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藍顏經典老歌音樂影片

    夏天烈日炎炎,燥熱酷烈。雖不至讓人厭惡,但因常與悶、熱、躁聯絡在一起,古今往來的人,都想到了一個相同的詞:避暑。

    古代沒有諸如風扇、空調等降溫電器,他們是怎麼避暑的呢?自古至今,祛暑最好的方法當然是根據地理位置不同節氣各異,透過移居而住來達到避暑的目的。動物界的候鳥便是採取這個辦法。清代從康熙皇帝以後,歷任皇帝每年夏季都會離開故宮到頤和園、圓明園和承德避暑山莊去避暑消夏。

    只是這樣的避暑方式,非一般人可以享受到,不具普遍性。 稍次一點的方法是用冰祛暑。據早在《詩經.七月》中,就有“鑿冰沖沖”窖儲度夏的記載,避暑納涼在人們的夏季生活中由來已久。根據《大清會典》中記載:清代在紫禁城、德勝門外、正陽門外等設有專門儲藏冰塊的官窖計十八座。冰窖採用埋入地下一點五米的半地下形式。

    每年三九御河起冰後,由採冰者鑿成規定尺寸的方塊拉入冰窖,待轉年的夏天使用。雖然冰窖有官窖、府窖和民窖之分,但因價值昂貴,尋常百姓家往往對上述的兩種最好的避暑方法只能望涼興嘆。但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人們也想出了眾多避暑的好法子 到了漢朝,一種名叫“葉輪撥風”的大型納涼器具橫空出世。

    《西京雜記》中記載:“長安巧匠丁緩做七輪扇,大皆徑丈,相連續,一人運之,滿堂寒顫。”,一個人運動,滿屋人涼快,這又是一種很大的進步。 到了唐朝,出現了一種供人消暑的涼屋。涼屋通常傍水而建,採用類似水車的方式推動扇輪搖轉,將涼氣徐徐送入屋中,或者利用機械將水送至屋頂,然後沿簷而下,製成人工水簾,屋子裡自然會涼快起來。

    明朝時候,涼屋的建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明代人已經知道在消暑時巧妙利用地理優勢,掘井納涼,天然環保又清爽。 大約在3000年前的商代,冷飲也開始隨著出現。富貴人家就已經開始在冬日鑿冰貯藏於窖,以備來年盛夏消暑之需。

    發展到唐朝時,開始出現“冰商”,也就是商業性的藏冰戶。冬天藏冰,入夏拿出來賣。到了宋代,冷飲有了新的突破。南宋詩人楊萬里曾對一種叫“冰酪”的冷飲大加讚賞。馬可·波羅來中國時,受元世祖賞賜,嚐到了當時的皇家冷飲“冰酪”(由果汁、牛奶、冰塊等調製而成)。後來,馬可·波羅把“冰酪”的製作技術帶回義大利。義大利對這一技術嚴加保密300年後,被法華人高價買走,此後不知怎麼的又傳到了英國。英華人改造後,製出了我們今天常吃的“冰激凌”。不知道他們大賺其錢時,有沒有想到要感謝一下中國的忽必烈。

    古人避暑門道多瓷枕、冰鑑、象牙席……千萬別以為古人納涼的方法就是找個建在樹林水邊的涼亭,搖一把蒲扇,直搖得手臂痠痛,眼巴巴地“等風來”。其實古人為了消夏,創造了很多神器,冰涼通透的瓷枕,儲藏冰塊的冰鑑,高階奢華的象牙席,人工水迴圈的“空調房”,等等納涼方法,不僅腦洞大開,而且科學前衛。 天氣炎熱,晚上睡不好,白天自然沒有精氣神,古人就從臥室寢具的枕頭上想辦法,用玉、瓷、石膏、竹、藥等五花八門的材料做成枕頭,透心涼心飛揚,讓人酣然入夢。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記載,所謂枕,“臥所薦首也”,枕頭是睡覺時墊在頭下的物件。枕頭的質地優劣,直接可以看出主人所處的階層,上流社會的貴族們用玉石做枕頭以示高貴,普通老百姓只能用石膏枕祛暑,用瓷枕納涼,再不濟只能用竹枕。 玉石枕頭的降溫效果最好,清末慈禧太后的玉枕極為奢華,入殮時腦袋下枕著一塊雕成西瓜狀的翡翠枕頭。這件慈禧生前的愛物,死後也要帶進棺材,後來被軍閥孫殿英盜出。

    唐代的虢國夫人,也是一個玉石死忠粉,她的“夜明枕”更為稀奇。五代王仁裕在《開元天寶遺事》中記載的“夜明枕”,其實是一種玉石枕頭:“虢國夫人有夜明枕,設於堂中,光照一室,不假燈燭。”虢國夫人是楊玉環的三姐,她如果將夜明枕放在寢殿中,晚上不用點燈,就將屋裡照得亮堂堂的,十分省油。 此外,“石膏枕”也是古人的消暑佳物,除了降溫納涼,還有解暑安神的保健功能。唐代詩人薛逢寫《石膏枕》讚頌這種神器:“表裡通明不假雕,冷於春雪白於瑤。朝來送在涼床上,只怕風吹日炙銷。”

    到了隋唐時期,聰明的古人發明了瓷枕,表面覆以青釉,冰涼通透,清涼解暑,上至皇宮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很熱捧。李清照在《醉花陰》中記載了消夏的日常“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此“玉枕”並非慈禧太后的玉石枕頭,而是青白釉枕,因其清白如玉,故喻“玉枕”。 瓷枕在盛夏炎熱的夜晚,帶給人一絲從頭至腳的幽涼。“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風,瓷枕通靈氣,全勝玳與珊。眠雲渾不覺,夢蝶更應安。忘機堪畫寢,一枕最幽宜。”不同年代的瓷枕,器型也不一樣,唐代造型中規中矩,方正平坦;到了宋代,瓷枕的長度增長,高度增高,枕面平坦變凹曲,圓滑舒適,貼近頸部,設計十分人性化;元代束腰形瓷枕比較常見,明清時期,瓷枕漸漸衰落了。

    孩兒枕是瓷枕的“變形記”,工匠將枕頭做成一個胖乎乎、笑眯眯的小孩的模樣,非常討人喜歡。成都博物館收藏了一件孩兒枕,是北宋定窯燒製的精品,小孩側臥在榻上,嬌憨可愛,好像午睡時正在翻身,形態生動,瓷胎細膩均勻,釉色白中帶暖,潤滑柔和。 最有技術含量的瓷枕,叫“冷暖枕”。這種瓷枕做了箇中空的夾層,連著注水口,夏天注入清涼的井水,冬天灌入熱水,再墊上枕巾,簡直冬暖夏涼。受這種“冷暖枕”的啟發,古人把枕頭做成了“藏寶箱”,小小的透氣孔、注水口成了機密資料的藏身所。

    傳說,黃石公所授張良的《素書》就被藏於枕中下葬,後為盜墓人發現,流傳於世。 就像現代人一樣,還未立夏,家家戶戶都翻出竹蓆清洗晾曬,以備突如其來的桑拿天。著名歷史學者倪方六介紹,古人使用涼蓆的歷史由來已久,特別是有錢的古人,尤其偏愛兩種涼蓆。 一種是“四川造”的桃笙,選料十分講究,要用四川閬中山的桃笙竹篾編織而成,最大的特點是人睡在上面涼爽不出汗。

    魏晉時期,桃笙天下聞名,西晉左思《吳都賦》記載“桃笙象簟,韜於筒中。”還有一種叫“黃琉璃”,竹篾加工時比桃笙磨得更細,這樣編織出來的竹蓆黃亮似琉璃。黃琉璃是送禮佳品,唐代任衢州刺史的鄭群曾經“暑中送席”,韓愈收到禮物十分高興,揮毫寫下《鄭群贈簟》紀念道:“蘄州笛竹天下知,鄭君所寶尤瑰奇。攜來當晝不得臥,一府傳看黃琉璃。體堅色淨又藏節,盡眼凝滑無瑕疵??” 如果只是用竹篾做涼蓆,不足以彰顯上流社會的貴族氣質,於是,廉價的竹子被玉石、象牙等珍惜的材料所替代。

    古代還有一種用象牙編織的涼蓆,叫做“牙簟”,是明清時期廣州的傳統工藝。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劉嶽推測,早在漢代就有了編織象牙席的做法,《魏書·列傳第三十·韓務》載:“務獻七寶床、象牙席。”劉歆也在《西京雜記》記載,漢成帝皇后趙飛燕妹妹趙合德所居昭陽殿臥室,就有“玉幾、玉床、白象牙簟、綠熊席”。 如果你想看象牙席的實物,可以去故宮博物院的珍寶館,那裡展出過一件雍正年間、長度超過2米的編織象牙席。據造辦處活計檔記載,宮中象牙席共有5張,至今只剩3張。 那麼,做一張席子到底要用多少象牙呢? 有學者研究,象牙的加工製作非常費料。

    僅僅是製作象牙筷子,因要將象牙先鋸成板片狀,再鋸成長條、找規矩、磨平,象牙料的利用率只有40%-60%。而如將象牙劈成篾狀做席子,利用率不足10%。以故宮展出的這件象牙席為例,長2.16米、寬1.39米的象牙席,如果用2毫米寬的扁平象牙篾條橫豎交錯編織,長寬至少需要1775根象牙篾條,再按利用率折算,原材料大概要準備兩萬根細如米粒直徑大小的象牙條。 這件象牙席的席背,用棗紅色綾緞包裹,邊沿包有黑色緞邊,顯得雍容華貴。席面通體編織成人字形紋路,由薄如竹篦、寬僅2毫米的扁平象牙條編織而成。席子紋理細密均勻,席面平整光滑,收卷自如。

    其牙絲細薄無比,至今仍潔白柔潤,涼爽宜人。 堅硬的象牙,如何製作成柔軟的席子?睡在上面不硌人嗎?明代祝京兆在《野記》中記載了這種工藝:“凡象牙齒之中悉是逐條縱攢於內,用法煮軟,牙逐條抽出之,柔韌如線,以織為席。”當時,廣州的工匠利用象牙細緻的紋理與韌性,先用藥水將象牙浸泡煮軟,劈成均勻的薄片,再磨製出潔白的光澤,然後編織成各種紋飾。這樣編織出的席子,還能像竹蓆那樣捲起來收納。

    不過,象牙席的缺點是用料名貴,工序繁多,造價昂貴,勞民傷財。崇尚勤儉的清雍正皇帝,傳旨不許再造象牙席,剎住了這股奢靡之風。 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貴族,就開始在冬日鑿冰貯藏於窖,以備來年盛夏消暑之需。周朝將用冰制度化,據《周禮》記載,周王室為保證夏天有冰塊使用,還專門成立了相應的機構管理“冰政”,負責人稱“凌人”。這個部門有80名職工,他們一般從每年十二月開始鑿冰,運至名叫“凌陰”的冰窖中儲存。

    古代的冰窖都建在地下,隔絕了Sunny和空氣,可以長時間儲存冰塊。根據現代考古發現,最早的冰窖出現在周代。1976年,秦雍城遺址考古曾發現春秋時一座冰窖,其藏冰量多達190多立方米。 古代的冰窖分為兩種,官辦和民辦。官辦冰窖多為磚石砌築的拱形地下冰窖,民辦冰窖則耕簡陋,挖掘土坑貯冰。

    西漢梁孝王劉武,不僅生前享受隨時用冰的便利,死後也要將這種福利帶入墓穴。他葬於今河南永城縣境內的芒碭山的墓穴相當豪華,除了帶“衛生間”外,還自備冰窖。漢代崇尚“事死如事生”,大概劉武怕熱,生前用冰慣了,死後也要過“冰來伸手”的生活。 古人迷信,覺得夏天用冬天的冰,是破壞了時令,偷了水神“司寒”的東西。為避免司寒生氣,躲過他的追捕,所以次年夏天開窖取冰顯得很有儀式感,要在冰窖外放設桃木做的弓、棘做的箭,諧音“逃之夭夭”。

    周朝創立了“賜冰”制度,一直延續到明清。據《左傳·昭公四年》記載,“食肉之祿,冰皆與焉”,也就是說,沒有資格吃肉的官員,也沒有資格在夏天使用冰塊。明人劉侗、於奕正在《帝京景物略》記載,每年到了立夏,朝廷便會賜冰給文武大臣。清代也把賜冰當成一種福利,並非直接發冰塊,而是“自暑伏日起至立秋日止”發“冰票”,官員依據等級領取多寡。

    朝廷對大臣的賞賜,在楊國忠那兒變了味,成了拉攏黨羽的利器。五代王仁裕在《開元天寶遺事》中記述楊貴妃堂兄楊國忠家的消暑奢靡場景:“楊氏子弟,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為山,周圍於宴席間。”為拉攏朝中官員,楊國忠每到夏天,就用冰塊鏤刻成鳳凰的形狀,送給王公大臣避暑,只有賢相張九齡正義凜然,拒絕接受。 普通老百姓沒有財力挖一口冰窖,就只能去集市上購買。

    早在唐代,街頭賣冰成為一種謀生的職業,甚至有商人趁著天熱哄抬物價。 《唐摭言·自負》講述了一個賣冰商人貪心不足蛇吞象的故事:“昔蒯人為商而賣冰於市,客有苦熱者將買之,蒯人自以得時,欲邀客以數倍之利;客於是怒而去,俄而其冰亦散。”意思是,以前河南洛陽的生意人在街頭賣冰,趁著酷熱漲價,售價高出原價幾倍。顧客一氣之下都不買了,不一會兒,冰全化了。

    商人為自己的貪念而後悔,如果他能穿越,一定很想唱劉德華的歌“冷冷的冰雨在臉上胡亂的拍,暖暖的眼淚和寒雨混成一塊”。 街頭賣冰,自唐之後便成了夏天街頭的常態。南宋詩人楊萬里寫了一首小詩,記述小販沿街叫賣冰塊的情形:“帝城六月日停午,市人如炊汗如雨。賣冰一聲隔水來,行人未吃心眼開。”冰水還未吃到嘴,就已經心花怒放。回家之後,“取一桶冰,鑿孔置於地,涼風滿屋”。

    為什麼古人離不開冰塊?首先,他們是食肉者,無論是自己喝酒吃肉,還是宗教祭祀,都需要冰塊來保持食材的新鮮;其次,喪禮也離不開冰塊,為屍體做防腐處理;最後,冰塊還能給室內降溫,代替空調讓房間變得涼爽。 古人有專門用來冷藏冰塊的器具,叫做“鑑”。四川博物院展出了一個戰國時期的銅鑑,出土於成都市新都區馬家,就是戰國時期用來裝冰的器具。

    鑑,本意是一種大盆,早期是陶質,春秋中期以後流行青銅鑑,又稱“冰鑑”,後來逐漸用木頭替代。冰鑑可以看作是一種原始冰箱,使用時,將盛滿飲料或食物的器皿放進去,四周圍滿冰塊,合上蓋子,不多時“冷飲”就可製成,而且冰塊很長時間不會融化。 如果在冰鎮米酒的時候,還想讓室內保持涼爽,只需在冰鑑的蓋子上打孔,從氣孔往外冒出絲絲的冷氣。

    這樣,冰鑑就變成了冰箱空調一體機,只不過冰塊的消耗量會增大許多。 此前,金沙遺址博物館聯合湖北省博物館舉辦的《九連墩的故事——湖北九連墩楚墓精品文物特展》上,展出的一組銅圓鑑壺組合器格外引人注目,雖然外形酷似火鍋,但實際上是升級版的冰箱,專門用來冰鎮美酒。古人祭祀使用的發酵酒未經蒸餾,很容易變酸,楚人發現低溫可以保持酒的清醇,於是發明了這個神器組合。壺裡裝著美酒,在鑑與壺之間的空隙,夏天放冰塊,冬天盛熱水,冬暖夏涼,四季宜人。

  • 2 # HuiNanHistory

    夏日炎炎,酷暑難耐。

    古時候的人雖然沒有空調,卻依舊有五花八門的避暑方式。

    古代的冰箱:冰鑑

    冰箱豈是今人的專利?

    古代固然沒有電冰箱,卻有類似於冰箱的東西,這個神器學名為冰鑑。

    冰鑑不能像冰箱那樣靠消耗電能降溫,而是要用冬天貯藏的冰塊,其形狀可參考上面圖片中的“乾隆掐絲琺琅冰鑑”。

    冰鑑使用的冰,都是冬天時人們儲存在地下的。

    例如,清代的北京城就有18座官家冰窖。冰窖裡儲存的冰會在炎炎夏日被拿來供皇室、王公大臣們使用,放在冰鑑裡延長其製冷時間。

    古代的夏日冷飲

    說到消夏,就不得不提冷飲。

    冷飲可不是今人才能食用的。事實上,自古以來人們就會在夏天製作各種各樣的冷飲,用以消解酷暑所帶來的煩躁。

    甚至於在元朝年間,當時的冷飲市場上已經流通其冰激凌這種商品。例如,元好問的《續夷堅志》就提到:

    冰水冬日結冰,小於芡實、圓結如珠……盛行以蜜水調之,加珍珠粉。

    這種冰酪儼然是古代的冰激凌了。

    修建避暑勝地:圓明園

    最後再說說皇帝們的消夏方式——那當然是去避暑勝地啊!

    歷史上最著名的避暑勝地,莫過於清朝修建的皇家園林圓明園。每逢夏日,皇帝們都愛去圓明園居住。

    圓明園非常適宜夏天居住。隨便舉個例子,在圓明園四十景之一的“水木明瑟”,其特點就是:

    林瑟瑟,水泠泠,溪風群籟動,山鳥一聲鳴。(很涼快吧!)

  • 3 # 堅若頑石

    搖扇子納涼

    古代的老百姓主要靠扇子納涼,扇子多是用竹編的,古人稱之為“搖風”,又叫“涼友”。經濟條件好的人家會買用絹帛製成的扇子,搖起來也輕鬆,如果是文人墨客再在扇面上寫詩作畫,還真有些情趣。如果是達官貴人,在酷暑則可以享受“人工風扇”帶來的愜意。

    搖扇是一種需要手指、腕和肩部關節、肌肉協調配合的上肢運動。盛夏時節,老年人經常搖扇納涼,正是鍛鍊上肢、關節、肌肉的好機會。老年人夏日搖扇應有意識地多用左手,從而有效地預防和減少血管疾病的發生。

    青銅冰鑑編輯

    青銅冰鑑是中國戰國時代就已發明的“原始冰箱”。青銅冰鑑1977年出土於湖北隨縣曾侯乙墓中,由銅鑑、銅缶組合而成,缶套置於鑑內。冰鑑的工作原理,是依靠裝在鑑內的缶四周的冰塊

    青銅冰鑑

    青銅冰鑑

    ,使缶中的酒降溫的。

    中國古代,人們喜歡溫酒,溫酒不傷脾胃;夏季時也嗜喝冷酒,冷酒可以避酷暑。楚國地處南方,盛夏時飲冰鎮酒,自然是莫大的享受。

    “挫糟凍飲,酎清涼些。”《楚辭·招魂》中的這兩句話就是說,夏天飲酒,撈淨糟沫後進行冰鎮,喝起來清涼味甘,煞是舒服。

    木質冰箱編輯

    清代宮廷普遍使用以天然冰製冷的木質冰箱,這種器具當時被稱作“冰桶”,“洋桶”,是由古代的盛冰容器——“冰鑑”演變而來的。它們一般為木胎,多用紅木、花梨木、柏木等材料製成。外形口大底小呈鬥狀,

    清代宮廷木質冰箱

    上面以厚木板為蓋,腰部上下箍銅兩週,箱的兩側設定便於搬運的銅環,四條腿足為硬木活中的敼腿膨牙做法。足下安託泥,用以隔溼防潮。

    這種冰箱不僅外形美觀,而且結構科學合理,與現代冰箱有異曲同工之妙。箱內一般採用導熱性較弱的鉛或錫為裡,這樣既能起到較好的隔熱效果,延長天然冰的使用時間,又可以避免融化的冰水侵蝕木質箱體。蓋板通常為兩塊,其中一塊固定在箱口上,另一塊是活板。使用時可將活板取下,先在箱內放入冰塊,然後便可以將瓜果、飲料等食物鎮於冰上。箱底有小孔,可以隨時排放冰水,保持箱內清潔;箱蓋則雕有鏤空的通氣孔,用於散氣通風,在保鮮食物的同時,亦可藉助裡面排出的冷氣降低室內溫度,進而起到“空調”的作用。由於木冰箱的成本較高,使用場合主要限於宮廷和上層權貴之家,因此流傳下來的實物並不多見。

    掐絲琺琅冰箱編輯

    故宮博物院收藏有一對清代乾隆年間的掐絲琺琅製品,獨具特色。 這對掐絲琺琅冰箱,大小、形狀完全相同。每件箱重102千克,高45釐米,上下均呈正方形,其中口部邊長72.5釐米,底面邊長63釐米。箱體為木胎、鉛裡,表面均採用掐絲琺琅工藝。蓋面和箱體四周為纏枝寶相花紋,

    掐絲琺琅冰箱

    底面為冰梅紋飾,色彩豔麗,工藝優良。蓋的邊緣採用鎏金工藝,並飾以“大清乾隆御製”款。箱底一角留有一個圓形小孔,蓋面則有2個銅錢狀通氣孔。箱體兩側共有4個堅固的雙龍戲珠提環,造型別致美觀,便於搬運抬放。此外,每件冰箱還配有一個高31釐米、重21千克的紅木箱座,四角包鑲獸面紋飾,座的造型與工藝同樣別緻、精細,與安放其上的冰箱渾然一體。

    唐代空調房

    唐宋時期,避暑納涼已成為皇家宮廷、高官顯貴夏季生活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其避暑方式也十分奢侈。唐代時,皇帝在宮廷中建有專供避暑用的涼殿,

    唐代空調房

    殿中安裝了機械傳動的製冷裝置。這種裝置,採用冷水迴圈的方法,用扇輪轉搖,產生風力,將冷氣傳往殿中。同時,還利用機械將冷水送向屋頂,任其沿簷直下,形造水簾,激起涼氣,以達到消暑之目的。這種製冷裝置利用自然水冷,具有較高的降溫能力。

    行宮避暑

    清代,皇帝喜歡在夏天去行宮避暑,凡是皇帝、后妃所在之處,必須在夏至前搭好腳手架,高過殿頂,頂上用葦蓆鋪好。天棚雖然破壞了宮殿的美觀,但它起到了隔熱作用。皇帝、后妃的寢宮夏季門上安裝竹簾,以防蚊蠅。這個竹簾既細又密,是竹編工藝品。后妃出去散步,宮女太監都要為他們提著薰香爐驅蚊蠅。扇子是皇帝、后妃必用之物,宮扇、團扇、羽毛扇、摺扇等等,應有盡有。清代皇宮內已有了機械扇子,它的造型是童子手握羽毛扇,只要開動發條,羽毛扇就能上下扇動,產生徐徐涼風。

    古代冰淇淋

    北魏時奶製品就很多,《齊民要術》載有各種各樣酥、酪做法。到唐朝,就做成“酥山”了,像一個巨大的奶油蛋糕,

    古代冰淇淋

    不過天冷才做,沒說到夏天加了冰再吃。元朝陳基說:“色映金盤分處近,恩兼冰酪賜來初。”這冰酪,與乳糖真雪相似。

    南宋杭州街頭還有很多暑湯冷飲:甘豆湯、豆兒水、香薷飲、椰子酒、漉梨漿、滷梅水、姜蜜水、木瓜汁、沉香水、荔枝膏水等。

    冰鎮消暑小吃編輯

    在金易先生所著《宮女談往錄》書中,宮女何氏對慈禧太后夏日在頤和園消暑有這樣的敘述:"宮裡頭出名的是零碎小吃,秋冬的蜜餞、果脯,夏天的‘甜碗子""。‘甜碗子""是消暑小吃,把新採上來的果藕芽切成薄片,

    冰鎮消暑小吃

    用甜瓜裡面的瓤,把籽去掉和果藕配在一起,用冰鎮了吃。把青胡桃砸開,把裡頭的帶澀的一層嫩皮剝去,澆上葡萄汁,冰鎮了吃。"由此可見清宮夏季用冰之一斑。

    另據慈禧的侄孫、曾於1900年隨從護衛慈禧為躲避八國聯軍逃到西安的葉赫那拉·嶽超寫於1962年的回憶文章《庚子---辛丑隨鑾紀實》說:"辛丑在陝度夏,慈禧要吃冰鎮酸梅湯,關中天氣溫熱,向無存冰,御膳房計無所出。有當地人建議,謂距長安城西南百餘里之太白山,山中有一巖洞,深邃陰涼,內有千年不化之冰。因命地方官每日派人赴太白山運冰,供御膳房用。" [1]

  • 4 # 丫丫說史

    現在科技發達,一旦進入了炎熱的酷暑季節,人們有各種各樣的避暑方式,在公司有中央空調,在路上公交車與私家車也都裝有空調,停車場在地下更談不上熱,回家既然能夠開空調,吃各種冷飲水果,還有涼蓆,避暑的方式數不勝數。

    而古代人科技並沒有現在這麼發達,那麼他們是怎麼避暑的呢?

    遷移

    這一種是相對於大戶人家,甚至是帝王將相來說的,根據季節的不同,分別遷往不同的地理位置來達到避暑的效果,總之,就是全國換地方,哪裡涼快去哪裡。在清代,皇帝更是將這種方式發展到了極致,幾乎每位皇帝,每年都會在夏季離開紫禁城,遷往頤和園、圓明園或者是承德避暑山莊去避暑消夏,這種方式甚至大戶人家都沒法享用,只有帝王有權利。

    冰祛暑

    現代有空調,古代沒有,但是古人也能想出與空調有類似效果的物件來,沒到冬天時期,滴水成冰,這時,就會將一些冰塊提前儲存到冰窖中,等到進入酷暑後,人們可以取出冰塊來在享用,甚至更有錢的人,會直接將生活休閒場所安置在冰窖中,通宵達旦的在裡面飲酒作樂。

    其他方式

    在唐朝時期,有人發明了一種可以乘涼的涼屋。涼屋通常會在臨近水源的地方建造,採用類似水車的方式推動扇輪搖轉,利用水汽揮發會讓空氣變涼的原理,將涼氣徐徐送入屋中,或者利用機械將水送至屋頂,然後沿簷而下,製成人工水簾,屋子裡自然會涼快起來。

    類似這些方式還有很多,古人的智慧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所以,即使古代沒有冰箱空調,依然能夠避暑!

  • 5 # 山者水者

    既然是說古人的避暑,就得先弄明白避暑的古意。所謂避暑古意解釋即:闢除暑熱、免受暑熱。所以,從古至今,避暑無非1到涼爽的地方去消暑2使用各種方法降溫以避免中暑。

    古代農耕社會,過的是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的慢生活,尊崇自然,更願意溶身於大自然,這在避暑方式也體現得淋漓盡致。

    每每盛夏酷暑,皇族貴胄會去避暑山莊,文人墨客會歸隱林蔭山澗,平民百姓白日借竹林樹蔭遮陽或乾脆赤身裸體在河中野澡,夜晚則在屋外納涼。這類避暑方法強調的是心靜自然涼,頗有天人合一的意思,非常環保。

    第二類避暑方式強調的是借用與當時生產力相符的技術和用具直接降溫,具體辦法不一而足,列舉一二。

    1.竹編搖風或娟制涼扇

    2.涼蓆瓷枕涼衫

    3.土室(空調井)自雨亭

    4.青銅冰鑑(戰國時期)

    5.空調房(唐代)

    6.冰窖(藏冰之用)

    7.木質冰箱(清代)

    8.各種清暑敗火的飲料和冰飲

    不難看出,古人的避暑大都是從心境、環境、衣食住及製冷制風這些方面入手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史上有哪些致命的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