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輝常曉得

    萬曆三大徵指明神宗萬曆帝(1573年~1620年)年間,先後在明王朝西北、西南邊疆和北韓展開的三次大規模軍事行動;分別為李如松平定蒙古人哱拜叛變的寧夏之役、李如松,麻貴抗擊日本豐臣秀吉政權入侵的北韓之役,以及李化龍平定苗疆土司楊應龍叛變的播州之役。

    北韓之役

    即援朝逐倭(日本)之戰。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年),掌握日本大權的豐臣秀吉命加藤清正、小西行長率軍從對馬攻佔北韓釜山,又渡臨津江,進逼王京(今首爾)。北韓國王李昖沉湎酒色、弛於武備、政治腐敗,軍隊望風而潰。在這種形勢下,明朝應北韓之請,出兵援朝。以宋應昌為經略、李如松為東征提督,集四萬兵馬赴朝。次年正月進攻平壤,擊敗小西行長部,獲平壤大捷,此後又復開城,扭轉戰局。後又進逼王京,但在距王京三十里的碧蹄館因輕敵中伏,損失慘重,李如松險些陣亡。三月,劉綎、陳璘率軍抵朝。明軍扼臨津、寶山等處,並斷日軍糧道,日軍缺糧,不得不放棄王京,退縮至釜山等地,開始與明軍談判。為爭取時間,明兵部尚書石星力主和議。但因日本提出以大同江為界等無理要求,談判破裂。二十五年日軍再次發動進攻,明神宗朱翊鈞下石星等於獄,以邢玠為薊遼總督,因李如松已經在與蒙古人的戰爭中戰死,所以任命麻貴為備倭大將軍,調薊遼、宣府、大同、山西、陝西兵及福建、吳淞水兵援朝,又募川、漢兵等往援。次年二月,明軍兵分四路,中路董一元、東路麻貴、西路劉綎、水路陳璘,分道向釜山挺進,陳璘與北韓水軍將領李舜臣緊密配合,在海上打敗敵人最精銳的小西行長所部,八月,豐臣秀吉死,日軍撤兵,中朝聯軍乘勢進擊,日軍大敗。十一月,戰爭基本結束。

    寧夏之役

    寧夏之役即鎮壓哱拜之亂。寧夏是明代邊陲九個軍事重鎮之一,主要是防禦蒙古族人。叛亂的哱拜本是蒙古韃靼人,明嘉靖年間因得罪酋長,父兄被殺,他投了明軍。萬曆十七年(1589年),被提為副總兵,致仕後,其子哱承恩襲位。哱拜因於二十年二月十八日,糾合其子承恩、義子哱雲及土文秀等,嗾使軍鋒劉東暘叛亂,殺黨馨及副使石繼芳,縱火焚公署,收符印,發帑釋囚。脅迫總兵官張惟忠以黨馨“扣餉激變”奏報,並索取敕印,惟忠自縊死。此後東暘自稱總兵,以拜為謀主,以承恩、許朝為左右副總兵,土文秀、哱云為左右參將,佔據寧夏鎮,刑牲而盟。出兵連下中衛、廣武、玉泉營、靈州(今寧夏靈武)等城。明軍開始平叛,先調麻貴馳援,後命李如松為寧夏總督,各路明軍將寧夏城團團包圍,並決水灌城。叛軍失去外援,城內彈盡糧絕,同時內部發生火併,九月十六日劉東暘殺土文秀,承恩殺許朝,後周國柱又殺劉東暘。軍心渙散。李如松攻破大城後又圍哱拜家,拜闔門自盡,承恩等被擒,至此,哱拜之亂全部平息。

    播州之役

    播州位於四川、貴州、湖北間,山川險要,廣袤千里。自唐楊端之後,楊氏世代統治此地,接受中央皇朝任命。明初,楊鏗內附,明任命其為播州宣慰司使。萬曆初,楊應龍為播州宣慰司使,驕橫跋扈,作惡多端,並於萬曆十七年公開作亂。明廷對楊應龍之亂舉棋不定,未採取有力對策。因此應龍本人一面嚮明朝佯稱出人出錢以抵罪贖罪,一面又引苗兵攻入四川、貴州、湖廣的數十個屯堡與城鎮,搜戮居民,姦淫擄掠。二十六年,四川巡撫譚希思於綦江、合江(今四川瀘州東)設防。次年,貴州巡撫江東之令都司楊國柱率軍三千進剿,失利,楊國柱被殺。明廷罷江東之,以郭子章代之。又起用前都御史李化龍兼兵部侍郎,節制川、湖、貴三省兵事,並調劉綎及麻貴、陳璘、董一元等南征。二十八年,徵兵大集,二月,在總督李化龍指揮下,明軍分兵八路進發,每路約三萬人。劉綎進兵綦江,連破楠木山、羊簡臺、三峒天險。又敗應龍之子朝棟所統苗軍。巾幗英雄秦良玉與其丈夫馬千乘亦率兵攻下金築等七寨,並偕同酉陽等土司軍一起攻下桑木關為南川路戰功第一。其他幾路明軍也取得勝利。三月底,劉綎攻佔婁山關,四月,楊應龍率諸苗決死戰,又敗。綎進佔楊應龍所依天險之地龍爪、海雲,至海龍囤(今遵義西北),與諸路軍合圍之。六月,劉綎又破大城。應龍知大勢已去,與二妾自縊,子朝棟等被執,明軍入城,播州平。後分其地為遵義、平越二府,分屬四川、貴州。

    " 三大徵”曠日持久,歷時近十年,到萬曆二十八年六月結束。“三大徵”雖都以勝利而告終,但每場戰爭都是一波三折,驚心動魄,勝利的同時也付了出了慘重的代價。

  • 2 # 給我一隻大花貓

    明神宗萬曆二十年至二十八年(1592-1600)在西北、東北、西南邊疆接連展開的三次大規模軍事征討,被稱作萬曆三大徵。分別為平定哱拜叛亂的寧夏之役、平定日本豐臣秀吉入侵的北韓之役、平定楊應龍叛亂的播州之役。三次戰爭都打勝了,但明朝的國力的國力也受到極大的損失。明人茅瑞徵有萬曆三大徵考附東夷考略,瞿九思有萬曆武功錄十四卷。寧夏之役(萬曆二十年二月十八日至九月十八日,1592)北韓之役(第一次:萬曆二十年,1592;第二次:萬曆二十六年,1598)播州之役(萬曆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六月,1599-1600)明史載:“寧夏用兵,費帑金二百餘萬。其冬,北韓用兵,首尾八年,費帑金七百餘萬。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費帑金二三百萬。三大徵踵接,國用大匱”(卷三百五陳增傳)。又卷百二十三王德完傳:“近歲寧夏用兵,費百八十餘萬;北韓之役,七百八十餘萬;播州之役,二百餘萬”。據此可以粗略統計出這八年間國家的軍事開支高達一千一百六十餘萬兩白銀 。

    萬曆皇帝雖然脾氣有些古怪但是對待國家大事還是非常用心,雖然從小經歷喪父的悲痛,可是這並沒有把他擊倒,父親穆宗也給他留了一個能臣張居正,一門心思照顧他的內侍馮寶,這一切的一切讓萬曆省了不少心思。不斷長大的萬曆越發覺得他們似乎權力太大,免不了成了霍光,高力士這樣囂張跋扈的人,他只能忍著畢竟沒有親政,畢竟他們背後還有太后的支援。在張居正病逝之後國家權力終於回到了萬曆的手中,他渴望證明自己,隨後而來的三次戰爭,這個年輕的萬曆帝憑藉自己的知人善用取得大勝。

    或許在世人眼裡萬曆三十年不上朝,明實亡於萬曆,可是他雖然不像祖輩朱元璋、朱棣那樣南征北戰,開疆擴土,但是國家這臺機器在他的管理之下還可以正常遠轉,至於說土地兼併,賦稅繁重跟他更扯不上半點關係相反他更多的政策還向農民做了傾斜。古代的朝堂文官一直都是主流政治群體,但是人治在任何時期都要劣於法治,而自漢朝以來儒家似乎已經成了大家公認的倫理常德治國理政的真理。萬曆的心中不能讓這些去影響國家的發展,動搖統治的根基,於是他身邊的親信宦官集團就成了首選,這些不僅忠誠而且辦事效率高。兩者由此達到的平衡可以政通人和。也正是有對朝局的控制才有三次對外戰爭的基礎實力,大臣不敢不忠君諫言,將士不敢不奮勇殺敵。

  • 3 # 曹老師xixi

    明朝的萬曆三大徵,指的是明神宗時期分別對西北、西南邊疆和北韓展開的三次大規模軍事行動,明神宗就是那個近三十年不上朝的萬曆皇帝。三次戰爭都以明朝勝利而告終。

    寧夏之役(西北邊疆)

    寧夏是明代邊陲九個軍事重鎮之一,該地區的集團首領是蒙古韃靼人叫哱拜,明嘉靖年間因得罪酋長,父兄被殺,他投了明軍。1582年,哱拜因益驕橫,輕中重外,與其子承恩、義子哱雲和總兵劉東暘發動叛亂,縱火焚公署,收符印,原寧夏明朝總兵官張惟忠自縊而亡。

    後明朝派李如松、麻貴等將多路出擊,哱拜、劉東暘不敵連敗,劉東暘軍隊軍心渙散,發生內亂,劉東暘、土文秀、承恩相互攻沙,叛軍大亂,最後叛軍首領哱拜自盡,寧夏之役結束。

    播州之役(西南邊境)

    播州位於今天的貴州遵義,該地區首領是唐朝時期就為該地軍閥的楊氏,經歷了宋元百年,到了明朝依然由楊氏實際控制,1598年,時任播州地區首領的楊應龍公開作亂,帶領苗兵攻打四川、貴州、湖廣數省,連克十餘個城鎮,1599年貴州巡撫楊國柱率軍平叛軍,兵敗被殺,

    1600年,名將李化龍率軍20萬,分兵八路進軍平叛,楊應龍寡不敵眾,最終自盡身亡,播州之役結束。

    北韓之役

    1592年,豐臣秀吉統一日本,企圖佔領北韓,3月豐臣秀吉率軍約10萬進攻北韓,北韓兵敗如山倒,嚮明朝求援,明朝集結中朝聯軍約5萬(明軍佔4萬)反擊日本,日軍在平壤戰敗,最終在1595年,中日和談,日軍退出北韓。

    1597年,豐臣秀吉再次率軍約14萬進攻北韓,北韓再次兵敗如山倒,再次嚮明朝求援,明朝組織共計7萬大軍進入北韓,后豐臣秀吉病逝,日軍處於不利地位,退出北韓,北韓之役結束。

    三次戰役都以明朝全勝而結束,三次戰役鞏固了中國疆土的穩定,強化了明朝在東亞的霸主地位,寧夏和播州之役粉碎了地區分裂是陰謀,穩定了邊疆地區的統治;北韓之役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少有的對外戰役,該戰役的勝利,確立了明朝在東亞的主導位置,而日本則元氣大傷,百年未能恢復,也間接的導致豐臣秀吉集團的滅亡,德川幕府的崛起。

    但三次戰役幾乎耗盡了明朝的多朝積累的財富,在北韓戰爭前的君臣會議中,因明朝國庫以空,居然迫使萬曆皇帝拿出了自己收刮的小金庫來支援打仗。三次戰役雖然勝利,但由於明朝皇帝昏庸無道,並未因戰爭消耗而實行休息養民,因此後遺症很大,直接導致後期無力平定緬甸、建州女真和各地農民的反叛和起義,間接導致明朝的滅亡。

  • 4 # 尋找不答應

    萬曆三大徵是指明神宗朱翊鈞時期打的三次大勝仗,這三次戰役按時間排序為:寧夏之役,北韓之役和播州之役。

    一、寧夏之役

    寧夏之役的指揮官是名將李如松和麻貴,整個戰役持續了整整七個月。公元1592年2月18日,原寧夏副總兵、蒙古韃靼部落酋長哱拜叛亂,連下廣武、中衛、靈州等城,並且勾結河套的蒙古部落,倚為助力。三月,回族大將麻貴馳援寧夏,阻擊河套蒙古部落;四月,李如松調遼東、宣府、山西、大同、浙江和四川等地精兵平叛,七月圍寧夏城,九月破城。

    二、北韓之役

    北韓之役也叫援朝驅倭之戰,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592年~1593年,主要指揮官是李如松、劉綎和陳璘;第二階段是1597~1598 年,主要將領是邢玠、麻貴、陳璘、董一元和劉綎。 1592年4月13日凌晨,日軍15萬侵入北韓,在兩個月內軍隊打到鴨綠江南岸,北韓的殘兵敗將龜縮在中朝邊境。七月,萬曆皇帝先派了李成梁的嫡系祖承訓率和史儒4000人出征,但是中伏慘敗。十二月二十五日,李如松出征,總共兵力4萬。在1593年正月取得平壤大捷,喪亡2000餘人殲敵10000多,打出了1比15的陣亡比例。在一個月內幫北韓收復500餘里,隨後鏖戰碧蹄館,在四個月內收地1000餘里,日軍撤退到半島南部。

    1598年日軍直逼王京,由於李如松死了(和蒙古人打戰,率3000騎兵直搗敵人老巢,被數萬大軍埋伏,一說是叛徒出賣行蹤),麻貴被任為大將軍。在陸地上,麻貴和當時的第一猛將劉綎配合,水上則是陳璘負責,當時北韓的水軍指揮李舜臣也聽命陳璘(別問為什麼,喪家之犬就別想有指揮權的,就像近現代作戰時韓方永遠得聽美軍的話一樣)。當然,第二次戰役最具關鍵性的是海戰,陳璘在露梁海戰中大敗日軍的海軍主力,又恰好豐臣秀吉死了,明軍趁機把日軍趕下海,戰爭結束。 (韓說的李舜臣鳴梁海戰是露梁海戰的一部分,北韓的水軍和陳璘的海軍配合在鳴梁海戰中打敗日軍海軍後廢了,後面的整個露梁海戰都是明軍打的)

    三、播州之役

    播州之役的指揮官主要有李化龍、劉綎、麻貴、陳璘、董一元和秦良玉。1599年,播州土司楊應龍反叛,由於楊家從唐朝到明朝400多年一直在西南經營,根深蒂固。萬曆皇帝除了將參加過北韓之役的7萬將士悉數調往平叛,還從各地抽精兵13萬參與。雖然140多天就平定叛亂,但是出動的兵力卻是最多的,達20萬,比平定寧夏之亂和北韓之役的兵力加起來還多得多。

    四、消耗

    三次戰役共消耗了1100多萬兩白銀。自張居正變法後,國家的國庫收入基本是入不敷出,不夠用的,巨大的戰爭消耗更是捨得朝廷財政困難,加上後期的自然災害,朝廷更沒辦法拿出銀子,亂民造反變得頻繁。

    戰爭中也消耗了大量的精銳,特別是播州之役。造成精銳邊軍數量不足,軍隊整體實力降低,無法有效的防備異族。

  • 5 # 活著就是一種情懷

    明神宗朱翊鈞,大明王朝的第十三位皇帝,10歲即位,年號萬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之初十年,內閣首輔張居正主持政務,社會經濟有很大的發展,開創了“萬曆中興”的局面。期間主持了著名的萬曆三大徵,鞏固了大明疆土,維護了大明王朝在當時世界特別是東亞地區的地位。

    第一徵——北韓之役(抗日援朝)

    “北韓”這一國號就是明太祖賜予的,對於北韓,大明王朝是視如己出的。北韓有難,必當助之。當然這也是維護大哥的權威。

    公元1592年,日本人加藤清正、小西行長率軍從進攻北韓。當時北韓國王李昖沉湎酒色、懶於政治,軍隊渙散,無力抵抗。日軍進如履平地,由是北韓八道淪陷七道。危急時刻,明朝應北韓之請,出兵援朝。開始因為輕敵,未派重兵,結果敗了幾丈。明神宗得敗訊後,以宋應昌為經略、李如松為東征提督,集四萬兵馬赴朝。次年正月進攻平壤,擊敗小西行長部,獲平壤大捷,此後又復開城,扭轉戰局。後又調薊遼、宣府、大同、山西、陝西兵及福建、吳淞水兵援朝,又募川、漢兵等往援。次年二月,明軍兵分四路,中路董一元、東路麻貴、西路劉綎、水路陳璘,分道向釜山挺進,陳璘與北韓水軍將領李舜臣緊密配合,在海上追擊敵人最精銳的小西行長所部。八月,豐臣秀吉死,日軍撤兵,明朝聯軍乘勢進擊,日軍戰敗。

    第二徵——寧夏之役(消滅叛軍)

    寧夏是明代邊陲九個軍事重鎮之一,主要是防禦蒙古族人。叛亂的哱拜本是蒙古韃靼人,明嘉靖年間投了明軍。

    萬曆十九年,洮河遇襲,請求朝廷支援,哱拜率所部三千人支援,解決了侵犯之後,哱拜就有些驕傲了,看著跟著自己的部隊受到明朝廷的管轄,心生不滿。於是聯合兒子承恩、義子哱雲等發動叛亂,殺死了黨馨及副使石繼芳。佔據寧夏鎮,並且出兵佔領了中衛、廣武、玉泉營、靈州等地。然後又拉攏蒙古首領著力兔等加入,勢力越來越強大。明神宗派出副總兵李昫剿滅叛軍,但叛軍有蒙古部落支援,明軍戰況堪憂,朝廷加派麻貴增援。後又調李如松、梅國楨率遼東、宣、大、山西兵及浙兵、苗兵等進行圍剿。至七月,各路援軍在代學曾為總督的葉夢熊的統帥下,將寧夏城團團包圍,並決水灌城。叛軍失去外援,城內彈盡糧絕,同時內部發生火併。九月十六日李如松攻破大城後又圍哱拜家,拜闔門自盡,承恩等被擒,至此,哱拜之亂全部平息。

    第三徵——播州之役(威震一方)

    播州位於四川、貴州、湖北之間。自唐朝以來一直都是楊端的後人世代統治此地,並且歸順朝廷。明初,這一代掌權人是楊鏗,神宗任命楊端為播州宣慰司使。

    楊家在此地區,驕橫跋扈,作惡多端,萬曆十七年公開叛亂。朝廷開始並沒有重視,對楊家的叛亂未採取有力對策。因此楊家一面嚮明朝佯稱出人出錢以抵罪贖罪,一面又率兵攻入四川、貴州、湖廣的數十個屯堡與城鎮,搜戮居民,姦淫擄掠。

    萬曆二十七年,貴州巡撫江東之令都司楊國柱率三千人圍剿楊家叛軍,慘敗。

    萬曆 二十八年,二月,在總督李化龍指揮下,明軍分兵八路進發,每路約三萬人。劉綎進 兵綦江,連破楠木山、羊簡臺、三峒天險。三月底,劉綎攻佔婁山關,四月,楊應龍率諸苗決死戰,又敗。六月,劉綎又破大城。楊家大勢已去,明軍入城。

    三大戰役,雖然打的辛苦,但是戰果豐盛,明朝實力威震四方。這其中多虧了萬曆初年的勵精圖治,及首輔張居正的奮力改革。使得當時朝廷財力雄厚,能夠打得起,為大明王朝的發展贏得了一段較為穩定的時機。也使得中華民族的大一統得到穩固,中華民族的版圖的到穩固。

    浩瀚歷史中的每一個瞬間都是值得我們回顧的。取其精華,祛其糟粕!我們一起來探討歷史的一個個瞬間!

  • 6 # 策神歷史

    萬曆皇帝又稱明神宗,是明朝後期比較有作為的皇帝,在他執政前期和中期的時候出現萬曆中興這樣的景象。

    在1592-1600年的時候,他發動三次大規模軍事征討,被稱作萬曆三大徵。按照時間順序的話,這三場戰役分別為平定日本豐臣秀吉入侵的北韓之戰役,平定哱拜叛亂的寧夏之戰役,和平定楊應龍叛亂的播州戰役。

    至於勝負如何,帶來什麼影響,具體的咱們往下詳細敘述。 首先是打日本的北韓戰役。

    大明抵抗豐臣秀吉對北韓的入侵。 拓展地說一下,中世紀的日本也是有群雄割據的戰國時代的,其中戰國三傑就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

    其中豐臣秀吉原是織田信長的家臣,在織田信長死後,他“竊取”一般地接了他的班,也接管了日本,他這個人野心勃勃,一個日本並不能滿足他,他也想以北韓半島為跳板,吞併北韓,進而征服中國(這可能就是近代日本田中大陸政策的鼻祖。

    所以說在1592年的時候,正好也趕上北韓國國君李昖沉湎酒色、弛於武備、昏庸無能,軍隊不堪一擊。

    李昖逃奔平壤、後又逃到義州(今新義州東北)。結果可想而知,北韓本身就兵微將寡,再加上主帥還不行,最後整個北韓都被日本吞併,國王沒辦法了請求自己的宗主國大明王朝的幫助。

    萬曆對此表示,你小日本啥家庭啊就敢打我北韓小老弟?家裡有礦?

    於是明廷得敗訊後,就讓宋應昌擔任經略、李如松出任東征提督,集四萬兵馬赴朝。次年正月進攻平壤,擊敗小西行長部,獲平壤大捷,此後又復開城,扭轉戰局。

    這個時候日軍選擇撤軍並與大明談判,不過由於日本提出無理的要求而大明和北韓根本就不能同意,導致談判破裂。

    二十五年日軍再次發動進攻,陳璘與北韓水軍將領李舜臣緊密配合,在海上追擊敵人最精銳的小西行長所部。

    同年八月,豐臣秀吉死,日軍撤兵,明朝聯軍乘勢進擊,日軍戰敗。當然此次戰役鄧子龍等將領也壯烈犧牲,豐臣秀吉死後,蟄伏在日本多年的老油條德川家康,一舉收下豐臣秀吉殘部,結束了戰國時代,開啟了日本江戶時代。

    此次戰役,明軍憑著人數和科技碾壓當時還沒有強起來的日本,對抗日本的入侵獲得了完勝,自此大明王朝維護了東亞的秩序,增強了自身在東亞乃至世界的影響。

    平定叛亂的寧夏戰役

    哱拜這名字聽起來就不是漢族人,他本來是蒙古部落的韃靼人,明嘉靖年間因蔚得罪酋長,他的父兄被殺,無奈下他投了明軍。

    朝廷封他為遊擊將軍,統標兵家丁千餘,專門管理寧夏,他多招納各種亡命之徒,蓄養死士。

    萬曆十九年,洮河有敵軍來犯,戰事告急,他率領三千多人前來協助朝廷擊退敵軍,憑著這一功勞哱拜就飄了起來,也不知道是哪來的勇氣,手裡就有幾千人,感覺自己在寧夏,天高皇帝遠,朝廷好像管不了他的樣子,他就決定發動叛亂了。

    “於二十年二月十八日,糾合其子承恩、義子哱雲及土文秀等,嗾使軍鋒劉東暘叛亂,殺黨馨及副使石繼芳,縱火焚公署,收符印,發帑釋囚。”

    張惟忠最後被逼得沒辦法,打不過叛軍我也不能投降,要不這不是我大明官員的風格,然後就自殺了。

    萬曆皇帝對此表示不能忍,誰忍誰孫子好吧。於是萬曆皇帝派出了副總兵李昫去剿滅叛軍,然而叛軍的後臺是蒙古部落,畢竟人家有蒙古族的血統,明軍感覺派的人有點少了,戰況堪憂不容樂觀,於是有加派麻貴增援。

    後面還怕兵將不夠,又調李如松、梅國楨率遼東、宣、大、山西兵及浙兵、苗兵等進行圍剿。總之就是,整死你就完事兒了。

    大明還是有點東西的,最後把叛軍的老巢寧夏城圍得是裡三層外三層,水洩不通彈盡糧絕,最後明軍更狠的操作就是直接拿決堤的黃河水淹寧夏城,搞得跟關羽水淹七軍似的,最後李如松攻破大城後又圍哱拜家,拜闔門自盡,承恩等被擒,至此,哱拜之亂全部平息。

    如果說平息日本入侵北韓,是為了自己國家在東亞和世界的影響力而戰,這一戰可以說是為了漢人的統治,為了民族統一而戰了,經此一戰,少數民族不敢再肆無忌憚,最少他們再發動叛亂的時候都是三思而後行了,畢竟都清楚,代價是很慘痛的,就連後面清朝的女真族,對戰明朝袁崇煥的時候,不也是死了和努爾哈赤嗎?

    最後說一下平定楊應龍叛亂的播州戰役

    播州位於現在的四川、貴州、湖北間,山川險要,幅員千里,同樣也是一個容易有天高皇帝遠這樣一個錯覺的地方。

    從唐末起,從楊端開始就經營著播州,此後楊氏就一直經營此地,直到明朝初年,這一代領主是楊鏗(不是隋文帝),神宗任命他為播州宣慰司使。

    然而楊氏也並沒有珍惜朝廷的安撫,天天想著搞事情。楊氏歷代統治播州,他的勢力可以說是盤根錯節,早就有了不臣之心,到了楊應龍這,他認為四川官軍弱不經戰,非常輕視,久欲佔據整個四川,獨霸一方。

    於是1599年他就在播州發動了叛亂,在此期間,楊家在他們的屬地上姦淫擄掠,燒殺搶奪,無惡不作。

    之所以他認為川官軍弱不禁風,是因為大明王朝當時打之前說的那兩場戰役,根本就沒空搭理他,楊應龍不但不識抬舉還得寸進尺,連本加利。

    萬曆皇帝對此表示,門外的垃圾都掃乾淨了,也是時候清清屋裡的毒瘤了。 萬曆二十七年,貴州巡撫江東之令都司楊國柱,率領三千人圍剿楊家叛軍,不料慘遭團滅。

    不過大明並沒有氣餒,於第二年,也就是二十八年,徵兵大集,二月,在總督李化龍指揮下,明軍分兵八路進發,每路大約三萬人。利用日常的人海戰術,碾壓叛軍。劉綎進兵綦江,連破楠木山、羊簡臺、三峒天險。

    三月底,劉綎攻佔婁山關,四月,楊應龍率諸苗決死戰,又敗。六月,劉綎又破大城。楊應龍知道大勢已去,與二妾自縊,他的兒子朝棟等被執,明軍入城,從此播州叛亂平息。

    這場戰役,一波三折,不過最終換來了勝利,保衛了大明王朝皇權的統治,雖然說那個時候離明朝滅亡就剩下幾十年的時間,不過還是從最大的程度上大大爭取了明王朝苟延殘喘的時間。

    這三場戰役都是以勝利告終,雖然說積極意義深遠,不過消極的影響也是不容小覷的。 首先是勞動力的喪失和財政的吃緊,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從長遠角度上看,打仗就是打錢,這幾場戰役下來,明朝好幾年的財政收入一下子就被花掉了,這也從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明朝的滅亡速度,財政艱難導致了下面民生的困難,這也更加激化了地主階級於農民階級的矛盾,再加上發生了天災。

    所以後面爆發了以李自成為首的農民起義。 萬曆皇帝指揮這幾場大戰也算是傷了不少腦筋,出於對自己的“彌補”吧,他執政前中期雖然勵精圖治。

    不夠在他後期年老的時候,荒廢朝政,聲色犬馬放縱自己,還天天修仙,最後因為吃含有水銀的仙丹腦子越吃越混,朝廷最終也被他害慘了,以至於後期奸臣當道,大明內憂外患,在萬曆皇帝死後,不到二十年,李自成率兵進京,崇禎上吊自殺,大明從此滅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隋唐都修過大運河,隋煬帝唐太宗都曾伐高句麗,為何隋亡而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