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醫學莘

    隨著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糖尿病患病率也快速增長,更可怕的是,很多糖尿病患者未及時發現,以致延誤他們的治療。所以,很多糖尿病患者是因其併發症的出現而就醫,冠心病就是其併發症之一。

    也許你很難相像糖尿病和冠心病是怎麼聯絡到一起的,但事實是二者確實存在著因果關係,我們先來看看冠心病的病因,冠心病主要是因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導致管腔狹窄,如果斑塊發生破裂、出血,繼發血栓形成,則可造成冠脈嚴重狹窄、甚至閉塞,急性心梗便發生了。

    上面我們談到了冠心病的病因是動脈粥樣硬化,現在來談談動脈粥樣硬化的病因。動脈粥樣硬化的病因有高血壓、血脂異常、吸菸、糖尿病、糖耐量遺產異常、肥胖等,從動脈粥樣硬化的病因中,可以發現糖尿病及糖耐量異常是動脈粥樣硬化的病因,所以,糖尿病患者易得動脈粥樣硬化。不僅如此,糖尿病患者更容易併發高血壓、血脂異常、肥胖等疾病,而高血壓、血脂異常、肥胖等也是動脈粥樣硬化的易發因素,所以糖尿病患者的動脈粥樣硬化患病率明顯升高,當動脈粥樣硬化侵犯冠狀動脈時,即可引起冠心病。所以,這就不難解釋為什麼糖尿病患者易得冠心病了。

    綜上,糖尿病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再導致冠心病的發生,所以,糖尿病患者易得冠心病。

    當然了,糖尿病患者不僅易得冠心病,還有其他很多急慢性併發症,嚴重危害人類健康。所以,發現糖尿病要積極治療,控制飲食,適當運動,必要時藥物治療。同時積極篩查併發症,早期預防冠心病等嚴重併發症的出現。

  • 2 # 糖尿病之友

    糖尿病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調查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患病率為非糖尿病的3倍。

    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糖、高血壓、血脂紊亂、血液黏稠度高等,可誘發和加重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由於胰島素抵抗、一系列氧化應激反應等,會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程序。

    而且糖尿病患者隨著病程的延長,感覺功能不如正常人敏感,很難察覺到冠心病引起的胸悶、胸痛等症狀,從而可能造成病情延誤。

    因此一旦確診糖尿病,就要檢查是否伴有冠心病,除了控制血糖,還要檢查血脂、血壓、心電圖等,根據具體病情,決定是否需要服用調脂藥、降壓藥、阿司匹林等。

    同時,要定期體檢。在治療方案上,採用綜合治療措施,不僅要控制血糖,還要控制好血脂、血壓、體重等,以預防冠心病的發生。

  • 3 # 王鎮說

    以前人們總說糖尿病是個富貴病,是吃出來的疾病,而且有句話“得了糖尿病就一定得管住嘴,邁開腿”,而實際情況是這樣嗎?目前,中國糖尿病患者有1.2個億,全世界有4億,中國每11個有一個糖尿病,但在實際過程中,很多人冒充糖尿病,充其量應該說是“高血糖症狀”。

    糖尿病小科普

    定義: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

    常見症狀:多飲、多尿、多食和體重減輕

    併發症較為可怕: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通俗點就是眼睛會失明)、糖尿病腎病(最終會引發腎衰竭,然後就是漫長的洗腎甚至換腎)、糖尿病足(嚴重會導致截肢)等,

    常用的治療方法(簡稱為“五駕馬車”):科學飲食、合理運動、藥物治療、健康教育、自我檢測。

    01

    便秘型高血糖

    先給大家舉個例子。

    有一個30多歲的男子,血糖高,在醫院裡無論怎麼調節胰島素、降血糖,血糖總不能回到正常,後來過來找我,我發現他有個異常的地方,就是便秘,7天才一次,當時我就跟他說了很有可能他把便秘解決了,血糖就降下來了,他當時抱著懷疑的態度,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後面經過對便秘這個問題的一番調整,便秘解決了,血糖也恢復了正常,甚至到後面無需降糖藥,血糖也正常了,這一種的話,就叫做“便秘型高血糖”,那便秘為什麼會導致血糖高呢?

    科普時刻

    血糖怎麼來的,怎麼去的?

    我們知道,糖尿病在臨床上的診斷標準是血糖,只要血糖達到某個指標,在臨床上就稱為糖尿病,而血糖高會導致尿糖高,其實是由於腎的一個重吸收功能,有一個“腎糖閾”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指腎對糖吸收的極限,腎臟吸收不了了,就得隨尿液排出,所以尿裡就有了糖。

    回到A身上,正常吃飯是一日三頓,一天一次大便,而A是7天一次大便,7天就是吃了一共21頓,相對於一天一次大便,多了18頓,那這18頓去哪了呢?從上圖可以瞭解到血糖的一個來源是食物中糖類的消化,吃進去的多了,消化也就多,但卻沒有透過大便排出去,那就只能轉化為血糖,血糖過高,超過了人體腎臟能重吸收的水平,也就只能隨尿液排出,所以就糖尿病了。

    那麼為什麼會引起便秘呢?便秘是一種症狀,很多人以為便秘是因為飲食不對所導致的,但是在我看來,很多也是由於情志所致,情緒不好胃腸的蠕動不能協調,便秘也就來了,尤其是那些便秘了5-7天,基本上都有情志的原因。

    02

    焦慮型糖尿病

    還有另外一種冒充糖尿病的,就是焦慮型糖尿病。從西醫來講,肝臟對血糖的影響也很大,肝臟有一個糖代謝的功能,能合成腸道吸收的葡萄糖轉化為肝糖元儲存在肝臟,當機體需要的時候,再把肝糖原分解為葡萄糖供機體利用,這是血糖的一個去路,維持著身體的糖平衡,當肝臟出現了問題,影響了這一環節的糖代謝,血糖的濃度也會升高。而我們總說怒傷肝,肝主疏瀉,喜條達,如果我們的情緒影響到肝臟的正常運作,血糖自然也就高了。

    這裡給大家舉個例子,有一女子B,也是患有糖尿病,怎麼都降不下來,在聊天的過程中,瞭解到B有一個兒子,正準備高考,因此她很擔心她兒子的學業,也出現了其他焦慮的症狀,如高血壓、失眠、脫髮,當時我就跟她說她這個血糖就是擔心、焦慮出來的,兩個方案,要麼不再管自己的身體,專心管孩子的學業,等孩子高中了,她的血糖自然也就下降了;要麼不管兒子,只管自己的身體,血糖的問題也能解決。當然她選擇了後者,最後,兒子高考很理想,她的血糖也就下降了。

    所以,血糖的高低不僅僅跟飲食有關,還跟情緒密切相關,那麼,改變自己的情緒——轉心,真的就能降低血糖嗎?

    有個老太太,60多歲,跟她兒子來找我,這個老太太有很多毛病,高血糖、高血壓、痛風等,吃了降糖藥就是降不下,空腹血糖達到了16.7 mmol/L,經過交談才知道,她的兒子40多歲,是知名企業的高管,常年在外地,回家的時間少,而這位老太太缺少了兒子的陪伴,總是想念兒子,後面我跟她說她這個血糖很有可能就是因為想念孩子而來的,他們回想了一下,有段時間兒子在家,老太太的血糖確實是平穩了,但等孩子一走,血糖就高了。所以,我跟她兒子說,想要降低母親的血糖,辦法就是多一點陪伴。後面,這個孝順的孩子,想了個辦法,給母親買了給IPAD,每天跟母親影片,母親想什麼時候見孩子都可以,無需像以前一樣,想見見不著了,後面母親的血糖也就平穩下來了。

    從現代西醫學的角度來說,真的糖尿病是胰島素分泌不足導致的,而冒充糖尿病則多為情緒導致的血糖高,只能說是一個高血糖的症狀,算不上真正意義的糖尿病。當大家覺得血糖怎麼都降不下來的時候,不妨反向思考一下血糖為什麼會高呢?有可能是便秘引起,也有可能是情緒引起的,找到引起情緒變化的事件,調整事件,使其對情緒的影響減弱、甚至是消失,或許你的血糖也就好了。

    雖然說情緒對血糖的高低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這也不是說管好情緒就能調節高血糖,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還是應該遵循糖尿病常規“五駕馬車”(科學飲食、合理運動、藥物治療、健康教育、自我檢測)的治療原則,那麼對於糖尿病的飲食有什麼講究呢?是平常所說的少糖、不暴飲暴食嗎?

    我們知道糖尿病最主要也是臨床的診斷標準就是血糖,所以治療糖尿病,關鍵就是透過各種方法來調節血糖,而從控制飲食來說,一個基本的原則就是:少吃那些可能快速提升血糖的,以及糖分含量高或者澱粉、脂肪含量高的的食品,因為他們很容易轉化為葡萄糖;此外肥胖是糖尿病的敵人,而且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因此控制油脂的攝取量非常重要;如有其他的併發症,如腎病,在飲食方面,還應遵循腎病的飲食原則(低鹽、低鉀、優質低蛋白、低磷、低嘌呤等,此處不展開講,可自行查詢)。

    糖尿病飲食“三宜、三不宜”

    三宜

    五穀雜糧,如莜麥面、蕎麥麵、燕麥片、玉米麵、紫山藥等富含維生素B、多種微量元素及食物纖維,以低糖,低澱粉的食物或者粗糧以及蔬菜等做主食。

    豆類及豆製品,豆類食品富含蛋白質、無機鹽和維生素,且豆油含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清膽固醇及甘油三酯。

    如出現了腎臟的嚴重損害,請記住:所有的豆類都不要吃了!因為這些植物蛋白過多會加重腎臟代謝的負擔,原則是少量優質蛋白低鹽飲食。

    苦瓜、桑葉、洋蔥、香菇、柚子、南瓜可降低血糖,是糖尿病人最理想食物,如能長期食用,則降血糖和預防併發症的效果會更好。

    三不宜

    不宜吃各種糖、蜜餞、水果罐頭、汽水、果汁、果醬、冰淇淋、甜餅乾、甜麵包及糖制糕點還有無糖餅乾、無糖食物之類的,基本都含大量澱粉,因為這些食品含糖很高,食用易出現高血糖;

    不宜吃含高膽固醇的食物及動物脂肪,如動物的腦、肝、心、肺、腰、蛋黃、肥肉、黃油、豬牛羊油等,這些食物易使血脂升高,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

    不宜飲酒,酒精能使血糖發生波動,空腹大量飲酒時,可發生嚴重的低血糖,而且醉酒往往能掩蓋低血糖的表現,不易發現,非常危險。

    溫馨小提示:雖然說糖尿病要少糖,但如果有用胰島素的話,記得要隨身攜帶幾粒糖,以免打了胰島素後,出現了低血糖的現象。(胰島素型別有多種,一定要謹遵醫囑使用,切不可隨意調節)

    最後,糖尿病是一個慢性疾病的,真的挺痛苦的,想想每次測血糖的時候,那個小針片紮在手指上就疼,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不妨試試調節一下情緒,或許對你的血糖有一定的幫助的。

  • 4 # 糖人健康網

    但是關於糖尿病患者為什麼容易併發心臟病的發病機理還沒有明確的解釋。目前認為主要與糖尿病代謝、血管、神經、血凝等方面失常及相互影響有重要關係。

    糖尿病性心臟病如能儘早的得到診斷和治療,患者的。死亡率可降低,其預後也將有較大改變。小糖教大家3招來早期發現糖尿病性心臟病:

    1、經常在早晨起床後和久蹲後起身時出現頭暈眼花,心慌出汗,眼前發黑,甚至昏厥等情況。

    2、即使是在休息時心率也會加快伴有心悸,心慌,胸悶,頭暈等症狀。

    3、糖尿病性心臟病患者在發生急性心肌梗死時不會出現胸前區“刀割樣”疼痛,還是感覺不到疼痛或僅感到輕微的不適。這是因為糖尿病性心臟病患者伴有神經病變,導致其身體對疼痛的敏感性降低。

  • 5 # 微笑面對糖尿病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患病率及死亡率均明顯增加。與非糖尿病患者比較,冠心病的風險增加2-4倍。糖尿病伴冠心病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更為廣泛嚴重,左心功能障礙及心臟事件的發生率高,預後也更差。

    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發病率的原因是多因素的:胰島素抵抗、高胰島素血癥、高血糖等,亞臨床動脈硬化、心力衰竭及急性冠脈綜合徵及終末期腎病等多種因素的作用,發病機制及其複雜,是多種危險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具體機制尚不明確。

    1、 高血糖症:高血糖症與心血管疾病的關係仍然有爭議。高血糖可以透過糖基化氧化、蛋白激酶C啟用等過程對組織造成損害。葡萄糖增加過氧化物產生,損傷動脈壁,進而促進LDL氧化,但是在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研究中沒有特異性的標記物支援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氧化應急存在。

    2、 胰島素分泌異常:胰島素抵抗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胰島素抵抗引起血管內皮一氧化氮的產生減少,一氧化氮對於血管內皮的舒張功能及內皮功能均有重要作用;胰島素抵抗還與高血壓發生相關,後者是已知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3、 脂代謝異常:2型糖尿病患者脂蛋白代謝異常主要表現為高甘油三酯、高LDL-C和低HDL-C。血HDL-C降低和甘油三酯升高,同時伴有高LDL-C血癥是冠心病的決定性危險因素。

    4、 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中75%的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與高血壓有關。高血壓加劇了糖尿病心血管的損害,對靶器官的損傷更為明顯。

    5、 自主神經病變:糖尿病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經病變的發病率明顯增高,表現為心率調節障礙及冠脈血流動力學改變等一系列異常表現。

    6、 其他因素:脂蛋白基因的遺傳變異和基因多型性與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以及血管併發症的發生率有一定的關係,具體機制及在糖尿病發生心血管併發症中的作用尚需進一步研究。

    以上答案由微糖註冊營養師宋明月老師提供

    請關注線上指導控糖先行者——微糖

  • 6 # 天天聽健康

    【專業醫生幫您做解答】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引起的各種併發症”,幾乎的所有糖尿病人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而在糖尿病引起的各種併發症中,70%為心血管疾病,尤以冠心病最多見,因此有專家說:得了糖尿病的人,相當於同時獲得了發生冠心病的機會,發生冠心病的可能性非常大,兩者可以稱之為是“等危症”。

    這是因為糖尿病最大的危害是對血管的損害,而冠心病發生的根源也是心血管的損害,兩者都是以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形成為病理基礎,結果都是心臟冠狀動脈堵塞,導致心肌缺血引起心絞痛或是心肌梗死,這就是糖尿病人更容易得冠心病的主要原因。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在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的形成中,高血糖的直接作用是對血管內皮的損傷,從而為脂肪的沉積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因此在糖尿病的治療中僅僅將血糖控制好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注意對血脂的控制。

    事實上,絕大多數糖尿病人都會伴有血脂異常,這是因為胰島素不僅起著調節血糖的作用,還參與脂肪的代謝,比如將血液中過多的脂肪轉化貯存起來,而糖尿病人由於胰島素缺乏,在血糖得不到控制的同時,脂肪也不能進行有效貯存,造成血脂的升高,為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創造了條件。

    這也是為什麼糖尿病人在控制血糖的同時,還要密切關注血脂的高低,尤其是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一定要控制在1.8mmol/L以下,才能有效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的形成。反之,當血脂得到有效控制時,胰島素的利用率也會得到提升,血糖也更容易得到有效控制,很多糖尿病人對此深有體會。

    綜上所述,糖尿病得到有效治療,最大的獲益是阻止與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也是防治冠心病的最有效措施。

  • 7 # 兒科醫生鮑秀蘭

    冠心病在成人糖尿病患者中發病率為55%,而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發病率是非糖尿病普通人群發病率的2~3倍。WHO的研究發現,在糖尿病患者的死因中,冠心病佔75%,已經成為糖尿病患者的首位致病死因。

    糖尿病+高血脂,危害1+1>2

    脂代謝和糖代謝之間聯絡密切,在同樣心血管危險因素的前提下,2型糖尿病病人出現心血管併發症是非糖尿病病人的2~4倍。臨床中可利用血清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等血脂水平指標來作為衡量心血管疾病發生髮展風險的常用方法,如LDL-C水平升高預示著心腦血管的發病風險增加。

    2型糖尿病患者常見的血脂紊亂是甘油三酯(TG)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降低,二者與2型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血管病變的高風險相關。糖尿病病人若合併高血脂症會加大治療難度,同時增加患者動脈粥樣硬化惡化的風險,對其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危險。

    糖尿病人遇上高血脂,怎麼辦?

    糖尿病人出現高血脂的危害那麼大,那麼下一步我們應該怎麼辦呢?首先,應該遵守醫生制定的控糖策略,透過合理飲食及使用降糖藥物以實現良好的血糖控制。

    另一方面,血脂的調控可遵循《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訂版)》的指導意見,應用調脂治療可以顯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險。可依據心血管疾病危險程度確定LDL-C目標水平,40歲及以上糖尿病患者血清LDL-C水平應控制在2.6mmol/L以下,保持HDL-C目標值在1.0mmol/L以上。藥物選用可根據血脂異常特點,首選他汀類藥物治療,如合併高TG伴或不伴低HDL-C者,可採用他汀類與貝特類藥物聯合應用。

  • 8 # 霍體清

    為什麼有些糖尿病患者容易得冠心病?

    說道糖尿病,就會提到血糖,血液裡糖多,血液就會變得更粘稠,流動的速度就會降低,人體運輸供氧的能力就下降,要想恢復正常供給能力,就要加壓運輸,血壓就會升高,所以糖尿病人容易出現高血壓,高血壓患者也容易出現心腦血管疾病,其中包括冠心病。

    冠心病,全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是給心臟供血的脈動血管出現了堵塞、硬化,流血不暢,血液裡雜質太多。長期的高血糖對這些血管也肯定造成影響。

  • 9 # 醫聯媒體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血管發生病發阻塞了血管腔或者使血管腔變得狹窄,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導致的心臟病。糖尿病是引起冠心病的發作的因素之一。但不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都患有冠心病。

    冠心病發作常常與肥胖有關。因為體內攝入過多消耗的熱量,多餘的熱量以脂肪的形式儲存在體內,當脂肪過多時候會使膽固醇、甘油和血壓升高,容易形成和加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而且體內熱量過多,會造成心臟負荷升高,導致心機收縮能力下降,增加了冠心病發病的趨勢。所以一些超重的糖尿病患者比那些正常體重的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患上冠心病的機率更高。

    除了超重外,吸菸、喝酒的糖尿病患者也更容易促進冠心病的發生和發展。過度飲酒,身體攝入大量的酒精,直接損傷了心肌和血管內壁,導致心肌能量代謝障礙,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吸菸會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導致膽固醇上升,引起周圍血管及冠狀動脈收縮、官腔狹窄。香菸燃燒釋放的一氧化碳會降低紅細胞攜氧能力,造成組織缺氧,從而誘發冠狀動脈痙攣。

    另外,胰島素分泌異常,造成了血管內皮一氧化碳的減少,導致血管內皮舒張能力障礙。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壓時候,也增加了患上冠心病的機率。

  • 10 # 張之瀛大夫

    糖尿病患者發生冠心病及腦血管疾病的機率明顯高於普通人,在心內科一直有這樣的說法,就是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基本上屬於等危症。說的通俗點,也就是得了糖尿病,基本上就算是得了心腦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其實,這個認識人類在100年前就初步具備了,沒辦法,病人教會醫生一切,見到那麼多糖尿病合併冠心病的患者,醫生們也就有了這種認識。

    1979年在醫學界有一個久負盛名的研究——福明翰研究,是美國總統羅斯福家族資助的,這個研究就表明,任何年齡的糖尿病患者,其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都明顯高於同年齡組的正常普通人。

    很多研究都顯示,糖尿病造成的血糖升高可以損傷動脈內皮,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而且可以促進粥樣斑塊的破裂。同時也有其他的一些研究顯示動脈糖尿病患者體內更加容易形成血栓,也就是較之正常人,糖尿病患者可能處於一個相對較高的血液高凝狀態。

    其實,糖尿病和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已經是醫學界認可的等危症,希望廣大的手機前面的朋友們,保持良好生活習慣,避免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發生,這也就間接避免了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羊羔出生2天不便,導致死亡是什麼病?怎麼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