聯合打敗了曹操。到了後來,孫權與和呂蒙商議,準備伺機收回荊州,於是積極備戰。又命都尉徐詳拜訪曹操,請求歸降,曹操同意修好,立誓重結為姻親。

    劉備荊州守將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孫權趁勢進討關羽,命呂蒙為前部,襲取荊州。呂蒙兵不血刃,得到劉備統治下的南郡、零陵、武陵三郡。潘璋、朱然也將關羽擒殺。同年,曹操上表任命孫權為驃騎將軍、假節兼荊州牧,封南昌侯。孫權派校尉梁寓向朝廷進貢,又將原先俘虜的朱光等人送歸北方,作出示好舉動。曹操死後,曹丕稱帝,孫權先是臣服曹丕受封了吳王,後來孫權派太中大夫鄭泉前往白帝城拜謁劉備,蜀、吳兩國重新通好。

    黃龍元年,孫權於武昌(今湖北鄂城)正式登基為帝,建國號為吳,孫吳王朝正式建立。可以說孫權的對外政策一直是在不斷的變化,孫權如果真的偏安江東,無心圖謀天下也就不會稱帝,前期"魏強則聯蜀,蜀強則合魏"可以說是為了自保,那麼在向曹丕稱臣之後,如果沒有野心也就不會再跟劉備聯合,更不會有以後的稱帝舉措了。

    孫權絕對是一個有著雄心壯志的君主,只不過受限於前期實力和對外政策的不同,才會給人一種偏安江東的錯覺,但是他最後能成功的成為三足鼎立之勢的締造者肯定是有其過人之處的。

  • 3 # 伊耆角木

    若無心圖謀天下,何須奪取荊州?若無心圖謀天下,何必反覆攻打合肥?有沒有能力打下來是一回事,但這個心顯然還是有的。

    早在官渡之戰時,魯肅就向孫權獻上過《榻上策》,建議孫權西進攻打黃祖,擊敗劉表,與曹操劃江而治,然後逐步建號帝王,以圖霸業。當時孫權雖口稱要做漢家忠臣,但並不表示自己沒有此心,而他也確實成功擊殺了黃祖。而劉表死後,曹操南下追擊劉備,群臣欲降,而孫權也是接受魯肅建議,毅然與劉備結成同盟,赤壁之戰大破曹軍,正是體現自己圖天下之心。

    赤壁之戰後,孫權發動合肥之戰。眾所周知的張遼威震逍遙津其實只是第二次合肥之戰。真正的合肥之戰一共有五次,其中前四次都是孫權親自指揮(第五次孫權已死,由諸葛恪指揮)。其中第四次合肥之戰正是配合諸葛亮第五次北伐。雖然總是不成功,但這種反覆攻打的執念恰恰就證明了孫權奪取天下之心。此外,陸遜曾四次北伐,尤其是第一次石亭之戰,幾乎困死曹魏主帥大司馬曹休,也使其隨後不久病亡。

    再有就是奪取荊州。如果一心偏安江東,要荊州何用?赤壁之戰後,孫權劉備本為盟友,但是為了荊州,孫權陳兵邊界,幾乎要與劉備撕破臉。若非曹操取得漢中,得隴望蜀,劉備不得不回軍與之交戰,才與孫權湘水劃界。之後更是在關羽打襄樊之時呂蒙白衣渡江,盡得南陽郡以外荊州之地。因為取荊州一直是孫權的戰略主張。

    孫權時而與劉備結盟,時而向曹丕臣服,接受了曹丕的吳王封號,轉身又與蜀漢恢復同盟。雖然拿著曹丕給的吳王封號,卻自己建元黃武(恰好就是曹丕的年號黃初和劉備的年號章武的結合)。表示了自己既不是漢家臣子,也不是曹魏藩屬,是真正的獨立。所以,孫權奪天下之心太明顯了,只是成事要靠天時地利人和,不是有這個心就能成功的。

  • 4 # 南宮寂嵐開壇品歷史

    筆者認為並非如此。茲試作如下分析:

    孫權生活在三國時期,那是一段波瀾壯闊的華麗年代。

    風雲際會,激情澎湃,常引後世追思。

    三國,恐怕是中國知名度最高的歷史年代。

    在文學著作的影響下,很多史實與演義魚目混珠、混淆視聽。謊言說了一萬遍就成了真理,但歷史不會說謊。

    歷史告訴我們:後漢三分魏蜀吳,國君各姓曹劉孫。

    東吳常被忽略,孫權知名度最低。一直以來,孫權似乎都生活在曹操和劉備的“光環”之下,是男三號,配角的代名詞。

    這不能怪孫權。

    孫權名聲不及亂世奸雄、超世之傑的“官二代”曹操,也趕不上弘毅寬厚、白手起家的“窮二代”劉玄德。從年齡和輩分上來看,曹操是大伯,與孫權的父親孫堅曾是戰友,長孫權二十七歲;劉備也算叔叔輩的,長孫權二十一歲。孫權是不折不扣的後生晚輩。換句話說,曹操、劉備風風火火打天下那陣子,孫權還在孃胎裡呢。

    本該是兩代人,歷史卻選擇了讓他們同臺競技。

    他們三人中,任何一人的才能放在不同時代都有可能統一中國。

    上天偏偏把他們放在了一起,以至於三足鼎立,無法鯨吞。

    曹操、劉備皆是白手起家,唯有孫權承父兄基業,相比之下,他更像是“富二代”。然而正是這位富二代受命於猝然之間,年未弱冠而統事東吳,執政五十二年。承父兄之業,在群雄割據、戰亂頻仍的亂世中,守住江東基業,並開疆拓土,浮海求夷州,首次將臺灣納入中華版圖。並且時而聯合蜀漢,北據曹魏,時而納首曹魏,打擊蜀漢。有赤壁之戰以少勝多的英明決斷,有夷陵之戰擒殺關羽的政治卓見,亦有吳蜀聯盟聯合抗魏、魏吳暗合通力弱蜀的高瞻遠矚 。他在守業中發展,在戰爭中進步,一手締造了東吳帝國。

    孫權的文治武功是同輩袁譚、袁熙、袁尚、劉琦、曹丕以及後來的劉禪等富二代所無法比擬的。

    縱然如此,歷史也並非完全公平。史籍也同樣輕視孫權。

    《三國志》裡對曹操、劉備、孫權的死亡,分別用了“崩”、“殂”、“薨”,一字之差,歷史地位天壤之別。

    曹、劉為天子,孫權為諸侯,這就是不公平。

    論智勇才略,孫權未必輸於他二人。請看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的詞句: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歷史上的富二代多如牛毛,然而孫權卻只有一個。

    只因為孫權就是孫權,東吳太祖大皇帝,他不是別人。一千八百餘年,不管朝代幾度更迭,誰也取代不了他,替換不了他。

    古往今來,僅此一人。

    只因為孫權肩頭的擔子更重,更復雜,只因為創業難,守業更難!

    曹操、劉備皆是創業之主,基業都是自己南征北戰、披荊斬棘、浴血奮戰打下來的,因而也就不存在諸如孫權在一開始就面臨的政局動盪、權力格局重新洗牌的問題。而孫權不是,在剛剛接管江東基業時,他得考慮父兄留下來的文臣武將是否臣服於他的問題。處理不好,有可能發生政變流血,繼而出現政權更迭,設若真到了那個時候,連東吳是否存在都是一個未知數,遑論圖謀天下?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隨著孫策的突然離世,東吳陷入了動亂不堪的局勢之中,內憂外患,接踵而來。

    北方,曹操軍團虎視眈眈,隨時可能發動吞併戰爭;西面,劉備集團也時刻關注著東吳的局勢,伺機有所動作,東吳國內也風起雲湧,不斷有人興風作浪,趁機造反,就連集團內部孫氏家族也有不安分子想趁機爭權奪勢。讀者試想,曹操、劉備當時有如此之大的壓力嗎?

    創業講誠信,守業講理性,換了一種思維,必然換了一種理念。此時曹操、劉備集團皆在創業階段,反觀東吳則不然。此時此刻,新主孫權必須先穩定國內局勢,同時由於時逢亂世,江東集團想要發展,亦必須要小心謹慎,步步為營,穩紮穩打。讀者朋友,試問此時魏蜀同樣面臨東吳由於權力更迭導致的內外交困的局勢嗎?

    父兄創業,熱血沸騰,只要敢打敢幹,天下就有自己的立錐之地,面臨的常常是一些簡單的軍事問題。當年的曹操和劉備皆是如此。輪到孫權守業就不同了,面臨的通常是複雜的連鎖的多樣化問題。難道情況不是這樣嗎?

    古往今來,不管是什麼政權,在發展之初,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安內”,然後才能“攘外”,您說是嗎?

    儘管如此,這位孫吳大帝還是承父兄之業,在群雄割據、戰亂頻仍的亂世中,守住江東基業,並開疆拓土,浮海求夷州,首次將臺灣納入中華版圖。並且時而聯合蜀漢,北據曹魏,時而納首曹魏,打擊蜀漢。有赤壁之戰以少勝多的英明決斷,有夷陵之戰擒殺關羽的政治卓見,亦有吳蜀聯盟聯合抗魏、魏吳暗合通力弱蜀的高瞻遠矚 。他在守業中發展,在戰爭中進步,一手締造了東吳帝國。

    基於以上分析,筆者認為,不能因為孫權沒有像曹操、劉備那樣高調南征北戰、逐鹿天下就斷定他偏安江東,無心圖謀天下。

  • 5 # 慕容無為

    以前回答過這種問題,看上面的回答基本都千篇一律,內容也都淺顯,我就不厭其煩,再贅述一次。

    首先,孫權絕非沒有野心之人。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孫權是第一個敢於向【大一統北方勢力】抗爭的人,開了【南北割據】的先河。

    其次,《六朝通鑑博議》:“孫權之初,滿寵在合淝而淮未屬吳,先主、武侯奄蜀漢而益未屬吳,不得淮則無以拒北冦之入,不得荊則無以固上流之勢,不得益則無以為西土之援。”細節有些問題,但大致上道出了淮、荊、益三個地區對江東政權的戰略意義與重要性。

    第三,孫權繼承孫策之初是曹操袁紹官渡決戰時期,對於孫權來說是“最好”的時機,但此時孫權內部憂患重重,是他不能北上的一個原因。“是時惟有會稽、吳郡、丹楊、豫章、廬陵,然深險之地猶未盡從,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賓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為意,未有君臣之固。”,孫權在孫策舊部的擁戴和輔佐下,“周旋三郡,平討不服”,又當時江東地區山越、宗部以及豪強部曲對政府有嚴重威脅,故從孫策時期常有武將出任縣令長官以鎮壓,孫權時期也是沿襲此例穩定內部局勢:“韓當、周泰、呂蒙等為劇縣令長”“諸山越不賓,有寇難之縣,輒用蓋為守長……遷丹楊都尉,抑強扶弱,山越懷附。”“調授葛陽尉,歷三縣長,討平盜賊,遷西部都尉。會稽冶賊呂合、秦狼等為亂,欽將兵討擊,遂禽合、狼,五縣平定,徙討越中郎將,以經拘、昭陽為奉邑。賀齊討黟賊,欽督萬兵,與齊併力,黟賊平定。”“守永平長,平治山越,奸猾斂手,遷破賊校尉。”,孫吳建國之始,同山越、宗部作了長期的鬥爭(可看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

    第四,孫權不能在曹操尚未一統北方時進取中原,荊楚是江東的上游,江夏武昌更是江東的國門,魯肅曾就提出“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甘寧提出“南荊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誠是【國之西勢】也”,荊州對江東的意義可顯而知,顧祖禹的《讀史方輿紀要》更是總結:“敵在淮南,而長江之險,吾與敵共;敵在上游,而長江之險,乃制之於敵矣……有江漢而無淮泗,國必弱;有淮泗而無江漢之上游,國必危。”孫策孫權兄弟對江夏用兵三次,終殺黃祖佔據夏水以南地區的江夏地區初步穩固了江東,但彼時曹操已經統一了除關中涼州地區的北方,此後曹魏政權也是數十年不亂,等到司馬氏篡魏之際,有了毌丘儉、諸葛誕等人的叛亂,但這時孫權早已死去多年。

    第五,建安十四年,周瑜將曹操留在南郡的部隊趕出,讓曹操失去了在江南控制力,但天縱英才,周瑜早死,孫權信任魯肅的話將荊州輕易委託給外人(劉備)險些釀成極大危險,後來孫權也評魯肅“勸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既借出去了荊州,孫權並沒有收穫期待的效果,曹操屢由兩淮進兵,而劉備不僅不受曹操壓力,還更發展壯大取得益州,且荊州關羽時常與吳發生糾紛,“及羽與肅鄰界,數生狐疑,疆埸紛錯,肅常以歡好撫之。”。終於在襄樊之戰發生了孫權襲取荊州事件。《典略》:“羽忿其淹遲,又自已得於禁等,乃罵曰:"鉻子敢爾,如使樊城拔,吾不能滅汝邪!"”此事真偽無法辨明,但關羽若是成功拿下了襄樊,他對江東的威脅無疑是比起曹操還要更大。《孫子兵法》有言:“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國家安危都寄在他方勢力的形勢下,更勿談圖謀中原、共滅曹操,所以荊州問題是孫權最應該先解決的問題,只有保住了家才能進取。

    第六,孫權屢屢北伐而無功,是否有形式主義嫌疑?否。曹操在襄樊之戰時,曾和孫權協議撤掉了駐紮在居巢的諸軍,後來曹丕即位又撤掉了襄陽的駐軍,孫權趁此機會派兵駐紮襄陽,但這段時期因為受到劉備方的壓力,荊州經營重心還是在西陵和江陵,因此後來曹丕醒悟到襄陽的重要性後,馬上派兵成功收復襄陽。(襄陽的地理意義可看顧祖禹的《讀史方輿紀要》和饒勝文的《佈局天下》,對於南方勢力來講,尤為重要。)此後的孫權也一直致力於在淮南合肥的北伐。因為皖西平原地區諸河彙集,壽春為其要衝,佔據這一地區足以保護江東,進也可以憑藉淮、穎、淝等諸多水道威脅兗、豫、徐、荊地區,是《孫子兵法》所謂的衢地,兵家必爭之地。曹魏設合肥於險要之地以保壽春,常以徵東將軍督數州軍隊屯揚州,又常有中軍奔赴支援,鑑於魏吳國力差距懸殊,再加上孫權沒有東晉、蕭梁北方大亂的機遇,北伐之路寸步難行。

  • 6 # 樂觀的三國迷

    1.誓死捍衛國土,赤壁大敗曹孟德。

    赤壁之戰不必我多說,不管周瑜多聰明,也不管東吳將士多勇猛,如果沒有一個決定是戰是降的龍頭老大,那一切都是空談。擁有堅定信念的孫權,不甘做曹操的籠中鳥,是東吳能大敗曹操的先決條件!

    2.偷襲荊州,斬殺二爺!

    這個過程也不必贅述了,在劉備高歌猛進的過程中徹底破滅了劉備一統天下的願望,其性格的果敢和對局勢的掌控能力非同一般,這樣的人,怎會無心圖謀天下?

    3.東吳稱帝!

    說一個當了皇帝的人偏安一方,無心圖謀天下,是不是有點搞笑?都當皇帝了,其野心已經昭然若知了吧,行動已經告訴了你孫權真實的想法,他沒有活在夢中,哈哈!

    簡單的說,只是孫權更加的年輕,所以更有資本和曹操、劉備耗時間,並不是偏安一方,無心圖謀天下,相反我個人認為他一直在靜待時變,心存天下!

  • 7 # 始終先生

    我相信孫權並不是也不敢成為一個甘於偏安江東,守著父親、兄長打下的基業混吃等死的人。

    首先說一說我的觀點來源。

    一、孫權接掌江東的時候,年僅19虛歲。此時,其兄長孫策剛剛統一江東不久,地方士民及賓旅寄寓之士仍存異心,江東局勢未穩,動盪不安,廬江太守李術更是公開反叛,宗室內部廬陵太守孫輔通敵曹操、孫暠企圖奪權,丹陽太守孫翊和宗室重臣孫河遭到殺害,豫章、會稽等地數萬山越也伺機作亂,若不是張昭、周瑜、程普等老臣忠心輔佐,孫權可能已經就消失在歷史舞臺了。

    而對於孫氏集團內部,也是人心不齊。兄長孫策的名聲太響,不但平定了江東,更獲得了當地人的擁戴。孫策遭暗殺後,孫權以19歲的年齡倉促接管大局,很多人追隨孫堅、孫策的老人對這個乳臭未乾的小子是不服氣的,當時孫權給孫策治喪時,絕大部分將領都不對孫權行君臣之禮,可見孫權當時的處境是十分尷尬的。還是張昭、周瑜等幾位老臣統御諸將,才穩定了局面。

    因此,作為孫權來說,要想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要想統領手下這些戰功卓著的老臣,就必須要做兩件事,快速建立自己的勢力以及打一場勝仗來證明自己。

    所以,哪怕是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孫權也不得不被迫有野心,不管他願不願意,害不害怕,儘管他在此之前一次戰場都沒有上過,在繼位後的第三年,建安八年,孫權發動了對黃祖的進攻。

    進攻黃祖的目的有二,一是報殺父之仇,樹立自己的威信,二是貫徹魯肅的意圖,佔領荊州。

    魯肅曾為孫權謀劃說:“昔高帝欲尊事義帝而不獲者,以項羽為害也。今之曹操,猶昔項羽,將軍何由得為桓、文乎!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保守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耳。若因北方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此王業也。”魯肅與孫權的這次對話,被後世稱為東吳版的“隆中對”,孫權後來的行動,就是按照這個謀劃在進行。

    二、如果孫權是個毫無野心的主公,那在諸葛亮前往東吳,尋求聯盟的時候,孫權完全可以拒絕,隔江而望,作壁上觀,看著曹操消滅劉備。要知道,赤壁之戰,孫劉聯盟的主要戰鬥力,就是東吳,劉備當時幾乎沒有什麼兵,孫權完全有能力自保。他為什麼會同意這樣的聯盟了?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唇寒齒亡,是因為孫權從這裡看到了霸佔荊州的機會。孫權一定認為劉備此時勢微,一旦戰勝曹操,自己可以順勢取荊州,劉備沒有阻擋的能力,如若戰敗,可以退到長江以南,把劉備留給曹操去蠶食,進可攻退可守,孫權自然就同意聯盟。而且孫權做的最讓人拍案叫絕的,是他知道如果自己決定這件事,不一定有足夠的權威,說不定還會引起諸將的反彈,因此他把聯盟的決定權推給了周瑜。要知道,周瑜是數一數二的軍事家,孫權料定周瑜能看到這裡的機會,能讀懂他的心思,果然,周瑜與諸葛亮一拍即合,甚至不謀而合決定用火攻。

    由此可見,孫權真的不是沒有野心,而是心中有理想,胸中有計謀的睿智之君。

    可為什麼孫權的江東版圖一直沒有向中原擴張呢?

    這也是因為東吳自身的原因,才造成一直沒有得到擴張的機會。

    一.自身實力有限。

    和劉備一樣,沒有成建制的騎兵,在兵種壓制十分明顯的漢朝,在曹操數萬鐵騎面前,孫權是沒有能力跨過長江的。好在赤壁之戰後,東吳水軍獨霸天下,沒有人能在長江打敗東吳水軍。所以孫權一直自保有餘。

    而面對長江北岸的合肥,孫權不是沒有野心,赤壁之戰後,孫權對合肥前後發動了四次攻勢。其中,有三次險些成功,這裡失敗的原因我們就不分析了。就算孫權成功佔領了合肥,也沒有辦法再向北挺進。原因就是沒有騎兵,不能快速的實行戰略意圖,而曹操騎兵可以迅速的對北進的東吳部隊進行騷擾、合為、阻斷後退的道路,切斷補給線路。所以說,長江以北,沿線的這幾座城,也就是孫權以目前的實力,能夠得到的最大範圍了。

    而對荊州,孫權一直沒有放棄獲取荊州的想法。屢次派魯肅向劉備討要荊州;誘騙孫夫人拐帶年幼的劉禪回東吳,以便作為質子要挾劉備;為其子向關羽之女求婚,達到聯姻,拉攏關羽的目的;直到最後襄樊之戰,偷襲荊州,才終於奪了回來。

    二.山越長年作亂。

    山越是漢末三國時期東吳境內山賊武裝集團的統稱。他們大分散、小聚居,好習武,以山險為依託,組成武裝集團,其首領有“帥”、“大帥”、“宗帥”等諸多稱謂,對於中央封建政權處於半獨立的狀態。政府派部隊來圍剿他們的時候,他們就藏起武器,拿起耕具,和一般村民無異,等部隊走後,他們又開始佔山為王,屢禁不止,久剿不滅,對東吳造成了長期的困擾。

    他們主要分佈於吳郡、會稽郡、新都郡、鄱陽郡、丹陽郡、東陽郡、豫章郡、臨川郡、廬陵郡、衡陽郡、長沙郡、始安郡、桂陽郡等東吳的揚州腹地,從孫吳與山越歷次作戰記載來看,山越方的參戰人數,少則數千,多則數萬;另外孫吳軍討山越獲勝,將其歸順的編入孫吳軍隊的人數,少則數百,多則數萬,由此推斷,山越之總人口應有數十萬之眾。山越的強宗驍帥不少:祖郎、嚴白虎、潘臨、尤突、彭綺。直至嘉禾三年,才被諸葛恪徹底剿滅。

    有這樣一直人數眾多的山賊,屢屢在東吳腹地對孫權進行騷擾,叛亂,孫權的既要防著曹操、劉備,又要絞盡腦汁兌付山越,自然更沒有實力對外擴張。

    由此可斷定,孫權不是一個安於固守江東的人,只是奈何實力不濟,內憂不斷,才不得不採取“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在冬季穿出低調的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