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將平老師

    關於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理性教育和加壓教育,本來就不是兩個相互對立的東西,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這兩種東西都要應用,而在不同的情況下,他們各自都會發揮出不同的作用。

    這一個問題的前提是,有一個不聽話的孩子,所謂的不聽話的孩子,那肯定是你希望孩子做什麼,但是孩子不願意按照你的想法去做,我們把這種情況叫做不聽話,所以因此我們現在的問題就是你想讓孩子做一件事兒,但是孩子不願意去做,那麼請問我們到底是應該用武力強迫的方式,還是給他講道理了?

    我想正確的方式首先應該是講道理,因為畢竟武力壓迫並不能讓他真正的意識到自己是錯的,應該做這件事情,應該首先是透過說服教育。只有從他自己來說,內心上知道這件事情是不正確的,它應該按照你的想法去做,那麼我想後面他才會執行這樣一種觀念,後面的行為才是正確的,否則你只能壓迫他一時,你不能隨時都壓迫他。

    那如何應該給他理性的教育,跟他講道呢?我覺得在你和他講道理之前,你首先自己要經過思考能夠明白自己到底想的是什麼?比如說你為什麼要讓他去做這件事情?這件事情做的好處是什麼?出發點是什麼?我舉個例子,有人想讓孩子在公開場合去表演,那麼這個東西的原因是什麼呢?可能有的家長就是讓孩子鍛鍊一下他自己的膽量,但另一些家長可能根本就是為了炫耀自己的孩子,或者說滿足自己一時的虛榮心,你的出發點不同,那麼你的說服的方案肯定也就不一樣。

    所以啊,我覺得如果你要向孩子講道理的話,你首先應該給自己講道理,你首先要確定自己要讓他做的這件事情是正確的,是對孩子的成長是正確的,而不是滿足你一時的想法,如果你想法根本就是錯誤的,那麼你讓孩子去做,那更是錯上加錯的。當然如果你意識到自己這個事情的出發點是好的,對孩子是有幫助的,並且是他可以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完成的,那麼你說服自己以後,我覺得你就可以向孩子說你的道理了。

    給孩子講道理,我覺得你要講清楚幾個點,第1個為什麼要讓他做這件事情?這件事情對他有什麼好處?第2個,她為什麼不願意做這件事情?是什麼原因讓她不願意去做?這個原因是正確的嗎?可以克服嗎?比如說如果是因為膽怯或者因為是不好意思,那這個東西是完全透過鼓勵的方式去完成,但如果純粹是因為懶,那麼就應該透過督促的方式去完成,原因不一樣,我們採用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第三,你要告訴他,如果你不做這件事情,那麼結果會是什麼?我覺得這個結果可能一方面是對於他自己的發展的結果,比如說你可能就不會這個技能了,你可能學習就不好了,然後第2個是近期的一個後果,就是如果你不去做這件事情,可能你明天早飯就沒有了,或者說你明天就不能吃零食了,或者說爸爸就要打你了,你要告訴她兩個後果,一個是長期的後果對於他自己而言,一個是短期的後果,對於你會給他採取什麼樣的行動讓他自己意識到。

    當然講完道理以後,我們一定要注意所有的情況,都肯定要落實到鼓勵和幫助上面的,我們最好作為家長需要給孩子的成長搭一下梯子,而不是說給他一堵牆,說你給我跳過去,然後你就可以長高,這不是正確的道路,我們應該是給他一個梯子讓它慢慢往上爬,所以我們家長就得幫助他解決一些困難,然後留著他能夠自己解決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去成長。

    當然最後如果所有所有的講道理或者所謂的理性方式都已經用完了的情況下,你還是確定這件事情是很有必要讓他做的話,那我想這個時候就是所謂的衝突暴力行為,我從不認為對於孩子的教育,一定只能透過講道理的方式去完成,實際上督促孩子,或者說甚至就是用武力脅迫孩子去做一件事情,那也是一件好的事情,也許這個時候他還想不明白道理,但是等他長大了,他就能明白你當時為什麼要讓她這麼做了,所以武力是我們不可能放棄的一個東西,它真的非常有用。

    不要到了最後,孩子說,我為什麼現在讀書不好了,你告訴他,因為你小時候不願意讀書啊,我相信這個孩子的時候孩子就會問你,我當時不想讀書,你為什麼不讓我讀書了,為什麼不強迫我讀書了,可能我今天就不是這個樣子了,為了不讓孩子問出這句話,我想我們真的在他的聽不懂道理的階段還是要進行一定的強迫行為。

  • 2 # cocoxuan

    我覺得,這個不聽話,得看孩子是處在什麼時期,如果正好處在叛逆期,不聽話,你卻用了加壓式教育方式,那麼,可能孩子的性格會很極端。兒童,還是理性教育為主吧,這就要考驗成年人的耐心了,嘿嘿

  • 3 # 風雲兩甲子絃歌三世紀

    首先你這個問題說明你存在誤區。

    我們什麼時候不需要理性呢?理性和有沒有壓力是兩碼事好嗎?不管是誰都需要一定的壓力和約束。有適當的壓力才能讓我們進步。

    但是在你給他壓力之前,你要考慮清楚,什麼叫不聽話的孩子?很多家長從來沒有想過傾聽孩子的聲音,而是把他們當成令行禁止的機器。殊不知孩子也是人,是有反饋的,有血有肉,有自己思考的人。如果你只是一味地要他聽你的,那會毀了他。所以你首先就是要弄明白或者反思自己是不是管的太多。

    其次就是要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教育他,譬如故事,動畫片等等。千萬要遵從客觀事客觀規律。

    最後就是,要保持理性就要多聽意見。不論是我的回答還是孩子的反饋,你都要好好聽,尊重孩子人格的形成,給他獨立思考的機會。不要總想著加壓。

  • 4 # 小晗晗愛閱讀

    要根據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應對方式。

    我們大人所說的孩子不聽話,往往有這樣幾種情形

    1、孩子對我們所說的話持不同意見,有自己的想法和建議,而且這種想法和建議也很合理,同時並不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2、不管我們說什麼,孩子都不聽,難以溝通

    3、孩子不聽的我們的話,藉此來提出各種不合理的需求。

    對於不同的情形,我們要採取不同的應對方式

    孩子不聽話,只是提出自己的建議或意見,我們要給予尊重,尊重孩子的話語權。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我們可以不認同,但要尊重他表達意見的權利。對於孩子講的有道理的,或者不影響健康成長的,我們可以尊重孩子的意見,按照他的想法去做。如果我們能夠營造這樣的家庭環境,孩子的權利得到了尊重,他機會覺得誰講的有道理聽誰的,而不是因為誰是權威所以才要聽。他更容易接納我們的建議和意見,同時也能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如果我們說什麼,孩子都不想聽,都喜歡和我們對著幹,那就說明親子關係出了問題。我們要透過改變自己的溝通方式,增加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的互動來改善關係。良好的親子關係是一切教育的前提,沒有了這個基礎,教育會變得很難。

    如果孩子表現出來的不聽話,是為了讓我們滿足他提出的不合理需求,這個時候我們只要做好一件事即可。那就是堅定自己的行為和立場。比如說吃飯了,你讓孩子坐下來吃飯,他說不想自己吃,要你喂,你不喂他就不吃。或者是,孩子在超市要買玩具,你說以後再買,家裡已經有很多了,他說不行就要,然後就開始撒潑打滾。這類的不聽話後面還順帶著讓你討厭的不良行為。只要我們不去配合,不去妥協,孩子就會明白,他的方法不聽達成他的目的,自然就會改。

    不要把聽話作為好孩子的評價標準

    童話大王鄭淵潔在《鄭淵潔家庭教育課》中寫到:

    作為家長,應該清楚什麼樣的人能取得人生成功。不盲從權威,敢於質疑,有自己的主見,不隨波逐流,應該是一個人能獲得人生成功的基本素質。能擁有以上素質的人,是從小日積月累形成的。

    很多家長卻常常把孩子聽話掛在嘴上。孩子聽話的時候,就表揚他真是個好孩子。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就教訓他讓他聽話。這樣真的是為了孩子好嗎?還是我們在維護自己的權威,維護自己作為父母的面子?

    如果孩子永遠長不大,如果我們永遠能夠庇護他,聽話真的是個好品質,足夠過好一生。可實際上並非如此,我們要培養的不是眼前的孩子,而是未來的大人。他終會離開我們,去到自己的世界,獨擋一面。他需要獨立,他需要靠自己,需要有自己的思想,需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些不是長大就會有的,而是需要從小就開始練習,做好準備。

    所以,重要的不是聽我們的話,而是聽自己的話

  • 5 # 教大育小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們對孩子說的最多的話就是:“你要聽話哦!”“你要聽爺爺奶奶的話”,“你要聽媽媽的話”,“你要聽老師的話”,“你要聽誰誰的話”,父母分離後見到孩子的第一句話就是問“你今天聽話了嗎?”

    為什麼我們那麼熱衷於孩子要聽話呢?

    1.孩子聽話,省事,方便管理

    2.滿足對孩子的控制慾望

    3.顯示作為父母的權威

    是的,當你想要一個聽話的孩子的時候,認真考慮一些,你到底希望孩子將來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你希望孩子將來如何?

    無數的例子,孩提時代都是乖乖女或者乖乖男的孩子們,沒有幾個在長大成人之後獲得如家長所願的那樣過上乖乖的人生,反而孩提時代有點叛逆,為了自己的想法爭取的孩子長大成人之後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為啥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首先:孩子的獨立人格需要從自己的意見得當認可,可以自己做主自己的事情當中逐漸的形成。而這個獨立人格的形成的第一個階段通常在三歲左右,有的孩子會稍微早一點。

    這個時候我們會發現孩子有一個小小的叛逆,開始會對家長的要求說“不”。

    也在這個階段,家長對孩子說的最多的叮囑就是“你要聽話哦!”

    這個階段如果孩子得到認可,那麼孩子就會顯得非常自信且自主,如果總是被打壓,恐嚇,強迫按照要求來做,孩子就會顯得膽小且乖巧。

    如果過於乖巧的孩子的話,那麼一定是隱藏自己的想法,討好家長。這個時候家長要有點擔心哦!

    其次:孩子的第二個最大的叛逆階段就是孩子的青春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青春叛逆期,家長痛苦不堪。

    所謂的青春叛逆,就是孩子“我”的意識開始明顯的膨脹,開始要求“我”被承認,要求“我”必須被認可。恰好這個時期孩子相比之前的話變得強大了很多,於是鬥爭轟轟烈烈的。如果孩子這個時期沒有被得到認可,就會想成我們所說的“媽寶男”,孩子很難有主見,到成人以後依舊讓人不成長,使得讓人非常著急,要不然就是成年以後會做出一些出格的舉動,會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為了讓孩子聽話,是理性教育還是加壓式教育效果好?

    兩種方式,我都不太贊同。畢竟是隻有一個目的,讓孩子按照你的想法,按照你的要求去做事。例如說我們通常所說的標配人生。考個好的成績,考上好的學校,上你認為重要,想讓孩子去上的興趣班等?

    真的這樣做了,孩子真的能夠幸福和快樂嗎?

    理性教育就是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跟孩子講道理,甚至有的家長裝可憐,打一張又一張的感情牌,各種方式,只有一個目的,說服孩子,讓孩子懷著內疚,充滿自責最終違心的去按照家長的方式選擇,時間久了,孩子會忘記了自己,可是內心終究食委屈的。

    打壓式教育就是各種恐嚇,威脅,甚至打孩子讓孩子屈服,這個在孩子小的時候比較有用,但隨著孩子長大,這個方式越來越沒用,因為孩子的能量在增強,自我控制的能力增強,家長的力量就會變弱。

    當然:被恐嚇和高壓下的孩子最容易升起仇恨的心。

    不管哪種方式,孩子最紅要麼喪失自我的願望,不願意獨立成長,另外一種就是孩子一直失落,等待時機爆發。

    記得之前北大學子洋洋灑灑的萬言信,自爆拉黑家人十年,沒有能夠自我選擇的無奈和被父母控制的痛楚,我想作為父母肯定是替孩子做了最好的打算和安排,也付出了別的父母沒有付出的精力和心血,最終培養了那樣一個孩子,可是結局卻是那樣的辛酸?

    到底是誰錯了?

    錯的是我們沒有給孩子獨立人格發展的機會,錯的是我們沒有給孩子表達的機會,一時目的達到了,卻又許多悔恨在心中。

    我們不要一味的培養一個會聽話的孩子,而是要培養一個可以分辨是非對錯,有分辨能力的孩子,因為作為父母,你陪不了孩子一輩子,也不可能永遠替孩子把關,幫孩子決定所有的事情,只有擁有了這個能力,孩子的一生才可以走的穩、走的順。

    所以,別再一心想著孩子聽你的話了,而是想想怎麼讓孩子自我意識獨立起來,孩子某些時候的不聽話真的不是什麼壞事情?

    請認真的考慮孩子的未來!

    祝福你!

  • 6 # 元寶爸爸聊育兒

    孩子“不聽話”,是令很多父母著急上火的問題,為了讓孩子聽話,使出各種招數,卻難以取得效果。

    不過,讓孩子聽話,真的這麼重要?教育的方式除了“理性教育”就只有“加壓式教育”了嗎?

    對於這些問題,需要從這些方面來思考一下。

    讓孩子聽話,到底是為了孩子好?還是為了大人?

    讓孩子聽話,在不少家長看來,是為了讓孩子言行規矩,少走彎路。但實際上,這樣的做法,更多的是為了滿足家長的控制慾,凸顯父母長輩的權威性,讓孩子的言行符合自己的要求,給自己省心省力,減少管教的投入,可以多偷偷懶。

    太聽話的孩子,長大了不省心

    有一些從小“乖乖仔”的孩子,對父母言聽計從,從來不違逆父母的要求,這樣的孩子,小時候看上去乖巧聽話、讓父母省心,也不鬧事不添亂,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缺乏主見、沒有想法的弊病就顯現出來了。這類孩子,從小沒有養成自己拿主意做決定的習慣,長大成人後,容易出現優柔寡斷的問題,遇事遲疑不決、沒有想法,缺乏勇氣,不敢冒險,這樣的孩子,人生道路走的往往不夠順暢,也很難有大的作為。

    孩子為什麼“不聽話”?

    其實,沒有哪個孩子是天生“不聽話”的。對於孩子而言,父母家長是自己最親近的人,無論是情感依賴還是精神訴求,或者因為家長的權威,孩子都會對父母更加信任和服從。但是,有一些家長對孩子過於嚴格的控制,不尊重孩子的尊嚴和人格,肆意的責罵,習慣性否定孩子的想法和訴求,不跟孩子進行理性的溝通,這樣的做法,會讓孩子的內心長期處於壓抑的狀態,一旦孩子開始有自己的想法,或者情緒爆發之後,就容易走向另一個負面,跟父母作對,表現的越來越“不聽話”。

    此外,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心智日漸成熟,對於很多事情開始有了自己的價值觀、想法和判斷,當孩子的想法跟父母的想法不一致,思維邏輯、價值衡量標準發生衝突的時候,孩子堅持自己的看法,自然容易跟父母發生對立的情況。

    什麼樣的孩子更靠譜?

    相比於“聽話”的孩子,具備以下這些特點的孩子,未來更能夠令家長放心和引以自豪。

    一、有主見。這類孩子,有想法、敢於做決定,對自己的學習、生活、情感能夠基於自己的認知判斷做決定,遇事不慌張。

    二、自信。自信的孩子,在面對挑戰和困難的時候,會表現的更積極、勇敢,不會畏縮不前,這樣的孩子,更容易把握住機會。

    三、積極樂觀。性格積極、樂觀的孩子,總是能夠看到事物中好的一面,不容易悲觀,心態更好。

    四、敢於挑戰權威。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本來就是不斷的學習、反思的過程,哪些敢於對權威進行挑戰的孩子,更有突破性和進取心,更容易在未來的人生中取得更好的成就。

    五、目標導向,有很明確的目標。孩子有清晰明確的目標,就會知道自己的時間精力應該投入到哪裡,有了目標的指引,就會為了這個目標而努力,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理性教育”有哪些弊端?

    對於有些家長而言,似乎教育孩子就應該跟孩子講道理,不能動粗,不能強求,認為孩子遲早會懂得你的用心,殊不知這樣的做法,對於很多孩子是沒有效果的。不少孩子從小處於溺愛的環境中,缺乏規則的約束和必要的管教,一旦家長不滿足要求,就透過哭鬧的方式來爭取,如果父母不給孩子立規矩、拒絕孩子的訴求,只是一味的講道理,那麼一來年幼的孩子聽不懂你講的道理,二來道理講的多了,容易失去效果,最終很可能以你的讓步而告終。

    孩子會逐漸意識到,他想要什麼東西,鬧就行了,反正也不會受到什麼懲罰,父母講道理也變成了耳邊風,你對孩子沒有了約束力,又怎麼進行管教呢?

    “加壓式教育”的危害很大

    相比理性教育而言,加壓式教育的做法更加粗暴,危害更大。父母對於孩子來說,有著天然的權威性和影響力,一旦父母家長長期採用加壓的方式對待孩子,對孩子要求過於苛刻,稍有不從就對孩子進行從嚴懲處,這樣的做法會導致孩子的心理長期處於憋悶鬱積的狀態,久而久之,要麼變成逆來順受、委屈鞦韆的性格,要麼突然爆發,成為事事跟你對著幹的逆子,哪一種結果都不是家長所希望看到的。

    這些做法更可取

    相比於“理性教育”和“加壓式教育”的做法,以下這些做法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更有效。

    一、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

    和諧的家庭氛圍,有助於孩子提升對家庭、父母的向心力和依戀情結,作為父母,平時回到家要互敬互愛,少看電視少碰手機,一起做家務,保持言談舉止得體,多讀書,經常跟孩子進行親子閱讀、戶外運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除不良習慣。

    二、立規矩,守規矩

    教育孩子是要有規矩的,畢竟,無規矩不成方圓。作為家長,需要在日常生活規範、言行等方面來制定行為規範,告知孩子,獲得孩子的認可,然後在日常生活中,嚴格遵守這些規矩,讓孩子意識到,規則之內是自由的,規則之外是禁止的,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三、溫和而堅定的對待孩子

    孩子“不聽話”,很多時候是被父母沒有原則的做法寵出來的,作為父母,在孩子哭鬧、提出不合理要求的時候,要學會用溫和的態度對待孩子,同時讓孩子感受到你的堅定和不妥協,這樣的做法,孩子即能感受到你對他的愛,他在你心中是重要的,又能讓孩子意識到,哭鬧、不聽話並不能解決問題。

    四、以身作則,做好榜樣

    孩子總是以父母為榜樣和參考的,作為父母,你不能一邊要求孩子專心寫作業,一邊自己看電視、玩手機遊戲。父母必須以身作則,按照你對孩子提出的要求來約束自己,只有當你自己做到了,孩子才會意識到,爸爸媽媽來真的。

    五、尊重孩子的想法,給予適度自由的空間

    孩子年齡在小,也是有尊嚴和想法的。作為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尊嚴,對孩子的想法給予重視、鼓勵和適度的肯定,在不違背原則的前提下,給孩子一定的自由,這樣的做法,孩子會更自信。

  • 7 # 樂布斯在學習

    讓孩子聽話,到底是為了孩子好?還是為了大人?

    讓孩子聽話,在不少家長看來,是為了讓孩子言行規矩,少走彎路。但實際上,這樣的做法,更多的是為了滿足家長的控制慾,凸顯父母長輩的權威性,讓孩子的言行符合自己的要求,給自己省心省力,減少管教的投入,可以多偷偷懶。

    太聽話的孩子,長大了不省心

    有一些從小“乖乖仔”的孩子,對父母言聽計從,從來不違逆父母的要求,這樣的孩子,小時候看上去乖巧聽話、讓父母省心,也不鬧事不添亂,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缺乏主見、沒有想法的弊病就顯現出來了。這類孩子,從小沒有養成自己拿主意做決定的習慣,長大成人後,容易出現優柔寡斷的問題,遇事遲疑不決、沒有想法,缺乏勇氣,不敢冒險,這樣的孩子,人生道路走的往往不夠順暢,也很難有大的作為。

    孩子為什麼“不聽話”?

    其實,沒有哪個孩子是天生“不聽話”的。對於孩子而言,父母家長是自己最親近的人,無論是情感依賴還是精神訴求,或者因為家長的權威,孩子都會對父母更加信任和服從。但是,有一些家長對孩子過於嚴格的控制,不尊重孩子的尊嚴和人格,肆意的責罵,習慣性否定孩子的想法和訴求,不跟孩子進行理性的溝通,這樣的做法,會讓孩子的內心長期處於壓抑的狀態,一旦孩子開始有自己的想法,或者情緒爆發之後,就容易走向另一個負面,跟父母作對,表現的越來越“不聽話”。

    我們大人所說的孩子不聽話,往往有這樣幾種情形

    1、孩子對我們所說的話持不同意見,有自己的想法和建議,而且這種想法和建議也很合理,同時並不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2、不管我們說什麼,孩子都不聽,難以溝通

    3、孩子不聽的我們的話,藉此來提出各種不合理的需求。

    對於不同的情形,我們要採取不同的應對方式

    孩子不聽話,只是提出自己的建議或意見,我們要給予尊重,尊重孩子的話語權。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我們可以不認同,但要尊重他表達意見的權利。對於孩子講的有道理的,或者不影響健康成長的,我們可以尊重孩子的意見,按照他的想法去做。如果我們能夠營造這樣的家庭環境,孩子的權利得到了尊重,他機會覺得誰講的有道理聽誰的,而不是因為誰是權威所以才要聽。他更容易接納我們的建議和意見,同時也能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如果我們說什麼,孩子都不想聽,都喜歡和我們對著幹,那就說明親子關係出了問題。我們要透過改變自己的溝通方式,增加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的互動來改善關係。良好的親子關係是一切教育的前提,沒有了這個基礎,教育會變得很難。

    如果孩子表現出來的不聽話,是為了讓我們滿足他提出的不合理需求,這個時候我們只要做好一件事即可。那就是堅定自己的行為和立場。比如說吃飯了,你讓孩子坐下來吃飯,他說不想自己吃,要你喂,你不喂他就不吃。或者是,孩子在超市要買玩具,你說以後再買,家裡已經有很多了,他說不行就要,然後就開始撒潑打滾。這類的不聽話後面還順帶著讓你討厭的不良行為。只要我們不去配合,不去妥協,孩子就會明白,他的方法不聽達成他的目的,自然就會改。

    這一個問題的前提是,有一個不聽話的孩子,所謂的不聽話的孩子,那肯定是你希望孩子做什麼,但是孩子不願意按照你的想法去做,我們把這種情況叫做不聽話,所以因此我們現在的問題就是你想讓孩子做一件事兒,但是孩子不願意去做,那麼請問我們到底是應該用武力強迫的方式,還是給他講道理了?

    我想正確的方式首先應該是講道理,因為畢竟武力壓迫並不能讓他真正的意識到自己是錯的,應該做這件事情,應該首先是透過說服教育。只有從他自己來說,內心上知道這件事情是不正確的,它應該按照你的想法去做,那麼我想後面他才會執行這樣一種觀念,後面的行為才是正確的,否則你只能壓迫他一時,你不能隨時都壓迫他。

    那如何應該給他理性的教育,跟他講道呢?我覺得在你和他講道理之前,你首先自己要經過思考能夠明白自己到底想的是什麼?比如說你為什麼要讓他去做這件事情?這件事情做的好處是什麼?出發點是什麼?我舉個例子,有人想讓孩子在公開場合去表演,那麼這個東西的原因是什麼呢?可能有的家長就是讓孩子鍛鍊一下他自己的膽量,但另一些家長可能根本就是為了炫耀自己的孩子,或者說滿足自己一時的虛榮心,你的出發點不同,那麼你的說服的方案肯定也就不一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武軍昨日透露世錦賽女隊單打名單是個痛苦的選擇,孫穎莎如果入選單打,誰會落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