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請問填寫什麼龍飛鳳舞
-
2 # 高唱凱歌
李叔同的一生為中國近代文化,藝術,教育,宗教領域裡貢獻了13個第一,堪稱卓越的文化先驅。他愛國的抱負和和義舉更貫穿於一生。
李叔同的詩詞在近代中國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其中就有《留別祖國並呈同學諸子》,文章如下:披髮佯狂走。莽中源,暮鴉啼徹,株衰柳。破碎河山誰收拾?零落西風依舊。便惹得離人消瘦。行關臨流重一人息,說相思紅豆。愁黯黯,濃於酒。漾情不斷淞波溜。恨年年絮飄萍泊,遮難回首。二十文章驚海內,畢竟空談何有!聽匣底蒼龍狂吼。長夜西風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國,忍孤負!這些暗示著:被惡劣的環境所迫而遁入空門的李叔同先生冷寂的心,愛國熱忱的星火始終沒有熄滅!
還有《哀國民之心死》等不少值得稱道的家作,表現了作者對國家命運和民生疾苦的深切關注。
最後,讓我們用林語堂的評價作為結尾:"李叔同是我們時代裡最有才華的幾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個人,最遺世而獨立的一個人。"
-
3 # 詩書棋樂
我們無法走進李叔同的世界,他的存在只能感覺。
這不僅僅是時空阻隔,他的世界我不懂。 張愛玲說:我從來不是高傲的人,至少在弘一法師寺院外面,我是如此謙卑。
1942年63歲圓寂於福建泉州開元寺。李叔同及弘一法師一生大約成就中國近代歷史第一的有十三個:1、1906年在日本東京最高美術學府學習西洋繪畫,主持創辦中國第一個話劇社團“春柳社”。2、主編中國第一本音樂刊物《音樂小雜誌》向國內介紹西洋音樂和自己創作的歌曲。3、1907年組織中國第一部話劇《茶花女》在日本東京為國內賑災義演,主演茶花女傳為佳話,開中國話劇先河。4、1908年作為中國第一位將西方通俗音樂介紹到國內的音樂家,如填詞《送別*長亭外》傳唱百年至今。5、1912年中國採用圖文廣告藝術第一人。6、1913年第一位編著《西方美術史》教材,講授西方油畫藝術,著名畫家徐悲鴻等為推進者。7、中國美術史上第一位採用男模裸體寫生課教學的美術教育家,著名畫家劉海粟緊為其後1915年採用女體寫生課第一人。8、1914年最早介紹《石膏模型用法》用於西畫教學,著名畫家豐子愷、潘天壽乃大師高足也。9、最早創作、倡導中國現代木版畫藝術的教育家。10、1915年最早撰《西洋樂器種類概說》,開創了鋼琴音樂教學的先河,音樂家劉質平乃大師高足、在俗弟子,情同父子。11、1931年第一位自撰自書佛教對聯集——《華嚴集聯三百》弘法利生,在中國佛教藝術史上留下了不可動搖的地位。12、第一位重興泯滅了八百餘年最難修的唐朝南山四分律宗。13、第一位對傳統書法審美觀進行革新的藝術大師,創古今絕無的“弘一體”。他將中國書法藝術別開生面依西洋畫“形象”美學理念表現,並用佛教靜觀法打破傳統元氣論以動態氣勢美學作為書法的本體論基礎,開啟了新的書法審美道路。
至少13個,那一個懂了都是大家。單就一首歌: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近百年來,這歌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唱,也無人超過,並註定將永久流傳。這種飄零感傷,蒼涼悽美的境界已經到了無可復加的極至,平凡得讓人甚至難解其中幾味。
在近百年文化發展史中,李叔同是公認的通才和奇才,作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他以擅書法、工詩詞、通丹青、達音律、精金石、善演藝而馳名於僧俗兩界。他在皈依佛門之後,一洗鉛華,篤志苦行,成為一代佛教宗師,被佛教弟子奉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
浮沉三十餘年,半世風流半世空,
人生六十三載,世間再無李叔同。
1918年,弘一法師38歲出家,這最讓人迷惑不解。 其實 李叔同自幼喜佛,曾偷偷獨自往虎跑寺實行斷食。前後17天,從逐漸減少食量、到只飲開水。晨鐘暮鼓間,青燈佛卷中,他再次感受到清淨平淡,這種空靈只在他年幼時讀佛經有過,他自己說過:斷食以後,“心地非常清,感覺非常靈,能聽人所不能聽,悟人所不能悟”。李叔同怎麼就成了弘一大師, 凡人如何能懂出世者的心境,李叔同的出家並非厭世,而是經歷了人生浮華起落之後,參透了人生,飄然出世,返璞歸真。他的學生豐子愷說人生有三個層次:一是物質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靈魂生活。物質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學術藝術。靈魂生活就是宗教。”李叔同直接用行動做了註解,人間不止於橫流的物慾,還有更遼遠的詩和更深邃的靈魂。
看來世間只有一個李叔同。他一生為中國近代文化、藝術、教育、宗教領域裡貢獻了至少十三個第一,他愛國的抱負和義舉更是貫穿於一生。李叔同為人善良,小者樂於助人,大者家國情懷。他對學生是真好,學生劉質平留學,因家貧無以為繼。李叔同知道後,決定資助他,可李叔同不再是富家子,只是個維持兩個家庭的教員。但他每個月從自己工資裡省出五分之一的錢,寄給學生,留下極少給自己。一直到資助劉質平順利畢業。抗戰時期,福建泉州食物奇缺,當時有人給弘一法師千元,他將這一千元當做道糧,並且賣掉好友夏丏尊送的真白金水晶眼鏡,一併作為道糧,助災民渡過危難。他本可安於青燈古佛前,不問世事。但他依舊身懷濟世之心,寫下“唸佛不忘救國,救國必須唸佛”的警語。他沒有獨善其身,而是集眾演講,盡一己之力,渡劫眾生。
李叔同的一生,活出了別人的好幾輩子的精彩。文如其人。附圖中書法欣悲交集和無尚清,筆力雄沉勁道,皆無一絲浮華,甚至平淡安寂,早已超俗物外,萬法歸一,怎麼能用千金難得來俗化呢。
大師啊!阿彌陀佛!
-
4 # 悅詩文藝
在中國近百年文化發展中,李叔同是博學,怪異文人的典範,也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他擅長書法、工詩詞、通丹青、達音律、精金石、善演藝而馳名於僧俗兩界。
李叔同的詩詞在近代中國文學史上無疑是佔有一席之地的,是近代文學史上的一顆奇葩。他在《留別祖國並呈同學諸子》中寫道:披髮佯狂走。莽中源,暮鴉啼徹,株衰柳。破碎河山誰收拾?零落西風依舊。便惹得離人消瘦。行關臨流重一人息,說相思紅豆。愁黯黯,濃於酒。漾情不斷淞波溜。恨年年絮飄萍泊,遮難回首。二十文章驚海內,畢竟空談何有!聽匣底蒼龍狂吼。長夜西風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國,忍孤負!這些暗示出:被惡劣的環境所迫而遁入空門的李叔同先生冷寂的心,愛國熱忱的星火始終沒有熄滅!
-
5 # 山泉水墨竹
李叔同精通國學,文學,音樂戲劇藝術,教育,宗教。他愛國的抱負和和義舉更貫穿於一生。
李叔同的詩詞在近代中國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如其中《留別祖國並呈同學諸子》:披髮佯狂走。莽中源,暮鴉啼徹,株衰柳。破碎河山誰收拾?零落西風依舊。便惹得離人消瘦。行關臨流重一人息,說相思紅豆。愁黯黯,濃於酒。漾情不斷淞波溜。恨年年絮飄萍泊,遮難回首。二十文章驚海內,畢竟空談何有!聽匣底蒼龍狂吼。長夜西風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國,忍孤負!這些暗示著:被惡劣的環境所迫而遁入空門的李叔同先生冷寂的心,愛國熱忱的星火始終沒有熄滅!
還有《哀國民之心死》等不少值得稱道的佳作,表現了作者對國家命運和民生疾苦的深切關注。
林語堂曾高度評價:"李叔同是我們時代裡最有才華的幾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個人,最遺世而獨立的一個人。"
-
6 # 王清風書法
一首《送別》·釋義了李叔同“弘一法師”的家國情懷。
長城外,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草碧色,水綠波,南浦傷如何,人生難得是歡聚, 唯有別離多。
情千縷,酒一杯,聲聲離笛催,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
印象中初聽“送別”這首歌是在少年,這首歌作為電影《城南舊事》背景曲出現。此曲旋律低沉悠揚,歌詞感情真摯,清新淡雅,意境深邃,更是寫出了離別的傷感。每每聽到,總觸動心靈深處,淚眼濛濛。
這首歌應創作於一九一五年,作詞是李叔同先生。現在很多文章記述這首《送別》,是 一九零四年先生居上海時送別摯友許幼園所作,筆者查閱了大量資料,此說不準確。李叔同於一九0五年東渡扶桑求學,在日本期間接觸了西洋音樂。當時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採用美國約翰·p·奧德威,作曲的《夢見家和母親》填寫了一首《旅愁》。這首《旅愁》在日本傳唱不衰,先生一九一0回國後,受此歌啟發並借鑑原曲重新填詞寫成了《送別》,成為百年傳唱之經典!
李叔同先生1880年(光緒六年庚辰)10月23日出生在天津河北區,祖籍浙江平湖。其父李時珍清同治四年進士,曾官吏部主事,後來繼父業而成為津門鉅富。
自幼家境殷實的李叔同,受到很好的儒家思想啟蒙。六七歲時學習日常禮儀,兄長文熙對他督導很嚴格。叔同不是嫡出的緣故,母親教育他自小做事謹小慎微,父親在他五歲那年離世,終年七十二歲。家庭的變故,志學之年的李叔同隨母親相依度日,這時的他地位不比往日,自卑內斂的性格自此形成。
弱冠之年的李叔同已飽讀詩書,博學多才,且很早剪去髮辮以示維新。這時期他遷居好友許幼園處的城南草堂,與袁希濂,許幼園,蔡小香,張小樓義結金蘭,天涯五友由此而來。時局的動盪,清政府的不作為,甲午戰爭的失利讓一群熱血青年義憤填膺,維新的思想這個時期異常活躍。譚嗣同,梁啟超倡導的百日維新給了李叔同很大的影響,維新的失敗,六君子的遇害更是深深觸動了青年的李叔同!這段的日月使他看透了晚清腐敗,每日天涯五友飲酒作詩,流連梨園,以排解家國危難的悠悠長恨!
母親的離去讓叔同甚為悲痛,喪母的他如遊絲飛絮,飄蕩無根,更無牽掛。這時萬念俱灰,社會的動盪與人民的疾苦,黃河的決口,生靈的塗炭,浮屍遍野。望著破碎山河,李叔同傷心悲憐,肺腑吶喊:我泱泱中國,人民勤勞智慧,傳承五千年文明,如何落入這駭人聽聞的苦難。
李叔同先生是中國著名的音樂家,美術教育家,書法家,戲曲活動家,愛國詩人,他還是油畫,話劇,鋼琴引入者,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且精通詩詞,丹青,金石。
歸國的李叔同曾任教北洋高等工業專門學校,教授音樂。同年加入南社,任太平洋報主筆。這時候的他與吳昌碩時有往來。大家都知道,吳昌碩著名畫家,更是當時金石專家級人物。李叔同先生與吳昌碩合作頗多,可見他的金石功底相當了得!
對於李叔同先生遁入佛門,我當時也百思不得其解,後查閱資料還是有藉可查。據說有一次他與夏丐尊閒聊時得知斷食可治疾病,說者無心,聽者 有意,第二年便跑去虎跑寺斷食幾個星期,在那裡他看到僧侶生活的超脫,甚是羨慕。這也可能是他出家的引子吧。
一九一八年六月三十日他把自己的得意門生豐子愷等學生叫到跟前,說我要入山出家,學生們很為驚奇。豐子愷說:先生為何拋卻紅塵,捨棄妻兒,這樣他們豈不痛苦?先生說,人事無常,如暴病而死又如何?欲不拋又安可得?
自此李叔同告別凡塵,出家杭州虎跑定慧寺,靜心理佛,那年他三十八歲。當時他修南山律,此派別失傳很久,他挖掘整理,故後來被尊為十一代祖師。《四分律比丘戎相表記》和《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篇 》是他留下的佛家瑰寶!
李叔同出家後僧侶生活清貧,僧衣皆自行縫補清洗,法師雲遊於江浙一帶寺廟,講經佈道。 弘一法師曾說:唸佛不忘救國,救國必須唸佛。
-
7 # 佐書妍
自古以來,家國情懷便是中國文學中的重要主題,在 “家國一體”的傳統文化薰染下,李叔同在文學創作上,書寫了他一以貫之的家國情懷。
我將從李叔同筆下的家園意識和國家憂患意識兩個方面,說說他文學書寫中的家國情懷。
01 李叔同的家園意識在中國的傳統文學表現中,“家園”的情感體驗通常表現為“親情”與“鄉土”, 李叔同因其特殊的家庭身世與母親相依為命,對家園、故土,特別是母親,懷有非常深厚的赤子之情。
他身為庶出,4歲時父親去世後,即與母親在天津的宅院中過著相依為命、寄人籬下的生活。直至成家之後,李叔同攜妻奉母遠離津門故土,遠遷滬上。
在上海城南草堂讀書期間,李叔同與母親共度的五六年光陰,成為令他終生懷念不已的幸福時光。
1905 年,其母親辭世,李叔同為母親作了哀歌《追李節母之哀辭》:
“松柏兮翠姿,涼風生德闈。母胡棄兒輩,長逝竟不歸!
兒寒復誰恤,兒飢復誰思?哀哀復哀哀,魂兮歸乎來!”
此歌詞用韻寫就,一哀三嘆,感徹肺腑。最為動人之處,是以“兒寒復誰恤”“兒飢復誰思”的日常細瑣之事詠懷思母之情,催人淚下。
時隔十多年,李叔同又創作了一首懷念母恩的樂歌《夢》:
“哀遊子煢煢其無依兮,在天之涯。惟長夜漫漫而獨寐兮,時恍惚以魂馳。夢偃臥搖籃以啼笑兮,似嬰兒時。母食我甘酪與粉餌兮,父衣我以綵衣。
哀遊子愴愴而自憐兮,吊形影悲。惟長夜漫漫而獨寐兮,時恍惚以魂馳。夢揮淚出門辭父母兮,嘆生別離。父語我眠食宜珍重兮,母語我以早歸。
月落烏啼,夢影依稀,往事知不知?汩半生哀樂之長逝兮,感親之恩其永垂。”
此歌以“夢”為題,敘寫了夢幻般的人生歷程。自嬰兒時代的衣食苦累,乃至成人辭親遠遊時的叮嚀囑咐,滿篇抒寫著天涯遊子對母親深恩的懷思。
與懷思母愛交輝相映的,是他對故地家園的深情憶念,其代表作是於1912 年創作於上海的《憶兒時》,表達了對兒時家園的懷想:
“春去秋來,歲月如流,遊子傷漂泊。回憶兒時,家居嬉戲,光景宛如昨。茅屋三椽,老梅一樹,樹底迷藏捉。高枝啼鳥,小川游魚,曾把閒情託。兒時歡樂,斯樂不可作,兒時歡樂,斯樂不可作。”
此歌用字樸實自然,無雕琢之氣,娓娓道來間將“三椽茅屋”、“一樹老梅”、“樹上啼鳥”、“小河游魚”等童趣盎然的幼時故園的景象重現,感人至深。
及至結尾處,一轉歡樂氛圍而作悵然慨嘆,在“兒時歡樂,斯樂不可作”的重複詠歎中,把對家園故地的懷思眷戀表現得餘味嫋嫋。
感懷李叔同故土離別之情,最為大眾熟知的,當屬其於1914年所作的《送別》: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這是李叔同在留學日本期間所作,是他根據美國作曲家奧特威所作的《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填詞的一首學堂樂歌。這首《送別》歷經百年,傳唱度極高,經久不衰。
雖然《送別》是李叔同的填詞作品,但歌詞精練,感情真摯,意境深邃,儼然一副地道的中國畫,這也把身在日本的李叔同對祖國故鄉的懷念之情,寫的意味悠遠。
在華人的文化心靈中,家園故土既是生長於斯的生命本原與歸宿之地,也是念茲在茲的精神棲息所在。
李叔同對於母愛與故園的感念,對於逝去的人倫溫情的懷哀,鐫刻著中國文化血脈傳承的家園意識的深刻印跡,留駐著對於故土與精神家園的懷念深愛。
02 國家憂患意識李叔同置身的19世紀末20世紀初,正值中華民族國土淪喪、列強入侵的危亡時代。在他的文學創作中,家國情懷錶現為一種對國家、人民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體現出時代的救亡圖存意識,從中也展現出轉型時代知識分子的家國情懷不斷昇華的心路歷程。
這份愛國情懷首先表現在,李叔同早期所作的一系列愛國主題的學歌樂堂之中。
1905 年,為家國破敗離亂之際鼓舞華人,激發民志,李叔同為“滬學會”選詞填曲而作《祖國歌》。
“上下數千年,一脈延,文明莫與肩。縱橫數萬裡,膏腴地,獨享天然利。國是世界最古國,民是亞洲大國民。烏乎大國民,烏乎,唯我大國民!幸生珍世界,琳琅十倍增聲價。我將騎獅越崑崙,駕鶴飛渡太平洋,誰與我仗劍揮刀?烏乎大國民,誰與我鼓吹慶昇平!”
歌詞頌揚祖國的悠久歷史、博大文明,氣勢磅礴,昂然的民族自豪感充塞辭間,鼓盪民心士氣,激發愛國情懷,在當時產生了深廣的社會影響。
歌詞在“滬學會”的刊物上發表後,傳播深遠,當時留日學生在送別會上唱罷此歌,“全座鵲立,雍容揄揚,有大國民氣度焉”。
同樣的還有發表於1906 年的《我的國》:
東海東,波濤萬丈紅。朝日麗天,雲霞齊捧,五洲唯我中央中。
二十世紀誰稱雄?請看赫赫神明種。我的國,我的國,我的國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
崑崙峰,縹緲千尋聳。明月天心,眾星環拱,五洲唯我中央中。
二十世紀誰稱雄?請看赫赫神明種。我的國,我的國,我的國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
其時,中國正處於內憂外患的危機時局,而李叔同歌詞中的祖國,處處彰顯著歷史、地理、民族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充滿了民族自信力,毫無國家子民的自卑孱弱,堪為艱難時局之下培養華人民族國家認同與自豪感,振作華人民族精神力量的愛國力作。
其次,李叔同還將其“兼濟天下”的愛國宏願寄於諸多詩詞,這在其伴隨人生經歷的詩詞創作中有著一以貫之的情懷寄託。
李叔同對祖國的愛痛之心,如其 1900 年《李廬詩鐘》自敘雲:
“又值變亂,家國淪陷,山丘華屋,風聞聲咽,天地頓隘,啼笑胥乖。”
對祖國深陷淪喪之境的深徹哀痛,對清政府腐敗無能的慨然義憤成為他這一時期詩文創作的主題。
尤其是1901 年清明節前,李叔同迴天津老家探親,沿途目擊八國聯軍侵華不久後斷垣殘壁、家國破敗的慘景,令他悲慨難收,在兩月時間之內揮毫而成悲憤感懷詩十餘篇,編入其後以日記體所成之《辛丑北征淚墨》。
其中有“河山悲故國,不禁淚雙垂!杜宇啼殘故國愁,虛名況敢望千秋”的悲哀,亦有“世界魚龍混,天心何不平?豈因時事感,偏作怒號聲”的憤懣、有“海風吹起夜潮狂,怎把新愁吹漲?”的愁緒,亦有“自分聰明原有限,羞從事後論旁人”的自慚。有“千秋功罪公評在,我本紅羊劫外身”的責己,亦有“男兒若論收場好,不是將軍也斷頭”的自勉……凡此種種,即在於詩人那份真摯熱烈的愛國情懷,感時傷變而自成百感千回的憂國之聲。
1905 年秋,懷抱藝術救國的理想,李叔同即將負笈東瀛學習西洋美術音樂。作別祖國之際,李叔同寫下抒發強烈愛國情懷的詞作《金縷曲·留別祖國並贈同學諸子》:
披髮佯狂走。莽中原、暮鴉啼徹,幾枝衰柳。破碎山河誰收拾,零落西風依舊,便惹得、離人消瘦。行失臨流重太息,說相思、刻骨雙紅豆。愁黯黯,濃於酒。
漾情不斷淞波溜。恨年來、絮飄萍泊,遮難回首。二十文章驚海內,畢竟空談何有。聽匣底、蒼龍狂吼。長夜悽風眠不得,度群生、哪惜心肝剖!是祖國,忍孤負!
上闕抒惜別祖國之情,下闕言報國之志,其中引“伍子胥出逃”、“匣底蒼龍”等典故,摹寫“披髮佯狂走”、“長夜悽風眠不得”的哀國憂民志士形象,遣運“暮鴉”“衰柳”“西風”“淞波”等傳情意象,文風壯美。
篇末點睛之筆直抒胸臆,為拯救人民,即便披肝瀝膽也在所不惜;對苦難的祖國,立志圖報,怎忍心辜負?這句悲壯的吶喊,道出李叔同捨身救國的濟世胸懷。
這首詞作也標誌著李叔同的愛國情懷,已不再停留於感懷憤懣,而是開始尋求救國之路,這既是其人生歷程中的一大轉折,也是其愛國情懷的一次質的昇華與飛躍。
日本留學六年間,李叔同愛國之情的火焰也不曾熄滅,其中創作於1906 年的《喝火令·哀國民之心死也》,尤為警醒世人:
故國鳴鷤鵒,垂楊有暮鴉。江山如畫日西斜。新月撩人透入碧窗紗。陌上青青草,樓頭豔豔花。洛陽兒女學琵琶。不管冬青一樹屬誰家,不管冬青樹底影事一些些。
目睹了離亂時世中仍醉生夢死、尋歡取樂的華人同胞後,作者發出了“哀國民之心死也”的痛心呼號。
面對看似令人沉醉的江山美景,面對這些“不管冬青一樹屬誰家”,不顧國家主權行將淪喪的現實,只知懷抱琵琶“隔江猶唱後庭花”的“洛陽兒女”,作者開始對麻木不仁的國民狀態作以反思,開始觸及他對祖國飽受欺凌命運的深層思考。
這也標誌著李叔同的家國情懷,在其所處特定歷史條件下已注入更為自覺的理性思考。
1912 年,中華民國宣告成立,他以激亢心情所作的《滿江紅·民國肇造志感》,堪稱李叔同在俗時期,抒發家國情懷的巔峰之作:
皎皎崑崙,山頂月,有人長嘯。看囊底、寶刀如雪,恩仇多少。雙手裂開麒鼠膽,寸金鑄出民權腦。算此生、不負是男兒,頭顱好。
荊柯墓,咸陽道。聶政死,屍骸暴。盡大江東去,餘情還繞。魂魄化成精衛鳥,血花濺作紅心草。看如今一擔好山河,英雄造。
李叔同難掩對於滿清王朝土崩瓦解、中華民國誕生的振奮與喜悅,以高昂豪邁、慷慨悲壯的氣勢,運用“血花”“精衛鳥”“紅心草”等典故,撫今追昔,謳歌古往今來為國為民奮鬥捐軀的仁人志士,尤其為辛亥革命者的獻身精神與英雄壯舉作以緬懷禮讚。
以“看如今一擔好山河,英雄造。”一句結尾,激勵華人繼往開來,以英雄氣概擔當報國重任,可謂豪氣干雲!
如此豪邁、壯懷激烈的文風,不僅在李叔同的文學創作中不多見,即便觀覽民國初創時代的詩壇詞苑,對於民國肇造這一豐碑性偉大歷史變革的文學頌讚,也罕有如此噴薄熱烈、聲情並茂的振聾發聵之作,此作後被稱之為民國初年的“第一聲唱”。
回答完畢。
回覆列表
李叔同(弘一大師)一生成就涉及多個藝術領域,均足以獨樹一幟。可惜由於他崇高的佛學地位,海內外研究界出現一種把他僧化、佛化的現象,以至對其俗世文學創作研究顯得較為薄弱。李叔同身逢亂世,數遭家國劇變,其間文風嬗遞多變。他 二十文章驚海內 ,壯年留學日本,詩歌、戲劇等創作享譽於當時日本。他的話劇、白話詩、音樂歌詞等創作,在中國現代戲劇文學、新詩發展史上,均具有開風氣之先的重要地位。他在近現代文壇中的地位和貢獻,有待深入發掘。
中國的文藝史和佛教史上,李叔同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巨大存在。1906年9月29日,他以“李岸”之名考入東京美術學校油畫科,與同學曾延年(孝谷)等組織“春柳社”,此乃中國第一個話劇團體,演出話劇《茶花女》《黑奴籲天錄》《新蝶夢》等。李叔同也因此成為中國話劇運動創始人之一。自日本留學回國後,李叔同先後擔任天津北洋高等工業專門學校、上海城東女學、浙江兩級師範學校、南京高等師範學校等教學單位的圖畫、音樂教師,一邊潛心教學,一邊從事詩詞、油畫、廣告畫、金石鐫刻、書法等方面的創作,成就卓越,譽滿天下。1918年7月,李叔同正式出家,法號弘一,自此斷絕塵念,深研律宗,著書立說,弘法四方,被後世尊稱為南山律宗的第十一世祖。
弘一大師被人稱道的,絕不只是其卓越的藝術才華和佛教學養,更在於他作為了斷紅塵的出家人在國難當頭時表現出的濃郁的家國情懷。
家國情懷常被人誤讀,以此出現“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這樣的說辭。其實,依古義,諸侯之封地曰“國”,大夫之封地曰“家”,它們都是指的某種共同體。所謂“家國情懷”,就是對民族、政治共同體的摯愛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