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火器工坊
-
2 # 喜歡歷史的妹紙是蓉兒
明朝的火器比西方相比,剛開始是領先的,但中後期差了,還一天比一天差距加大,主要差在材料上面,不管是鐵才還是火藥,都存在材料不穩定!
明朝武器並不對西方國家的武器科技佔有領先地位。只能說在一些創意上比西方國家更有閃光點,技術不能設計湊。
而且火器手銃,在明初的時候,其實用處也不是很大。
必須躲在障礙物後面,發射。若遇到騎兵強力衝過來,是沒有多大用處的。只能配合的騎兵和步兵一在使用。
明初的時候,之所以起了點作用的原因是,草原騎兵沒有見過這個東西,後來見慣了,也找到應用方法了,威力大減。
但馬克沁機槍出世,騎兵立馬完玩了!
明代的單兵火器多是單眼銃、三眼銃、甚至五眼銃,它雖然威力很大,但裝填極為麻煩,且射程比弓弩還近。
嘉靖以後東南沿海的守軍在葡人和倭人手裡得到了西式火繩槍,當時稱為鳥嘴銃、鳥銃、鳥槍。
而且但在相當長一段時間,明朝輕型火器一直沒有普及。
是因為明朝官府認為其威力大、噪聲大,擔心其在地方軍隊和民間氾濫而威脅朝廷安全,對火器進行嚴格限制,比如不準地方私採私運硫磺硝石。
還有當時火繩槍的安全問題,容易炸腔,沒殺傷對方,卻把自己給傷了。
戚繼光的《紀效新書》中就談到自己軍隊使用的鳥銃,由於產地不同口徑不同導致彈丸炸裂銃筒,這一情況直到萬曆年間,北韓壬辰倭亂以後,才開始有些好轉。
而火繩槍相較於弓,成本高,裝填慢,只能取代弩,但熟練的弓手幾秒鐘就可以彎弓搭箭,就連弩都不能完全取代它。
所以,直到薩爾滸戰役以後,明軍開始大批裝備火繩槍。
看一下西方的火器!
1471年,法國查理公爵的火器部隊,技術完全超過了大明朝的神機營。
在大炮方面,他們已經有了一千斤的重炮,這個在大明朝是絕對沒有的,而且他們的炮架已經可以升降,角度更加的多。
例如,鄭成功用兩萬人攻打一個九百荷蘭人駐守的城池,強攻愣是沒成功,最後還是採取圍城斷糧的方式使其投降,強攻沒有成功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雙方的火器不在一個等級上。
總的來說,明朝的火器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在歷史上只是曇花一現,明朝初期之後,就在不停的走下坡路線。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啊?
主要是明朝的科研體系並不完整,沒系統化。
一個火銃的槍管怎麼造出來的,C要保持多少才是最佳的,怎麼才能把製造成本降到最低。
而明朝的工匠只靠,習慣,熟悉程度來控制。他不知道C在Fe裡的含量能怎樣影響鐵的柔軟度和耐高溫度。
他只能靠習慣了,就造成了質量不穩定,沒有突破,這就是科學技術跟熟練技術上的差異。
還有火藥,他能掌握火藥用什麼來配,他不知道硝酸甘油是什麼。
這就造成了,很多東西在自然科學產生後就落後於西方。
這就是自然科學中,物理學跟化學。
這就是,為什麼明朝製造的大炮那麼容易炸膛而佛郎機卻基本上沒有這個毛病,其實就是科技設計上有亮點但是技術儲備不成體系。姐的總結一下:
這就是自然科學的威力了!總有人跟我吵。說明朝會自動進入工業化。我每次都說這是不可能的。沒有自然科學的普及,是不可能進入工業化革命的,八股文章不是自然科學。
-
3 # 北洋海軍炮手
我就簡單說一下吧,明朝火器從始至終,和西歐相比都沒有什麼優勢,而且越往後越落後。
以上是明朝裝備的幾種火器,基本上就是火門槍、碗口銃、射石炮這一水平,這時候和歐洲還沒有明顯的差距。但是問題是,兩個方面的原因導致明朝火器發展逐漸陷入停滯,甚至倒退:
第一、由於對手普遍較弱導致明朝不需要像西歐那樣時刻更新武器庫。明朝的對手,除了早已衰落的蒙古之外,再就是女真這種四分五裂的城邦小部落,以及北韓、越南這樣的弱雞,即便是倭寇以及西洋武裝商人,因為屬於小規模武裝而無法撼動明朝,所以明朝對火器得需求並不迫切。而歐洲火器卻是屬於日新月異的發展當中,原因很簡單,戰爭需要火器。所在明朝火器發展停滯的時候,歐洲出現了火繩槍、風琴炮、後裝佛郎機炮,甚至千磅之上的巨炮。
第二、戶籍制度導致明朝工匠喪失創新精神。戶籍制度起源於元朝,本為元朝強化工匠、軍人等職業的榮譽感以及歸屬感的產物,因為元朝的蒙古大汗是實用主義,不會因為傳統四民結構而對誰高看一眼。到了明朝,由於朱元璋的小農出身理解不了蒙古大汗的眼光,所以把戶籍制度變成了限制人身自由的工具。因為朱元璋的理想社會就是男耕女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小農社會,所以朱元璋嚴厲的打擊工商業並限制老百姓的人身自由,所以就把工匠變成了國企職工,只能按照朝廷下的訂單生產產品,而且拿的也是固定的工資。這就使得工匠的勞動喪失了價值,結果就是因為工匠創造不了勞動價值而失去了創新精神。
所以,明朝的火器長期停滯不前,甚至質量也非常低,火藥裝多了都容易炸膛。再者,明朝兩次撿洋落,佛郎機和紅衣大炮,全國都找不到合格的工匠來打造。
如果放在世界歷史來看,明朝還大量裝備火門槍、小射石炮、佛郎機等神器的時候,歐洲乃至西亞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歐洲各國開始逐漸統一火器規格,並根據戰術需求打造不同的火器;西亞的土耳其在享受到歐洲火器的紅利之後也開始按照歐洲的玩法組建自己的火器部隊。明朝所謂的魯密銃,其實也是土耳其火繩槍。土耳其烏爾班大炮日本鐵炮
所以,明朝火器從明初就沒領先過西方,越往後差距越大,嚴重依賴於西方火器的輸入。即便是後來的清朝由於明朝的底子實在太爛,只能推倒重來。換句話說,中國火器發展水平直到清朝才達到了歐洲三十年戰爭的水平,這也是因為清朝的火器嚴重依賴西方輸入,畢竟清朝的火炮、火繩槍都是引進外加本土仿製的產品。
只不過明吹沒啥吹啥,明朝火器不行,就吹明朝火器世界第一,全然忽視了明朝本土火器的落後以及對西方火器的依賴,也是讓人貽笑大方。
全文完
-
4 # 深度工場
想起過去有人問,為什麼,明朝在最後不南下奪取東南亞重建明朝。實際上,明朝火器不要說與歐洲和西亞相比,就是和東南亞相比,都沒有絲毫優勢。
明朝最初的神機營裝備的神機,實際上就是仿造的越南火器。而且在此後100多年,這種越南火器都是明朝神機營的主力火器。這種情況一直到佛郎機引進才有改變。
東南亞與中東地區,土耳其和葡萄牙等國交流頻繁,獲得了很多火器。1526年,在馬六甲的土邦淡目王國,就有6噸級別的超重炮,也就是12000斤級別的大炮。1511年,葡萄牙人進攻馬六甲的時候,對手有3000門輕型小炮。
在明朝嘉靖隆慶時期,緬甸軍隊裝備了8萬支火繩槍,火繩槍的數量甚至有可能超過了明朝軍隊。那時,明朝才剛剛開始裝備這種火器,一直到明朝滅亡,大部分明朝火器手都還是三眼銃一類的火器,而不是火繩槍。
在印尼的各個群島,都是有很多擁有大量火繩槍的土邦,比如亞齊就有15000支火繩槍,1200門火炮,技術都是來自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和荷蘭。
在17世紀初期,亞齊的兵器庫有1200門中口徑火炮,800門迴轉炮,以及各種火繩槍。在荷蘭入侵望加錫城的時候,一次就繳獲了33門銅炮,11門鑄鐵大炮,145門佛郎機,還有83管後裝火炮,127管火槍這些神器。而且就連歐洲人都讚美武吉斯人制造的槍管筆直,而且槍支精美。
東南亞國家的一樣也有紅夷大炮,無論單位數量,還是裝備時間,都不差於明朝。從16世紀開始,泰國就從歐洲進口火炮,而且還把裝藥量,大炮口徑刻在炮身上。泰華人還根據不同的爆炸力,調配不同的火藥。甚至日本的德川家康都從泰國大城統治者手裡進口火槍和火藥。越南在17世紀,光是在兵器庫就有60門紅夷大炮,而在南越的阮朝則有1200門不同口徑的火炮。
-
5 # 派大早
明代無疑是中國歷史上火器發展的繁盛時期。終明一朝,火器種類之繁雜,數量之龐大,裝備之廣泛皆遠勝前朝,不可不謂之為東北亞強大的火藥帝國。而與同時期的西歐及西亞諸國對比,明朝的火器技術又有哪些優缺點也是非常有趣和值得探討的話題,因篇幅有限,在此只作簡單的介紹對比。
洪武永樂年間(1368-1424)明初火器生產製造承襲自元朝,但在原有基礎上又有顯著改進,火器生產結構更為規範,產量大幅提高,種類也日益增多。與元朝火銃的零星生產方式不同,明朝火器由官方負責,因此其生產模式更加專業化。在四大火器生產部門的監管之下,洪武年間的火器在製造、驗收、領用、調撥和保密等方面都須遵守相關的規定。產品形制統一,銃身上鐫刻銘文,火銃的產地、生產單位、生產日期和重量都有明確記載。以材料區分,火銃分為銅鐵兩種;以外觀區分則可分為手把式、凸腹式、厚尾式、大口式,等等。
以洪武年間所造銃炮來看,小型火銃(5公斤以下),口徑多在20-25毫米之間,全長多在45釐米以下,手銃由前膛、藥室和尾銎三部分組成。碗口銃口徑多在10釐米以上,長約31-100釐米左右,重量一般在15公斤以上。大碗口銃多用於守衛城關,小些的則便於隨軍攜帶,甚至部署在極邊遠的地區。
除各式小型銅鐵銃外,洪武年間亦出產體量、口徑頗大的大型銃炮。如洪武八年(1375年)製造的銅製碗口銃,口徑達230毫米,重73.5公斤。洪武年間鑄造的鐵炮數量不少,大者重量超過100公斤,最引人矚目的當屬洪武十年鑄造的雙炮耳大鐵炮。該炮全長1米,口徑210毫米,重逾千斤。這樣的鑄鐵大炮雖然倍徑大於臼炮,等仍比平直彈道的火炮為短,應為彈道較高的攻城重炮,體現了明初工匠們非凡的鑄炮技術(可惜的是目前好像還沒有任何關於洪武大鐵炮所發射炮彈的研究資料)。
永樂初,朱棣建立京師三大營,此舉旨在訓練精銳,強化京師守備。其中神機營分為五軍,專管操演火器,作戰時神機營將士在前,發射銃炮攻擊敵軍。神機銃炮乃是朱棣軍中之利器,“攻佔所不闕者,必操習精熟”,神機營將士裝備碗口銃、盞口銃、將軍炮,神槍、快槍等各色火炮及火門槍。與洪武銃相比,永樂手銃更輕便,全長大多在35釐米左右,口徑也更小。相應的,倍徑則有所增大,彈丸的出膛速度應比洪武銃更快。永樂中型銃重約在8公斤左右,口徑在5.2釐米左右,銃身較短。永樂銃“大者發用車,小者用架,用樁,用託”;大主守,小主戰,各有其用。
此外,永樂銃銃身各處管壁厚度依位置不同而各有增減,藥室加裝火門蓋並從銃口塞入木馬子以增加氣密性。銃炮由朝廷指定部門統一製造,不許地方及民間私造,在相當程度上提高了銃炮生產的規範化,無疑有利於銃炮的維護和彈藥的補給。
同時代的歐洲進入14世紀下半葉,火器已為歐洲人所熟知,在圍繞城池和要塞的攻守之戰中,火器的身影隨處可見。 如洪武元年(1368),里爾城購買了23門固定在木床上的火炮,每門炮的售價約1英鎊多點,因此它們的尺寸應該不大。1369年,每一門守衛阿拉斯城的火炮都配置了12支銃箭和 2.5磅火藥。直到14世紀70年代中葉,除亞平寧半島以外的歐洲大陸各國都只有發射銃箭和鉛石彈的小口徑佛郎機炮和各種前裝小炮。
直到1374年,法國才有了尺寸比較大的射石炮。一年之後(洪武8年,1375),一批經驗豐富的工匠們彙集在卡昂城,經過6周的辛勤勞動後,一門重達2310裡弗的大炮呈現在人們眼前。這雖然不是歐洲歷史上第一門2000磅級的大炮,但卻是第一門擁有詳實文字記載的大型鍛鐵射石炮。此炮體量之大無疑冠絕當時,無論是同一時期的東方還是西方都沒有比這更大的火炮的記載。同年5月到6月之間,卡昂城的工匠們又鍛造了3門平均重量500磅的射石炮並鑄造了24門重18磅左右發射鉛彈的小炮。
自此之後,體積巨大的射石炮在法國各地漸成平常之物。1377年,勃艮第人的射石炮發射的石彈重達200磅,並一舉擊穿了奧德雷克城的城牆。儘管200磅的石彈以足夠駭人,但據記載1377年的勃艮第軍還擁有可以發射450磅巨彈的大炮,製造這樣一門巨炮的工期長達3個月之久。雖然這一時期大多數的歐洲火炮重量都不超過500磅,且以發射鉛彈或銃箭的後裝火炮為主,但在建造巨炮方面卻絲毫沒有受到技術方面的限制。
1408年,勃艮第軍與列日軍以槍炮互射,火器開始在歐洲野戰戰場上顯露頭角,雖然此時的它們還遠不能成為主宰戰場勝負的決定性武器,歐洲火器的主戰場還是集中在城池的攻守之戰中。與明初火器的統一化、規範化的生產模式不同,直到15世紀初,無畏者約翰才引入了與之相似的生產模式。自此之後,勃艮第所產銃炮的形制、產地、口徑和體積大小等主要資訊都被記錄在冊。同時,火器的種類也更為豐富,勃艮第軍使用的火器包括:寇洛夫林手持炮,小鐵炮,維格萊爾後裝大炮以及彈重超過900磅的射石巨炮。
宣德至正德年間(1426-1521)這一時期明朝的輕火銃與永樂銃在製造和形制方面一脈相承,沒有明顯的變化。此時的明朝政府在火器的革新和製造方面已趨於保守:“神銃,國家所重,在邊墩堡量給以壯軍威,勿輕給。”雖然正統年間在火器短缺的情況下不得不在部分邊鎮有限度的允許地方自造、增補火器,但成效有限。成化年間及後續鑄造的重可至千斤的將軍炮也許是這一時期為數不多的亮點之一。明朝火器技術長久以來受困於固定的模式,直到正德年間佛郎機炮的傳入才促成了明朝火器製造業的突破。
15世紀的歐洲火器與日漸保守的明朝火器製造業不同,15世紀的歐洲火器發展充滿了創新與活力。15世紀大多數的時間裡,歐洲戰場上充斥著為數眾多,型制各異但缺乏標準化及型號管控的佛郎機炮。以勃艮第軍為例,他們既裝備重100磅左右的輕便的庫拉帕度小炮也使用重達4000公斤的維格萊爾後裝大炮。雖然無論是野戰,攻堅戰還是戰船上,後裝火炮的數量總是佔據絕對的優勢,但最令人敬畏的火器仍是威力無比的射石巨炮。除此之外,臼炮、風琴炮以及各類手持炮、火門槍也在不斷的強化演進。
該世紀中期,顆粒火藥和鑄鐵炮彈的出現,把火炮的設計製造提高到了一個新的層面。整體鑄造的銅炮無論是在機動性還是氣密性兩方面都超過以往的鍛鐵拼接式火炮,炮彈的出膛速度大幅提高,笨重的射石炮逐漸讓位於發射鑄鐵炮彈的更輕便更強力的加農炮和寇菲林。裝填方便的佛郎機炮則縮小了身形,成為城防和水戰的輔助性小炮,數千磅重的巨型佛郎機炮轟擊要塞的場景漸成絕唱。
奧斯曼帝國的火器奧斯曼帝國的火器技術來源於巴爾幹半島,在14世紀90年代及15世紀上半葉奧斯曼人發動的一系列攻城戰中,火炮都曾出現在戰場上。至15世紀40年代,無論是在攻堅還是水戰中,火炮和火繩槍都成為奧斯曼人的常規火器。與這一時期的其他火藥強國一樣,投石機、攻城塔等古老的攻城器械尚未退出歷史舞臺,它們與新興的火藥武器一起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在與歐洲諸國持續的戰爭中,土耳其人不斷的強化自身的火器火藥技術,比如在與匈牙利人的戰爭中,他們不僅開發出了攻克車堡的技術,同時還將俘獲的車堡收為己用。而且早在14世紀末,奧斯曼人就組建了一支善於製造和操演火器的專業部隊,在之後的數十年裡除了不斷完善細化各部門的職責外,亦順應時代的趨勢增添新的職位。與歐洲的同行們不一樣的是,奧斯曼政府對炮手炮匠們的管理更為集中化,因此他們的角色更像士兵而非工匠。
除了帝國的核心鑄炮機構,位於伊斯坦布林的皇家鑄炮廠外,無論是巴爾幹半島,還是小亞細亞、北非,帝國的各行省都有專門的鑄炮廠,源源不斷的為前線的將士們提供火炮和槍支。奧斯曼軍隊的常備火炮包括達布贊野戰輕炮,塞卡和拜耶麥茨射石炮,主要用於守城和攻堅的蛇怪炮,臼炮以及後裝佛郎機炮。
小結明初火器產量之巨無疑傲視同時期的歐洲,依照洪武十三年(1380)“凡軍戶一百,銃十”的規定推算,此時明朝僅銃手的數量就不下13萬。1374年,明太祖下令調撥給高麗“五十萬斤硝,十萬斤硫磺”用以配置火藥,如此巨大的手筆足以令當時的歐洲封建主們羨慕出鼻涕泡兒來。長久以來阻礙歐洲火器發展的首要因素在於天然硝的嚴重缺乏,火藥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嚴重製約了歐洲火器的產量和裝備量。雖然在火器的產量方面遠不能同明軍相匹敵,但歐洲人制造重型火炮的能力卻著實驚豔。2000多磅的大炮是差不多同時期洪武大鐵炮重量的兩倍。更加驚人的是,在尚未打破天然硝缺乏這一“限制器”之前,僅僅兩年之後就又在原有基礎上製造出了更巨型的攻城大炮。
明政府將生產的火器編號並鐫刻產地、工匠姓名和火器規格的管理方式無疑是先進的,這種由專門機構集中管控的制度能夠有效地提高所產火器的質量,也有助於朝廷對火器的分配和調撥。將所產火器的規格登記在冊的管理方式直到15世紀初才出現在歐洲,由此可見在火器的集中管理分配方面明朝要領先一步。但朝廷嚴禁民間及地方生產和研發火器的禁令卻大大扼殺了火器火藥技術的創新,致使明軍所用火器長期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甚至還導致了火器質量嚴重退化的惡果。
歐洲各國及奧斯曼對於火器的生產和革新持開放態度,人力資源和技術資源在各國境內的自由流動有助於知識的交流和技術的提高。即便敵對雙方在政見和宗教方面勢若水火,但對於先進技術和人才的引入卻秉持極為開放和正面的態度(著名的例子比如從拜占庭跳槽到奧斯曼的鑄炮師烏爾班),這不能不令人感到驚奇。天然硝的嚴重缺乏也促使歐洲匠人們潛心於高質量火藥的研發和配置,並試圖以科學理論為指導來闡述三種成分之間的特性和相互的關係。而自由的技術交流和科學的理論指導卻是同時代的明朝工匠和軍事家們難以擁有的奢望。
回覆列表
這個差距還真是不小,而且這是一個全方位的落後。
先是重炮,在古代的中國,重炮壓根就沒有被自主發明出來,當然這也不能怪中國工人無能,實在是因為同時期的中國城牆要比大多數歐洲中世紀城堡的城牆要更加厚實,致使早期的火炮根本無法有效的對城牆進行打擊,故而讓重火炮在中國沒有市場前景而提早夭折。
既然重炮是先天不足,那還有情可原,不過火槍和輕火炮的落後,就實在是大明自己不爭氣了。
早在洪武年間,由於剛剛結束了元末的群雄紛爭,中國此時的火器水平基本是和世界處於同一水平的,而且因為當時東亞地區的甲冑要比世界其他地區的甲冑更加厚重,所以對火槍的破甲要求格外高,洪武初期的火門槍是當時口徑和長度最大的火門槍,其所造成的破壞也是當時單兵火槍中威力最強的,這點確實值得華人驕傲,不過這份驕傲並沒有持續太久,因為明政府的種種騷操作,致使了中國火器發展的停滯。
明初的洪武朝廷,是個剛剛推翻元朝的封建集權制國家,火器的研製與使用統一由國家嚴格監控,所以明初的火藥配方,火銃的製造技術與工藝規程,一概藏於密室,當時的其他人及時至今日的後人都全然不知。
此外明初的火器由國家統撥銀製造,不計成本,沒有競爭能力,私人也不得擅自制造,製品更新甚緩。再加上明朝的主要敵人蒙古和越南基本上沒有什麼防禦的甲冑,使得重火槍成了浪費錢的笨傢伙,慢慢的火槍的口徑就被縮小了。
成祖篡位之後,在禁軍中設立了神機營,這原本是想充分發揮火器作用的軍事組織,但是結果卻是適得其反,為了保證禁軍實力的強大,朱棣比朱元璋更加嚴格的集中了火器的鑄造權,同時也不忘對各地方駐軍給出指導性批示。不僅對軍中所應裝備的火器數量做了一定限制,還要求地方上嚴格根據禁軍的經驗來重新制造。這種酷似後世標準化的政策,實際上是將各地自行發展火器的通道堵死。
此外明代繼承了元代的匠人戶籍制度,原本是想保證生產力,但是不想高度獨裁的政府以及官員對於匠人的鄙夷態度給工匠們造成了極大的壓力,最後匠人逃籍者不勝其數,剩下的匠人也沒有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只是交工混日子。
有了這些限制,大明的火器到葡萄牙人和大明接觸之前,一直都處於一個發展停滯的水平,在交趾戰爭中,宣宗時期的快槍,甚至不如越南人的快槍好使,可以說是非常丟人了。
而同時期的西歐和西亞,卻在戰爭和開放的社會背景下不斷成長。
14世紀末期的西歐,到處邦國林立,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不斷。又值市民階層同封建貴族開始進行奪權鬥爭的時期,火藥與火器的研製與使用技術廣為傳播而沒有嚴密的控制,故在互相間的競爭中發展也較快。
當明朝在15世紀初期還在用快槍和越南人一較高下時,西亞人和西歐人已經開始使用多管火門槍和肩抵火門槍作戰了,當時的奧斯曼蘇丹親兵,已經開始批次裝備肩抵火門槍,相比於傳統的手持槍,肩抵火門槍的精準度更高,使用起來更方便,彈道更平穩。
此時的歐洲和西亞還迎來了巨炮時代,重量達到數噸的巨型青銅炮和銅體鐵芯炮,足以摧毀當時世界上任何一道城牆。比方說奧斯曼帝國征服君士坦丁堡時所使用的烏爾班大炮,只是一炮就解決了當時世界上最為堅固的君士坦丁堡的內外城牆。
在輕火炮方面,明朝和西歐之間的差距也不盡人意。當時西歐人慣用的輕火炮有隼炮和蛇炮等,在野戰時有炮車運載,射擊時有卡尺來預設角度,而這些都是明嘉靖朝以前的火炮所不具備的。
再有就是當時的西歐正在文藝復興初級階段,人們對科學給予了充分的尊重和重視,有了大量數學和物理學的進步,就給火器的進一步發展做好了理論基礎。反觀同時期的中國,明代的科舉相較於唐宋取消了算學這一項考試,在國子監中也沒有在設立相應的理科教學,這導致文人愈發的不重視數學和物理學的進步,因此在明代,西方人到來之前,明代的數學進步緩慢,著作相較於前代也是少之又少,而且相關知識也不能提供到軍武的開發中。
縱然後來西方的或其進入中國後,明代火炮和火槍仍然和西亞和西歐有一定差距。佛郎機和鳥銃的引入雖然強大了明朝的軍事水平,但是此時明軍的火炮火力和歐洲的正規軍相比仍然是落後水平,而且明軍在重炮領域仍然處於空白階段。鳥銃雖然得到推廣,但是其使用量仍然不及早就被白人淘汰的多管火門槍(三眼銃)。
明末,中國計程車大夫在和義大利和德國傳教士的密切接觸中儼然開啟了一場西學東漸之風,代表人物徐光啟和利瑪竇合力翻譯了《幾何原本》等數學著作,同時明政府還斥巨資引進葡萄牙火炮手來對明軍的炮手進行培訓,學習新的火炮鑄造技術,天啟末年崇禎初年在登州當巡撫的孫元化就是一個很有代表性的例子。
除了直接學習以外,明政府還引進了歐洲中等體積的艦載加農炮和土耳其的重火槍來強化自己的軍事實力,並在寧遠大捷和寧錦大捷中用這些新技術充分的在後金八旗軍面前秀了一波。不過遺憾的是這種優勢並沒有保持很久,當登州發生兵變的那一刻起,就預示著大明已經失去了自己最後的進步機會,所有的努力都被後金佔了便宜。而財政吃緊的明政府已經無力再重新搞這麼一波了,好不容易和西方縮小的差距,在崇禎後期再一次顯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