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紫色的蒲公英2878
-
2 # 林cC2
和古箏沒什麼多大練習
男生完全可以學古箏 而且有非常大的優勢
因為男生得手指非常有力量 彈出來的音色就會非常好聽
而且很少有男生學古箏 所以說男生比女生的機會大
打個比方校藝考收3個古箏專業的學員 而報考的人有100個 其中只有兩個男孩剩下的人都是女孩 只要你談的差不多少 就會被錄取。
男生彈古箏 要注意情感的細膩 和肢體的表達 音樂表現。
我說肢體的表達 音樂表現 不要就想成很女性那種柔美的表現,因為同一首曲子男生彈出來的情緒和女生彈出來的情緒是不一樣的。這些 等你以後學了 老師就會告訴的。
在我們學古箏這一行 全國最厲害的就屬王中山老師了 他也是男的。 你可以上網看看王中山老師的影片。真的不錯。
-
3 # 酥酥蘇菲婭
當然好。首先第一點,男生學幾樣技藝傍身,不但能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還能修煉自身氣質和品味。
而且,現在的女孩子有哪個不喜歡文質彬彬、溫文爾雅的異性,要是你外形上再稍微打扮一番,怕是狂蜂浪蝶、飛蛾撲火都說不定!再者說,哪怕你不想當興趣愛好了,想專門從事教學行業,一般男性在音樂領悟的教學道路上還是蠻受大家歡迎的,畢竟誰不喜歡長得好看又有才華的人呢。
-
4 # 燈下落筆
大家好我是沒毛苔非常高興來參與這個話題.
自我本身看法現在男孩子學古箏的我感覺會比較少一點,但是藝不壓身,多學會一樣東西也是對自己有好處的,可以從中學到很多東西的。
因為古箏是中國古老的撥彈樂器之一,形成流傳於秦地(主要是陝西、甘肅一帶),盛行於隋唐。隨著歷史的變遷,流傳到全國及亞洲不少地區。史稱秦箏。對箏的起源,說法不一,主要有三種見解: 第一種認為:箏淵源於瑟。唐趙磷《因話錄》記述:“箏,秦樂也,乃琴之流。古瑟五十弦,自黃帝令素女鼓瑟,帝悲不止,破之,自後瑟至二十五絃。秦人鼓瑟,兄弟爭之,又破為二。箏之名自此始。宋代《集韻》中載有:“秦人薄義,父子爭瑟而分之,因此為名。箏十二絃,蓋破二十五而為之也。”日本第十七世紀元祿年間宮廷樂師岡昌名所著《樂道類集》中記載有:“...或雲:秦有婉無義者。以一瑟傳二女,二女爭引破,終為二器,故號箏。”二人爭瑟,而產生了“箏”。
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記載:“古箏五絃,施於竹如築,秦蒙恬改於十二絃,變形如瑟,易竹於木,唐以後加十三絃。”這一段文字記述了蒙恬曾改革了箏。
中國古書籍對箏最早的記載,可算是戰國策中的齊策,”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馨築,彈箏.”漢應劭在風俗中演義曾說:”公按—樂記:五絃築身也.今弁京二州形如瑟,不知誰所改作也.”大樂令壁記中則作如下的說法:”箏與瑟正同而弦少秦人有一瑟而爭,蒙括中分之,令各取半,因名秦箏然.”
關於古箏的來源可分為幾類:一為蒙括所造;二為瑟所簡化;還有由簡單樂器所演變的說法.現闡述如下:對於箏為蒙括所造一說,許多人抱著遲疑的態度.在舊唐書音樂志中提到:” 箏”本秦聲也,相傳雲蒙括所造,非也.制與瑟而弦少.案京房造五音準如瑟,十三絃,此乃箏也.”瑟,相傳為伏羲氏所創,是一種遠古時期就出現的樂器.
也有學者提出不同的看法,認為古箏是淵源自古代遊牧民族,一種便於捷帶,尺寸不大,弦數不多的簡單樂器,而非由漢族的既大又複雜的瑟演變而來(現今的尺寸為216cmX54cm,25弦),就體積來講,箏只有三尺多,而瑟卻有六尺多,那是因為漢族過的是固定農業生活,使用大型的樂器並不會不方便,北方或西方的遊牧民族卻不然,小巧的樂器反而教適合他們;就製作材料來講,箏字從竹,可能原為大型竹字所制,瑟則為梧桐木製作,材料完全不同(雖後來的箏也為梧桐木製作,不過被認為是改良的結果);就發聲來講箏聲是高急激昂,瑟音卻是雍容柔和,為兩種不同的發聲領域.綜合這三點,說明箏是由遊牧民族所用的樂器演化而成,而非由瑟演化改良的並不為過.不過經過歷史的演變,在秦亡後,琴箏逐漸被改良,從形狀,材料,甚至聲音都變的近似瑟,所以箏被稱為小瑟也是可以接受的.
箏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民族樂器,源於秦而盛於唐;近幾十年來,發展很快,流行之廣,不遜唐時“奔車看牡丹,走馬聽秦箏”的盛況。 箏,又稱為秦箏、古箏。稱為秦箏,是因為它源於中國戰國時期的秦國(今陝西地區);稱為古箏,就像七絃琴被稱為古琴一樣,是因為它的歷史悠久。箏傳到高麗、日本和越南以後,又演變成高麗的伽椰琴、日本的箏道和越南的十六絃琴,在音樂上各具特色。 《史記·李斯諫逐客書》有記:“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目者,真秦之聲也……。”《漢書.鹽鐵論》亦有記:“往者民間酒會,各以黨俗,彈箏鼓缶而已。”這說明箏在當時都已成為家喻戶曉的樂器了。 但是,令人感到詫異的是,在中國箏的發源地,即今之陝西地區,“真秦之聲”的箏樂卻幾乎近於絕響。六十年代初,筆者曾赴陝西地區採風多時,耳聞目睹這個地區豐富多采的戲曲和民間音樂,在其他地區實為少見,正是“百戲雜陳”,大至秦腔、眉胡、線腔、碗碗腔,小至端公戲,陝北道情、說書,或西安鼓樂等,其間傳統的慣用樂器均不為少,但唯獨無箏或極少用箏;只有在榆林地區才用箏作為伴奏樂器,跟洋琴、琵琶,三絃一起在榆林小曲的伴奏中出現。 民間的演奏者僅幾位年長的銀匠、木工等手藝人,一般都是採用大指和食指演奏,是比較原始的演奏方法。但可以把榆林小曲看作是秦箏的餘緒. 在漫長的歷史變遷中,秦箏東漸南移,跟當地的戲曲,說唱和民間音樂相融匯,結果形成了許多各具特色的流派和風格. 傳統的箏樂被分成南北兩派,但仍可以作更進一步的較為細緻的區分,諸如河南箏、山東箏、潮州箏、客家箏、浙江箏等。本文所介紹的只是漢民族箏樂的五個主要流派,並不包括中國少數民族北韓族的伽耶琴和蒙古箏“雅託葛”。 從《史記》、《漢書》中所記載的文字來看,箏在秦漢兩代已有相當普遍的發展。在東漢,漢光武帝建都洛陽,而北宋建都汴粱(即今之開封),都是在河南地區,而在這個地區早就流行著民間音樂“鄭衛之音”,秦箏隨著遷都流入河南,翻出了新聲,如曹植有詩曰:“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他還寫過:“笙聲既設,箏瑟俱張”、“何以忘憂?彈箏酒歌”,從這些詩句裡可見曹植對古箏藝術是很熟悉的,甚至是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曹植是三國魏人,亦即今天的河南人,從他的詠箏詩中,或可稍窺河南箏的風貌。 河南箏,“奮逸響”,恰似河南人的性格和語言高亢粗獷,明朗諧趣。當然,這指的是一般風格。河南箏在演奏上有一個很大的特點是和這一風格相當吻合的,就是右手從靠近琴碼的地方開始,流動的彈奏到靠近“嶽山”的地方,同時,左手作大幅度的揉顫,音樂表現很富有戲劇性,也很有效果,在河南箏中,把這一技巧稱為“遊搖”。 河南箏的曲目可以說是直接來自民間說唱音樂和戲曲音樂。河南曲子是歷史悠久的民間說唱音樂,清以後衰落了,只有南陽地區還十分興旺,所以又稱之為南陽鼓子曲。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帶有唱詞的“牌子曲”和純器樂的“板頭曲”。箏在其中作為重要的伴奏樂器出現,同時,也脫離說唱而獨立演奏。 過去,藝人相見,就經常首先演奏一首板頭曲以會知音,並易名為《高山流水》,這或許是撫今追昔,跟鍾子期與俞伯牙結為知音的故事相聯絡吧!今天所儲存下來的許多河南箏的傳統曲目中,大量的就是這種扳頭曲,人們常稱之為“中州古調”或“中州古曲”,如《哭周瑜》、《嘆顏回》和《蘇武思鄉>等都是.在河南曲子中,一些短小的曲牌在流傳過程中又逐漸形成了一種有角色分工,可以上臺表演的形式“小調由子”,今天它已成為一個很著名的劇種“河南曲劇”。小調曲子原來比較筒單,但後來,旋律發展了;箏在伴奏中地位重要,在演奏上也逐漸具備了它的個性,這兩者的結合,形成了它在音樂上獨有的美;給人以吸引力。 談河南,人們很容易想到山東,因為這兩個地區相鄰.從語言到習俗有許多相近的地方。山東箏也有很長時間的歷史,如〈<戰國策·齊策》有記:“臨淄其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擊築、彈箏”,所以不少人稱山東箏為齊箏。它的流傳主要在包括鄆城和鄄城在內的荷澤地區,這個地區的民間音樂甚為流行,被人們譽為“箏琴之鄉”,出過不少民間說唱和戲曲,民間器樂的演奏人才,美譽一直保留至今。 在一百二十回本的《水滸》中,有關忠義堂上菊花會的描寫,其中寫道:“……且說,忠義堂上,遍插菊花,各依次坐,分頭把盞。……馬麟品筲,樂和唱曲燕青彈箏,各取其樂。”這一段文字的描寫可以說是小說家的創作,但“品筲”、“唱曲”、“彈箏”這些名詞的出現,恐怕不會不和當時社會的民間生活毫無聯絡的。而且書中所描寫的首領宋江也正是鄆城人,其中所唱之曲亦有很大可能即為今天的山東琴書。而今天所保留下來的許多山東箏曲就是出自山東琴書,其中一部分是作為琴書的前奏出現的琴曲,跟河南板頭曲相似,有六十八板“大板曲”,像〈漢宮秋月》、《鴻雁捎書》等都是;另外,也有由山東琴書的唱腔和曲牌演變而來的,如《鳳翔歌》、〈疊斷橋》就是。 箏在山東盛行一時,我們還可以在〈金瓿梅詞話〉中找到證據,書中有很多地方都寫到用琵琶、弦子和箏等樂器來為唱曲伴奏,直到清時,蒲松齡在他的文學名著《聊齋》中,也多處有彈箏的描寫,以《宦娘》一篇為甚。蒲松齡雖為蒙族人,但定居山東,他對箏的描述,決非牽強附會。 此外,在魯西的聊城地區臨清一帶,民間也很流行箏的演奏,近代也出現過知名的箏演奏家。 山東箏過去多用的是十五絃,外邊低音部分用的是七根老弦,裡邊是八根子弦,俗稱“七老八少”。演奏時,大指使用頻繁,剛健有力。即令是“花指”,也是以大指連“託”演奏的下花指為多;而左手的吟揉按滑則剛柔並蓄;鏗鏘,深沉。一如山東人的個性耿直、樸實,透過語言和音樂似乎也表明了這一點。 在廣東,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樂種——潮州音樂,隨著潮汕人的足跡,潮州箏和潮州音樂的流傳範圍相當廣,由中國內地以至海外許多地區,我們都可以聽到這一富有南國情調和色彩的音樂。要追溯它的淵源,一層一層,甚至可以延伸到很遙遠的年代。 1956年,中國著名戲劇家歐陽予菁訪日,曾將在明代嘉靖年間重刊的《荔鏡記》刻印本複製品帶回中國,其中可以看到有多處標明為潮調曲牌名,從戲曲音樂和民間音樂的一般發展關係來看,潮州音樂的形成和發展當在比此更早的年代。如此,亦不妨將此一年代推論至唐。唐玄宗開元年間,推崇佛教,在各大州府興建寺廟,潮州的“開元寺”亦在此期間建成,從寺廟樂曲、佛曲和潮樂的許多樂曲的關係來看,說潮樂形成於唐還是有相當根據的。從現在保留下來的十大套來看,也多為唐代的大麴和宋元的套曲。唐憲宗年間,喜好音樂的韓愈被貶為潮州刺史,他很有可能將唐代的音樂文化帶到嶺南地區。潮州人為緬懷韓愈,將梅江和大靖溪易名為韓江,而潮州音樂亦有稱之為韓江絲竹的。此外,我們還可以作大膽的假設,即在秦時,“真秦之聲”的秦箏就已流入嶺南地區。因為秦在嶺南曾屯兵數十萬,並設南海郡;而且,我們把現時的秦腔、眉胡等陝西地區的戲曲、民間音樂和潮州音樂在調式及四級,七級音等方面作一比較的話,則不難發現,它們之間居然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恐怕不會是偶然的。潮樂的古老歷史和豐富多采的音樂形式,引起不少民族音樂學者的重視和興趣,有些學者指出,潮樂所用的古老樂譜“二四譜”實際上就是由箏譜而來,如是,亦可見箏在潮樂中的特殊地位,而實際上,箏也從其他潮樂樂器中脫穎而出,同時以精彩的獨奏形式出現在樂壇上,成為獨樹一幟的潮箏。 潮箏和潮樂一樣,都有“重六”、“輕六”等好幾個調的叫法,歸結起來,實際上就是彈箏時透過左手按音的變化,以達到幾種音階和調式的組合形式, 而且音律也不同於十二平均律和其他地方的民間音樂,所以可以說,潮州音樂是中國民間音樂中一束古老而又奇異的花朵。箏能自成一格而有別於其他樂器,至為重要的就是左手按滑音的變化,即所謂以韻補聲,舍此,則很難言箏樂的流派和發展。在潮箏中,這一手法的運用可以說是到了十分絕妙的地步。 潮汕語言比較平和,潮箏音程的跳動也不大,比較文靜委婉,按滑的起伏變化則細膩微妙,主要是起潤飾作用,但是,右手彈弦後,左手多數必以吟揉按滑來加以潤飾,也就是潮州樂人所說的“彈按尾隨”的手法。這一手法的運用,加上“勒弦”加花的頻密使用,形成潮箏流暢華麗而又旖旎迷人的風韻。 一般的講,在潮箏中,“輕六”調錶現的情趣比較明快;“重六”調比較深情莊重;“活五”調具有六聲音階的特色,表現比較悲側纏綿;“反線”調錶現則為輕鬆活潑。 此外,還有一種“輕三重六”調,它類似“反線”,所以,潮州樂人中,亦有把它歸到“反線”這一類的。在民間,用箏等撥絃樂器來演奏古樂“詩譜”稱為弦詩樂。《柳青娘》是弦詩樂中最為流行的一首樂曲,它雖不屬大套曲,但它包括“輕六”、“重六”、“活五”和“輕三重六”四種調,曲調又優美,極具潮樂的特色,在潮樂中稱之為“弦詩母”,意即樂曲之母,在學習潮箏時,《柳青娘>>是必不可少的曲目。 在潮箏中,《寒鴉戲水》是眾所推崇的一首優秀曲目,流傳甚廣。但遺憾的是,或許是由於諧音訛傳,或許是由於雅興所致,有些人將曲名易名為《寒鴨戲水》,或日《水上鷗盟》。不過,從潮州樂人沿襲下來一慣所稱,或是從潮陽地區所保留下來的《箏詩原本》及《二四譜》等古譜來看,均稱為《寒鴉戲水》,而非《寒鴨戲水》,為完整的保留和繼承傳統音樂文化起見,當以原稱為妥。此外,像《月兒高》,《錦上添花》等也都是潮箏中常用的曲目。 在廣東,箏樂還有一個著名的流派;即客家箏,或曰漢調箏。 南宋時期,中原河南、湖北一帶的百姓,為避元兵的擄掠而南下到粵東和閩西等地,當地的百姓稱他們為“客家”,客家不僅帶來了異鄉的習俗,還帶來了古老的中原音樂文化,帶來了古樸的“中州古調”和“漢皋舊譜”,跟當地的音樂、語言、習俗相結合後,逐漸形成了一種具有獨特風格的音樂,當地人稱之為客家音樂,或外江弦、儒家樂,多在廣東大埔、梅縣和汕頭一帶流行。二十年代,汕頭報社的錢熱儲先生提議將“外江戲”改名為“漢劇”,得到大家的認可,於是,外江弦、儒家樂等稱謂也相應易名為“漢調”或“漢樂”。漢調有鑼鼓吹,和絃索、中軍班這樣合奏和吹打的形式,也有隻用箏、琵琶和椰胡三件頭來演奏的清樂,客家箏曲亦由此而來。 客家是在上述的背景下產生的.那麼,客家音樂自然反映出當時的一點社會生活,據傳《崖上哀》一曲就是哀悼陸秀夫負帝於崖上沉海報國的事蹟的。 客家箏曲很重視樂曲的“板數”並且常用板數來分類,一般把有六十八板的樂曲稱大調,這是和河南的板頭曲一致的,當然從音韻上來講,則不像河南箏那樣高亢激昂,而是以古樸優美、典雅大方見長,在客家箏曲中,〈出水蓮〉可以說是這一藝術風格的典型代表之一。比較短小的曲子稱小調,而二、三十板至八、九十板的則稱為串調。串調板無定數,具有戲曲音樂的特點,這一部分很可能就是由漢皋舊譜而來。 客家箏和潮州箏長期在一個地區共處。自然會相互影響,相互吸收;它們有不少曲目都是相同的,所用箏的形制也一樣,至於不同之處,家箏用的是工尺譜;潮州箏用的是二四譜;演奏時,客家箏多用中指,潮州箏則相對多用食指,而且,前者滑音的音程和起伏多大於後者,使箏聲餘音繚繞,悠揚深長,更顯古樸典雅.在風格上.這也是和流麗柔美的潮州箏不同之處。 流行於浙江、江蘇一帶的浙江箏,又稱杭箏、武林箏,據傳在東晉時箏已傳入建康(南京)了,至唐,則更多見諸於詩詞文字。著名的大詩人白居易,也是一位出色的音樂評論家,他在杭州和蘇州當刺史時就寫過多首聽箏的詩,在〈聽崔七妓人箏〉一詩中寫道“花臉雲鬟坐玉樓,十三絃裡一時愁。憑君向道休彈去,白盡江州司馬頭。”宋的蘇東坡,不僅詩文聞名於世,而且是個出色的民間音樂家,琴箏高手,他被貶失意時。就曾在江蘇鎮江甘露寺北的多景樓上彈箏,以抒情懷,並寫下《甘露寺彈箏》詩一首,其中寫道:“多景樓上彈神曲,欲斷哀弦再三促”在杭州遊西湖時,見一女子在船上“鼓箏,年才二十餘”,遂寫下詞一首,有道“忽聞江上弄衰箏。苦含情,遣誰聽。”在宋的宮廷教坊,擁有不少的樂工,按樂器分類,把他們分成十三色(部),其中一部就是箏,這在周密的〈武林舊事〉、耐得翁的《都城紀勝》等筆記小說中都可以見到記載,並且記錄了箏色部頭的人名及著名的箏手,甚至還有演奏的曲目。由此,可以想象,當時箏樂的發展應該有不低的水平。 從近代的一些資料來看,杭箏和過去流行的一種說唱音樂“杭州灘簧”有深厚的血緣關係。杭州灘簧有慢板、快板和烈板三種基本唱腔,箏作為伴奏樂器在其中加花伴奏,逐漸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四點”演奏手法,從技巧的角度來看,在其他流派的箏樂中也有所採用,但不像浙江箏用得突出,明顯的形成了一種演奏上的特點,並有了專稱。“四點”手法在浙江箏中的運用經常給人以活潑明快的感覺,在現代創作的一些箏曲中,也常採用這一手法。 浙江箏和江南絲竹音樂的曲目有許多是相同的。江南絲竹明朗、細膩、綺麗、幽雅,最近幾十年來,在上海、杭州、蘇州等地已有不少都市化的發展,而浙江箏曲中,像《雲慶》、《四合如意》等則比較多的保留了江南絲竹音樂早期的形態,有清香的泥土氣息,“四點”手法的運用也不少,它以明朗的音色和輕快的節奏,速寫了一幅幅江南水鄉的民俗畫。 浙江箏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一些優秀的傳統古曲,古譜《絃索十三套》所記錄的樂曲,如〈月兒高》、《將軍令》、《海青拿天鵝》等等,“凡十三套,無一不能”。這些樂曲所表現的題材範圍比較廣,演奏手法和技巧也比較豐富,像雙手抓箏的技巧,不少人都認為是五十年代才有的,其實不然,浙江箏名家王巽之先生和前輩蔣蔭樁先生,早在二十年代就已經使用了這一手法;甚至早在1814年榮齋所編的《絃索十三套》中,已記錄了雙手抓箏的手法。 為此,筆者曾專程拜訪了譯訂這本樂譜的著名的國樂研究家曹安和女士,她再次肯定,她的譯訂是完全尊重原譜的。此外,在1935年, 杭州國樂研究社曾經用鉛印刊出《將軍令》的古箏分譜, 在譜後的說明中, 就談到簡易的雙手抓箏的手法。因此,我們可以肯定,雙手抓箏的手法決非始於五十年代,從現有資料看,最遲也不會超過1814年。當然,此後有了更多、更為豐富的發展,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浙江箏中,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搖指”的運用,它是以大指作細密的搖動來演奏,其效果極似弓弦樂器長弓的演奏。嚴格來說,這是在其他流派的傳統箏曲中所沒有的,因為在其他流派所稱的“搖指”或“輪指”實際上都是以大指作比較快速的“託”、“劈”,而浙江箏的“搖指”則顯示了它自身的特點而有別於其他流派。我們可以明顯地從《將軍令》和《月兒高》這兩首浙江箏曲中看到,前者以“搖指”模擬了號角聲聲的長嘯;後者則以“搖指”表現了連綿不斷的歌聲。 浙江箏和杭州灘簧、江南絲竹有深厚的淵源關係,在演奏風格上,一般節律都比較明快,流暢秀麗。同時,又由於浙江箏所表現的題材內容比較廣,手法比較豐富,因而在風格表現上並未完全單一化。像《高山流水》一曲,各地流傳很廣,而最早流傳於浙江一帶,是浙江箏人在傳授時的重要曲目。但在最近幾十年中,由於種種原因,可能失去了原有的一些風貌。樂曲一開始採用了兩個八度帶按滑的“大撮”,是很特別的,這在浙江箏本身也極為少見。這首優秀的傳統箏曲,是出自文人之手,還是來自民間,尚待考證。從旋法和運用的手法來看,《高山流水》一曲是首繪景寫意的作品,音韻鏗鏘古樸。借景抒情,可以和俞伯牙與鍾子期結為知音的故事相聯絡,但不能認為樂曲本身所描述的就是這一著名的音樂故事。浙江箏曲《高山流水》和古琴曲《高山流水》在曲調上毫無共同之處,只是同名異曲而已。在其他流派的箏曲中,如河南《南陽板頭曲》有稱之為《高山流水》的; 山東的《琴韻》、《風擺翠竹》、《夜靜鑾鈴》、《書韻》四個小曲的聯奏,有稱《四段曲》、《四段錦》的,亦有稱《高山流水》的。 以上所述,只不過是我們對中國箏樂源流與風格的初探,而從其中不難發現有兩點共同東西:其一,各個地區的箏樂無不是和本地區的戲曲、說唱和民間音樂相聯絡的,至少對本地區的人來講,會有較強的音樂感染力,也正由於此,儘管箏這件樂器很古老,但它能以較強的生命力在較為廣泛的地區持續的流傳下來。其二,各個流派箏樂的形成與發展,又是和外界的影響與交流分不開的。 也正由於此,使箏樂的流派顯得如此生動和豐富多采,秦地的榆林箏之所以還處於原始或半停滯的狀態,原因之一,即是和外界接觸太少;過於閉塞。當然,隨著今天箏樂新的發展和交流的頻繁,以及秦地箏人的努力,產生包含豐富音樂內容的、有真秦之聲的秦箏流派,是完全可能的。 風格是民族藝術成熟的標誌,中國箏樂有各個流派的風格,說明了中國箏樂的成熟與發展,但本文所述的僅僅是幾個主要地區的箏樂流派,並未論及整個箏樂的風格和個人在演奏藝術上的風格,因為這將涉及到更為複雜的美學問題,希望日後有學者從事這方面的研究,使中國的箏樂能夠進一步發展 。
-
5 # A奔夢
我也非常喜歡古箏,總感覺古箏彈出的曲子比其它樂器彈出的曲好聽。在學樂器的路上,有很多人都會認為學古箏不是很適合男生。今天就想告訴大家的是,男生學古箏可都是潛力派的,有句話就是說“男生不學古箏則罷,用心學起古箏來,那可是絕世高手!”
-
6 # 娛情飯桶說
現今社會,肌肉馬甲線魔鬼身材但是蘿莉臉孔的人比比皆是。
玩男扮女裝或者cosplay的男生,有些甚至比某些女生還要漂亮可愛,惹人喜愛。
所以說,男生不會再是剛猛英氣勃發的象徵,女生也不再是柔弱楚楚可憐的象徵。
所以,男生是可以喜歡比較柔的東西,女生當然也可以喜歡比較剛的東西。
男生都可以穿裙子扮女生了,那學古箏就更沒有什麼了。
那麼問題就不是集中在可不可以,而是你喜不喜歡了。
人們常說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其一,如果男生對古箏只是喜歡聽,還沒到痴迷的地步,我建議就不要學了。
其二,如果男生對古箏很痴迷,常常學習關於古箏的一些知識,也有做過一些較為深刻的談話,那麼至少在態度上,我們可以認定為,男生非常愛古箏,是發自內心肺腑的。那麼我建議可以學。
總之,學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對你的所學是否是很喜歡甚至痴迷的地步。如果是這樣的話,任何的流言蜚語,任何的坎坷曲折,你都視而不見。
一旦踏上學古箏的征途,就要永不放棄,方能成功!
-
7 # 大片影視剪輯
男生完全可以學古箏 而且有非常大的優勢
因為男生得手指非常有力量 彈出來的音色就會非常好聽
而且很少有男生學古箏 所以說男生比女生的機會大
打個比方校藝考收3個古箏專業的學員 而報考的人有100個 其中只有兩個男孩剩下的人都是女孩 只要你談的差不多少 就會被錄取。
男生彈古箏 要注意情感的細膩 和肢體的表達 音樂表現。
我說肢體的表達 音樂表現 不要就想成很女性那種柔美的表現,因為同一首曲子男生彈出來的情緒和女生彈出來的情緒是不一樣的。這些 等你以後學了 老師就會告訴的。
在我們學古箏這一行 全國最厲害的就屬王中山老師了 他也是男的。 你可以上網看看王中山老師的影片。真的不錯。
回覆列表
學古箏應該不分男生和女生吧,只要自己喜歡就可以了,不管在哪方面只要心裡想就大膽去幹,實現自己的夢想,不管成功還是失敗,這輩子都不會後悔了,最起碼我敢於嘗試,敢於挑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