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春色茉莉到凡塵

    八目即為“八條目”,《大學》提出了"三綱領"和"八條目",簡稱“三綱”“八目”。強調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為了齊家、治國、平天下,說明治國平天下和個人道德修養的內在聯絡。

    儒家提倡的個人進行道德修養和立身治世的八個步驟。它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古人云: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就是說當你連自己的家都掃不淨,何況談乎天下。修身,就是平時點點滴滴的學習和進步,讓自己品德高尚,知識淵博的人員,不要說管理國家了,就是領導一個公司都需要很高的見為,打鐵還需自身硬!所以修身平家治國非常重要!

  • 2 # 屋內睡意濃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用現在話說,就是個人能力決定團體的水平!這跟那"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是同樣的道理!

  • 3 # 墨書微閱

    先說一下什麼是“八目”吧!

    “八目”就是我們常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但在它前面還有「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之後才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就是儒家提倡的個人道德修養和立身治世的八個步驟,也就像人行走的八個階梯。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個人道德修養,屬於內修,像樓梯的下半部分;「齊家、治國、平天下」是立身治世,屬於外治,像樓梯的上半部分;而「修身」像樓梯的拐角,是兩者之間的樞紐,

    這也就闡明瞭立身治世和個人道德修養的內在關係:修身是治世的前提,修身的目的也是為了齊家、治國、平天下。

    正如《禮記·大學》所言:

    古之慾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修身,修身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天下平。

    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留言,一起討論、學習~~~

  • 4 # 月亮林地的鵪鶉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人在治理天下,所以做人就要修己安人,修好自己。跟別人處不好,那不叫修己,最少修己不能妨礙別人,自己管好自己。

    下一步才能上升到家,這個家不是現在普通的家,是指鄉里,如果結婚,還包括對方的家族。只有處理好家族關係,協調好家裡的人,和諧共處,才算齊家。

    所以中國的領袖,古今都一樣,必須是有實際治理經驗的,從小培養的,經過層層關卡,才能到治理國家,是系統工程,而不是像西方選舉,什麼明星,商人,都可以選總統的。

  • 5 # 花戀小戚

    要解答樓主的問題,首先要理解《大學》核心的第一個層次是內求修身。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而八目的重心就在修身,其次齊家。《大學》明確指出:“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就是說不論你是皇上還是平民,做人的根本是一樣的,都要修身。

    中國古人的修身有兩層含義,一層是狹義的,身指的是形體,修身是指修正自己的身體或言行;另一層是廣義的,身指的是人本身,由於古人認為人不但有形體,而且含有氣和精神,因此修身是指修養自己的形、氣、神。在《大學》裡,兼顧了狹義和廣義兩層含義的修身。廣義的修身包含了形、氣、神三個內容,其中“神”是指人的意識活動。這在三者當中,古人認為意識活動是主宰,因此不論是狹義的修身還是廣義的修身,都可以達到修身的目的,而且應該以修養意識活動為主。在《大學》裡,修養意識活動的重要途徑就是誠意和正心,因此也叫物。"從身邊的事物開始觀察思考,自然界存在的道理,懂得道理後真 照自然之道去歸正自己的心靈。格物之方法,從而得到知識,也是今天科學研究的 。修身是基礎,也就是八目的第一步。

    《大學》強調修身是改造世界的前提,修身的目的是為了齊家而後治國平天下。齊家而後治國平天下與個人的道德修養是一致的。《大學》開頭就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所謂“明明德",就是發揚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賦的光明道德。所謂“在親民",是指發揚了善性之後,即從事治民。治民要親愛人民。所 謂“止於至善",就是要求達到儒家封建倫理 道德的至善境界。“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華人交止於信。"這是《大學》提出的教育綱領和培養目標。

    通俗點就是齊家就是管理好自己家,管理好家也是治國安邦的縮小版,齊家是治理的基礎,而且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治國,平天下,但是修身和齊家卻是每個人都需要做到的事,人人都能接觸到!

    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是儒家專門研究事物道理的一個理論。探究事物原理,而從中獲得智慧或從中感悟到某種心得。

    修身齊家就是:加強自身的修養,治理好家,使家庭和睦萬事興!

  • 6 # 紙喬的小姨媽

    在人與人的交往過程中,經常會發生衝突得不到解決,而產生隔閡和積怨的現象,使雙方的關係進入“死衚衕”。難以化解。俗話說:“解鈴還須繫鈴人。”

    當誤解積累成積怨的時候,需要有一方首先能夠放下之前的不愉快和之前的對對方形成的凝固式的“成見”,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重新審視雙方之前的交流過程和現在的表達。才可能使相互的誤解得以化解,其中會有一定程度的自省和自我改變。不然的話隔閡和衝突只會不斷升級或變成相互的漠視老死不相往來。

    類似的衝突、積怨、和解的事情在各種交流中非常常見,在不認識的人之間,在朋友之間,在夫妻之間,親屬之間,在同事之間,組織與組織之間,在國與國之間都可能發生。

    在不認識的人、朋友、同事之間人們還可以忍受“相互漠視、老死不相往來”的結局,而不去自省,頑固堅持自己的看法而不妥協。但在家庭內部,往往以相互的檢討、讓步、承諾自我改變來化解衝突不斷升級造成家庭崩潰的危機。因為家庭是自我價值實現的重要的部分。家庭的崩潰意味著自身價值追求的失敗。家庭崩潰給人帶來的痛苦一般是人們難以接受的。

    所以,人們沒有自省之心的自以為是的思維慣性驅使下的我行我素,通常是“不見棺材不掉淚的”,但在家庭崩潰這樣後果的面前。他(或者她)不得不回過頭來從自己的認識、態度、行為上檢討自己,改變自己來維護家庭系統的穩定,維護自己的價值利益。

    我們可以看到,幾乎每個家庭都經歷過這樣的衝突、升級、和解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各自學會了反省自己,學會了站在對方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學會了理解對方。人的這種態度和方法也會使得在其它的交流過程中得到一個相對和諧的氛圍。而與陌生人、朋友、同事的交流,卻很難使人產生自我反省的效果。而更傾向於在遇到衝突不斷升級的時候接受“相互漠視、老死不相往來”這樣相互關係崩潰的結局。因為,他們之間沒有形成關係緊密的價值利益共同體,沒有形成這種對各自的行為有較強約束力的系統。

    從上述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家庭對於改變個人思想和行為方式的重要的作用。使人由自以為是我行我素到反省自我改變自我。當然,其它的一些關係緊密的利益共同體框架內的交流、衝突、和解的過程也會產生這樣的效果。比如,對個人比較重要的合夥投資行為。非常親近的朋友之間。締約國的盟友之間。只是家庭這個系統更基本,基本上每個人都會“陷身”其中。

    在與人相關的存在相互作用關係的事件發展過程中,人們經常遇到類似的情況,一種狀態沿著“即定”的軌道不斷升級,能級擴大,影響結果趨於嚴重。也就是梅飛先生所說的越來越定律。同時這類事件還有一個“物極必反”的定律。當事態發展到一定程度,會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由衝突的不斷升級走向和解。這種物極必反的動力來自事態發展對自身利益可能產生的衝擊而迫使當事者反省自身的行為,認識到自己在衝突升級過程中的錯誤認識和行為,有所改變才使得相互作用的狀態發生改變和轉機。改變認識而改變態度,從而改變行為促成“物極必反”的發生。而改變認識的源泉,是自省之心和自省的過程。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沒有結婚的年輕人,通常都是自以為是我行我素的,而結婚之後,會迅速“成熟”起來,行為方式有所改變。很大一部分離婚的人,在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上都有一種極端性的傾向。偏持、頑固、自以為是,很難與更多型別的人相處,不能很好地處理各個層面上的事情。

    因為自我反省、改變立場和角度觀察事物,是更深入和全面認識事物本質的基本途徑。沒有在思維方式上做這種改變的人,很難正確理解各種相互的作用關係的本質。由於他自身的極度自以為是,而逐漸使自己從社會中離析出來,不得不忍受孤獨。而他仍然頑固地堅持著,認為是別人錯了,是這個社會錯了,是這個世界錯了,怨天尤人。從來也不把別人不接受他的原因往自己身上去想,盯著對方的“錯”不放,心生怨恨。

    由此可見,家對於每個人的思想和行為的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它是一所“人生的學校”。經歷過家庭生活洗禮的人,才更顯成熟。培養人們以自我反省、自我完善、變換角度觀察事物的思維習慣。更深入和全面地認識各種相互作用關係的本質。為各個層面的系統性問題的認識,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我想,這是儒家為什麼特別強調家對於整個人生的重要意義。指出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道路。

    沒有在修身而齊家過程中培養出來的良好的思維和行為方式。是很難處理好有相互作用關係的系統性問題的。也就無從面對“治國、平天下”這樣的複雜的系統性問題了。與人類相關的所有問題,可以說都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因為任何一個個體,都是處於一個相互作用著的系統之中的。隨著人類發展的社會化,人越來越無法脫離社會而單獨存在。

    可以說,修身、齊家,是人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的人的最基本的功課。

  • 7 # 荊山一狼2

    謝謝邀請。八目是系統性工程,並不存在什麼環節最重要哪個環節次要的問題。八目出自《大學》。《大學》是儒家四書之一,也是儒家系統闡述自己學說的典籍。概括《大學》的內容就是闡述“三綱”“八目”。“三綱”是明德,親民(新民),至善。其中明德是對個人的要求,親民是對教化民眾的要求,至善是所有行為的終極目標。“八目”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前五目是內修,後三目是外治。內修先於外治,就是我們常說的想要正人必先正己,打鐵還需自身硬。“八目”是一個完整的帝王學習實踐步驟和過程。“欲平天下,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必先正其身;欲正其身,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必先致其知;欲致其知,必先格其物。”一切都從格物開始,所以,格物是八目基礎。格物,就是研究探討客觀存在。透過研究客觀存在,達到“致知”。致知即達到正確認識客觀存在的規律。格物致知,就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實事求是。透過格物致知,達到誠意正心。透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來達到修身。“修身”是八目的中間環節和過渡。以“修身”為中心,前四目是認識論,即如何認識世界,後三目講實踐論,即為什麼要認識世界。就是馬克思主義講的認識世界是為了改造世界。毛澤東講的“學習的目的全在於應用”。儒家後人將後三目發展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光棍的時候,達到“修身”就可以了。娶了老婆生了孩子有了家,就要用前四目的認識管理自己的家。老百姓做到這裡就可以了。如果你還是個國君或者士大夫,就還要用前四目的認識加上管理自己家的實踐經驗來治理國(指諸侯國)。如果你有幸做了天子或者朝廷重臣,你就要用前四目和管理家庭,治理諸侯國的實踐經驗來治理天下,彰顯德化,革新民眾,以達到天下承平,人人自律,歸化最高理想。所以,八目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和步驟,前目是後目的基礎。格物致知是基礎,平天下是終極目標,中間是不可或缺的過程。

  • 8 # 金牌書法精講

    說《大學》裡的八綱之中,誰最重要,為什麼,就是仁者見仁了。其實都是很重要的,都是告訴人們如何從小就走好人生的每一步,長大了成為有德有識的人才。個人認為“格物”與“修身”最為重要。原因也很簡單。

    《大學》在提出了“大學之道”即“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之後接著又提出了“八條目”: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般 來說,把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作為道德的內在修為,而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 為道德的外在修為。

    《大學》提出的“修成大學之道”的途徑主要是指“八目”中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實際上 可以概括為兩個點:誠意正心和格物致知。《大學》認為,修身的起點是格物致知,《大 學》對格物致知,沒有作過多的解釋,通過歷代一些學者的註解,可以看出,所謂“格物”就 是指“對自然外界進行研究”的意思,“格物”、“致知”是聯絡緊密、層層遞進的兩個步 驟,“格物”的邏輯結果是獲得了對萬事萬物執行發展規律的理性認識,而這正是“致知” 的 內在含義,而“致知”的來源首先是主體對客觀外界事物的認知,所以《大學》說:“物格 而後知致。”朱熹解釋說:“物格者,物理之極處無不到也。知至者,吾心之所知無不盡也 。”“致,推極也。知,猶識也。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格,至也。物,猶事 也。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注: [宋]朱熹:《大學章句》)刻苦地研究探討事物的道理達到窮盡的地步, 從而使自己的認識也達到一個較高的層次,這是“致知”、“格物”所要達到的高度。朱熹 在對“致知”、“格物”進行闡釋時強調的是理想人格在“修己”時應時刻注重儘自己最大 努力去學習、研究,以豐富自身的知識,以便為“誠意”、“正心”做準備,從這一點上看 ,朱熹的觀點是符合人的認識規律的。沒有對外界事物的研究考察就不可能獲取豐富的 知識,外界的萬事萬物是人認識的唯一源泉,只有透過主、客觀的互動才能達到真正“修己 ”的目的。所以說“格物”最重要。就不足為怪了。朱熹強調主體的主觀能動性,他注意引導人們勇於探索、善於學習的興趣,抓住 人們為修身而努力提高自身道德水平的特點,促使人們對自身及外界事物進行必要的研究。

    “格物”、“致知”是修身的重要方式,它從社會倫理的層面豐富和限定了人們的認識範 圍 。在修身的第一步完成之後,《大學》又邏輯地提出了“誠意”、“正心”的行為步驟。關 於“正心”、“誠意”,《大學》做了詳細的解釋:“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注:《大學》第七章。)在《大學》 看來,恐懼、憂患等不良情緒深深影響著“心”發揮其正常的認識功能,因此,所謂“正心 ”就是擯棄外界干擾和不良情緒的影響,使“心”能正常發揮其辨知事物的功能,一句話, 就是要做到專心致志、精力集中。儒家所強調的“正心”主要是指倫理道德所規定的各項行 為規範,知識分子只有按儒家或正統社會所提倡的要求來做才是正當的,否則便是不正當的 。這種引導人們克服私慾,削除不合理、不健康的慾望和情緒才能修身的提法表明道德主體 主觀努力的極端重要性,只有主觀內心自覺自願地接受道德修養的薰陶才能產生具體的行為 動 力。對於“誠意”,《大學》說:“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 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注:《大學》第六章。)“欲誠其意,先致其知。”先有對社會倫理的深刻認識 ,才能在主體內心樹立真正“修己”的誠意。“……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 誠其意。”(注:《大學》第六章。)“誠意”就是不自欺欺人,就是獨善其身,就是表裡如一,在精神上感到極 大的滿足。在透過“格物”、“致知”的步驟後,主體已經認識到事物發展的高深道理,認 識到自我在社會中應注重和施行的內容,如果自己下決心追求理想人格境界,就得在心裡首 先設定追求目標的美好願望,在日常行為中自覺地以理想人格的標準要求自己。

    對於外在修為的具體實踐之路,“修身、齊家、治國 、平天下”同樣是遞進式的漸進過程,這一切都經由“修身”而引發。“修身”是指在心中 保持一貫的良好作風,時刻注重把自我調適到社會倫理所要求的規範中來。這樣一來實際上 就把主觀的意志力強制性地移向了能否遵循宗法禮教的規定上來,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大學 》與孟子提倡的“內聖”之道的繼承關係。內心道德體驗的程度直接導致了“修身”效果的 好壞,故而朱熹論曰:“心有不存,則無以檢其身,是以君子必察乎此而敬以直之,然後此 心常存而身無不修也。”(注: [宋]朱熹:《大學章句》)心裡要常存的是透過“格物”、“致知”所 得到的關於社會倫理方面的道德規範,這是“修身”的關鍵點。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修 身”直接來自於道德主體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把這四項內心的道 德修為做好了,“修身”的目的也就可以達到了,也就是一個人的修為的階段性成果。修身的價值目標:治國平天下“修身”既是《大學》思想的根本目的,同時又是《大學》“治國平天下”的出發點。所以“修身”也是極其重要的,這就是其中的道理。由內到外、由小到大、由家到國乃至天下的實踐之路是有先後順序的。

    《大學》又提出了“齊 家”之論:“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闢焉,之其所賤惡而闢焉,之其所畏 敬而闢焉,之其所哀矜而闢焉,之其所敖惰而闢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 矣!”(注:《大學》第八章。)人之感情易被一時之好惡、貴賤之情所蒙敝而不能以正當全面的眼光來看待事物 ,這樣很容易造成對事物的片面理解。這一段話旨在說明“齊家”與“修身”之間的關聯。 從社會學的角度看,家庭是社會最基本的細胞,而人又是組成家庭的最基本元素,只有 社會中每一個獨立個體在自身的整體素質方面有了全面的提高,才可能維繫家庭的內部穩定 ,最終也才能保持社會的穩定,保持社會道德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從這一層面講,《大學》 所謂“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的理論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的。“齊家”的重要作用 要 依“修身”的情況而定。“修身”情況修好了才能夠把“齊家”做好。“治國”必須以“齊家”為基礎,為此《大學》又說:“所謂治國 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 ;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 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國在齊其家。”(注:《大學》第九章。)一家作風之好壞影 響一國興亡之大事這種論調充分說明了“齊家”對於“治國”的重要性,因為在中國傳統社會結構中,“家”、“國”具有同質同構的,“家”是“國”的縮小,“國”是“家” 的放大,因此,“家”、“國”的關係是極為密切的,“家”之不齊,“國”必將不治。

    “治國平天下”是儒家外用之道的最高目標,同時也是道德主體修為的最高境界,歷代一 些有作為的知識分子無不以“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寬大胸懷激勵自我,追根溯源 ,這句至理名言正是從《大學》的“八條目”中引伸而來。《大學》有言:“所謂平天下在 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注:《大學》第十章。)從《大學》的這一段話可以看出,“上”指的是君王、統治者。這樣看來,儒家所 提倡的理想人格修為之路並非輕而易舉就能實現,作為一國之君主或一國之統治者要治理好 國家,在提高自身道德修養的同時,還要對廣大民眾予以教誨,把“老老”、“長長”、“ 恤孤”作為“治國”的前提條件,只有做到了這一點,“治國平天下”就有了堅實可靠的社會基礎和保障。

    綜述,《大學》裡的“三綱八目”涵蓋了早期儒家人學思想的精神內涵, 揭示了儒家理想人格修為的一般過程。它以“格物”為起點,以“修身”為階段目標,以“平天下”作 為其終級奮鬥目標。儘管《大學》中使用的這些範疇都帶有濃厚的倫理色彩,但在具體的道德修 養和社會道德實踐中卻發揮了積極有效的作用,對調適人們的心態、穩定社會關係、對思想上的認知都起到了重要的影響作用。

  • 9 # 夢碎雨夜冷

    道家講究修身。把自己的身修好了,道德情操符合標準了,自己感到滿意了,就行了。至於齊家,治國,平天下,他們也許沒有這些想法。道家的人,他們認為世界是無為的。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

    儒家其實講究平天下。當然,他們也講究修身——修身,是任何派別都講究的。他們一平天下為己任,他們認為“無國何來家”。當然,也不是說他們不齊家,意思只是說他們把平天下看得比齊家更重要些。

    法家講究治國。他們核心是以法治國。他們認為只有治好了國,才有資本去平天下。

    其實,儒家的平天下和法家的治國並無不妥,這是由他們的活動時代而定的。孔孟時天下亂,所以他們講究平天下;韓非時天下已定,所以講究治國。至於董仲舒,朱熹的時代,儒家的任務已說不上是平天下,但也一樣說不上是治國。那時的儒學已不是治國的性質了,它已成為思想禁錮的手段。

    至於世家,世家?百度的意思:

    “世家”,世世永祭之廟。西周以來,禮制規定:諸侯五廟——始祖廟、高祖廟、曾祖廟、祖廟、父廟。後四者為親廟,前一廟為始廟。親廟每世一遷,四世之後即行毀軼,不再祭祀;而始祖廟則世世永祭,因此得稱“世家”。

    1.世祿之家。後泛指世代貴顯的家族或大家。《孟子·滕文公下》:“ 仲子 , 齊 之世家也。”《漢書·食貨志下》:“世家子弟富人或鬭雞走狗馬,弋獵博戲,亂齊民。” 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世家,謂世世有祿秩家也。” 宋 梅堯臣 《川上田家》詩:“醉歌秋草間,頗與世家寡。” 丁玲 《團聚》:“他又替她選好了一個名門世家。”

      2.《史記》中用以記載侯王家世的一種傳記。“世家”之體古已有之, 司馬遷 撰《史記》時以之記王侯諸國之事,著《世家》三十篇; 歐陽修 撰《新五代史》亦著《列國世家》十篇。因王侯開國,子孫世代承襲,故稱世家。參閱 唐 劉知幾 《史通·世家》、 清 趙翼 《廿二史札記》卷一。

      3.家世;世系。《新五代史·唐臣傳·袁建豐》:“ 袁建豐 ,不知其世家也。”《新五代史·雜傳·白再榮》:“ 白再榮 ,不知其世家何人也。少為軍卒。”

      4.指以某種專業世代相承的家族。《警世通言·桂員外途窮懺悔》:“令岳翁詩禮世家,令閫必閒內則,以情告之,想無難色。”《老殘遊記》第三回:“先生本是科第世家,為甚不在功名上講求,卻操此冷業?”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嫁到我們這讀書的世家,我們家裡什麼都不講究,就講究這點臭規矩!” 陸文夫 《小販世家》:“小販而稱世家,有點不倫不類。”

      5.猶言世交。《紅樓夢》第四八回:“況且那 張德輝 又是個有年紀的,咱們和他是世家,我同他,怎麼得有錯。”

      6.世居。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先生世家何郡?”

    至於現實意義,都是有的。修身,修養好自身的道德品格作為;再有齊家:自己品德好了,組建的家庭才會一樣的有良好的聲望作為。有了齊家,才可以治國——齊家是一個試驗,這個試驗做得好了,才證明有能力治理國家;平天下也是一個道理:一個國家治理好了,才證明有能力治理整個天下大局。

    現在,平天下或許不能實現,但治國還是可以的。至於修身齊家,那更是需要做到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護軍得罪了慈禧手下的太監,許多大臣都勸不住太后發怒,張之洞是怎麼平息慈禧怒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