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巫女阿滿

    首先,九尾狐一開始可能並不是瑞獸,或者說在不同的民俗系統裡,寓意有所不同。

    《山海經》中有幾條關於九尾狐的記載,大概內容是說,在青丘國有狐狸四足而九尾,聲音如同嬰兒一樣,會吃人。人如果吃了九尾狐可以不沾染各種妖邪之氣。

    郭璞在這條的注裡說,九尾狐,瑞獸。郝懿行對郭璞的進行了反駁,認為按照《山海經》的形容,看不出九尾狐有瑞獸的影子,畢竟哪有瑞獸是吃人的。 這就意味著在《山海經》成書時期,至少在《山海經》的某位作者看來,九尾狐並不是瑞獸。

    但是九尾狐是瑞獸也是很多典籍有記載的。《吳越春秋》裡有一則故事,講述大禹過塗山時見到了一隻九尾白狐,大禹以為吉兆,於是求娶塗山氏女子為妻。

    此外,在漢代的畫像中,也會出現九尾狐的形象。九尾狐與三隻青鳥一起列在西王母身邊,寓意可以使子孫昌盛。同時,在的許多讖緯書裡,都對九尾狐大加讚揚,認為九尾狐出現,則說明君主聖明。

    整體上看,在魏晉以後,九尾狐的寓意開始變得不好,或者說狐狸的寓意變得不好。因為狐狸的生殖力,狐狸被視作淫邪的象徵,那麼九條尾巴的狐狸還了得,當然是要傾國傾城。

    所以在後世的文學創作中,有了妲己、玉藻前這樣迷惑君主大妖怪出現,成為了禍水,而不再吉祥。

  • 2 # 在下翩竹

    九尾狐最早在中國文化中的體現,的確是吉祥的象徵——迄今為止已知的有關“九尾狐”的異聞記載,最早見於《呂氏春秋》中所記錄的“大禹塗山歌”,原文為:“綏綏白狐,九尾龐龐。成於家室,我都攸昌。”意思是“悠悠走來的白狐,它蓬勃的九條尾巴預示著子孫興旺,在它的引導下建立家室,我會保佑你繁榮昌盛。”相傳大禹即是聽了這首歌謠後,娶了以九尾狐為圖騰的塗山氏之女,塗山氏女誕下啟,啟在禹身後建立夏朝,的確是應驗了“我都攸昌”的預言。而大禹陵外至今有石雕九尾狐像作為墓誌之一,狐在這一時期是確定無疑的吉兆與祥瑞元素。

    而到了《山海經》之中,九尾狐的形象開始有些許變異:《山海經·南山經》中有:“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其文中為九尾狐加入了“能食人”的畏怖元素,但在功能效用上又提到了“食者不蠱”(郭璞注為“不逢妖邪之氣”),依舊是肯定了九尾狐在這一階段,正面形象大於負面的瑞獸身份。

    狐的正面形象從瑞獸到妖邪,是從魏晉時期開始的訛變:晉人幹寶所著的《搜神記》中有淳于智為夏侯藻占卜吉凶,見狐狸在夏侯家門外嗥叫,便判定為兇,教夏侯藻回家在狐狸出沒的地方號哭免災的記錄。至此狐便已經逐步喪失了作為瑞應的地位,反成為昭示災禍的“妖異”中的一員。

    為什麼會在這一時期出現這樣的突然轉折?大抵是因為魏晉時期戰亂頻繁,生民凋蔽,即便是洛陽之類的大城市,城郊附近也多有荒墳野冢,而狐狸又有佔墓為穴的習慣,明清律例中甚至可見燻狐而燒墳導致的刑訟條例。由此可知,因為當時的人們常常在墳地中看到流竄的狐狸,便將狐的出現視為“不吉”、“有兇”的預兆,這是狐從祥瑞形象到妖魅的一大轉變過程。

    而自唐宋以後,隨著市民階級的崛起,及唐宋小說傳奇中女性人物形象的角色拔高(如唐小說《任氏傳》中的狐女任氏),狐妖“美而媚人”的形象基本底定;到了明清小說《封神演義》中,更是將妲己附會為軒轅墳中九尾狐,於是乎“狐妖禍國”的黑鍋,便一直延續至今了。

  • 3 # 祗樹

    要了解九尾狐怎麼從瑞獸變成背鍋俠,我們必須要知道九尾狐從哪裡來的?它為什麼會變成背鍋俠?它是不是甘心變成背鍋俠?其中經歷了哪些心路歷程?

    在上古時代,自從人來誕生以來,這個世界就從沒有停止過戰爭。或者是明爭,或者是暗鬥,或者是小範圍衝突,或者是大規模戰爭。戰爭帶給人們的,不僅是痛苦與死亡,更是無休止的憎恨。

    在那個時候,世界上有一株神樹,名曰查克拉之樹。這株神樹汲取著人類的憎惡,不斷的生長,直到結出一枚巨大的惡魔果實,也就是查克拉之果。這顆果實就這麼直愣愣地提溜在樹梢,沒人敢去招惹。

    後來,從異次元的海上世界,有一個追尋惡魔果實的種族,來到了這個世界,他們被稱作大筒木一族。來到這個世界之後,族長大筒木輝夜吃掉了查克拉之果,並利用查克拉之果的絕對力量,控制了這個世界。

    自此,世界和平了。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戰爭。雖然暫時的和平來之不易,可大筒木一族內部的危機卻悄然升起—大筒木輝夜的兩個兒子,開始窺視權利之巔峰,他們試圖把老孃扳下王座。

    輝夜的兒子羽衣和羽村自出世,便攜帶了查克拉果實的能力,實力自然不可小覷。他們知道老孃不可殺滅,只能封印。二人經過周密的計算,終於算出了一條封印自己老孃的辦法。

    於是,一場絕天滅地的戰鬥,在這個世界打響。經過異常激烈的戰鬥,查克拉果實的能量被一分為二,一部分跟著老孃被封印到月亮裡了;還有一部分能量被二位兄弟吸收,並轉化為實質性的尾獸,九尾狐九喇嘛便是其中之一。

    由於查克拉本是是憎惡的能量化,為了將查克拉從根本上逆轉,兄弟二人將和平與愛灌輸進新生的九尾獸腦海裡。也就是說,在最開始,九尾狐是一隻瑞獸。這一點,從後面的故事也可探知一二。

    最開始的九尾狐非常可愛,而且具有靈性。他們不僅幫助農民伯伯耕地,還會用自己的特殊能力為世人療傷。如此九尾,簡直是居家旅行、出門首選

    萬事萬物都抵不過一個可是,羽村和羽衣兄弟二人還是抵不過時間的洗禮,終於化作歷史的一抔塵埃。自此,九個尾獸也成了無主之物。源自本能的憎惡,逐漸代替了被強行感化的和平與愛。

    尾獸的力量並非靠體型彰顯,而是靠著尾巴的數量來表達。九尾狐身後揹著九隻尾巴,在這個世界上,他就是最強尾獸的象徵。

    儘管那個時候,羽村和羽衣已經告訴世人,如何修習查克拉。可是從絕對實力來看,九隻尾獸仍是最強王者。實力就是權力,權力便是慾望;有了慾望,則天下在望。九尾狐經不住糖衣炮彈的打擊,他膨脹了,他開始肆虐人間。

    力量越大,破壞力也就越大,人們對它的恐懼也就越大。於是,憎惡便重新在世界裡滋養。九尾狐本就是憎惡的具象化,他怎會害怕憎惡?人們越是憎惡,他就越強大。

    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尾獸終究是尾獸,機智的大筒木一族,有的是辦法搞掉他們。可憐的九隻尾獸,被當做終極真理,分配給了五個大國。掌握終極真理的五大國,對其他小國橫徵暴斂,小國之徒敢怒不敢言。

    在五大國的壓榨之下,這些小國將怒氣撒在九隻尾獸身上,並將它們作為罪魁禍首,認為除掉它們,就能取得尊重。這種想法簡直是too young!too naive!五大國用鮮血堆起來的地位,怎麼會如此隨意的拱手讓與他人?

    世界的中部偏東方位,有一夥名曰雨之國的小國,他們聚集了很多非法組織,比如說,專門搞破壞刺殺他國影者,盜取大國真理尾獸。後來被五大國聯手剿滅,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九尾狐在這場獵殺尾獸行動中,並沒有被裹挾而去,而是當初投誠,投靠了一直令他們噁心的五大國。再一次被當做背鍋俠,承受不該有的痛苦。

  • 4 # V盟文史

    填坑。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這部劇,相信大家都有看過,劇裡,受四海八荒敬仰的白淺上神的祖先,就是今天,我們的主角——九尾狐。

    有關於九尾狐的最早記載,是上古奇書《山海經》,這部中國首部描寫異獸志怪的典籍,它所描繪的種種奇珍異獸,神話傳說,都為後世提供了大量的創作素材。

    山海經記載:又東三百里,有青丘之山,有青丘之國,在其北,有狐,四足九尾,其銀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 南山經裡說,九尾狐能吃人,人也能吃九尾狐,而且,人吃了九尾狐的肉,還能消災辟邪。人與狐的關係,也就是吃與被吃而已。

    【九尾狐:來啊,互相傷害啊】 據傳說,大禹的妻子,也是青丘國的九尾狐,據史學記載,大齡單身狗大禹,三十歲還沒有女朋友,古人奉行“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大禹心裡也是很著急的,後來,有一日路過塗山,忽然聽到遠處傳來女子悠悠的歌聲: “綏綏白狐” “九尾龐龐” “我家嘉夷” “來賓為王”

    ..................................

    大禹身穿白衣,又見到九尾白狐,當下心想:“這歌的意思不就是讓我成家嗎?”

    於是,趕緊迎娶了唱歌的白狐,譜寫了一段人獸...呸,是人妖..呸呸...人狐之戀....

    相親相愛的一人一狐,很快就組建成了一個家,再後來,大禹的兒子“啟”出生,也開啟了中華第一個世襲制王朝————夏朝。

    所以,古時候的人們,認定九尾白狐是表示多子多福的吉獸,就是這樣,九尾狐被當作了送子觀音一般,被人們供奉了數百年,不少的廟宇遺蹟,畫像,都有九尾狐的身影。

    歷史的洪流,是急流不停的,九尾狐也在潮流中從神壇跌落,從神明逐漸演化成了妖物,九尾狐也逐漸開始走向擬人化,成了專門蠱惑人心的“狐狸精” 《封神演義》這部家喻戶曉的書中,妲己,更是把九尾狐的形象演繹得堪稱經典。

    “話說那妲己,綁縛在軒轅門外,跪在塵埃,恍然似一塊美玉無瑕,嬌花欲語,臉襯朝霞,唇含碎玉,綠蓬鬆雲鬢,嬌滴滴朱顏,轉秋波無限鍾情,頓歌喉百般嫵媚.....”

    咳咳,扯遠了,反正就是說妲己如何如何的美麗動人,把那些看守的兵將迷惑的神魂顛倒,如痴如醉。 說句題外話,其實小編對妲己是抱不平和惋惜的,她本是一隻在女媧娘娘身邊修行的小狐狸,女媧娘娘這些大神們,眼見商王朝氣數已盡,想要加快王朝的滅亡,但是她們又不好直接出手,就派身邊這隻九尾狐下凡,迷惑紂王。

    可是,商朝有那麼多的忠義之士幫著看場子,這些人不死,又怎麼能加快王朝的滅亡?

    妲己畢竟只是狐狸,她考慮不到那麼多,只知道執行上級的命令,只能一步一步弄死了那些人,雖然手段是殘忍了些,但這不正是野獸的天性嗎?

    犧牲了自己的身子,成了千古罵名,幫主子完成了任務,最後卻落了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更有唐代直男詩人白居易,在作品裡說: 狐假女妖害猶淺,一朝一夕迷人眼。 女為狐媚害即深,日長月增溺人心。

    何況褒妲之色善蠱惑,能喪人家履人國。 隻言片語,就把王朝覆滅,家道衰落的黑鍋通通丟給九尾狐來背,為那些自甘墮落的王侯將相開脫,狐妖狐媚的故事,也開始流行起來,只要是男人們自己把持不住,犯了男人都會犯的錯,都怪做是狐狸精搗鬼。

    【九尾狐:長得美,怪我咯。】

    九尾狐,從古到今,可以說已經是我中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代的神話中的神獸,聽得最多的恐怕是神龍神鳳,在然後就是九尾狐了,小到街頭原配罵小三的狐狸精,大到電視熒屏經常出現的狐仙,狐妖,狐女。

    我大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九尾狐這種深得人心的神獸,更是各個時代文學作品中都會出現的仙女姐姐,千萬種神獸中,她的形象特徵是鮮明的,複雜的文化內涵,和深厚的底蘊,社會覆蓋面,也是極其廣闊的,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九尾狐伴隨著中華文化經歷了非常漫長的發展過程,從始至終,她有自己的生活原型,在原型的基礎上,分化演變。 古時候,狐和狸是分開的,狐只有仙氣,狸只有俗氣。

    先秦時代,狐就被看做是瑞獸,郭璞注:“世平則出為瑞也”祥瑞保函二點:一個是為王稱帝,國家昌盛之兆。二是:婚姻愛情之兆。

    清代更有蒲松齡老先生的《聊齋志異》,不過,在蒲老的書裡,九尾狐簡直就是一股清流,蒲老筆下的九尾狐,身份都是狐妖,但是基本都是美麗善良,亦狐亦仙,親近可人的小仙女,曾幾何時,讀蒲老筆下的狐妖,小編的心裡都會仰天大呼“上天啊,賜給我一個九尾狐小姐姐吧!”

    九尾狐,她是中國古代傳說中漂亮的小仙女,小姐姐,還是象徵愛情和祥瑞的吉獸,雖然現在已經被妖化了,但也還是大中華的妖啊!

    【九尾狐:世人笑我成魅精,我憐世人不解情。】

    究根結底,九尾狐小姐姐會跌落神壇,還是因為人類,跟那些許許多多隕落的神獸一樣,都是人心造成的,不管是塗山上的驚鴻一瞥,還是魅惑人心,傾人國城的妲己,九尾狐的形象演變,不過都是人們在溫飽思淫慾的時代,對自己因為寂寞而犯的錯,找的一個理由罷了。

    九尾狐,也只是一個犧牲品,不過是男人對女人的一廂情願,反正有人背鍋,何樂而不為?這,就是人心。

  • 5 # 拯救髮際線

    圖一:九尾狐

    關於九尾狐的記載最早是出自《山海經》。

    其中寫道九尾狐住在青丘山,這也是我們現代很多影視劇中把九尾狐的家設定為青丘的原因。

    除此之外,《山海經》中還詳細的記述了九尾狐是一種長著九條尾巴形狀與狐狸相似的異獸,它的叫聲和嬰兒的啼哭很像,這種異獸會吃人,但是反過來,如果人吃了九尾狐,就可以避免沾染妖邪之氣。

    從《山海經》中的記載來看,完全可以想象的到關於九尾狐這種異獸的形象很有可能會出現兩個極端,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首先九尾狐會吃人,這就給以後九尾狐變成妖獸提供了最早的理論基礎。

    其次人吃了九尾狐可以驅邪,這也給九尾狐變成瑞獸提供了理論依據。

    很明顯這兩種結果就是兩條完全相反的極端。

    那麼一開始九尾狐的形象到底是怎樣的呢?

    從文獻的記載來看九尾狐在早期確實是作為瑞獸而出現的,例如在晉代玄學家郭璞在《山海經 大荒東經》中關於青丘九尾狐的註釋中就提及:“太平則出而為瑞。”這就說明至少在西晉之前九尾狐都是作為瑞獸而存在的

    大家最熟知的九尾狐的代言人就是妲己和鳴人了,鳴人我們就暫且不提。先說說妲己的事情,在《封神演義》中,九尾狐妖妲己被描述成傾國傾城但是又禍國殃民,十惡不赦的妖精,大家關於九尾狐惡毒的形象大都是從妲己身上聯想到的,而《封神演義》又是明朝時期的小說,所以我們可以斷定至少從明朝開始九尾狐就已經變成了背黑鍋的妖精。

    圖二:妲己

    另外宋代有一本叫做《儒林公議》的紀實筆記,作者田況用九尾狐去形容陳彭年這個人,而根據作者的描述陳彭年這個人人品有問題,所以可以推斷出在這個時期九尾狐的形象已經很糟糕了。

    也就是說最早可以追溯到從宋代開始九尾狐的形象就從瑞獸變成了背黑鍋的妖精。

    那麼為什麼九尾狐會從一個瑞獸變成背黑鍋的妖精呢?

    1、《山海經》中描述九尾狐可以吃人,而在人類社會中沒人能對會吃人的異獸有好感的,因此即使早期雖然九尾狐是作為瑞獸存在的,但是它的這種地位並不牢靠,因為對人類來說九尾狐擁有一個最大的原罪就是會吃人。

    2、九尾狐也是狐狸的一種,而狐狸給人們的形象就是狡猾奸詐、作惡多端的,就像一些成語可以反映出我們的心態,例如:狐假虎威、狐朋狗友、狼顧狐疑以及狐狸尾巴等,而作為狐狸的變種——九尾狐,在一些人看來肯定更難對付,所以沾上“狐狸”的“九尾狐”地位的沒落就成了定數。

    圖三:狐朋狗友

    3、民間傳說、神話小說的宣傳,對普通百姓而言最有效的宣傳手段還真的不是文縐縐的告示——說哪裡有神獸九尾狐出現等等,其實最有效的宣傳手段就是故事野史之類的八卦,這是符合人性的。而在《封神演義》、《聊齋志異》等一大波傳奇小說中,狐狸以及九尾狐等都被描述成了害人的妖精,所以九尾狐是妖精的形象在人們心中更加根深蒂固了。

    綜上所述:九尾狐成也文獻記載,敗也文獻記載。就是在文獻的讚美中九尾狐變成了可以造福一方的瑞獸,也是在人為的描述中九尾狐又變成了為非作歹的妖精。

  • 6 # 貳仔曲追

    首先要明確一點,在我們中國正規的傳統文化說法,狐和狸是兩種不同的概念,雖然人們喜歡合稱為狐狸,但是狐是在傳統文化中是能夠修道成仙成神的,而狸就單純只是一種動物罷了。

    關於九尾狐的記載,最早出現在文獻《山海經•南山經》中,文中記載:“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按照這種說法,《山海經》中的九尾狐,是一個喜歡吃人的怪獸,是一種被妖魔化了的物種。九尾狐的形象被拔高是在先秦兩漢時期,先秦兩漢時期被列為四大祥瑞之一。東漢成書的《吳越春秋》記載,大禹治水時途徑塗山,聽到有人唱“綏綏白狐,龐龐九尾”, 如果在這裡娶親,就能子孫昌盛,於是大禹娶了塗山氏的女孩,而塗山氏的圖騰就是九尾狐,並且在出土的漢代石磚畫中九尾狐與白兔、蟾蜍、三足烏之屬列於西王母座旁,以示禎祥,九尾狐則象徵子孫繁息,九尾狐吃人的妖魔性已經被淡化了,九尾祥瑞的說法逐漸出現。

    到漢代以後狐的地位急劇下降,到了唐代,狐仙之說雖然依舊盛行,但狐的地位已經不如從前,到宋、明是相對減少。北宋時期田況的《儒林公議》記載宋真宗時陳彭年善於“媚惑”皇帝,所以“時人目為九尾狐”,此時的九尾狐已經具有了極其不好的象徵意味。到元明清在小說中,九尾狐已經徹底變成了“淫媚”的妖狐,為害蒼生,最著名的就是狐妖妲己。

  • 7 # 西遊夢紅樓

    獵人對著一隻九尾狐開了一槍,結果獵人死了,為什麼呢?知道的別說出來,不知道的在最後找答案,我先來說我最喜歡的狐狸精!

    (封神英雄劇照——最美狐狸精)

    青丘有狐,九尾,九命,為狐中之皇,性善,好美,太平出世間則大吉。為塗山氏守護神,又與三足青鳥,白兔,蟾蜍、三足金烏併為西王母座下五神獸。

    夏朝:大義的狐狸夏禹的妻

    青丘是國,九尾狐是妖,其中塗山九尾狐最為有名氣,是夏禹的摯愛。人、妖之戀,愛的讓人心痛,至深處,便是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

    是人無情,還是狐愛錯了人?

    一個是忙於治水患安民於天下,大公無私。

    一個是善於知大節解夫之後憂,無怨無悔。

    一過家門,正是分娩之時,洪水滔滔,兒啼響亮,大禹躬身一禮,女嬌含淚剪臍而笑。

    二過家門,已是學語之時,洪水漫漫,兒親猶怯,大禹揮手作別,女嬌執子道聲小心。

    三過家門,已是十歲之時,洪水急急,兒牽歸家,大禹撫頂而去,女嬌哄子哭己自泣。

    這時的塗山九尾狐,依然俏顏如春,大禹已添了許多白髮。

    桌上的碗筷總是多了一幅,座位總是少了一人,女嬌口中便多了一聲嘆息。

    你不離不棄,我便生死相依,哪怕你白髮如雪,我依然是你過門的妻;你在河東,我在河西,心愛到極處便是沒有距離。

    這時的九尾狐,是個大義的狐狸,為大禹守好家門,撫兒成長,用寂寞的時光去感受大禹匆忙的身影和疲累的腳步。

    她是祥瑞,代表國盛民昌。

    她是神獸,代表長壽健康。

    她是妖,有著凡間女人的勤勞。

    她是怪,有著凡間女人的煩惱。

    她最後忘掉了自己的身份,她是大禹的妻子,孩子的母親,僅此而已。

    綏綏白狐,九尾龐龐。成於家室,我都攸昌。

    蚩尤殞於青丘,英雄和美人,成就了青丘國的熱血和夢幻!

    青丘狐,多少男兒望之不得,那是一曲歡歌,只唱給心愛的人聽;那是一場機遇,只獻給聖賢才能之人。終於有人為其正名,此人東晉學者郭璞。

    “青丘奇獸,九尾之狐。有道翔見,出則銜書。作瑞周文,以標靈符。” 東漢:害人的狐狸狐化的書生

    上古時期是母系社會,女人擁有至上的權威,女人受孕都是神蹟,或感受星光,或吃了神獸蛋,男人只是名義的丈夫。

    夏朝開啟男權社會後,就再也容不下女權主義的翻身;歷朝的胡吹亂擂,女權徹底邊緣化。女人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逐漸淪為陪襯甚至玩物。

    狐狸成了首當其衝的妖魔,九尾狐不再是祥瑞,她們狡猾,她們奸詐,她們行跡詭異,她們有害人之心,因為有證據,在《山海經》中明明白白寫著九尾狐要吃人!

    《五藏山經·東次二經》:“其狀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名曰龍蛭,其音如嬰兒,是食人。”

    狐狸會修練,吸收天地精氣,所以她們成了妖,五十成人身,百歲幻妖姬,千年是淫狐。

    1、有狐阿紫,迷竊王靈孝

    阿紫,千年妖狐所化,迷了武士王靈孝,隨其歸家日日笙歌,樂不思蜀,不知今夕何年。

    如花似玉之容,弱不經風之體,楚楚可憐之態,哪個男兒不憐花,於是郎情妾意纏綿,不羨神來不羨仙。

    守將追查失職之事,才知失蹤一事,帶兵攜獵犬一路搜尋,荒山野墳將其尋獲。

    王靈孝身似狐,不懂人言,狐迷心竅。

    十幾日後復初,將遇狐之事講出,人皆譁然。

    狐狸精害人從此深入人心,誘惑男人的罪名落實,自然人心已將狐狸定為防備的物件;狐狸也正式成為女人憎恨的怪物,男人又驚又想來點風月的的物件。

    狐狸這時還只是妖,跑到人間只是湊樂趣,譭譽參半。

    2、跑去董舒門下聽書的老狐書生。

    這是隻不恥下問的雅狐,想學點文化課,好教育子孫吟詩作畫,做一個有深度的好狐!

    3、還有畢業於藍翔技校的專業狐。

    此狐名叫危狐,對著某人嚎叫,此人的房屋過會兒就會倒塌,是有名的“掃把星”狐。

    其特點專治各種不服釘子戶,深受古時拆遷大隊的喜歡,奉為神靈,有事沒事都燒一柱香,躹個躬!

    唐狐好美宋狐奇淫

    1、唐朝風流而不下流

    狐狸也學了此風,不知道是否聽書老狐的後代,非常的雅緻,有上古青丘狐之風。

    宋州刺史王璿,年少英俊倜儻,自有風流態度,與一隻美麗的狐狸熱情的相愛了。

    他玉樹臨風,她柔情似水,她謙恭有禮,她敬老愛幼,她把愛全給了他,她把心給了他,就如同當初女嬌愛大禹。

    唐的狐狸,你我偶遇一場可好?

    2、宋朝風流且下流

    宋朝皇帝完全帶壞了風氣,比如偷會李師師,李師師又喜歡燕青,最後宋皇帝跟燕青眉來眼去了。

    狐狸也變了性,變成了與青樓女子一樣的站在樓閣,揮著手巾:對面的小哥哥,進來耍呀!

    宋朝,女人真的成了衣服,男人在家穿素衣,到了外面穿花衣。飲一杯小酒,親小嘴一口,剝粒花生,你含一頭,我含一頭。

    道不盡的情意,說不完的柔情,出了門口卻開口大罵!

    《東坡志林》:“東坡攝署錢塘,有妓號名九尾狐。

    朱熹也皺著眉頭,世風日下呀,帶頭狠批狐狸精。

    罵歸罵,青樓生意依舊燈紅酒綠,狐狸依然巧笑倩兮!

    狐狸本無過,奈何人心不古!

    從青丘狐的聖潔到宋代狐狸的奇淫,無疑是從天堂逛到地獄,表面是狐狸的墮落,實則是理念用堂而皇之的大道理壓制女權主義,為男子不忠行為進行辯護,為當時的社會風氣進行開脫。

    宋朝風月勾當生意紅遍火星,理學家有氣沒法出,有眼看不過去,只好拿狐狸來說事,把一切罪過都推到狐狸身上,讓狐狸背上了一個倫理的大黑鍋。

    青丘狐望著夕陽,無奈地嘆著氣:我等在深山老林修練,礙著誰了呀?

    獵人對著狐狸開槍,青丘狐就派出一支神奇的部隊,她們叫反射狐,所以獵人全死了。

  • 8 # 瞭解老外

    提到九尾狐,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一般是小說《封神演義》裡誘惑商紂王的妲己,動漫《火影忍者》裡的尾獸九尾。

    可以說九尾狐在中日乃至整個東亞的妖怪文化中都佔有一定比重,流傳千古。

    我們通常稱九尾狐為“九尾狐”或“九尾妖狐”,鮮少稱作“九尾狐狸”,這是因為古人認為“狐”和“狸”是兩種生物,狐有仙氣,而狸只是俗物,但久而久之也就合在一起叫了,相似的情況還有“鳳凰”和“麒麟”。

    九尾狐最早記載見於《山海經》(海外東經、南山經和大荒東經都有記載):“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

    《山海經·東山經》還記載了一種相似的生物:“又南五百里,曰鳧麗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箴石。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名曰蠪侄,其音如嬰兒,是食人。”

    此時的九尾狐只是偶爾傷人的普通妖怪,吃了九尾狐肉的人能夠抵禦妖邪之氣,按照人類的性子,估計九尾狐才是受害者。

    東漢時九尾狐更是祥瑞的代表,“王者不傾於色,則九尾狐至”“王法修明,三才得所,九尾狐至”這樣的佳話,在整個東漢九尾狐都是一種代表吉祥的獸,去掉了“食人”這點,對其無比推崇。

    同是東漢,《吳越春秋》中記載,大禹來到塗山,遇見一隻九尾狐,並聽見有人唱到:“綏綏白狐,龐龐九尾”,如果在這裡娶親,就能子孫昌盛,於是大禹娶了塗山氏的女孩,名為女嬌。(也有說是大禹取了九尾狐)。

    塗山氏是將九尾狐當做圖騰的部族,這也是九尾狐十分風光的事情了。

    東漢為止,九尾狐依然“九尾狐至則天下太平”。

    唐代白居易《古冢狐》中,已經將“能喪人家覆人國”的妲己和褒姒比作狐妖,最早在盛唐就有狐妖“善變化”的說法,被妖化最晚在北宋。

    北宋田況《儒林公議》記載宋真宗時陳彭年為人奸猾,善於“媚惑”皇帝,所以“時人目為九尾狐”,在這個時候九尾狐已經變成了不好的象徵了。(陳彭年為人勤儉,做官廉潔,是個好人哦)。

    也是北宋,妲己此時已經從《古冢狐》中的比作妖狐,被認為就是妖狐所化,日本《狐媚記》寫:“殷之妲己為九尾狐”,此書成書時間相當於中國宋徽宗(在位時間C.E1100~C.E1126)時期,可見九尾狐在這裡已然妖化,吉祥形象被人遺忘。

    後來的元明清在小說中,九尾狐已經徹底變成了“淫媚”的妖狐,為害蒼生。

    日本的玉藻前出現於平安時代(C.E794~C.E1182)末期,鳥羽上皇院政期間,原名藻女,因為博才多學又溫潤如玉,深得鳥羽上皇喜愛,賜名玉藻前,被稱作天下第一美女以及日本第一才女。

    搜尋全是遊戲形象=。=

    此時還和妲己等無關,後來因為受到中國文化影響,在小說、歌舞伎的多次創造下,它的形象和妲己等相結合。

    甚至出現了生平:誕生於中國,有傳說是陰氣的結晶,擅長人化之術,公元前十一世紀時化身絕世美女妲己,讓商紂王昏庸無道,不久被推翻。

    而後它又跑到印度去,化身為摩竭佗國斑足太子的王妃華陽天(《羅摩衍那》),之後又回到中國隱姓埋名一段時間。

    唐朝時,日本派遣使者吉備真備到中國來,妖狐便溜進了吉備真備的船裡到日本來了,幾百年後化作“玉藻前”,使鳥羽上皇身患重病,試圖取代他掌控日本,但被安倍晴明的孫子安倍泰親識破真身,逃離平安京。

    玉藻前死後化作“殺生石”,散發的毒氣讓周圍的動物都死光了,直到南北朝(日本)時代為玄翁和尚所破壞,再起不能。

    九尾狐真的是一個充滿悲劇色彩的妖怪,原是青丘山一種普通生物,後被塗山氏族奉做圖騰,被當做天下太平、家室昌盛的象徵,後來卻急轉直下,變成了人人喊打、魅惑君主的妖怪,此前的正面形象蕩然無存,最後身敗名裂,客死他鄉,令人唏噓。

    所以說神話也不過是人造的,人讓神死,神不得不死。

  • 9 # 懿諾

    自古以來,人類對於大自然總是充滿好奇,而自然界也會有各種災難發生,這就成為了古人們的恐懼源頭。而人們對於大自然一些無法解釋的現象通常用神話傳說解釋,人類用天馬行空的想象來解釋自然規律,於是就誕生了許多妖魔鬼怪,比如發洪水就是水神發怒之類的。當然那些神話傳說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當編寫者或傳播者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時神話就會被改寫,從而具有了功能性。

    這其中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九尾狐,本是代表社稷興盛和美好愛情的瑞獸,結果被妖化成禍國殃民放浪形骸的妖姬。九尾狐最初的形象與記載來自於春秋時代的奇書《山海經》,《山海經》記載:“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這就點明瞭九尾狐最初的形象,當然書中僅僅寫到它長得像狐狸,但並非一定就是狐狸。而它長著九條尾巴,九在中國文化中代表陽數之極,當然九是最大的個位數,也可以抽象的象徵著“繁多”。

    《山海經》多次記載了聲音如同嬰兒啼哭聲的異獸,這裡大概是那些異獸會用嬰兒的哭聲吸引人們前來從而吃掉他們。但是也記載了“食之不蠱”,意思是如果人們吃了九尾狐的肉就會不被妖邪之氣入侵。總結的來說九尾狐是一隻吃人的兇獸,但是身上又帶著瑞獸的特徵和神性。

    《吳越春秋》曾記載:“大禹年三十而未娶,因在塗山看到九尾白狐,以為為王之吉兆,乃娶塗山女。”講的是大禹行到塗山後遇到了九尾狐,認為這是吉兆,就娶了塗山的女子為妻。而大禹的妻子也被認為是九尾狐。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九尾狐有為王稱帝,國家昌盛之兆和為王稱帝,國家昌盛之兆。據史學家推測這個傳說並不是憑空捏造,而是根據事實改編,當時有個部落叫塗山氏,他們以九尾狐為圖騰信仰,所以才有了這類傳說,而後世神話中凡有狐妖皆必稱自己是塗山之後,就是為了凸顯自己的的血統高貴。而九尾狐作為正面形象其實持續時間很長,比如《白虎通義》認為九尾狐是兆示“子孫繁息”之德獸。還有古籍認為九尾狐代表著多子多孫、吉祥以及帝王之兆,是瑞獸德獸。當然後來九尾狐的形象就轉為負面,可能是因為《山海經》記載的九尾狐能食人這一點就將其放在了人類的對立面其次那些神話傳說中的神獸瑞獸例如龍、鳳凰、麒麟都是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的,而狐狸隨處可見,可能見得多了,也就沒有了神聖感,而中國神話傳說中那些妖魔鬼怪大多都是現實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動物進行改動幻化的。

    其次就是中國素有“物老為怪”的說法,意指“物”存在時間久了,衍化出異種狀態,認為狐狸活得久了就會成為妖精。再者就是出於政治目的,比如統治者想要為自己的錯誤找藉口,就會甩鍋給狐狸,說被狐狸精誘惑了,所以就有了九尾狐妖魔化的轉變。

  • 10 # 劉坤坤628

    九尾狐在北宋初期已被妖化了。田況《儒林公議》說宋真宗時陳彭年為人奸猾,善於“媚惑”皇帝,所以“時人目為九尾狐”,可見九尾狐在人們心目中已經不是什麼瑞狐、神狐,變成壞東西。

    明清時期的《封神演義》的九尾狐狸精化身妲己形象,把古來關於淫婦型狐妖媚人的觀念推向極致,把狐妖之最的九尾狐觀念推向極致,也把女色禁忌觀念和“從來女色多亡國”的女禍觀念推向極致。

  • 11 # 小蘇打他爸媽

    不請自來,說到九尾狐,大家首先會想到一部熱播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劇中楊冪扮演的女主就是九尾狐,而且還是具有非常高地位的青丘帝姬,九尾狐的首領。連天帝見到她都會給幾分面子,神仙一般逍遙自在。

    在說九尾狐之前我們先聊聊狐仙,狐仙其實是中國神怪文化中的一種標誌性符號,存在上千年的歷史。在華人的眼中,狐狸往往被認作是一種頗具靈性的奇特動物。當然,在許多著作中都能找尋到狐仙的影子。其中,蒲松齡先生筆下的狐仙當真是最濃墨重彩的一筆。在聊齋故事之中的狐仙千姿百態,難怪莫言先生就時常對蒲先生書中創造的女性形象念念不忘:“在小說中有很多狐狸變化的美女,不但相貌超過人類,連智慧也超過人類許多”。

    在中國有“無村不談狐”的老傳統,幾乎在每個村落或多或少都存在著與狐狸相關的神話傳說或是鬼怪故事,更為狐狸這個物種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在民間口口相傳的事例中,不外乎狐狸如何迷惑人間,其中更是以九尾狐名頭最大。傳說狐狸修煉到一定層次可以變為美女,每百年可修煉出一條尾巴,當八百年後擁有九尾便煉成了不死之身。《封神演義》之中可以“魅人、惑主、禍國”的妲己就已經修煉到了這個層級。

    關於九尾狐最早的記載出自中國名著《山海經》。書中所記:“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山海經·南山經》),“青丘國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山海經·海外東經》)很少有人知道,在漢代的文獻當中,九尾狐其實是以瑞獸的身份出現的,是吉祥的徵兆。尤其是在先秦兩漢的地位最為尊崇,甚至與龍、麒麟、鳳凰並稱四大祥瑞之一。

    之前出土的漢代石刻畫像之中,就常出現九尾狐與蟾蜍、青鳥、白兔並列於西王母王座旁以示禎祥。還有學者認為,當時人們認為總結狐狸其實有三德:“尊卑、中庸和仁德”。由於其身材前小後大,符合尊卑秩序;毛色柔和,符合中庸之道。另外,在西漢著作《禮記》裡記載,因九尾狐在死去時會將頭朝向其出生的巢穴方向,故念其不忘本,是仁德的典範。

    在中國的寺廟裡也不乏九尾狐的形象,例如陝北榆林一個叫波羅的村子裡有座波羅接引寺,廟裡也供奉著與其他地方相同的金剛像,金剛像個個身穿鎧甲,手執法器,面目猙獰,但其中一個金剛卻身著儒袍,頭戴冠冕,一幅中年人的打扮。據當地人講,這尊供奉的金剛就是九尾狐仙,號“金禪老祖”。

    就算是到了近代,民間關於“九尾狐仙”的傳聞也是不絕於耳,而帝都北京就是九尾狐氾濫的重災區之一。據說在原燕京大學(北京大學燕園)之中就住著一隻九尾狐,往往在午後一點的時候到園中的荷花塘去飲水,見過的人數不勝數。老式的皇家園林也自然少不了九尾狐的影子,其中以圓明園最為著名。在園子中的九尾狐經常幻化成老人的模樣,到附近的雜貨鋪中買雜物,攜著物品走到燒燬了的殿基下便不見了。

    除了民間傳說之外,就連金庸大師也沒有忘記把九尾狐的形象寫進自己的小說當中。《神鵰俠侶》之中的瑛姑家中就養著兩隻九尾靈狐,而《倚天屠龍記》裡滅絕師太震掉宋青書的長劍,所使用的招式就是源自郭襄女俠所創名為“黑沼靈狐”的劍招。

    從古至今,九尾狐的故事被人們演繹了許久,而九尾狐的形象也是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忠有奸、有善有惡。但唯一不變的卻是千年間所流傳下來的這份神秘感,不是嗎?

  • 12 # 小劉侃封神

    傳說中的九尾狐,為何從瑞獸淪為了妖獸?

    《山海經》雲:“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

    這句話的意思,便是說青丘有異獸,長的如狐但有九尾,聲音如嬰兒一般,他們吃人,但如果人吃了他們,便能抵禦妖邪之氣而不被迷惑。

    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傳說大禹的妻子是塗山女嬌,也就是九尾狐。西晉著名文學家、訓詁學家郭璞在註釋中說:“太平則出而為瑞”。

    太平盛世出現九尾狐,代表著他是瑞獸,而大禹在塗山女嬌的幫助下治水成功,還生了一個兒子啟。而啟,也正是改編禪讓制開創家天下的第一人。

    漢畫像中更是將九尾狐與兔、 蟾蜍、三足烏等並列於西王母身邊,以呈示祥瑞與子孫興旺。

    《孝經援神契》說:“德至鳥獸,則狐九尾”。這句話的大概意思,便是說君王如果有德,九尾狐出現便是映照祥瑞。

    西晉郭璞所言九尾狐,太平則出而為瑞。那麼九尾狐在天下將要大亂時出現呢?天下大亂而為妖!

    還有唐代詩人白居易在《古冢狐》中已經把禍國殃民又極為美貌的妲己和周幽王的妃子褒姒比作狐妖。

    將九尾狐妖化的最厲害的,莫過於封神裡的妲己。

    那麼傳說中的瑞獸九尾狐,為何淪落到了狐狸精和禍國殃民的妖獸地位呢?

    根據過往的記載,小劉跟大家分析一下。

    一,最早山海經中其實已經記載了,九尾狐吃人。

    人吃什麼東西都可以,但九尾狐吃人,這就是大大的惡。

    當九尾狐在天下太平的時候出現,人們安居樂業,生活幸福,九尾狐吃幾個人也沒人會記得,也沒人會去計較。

    比如封神裡的狐狸精,她其實在入宮迷惑紂王之前的三年前,就在恩州驛館吃人為禍,可那時候紂王還是聰慧天子,天下太平,人們生活幸福,所以沒什麼人去計較。

    但如果生活的不好,又有傳說九尾狐吃人,肯定是心生厭惡,要將自己的怨氣想方設法的找個東西發洩出來,而九尾狐就順理成章的背了黑鍋。

    二,九尾狐長的漂亮。

    妲己長的美麗無比,褒姒也十分漂亮。但越是漂亮的女人卻越是害的君王國破家亡。如果不夠漂亮,不能稱為狐狸精,又怎麼能迷惑君王呢!這也變相的算是對九尾狐的一種讚美吧。

    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在山海經或者更早之前,人類絕對不是這個世界的唯一主角,所以人與動物都能和平共處,甚至人還要躲著強大的獸類。

    但是當人類成為了這世間的唯一主角之後,其他非人類,包括九尾狐,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妖獸。

    此時,說九尾狐是妖獸,並不見得他們就是壞的,只不過是非人類修道者罷了。但如果他們稍微作惡,那就是令人討厭的妖獸。

    四,透過一些文學作品,恰恰把九尾狐說成了迷惑君王的惡獸。

    妲己、褒姒,她們兩個很漂亮,也都讓君王滅國。而封神演義直接把妲己描述為九尾狐附身。

    在當時的封建社會,君王便是一切,他不能有錯,有錯也是被人迷惑。

    而恰好,九尾狐就承擔起了這個背黑鍋的任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準備去接種HPV疫苗,能不能介紹一下這個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