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網上的跳蚤

    停屍儀式 他被移到正屋明間的靈床上,在親屬們的守護下度過生命中最後的時刻,這叫做"挺喪"。 報喪儀式 報喪可以說是人死後的第一種儀式了,它用發訊號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訊息告訴親友和村人。 詳細 招魂、送魂儀式 客死在他鄉的魂魄,找不到歸途.除非他的家人替他"招魂",使他聽到那企望著他的聲音,他才能夠循著聲音歸來。 做‘七’儀式 人們認為,人死後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所以要舉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結束。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響。 弔唁儀式 一般弔唁者都攜帶贈送死者的衣被,並在上面用別針掛上用毛筆書寫的"某某致"字樣的紙條。 入斂儀式 入殮有"大斂"和"小斂"之分。小斂是指為死者穿衣服,"大殮"是指收屍人棺,漢族民間俗稱為"歸大屋"。 喪服儀式 在喪禮中,晚輩給長輩穿孝主要是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這本來是出自周禮,是儒家的禮制,後來,又被人們引申成為亡人"免罪"。 出喪擇日儀式 按照迷信的說法,人在剛日死,應選在柔日下葬;柔日死,應選在剛日下葬,剛日、柔日要配合好才行。 哭喪儀式 哭喪是中國喪葬禮俗的一大特色。哭喪儀式貫穿在喪儀的始終,大的場面多達數次。而出殯時的哭喪儀式是最受重視的。 下葬儀式 這是死者停留在世間的最後時刻了,一般都非常鄭重其事。生活只夠溫飽或稍寬裕之家,遇喪事無力大操大辦,但父、母辭世仍是“當大事”,必遵的禮儀及民俗不允稍有疏忽。 壽終正寢 父(母)病重,親人環侍,醫生已明告“預備後事”,一切早有準備,只一嚥氣即抬屍堂屋頭向神龕腳向大門停放,稱壽終正寢。忌順梁橫放,忌頭不向神龕。同時撤去病榻臥具,古稱易簀。死於戶外(醫院例外)或不是直系親人,不能停屍堂屋。鄉下多平房有揭臥處屋瓦三匹“便靈魂昇天”之俗.城市則無。 也有尚未嚥氣扶其倚坐堂屋正中腳踩米鬥,子女環跪呼號,希冀回蘇以表依戀及孝思的。 燒倒頭紙,點過橋燈 在死屍腳下置盆燒紙錢稱燒倒頭紙,灰燼不棄,包好放棺中。設香燭並於停屍板下點油燈稱點過橋燈。 放鞭炮 藉此告知鄰里家“當大事”,迷信說法是驅來捉魂的鬼卒。 舉哀,沐浴整容,穿壽衣 親人在哭泣舉哀的同時還要為死者抹澡,請理髮員為死者剃頭可稱舊時的整容。給死者穿上早已缶制只用棉布不用絲綢皮毛,有袢無紐扣的壽(老)衣,經濟窘困之家也要用清潔舊衣“裝老”。一切停當,擺正屍體,雙腳系以棉線使之腳尖併攏向上,復“搭面紙”,完成“正寢”。 靈堂、靈牌 靈堂有無孝幃、孝幛要視家境的好壞而定。但總 要在堂屋設神案供靈牌。靈牌紙製如大信到‘狀內支以線香,寫法為“仙逝顯考(妣)某公(母)諱XX(氏)老大(孺)人之靈位。不孝男(女)XXX泣血叩首”。 穿孝、成服 父(母)親嚥氣,子女立即用白布纏頭帶孝。成服 時正式披麻戴孝;正孝子麻冠、麻衣(長背心式)、孝服、孝鞋、麻縷 繫腰,孝帕長九尺拖及腳背(如祖父母尤存貼圓形紅紙於麻冠上,女婿亦同)。喪服分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視服孝人親疏而 異(如孝布長短……)稱五服。窮苦人家制備不起孝服但必包孝帕。 有文化之家在門前貼訃告:“不孝子侍奉無狀,禍延顯考(妣) 某公,於X年X月X日X時辭世(或:棄養)享年X歲。”並書明成服、祭奠、出殯日期。孝子之名上如父母雙亡稱孤哀子,父亡母存稱孤子,母亡父存稱哀子。財勢家要專印訃聞比訃告更慎重,有的還請文人撰行狀,徵詩文,或在報紙上登訃告。 親友要送喪家金錢、香燭、冥錠以及孝幃、輓聯,並親往喪家弔祭,孝子除叩謝外不迎送並貼孝對於門“不迎不送喪家禮,自來自去弔客情。”喪家也以孝布為反饋禮。 啼更 據《 西后城風俗志》 載:“諸子、諸婦及昆弟之子,夜居柩左右,婦女夜五哭,逢更則哭,俗名:‘啼更’”。 設孝堂 孝堂又稱“靈堂”、“靈棚”、“祭堂”,是停放靈柩、祭奠死者靈魂的場所。棺柩停在主屋裡,前屋外的院子裡搭起寬闊的“靈棚”。正面擺著祭桌,桌後掛關竹簾,簾上糊著一個大大的“奠”字或“靈”字。兩旁的門上各有一個小豎匾,匾文十分考究,如喪家死的是父親,則橫匾上寫:“陟岵興悲”。如喪家死的是母親,則橫匾上寫:“陟屺興悲”。兩旁有輓聯,也稱“靈棚對子”,其內容要求點出死者與喪主的關係、死者的身份地位,以及對國家、民族、家庭的貢獻,要求對仗工整,情感真摯,令人讀而生悲。無論是棚裡棚外的輓聯,不拘字數多少,可隨意而作。靈堂裡放兩張桌子,一大一小,大者稱“大殿”,小者稱“小殿”,大桌上供豬頭、公雞、鯉魚、饅頭、糕點及各種水果,豬鼻孔裡要插蔥。也有的用整豬整羊作祭品。小桌上放酒壺、酒杯、碗筷、燒紙等。祭桌放喪盤、倒頭燈,事前備好裝著麥穰等物的白布拜墊,供弔客磕頭用,兩旁排列許多小型拜墊,供小孩趴棚用,趴棚的小孩多為死者族中輩份晚的男孩,人數愈多愈好,輩份愈晚愈好,這說明死者福壽雙全,族中人丁興旺。 靈棚正門有一塊大匾,匾上書:“恭承惠吊”,以表喪主對弔客的謝意。靈堂設定因地位和貧富而異,地位高、富者,為了表示家族大、親友多,將祭品陳放桌上,多的達幾十桌,最高者稱“龍門祭”,即在祭品上用各種材料塑成或剪成山水人勿、飛禽走獸形狀,其中一大盤為“鯉魚跳龍門”,故稱“龍門祭”。地位低的貧者,不分大小殿一張大桌上簡單擺點供品,不行大禮,只是磕頭而已。如靈堂設小殿者,則要行三拜九叩大禮。靈堂兩邊有一對紙紮的金童、玉女,稱“站棚人”,相傳將紙人焚燒後,到冥間可變成死者的傭人,任其使役。金童、玉女按男左女右設放。親朋故舊來弔唁時,孝子在靈棚內跪接來吊者。孝堂中懸掛親友送來的挽幛,舊時,掛幛的位置十分考究,分三檔,一檔一個席位。一檔為祖檔,即祖母孃家送來的挽幛;二檔為母檔,其上席為舅舅家送來的挽幛;三檔為妻檔,即妻子孃家送來的挽幛,其後才是其它親戚的挽幛。 掛孝球、釘門麻 人死後在門上懸掛白紙球,名“孝球”, 以示家中有喪事。死者如是家中最尊的長輩,喪家要大門上橫釘一幅粗麻,俗稱“釘門麻”作為喪事的一種標誌。 送無常 舊時,迷信認為,人死是無常鬼勾攝生魂所致,故有送無常的習俗。在死者屍體移人孝堂後,喪家攜酒飯至河邊、江旁、池畔、湖濱,焚化紙錢、草鞋、稻草等物,從水中送勾魂的無常鬼離去。 主喪、儐相、孝子 主喪者稱“喪主”,是操辦喪葬事宜的主人。由於喪禮儀程繁瑣,清規戒律甚多,稍有疏忽,就會造成禮儀不全和失禮,一是對死者不恭,二是對弔唁者不禮,所以在發生喪事時,必須請有威望、有經驗、閱歷深、會辦事的長者幫忙料理。古代對指引賓客、贊禮的人員稱“儐相”,由於喪主悲痛,孝子忙於跪接親友,故喪事安排、禮儀施行,均由儐相主持。 孝子是死者的兒子、孫子、重孫,其中長子、長孫、長重孫為正孝子,他們的孝服與一般不同,特點是孝布較長,鞋上罩一層白布,在後跟半寸左右現出鞋的本色,腰間繫草編的繩帶,手持哭喪棒。服重孝者則披麻戴索,俗稱“披麻戴孝”。 孝子手中拿“哭喪棒”,亦稱“喪杖”、“哀杖”。哭喪棒用竹或木製成。其中父喪用竹杖,稱“苴杖”,母喪用桐木杖,稱“削杖”。原喪杖是用於孝子拄扶,因孝子過度哀傷,造成身虛體弱,行走困難,設杖以扶持。後來逐漸演變成俗,為喪禮中的一種規定。原喪杖長一米,主要用於扶拄,後演為三十公分,主要用於喪禮儀俗。 成服 即喪禮大殮後,死者親屬按同死者關係的親疏,穿著應持的喪服,叫“成服”。古代為亡者服喪的喪服分五等,稱“五服”。五服為: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五服之內的親屬稱“五屬”,五服之外,就不再是親屬關係。“斬衰”是五服中最高的一級,服喪最重,最低的一級是“緦麻”,服喪最輕。由於等級不同,守孝期和喪服不同。“斬衰”守孝三年,“齊衰”守孝一年。隨著社會的變革,到了清末以後,五服制不行,而行服孝。服孝分三種(l) “重孝”:子女為父母、妻為夫、承重孫(子亡,長孫按子成服)為祖父母,著素服、束麻繩、頭戴孝箍,女頂白長巾,服穿麻邊白鞋。停靈、三七、五七。(2)叔父母、堂伯叔父母、姑父母頂白布短手巾,孫為祖父母、伯叔祖父母,戴孝帽,外甥、外甥女為舅父母,侄為伯叔父母戴孝帽或頂白布手巾,停靈期服孝,其後則除。(3) “全破孝”:內外親弔客,每人一條白布手巾,葬後即除去。有的祖父、祖母亡故,孫輩穿孝服,帽子前沿正中縫一用紅絨紮成的圓球,布鞋加罩白布面,俗稱“封鞋”,鞋跟處不封死,留一寬縫,加縫紅布一條;鞋臉正中各縫一紅線球。孫女無帽,則頭扎一白布寬頻,於前額正中部位縫紅絨球一個,鞋同孫男,這三個絨球稱“纓兒”。另外,外祖父、母死亡,外孫、外孫女服孝時也要帶纓,紅線球按男左女右,綴於孝帽和封鞋的偏側,裕稱“歪纓”。到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市面上有麻制紅線球出售,則紅線球就改為麻制紅線球。建國後又改孝服為佩帶黑紗,紅絨球則綴在黑紗上。 對請來的抬殤人員及其它幫忙人員,一律給孝帽。 報喪 人死後,由死者的兒孫、侄兒、侄孫們分頭給與死者有往來的親朋、故舊報信,稱“報喪”。報喪分“口傳”與“文告”,口傳即報喪者分別奔赴親友家,將死者的故因、亡故時間簡略向親友說明,然後告之分孝情況以及開弔、送葬日期。有的報喪特別講究,孝子報喪須赤腳敞頭、披麻。到親友家須叩頭報喪,路遇親朋故舊,也須叩頭。到一家,必須在這一家吃三個熟雞蛋,才能離開。有時親友不在家,報喪者必須在此家舀一口水喝,喝後才好離開。孝子在村中挨戶“報喪”時,要戶戶下跪,路遇長老也要下跪敬告。 文告又稱“訃告”,也稱“訃聞”、“訃音”、“訃文”、“訃式”等,由古代“赴告”演變而來。古代諸候以崩薨禍福相告,曰“赴告”。“赴”同“訃”。 隨著社會的發展,書面報喪又出現了新的形式―― 訃帖,內容與訃告同,但訃告可貼可送。而訃帖篇幅小,只宜投送個人。訃告、訃帖都須在死者出殯前送出,以便親友及時做好弔喪的準備。訃文用白紙書寫,白為凶事的代表色,顯得肅穆、悲痛。 下報單與奔喪 死者的子孫奔走親友家報喪時,因重孝在身,不能進親友家門,要等候於門外,當親友出來時,突然閃出,跪地磕一響頭,泣告喪情,稱“下報單”。 奔喪之俗歷史悠久,客居在外的人或親友,聽到亡故噩耗,急忙趕回料理喪事或前往弔唁。 開孝、呈白 喪家報喪或發訃告於親友,葬前一、二天,親友便帶上花圈、香燭、紙錢、輓聯等來喪家弔唁。待親友、鄰里聚集稍多,主人便以白布丈餘包裹於頭上,表示弔喪開始。親友前來弔孝,要先到靈床前行禮,禮畢,喪家跪呈致吊者孝巾一條,巾長四至五尺,白色,多以白粗布為之。致吊者接孝巾後,立即頂之於頭,或系之於腰,否則被視為失禮。 題主 題材頭 題材蓋 亦稱“寫木主”、“寫主牌”。古代喪禮規定,除幼喪和凶死者外,人死後,都要為其設神位,以饗祭祀。死者入殮前,在木主(即神主牌)未列宗廟前,喪家要擇日請本族或當地有名之士,為木主題主,以便長期奉祭。一般在木主正面寫銜名、諡號,背面寫其經歷、生卒時間、子女和配偶的姓名,以及安葬的地點方位。木主正面的“主”字,暫寫為“王”字,待日後舉行點主儀式時補上一點,也有在題主時一併完成的。加點時須請地方紳士或有威望的老者,用紅筆在“王”上加點,變成“神主位”,點後將筆向後一甩數丈,拂袖而去。再由孝子用墨筆在點上覆點一次,俗稱“點主”。點後孝子在前跪,捧主牌,次子等在後跪,磕頭,然後轉身將主牌放置棺頭。如果開弔設祭堂,則神主牌供奉靈堂內,等出殯時再將其供奉在主屋堂櫃上,或列人宗廟內。 靈柩出殯前,喪家請題主的祭官,在棺頭、棺蓋上題字。題材頭時,先讓孝子跪下,向祭官呈上題材頭的絹和白布,雙手獻上嶄新的毛筆。然後,孝子執硯跪於前,祭官題材頭神位。材頭神位格式一般有老年人與年輕人之分,字數按“生、老、病、死、苦”推算,必須拈“生”字.似男性為例,老人的神位格式是:“時故先考某公諱某靈柩”,宮式門眉扇形框中,均題“安樂宮”三字。丙邊楹聯大都書寫“孟坡頭上金童送,奈河橋邊玉女迎”、“金童持壺春常在,玉女舉案日月長”等。有的植材蓋上留有碗口大的圓圈,用以題字,稱“題材蓋”,題字仍請祭官書寫,題法各地不一,一是用金、木、水、火、土、五行題蓋,寓鎮壓之意;一是按性別書寫,男性老人多書寫:“佑啟我後人”、“是之謂不朽”等,女性老人則寫:“坤德後嗣昌”、“坤柔順利貞”等。也有少數寫七個字的,男性多題:“大德錫類昌後嗣”, 女性多題:“王母瑤池添寶座”等,寫法以吉徉為主。 大開門 發葬的前一天,稱作“大開門”。這天太凡親友均趕來??或儐相的安排下,還不時到村口迎接弔客。死者的孫子、重孫,趴在靈堂兩旁,向前來弔唁的親朋回拜謝吊。中午喪家以便筵招待,一般大米飯、四菜一湯。有的人家弔客多,從中午就開始置酒席,一直可延續到晚席。黃昏時上廟送湯.晚上放焰口(做佛事),晚席結束後,吹鼓手哀樂陣陣,直至深夜,舉行辭靈儀式。 扎社火 又稱扎紙紮,此俗是由唐宋時期的隨葬器物演變而成的,此俗在喪葬中十分盛行,舊時富豪者不但扎“對山以庫”或“金山銀庫”, “鹿鶴羊馬”及“車轎”等,更有甚者扎“冥宅”,門房、茶房、轎廳、大堂、臥室、及千種傢俱、裝飾、用品,無不精美齊備,還有婢僕數輩,其形與生人住宅無異。即是普通人家,死者男性,必扎馬,死者女性,必扎轎,站栩的金童玉女也不可少,直到今日,扎“社火”之俗仍然流行。可惜這些紙紮藝術品到了上廟或出殯時,均付之一炬。迷信認為被焚燒的“社火”,到陰間就變成真物真人,供死者享用。實際上,這是一種浪費人力、財力、糟蹋紙紮藝術的陋俗。 上廟 人死後,喪家要謁祀神祠,有的人死次日,謁土地廟,死之三日,謁城隆廟,多燒楮鏹,稱作上廟。 舊時,每個村莊都有一所“土地廟”,廟中有土地爺、土地奶奶,以及蠶神、穀神、痘神、山神、河神、判官、小鬼等偶像。迷信認為人死是犯罪,先由判官從‘生死簿”上劃去名字,然後由閻王派役鬼拘捕,首先寄押土地廟,為了不使鬼魂捱餓,死者子孫必須一日三餐往土地廟送“漿水飯”,也即“送湯”。同時為了死者順利透過各道“關卡”,少受罪,還要給廟神敬獻香燭,磕頭拜祭,用各種食品、酒類、瓜果等祭品代奉各方大神,賄賂它們予以照顧。 做佛事 為了超度亡靈,祈求免除冤孽災禍,人死後要做佛事,其中有放焰口、拜水懺等。 放焰口是指僧人替喪家念“焰口經”。焰口,佛教所謂地獄中的餓鬼,其腹大如山,喉細似針,一切飲食到了口邊,即化為火,炭,也有的說是渴望飲食、口比火焰,故稱“焰口”。請和尚放焰口,少則四、五僧,多則幾十僧,要設誦經的經堂和和尚起居的經廂屋,招待和尚的酒席要高於客席,有素齋,在誦經中要不時地送茶、糖茶、冰糖茶,以潤嗓子,除正席外,早晨要吃早點,晚上要吃夜飯。 做佛事視喪家經濟情況,富豪者,送殯唸經、逢七唸經、百日唸經、除孝唸經。一般人家只在出殯前一天。此俗純屬迷信活動,建國後已經逐漸被淘汰。 辭靈 即向死者靈魂告別,此儀在出殯前一天夜晚舉行,一般在夜間十二點以前,舊時稱幾更幾分。因第二天清晨出殯,死者“上路”,為最後分手,此儀十分隆童,鼓樂喧天,哭聲一片,在儐相或支事的安排下,舉行辭靈儀式,根據支事(也稱禮讚)喊的禮儀程式,逐一進行。古代在行禮上十分講究,什麼情祝什麼禮,都有嚴格規定,古代九拜之禮是: 一曰稽首:行禮時屈膝跪地,拱手於地,左手按在右手上,頭緩緩低至於手前面的地上,並停留較長時間。這是子對父的拜禮。 二日頓首:也稱叩頭,行禮方法與稽首同,為平輩間拜禮。 三曰空首:又稱拜,或拜手。行禮時,屈膝跪地稽手於胸前,與心相平,然後手至地,接著俯頭至手。所謂“空”,即頭不著地,此禮為男子常拜之禮。 四日振動:行禮時屈膝跪地,兩手相擊,後再叩拜。 五曰吉拜:是古代喪俗拜禮,行禮時,先行空手禮,緩行頓首禮。 六曰兇拜:也是古代喪俗拜禮,行禮時,先頓首,後空首,服五年喪服者所行之拜禮。. 另外還有奇拜、哀拜、肅拜三種,這是人際交往時的正常拜禮,不為喪俗所用。辭靈儀結束,眾親友散去,此時,死者的長女要向靈堂兩旁的“站棚人”即“金童玉女”交待有關事宜,俗稱“教童子”,其內容為父母的性格、癖好、食宿行等事宜。交待前,先用針在紙人的耳朵上戳一個洞,以防站棚人是聾子,到了陰間聽不到使喚。因次日清晨出殯,此夜有“伴宿”之俗,伴宿亦稱伴夜,伴亡,喪家多在棺旁守一夜,以表示“永別”前的奠念。亦有前來弔唁的親友一起伴柩過夜的。 引魂 亦稱“討五俗”,古代喪俗。把裝有糧食的瓶子與口袋放進棺材隨葬,謂之“引魂”。此俗始於商封時期,後民間沿襲成為用裝有糧食的瓶子和口袋隨葬,使死者不受飢餓。 選吉穴、打金井 相墓,選吉穴是喪葬禮儀中的重要一俗,淮安民間認為祖上墓穴選擇的好壞,對下代影響極大,如果祖墓葬在風水寶地上,則下代高官厚祿,甚至可以登皇位。如果祖墓風水不好,則家境敗落,人丁也不興旺,故在殯葬時一定要請風水先生或陰陽先生選擇“吉壤”,陰陽先生根據晉代郭璞所傳的《 葬書》 相墓術,用羅盤為卜具,觀其“陰宅”周圍的地形,風向,水流等形勢,以避禍得福為標準,選擇墓穴。 打金井即挖墓穴。在陰陽先生選擇好的墓地上,按卜定的方位,破土挖穴。打井挖土時,第一鍬土須收藏一邊,然後一直至挖好為止,井的大小、深淺,視棺材的大小而定,以容下棺材為宜,穴之深度比棺高五十公分,即落棺後,棺蓋離地面五十公分。有的找金井時,如果發現“四對頭”,則需重新在墓地上擇“吉穴”。“四對頭”是:“生對頭”、“死對頭”、“硬對頭”、“軟對頭”。如果打井時,發現有蛇、蟻、鼠、黃鼠狼等的巢穴,稱生對頭;如果發現有古墓和朽骨等,稱死對頭;如果發現塊石、大塊砂礓等,稱硬對頭;如果井下生水,稱軟對頭。如遇上述四對頭一者,則需另外擇地打井,民間俗稱“四不葬”。 抬殤出殯 又稱“抬重”、“舉重”,即抬棺材。抬重人員稱“殤夫”。出殯前,喪家就要請好殤夫,出殯前夜,喪家要專設酒席款待殤夫,死者家屬向殤夫安席,以示請之幫忙。殤夫以抬槓抬送靈柩,抬殤人員的多少,視棺材的大小,墓地的遠近而定,一般八人或者十六人。民俗規定,棺材在起重後必須一口氣送至墓穴,中途不準落地,抬時須十分謹慎,切忌發生事故,否則系對死者不敬,對喪家不吉利。因此,殤夫必須在抬殤中輪換,為了使出殯不發生事故,喪家一直跟隨員柩左右,不時問殤夫作揖,以求他們平安抬到墓地。 出殯通常在清晨舉行,凡準備隨棺下地的人員,早晨必須進食,不得空腹,而且不準吃豆腐。負責舉重的殤夫,先準備好“龍槓”、“茼索”,並捆綁在棺柩上,等候支事的安排。出棺之前,先將靈堂的祭桌及祭品搬到大門口,然後由長孝子頭頂“亡人牌位”,兩旁由表兄弟扶架,從靈堂內將“牌位”請到外面的供桌上,孝子一一向“亡人牌位”叩頭。叩畢,孝子分跪在供桌兩旁,向弔喪的親友行禮,禮畢,仍由長孝子將“亡人牌位”用頭頂著送回正屋中的供桌上(通常是放在家中堂櫃上),永遠供奉,或以後供入祖祠。這一儀俗稱“回靈”。回靈結束,接著“請棺”,即將棺柩從正屋內“請”到外面來。請棺時,孝子在棺頭扶棺,閨女、兒媳等在棺尾痛哭,舉重人員分兩邊,用手託棺底,將棺柩抬到外面,放在兩條長板凳上,並將喪盆、倒頭飯、引魂燈(亦稱倒頭燈)以及一些祭品,移出門外。棺柩抬至大門口,殤夫在棺上綁好“龍槓”,孝子跪在棺前,眾親發再次向棺柩磕頭,孝子回謝,禮畢,即“起程”。殤夫將棺柩拾起,長孝子雙膝跪倒,頭頂喪盆,靈柩啟動,長孝子將喪盆摔碎,俗稱“摔老盆”。同時,殤夫將置棺的兩長板凳向前推倒。這時鼓樂齊鳴,哭聲一片。前面紙幡、紙人、紙馬引路,吹鼓手緊跟,後面孫子扛著“柳魂枝”,再後是撒紙錢的,接著,孝子在棺頭領棺,後面是棺柩,拿草把的人(留著墊棺用)和送葬的親屬、弔客及抬筐的人,最後是送葬的婦女,他們一路啼哭,送葬隊伍浩浩蕩蕩。 擺路祭 莊鄰戚友,為死者在必經的路上設祭,稱“路祭”。在喪家發喪之前,舉行路祭者必須事先送去祭貼,以便到時停柩。設路祭者要提前在路旁設定一方桌,桌上擺香燭祭品,送葬隊伍遇到祭桌後,立即停柩,祭喪者在棺頭脆拜叩首,有的行三拜九叩禮。,路祭有二種,一是一家設祭,全家人在路旁等候,並行跪拜禮;一是幾家共同設祭,凡參與者都要等候路旁,祭奠時,先由一主祭者跪在棺頭行四叩首禮,然後示意將桌上的祭品灑在棺前,完畢再跪拜,接著其他人一一跪拜。在路祭中,孝子一直跪在棺頭右旁,向路祭者磕頭回謝,祭畢,繼續起棺行進。 下葬 墓穴挖好後,即舉行“落葬”儀式。落葬時,鼓樂齊鳴,先將陪葬物品放於坑底,並在坑底撒銅錢等硬幣,孝子們從坑底將銅錢等檢起一、二枚帶回,然後將槓索解下,用繩索兜住棺底,將棺緩緩放落坑內。 棺落葬後,鼓樂停,送葬者均解下孝巾、孝帽。此時,孝子也解下孝巾,脫下鞋子,將挖墓穴的第一鍬土用衣襟兜回家中。在返回時,一不能走原路(送葬時走的路),二不準回頭張望,三是到家後,不能先進屋,要攔門吃塊糕點,然後將土倒在門後或者水缸根底。 在棺柩落葬後,將送葬的紙紮,包括幡、轎、馬等焚化,焚化時須將放在轎內的四個“轎伕”取出,放於轎之四角,一起焚燒。另外將一對站棚人的腳下支架折斷,:“某某上轎”、“某某騎馬”。 等孝子離開墓地後,舉重人員即用一根紅線從棺頭至棺尾的井口上拉直,線上的中間系一方孔銅幣,用以測定棺柩在井穴中的正中位置,並將“引魂燈”(倒頭燈)放在棺頭,丟上一盒火柴,然後堆土封棺,直至墳堆高出地面一至二米止。並將“柳魂枝”插在墳的下首,即棺尾的中間,同時把“倒頭飯”扣在墳頂上。殯葬完後,眾人紛紛返回,但不走原路。走到村頭三岔路口時,必須從燒松枝或鋪蓋的火堆上跨過。 葬畢,陰陽先生和吹鼓手則各奔東西,送喪人一一磕頭,脫孝而歸。但兒子、兒媳必須同時在前行走,看誰先到家裡,迷信認為,誰先跨進家門坎,便為吉利。回家後,孝子們分吃“倒頭飯”,其他人必須經燒鋪蓋的火堆上跨過,並吃專人等候分發的糕點、糖果、然後才能進門。 繞縞子 棺柩送走以後,喪家立刻將死者的鋪蓋、平時用過的東西及掛在門旁的縞子,背到三岔路口,等殤夫回來路過此處,即點火焚燒。此間,要用鍬、銑等工具將鋪蓋挑起來燒,除蘆蓆留下一個角外,其餘東西都必須燒透燒盡。迷信認為,燒過東西,死者在陰間裡就可享用,如果燒不透,則會變成殘缺,死者也就無法享用了。送葬回來的人必須從火堆上跨過,並將手中的工具放在火上烤一下,叫“燎龍槓”,俗說可以避邪免災。殤夫回來後,喪家設酒筵款待,飯畢,死者兒女們都分得死者一件遺物,其他親友飯後散去。 酒席 一般人家做喪事正常開弔三天,第一天是“家奠”, 又稱“小開門”,只有至親近族吃便飯,第二天是“正吊”,又叫“大開門”,主要酒席在這一天。往往弔客過多,從中午開席直至晚上才能結束,這叫“流水席”。送葬回來後,吃的是“回靈席”,如果是老喪,民間稱“白喜事”,也稱“喜喪”,在酒席上,有“偷餐具”習俗。即散席後,參加筵席的親友每人“偷”一、二件,其中有酒杯、湯匙、小碗等。相傳喜喪碗、匙“偷”之吉利,帶回去留給子孫用,一可避邪免災,二可以添壽。為了滿足弔喪者“偷”碗和匙的習俗,喪家特意準備一小批小棍具,並假裝不知道。任其“偷”拿。 謝喪 即孝子感謝弔喪者,有的除弔喪時謝吊外,還在葬後第二天黎明,由一人攜地氈,領到附近的親友住處,作“踵謝”。叩拜過,領者高喊“謝金子啦!”鋪下地氈,孝子磕頭拜謝。如果路途遙遠,則用謝柬謝喪。 圓墳 又稱“暖墳”、“暖墓”。喪家於死者葬後第三天,至新墳上添土、奠紙、舉哀。一般是孝子率全家老幼到墳上,也有的是凡有服之親都去,家人要哭繞新墳三匝而後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司考該怎麼複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