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頭上朗月

    謝邀;答曰:不可以 因為:(一),可將二者的外在表現比較一下,李世民身為唐太宗,流傳千古的開明君主,創立了"貞觀之治";成吉思汗是元朝的創立者,被稱為"一代天驕",為少數民族首次入主中原可謂居功至偉,都是霸氣側漏,名標史冊;(二),再看內在因素,太宗是透過玄武門之變登上大寶皇位的,為此不惜刀光劍影,骨肉相殘,可見其心如鐵石,機謀之深;待穩固政權後,則以人為鏡,從善如流,休養生息,德行天下,建國方略何其縝密明晰;特別是注重大唐文化的滋養薰陶,例如:譽滿海內的唐詩就是明證;還有而今世界各國都建有"唐人街";流行的華夏服裝是"唐裝";影響深遠;而成吉思汗作為蒙古族的英雄,揮鞭所指,縱橫馳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馬背上"的民族何其彪悍英勇,但確否"只識彎弓射大雕"?其三,兩軍決戰豈止是在沙場,還有背後更加深層次的東西,就是上兵伐謀和"攻心為上,攻城為下",論此積澱的深厚與淺薄,高下立顯;以上僅個人見解,敬請指正。

  • 2 # 歷史鹹談

    首先我們從兩者的作戰特點來看。

    李世民。

    李世民的作戰可謂是奇正結合,善用計謀,在正面對戰中也十分強勢,兵種齊全,步兵,騎兵,弓弩手都搭配的十分合理。

    我們都知道在唐朝的時候也有一個遊牧民族,突厥。當時是最大的遊牧民族,強盛時期20萬騎兵南下,逼著李世民簽下白馬之盟。但是後來怎麼樣了,讓李世民派軍神李靖,大將徐世績領兵十萬,利用反間計,聲東擊西,硬剛就把它滅族了。

    成吉思汗。總得來說,成吉思汗善用奇招。從他弱小時在大部落之間殘喘,到最後的縱橫歐亞大陸。他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神速靈活,善於用神速,用從天降的速度和敵人難以想象的計謀和作戰方式,一舉滅敵,達到速勝的效果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以少勝多。

    剛開始成吉思汗的部隊基本上都是騎兵,後在進入中原及中亞以後,大開眼界,積極吸取鄰族鄰邦的各種先進的文化技術。他開發新兵種,配備新裝備,研究新兵法,吸取新人才,組織新軍制,致使他的軍隊代表了當時具有高新水平的一流新型軍隊。

    我們在看看兩者之間的國力。

    李世民。唐朝可謂是最強大的國家,唐滅亡了高句麗、百濟、東突厥、西突厥、高昌、龜茲、吐谷渾、薛延陀、小勃律國(現印巴克什米爾)等等大大小小的帝國無數,勢力進入現在的中亞和阿富汗,最遠到達現在伊朗邊境、黑海一帶。

    那個時候可以說唐朝是世界的中心。任何聽說過唐朝的國家,都會想著辦法過來朝拜。呈現了萬國來朝的盛況,國家極為強盛。國民安居樂業,愛國主義和向心力超強。以唐朝的國力隨時可以抽出幾十萬青壯的部隊,打幾場曠日持久的大戰。因為他有這個底氣和國力來支撐它的消耗。

    成吉思汗我承認成吉思汗是一個偉大的軍事家,但是他能治理好一個國家嗎?我覺得他不能。遊牧民族的天性使得他那個時候,他的治下民眾不會務農耕種,全民皆兵,階級矛盾十分強烈。他的對外戰爭這麼頻繁,未嘗不是轉移矛盾的一種方式。所以說成吉思汗的蒙古國,也就只適合閃電戰,因為他們沒有那麼多的儲備來支撐一場永續性大戰。每次勝利後,搶奪來的財富就直接揮霍,沒了再去搶劫。如果是連續失敗幾次大戰,整個國家都會分崩離析。

    你看在後來的成吉思汗的隊伍在攻打大宋的時候,宋朝那種懦弱的軍隊都能支撐十幾年。每次把他們的部隊打敗,都知道幾年不會有戰事。因為成吉思汗的隊伍要從別的對外戰爭中奪取戰利品,來支撐整個部隊。

    所以說,要是兩者能在一起交戰,我會看好李世民

    也許在剛開始的交鋒中,李世民的部隊會吃虧,但是李世民的部隊完全可以承受這個損失。只要是唐朝整個國家重視起來。全國之力,完全可以把成吉思汗的隊伍吃的死死的。一步步穩紮穩打,步步為營,慢慢向前推進。攻心為上,強兵為輔。堅持一段時間,或者來幾場勝利。不用在打,都會勝利。因為成吉思汗的國家沒有那個基礎啊。

    兩國征戰,並不是只是看看軍事實力,還要看綜合國力。唐朝的綜合國力在全球各國各朝代中都是數一數二的。元朝怎麼和他比!

  • 3 # 夜月下鳴蟬

    我認為不能。假設成吉思汗和李世民在同一朝代,而且公平起見,成吉思汗和李世民都有各自巔峰時期的實力。

    首先,論個人能力,唐太宗李世民和成吉思汗兩個人應該是不相伯仲,至少成吉思汗比突厥的那位吉利可汗要強些。唐太宗和成吉思汗兩個人都是文韜武略之輩,而且兩人都是傑出的軍事將領,不過,單論文采唐太宗可能更好些。

    再看心性,這兩個人都是心性堅韌,極為隱忍,成大事不拘小節,從華人的禮法來看,唐太宗和成吉思汗都有弒殺親人的行為,這隻能說明二人都是有極強的政治野心,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最後,看二人麾下實力,唐朝並不缺馬,而且唐朝的多位將領都有塞外出擊滅國擒賊首的事例,可以說論軍事實力,唐朝不下於成吉思汗,即便成吉思汗的騎兵來去如風,唐朝也有與之一戰的實力。而看戰略縱深和所能支配的資源來看,成吉思汗拍馬也比不上唐朝。

    總的說來,巔峰時期的成吉思汗和唐太宗掰手腕,勝不了。當然,要讓唐太宗滅掉蒙古也不太可能,這種有巨大實力的部落,一般都會避免鋒芒,說不一定早就遷徙到期別的地方稱王稱霸了。

  • 4 # 王老先僧

    問題問得太廣義。如果把兩人身後的大帝國考慮其中。蒙古帝國PK大唐王朝,這屬於偽命題,沒有什麼探討價值。即便探討也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的。中國歷史上沒有同時出現兩個盛世王朝的先例,秦滅六國,變法後的秦國是強盛的一方,宋朝能建立,也是因為結束了五代十國的亂世局面。

    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把這兩個人單獨提出來,抹掉所有盛世王朝的附帶因素。然後把兩人放到一個亂世,雙方各代表不同的政權,李世民代表唐政權、成吉思汗代表蒙古政權,雙方中原逐鹿,看誰能最終取勝,結束亂世紛爭,建立新王朝。

    同屬亂世的李世民和成吉思汗誰會勝利?

    一、雙方長期對峙,最後被第三方滅掉。

    中國亂世的主流歷史上,少數民族多是附庸的角色。即便是少數民族強盛的南北朝時期,鮮卑族北魏也是和南朝的漢族政權長期處於對峙的局面,並沒有一家獨大。而且南北朝沒有持續多少年,後來很快便隨著漢族政權隋朝的建立而結束。北魏的強大,有很大原因來自孝文帝漢化改革。武力值再強,文化落後這個缺點是少數民族不爭的事實。

    自古以來的亂世,一個強盛的大一統國家,一定是在代表多數人利益的基礎上建立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少數民族處於弱勢的原因,多半由於此。他們那種代表少數人利益的私有部族制度,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自己大一統的步伐。

    李世民代表的漢族和成吉思汗代表的蒙族在所有硬體加上民心這個軟體相當的情況下,出現南北朝這種長期對峙是對成吉思汗最好的結果。

    當然,好多人會說元朝和清朝不都是大一統國家嗎?

    老四認為元朝和清朝的建立是在前朝大一統的基礎上完成的,不屬於亂世爭雄的範疇。蒙滿兩族能入主中原,主要原因為前朝的內憂外患,中國每個存在超過200年的王朝,制度出現狀況是歷史必然。蒙滿兩族只是恰好出現在了前朝孱弱的時間段上,而有了繁衍生息、推翻舊朝的機會。

    亂世與大一統時期的區別是:亂世的政權沒有剛開始,都是見招拆招,邊打邊建立。戰爭雙方剛開始沒有優劣,勝負都是後來形成的。背景不同,雙方不能比較。

    二、李世民勝利

    儘管成吉思汗是一代天驕,難道馬上皇帝李世民很差嗎?唐朝那麼輝煌的貞觀之治,已經替李世民回答了質疑。

    第一點:亂世中,少數民族和漢族競爭,只人心一項,李世民所代表的漢族便佔盡優勢。歷數冗長的中國亂世史,就沒有一個少數民族在亂世中建成大一統國家的。

    第二點:李世民和成吉思汗是劉邦和項羽的區別,說白了,就是仁政和暴政的區別。蒙古軍隊的屠城不要說全國聞名,世界都聞名。暴政無法在亂世稱雄,少數民族的暴政更不可能在漢族為主要人口的中國稱雄。

    不管第一個結果還是第二個結果,成吉思汗都不會贏。亂世爭霸,人心、人心、關鍵就是人心。

  • 5 # 文軒春秋

    蒙古帝國在十三世紀是最強的,打敗全世界,傲視全球。他們的謀略和強大的騎兵戰鬥力在這個時空是無敵的。蒙古騎兵但是唐王朝帝國畢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巔峰時代,經濟和軍事實力絕不是成吉思汗遇到的被金遼打得疲憊的南宋軍隊。唐騎兵唐初對外戰爭節節勝利,士氣高昂在軍事和經濟上也是當時絕對的NO1。唐朝在極短時間內滅掉東突厥也是綜合實力強大的體現。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對外軍事作戰最成功的歷史時期。唐朝重武和宋朝打壓武將集團是不同的。

    唐軍是一支以漢人為主力,兼有各民族士兵的混合隊伍。唐朝武功極盛時曾遠達裡海地區。

    結論:我個人認為誰也無法徹底打敗誰,但是蒙古人太強悍了,唐朝傷亡可能更多,打到最後唐朝還是能夠憑藉強大的國力來保一方平安。

  • 6 # 讀史解惑

    根據題目,假設的是李世民和成吉思汗同處一個時代,而問的是能滅掉唐朝嗎?那麼就是將成吉思汗出生提前,而不是將李世民出生推後。那麼雪峰居士的答案非常肯定,不能!

    為什麼?

    雪峰居士就說這一個情況,李世民在世時候的唐朝是吊打周邊少數民族,東邊是海戰打的日本膽戰心驚、征戰高句麗處於僵局(不勝不敗的狀態);西南邊是吊打吐谷渾,強大的吐蕃也只能和親俯首稱臣;西域更是與大食(阿拉伯帝國)爭奪中亞,將唐帝國推進到鹹海邊緣;北邊是薛延陀和突厥,也是蒙古人生活的地方,現在就是問題的中心,把薛延陀換成成吉思汗,把突厥換成蒙古就可以了。

    因此,統一蒙古後,成吉思汗肯定會南下出擊唐朝,跟薛延陀一個個性。薛延陀就是趁著李世民征戰高句麗的時候,就發兵襲擊關中。可是李世民早就想到了薛延陀的襲擊,李世民也垂涎那塊地方,故而是布好了口袋等著北方遊牧民族前來襲擊。

    所以嘛?換成成吉思汗也一樣,都是讓李世民做好了準備布好了口袋。因此這成吉思汗南下第一仗跟李世民交鋒是否能勝都還說不定?所以,準備充分的李世民估計是分分鐘鍾滅掉了蒙古,將這塊他垂涎已久的地方弄到手。唉,歷史不能假設,要真是成吉思汗跟李世民一個時代,估計蒙古人也跟匈奴人、突厥人一樣,最後要麼西遷要麼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 7 # 醉眼看花笑笑劉巍

    歷史沒有假設,老出這種張飛打岳飛的題,有意思嗎?正確的歷史觀,要以當時的時代背景來討論歷史,功是功,過是過。原來對華夏文明犯過錯的,要認。別因為現在一起了,就抹殺以前的錯。當然我們也要承認各少數民族兄弟對現代中國的奠定,也起到些作用,功勞要肯定,可也別因為現在一起,就摸黑以前,沒人要求算以前的帳。

  • 8 # 看球人

    蒙古人絕對無法滅掉唐朝。

    唐朝的軍力和宋朝的軍力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偏安一隅的宋朝尚且能憑藉幾個固有據點死守南方數十年,更何況以軍事力量強悍著稱的唐朝呢?

    即便是蒙古帝國鼎盛時期,他們也無法戰勝安史之亂前的唐朝。雖然說蒙古的騎兵非常強大,但透過漢唐滅匈奴和突厥的事例,我只想說明,無論北方草原盤踞的是突厥人、還是蒙古人,在大一統的中原王朝面前,只有被動挨打的份。如果北方遊牧民族遇到的是正在崛起的統一的中原王朝,那情況會更糟,即使漢唐兩代在末代時期,遊牧民族依舊沒有機會南下。歷史也證明,只要中原不內亂,任何民族都無法憑武力入主中原。明朝就是亡於內亂。

    再反觀鐵木真時代的蒙古人崛起,敵人主要是金、西夏、南宋。而這三個國家加起來恰好和唐朝的國土面積相同。分裂的中華大地,再加上腐敗的金國和重文輕武的南宋實在沒什麼力量阻擋蒙古人崛起。所以鐵木真之所以會成為成吉思汗,蒙古人之所以會崛起入主中原,就是因為趕在了好時候,如果碰到的是統一的中原王朝,那蒙古人的崛起,也只會和歷史上匈奴、突厥這些前輩一樣,在中原王朝的不斷打擊下,最後分崩離析,或西遷,或滅亡。

  • 9 # 法蘇十字戒

    這個還用問嗎。肯定成吉思汗贏,成吉思汗時代是李世民之後,不管科學技術,製造業還是裝甲武器都比李世民時期先進。成吉思汗部隊又是以騎兵為主機動性強,成吉思汗時代還有火炮等先進武器,你這就好比拿二戰時期德國和現在的美國打架,問誰贏一樣。

  • 10 # 愚人-愚己

    打個弱宋都打了幾十年,真遇上唐太宗,怕要被打哭,元幹掉的都是走下坡路的王朝,遇到那個開國盛世的王朝都夠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詩,竹枝詞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