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鐵木真165163663

    漢武帝時期馬邑之圍為什麼會徒勞無功?戰爭瞬息萬變往往摻雜的很多因素。電視劇裡面演的是匈奴捉到了漢朝的一名縣官,從縣官的口中得知,漢武帝正在馬邑設計一個圍殲匈奴的伏擊圈,在古代通訊不發達時期,軍隊協調往往通訊不暢,耽誤戰機。漢武帝馬邑圍殲匈奴失敗之處。是漢軍在協調方面出現的狀況,保密工作做不到家。軍事部署提前暴露。而以騎兵為主的匈奴,先前部隊就是我們說的偵察兵。捉到漢朝的官吏從口中得知漢軍的部署,馬上回去稟告了匈奴單于,匈奴王從偵察兵得到的報告分析漢軍可能在馬邑地區部署了重兵要圍殲匈奴軍隊,匈奴單于的敏銳分析嗅出了漢軍有備而來,來者不善,迅速做出部署,已機動的優勢,迅速跳出漢軍的包圍圈,馬邑合國不得不說錯在情報工作上不夠縝密,提前暴露出漢軍的意圖,致使雄才大略的漢武帝馬邑合圍以失敗告終。

  • 2 # 南方鵬

    劉邦被匈奴冒頓單于擺了一道,七天的白登之圍讓漢高帝明白理想與現實的距離,遂採取和親之策埋頭謀發展,雖然如此,如果沒有漢武劉徹的成功反擊,恐怕劉邦得在青史上千載留臭罵名,劉徹在位55年,與匈奴就幹了44年,終於把北方霸主揍成內傷,成也匈奴敗也匈奴,對匈戰爭開始也並不是一帆風順。

    一,自上而下料敵不足。孫子說,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多年來漢朝與匈奴對戰,大多小打小鬧,大也是幾萬軍馬的場面,對敵人的瞭解只有互使,互市,戰場接觸,情報不多,戰略戰術針對性不強,才出現匈奴撤兵,王恢不敢追,追必有失的局面。

    三,將領、兵種應變配合不足。匈奴退兵,三十萬大軍五位將領,無人能夠應變,說明老派文景時的守成之將,已難以適應對匈反擊戰的新形勢。馬邑之謀後,武帝看清原有的一些將領老成持重有餘,主動進取不足,很難適應戰爭需要的缺點,才有培養提拔新人衛青霍去病之舉。

    司馬光評價,“其後深惟社稷之計,規恢萬載之策,乃大興師數十萬,使衛青、霍去病操兵,前後十餘年”。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馬邑之謀失敗,卻為下一步進攻佈局全隅打下堅實基礎。

  • 3 # 鑑史馬後炮

    馬邑之圍的失敗,是漢武帝時期對匈奴作戰的一次重大軍事行動失敗。究其原因只有兩個字:洩密。究竟是誰洩的密?從結果來看,當時匈奴抓到漢朝的一名縣官,從縣官的口中得知漢朝30萬軍隊正在馬邑對匈奴人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包圍圈,試圖一口氣吞掉正在劫掠馬邑的匈奴單于主力部隊,結果匈奴單于得知這一重大訊息,慌忙撤退使得漢軍無功而返,這是因為縣官洩密所至。那麼問題來了,漢帝國這麼重大的軍事行動,憑什麼一個普通縣官全盤知曉機密等級這麼高的事?

    從“馬邑洩密事件”來看,絕非是偶然洩密,極有可能是件諜案。漢武帝在位時期是非常看重對匈奴實施軍事打擊的,由於歷來漢朝奉行的是“和親”政策,六十餘年一直被“黃老學派”大臣奉為不可打破的“祖制”,他們一直反對對匈奴採取軍事打擊,因而在出不出兵這個問題上,與新啟用的儒家學派大臣爭論不休。其實,漢武帝心裡早有定論,為了避免無休止的爭辯,元光元年,漢武帝改組朝廷,將朝廷分為:內廷和外廷。組建內廷其實就把支援出兵的大臣聚攏到一塊,制定今後對匈奴軍事打擊的謀劃。這一年史稱“元光決策”。

    首先,組建內廷時漢武帝還規定,內廷事務外廷不得過問,只能配合實施。也就是說,內廷完全掌握著漢朝所有的軍政大權。當時內廷議什麼?如何議?俱實什麼計劃?外廷大臣除了知道漢武帝今後要對匈奴用兵外,其它幾乎一無所知。

    其次,馬邑之戰是內廷所謀劃的,俱體何時出兵、如何排程軍隊、如何佈署,也只有內廷大臣和將領清楚,外廷大臣只能配合去做。

    再者,此次雖為對匈奴作戰的首戰,但漢武帝並沒有高調張揚,而是採取了秘密調兵,逐次添兵的方式向雁門、漁陽、上谷等地新增駐軍,然後再將這些守軍秘密向馬邑方向瞬間集攏。

    在決定在馬邑伏擊匈奴前,漢軍可以說作了相當周密的準備。作了如此周密的準備,連外廷大臣都保密的情況下,一個地方小縣官怎麼就知道得知此詳細呢?就算馬邑突然出現大量人馬讓小縣官知曉,縣官被抓,最多也只能供述有大量的兵馬在馬邑而已,又如何如此清晰得知這些人馬的真實意圖呢?所以唯一可以解釋得通的就是有諜報在傳遞。

    馬邑之圍失敗之後,漢武帝下的嚴規,禁止朝賀諸候王及其貴戚在長安滯留,和張湯查處淮南王劉安之女劉陵“間諜案”來看,馬邑失敗極有可能是諸候王勾結匈奴人所至。

  • 4 # 立志成蟲

    馬邑之圍漢軍集結了30萬大軍張網以待,這種作戰方式仍然是被動呆板的,匈奴人不來就是勞而無功的。雖說跟洩密有關,即使不洩密伏擊匈奴人成功了,大不了重創匈奴一次,傷不到根本,匈奴人原先可以避開名將李廣,也可以避開漢軍重兵的伏擊去洗劫屠殺別的地方,漢朝照樣防不勝防。匈奴是馬背上的遊牧民族,騎兵的機動速度很快,集結分散自如。漢軍指望打伏擊戰,光是伏擊戰的準備跟匈奴人比效率速度真是太低下了。馬邑之圍白忙活一場勞而無功,漢武帝也意識到了被動防守伏擊的致命缺陷,轉而改變策略,組建騎兵的重兵集團,以匈奴主動進攻的方式去進攻匈奴,把戰火燒到大漠草原上去,開疆拓土設郡置縣,匈奴接連喪師失地,戰爭資源在根本上被重創了,漢武帝在有生之年,以主動進攻的策略徹底打衰了匈奴

  • 5 # 漩渦鳴人yy

    馬邑之圍,是漢武帝早期軍事上面的一次重大失敗,漢朝大軍集結三十萬人引誘匈奴單于率領匈奴主力誘敵深入,結果半途之中,匈奴人得到的訊息,聽說有人告密,然後自動撤出去了,氣的漢武帝差一點點罵娘!

    歷史書上面關於這一次戰役的失敗,主要歸結成為內奸告密,在加上漢軍在這次戰役部署裡面體現出來,長期沒有經歷過大型的戰爭,整個漢朝的軍事建設可以說用死板來形容。

    但是每一次我看到這一場戰爭的時候,我總會想起來另外一場戰爭。這場戰爭大家極其熟悉。

    這就是歷史上面著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德華人針對法華人修築的馬其諾防線所實施的鐮刀閃擊計劃。

    但是在這種情況之下,愣是給德華人打了一次殲滅戰,這是什麼原因?這就要跟法國統帥部呆滯死板的戰術指揮方法,德華人的新銳的閃電戰有關。

    在武器裝備決定戰爭命運的20世紀人還是決定戰爭勝負的主要原因。

    當時的漢武帝面對的就是當時法國的一種窘境,我想打仗,我想建立不世之功勳,我的國家錢糧多,我的軍隊比敵人多,而且我還能夠修築比別人更好的防線,但是我沒有打仗的將領,我沒有一個像曼施坦因,像後來衛青,霍去病這樣能夠統籌全域性的一個人,站在當時的指揮位置上,否則匈奴單于只要走在那個位置上,本館他是怎麼發現。中計了他都逃不掉。

    事實證明,雖然漢武帝對於匈奴再後來做的很多努力,但是這些努力之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確立了兩員將領的核心領地位,衛青,霍去病,這兩個人才是屬於核彈級別的人物。

    匈奴是屬於遊牧民族在草原之上大家比的就是拳頭天天在那兒打仗,所有人都經過戰爭的洗禮,在這種情況之下,他面對呆板守舊的漢朝叫你的時候完全可以發揮自己來去如風的作戰特色,把整個大漢王朝的軍隊耍的團團轉。

    只有一個能夠規劃全域性,並且對匈奴人有著透徹理解,被整個漢朝軍隊有著透徹理解的人才能夠抓住敵人的把柄作戰的時機去給敵人致命一擊。

    在這之後,很多將領跟衛青,霍去病一樣,單獨率領一支軍隊去匈奴腹地作戰,但是很多人經常性的問題就是找不到路,或者是找不到敵人跟他決戰,反而是衛青和霍去病能夠憑著自己天才般的嗅覺和戰場上面卓越的指揮能力揍的匈奴人是滿地找牙。

    這才是一個國家真正的瑰寶。

    再後來衛青霍去病相繼去世以後,漢武帝對匈奴的長期作戰裡面就經常缺少一個能夠統籌全域性的將領來指揮整個漢武帝的作戰行動,最後導致結果就是漢武帝末期與匈奴人的作戰可以說是敗多勝少。

    事實證明的四個字,事在人為。

  • 6 # 君山話史

    細節決定成敗。用這句話來說馬邑之謀之失敗,真是再合適不過。

    馬邑之謀的失敗,敗在一個細節。這個細節就是,漢軍把埋伏圈裡的牧民轉移了,但是羊牛卻來不及轉移。擅長放牧的匈奴人看到只有牛羊沒有牧人的奇怪情況,才有了警覺心。

    我把馬邑之謀的大體情況說一下。

    為了誘殲匈奴主力,漢軍想出一個方法。聶壹是漢武帝時代最成功的間諜,他假扮成一名逃亡者,亡入匈奴。聶壹見到了軍臣單于,對他說:“我能殺掉馬邑縣的縣令與縣丞,獻城歸降,單于只要出兵接應,必可盡獲城內的財物。”有利可圖,軍臣單于十分高興,答應聶壹,只要他能殺死馬邑縣令,控制馬邑城,匈奴必定出兵接應。

    一切計劃都按事先安排好的進行。聶壹返回馬邑後,殺死了兩名關押在牢獄中的死囚,詐稱是縣令、縣丞,並將兩顆頭顱掛在城門上,向軍臣單于謊報:“馬邑官吏已被殺死,請儘快出兵。”軍臣單于信以為真,當即率十餘萬精銳騎兵,穿越邊塞,直奔馬邑。

    這時,漢軍已經佈下天羅地網。漢軍的設伏兵力為五個兵團,分別由護軍將軍韓安國、材官將軍李息、驍騎將軍李廣、輕車將軍公孫賀、將屯將軍王恢指揮,埋伏在馬邑附近的山谷中。只要匈奴人一進入到包圍圈內,五大兵團將從四面八方合圍,屆時匈奴人插翼難逃。

    這個軍事計劃非常高明,立足打大殲滅戰,如果能實現作戰的目標,將從根本上改變漢匈兩國的兵力對比。可惜的是,這個看似無懈可擊的計劃,竟然存在一個小小的漏洞,而正是這個漏洞,使得圍殲的計劃最後付諸東流。

    匈奴大軍一路挺進,距離馬邑不到百里了。軍臣單于發覺不對勁,一路上只看到成群的牛羊,卻看不到牧民的影子。以遊牧為生的匈奴人對此怎能不生疑心?既然有牛羊,必定會有放牧牛羊的人,可是人呢?

    為了嚴守軍事秘密,馬邑附近的居民全部被轉移,卻沒有來得及轉移牛羊,所以匈奴軍隊所到之處,只有牛羊,沒有牧人。漢軍的密謀露出了一個大大的破綻。

    謹慎小心的軍臣單于滿腹狐疑,他下令暫停進軍,並派出一支小分隊,到四周進行武力搜尋。匈奴人發現了一處漢軍的亭堡(漢代的碉堡),便發動猛攻。亭堡的守軍抵擋不住,繳械投降。亭堡指揮官為了保命,把漢軍的圍殲計劃和盤托出。

    軍臣單于震驚了。匈奴軍隊在即將鑽入漢軍口袋的前一刻,懸崖勒馬,緊急後撤,一路撤回長城以北。漢軍發現軍臣單于逃走,知道圍殲計劃失敗了,傾巢而出,追擊匈奴人,可是已經來不及了。

    這場旨在消滅匈奴有生力量的馬邑伏擊戰,最終無果而終。

  • 7 # 孝文孝武

    縱觀西漢時期漢朝與匈奴的關係,“馬邑之謀”或者“馬邑之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件,雖然漢朝30萬大軍企圖誘殲匈奴的計劃撲了一個空,但是,整個事件的意義非同一般,對隨後漢朝的對匈奴作戰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要回答好整個問題,除了弄清楚整個事件的具體過程之外,應該好好思索幾個問題,例如漢武帝的戰略意圖是什麼,為什麼選在馬邑,具體是怎麼決策的,以及對今天的我們有哪些啟發?

    第一個問題:漢朝的戰略意圖是什麼?

    年輕的漢武帝初登帝位,自小耳濡目染大漢朝忍受的屈辱,再也不願意卑躬屈膝的受匈奴人的擺佈,所以開戰是早有想法的。但是,要打垮強大的匈奴,漢武帝並沒有認識到任務的艱鉅性,顯然也沒有做持久戰的打算。年輕的他,心中日夜盤算著怎麼能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超過他的父輩,最好能“畢其功於一役”那種的大動靜,一勞永逸,彪炳千古。

    非常簡單,馬邑之謀的戰略意圖非常明顯,就是誘殲匈奴主力,一次性的打垮匈奴。而漢廷不惜動用當時所能調集的最高兵力數——三十萬來投入伏擊,也證明漢武帝想來一個以一役之功制服匈奴的決定性戰役。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埋伏圈要設在馬邑?

    馬邑這個圈套,竟然一下子吸引了匈奴的軍臣單于親自率領10萬騎兵前來。可見漢廷的戰略佈局是非常成功的,險些得手。

    問題的兩個關鍵點:一是單于親自帶隊,二是來了10萬騎兵大軍。

    說說馬邑。馬邑位於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西南端,是秦漢時期北部長城沿線的一個縣,即今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

    《馬邑縣誌》記載“秦始皇並天下,分三十六郡,始置縣,屬雁門郡。”《資治通鑑》記載“始皇三十二年,遣將軍蒙恬北伐句奴,始建城,旋築旋崩,忽有馬馳走其旁,周旋反覆,父老異之,依馬跡築之,立就,遂名曰馬邑。三十六年分雁門郡,置馬邑縣”。

    伏擊圈設在馬邑的第一個因素——戰略位置非常重要

    秦漢時期的馬邑是北邊防禦體系中的重要一環,是秦漢對匈奴戰爭的前哨,是匈奴南下擄掠的重要進攻目標,也是漢人反擊圍剿的主要防守物件,具有極高的軍事戰略價值。馬邑的自然環境優越,具有完備的防禦體系,是兵家必爭之地。據唐朝《元和郡縣圖志》記載,馬邑“遙控長城,外連大漠,背居延而面燕京,右偏關而左雁門,南峙寧武,居三關之中。襟山帶水,四塞為固,古墩野戍,迴環盤護,固西北一大扼塞也”。

    在著名的“白登之圍”中,漢高祖劉邦擊的路線是自太原道雁門入馬邑而至平城的。“白登之圍”雖然發生在平城白登山,但起因是韓王信以馬邑降匈奴,並與匈奴合謀太原。所以,劉邦之所以要率大軍親征,一方面當時兵臨晉陽,長安危急,形勢確實緊張,另一方面也說明馬邑於全域性的重要性,一旦失去,長城以內的第二道防線破敗一環,入侵山西乃至關中的門戶洞開。

    伏擊圈設在馬邑的第二個因素——財物比較多

    秦漢時期的馬邑,地廣人稀,交通便利,農業發展雖不比中原但尚且可以,作物種類也非單一畜牧業繁榮,以養馬為最,而且手工業水平較高,漢朝與匈奴邊境互市讓馬邑的商業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可以想象,作為漢朝北方防守的重鎮,以及進擊匈奴的前哨,漢朝一定在馬邑囤積了相當數量的軍備資源,特別是馬匹和牲畜,長期以來為匈奴所覬覦,所以一旦有機會掠奪,匈奴人一定會大喜過望。所以《漢書》記載“單于信之,且貪馬邑財物,乃以十萬騎入武州塞”

    要是一座空城,讓來一趟沒吃沒喝的旅遊觀光,單于會這麼感興趣嗎?

    伏擊圈設在馬邑的第三個因素——理想伏擊地形

    要設伏擊圈,必須得有合適的地形。這個伏擊圈,既要把匈奴的大軍圈住,又要能有效抑制住匈奴人的騎兵優勢,所以在一個四面環山的谷地是非常合適的。

    馬邑西依黑駝山,南有句注山,北有神頭山、契吳山,東南臨桑乾河,史籍中所謂的“馬邑旁谷”正是就手說的這些山谷。漢朝的想法就是,“約單于入馬邑而宗(兵)”,只要單于進入了包圍圈,就立馬開殺,正如王恢所言“或營其左,或營其右,或當其前,或絕其後”,必然形成合而圍殲之勢,以絕對優勢兵力與匈奴人在山谷進行決戰,來一個匈奴版的“四面楚歌”。

    第三個問題:臨戰前漢匈關係格局如何?

    從冒頓單于到老上單于再到軍臣單于,匈奴仰仗著強大的軍事力量,一直掌握著對漢關係的主動權。這一時期的匈奴處在全盛時期,大約相當於秦二世元年到漢武帝元年。其所控制的疆域,包括漠南、漠北以及西域的廣大區域。插一句,漢武帝繼位的時候,張騫還沒有出使西域,還不知道河西走廊和西域是什麼東西。

    據《漢書·匈奴傳》記載,從漢高祖到呂后專政,從文帝再到景帝,匈奴屢屢寇邊,給漢朝北方邊境的防守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而且不時有韓王信那樣勾結匈奴作亂的內奸,漢廷是屢戰屢敗,甚至不敢對匈奴言戰,不得不嫁女和親以及開通互市貿易。文帝、景帝時期,也曾試圖聚集大軍對匈奴進行軍事打擊,但如韓安國所言“且匈奴,輕疾悍亟之兵也,至如猋風,去如收電,畜牧為業,弧弓射獵,逐獸隨草,居處無常,難得而制”,漢朝將士普遍對匈奴作戰缺乏信心,所以基本上是無功而返,甚至還引來了匈奴大規模的軍事報復。

    即便對於和親,也是匈奴想和就和,不想和就不和,《漢書》也屢有“絕和親”的記載。

    但是,漢朝自建立以來,雖然軍事上打不過匈奴,但是一直都沒有閒著,透過休養生息積極進行“增肥”,物阜民豐,國庫充盈,人口大量增加,還透過馬政繁殖蓄養了大量的馬匹,為騎兵部隊的建立建立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封建社會的第一個治世“文景之治”的建設成果是豐碩的。據《漢書·食貨志》記載,“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間,國家亡事,非遇水旱,則民人給家足,都鄙廩庾盡滿,而府庫餘財。京師之錢累百鉅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腐敗不可食。眾庶街巷有馬,阡陌之間成群,乘(牛字)牝者擯而不得會聚”。

    可以看出,漢武帝繼位的時候,國家有錢、糧食充足、馬匹眾多,加上大量增加的人口,漢朝已經有實力與匈奴掰一掰手腕子,反擊匈奴的宏願已經近在咫尺。

    只是,這一切都將有個開始,以及怎麼開始?對此,漢廷並沒有主意。

    第三個問題:漢武帝怎麼想?

    作為一個封建帝國,帝王的意志決定了國家的路線。

    面對著漢朝的卑躬屈膝,享受著漢朝的美女和互市貿易,匈奴逐漸對漢朝放鬆了戒備。漢武帝繼位的時候,繼續採取對匈奴的和親政策,給邊境互市以優厚的待遇,所以“匈奴自單于以下皆親漢,往來長城下”。

    可是,作為大漢王朝一個年輕的繼承人,漢武帝心裡怎麼想?

    作為一個成長在皇家的帝國繼承人,漢武帝自小就目睹了匈奴帶給大漢王朝的屈辱,甚至有歷史傳言他的姐姐南宮公主也被送往匈奴和親。所以,雄心勃勃的漢武帝接過帝國的權杖後,還能繼續容忍匈奴的欺凌嗎?答案是肯定是否定的,否則漢武帝也不能畢生致力於對匈奴開戰,甚至到了窮兵黷武、把富裕的帝國打到百業凋敝的地步,武帝有“亡秦之過”是一句大實話。

    所以,漢武帝的意志就是反擊匈奴,徹底消滅匈奴這個最危險的敵人。誰打匈奴,漢武帝就支援誰,誰對匈奴認慫,漢武帝就滅了誰。

    第四個問題:決策過程有什麼玄機嗎?

    其實,漢武帝繼位的第一年,匈奴就過來“賀喜”——來請和親,於是漢武帝請群臣朝議。大行王恢是燕地人,相當於帝國的外交部長,對匈奴很熟悉,他是主戰派,建議漢武帝“漢與匈奴和親,率不過數歲即復倍約。不如勿許,舉兵擊之”。而御史大夫韓安國,也就是帝國的副丞相,則列舉了一大堆理由,主張繼續和親。結果是“群臣議多附安國,於是上許和親”。

    這是一個關鍵點:為什麼群臣多附韓安國?

    韓安國說的確實有道理——“千里而戰,兵不獲利。今匈奴負戎馬之足,懷禽獸之心,遷徙鳥舉,難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為廣,有其眾不足為強,自上古不屬為人。漢數千裡爭利,則人馬能,虜以全制其敝。且強弩之極,矢不能穿魯編衝風之末,力不能漂鴻毛。非初不勁,末力衰也。擊之不便,不如和親”。

    可是王恢說的就不對嗎?王恢說的也對。群臣多支援韓安國,反映了一個現實,那就是漢廷上下對匈奴開戰是普遍沒有信心的,大漢朝有“匈奴恐懼症”。

    另一點,韓安國在朝廷勢力很大。韓安國在平定吳楚楚七國之亂的時候立下了大功,是漢朝的功臣。武帝即位後,韓安國給了田蚡“五百金”,田蚡找安國太后說情,給韓安國爭取了大司農的官職,後來升任御史大夫。田蚡是誰,田蚡是漢武帝的國舅,漢武帝繼位的時候封他為太尉,後做了帝國的丞相。也就是說,韓安國是田蚡的人,而田蚡是外戚。

    所以,韓安國主張和親,群臣也只能附議。

    可是,漢武帝心裡痛快嗎?漢武帝一定憋屈死了,只是沒有辦法。此次和親必然導致漢武帝加緊對匈奴開戰的謀劃,日思夜想,食不甘味。同時,在內心裡,漢武帝一定對這些和親派痛恨並鄙視。

    到第二年,終於機會來了。也就是元光元年前年,雁門馬邑聶壹因大行王恢言上曰“匈奴初和親,親信邊,可誘以利”,於是漢武帝又開朝議,並定了一個要開戰的基調:“聯飾子女以配單于,幣帛文錦,賂之甚厚。單于待命加慢,侵盜無已,邊竟數驚,聯甚閡之。今欲舉兵攻之,何如”。

    但鑑於之前的分析,無論王恢和韓安國的論戰有多精彩,結局都已經定了,那就是一定要開戰,以馬邑為誘餌,引得匈奴大軍進入包圍圈,一舉殲滅之。

    所以這裡要感嘆一下,韓安國啊韓安國,你難道真的不知道漢武帝的心思嗎?你真的不想在朝廷裡混了嗎?

    第五個問題:為什麼會失敗?乾脆說,為什麼一定會失敗?

    為了這個誘殲計劃的成功,漢朝傾盡了能動員的一切軍事力量,精選的步、騎三十萬大軍,並派出一批具有作戰經驗豐富、軍銜很高的老將,御史大夫韓安國為護軍將軍、衛尉李廣為驍騎將軍、太僕公孫賀為輕車將軍、大行王恢為將屯將軍、太中大夫李息為材官將軍,具體分工是韓安國、李廣、公孫賀實施伏擊,王恢、李息另率三萬人馬埋伏於代郡,準備一旦匈奴進入伏擊圈,便擊其輻重,斷其後路。

    接下來的事情大家就都比較熟悉了:在距離馬邑百餘里的地方,匈奴見漢地牛馬遍野而無人放牧,覺得奇怪,便抓了一個舌頭,經審問,將實情盡知,引兵而還。漢兵士聽說匈奴己去,全軍追擊至武州塞,追不上。王恢伏兵聽說匈奴沒有進入伏擊圈,考慮擊其輻重的話,必然與單于的精兵作戰,漢兵勢必會敗,也未敢出兵攔截。漢室精心謀劃而無所得,王恢也因首謀不進而下獄自殺。

    很多人都說漢朝的這次伏擊沒有做好細節,用細節決定成敗論說明敗因。確實,《鹽鐵論·西域篇》也記載“長城以南,濱塞之郡,馬牛放縱,蓄積佈於野”,反映出塞內確實有廣裹的畜牧業經濟區,“未至馬邑百餘里,見畜布野而無人牧者”,匈奴人又不是傻子。

    對此,我不敢持贊同意見。兩個超級大國之間PK,靠打一個大埋伏就能乾坤落定?這個埋伏得有多大?如果敵方不是傻子,那麼這樣的大埋伏的可操作性得有多低,成功的機率可想而知。

    二戰時候,德國閃擊蘇聯是佔盡了先機,但是蘇聯不是法國、也不是荷蘭比利時,蘇聯的廣袤的國土和強大的國力,註定戰爭最後的結果也是拉鋸戰、消耗戰、持久戰。

    可笑的是,為了保命,王恢也想到了賄賂田蚡,而且是“行千金丞相蚡”,田蚡同樣是去找太后,可是這次漢武帝時鐵了心了,不再給太后面子。要知道,興師動眾三十萬,得了一個大鴨蛋,搞得漢朝和匈奴也徹底翻了臉,這個鍋必須有人背。

    第六個問題:“馬邑之謀”的失敗給了漢朝那些教訓?

    一是被動的防禦解決不了匈奴騎兵,只有主動的派騎兵深入匈奴境內,對匈奴進行主動的持續的打擊才是解決匈奴騎兵的唯一手段,騎兵的戰略地位從此確定。

    二是以韓安國,李廣等為代表的老將已不適合新的作戰模式,需要培養新一代的擅長使用騎兵進行長途奔襲的將領,於是衛青,霍去病等名將出現了。

    談一談對我的一點啟示

    第一,做大事,需要注意細節,但是首先得有切合實際的目標。設定一個無法操作的目標,累死也白搭。

    第二,不要把對手當傻子。

    第三,當下屬的,一定要知道領導的意圖是什麼,領導的意圖有多堅定,和領導的想法不一致會很難混。

    第四,一定要敢想敢幹,默守陳規只能被衛青、霍去病這樣的新人所取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跟表哥感情很好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