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文撩歷史
-
2 # 愚人之娛
秦始皇不可謂不偉大,統一山東六國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去加強中央集權,為後世的王朝創造了基礎的模板,後世的王朝基本都是照這個路子來進行改造。那麼他是如何實現中央集權的呢?
帝制在之前都是稱呼為君、王。為了彰顯自己的不凡和尊貴,秦始皇曾下令群臣商議頭銜稱號,諸多商討結果秦始皇都不甚滿意。最後取三皇五帝之名,以彰顯自己的偉業。自此以後天下間就有了皇帝的稱號,而且只有國君才可以如此稱呼。
政府機構統一稱呼後,設立了中央政府機構,以加強國家的管理。首先設立了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三個官位,然後其下又分別設立相應的管理官職。後世的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其實都是沿用了這項制度。
郡縣制有了中央管理機構,於是開始削除六國舊有的王族勢力。於是秦始皇廢除了分封制,採用了郡縣制。全國以郡縣為單位,由中央朝廷任命官員。縣以下設鄉,鄉以下設裡。官員的任用都不得世襲,杜絕了常霸一方的局面,穩固了朝廷的權利。後世也基本沿用了此制度。
傳國玉璽“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用玉璽作為皇權的象徵,天下唯有皇家能有。此後歷朝歷代的爭權者,都以得到玉璽為榮。有了玉璽就表示正統,可以很好的籠絡人心。
統一思想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極大的促進了地區之間的交流和繁榮,促進了地方的穩定,也就加強了朝廷的穩定。
築長城為了抵禦匈奴,秦始皇耗費人力物力翻修建造長城。從此以後,長城之內的人成為了一個利益共同體,一個共同對外的民族。此後的中國歷史,成為了長城內外兩個民族的鬥爭史——北方民族和漢族的鬥爭史。後世王朝也採用了這一方法,各個時期都有長城的興建。
這些措施的實施,加強了中央朝廷的權利,穩固了地區的發展。雖然秦二世而亡,但是其統治形式卻流傳了下來,後世的歷代統治者,則延續了這個脈絡。如果說歷史是發展到一定趨勢的必然,何謂必然?其實也就是後人在運用著前人的成果和財富,所達到的結果。
-
3 # 青史一葉
秦朝加強中央集權主要有以下幾點:
1.政治上: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設立三公九卿,實行郡縣制,為此後兩千餘年的封建統治奠定了理論基礎。秦朝很短暫,僅二世而亡,但秦始皇的統治思想和統治模式卻得以延續,這樣的影響是任何一個王朝和皇帝都很難與之相比的。
2.疆域上:統一六國,南征百越,北擊匈奴,修築了舉世聞名的長城,為中國成為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奠定了基礎。
3.經濟上: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
4.文化上:統一文字為小篆,頒佈秦律,興辦學校 ,“焚書坑儒”,進一步統一思想。
以上的幾點措施,使的秦始皇的權力達到頂峰,中央集權制度也在此後的兩千多年封建社會中得以延續。
-
4 # 無名史者
秦以前的中國只是一種“封建的統一”,秦建立大一統的中國,其建立的中央集權制度確立了中國兩千多年王朝統治的基本體制。在這一制度下,皇帝總攬國家一切行政大權,確立了皇帝至高無上的地位。
一、中央政府設三公九卿秦朝最高權力在皇帝,中央政府對皇帝負責,下設三公、九卿。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稱為三公,各司其職,直接聽命於皇帝。九卿為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分別掌管朝廷的祭祀、軍事、法律、外交、宗族、經濟等,全都隸屬於宰相,對皇帝負責。
二、地方上廢分封,立郡縣秦統一後的中國不再是封建性的諸侯列國並存,在秦之前,分封制的核心是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嫡長子繼承製,很多家庭有他們世襲的特權,這些皆所謂的“貴族”。但是秦以後徹底改變和廢除了世襲制和封邑制。地方行政機構分郡、縣兩級,主要官吏由中央任免和考核,規定俸祿等,保證了中央政令貫徹到基層。
在這種情況下,只有皇室一家是世襲的,除卻皇帝可以把皇位傳給他兒子之外,政府裡便沒有第二個職位可以照樣承襲。郡太守不能把郡太守的職位傳給兒子,縣令也是如此。這是當時政治制度的一項絕大的進步。
三、“上計”和“刺史”中央和地方的關係上,各郡每年的九十月間要將一切財政、經濟、教育、災荒等統計表冊上報中央,這叫做“上計”。
中央特派到地方監督視察的叫“刺史”。地方實際行政責任由太守負責,中央政府派刺史來調查監督,保證中央政令的下達與實施。
四、經濟上統一貨幣、度量衡在秦之前,各諸侯列國之間貨幣和度量衡的不統一是制約經濟發展的主要障礙,經濟發展不均勢必造成政權的不穩定。秦統一後,規定以秦國上幣黃金和下幣錢為統一的貨幣,行用全國。加上度量衡的統一,為各地區之間的經濟交流奠定了基礎,勢必促進了各地區經濟的發展,最終帶來政權的穩定和統一。
五、在文化上,書同文、焚書坑儒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丞相李斯參照六國文字,制定出小篆;程邈根據當時民間流行的、更為簡化的字型,整理出隸書。兩種形體的文字均在全國推廣。文字的統一不管在民間交流還是中央政令的下達上都十分重要,是加強中央集權的有力手段。
秦朝為加強思想控制採取焚燬書籍、坑殺儒生的措施。焚書坑儒是秦為加強思想控制採取的極端手段,對文化造成重大損失。
六、交通上,車同軌為了加強中央與各地的聯絡,秦始皇還下令修築由咸陽通往各地的交通大道,稱為馳道。規定車輛上兩個輪子的距離一律改為六尺,使車輪的軌道相同。
七、北伐匈奴,修築長城秦建立後,北方受匈奴侵擾,蒙恬率軍征討收回河套地區。為了防禦匈奴,秦始皇在民間徵集勞力,將七國時代的長城連線起來,建立了新的長城,穩固了秦王朝的發展,加強了中央集權。
-
5 # 活著就要搬磚
政治:一,改尊號,不再以王,天子為稱呼,改稱皇帝,
二:中央設立三公九卿制,地方設立郡縣制,同時確立只有皇帝才能任免長官,
經濟:
一:實行土地私有制
二:統一度量衡
三:統一貨幣
四:統一車軌、馳道
文化:
一:統一文字,以秦小篆作為官方文字
二:焚書坑儒,加強思想控制,禁錮民間言論
三:以法為教,以吏為師,規定了教學的老師及內容
-
6 # 宅家快樂水
一:焚書坑儒,統一思想。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統一錢幣加強以前各屬國的文化,經濟交流。三:建立郡縣制度,中央設定三公九卿,加強皇權。四:在其餘六國長城的基礎上連線、修築,鞏固中央集權制度。
-
7 # 執手聽風吟
1.形成了完整的中央集權制度,廢除分封制,設立郡縣制,把之前的諸侯各國分為三十六郡,郡以下設縣,徹底消除了諸侯國分裂割據的隱患,對鞏固國家統一,促進社會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這一制度在秦以後沿用了近兩千年。2.統一度量衡。秦朝一統天下後,原六國舊制度量衡標準不一,成為影響當時經濟交流和發展的桎梏,為了統一度量衡的標準,將度制(長度)改為以寸、尺、丈為單位,採用十進位制計數;將量制(容積)改為以合、升、鬥、斛為單位,也採用十進位制計算;將衡制(重量)改為以銖、兩、斤、鈞、石為單位,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三十斤為一鈞,四鈞為一石,並用法律的形式進行規範。這一改革影響深遠,在我們現代的生活當中還能時常看到它的身影。3.統一貨幣。將貨幣的鑄造權收歸國家所有,統一貨幣,廢除原來秦以外通行的所有貨幣,禁止珠、玉等作為貨幣流通,將黃金作為上幣,以鎰為單位,每鎰重二十四兩;以銅製半兩錢作為下幣,一萬銅錢摺合一鎰黃金,統一貨幣是經濟史上的一個創舉,而李斯所主持鑄造的圓形方孔的半兩錢(俗稱秦半兩)因其造型設計合理、使用攜帶方便,一直使用到清朝末年。4.統一文字。秦統一六國後,秦始皇接受李斯“書同文字”的建議,禁用原諸侯國的古文字,統一書體為秦篆。為推廣統一的文字,李斯親作《倉頡篇》作為學習課本,供人臨摹。之後,李斯又將秦代官吏程邈創造的新書體——隸書,作為官方正式書體。篆書、隸書作為書法藝術獨具一格,在中國書法中佔據重要地位。5.修馳道車同軌。為了政令暢通,運輸便利,以咸陽為中心,修築通往河北、山東、兩湖、江浙一帶的“馳道”;在雲南、貴州地區修築“五尺道”;在湖南、江西修築 “新道”, 透過四通八達的交通網,把各地聯絡在一起。同時,為與道路配套,李斯將車軌的寬度統一定為六尺,保證車輛在各個道路暢行無阻。
-
8 # 中國傳統文化集錦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是他統一六國後採取的一項空前的措施。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原封建割據的國家組織機構,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於是,他採取了一系列調整、完善和加強中央集權統治的措施。
首先改“王”為“皇帝”。春秋戰國時期的最高統治者一般都稱為“王”,但秦統一中國以後,秦始皇覺得自己是“德邁三皇,功過五帝”,“王”已不足以顯示其尊貴,便令臣下議帝號,諸大臣博士商議的結果認為“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因此上尊號為“泰皇”。然而秦始皇仍不滿意,單取一個“皇”字,同時又採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自此“皇帝”就代替“王”而成為最高統治者的稱謂。
而秦始皇就成了中國歷史了第一位皇帝。始皇又下令取消諡法,不準下一代皇帝給上一代皇帝起諡號,自稱為“始皇帝”,並安排好自己死後兒孫繼位,“後世以計數”,稱為“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為顯示皇帝的威尊和與眾不同,從秦代開始規定了一套制度,如皇帝的命為“制”,令為“詔”,文字中不準提起皇帝名字。皇帝自稱“朕”,印章稱“璽”,而一般民眾再不許使用“朕”、“璽”二字。此外,還制定了一套服飾制度。
第二,加強中央政權組織。秦王朝的中央政權是秦國原來的中央政權的延續和擴大,但官職的名稱和權力有許多變化:最高統治者是皇帝,皇帝以外,中央最重要的官職是三分,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戰國時秦國原有相、相國,統一全國後,稱作丞相,李斯為第一位丞相,乃百官之首。“金印紫綬,掌丞天子,助理萬機。”太尉:原稱尉、國尉,統一全國後稱太尉,“金印紫綬,掌武事”,“主五兵”,乃武官之長。御史大夫:秦國原有御史,後置御史大夫“以貳於相”。御史大夫掌監察,“銀印青綬,掌副丞相”,其位略次於丞相。在“三公”之下,有所謂“九卿”,而實際之數並不止九個,大部分為秦原有,少數是統一後新設的:
秦始皇統治時期,中央集權的重要特點是軍政大權獨攬於皇帝一人手中。為使大權不致旁落,使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掌政、軍和監察大權,互不統屬。如丞相總領朝廷集議和上奏,協助皇帝處理日常事務,並收閱各地的“上計”。但統兵之權卻屬於太尉,而且御史大夫也有權複查大臣的上奏和地方的“上計”。太尉雖名為最高軍事長官,但實際只有帶兵權,而無調兵權。由於三公互不統屬,所以最後決斷只能歸皇帝一人。
第三,調整地方政權組織。統一後的地方政權組織,主要是推行郡、縣、鄉、亭四級行政組織。剛統一時,秦分天下為36郡,以後,隨著邊境的開發和郡治的調整,總郡數最多曾達46郡。郡置守、尉、監,守治民,尉典兵,監御史則負責監督百姓及官吏,職務類似於中央的御史大夫。郡守、郡尉和監御史明確分職,是與中央政權的“三公”明確分職的原則相一致的。郡下為縣,縣的長官為縣令(長),屬官有丞。縣以下以鄉、亭為單位,“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長。
十亭一鄉,鄉有三老、有秩、嗇夫、遊徼。”鄉三老、嗇夫、遊徼的職責大致與郡的守、尉、監相仿,“三老掌教化;嗇夫職聽訟,收賦稅;遊徼徼循禁賊盜。”鄉以下為亭,亭為秦時重要的地方基層組織。亭有亭長、亭父、求盜各一人,任務是平時練習五兵,接待往來官吏,兼管為政府輸送、採購、傳遞文書等。秦王朝所推行的封建官僚制度,是中國政治制度史上的一大進步,它不僅改變了世襲制,而且取消了“食邑”、“食封”制,規定了每一個官吏俸祿,自丞相至下層官吏皆有定秩,由“二千石”至“斗食”不等。這種制度自秦統一後在全國實行,歷封建社會2000年之久而基本未變。
第四,以“五德終始說”為加強統治的思想武器。秦統治者為了欺騙人民,為自己的一統天下尋找正當的理論根據,採用“五德終始說”,宣揚秦代周是水德代替火德。根據“五德”說,“更命河曰德水,以冬十月為年首,色上黑,度以六為名,音上大呂,事統上法。”“衣服旄旋節旗皆上黑”,“數以六為紀,符、法冠皆六寸,而輿六尺。六尺為步,乘六馬。”將六神秘化並與“五德”說聯絡起來,使它滲透到政治措施、典章制度和文字記述中去,成為統治人民的重要思想工具。
第五,頒佈保護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律令。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釋出“使黔首自實田”的律令,令佔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農,按當時實際佔有的田數,向國家呈報,這就意味著秦王朝承認他們的私有權,並給予保護。又實行重農抑商政策,“上農除末”,打擊非生產性活動,鼓勵從事農業、手工業生產的政策。這一措施對保護封建土地所有制、發展封建經濟起了重要作用。
第六,統一貨幣、度量衡和文字。秦統一前,貨幣很複雜,不但形狀、大小、輕重不同,而且計算單位也不一致。大致有布錢、刀幣、圓錢和郢爰四大系統。除郢爰流行於楚國外,布錢流通於韓、趙、魏;刀幣流通於齊、燕、趙等國,圓錢流通於秦、東周、西周和魏、趙等國,秦統一後,秦始皇下令統一全國貨幣,以黃金為上幣,鎰為單位;以方孔有廓圓錢為下幣,以半兩為單位,稱為“半兩”錢。這種,圓錢一直沿用了2000多年。秦在統一全國前,度量衡方面的情況與貨幣也差不多,非常混亂。秦已於商鞅變法時就對度量衡的標準作過統一規定。全國統一後,秦政府即以秦國的制度為基礎,下令統一度量衡,並把詔書銘刻在官府製作的度量衡器上,發至全國,作為標準器。
戰國時代處於長期的分裂割據時代,言語異聲,文字異形,東方六國文字難寫、難認,偏旁組合、上下左右也無一定規律,嚴重阻礙文化交流。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下令對各國文字進行整理,規定以秦小篆為統一書體,令李斯作《倉頡篇》、趙高作《愛歷篇》,胡母敬作《博學篇》,作為標準文字範本。文字的統一,使小篆和隸書成為全國通行字型,對中國文化、政治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第七,修馳道墮壁壘。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在各地修築了不少關塞堡壘,同時各國間的道路寬窄也不一致,影響交通往來。秦始皇下令拆除阻礙交通的關塞、堡壘。公元前220年修建以首都咸陽為中心的馳道。
前212年,秦始皇又下令修一條由咸陽直向北伸的“直道”,僅用2年多的時間即告完成。這些“馳道”、“直道”,再加上西南邊疆的“五尺道”以及在今湖南、江西、廣東、廣西之間修築的“新道”,構成了以咸陽為中心的四通八達的道路網。後又統一道路和車軌寬度,便利了交通往來。秦統一後採取的以上措施,對於消除封建割據、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多民族國家的統一、發展封建經濟和文化,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
9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很多人可能覺得,秦朝的中央集權措施,是從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開始的。但事實上並非如此,秦朝的中央集權措施,其實是從秦孝公時候就開始了。
(秦孝公)
法家思想是秦朝實施中央集權的基礎。這一點和漢朝以儒家思想為基礎,加強中央集權是不一樣的。
戰國末期,法家思想一直試圖在諸侯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尤其是實現這些諸侯國的中央集權。但是無論是李悝變法,還是吳起變法,都先後失敗了。失敗的原因,與法家思想一開始就否定奴隸主貴族的特權,從而遭到他們強烈反抗,不無關係。
法家思想最終在秦孝公時期成功了。秦孝公時期,法家思想之所以能夠成功,在於秦孝公設定了一個國家戰略,這個國家戰略就是統一中國。因為有了這樣一個國家戰略,所以國內的一切政治軍事事務,都必須圍繞這個國家戰略來推進。也因此,商鞅變法產生了。商鞅變法對國內的土地進行了分配,分配的標準不是世襲制,而是軍功獎勵制度。只有在打仗的過程中,建立了軍功,才能夠獲得土地。
秦朝當時的處境是很不好的,他們受到東方六國的歧視,得不到很好的發展。所以國內的老百姓,對於發展壯大國家的力量,有強烈的願望。他們非常支援商鞅變法以及軍功獎勵制度。就算是那些手中擁有土地的舊貴族,他們反對的力度也不是很大。之所以不大,是因為軍功獎勵制度所分配的土地,主要是在戰爭中新獲得的土地,對原先的土地並沒有動搖其根本。
不過,並不表明這些舊奴隸主貴族就可以一直擁有土地。因為商鞅變法還有一條非常重要的制度,就是嚴刑峻法。這個嚴刑峻法,使得很多舊奴隸主貴族可能很快就犯了法。一旦犯了法,那麼他們的土地也就被沒收了。他們是因為犯了法,土地被沒收去重新分配的,所以他們就算內心有不滿,也沒有辦法。畢竟雖然很多人都被嚴刑峻法所懲罰,但不是同時進行的。這個人犯法的時候,和那個人犯法的時候,並不是一樣的。所以雖然這些舊奴隸主貴族的土地,都先後丟掉了,但是他們不可能組成強大的統一的反抗力量,因此,秦國國內很少造反。
(漢武帝)
這種做法有點相當於漢武帝的推恩令。
漢武帝為了把土地收歸國有,他先是把那些藩王們的土地分解得很小,然後利用國家的法律,找那些藩王子孫們的錯誤,從而沒收他們的土地。由於沒收的是一小塊一小塊的土地,儘管最終大家的土地都被沒收了,但是集中造反的情況是不存在的。
另外,土地改革是伴隨著爵位變化的,在沒收舊奴隸主貴族土地的同時,也沒收了他們的爵位。
當朝廷具有靈活沒收土地和爵位權力的時候,他們就可以進行靈活分配了。
我們看到,從秦孝公開始實施軍功獎勵制度以來,一直到秦始皇,前後經過了六代君王的經營。照理說,這麼漫長的時間,裡面肯定會出現一大幫貴族,一大幫既得利益者。但是我們並沒有看到這種情況存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並沒有哪一個家族的勢力太龐大,足以和朝廷抗衡。就算王翦、王賁、王離這樣的家族,曾經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是他們也沒有在國內形成一個龐大的家族勢力。所有這些,都與秦國從秦孝公開始,就一直實施中央集權有莫大的關係。
(農民起義)
可以說,由於從秦孝公開始,就有了“軍功獎勵制度”及“嚴刑峻法”這兩種手段,六代已經偶,秦國國內就形成了一種文化傳統。所以後來,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堅持採用中央集權制度,才沒有在國內遭到太大的阻力。
不過,秦朝雖然在實施中央集權的時候,沒有受到太大的阻力,但是也使得權力除了集中在皇帝一個人手裡以外,全國各地的權力都比較分散。因為很分散,所以抗打擊能力就不夠。秦朝末年,農民起義一爆發,整個國家一下就全亂套了,秦朝也迅速滅亡了。
漢朝開始,也在逐步實施中央集權。但是正如前面我們說過的,漢朝所採用的,是一種以儒家思想為基礎的中央集權。這種中央集權具有很大的欺騙性,而不像法家思想所提倡的那樣,赤裸裸的壓榨。因此漢朝開始的中央集權,最終能獲得成功,並被後世繼承和發揚。
(參考資料:《史記》等)
-
10 # 老戎老
幾個關鍵措施:
1、郡縣制
2、三公九卿
3、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
不知道上面是什麼意思的,查查網路。
-
11 # 遖唻苝暀
秦統一六國後,廢除分封制,推行郡縣制,將全國劃分為三十六郡,郡下設縣,郡守和縣令由皇帝任免,不能世襲。這種制度鞏固和加強了統一的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
回覆列表
秦國在秦孝公時進行了“商鞅變法”,使秦國的經濟得到了發展,軍隊戰力得到了釋放,成為山東六國最為懼怕的國家。變法使秦國國內面貌煥然一新,使其具有能統一六國的強大的物質基礎。
從秦統一六國後所實行的律法和各項制度再來看商鞅變法的內容就會發現,它們似乎是商鞅變法的繼承、發揚和補充。
從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來看:
一、廢井田,開阡陌。廢除奴隸制土地國有制,實行土地私有制度。一步把秦國推到比奴隸制社會更為先進的封建社會,極大的解放了生產力,推動了經濟的發展,給秦國帶來了豐厚的物質基礎。
二、推行郡縣制,設定縣級官僚機構。實行郡縣制,廢除分封。改變了血緣政治所帶了的弊端,加強了秦國的中央集權,使得中央權力加以得到集中,王權加以強化,也為後來秦帝國在全國推行郡縣制奠定了基礎。
三、統一度量衡,頒佈度量衡的標準器。使得秦國國內各地區的經濟交流暢通無阻和日益密切。
四、推行小家庭政策,編訂戶口。對秦華人口進行普查,編戶造冊。秦國按戶按人徵收賦稅和從軍,使得國庫充盈軍隊強盛而後備力量充足。
五、遷都咸陽。秦國經過幾十年的變法,經濟和人口得到快速發展,舊都已經容納不了暴增的人口,跟不上發展,從新選址建都。
從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看來,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加強了王權的集中,從而一掃秦國破舊的社會風貌,使得秦國每人各司其職,推動秦國這輛戰車向前飛奔。
中國歷史發展的兩大矛盾就是中央與地方,皇權與相權來展開的。
秦統一六國後很自然的就採取了郡縣制,而且全國推行,極大的促進了中央的集權。
在官制上採用三公九卿制,三公為九卿之長,集體對皇帝負責,突出了皇權的至高無上,強化了君權對舊貴族特權和丞相權力的削弱。
秦的這一制度在以後的王朝得到了延續並發展,對後世王朝的影響深遠持久,是中國曆代王朝各項制度的奠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