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z山海

    評價段祺瑞?

    首先,段祺瑞是一個軍閥,北洋皖系軍閥的首領。

    段祺瑞,安徽省合肥市人,與晚清重臣李鴻章世稱“李合肥”一樣,段祺瑞也獲得“段合肥”稱謂,實為合肥籍兩大名人。

    段祺瑞在清末投身袁世凱創辦的北洋新軍,暫露頭角,號稱北洋之虎的段祺瑞與北洋之龍王士珍、北洋之犬馮國璋、合稱北洋三傑,助袁世凱迫清末帝溥儀退位,進而奪取中華民國大總統,出力不小。

    袁世凱亦投桃報李,予以段祺瑞重任,授以中華民國北洋政府陸軍總長、國務總理等要職,袁世凱死亡後,在分裂的北洋軍閥派系中,成為皖系軍閥首領。

    在其後走馬燈似的北洋軍閥各派系組織的北洋政府中,四任陸軍總長,四任國務總理,一任參謀總長,一任臨時執政為國家元首,儼然北洋政府不倒翁。

    迫清帝遜位,反對袁世凱稱帝,率軍平定忠於清廷的地方軍閥“辮帥”張勳擁立溥儀復辟鬧劇,故有“三造共和”之譽。

    派遺得力干將徐樹錚,率軍長驅漠北,收復鬧獨立外蒙古,維護國家統一。

    鎮壓學生運動,槍殺愛國師生,製造“三.一八”慘案,難逃其咎。

    段祺瑞,在北洋軍閥、政客中,素以為官清廉,不蓄私產聞名,下野後借居友人寓所,無錢僱傭下人,老部下、老兵志願前來服務;且有“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佔”六不總理之譽。

    晚年信佛吃素,拒絕日本人拉攏出山組織偽政權,應國府之邀離津南下,保持晚節。

    綜觀段祺瑞一生,有功有過。

    僅供參考。

  • 2 # 下午歷史茶

    段祺瑞一生清正耿介,憂國憂民,被人稱為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佔的“六不總理”。在主政時,三造共和,收復外蒙,還與在東北日俄周旋,守衛國土,可謂是一代豪傑。

    評價段祺瑞的一生,有一件事不能不說。這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那就在1925年段祺瑞簽了一份國際公約--《斯瓦爾巴條約》,是個平等條約,能保證中國公民不需簽證便可自由進出斯瓦爾巴群島,至今仍使中國受益。

    大家知道,近代中國簽署很多條約,據統計大約有1200個。這些條約基本上是被迫簽訂的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除了是割地賠款、租界駐兵、關稅法權的,就是規定了列強勢力範圍的。北洋政府段祺瑞怎麼簽訂一份這樣的平等國際公約,對我們國家的今天的發展意義仍十分重大,但這是事實。

    這事要從凍天寒地的北極說起。北極與南極是不一樣的,北冰洋四周毗鄰大陸,俄羅斯、挪威、加拿大、美國等八個國家都在北極圈內。從地理上看,北冰洋與北極圈是被亞歐大陸和美洲大陸所圍起來的一塊大洋、一片深海,與世界三個大洲相通,資源豐富,在軍事和經濟上都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因而沿岸的各國誰也不願放棄北冰洋的利益。由於北冰洋是公海範圍,又沒有多少小島,因此無法建立專屬經濟區,所以紛爭不斷,而斯瓦爾巴島作為北冰洋上少有的島嶼,成為必爭之地。恰在此時歐戰剛剛結束,各國無意再打仗,但又不想放棄自己的利益。於是在1920年便坐了商討解決辦法。經過無數個回合,終於達成了一套大家都能接受的條件。

    因為當時中國戰亂不斷,作為臨時主政段祺瑞,應該說無暇顧及此事,而且北極對於中國來說又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地方。不過,段祺瑞還是決定派團不遠萬里去巴黎簽署這個條約,就是後來的《斯瓦爾巴條約》。現在看,這個條約是當時智慧的各國外交家們在北極地區的一個傑作,也是特定歷史時期世界各種力量平衡的產物。

    這份條約,是中國近代歷史上極為罕見的一份平等國際公約。條約規定,斯瓦爾巴群島歸屬挪威,締約國以及繼承國公民可以自由進出,開展經濟與科研活動,但是不得違反挪威的法令,不得進行軍事活動。

    正是憑藉這份條約,中國才得以在斯瓦爾巴群島的新奧勒松地區建立第一座北極科考站——黃河站。北極地區的石油、天然氣、煤以及可燃冰等資源十分豐富。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與國際社會一道開發、利用北極資源,將是未來發展道路上的一個重要議題。

    你說段祺瑞的貢獻大不大。

  • 3 # 鴻源36264075

    樓上幾位已經很好的全面的,介紹了段祺瑞生平功過。我認為段祺瑞一生清廉號稱六不總理首先是一個有很高修為舊文人。同時他一生從未出賣民族利益,不懼袁世凱公開反對其稱帝乃至晚年落魄仍拒絕日本人的利誘是很骨氣的舊軍人。他迫清室退位,反袁稱帝,粉碎張勳復辟三造共和又是一個能跟上近代發展的開明官僚。後來在鎮壓學生運動中槍殺劉和珍等人,他有責任,但他勇於懺悔素食長跪想贖罪。他的身上有著中國士大夫的骨氣,又有引領國家向近代化的擔當。但由於時代和自身的侷限他失敗了

  • 4 # 溫伯陵的煙火人間

    在民國初年,段祺瑞曾經三造共和,以一己之力挽救國家於水火。

    這位繼袁世凱之後的大軍閥,雖然在1920年的直皖戰爭中失敗,跌落下政治巔峰。但是1924年舉行的國內大人物排名活動中,段祺瑞仍然與胡適並列第四。

    而第一位是孫中山先生,第二位是陳獨秀先生,第三位是蔡元培先生。

    1882年,17歲段祺瑞從安徽出發,靠著11路公交車跋涉千里來到山東,投身到叔叔段從德的軍營中。

    從此,段祺瑞開始了一生的軍人生涯。

    在基層摸爬滾打幾年後,他練出一身的肌肉。翻雙槓、越野跑、耍大刀、開步槍,沒有一樣不是拔尖的。

    憑藉著一身硬功夫和出類拔萃的學識,段祺瑞在1885年考入北洋武備學堂,正式成為北洋的一員。

    四年後,他又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並且被保送到德國留學。在那個文盲率達到百分之95的年代,段祺瑞可謂是“學霸”一枚。

    人的命運啊,當然要靠自我奮鬥,但也要考慮歷史程序。

    段祺瑞很艱難的奮鬥著,不論讀書識字還是基層操練,他都拼盡全力。在德國留學期間,他從頭開始學習外語,就為了掌握德語以便學習德國的軍事知識。

    1896年,歷史的程序向段祺瑞撲面而來,把他裹挾進時代的潮流中。

    北洋新軍在袁世凱、段祺瑞、馮國璋、王士珍等人的努力下,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

    1906年“彰德秋操”,在中外各界的注視下,段祺瑞挺拔的軍人氣質、犀利的目光、手下虎狼般的部隊,給朝廷和外國大使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1911年,段祺瑞已經成為北洋軍僅次於袁世凱的大佬。

    那一年,武昌爆“辛亥革命。”全國形勢一片混亂,紛紛改頭換面擁護革命,清廷的生死存亡就看北洋軍的態度。

    畢竟是將近300年的王朝,說也不敢保證一定成功。

    在“南北和談”中,逼迫滿清貴族交出權力、溥儀退位,就是最關鍵、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這時候,段祺瑞站出來:“我去吧,國家到了這個地步,這種事總要有人去做。”

    1912年,他聯合42位將軍給朝廷發電,終於在推翻了腐朽的滿清政府。街頭巷尾都在說:“段大帥歪歪嘴,發發電報,就把大清給推翻了。”

    這就是段祺瑞一造共和。

    憑藉著多年經營,段祺瑞在民國建立後陸續出任陸軍總長、國務總理,走上人生巔峰。

    而他一路追隨的袁世凱則出任民國大總統,掌握了天下的走勢。江山在手,天下我有。試問有幾人能受得了這樣的誘惑,誰不想世世代代延續下去?

    問題是,其他人只是想想,袁世凱就真的幹了。

    1915年12月23日,袁世凱在天壇祭祀,正式成為“中華帝國洪憲皇帝。”可段祺瑞卻獨自坐在家中,大罵:“袁公,作孽。”

    好不容易推翻皇帝了,大家都可以競爭總統的位置了,拼什麼你袁世凱就要吃獨食?

    梁啟超、蔡鍔發起護國運動、北洋內部人心思變,袁世凱只用了83天就走到了窮途末路。

    袁世凱去世前,宣佈取消帝制,段祺瑞又以國務總理的名義整頓全國秩序,讓國家恢復到正常軌道上來。

    這就是段祺瑞二造共和。

    袁世凱去世後,北洋開始逐漸分裂。

    繼任的大總統黎元洪一心想要奪權,就罷免了段祺瑞的總理職務。北洋沒了頂樑柱,給張勳看到了機會。

    1917年,張勳率領5000軍隊衝進北京,擁護溥儀登基,清朝復辟。

    面對共和還是帝制的選擇,黎元洪沒有能力做這道題,只好把段祺瑞請回來。段祺瑞不計前嫌,厲兵秣馬討伐張勳。

    最終,溥儀小朝廷只存在了12天,就宣告破產。

    段祺瑞三造共和。

    歷史就是一條拋物線,登上了頂峰就是下落的開始。

    重任總理的段祺瑞,很快就因為統一中國的方式與大總統馮國璋起來摩擦。為了化解矛盾,段、馮約定同時下野,但是段祺瑞仍然透過“安福系”在幕後操縱大權。

    1920年,直、奉組成反段聯盟,拉開架勢在北京打了一架。

    好漢架不住狼多,段祺瑞的邊防軍在5天內損失大半,徹底失去了政治本錢。北洋政權,被直、奉兩系的人馬控制。

    段祺瑞就此從巔峰期跌落,再也沒有回到當年的輝煌。

    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推翻直系大總統曹錕。

    為了平衡各派系利益,馮玉祥與奉系等軍閥商議,請失去軍隊的段祺瑞出山,擔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臨時執政。

    反正沒有牙齒的老虎,也構不成威脅,這時候的段祺瑞,不過是一個象徵性的符號罷了。

    1926年3月18日,數千名學生和市民舉著白旗,來到執政府門口舉行“反對八國最後通牒的國民大會。”

    面對聲勢浩大的遊行,場面一度失控,軍隊的暴力導致47名學生當場死亡。面對這樣的悲慘事件,身為國家元首的段祺瑞長跪不起。

    第二天他就向國會辭職,從此一生再也不過問政治事務,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 5 # z山海

    如何評價段祺瑞?

    首先,段祺瑞是一個軍閥,北洋皖系軍閥的首領。

    段祺瑞,安徽省合肥市人,與晚清重臣李鴻章世稱“李合肥”一樣,段祺瑞也獲得“段合肥”稱謂,實為合肥籍兩大名人。

    段祺瑞在清末投身袁世凱創辦的北洋新軍,暫露頭角,號稱北洋之虎的段祺瑞與北洋之龍王士珍、北洋之犬馮國璋、合稱北洋三傑,助袁世凱迫清末帝溥儀退位,進而奪取中華民國大總統,出力不小。 袁世凱亦投桃報李,予以段祺瑞重任,授以中華民國北洋政府陸軍總長、國務總理等要職,袁世凱死亡後,在分裂的北洋軍閥派系中,成為皖系軍閥首領。

    在其後走馬燈似的北洋軍閥各派系組織的北洋政府中,四任陸軍總長,四任國務總理,一任參謀總長,一任臨時執政為國家元首,儼然北洋政府不倒翁。

    迫清帝遜位,反對袁世凱稱帝,率軍平定忠於清廷的地方軍閥“辮帥”張勳擁立溥儀復辟鬧劇,故有“三造共和”之譽。

    段祺瑞曾 派遺得力干將徐樹錚,率軍長驅漠北,以強硬手段,武力收復鬧獨立外蒙古,維護國家統一。

    段祺瑞也曾鎮壓學生運動,槍殺愛國師生,製造“三.一八”慘案,難逃其咎。

    段祺瑞,在北洋軍閥、政客中,素以為官清廉,不蓄私產聞名,下野後借居友人寓所,無錢僱傭下人,老部下、老兵志願前來服務;且有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佔“六不總理”之譽。

    段祺瑞晚年信佛吃素,日本侵佔華北後,拒絕日本人拉攏出山組織偽政權,應國民政府之邀,毅然決然離津南下赴滬,保持晚節。

    綜觀段祺瑞一生,有功有過。

    僅供參考。

  • 6 # 曉木曰兮歷史系

    段祺瑞是李鴻章的老鄉,早年留德後歸來就在北洋任職。袁世凱小站練兵將其納入麾下,開始了其飛黃騰達的一生。袁世凱麾下的北洋三傑,段祺瑞為虎。段祺瑞鎮壓叛匪,協助袁世凱練兵,頗有功勳,在晚清最後幾年已經成為一品大員了。他也是民國第一位陸軍總長,也是第一位組閣的軍人,長期擔任國務院總理兼陸軍總長,掌管全國軍政實權。段祺瑞是民國成立後最合適的陸軍總長人選,這個沒有問題。段祺瑞個人慾望也不強,但權欲和統治欲很強。 段祺瑞一生最大的功勞就是兩件事,第一就是人所眾知的三造共和,第二就是晚年拒絕附日。同樣他一生最飽受詬病的也是執政時期的親日外交。 三造共和,第一造是逼迫清帝退位,袁世凱主謀,他是具體執行者,而且由他領銜前線將領通電全國; 三造共和,第二造是抵制袁世凱稱帝,他反對袁世凱稱帝,但袁世凱畢竟有恩於他,沒有袁世凱也就沒有他,所以他聯合北洋將領消極暗中抵制,逼迫袁世凱取消抵制; 三造共和,第三造是反對張勳復辟,張勳調停府院之爭卻進行復闢,黎元洪免去段祺瑞,段祺瑞避往天津,馬廠誓師,揮軍平叛,此後中國再無帝制。 1920直皖戰爭之後,段祺瑞被迫下野,但影響猶在,1926成為執政,但已無實權,最後避居津門。九一八後,日本大肆侵擾華北,尋求代理人,段祺瑞是首選目標,段祺瑞拒絕附日,最後應國府之邀南下上海,以全晚節。 1916-1920是段祺瑞的執政時期,這一時期他力主武力統一,是中國公開主張武力統一的第一人,後人也無不延續此政策,推行武力統一,不過稱呼不同。為了武力統一,組建安福國會,破壞南北議和,對日借款組建參戰軍和西北邊防軍。對日的西原借款一直飽受詬病,但單純從借款內容和抵押擔保來看,借款不像善後大借款那樣有那麼多折扣,實際借款百分比很高。還有那些抵押的東西,基本沒什麼實際意義。1.45億日元的借款,就第一期500萬日元后來還了,剩下的根本就沒還,其實原來段祺瑞也沒有想過要還。這些借款大部分用於軍政部門的行政開支了,沒多少購買軍火打內戰的。因為參戰有專門的參戰借款,購軍火也有專項借款。段祺瑞執政任內親日,一定程度上也是無奈之舉。當時一戰正在進行,各國關注的重點和精力都在歐洲,中國問題自然暫時不太重要了。中國傳統的聯歐美製日俄的外交策略此時是無法使用的。所以段祺瑞政府為了自身和北洋集團的生存也只能依賴日本。恰逢此時日本寺內內閣也改變了大隈內閣的強硬外交,主張緩和對華關係,這也都成了段祺瑞和曹汝霖後來可以解釋任內不是親日派的藉口。說到南北議和,段祺瑞集團的確阻撓和破壞了。其實如果南北雙方能夠議和成功自然是好事,但實際上根本不可能成功。南北雙方看起來只是兩方,但北洋內部派系眾多,南方內部也派系複雜,所以議和是一群人在商量,根本不是兩家在商量,要是單純兩家解決倒好了。北洋實力佔優勢,自然不願出讓更多權益,南方是想借此緩和北方攻勢謀求自身利益,至於孫文,南方政府只是打著他的旗號而已。此外各國對議和也是各有盤算,所以南北議和不可能成功。再退一步講,就算議和成功,也難保長久。議和成功後還有許多問題是難以解決的。當時在南北雙方掌權的都是軍閥,軍閥們各有各的利益,利益一邊戰事難免。例如直系在弱勢時候主張南北議和,直皖戰爭後直系實力膨脹,就主張武力統一。張作霖打了敗仗退往關外就閉關聯省自治,打贏了就入主中原妄圖統一天下。 段祺瑞一直以袁世凱的接班人自居,但實際上段祺瑞根本無法接班袁世凱。袁世凱生前沒有指定接班人,也似乎沒有培養過接班人。曾國藩有李鴻章接班,李鴻章有袁世凱接班,袁世凱則沒有。袁世凱似乎想讓袁克定接班,但他也知道袁克定沒那個能耐。袁世凱在位,北洋內部則任何人即便心懷不滿但也無人敢公開為之作對,最多暗中消極抵制。袁世凱一死,許多人都起覬覦之心。段祺瑞、馮國璋、王士珍、徐世昌是地位最高的,但也是平級,誰都壓不住誰。徐世昌有人望和治國之才,但手無軍隊,且生性淡薄;王士珍軍政兼備,但無意政壇;馮國璋手裡有軍隊長於作戰,但才能有限人望不高;段祺瑞有威望和號召力,有野心,但無嫡系軍隊且太依賴徐樹錚。段祺瑞的一生與小徐即徐樹錚聯絡緊密,小徐確實有經天緯地之才,也忠心於段祺瑞,但恃才傲物且目中無人,經常自作主張,給段祺瑞製造出一些棘手的難題,而段祺瑞雖然也覺得小徐有時候手法太過,尤其是不該殺陸建章。但卻一味偏袒縱容,以致於無法挽回。袁世凱出身大族,雖無功名,卻為人仗義疏財,遍交中外四方豪傑,所以各地來投者極多。立憲派、守舊派、開明派、實業人員和商賈大亨以及外國公使等等各種人員都與袁世凱有不同尋常的交情,起碼也都覺得當時只有袁世凱有穩定的能力,連孫文也曾承認穩定局勢不如袁世凱。與袁世凱打過交道的張作霖後來曾說近世以來唯項城(袁世凱)有智力和能力統一全國,可惜誤於宵小。一個一把手能否成功,用人不能侷限於一人一地一隅,這是起碼的標準。袁世凱這方面絕對強於以後北洋歷代統治者,段祺瑞這方面遠不及袁世凱,所以僅從用人而言,段祺瑞也不可能具備袁世凱的能力,遑論接班了。

  • 7 # z山海

    如何評價段祺瑞?

    首先,可以肯定的,勿庸置疑,段祺瑞是一個北洋軍閥,而且是北洋軍閥的首領,北洋皖系軍閥的首領,一個保持晚節的軍閥首領。

    一、段祺瑞,安徽省合肥市人,與晚清重臣李鴻章世稱“李合肥”一樣,段祺瑞也獲得“段合肥”稱謂,實為合肥籍兩大名人。

    段祺瑞在清末投身袁世凱創辦的北洋新軍,暫露頭角,號稱北洋之虎的段祺瑞,與北洋之龍王士珍、北洋之犬馮國璋,合稱北洋三傑,助袁世凱迫清末帝溥儀退位,進而奪取中華民國大總統,出力不小。

    袁世凱亦投桃報李,予以段祺瑞重任,授以中華民國北洋政府陸軍總長、國務總理等要職,袁世凱死亡後,在分裂的北洋軍閥派系中,成為皖系軍閥首領。

    在其後走馬燈似的北洋軍閥各派系組織的北洋政府中,四任陸軍總長,四任國務總理,一任參謀總長,一任臨時執政為國家元首,儼然北洋政府不倒翁。

    二、享有“三造共和”之美譽,收復鬧獨立之外蒙。

    迫清帝遜位;

    反對袁世凱稱帝,為其一生最大亮點;

    率軍平定忠於清廷的地方軍閥“辮帥”張勳擁立溥儀復辟鬧劇,故有“三造共和”之譽。

    派遺得力干將徐樹錚,率軍長驅漠北,收復鬧獨立外蒙古,維護國家統一。

    徐樹錚

    三、段祺瑞,一生最大的汙點。

    段祺瑞在其執掌北洋政府時,面對愛國學生運動,出於軍閥本質決定,殘酷鎮壓愛國學生運動,面對手無寸鐵的愛國師生,悍然下令槍殺愛國師生,製造近代史上著名的“三.一八”慘案,難逃其咎,留下一生不可抹除的汙點,歷史銘記。

    四、段祺瑞,在北洋軍閥、政客中,素以為官清廉,不蓄私產聞名,下野後借居友人寓所,無錢僱傭下人,老部下、老兵志願前來服務;且有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佔“六不總理”之譽。

    綜觀段祺瑞一生,有功有過,功過參半吧!

    僅供參考。

  • 8 # 必讀歷史

    段祺瑞(1865-1936),字芝泉,曾用名啟瑞,晚年號稱"正道老人",生於安徽合肥,所以又稱"段合肥"。中華民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號稱"北洋之虎",皖系軍閥首領,孫中山"護法運動"的主要討伐物件。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11月1日段祺瑞胃病突然發作,2日在醫院病逝,終年七十二歲。

    1882年的冬天,段祺瑞第一次出遠門,年僅17歲。他從老家合肥徒步走到山東威海叔父的軍營,走了上千公里。誰又能夠想到,這個17歲少年第一次出遠門,就走出了他波瀾壯闊的人生。從此,他跟著叔父南征北戰,學排兵佈陣、上陣衝殺,毫無懼色。1885年,李鴻章在天津創辦北洋武備學堂,面向全國招生20歲的段祺瑞以全國第一的成績考入北洋武備學堂。入學後,他被分在炮兵科學習,從此痴迷打靶,百發百中。

    四年後,段祺瑞以全國第一的成績順利畢業。這一年,清政府選派學生赴德留學,全國僅有4人,“段祺瑞”赫然在列。1890年冬天,段祺瑞學成歸來。後隨袁世凱到天津小站編練新軍,任炮兵營統帶。到1895年,段祺瑞官任中國第一支野戰炮兵部隊司令。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革命氣勢如摧枯拉朽,而末代皇帝溥儀拒不退位。當黎元洪,馮國璋等人持觀望態度遲遲不肯表態時,46歲的段祺瑞挺身而出聯合北方諸軍統兵大員42人,代表40萬將士,給清廷發千餘言的電報。1912年2月12日,清帝正式退位。

    大清亡了以後,袁世凱有心稱帝,段祺瑞則多次入袁府,苦心規勸,而袁世凱根本不聽。段祺瑞就站出來,第一個公開反袁。袁世凱在天壇祭祀正式稱帝,段祺瑞則拒絕參加。但是當袁世凱死後,他以民國總理的身份親自扶棺送老友一程。

    1918年3月,段祺瑞再任總理時,國家已是窮困至極,無奈之下,“承諾”各種條件,向日本借款6筆,共計5億元。用這5億,開礦、練兵,國才算維持下去。但這筆錢,自始至終未還日本。段祺瑞用近乎“耍無賴”的方式挽救這個國家,他是那個年代裡,真正能夠決定中國走勢的人。

    1936年11月2日,段祺瑞因胃病突發救治無效在醫院病逝。彌留之際,他還心繫國事,留下親筆遺囑,向政府提出有名的“八勿”之說,為國家“復興之道”。這“八勿”包括“勿因我見而輕起戰爭,勿尚空談而不顧實踐,勿興不急之務而浪用民財,勿信過激言行而自搖邦本。講外交者,勿忘鞏固國防;司教育者,勿忘儲存國粹;治家者,勿棄國之禮教;求學者,勿騖時尚之紛華。”段祺瑞的“八勿”之說體現了其一生的政治、軍事、外交、教育等各方面的主張。

    如果說段祺瑞最大的汙點,那麼就莫過於“三·一八慘案”。 1926年3月18日上午十點左右,數千名學生和市民高舉白旗,來到執政府舉行“反對八國最後通牒的國民大會”, 遊行中,場面失控,造成47名學生當場死亡,但段祺瑞當時並不在執政府,開槍也根本不是他本人下令。聽到學生去世之後,他不是立馬下令封鎖訊息而是跑到事發現場,長跪不起,痛哭不止。第二天,他就向國會引咎辭職,表明從此一生不再過問政事,並終身食素。這次慘案發生時,章士釗正擔任段祺瑞臨時執政府的秘書長。段祺瑞執政府因為鎮壓學生運動,而背上罵名。

    民華人說段祺瑞:有容人之心,更有成人之美,是為君子也!段祺瑞在任時,定下六個規矩: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佔。

    人送段祺瑞外號“六不總理”。在權力江湖,段祺瑞清廉不貪。在國家面前,兢兢業業,臨危不懼。在女色面前,更是坦蕩磊落,不掩君子本色。

    大學問家梁啟超這樣評價段祺瑞:“不顧一身利害,為國家勇於負責,舉國中恐無人能比。”在小編看來,支離破碎的歷史之中,掰開揉碎了看都是血肉。重新來審視段祺瑞這個人,看到的全是一個渺小人物掙扎時的心酸與無奈。這個社會,縱有千古,橫有八方。上下五千年,真正應該尊重的,不僅僅是那些勝利者,而應該是那些“盡人事順天命”的人。

  • 9 # 茶於範兒後

    “娜樣紀念歷史”的回答,僅供參考。

    段祺瑞是中國封建社會向近代過渡的關鍵人物,功過皆有:

    (一)三造共和

    段祺瑞一生中曾經“三造共和”。1911年,段祺瑞率前線北洋將領46人聯名致電清政府籲請清帝退位,結束了中國延續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袁世凱稱帝時,他反對帝制。1917年張勳復辟,段祺瑞率兵討伐,使復辟破產。加速了中國走向共和。

    (二)收復外蒙

    段祺瑞趁俄國爆發十月革命,無暇顧及外蒙,派徐樹錚一舉收復外蒙,保證了中華民國的領土完整與主權統一。

    (三)“三.一八”慘案成為汙點

    1926年3月18日,段祺瑞執政府下令向集會抗議的北京群眾開槍,打死四十七人,傷二百餘人,成為政治汙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東邪西毒”和“南帝北丐”是哪幾位?叫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