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氣球不是球
-
2 # 文物樑子
如果隋煬帝把所有國力放在徵高麗上,或許會勝。但他修長城,擴建東都,修運河,分散了國力,還積下怨憤。
唐高宗伐高麗是半島分為高句麗、新羅和百濟三國後,百濟騷擾新羅 新羅向唐請兵。唐高宗幾乎將取得七年西域戰爭(651—657)的所有將領都前往東北戰場半島前線輪換一圈。劉仁軌帥唐羅聯軍於663年海戰中,一舉焚燬百濟——倭國聯軍中日戰船400餘艘,倭國元氣大傷,準備遷都,躲避唐的報復。百濟隨即亡國。新羅野心不小,又要求唐出兵徵高麗,兼併百濟後的新羅軍力大增,聯合攻滅高句麗,成為必然。668年唐設立唐安東都護府,治今平壤。李勣任第一任都督。
-
3 # 而知而行的歷史
經過魏晉南北朝300年的戰亂,到隋朝時中原王朝雖然重新統一了,可是缺少經營壓制的周邊遊牧民族也茁壯成長起來了。在北方、西北、西南、東北等地都出現了很多割據政權,如突厥、吐谷渾、爨氏、高句麗等國。
(隋文帝)
在東北地區的高句麗,立國時間最早,勢力根深蒂固,同時也是學習中原漢文化最深入的國家。他們取名字也是有名有姓有字,不僅設了郡縣,還建立了他們自己的朝貢秩序,成了整個東北地區的霸主。在隋文帝攻滅北齊後,有一部分齊國殘餘勢力退到了東北依附高句麗。高句麗也有覬覦中原的野心,就傾盡全力支援他們與隋朝做對,還又有一次帶著一萬多名騎兵攻擊隋朝東北邊地,被當地守將擊退。
高句麗的存在,使得隋朝在東北地區的霸權受到嚴重威脅。隋文帝派遣士兵去征討他們,可是山高路遠,隋朝軍隊在路上發生了瘟疫,軍士減員很多。高句麗也沒有探知到隋朝軍隊的真實情形,誤以為隋朝兵強馬壯,就立刻遣使謝罪。隋文帝一看是這種情況,就坡下驢了,兩國恢復和平。
(高句麗地圖)
隋文帝是個務實主義者,那麼隋煬帝楊廣則是一個理想主義者。這位富N代皇帝,看著府庫充盈,很有些漢武大帝的雄才偉略,他把周邊的少數民族政權挨個收拾了一個遍。最後,他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東北高句麗這裡。前仇舊恨,是時候算個清楚了。
楊廣與要打高句麗這樣一個立國時間長,有著雄厚實力的國家,他也知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可是隋朝時府兵制,兵將都是散落各地,而糧食都在江南,要把他們都聚集起來也著實不易。於是,楊廣就下令,各郡州兵限期到涿郡匯合;同時開鑿大運河,把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等水系都給串聯起來,方便運輸糧食和輜重。
(隋煬帝)
楊廣如此興師動眾,大動干戈,傷到了國家根本。大量計程車兵遠征,導致國內空虛,而隋朝初定,野心家伺機而起,隋朝國內叛亂叢生。第三次征討高句麗,本來已經可以將其滅國了。可是國內殺出了七十二路反王。隋煬帝沒辦法只好認可了高句麗的投降,草草收兵,指望著先掃平亂黨,然後徐圖再舉。沒成想,這次徵遼東引發的叛亂,最終葬送了大隋王朝。
不可一世的大隋王朝滅亡了高句麗人彈冠相慶,他們自豪地說:“是我們推翻了大隋朝,看來中原王朝也沒有那麼可怕。”
唐朝建立後,高句麗遣史稱臣。李淵派遣使者到高句麗接回了困在當地的一萬多名前隋朝士兵,而高句麗也討回了在唐朝的高句麗裔民。當時的唐朝百廢待興,沒有多餘的力量去攻打高句麗。唐太宗繼位之後,唐朝國力呈現出蒸蒸日上的趨勢。唐太宗派遣使者到高句麗討回了當年出征高句麗戰死者計程車兵的骸骨。
唐太宗三下五除二解決了東突厥的致命威脅後,給了高句麗極大的震動。唐朝兵鋒甚銳,高句麗表面派遣使者朝賀,背地裡卻嚴加防守,花了16年時間建了長城。
高句麗擴張成性,屢次攻打北韓半島南部的新羅。作為“天可汗”,唐太宗自然要居中調停,命令高句麗退兵,結果新上位的高句麗權臣淵蓋蘇文拒絕了唐太宗的命令。這使得唐朝天可汗的顏面受損。李世民因此決議攻打高句麗,他說到:“高句麗這個國家,從來沒有真正服從過中原王朝,他們總是趁著中原勢力衰弱時來攻打。現在我趁著國家尚有餘力解決這個邊患,不遺留給子孫隱患。”唐太宗說這話的背景即是隋朝三徵高句麗導致亡國,大量人口滅失,北周以來積攢的家底都給敗光了。
李世民在攻滅了高昌、吐谷渾後,就帶了10萬人征討遼東。這次,李世民與理想主義的隋煬帝不同,他帶的人更少,且在路上愛惜民力,能不搭橋的就不搭橋。高句麗應戰的野戰軍團就有20多萬,這是唐朝又一次的以寡擊眾的戰爭。
(唐太宗)
戰爭的最後結果,是唐太宗最終沒有打下來高句麗,後來他還經常因為沒有攻滅高句麗而認為沒有成功而後悔,但是唐軍的戰果遠大於損失。此次唐太宗徵高句麗,攻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座城,徙遼、蓋、巖三州戶口七萬人到中國,新城、建安、駐蹕三大戰,消滅大量高句麗軍隊,斬獲高句麗首級達到四萬餘級。
唐太宗已近晚年了,他的身體狀況不太好,此後再也沒有御駕親征。不過,為了不留給高句麗喘息機會,唐朝在東北設定了機動兵團,常年襲擾高句麗,削弱其經濟,這為後來唐高宗最終攻滅高句麗打下了基礎。
高宗皇帝即位後,經歷了永徽之治,國力更趨強盛,高宗在660年渡海攻擊高句麗的盟友百濟,在那裡設定了熊津都督府,斬斷了高句麗的盟國。後來,高句麗內部爆發了政變,乾封元年(666),高句麗淵蓋蘇文死,長子泉男生繼任莫離支,出巡,指派他弟弟泉男建、泉男產留下治理國家政事。泉男建趁機取得國家,自任莫離支,發兵討伐泉男生。泉男生逃跑,駐守另外的城邑,讓他兒子泉獻誠到唐朝求救。唐高宗等的就是這個機會,根據司馬光《資治通鑑》的記載,高句麗貴族及大部分富戶與數十萬百姓被遷入中原各地,融入中國各民族中。另有部分留在遼東,成為渤海國的臣民,而其餘小部分融入突厥及新羅。自此,高句麗國家不再存在於世。
(唐高宗)
所以,唐高宗能夠攻滅高句麗,其實是在前任的基礎上。常年的騷擾作戰,讓高句麗人不堪其擾。唐朝派遣軍隊,經常都是以寡擊眾的戰例,這對於國力的損耗是可以得到控制的。所以唐朝征討高句麗沒有對國家的經濟有多大負擔。因此,隋煬帝因徵高句麗導致天下離亂,而唐太宗、高宗父子卻懂得體恤民力,得競全功。
隋唐接連四代皇帝,連續半個多世紀的征討,終於打掉了這個窮而不弱的東北亞小霸的銳氣。如若不然,讓這個立國超過600年的國家繼續存在,中原王朝一超獨霸東亞的朝貢秩序的格局都有可能被更改。唐朝攻滅了高句麗之後,天可汗國家名副其實,唐朝可以徵調更多部落和民族為中原王朝打仗,收穫了最大的戰爭紅利。所以,唐朝因為攻滅了高句麗而強盛了起來。
-
4 # 詳侃歷史
類似問題可以進一步寬泛化,皇帝都要處理政務,都要對外征戰,為何有的成功,有的失敗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關鍵要看具體是如何操作的。
先說說修大運河。
修運河,隋朝和唐朝都不是開創,都只是在前人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例如大運河最南端的邗溝,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開鑿了,隋朝也不過是疏通修浚而已。只不過相對來說,隋朝修浚完善的工程量比較大而已。
修運河本身,沒有人認為它是錯的,興修水利能有什麼錯誤呢?但是,具體要看是如何興修的。隋煬帝是怎麼修的呢?史書記載的很清楚:
東京官吏督役嚴急,役丁死者什四五,所司以車載死丁,東至城皋,北至河陽,相望於道。(《資治通鑑》)
修一條運河,居然死了將近一半的役丁,這就不像話了,這是虐殺生命,是犯罪。
等到大業四年(608)修運河北段的時候,當地的男丁已經不夠用了,但工程並未因此停止,而是開始役使婦女:
詔發河北諸軍五百餘萬眾穿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河,北通涿郡。丁男不供,始役婦人。
因此,對於修運河,我的觀點是,應該充分肯定隋朝底層百姓的功勞,但是,對於隋煬帝,是應該進行批判的。
對於唐朝來說,隋朝修了運河,不代表唐朝就可以躺在上面睡大覺,實際上,隋朝修的這條大運河,問題極多,非常容易淤塞,多了不說,這條大運河到了隋末唐初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出現了嚴重的淤塞問題。例如,永濟渠的南段,引沁水會清水一段的渠道在隋末唐初就已經淤塞,無法使用,唐朝相應對其水道進行了調整。
整個唐朝時期,對運河的疏浚和修繕是一直在持續進行的,有時唐朝也需要出動數萬民夫對運河進行較大規模的修繕,但卻從未聽說唐朝因此出現民夫大規模死亡的情況。
再說說征討高句麗。
高句麗可不可以打呢?同樣的,作為對外征戰的一部分,當然可以打高句麗,關鍵看怎麼打。
隋煬帝怎麼打的呢?就以大業八年(612)隋煬帝第一次征討高句麗為例,出動兵力百萬以上,“凡一百一十三萬三千八百人,號二百萬,其饋運者倍之”,但是,出動這麼多軍隊,打起來卻全無章法,當時,在來護兒以水師突襲平壤慘敗之後,隋軍想要打下高句麗,只能透過陸路,先打下遼東地區,再跨過鴨綠水,進攻平壤。結果呢,隋煬帝在遼東根本沒有打下來的情況下,貿然命令宇文述等九軍共計30.5萬人長途遠征渡過鴨綠水。由於沒有佔領遼東,因此,隋朝的糧食無法從遼水運抵鴨綠水接濟宇文述等軍,宇文述等九軍只能讓戰鬥部隊自行揹負糧食行軍,“人馬皆給百日糧,又給排甲、槍槊並衣資、戎具、火幕,人別三石已上,重莫能勝致”,每個人負重達到三石以上,士兵們根本背不動,只能偷偷的把糧食遺棄掉,結果才走了一半路程,糧食就消耗殆盡,最後,在高句麗軍的進攻及飢餓的摧殘下,這支30.5萬人的隋軍,只回來2700人。
再看看唐太宗,唐太宗規模最大的貞觀十九年(645)征討高句麗,也不過出動10多萬唐軍,後勤壓力相對不是很大,即便如此,唐太宗還是穩紮穩打的在遼東地區開闢了一條鞏固的運糧通道,他攻克遼東、白巖、蓋牟等城,在新城與建安城之間,打出來一條通道,並派兵駐守,確保糧食順利運抵前線。同時,唐太宗也靈活用兵,在駐蹕之戰中,以3萬唐軍重創15萬高句麗軍,斬首二萬,高句麗軍成建制投降3.68萬人。最終,雖然沒有徹底平定高句麗,但唐軍將士僅死亡不到二千人,同時卻把7萬高句麗人遷入中國。
同樣都是打仗,這個差距,不是一點半點。
-
5 # 咖歷史
隋唐都修過大運河,隋煬帝唐太宗都曾伐高句麗,為何隋亡而唐盛?
這要綜合的根據隋唐做這兩件事情分別耗費的成本和取得的成效來分析。企業講究投入產出比,其實國家也是如此的,投入多產出少,其勢難持久。
隋煬帝絕不像大家普遍認為的是個昏庸無能的皇帝,只能說他志大才疏,急功近利。本來需要一兩代人才能完成的偉業,他想在自己在位期間一勞永逸的將內憂外患全部解決,結果卻事與願違。
對內,徵發無數百姓開鑿運河,從南往北貫通五大水系,在那個沒有什麼大型工程機械的年代,全靠肩扛擔挑,可想工程量之大。這樣做的結果一方面財稅耗費巨大,另一方面百姓沒時間從事農業生產,消耗增大而產出減少,只能再進一步的橫徵暴斂。
對外,隋煬帝接連發動了三次對高句麗的戰爭,每次都規模龐大,卻每次都死傷慘重,還被對方將己方陣亡士兵的屍體築起了羞辱性的京觀。
在炫耀性的北巡期間,隋煬帝本人被突厥圍困在了雁門關,41城被攻佔39城,最後靠遠嫁到突厥的公主開啟缺口才狼狽逃脫,威嚴掃地。隋煬帝對周邊各政權的封賞力度也很大,目的是為了用財貨收買到他們的效忠,結果也是錢扔出去一大把,卻連個迴響都沒能聽到。有這樣一個故事,他為了彰顯大國雄風,將整個洛陽城都裝飾一新,不僅各國使節所有費用全免,還賞賜了大量的財貨。結果呢,得封賞的時候各國使節當面都山呼萬歲,回去後立馬翻臉,在他們看來,如果隋朝真的有那麼富有,為什麼路邊的百姓還衣不蔽體呢。
唐朝前期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的政策都成果顯著,很快就出現了難得的盛世。
對內,唐朝時大運河工程已經接近完工,只剩一些收尾工程,其他的工作就是日常維護,花費少卻能坐享大運河帶來的便利,再加上唐太宗時期政治開明,出現了貞觀之治。
對外,唐太宗時期也曾親征高句麗,前期一路勢如破竹取得了較大的戰果,最後因為冬天到來不得不撤兵,並非兵退如山倒損失慘重。唐太宗的兒子唐高宗李治即位後派遣蘇定方徵百濟一舉而定,又在同日本的戰爭中獲勝。
所以綜上來看,隋煬帝對內對外的政策最後基本都以失敗告終,官逼民反,隋末大起義爆發。唐朝對內政治開明,對外接連勝利,打出了自信,打出了氣魄,很快達到了中國歷史上封建王朝中一個難以逾越的高峰。
-
6 # 這個歷史有點毒
我是歷史密探零零壹,我來回答。隋唐都修過大運河,隋煬帝唐太宗都曾伐高句麗,為何隋亡而唐盛?借用呂思勉先生的一句話“隋視民生為兒戲,唐視百姓為國本”,隋亡而唐盛根本原因在於對百姓態度的不同,用兵用工時間跨度的差異。
先看看唐朝和隋朝征討高句麗的幾次對比,發現唐朝滅高句麗中間跨越幾十年,隋朝三次征討每次間隔不足一年“隋煬帝三徵高句麗”是歷史上永遠被人津津樂道的話題,從更大的歷史跨度看,隋煬帝的三次征討雖然失敗,但也拖垮了高句麗,使得高句麗永遠失去了爭霸亞洲的機會,從這個方向看唐朝要感謝隋煬帝,但這不代表,隋朝百姓要感謝隋煬帝。
隋煬帝從612年到614年,三年每一年開春就徵集大軍征討高句麗,國內的叛亂他視若不見或者根本沒有放在眼裡,在他想來,只要王公大臣不造反,幾個流民成不了氣候。第一次遠征大軍百萬,徵用民工和後勤人員超300萬,總動員近500萬人,加上國內其他工程,隋朝男丁幾乎都被朝廷徵用,幾次下來百姓吃什麼喝什麼?何況其中餓死累死的不計其數!
唐朝李世民的遠征高句麗,也是御駕親征,實際上李世民也是有著執念想要證明自己比隋煬帝這個表叔強,結果也是吃了敗仗,但李世民雖然心裡慪氣,但沒有再次發動遠征,而是大喊“魏徵若在他一定會勸阻我的”,所以雖然打仗沒贏,唐朝百姓卻依然開開心心活著,沒受太大影響,而隋朝的三證高句麗卻直接拖垮百姓,活不下去自然要造反!
再說大運河,同樣是為了開發漕運,唐朝卻真的利用起來並獲得了回報即使用今天的標準去看,一個工程最怕什麼?不是怕工程時間長或者有問題,而是做完了之後沒有回報。隋朝就犯了這樣典型的錯誤,隋煬帝開通大運河,想的是拉著龍船欣賞自己的豐功偉績,他自己心裡是很清楚運河的價值的,所以想炫耀一番,但是百姓們不知道啊,死了幾十萬人不說,你就為了拉船賞景?
唐朝的運河首先當然是受了隋朝的福利,但一樣也動用大批人力物力!但唐朝的制度更完善,運河開通後馬上就投入使用,根據舊唐書.食貨志記載,到了開元25年,僅僅是從揚州一年透過漕運運到長安的糧食就是200萬石,百姓直接受益了自然感恩戴德
隋亡而唐盛的根本原因,不在於政治的舉措,而在於對民生的態度。同樣是徵用民力,唐朝做到了分輕重緩急,“十丁抽一”讓百姓得到了休養;同樣是打仗,唐朝打不過就認慫,過了幾十年機會來了再捲土重來,唐朝百姓至始至終沒有受到太大沖擊。
唐朝之所以成為中國歷史最強盛王朝,就在於它重視民生解放社會生產力,也難怪後世文人墨客不斷追憶唐朝
-
7 # 我是趙帥鍋
楊堅建立隋朝,表明上看這是一個新王朝的建立,但其實呢,這隻能算是宇文氏所建立北周王朝的延續。因為,楊堅建立隋朝鬧出來的動靜,連武則天建立武周,唐玄宗父子恢復大唐時的動靜都趕不上,基本算是和平演變。
從這層意義上說,楊堅表明上是隋朝的開國皇帝,但其實相當於是北周的第6位皇帝。同時,因為北周完全是從西魏延續過來的,幾乎沒有發生任何流血政變,所以加上西魏的兩位傀儡皇帝,楊堅實際上應該是第8任皇帝,至於隋煬帝楊廣,實際上應該是第9任皇帝。
對比唐朝的皇帝,如果算上武則天,以及唐睿宗兩次當皇帝(唐中宗第一次當皇帝不到兩個月,時間太短不統計),相當於唐玄宗是第大唐的第8任皇帝。從這層意義上說,楊堅這位開國皇帝,其實也就相當於前期的唐玄宗;楊廣這個二世祖,其實就是相當於後期的唐玄宗。
對此,我們可以對比下當時的人口數量,在隋煬帝楊廣剛登基時,政府掌握的人口戶數是890萬戶。在唐朝貞觀之治時期,政府掌握的人口戶數是380萬戶,而在安史之亂爆發前,大唐帝國的人口戶數是960萬戶。
與此同時,在宋代之前,中國的人口峰值就在1000萬戶左右,從來沒有突破這個數字。
換句話說,在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下,整個社會資源所能夠所能供養的人口數量,其最高極限就在1000萬戶這個數字附近。當社會總人口接近這個數字時,社會會呈現最繁榮的景象,因為整個社會人力充沛,而且創造的財富最多。
但與此同時,但社會的總人口接近這個數字時,社會矛盾也會越來越激烈,因為社會現有的資源,已經無法再供養這麼龐大的人口,所以社會各階層、各大利益團體,開始為爭奪有限的資源而大打出手。
最簡單而言,就是封建社會最重要的土地資源,因為人口已經達到極限,而土地數量卻無法在增加,同時以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也沒有傳說中的雜交水稻以及新的高產農作物,甚至紅薯這種作物都還沒有,所以糧食生產水平也無法得到提高。
在這種背景下,人均所佔有的土地變得越來越少,而單畝土地的糧食產量卻沒有任何變化,再加上土地兼併越來越嚴重,必然導致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於是廣大大底層老百姓的生活也開始變得越來越困難。在這種背景下,有人振臂一呼,隨時就可能引發社會動盪。
從這層意義上說,在生產力相近的背景下,一個只有380萬戶人口的時代,與一個人口接近900萬戶的時代,本身就是缺乏類比性的,因為前者的社會矛盾本身就容易緩和,而後者的社會矛盾就容易激烈。
換句話說,唐太宗時期的土地數量,和隋煬帝時期的土地數量,幾乎沒有多大差距,但隋煬帝時期的總人口,卻是唐太宗時期的近2.5倍。也就是說,假如唐太宗時期的百姓們,人均土地佔有量是2.5畝,那隋煬帝時期的人均土地佔有量就是1畝,當然,這還是最理想狀態。
因為,如果算是隋煬帝時期的既得利益集團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一個非常龐大的團體,它們透過手上的權力,兼併掉的土地肯定要多於唐太宗時期的,所以這樣算下來,遂煬帝時期的人均土地佔有量恐怕就只有0.5畝。
在這種背景下,唐太宗時期的廣大底層百姓,所能獲取到的資源,顯然要遠遠多於隋煬帝時期,而廣大百姓能夠比較容易的活下去,整個社會矛盾自然也就比較緩和,所以唐太宗伐高句麗也好,修建大運河也好,雖然會讓廣大老百姓感覺很幸苦,但卻不至於讓很多人餓死街頭,所以自然不會出現大規模的叛亂。
反觀隋煬帝時期,因為人口數量已經到達極限,廣大百姓已經處在生死邊緣,整個社會矛盾空前尖銳,這個時候隋煬帝伐高句麗、修建大運河,這種大型工程自然更讓百姓苦不堪言,因為它背後都需要人力、物力和財力。換句話說,就是錢和人,也就是賦稅和廉價勞動力。
在這種背景下,一旦有人帶頭造反,自然就是一呼百應。當然,需要說明的是,在隋煬帝時期,就算他不伐高句麗、不修建大運河,也改變最後的結局。因為,當時的社會總人口已經達到臨界點,所以即便沒有這些誘因,也會因為其他緣故而發生大的動亂,類似安史之亂一樣。
回覆列表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必須要搞清楚隋唐為何要修建大運河,為何又要征伐高麗。本文將從以上兩點進行分析。
中國修建運河的歷史非常悠久,最早開始於春秋時期的吳國修建的邗(han)溝,而隋朝修建的運河則是中國運河歷史上分界點,因為它是中國第一條貫穿南北的大運河。
自隋唐以前,中國的經濟中心大多來自北方(黃河流域),而經歷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四百餘年的戰亂割據以後,北方的社會經濟體系受到比較大的衝擊。隋統一全國以後,定都於(大興)今西安,而這個時候,南方的經濟逐漸強大,而北方卻是政治中心。
所以,為了加強南北的經濟往來和對南方政權的掌控,隋朝開始修建大運河,並且歷史性的第一次連線了黃河、長江、錢塘江、淮河、海河五大天然水系,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重大創舉,但是在修築運河的時候,當權者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讓老百姓苦不堪言。
而唐朝開展的運河修理目的和隋是一樣的,都是為了加強南北之間的聯絡,但不同於隋朝的開天闢地,唐朝所修建的運河主要是在前人的基礎上進行增補和維護,如整治通濟渠等。所消耗的國力和隋相比肯定要小的多。運河的修鑿和開展都使隋唐兩朝受益,如果真要比較,在運河這件事所帶來的好處以及所消耗的成本上看,顯然唐佔了隋的便宜。
根據歷史記載,大部分人認為導致隋朝滅亡的兩件重大的事情,一是大運河的修建,雖然打通了南北水路,但耗費巨量的民力,二是三徵高麗,損失大量的兵馬並且造成政權不穩。 特別是征伐高麗,帶來的直接損耗,更是加速了王朝的崩潰,而隋煬帝為何要征伐高麗呢?李世民為什麼也要征伐高麗呢?有些問題是必須要搞清楚的。1. 高麗和中原政權歷來屬於朝貢關係,即高麗向中央政權稱臣納貢,接受宗主國的認可。但由於高麗地處於北韓半島,對於遼東的地域歷來窺視,出於國家戰略的考量,高麗既向北朝政權稱臣,如北魏政權,也像南朝政權稱臣。
並且與南朝關係始終好於北朝,就是因為存在地緣政治上的直接軍事衝突,因為北朝政權一直對一統遼東之勢期望已久,而這並不符合高麗的國家利益。
2. 隋朝承受的外族侵略壓力一直非常大。北方有突厥、吐谷渾,東北地區的高麗、契丹等族;並且高麗和突厥、契丹等族有軍事上的聯盟或者聯絡。造成了異族之間遙相呼應,牽一髮而動全身。據《隋書》記載,煬帝巡幸到達突厥啟民可汗的地方,恰好遇到高麗使者出訪突厥。
從這裡可以看出,高麗表面臣服,但暗中四處聯絡北方異族,不管是出於高麗本國的戰略考量還是其他目的,這都讓隋煬帝臉上無光,也讓隋煬帝感到深深的威脅,同時也害怕其他異族紛紛效仿,所以征伐高麗基於當時的社會環境是勢在必行的。
唐朝徵徵高麗的原因唐朝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和修生息,國力大增,已經遠超隋朝,唐朝四處征戰,在東北方只有高麗還不服,也不稱臣納貢,對於想建立四方來賀的超級帝國的李世民肯定是需要把這個小小的遺憾所抹平的,同時也能進一步增強其他異族的穩定。
徵高麗的結果隋朝三徵高麗,幾乎是傾國之力,軍事上戰線過長,造成了後勤補給跟不上,同時民力的耗費和戰爭的失敗造成了國內政局不穩,並直接讓隋末爆發了大量的農民起義。
反觀唐朝李世民二徵高麗,是在國家國力強盛的情況下開始的,並且從規模上來講,並不大,而且李世民吸取了第一次征戰失敗的教訓,從第二次開始採用騷擾和游擊戰術,打算逐步消耗高麗的國力,而並非像隋朝那樣傾國家之力攻打。所以造成的結果是完全不一樣的。
另外,隋煬帝楊廣剛愎自用,不愛惜民力,做事不切實際,比如在軍事上的指揮完全就是紙上談兵,可以說不具備軍事指揮的才能。
李世民卻勤政愛民,在軍事上能夠結合目前的實際情況做客觀的戰略調整,在戰爭發動的時候能夠做好充分準備和後勤保障。所以雖然都是征伐高麗,一個帶來了嚴重的後果,一個確延續了唐朝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