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學船塢

    題主的設想是與其爭奪一顆小小的星球的資源,不如同心協力邁向星際空間,那裡面的星球多到你不用去爭,誠然這樣的設想是美好的,真正實現了人類命運共同體,但實際上卻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

    世界上二百三十多個國家,其中卻只有中美俄三國具有載人航天的能力,而世界上的經濟大國、軍事大國也就寥寥的幾個,兩個手就能數的過來。人類文明發展到如今,合作與競爭一直是並存的,太空中那麼多的資源,當然是先到先得了。

    第二個原因,大國之間緊密的科技合作有點不現實,研製出來能夠宇宙航行的星際飛船,其中涉及到的技術幾乎涵蓋了現今科學技術領域中的所有專案,所以,大國不得不把老底也要掏出來,你覺得這樣現實嗎?

    第三個原因,即便是全人類協作,想要短期內飛出太陽系也是不切實際的,到目前為止,人類登陸的最遠的星球就是月球,而載人登陸火星可能還需要十年甚至更長,距離題目設想的地步還差著十萬八千里,幾乎是虛無縹緲的,大國之間不會為著短期內無法達到的、虛無縹緲的目標而通力協作。

    只有一種可能會讓人類抱團,古語說得好,“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如果人類文明真的遭遇到了如同《三體》描述的那種威脅的話,我想,人類會抱團的。

  • 2 # 宇宙無敵神話龍

    主要原因幾點:

    1、目前地球上公開的物種,除了人類有創造力的高智商以外沒有其他可以與人類匹敵的物種。

    2、外星高等級生物沒有大規模入侵地球。

    3、人類是私慾膨脹的靈長類動物,在族群沒有受到外部滅絕種族威脅下不可能團結。

    3、人類間目前有大概上千個民族,有大概幾百個正宗宗教,民族和宗教之間互相攻伐仇殺了幾千年。

    4、世界之所以有強國有弱國之分就是,強國始終保持了先進的技術和領先的科技,要拿出來和其他國家分享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總之,在人類還沒有遇到外星文明大規模屠殺前團結和科技共享就是笑話。

  • 3 # 太空科學站

    劉慈欣在之前的一次演講中說過“宇宙中至少有10萬個地球,我們何必在現在的地球上苦熬”言外之意就是希望地球人團結起來發展科學技術早日殖民外太空。

    其實以宇宙的浩淼程度來看全人類每人分一顆類地行星都是綽綽有餘的,遺憾的是雖然大家都意識到太空就是資源的寶庫,但人類之間想要放下隔閡是非常難的,人和人之間尚且無法做到團結一致和平相處,更遑論國家與國家之間了。

    目前而言太空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仍然會是不同國層面上的開發和利用,人類大同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並且現在地球上各個國家之間的科技水平相差太大,強行把200多個國家扭在一起發展技術未必就能一帆風順。

    不過從長遠來看,一旦人類未來碰到或者找到了外星文明,那麼人類肯定會作為一個整體參與到星際事務中來,如果一直都沒有找到外星文明的話,將來殖民於各個星球的人類文明都將獨立並且形成類似今天的地球式的格局。

    在沒有外部勢力出現之前,同宗同源的人類必將長時間保持“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狀態,所謂的人類大同也只是表象而已。

  • 4 # 街邊聊天

    人類不是不想,是科技的發展已經進去了瓶頸期,要想有所突破,除非再出現幾個引領科技的天才,估計這幾個天才,會在未來50年內的中國出現。

    到時候開發月球,進駐火星,開發小行星,甚至把機器人送往深空,都是有可能的。

  • 5 #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茫茫宇宙多的是地盤和資源,為什麼人類不能先一起發展技術早日進入宇宙深處呢?

    想必各位不止一次考慮這個嚴肅的問題,儘管態度一本正經,但種花家實在忍不住笑意,也許有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可以解釋給各位:當然目標漫漫無期時人類就會退而求其次!

    一、星辰大海是人類的目標所在,但現在我們能實現了嗎?

    技術侷限,這是文明發展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事情,特別當我們意識到了遙遠的宇宙才是我們想要去往的目的地時,尤其會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目標很遠大,但現實很悲哀!

    1、低成本進入太空的技術還沒出世

    2、跨越光年的距離不能用牛頓第二定律

    3、星際航行理論體系尚未獲得突破

    第一個也許是空天飛行器或者單級入軌的火箭,這並不需要新的科學理論,而只是要在技術上能突破,從整體上來看達到這個高度也許並不需要多少年,可以預期的未來五十年內必然實現!

    跨越光年則是遠大了,在更遠的距離上沒有新的理論突破的話,一切都是鏡花水月,但理論突破也將遙遙無期!

    各位請勿以突破低成本進入太空就沾沾自喜,依然是實力大國的遊戲,門檻依然很高,那麼剩下的國家能幹嘛?還不都是為了生存在地球上掙扎!

    二、階段性目標與計劃中必然會有一個階段會爭奪資源!

    人類從誕生到現在,從臘瑪古猿開始算起也有上千萬年,一直以來就在戰爭與掠奪資源中磕磕絆絆度過,戰爭是一把雙刃劍,有促進社會發展的一面,也有割裂時代,造就悲劇的另一面,但無論如何,人類挺過來來了,戰爭的目的是達成政治層面所無法實現的目標,但利益與資源是最終的承載,很簡單,文明最基本的需求是生存,然後是發展,一直以來人類都在為生計四處奔波,當食不果腹時沒有人想要去發展!

    當然人類也並非只滿足口腹之慾的物種,在這過程中也也創造了燦爛的文明,但往往是階段性的,因為在人類發展的每一個階段,我們所面對的目的是不一樣的!以我們發射深空探測器為例,這是科學探索吧,想必各位會有一個肯定的回答,但這技術同樣可以應用於軍事,而且測控需求是全球性的,所以這就成了一個矛盾,因為我們並不是一個全球性的國家,但我們看好的所有測控目的地都已經站好隊了,就如吉里巴斯,當年測測控基地後又撤回,為了什麼?無端猜忌與遏制!從生存的基本層面上來考慮,這無非就是另一個無限擴大“生存”目的的問題,但終極的生存與發展性質並沒有改變!

    三、永遠都會有拖後腿的那一撮人

    即使地球上科學技術最為發達的國家離開了地球,您會以為戰爭就結束了?其實完全不是,少了制約這些勢力的平衡力量,反而會失控,這是必然,因為多方勢力會填補強大力量離開後的空白,同理是利益所然,這是無法迴避的!

    為什麼?因為這些種族除了發展局限以外還鼠目寸光,之盯著眼前的一畝三分地不放,卻放著一片大森林不理,無疑這是文明中最為悲哀的,但很多人似乎並沒有意識到!

    四、人類能摒棄前嫌,一致發展科技衝出太陽系?

    基本上沒有這可能,如果地球像現在這樣永世平安的話!改變人類的慣性思維很簡單,一顆小行星即可,假如在未來一百年內,有一顆直徑達10KM的小行星100%會撞上地球,那麼地球上至少60%力量將會聯合起來,跨出地球,改變這顆小行星的軌道!

    可以共患難但卻不能同富貴,古今中外無一不是如此,利益所然,此題無解!

  • 6 # 地理沙龍

    謝謝邀請,宇宙是時間和空間的集合體,我們的地球就在宇宙中,但是我們人類對於宇宙的瞭解卻微乎其微。其實我們人類對於宇宙瞭解越深,就越感覺絕望,這種絕望來自於宇宙的浩瀚,宇宙的大小不是我們人類思維所能想象的,目前人類認識的宇宙直徑可能超過900億光年,這麼大的宇宙中包含了難以計數的恆星、行星、衛星等天體,所以說“茫茫宇宙有的是資源”這句話是沒錯的。

    既然宇宙中有這麼多的資源,為什麼人類不早日走向太空呢?呵呵,其實不是人類不想走向太空,而是人類目前沒有能力走向更遠的太空。目前人類能夠利用的資源除了太陽輻射能和潮汐能之外,幾乎都是來自於我們地球本身。以目前人類的太空技術,最有可能將來進行開發利用的星球就是地球的衛星“月球”,而月球距離地球僅僅約38萬千米而已。對於距離地球這麼近月球,人類都沒有能力來開發資源,更不用說距離更遠的星球了。

    不過,人類將來一定會走出地球,探索並利用宇宙空間的,當然,以目前人類掌握的科技水平,可能只能在太陽系內進行探索。如果,人類要走出太陽系,就需要更先進的技術,製造速度更快的飛行器,不然,人類連太陽的鄰居,也就是4.2光年之外的“比鄰星(半人馬座a)”也不能到達。

  • 7 # 生物起源及生物形態結

    〔宇宙定律〕

    一 、物質的電磁力{吸引力}{反推力}

    物質存在電磁力,同一種物質介質相互吸引,不是同一種物質介質相互推。多的物質會把少的物質推成圓球,因為兩種物質都在推,而且同一種物質任何一點推力都一樣大。推力又稱為反推力反推力是很均勻的力。被推成球型的物質任何一點向外發出推力都一樣大,但兩種物質的反推力不一定是一樣大。又因兩種物質都在使勁推少的物質被迫成圓球。圓球是物質組成的不是空的所以有個球面稱為圓球面。圓球面所受到的反推力越往球中心力線越密承受的推力越多。因圓球面任何一點都承受來自各個方向的力必然有一條力線經過球心垂直於球心,所以從球面到球心越往中心垂直力線越密越多所受到反推力也越大。故而球心所承受的反推力最大。故而越遠離球心所承受的反推力越小越少。

    只要中心有物質壓力重力的天體,它的最外層表層必須是球形(圓球),天體的球面如果變成方形……中心不但沒有物質壓力而且重力也不存在。

    二、光聚焦 能量聚焦、熱能量聚焦、正負(反)能量聚焦

    光與一切物質同在充滿整個物質世界。太陽、恆星、一切星系是光聚焦取得能量,只有光永遠聚焦才能永遠發光發熱。我們看到的會發光發熱的星星、星系、恆星、太陽、行星中心,行星的衛星中心、地球中心、小行星中心、慧星中心、都是光聚焦的中心。 星星、星系、恆星、太陽、行星的外面外層都有一個圓球面可以光聚焦到中心。圓球面是平凸透鏡、凹凸透鏡, 只要形成平凸透鏡、凹凸透鏡就可以光聚焦。

    光聚焦……光是用不完的迴圈的。

    三、對環流層{上層與下層對環流}

    自轉與公轉運動的動力層,宇宙間天體的公轉自轉都是有對環流層推動帶動運動的。同一個星球自轉有對環流層推動自轉……公轉有對環流層帶動運動,自轉與公轉運動是二個環流層,二個對環流層不是在同一個中心上的。沒有大氣層或有大氣層大氣只對流不進行對環流的星球(孤獨行星、流浪行星)、行星、小行星、行星的衛星是一定不會自轉的。

    ♥♥♥………………………………

    【真實的宇宙形態結構】

    宇宙是時間無限空間無涯物質有限世界。空間存在著一個一個大型的物質世界它們是沒有相連被真空隔離。各個物質世界都遵循同樣的物理規律,我們生活在其中一個大型物質世界裡。

    我們的大型物質世界最多最外層的物質緊緊的吸引在一起它的外型是可以任何形態。它把比它少的一切各種各樣不相混合的物質反推成一個一個許許多的大圓球每一個大圓球都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我們就在其中一個大圓球面裡面。這個大圓球內最多的物質又把比它少的一切各種各樣不相混合的物質反推成一個一個許許多的大圓球每一個圓球都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其中一個大圓球就是我們的圓球……………………總星系。總星系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在總星系圓球面內最多的物質又把比它少的一切各種各樣不相混合的物質反推成一個一個許許多的大圓球每一個圓球都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其中一個大圓球就是我們的圓球銀河系它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銀河系內最多的物質又把比它少的一切各種各樣不相混合的物質反推成一個一個許許多的圓球每一個圓球都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其中一個大圓球就是我們的圓球太陽系它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太陽系內最多的物質又把比它少的一切各種各樣不相混合的物質反推成一個一個許許多的圓球每一個圓球都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其中一個就是地球系(包括月球),地球是中心它的圓球面在月球之外,地球氣態圓球面內的最多氣態物質又把月球及其他各種各樣不相混合的氣態物質反推成一個一個圓球。

    這些大大小小從大到小的圓球剛剛形成光‘就聚焦在它們的中心點上使中心發光發熱,太陽、行星中心、銀河系中心、總星系中心、星系中心、恆星都是有光聚焦才發光發熱的。因光聚焦在中心點上發光發熱就會發生對流 對環流。每一箇中心點上有一組或多組對環流層,接近中心的對環流層可帶動中心轉動自轉,遠離中心的對環流層可推動天體、星系、恆星、物體、物質、行星等等繞中心公轉。月球有氣態層只有區域性的對流沒有對環流所以沒有自轉只有公轉,月球公轉是地球最外面的一組對環流層推動月球繞地球公轉的……其它行星的衛星公轉類同。靠近地殼的對環流層(有對流層與中間層組成交替環流)帶動地球自轉其他行星自轉類同。地球月球在同一個圓球面內被太陽系的對環流層推動繞太陽公轉的其他行星公轉類同。太陽系圓球面內全部行星被銀河系的對環流層推動繞銀河系中心公轉的其他恆星系公轉類同。銀河系圓球面內的恆星系被總星系的對環流層推動繞總星系中心公轉的其他星系仙女系公轉類同。總星系圓球面內的星系被更大的對環流層推動繞更大的中心公轉。就這樣以此類推外面外層到底有多少層次我不敢下決定…… 根據天文文明可能有三十六層。我們是被套在圓球內從最大的圓球一直到最小的圓球……大圓球套比它小的圓球。就這樣圓球中有圓球,我們是被幾十層的圓球套著。

  • 8 # 地理有意思

    人類一起發展技術早日進入宇宙深處,這個想法看似可以實行,但實際上比較雞肋,最起碼從當前人類對地球、宇宙的掌握程度來看,進入宇宙深處會帶來什麼樣的風險不得而知,且即便聯合發展技術,也絕非一朝一夕的。

    人類探測宇宙路還很長

    宇宙,基本可以代表地球學問的最高研究體,本身是一門比較複雜的學問,雖然當前人類有進行過月球探測、火星探測,但是距離整個太陽系、銀河系的探測尚且有很長的路要走,更何況進行宇宙探測或進入宇宙深處,要知道太陽系僅僅是我們所能觀測到的宇宙空間中比較邊緣的一個星系,浩瀚的宇宙究竟有多大,究竟哪裡才是深處我們不得而知。

    宇宙充滿太多未知數

    另外,宇宙當中是否存在更高一級的文明,或者類似地球的生態星球,我們也不得而知,如果宇宙深處真的存在更高階的文明,對地球有可怕的威脅,那麼貿然進入宇宙深處會不會給地球帶來災難都不可知,在人類沒有足夠的把握能夠抵抗外形文明之前,貿然對宇宙的探測不見得就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很多科學家甚至反對向宇宙深處發射訊號。

  • 9 # 高維宇宙觀

    想的很好,但遺憾的不過是上帝視角的妄想罷了。

    要知道,驅動包括人類在內的地球生命進化的根本是神秘的基因,在基因的控制下我們才會有生老病死,慾望和繁殖,慾望驅動著人類進行競爭甚至引發群體性的戰爭,這是不可調和的矛盾,那麼就意味著,要麼就出現希特勒,拿破崙這樣的狂人或者強人不死不休的統一世界,但要知道國家越大統治成本越高,很快就會分崩離析;要麼就是退回到小國寡民的狀態,沒有多少人,想透過和平方式建立很多科幻故事中的聯合政府,很難。

    另外,雖然宇宙中有無數的星系,但是對於科技上還如螻蟻般的人類來說意義不大,無論是能源,還是人類生命,航行技術都不支援遠距離的太空漫遊,所以起碼在近五個世紀只要人類不滅亡,除非技術爆炸,否則只能困在地球這個牢籠中繼續內鬥,這在人工智慧和外星人看來,也許就是一群狒狒在撕咬罷了。

  • 10 # 傍晚細雨草原

    人人都是活雷鋒 超級奉獻主義社會得以實現 人類群體的工作效率超越蜜蜂螞蟻 也許能走出地球?前提是科技能支援此層面的進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5歲左右看什麼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