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菜菜講歷史

    講真的,不管在哪個朝代,賺錢都是本能,而廉潔是選擇。

    養廉銀是雍正設立的,他的初衷肯定是好的,希望透過高新來鼓勵官員廉潔,從而避免貪汙的發生。

    但是吧,人心總是貪婪的,養廉銀並不能必然地導致廉潔,畢竟,誰會嫌錢多呢。

    歸根結底,官員缺少強有力的監督,沒有強有力的監督,養廉銀的意義就不復存在。而事實上,只有在雍正朝的時候,監督才是比較強的,雍正之後,養廉銀就變成了單純的高薪。

    乾隆之後,清朝財力漸衰,有時候連養廉銀都發不起,就更加攔不住官員貪腐了。

  • 2 # 四川達州人

    養廉銀,本來就不是高薪養廉。

    自明代張居正一條鞭法開始,白銀正式成為國家法定貨幣,貨幣標準就有兩個,就是庫平紋銀10兩和50兩。

    這樣的紋銀,需要各省藩庫統一將散銀鑄造為標準錠。鑄造過程中,自然就有各種費用,比如人工、燃料、損耗、雜質的消耗,導致散銀重量下降,這些費用統稱火耗。

    為什麼是碎銀?

    因為老百姓日常交易只會是碎銀,散銀,普通交易過程中哪有那麼多超過10兩的交易?

    而銅錢需要兌換,散銀需要火耗。

    通常,散銀鑄造過程中真實損耗不超過5‰,但是涉稅官員一般收取11~18%火耗,這筆龐大的稅外剝削也就成為各級官員小吏差役的黑色收入。歷史記載,田文靜在河南曾短暫將火耗壓縮到3.6%,百姓直呼幸運。而邊遠地區因為經濟發展差,甚至敢收30%的火耗。

    雍正上臺後強烈要求將火耗歸公。這當然是捅了馬蜂窩,以當時4000多萬兩財政收入,按照18%的水平計算,也就是最少700萬兩被貪汙私分——不僅地方官吃火耗,中央官員同樣要收地方官的孝敬——炭敬冰敬別敬也。

    所以,雍正只能改換辦法,用養廉銀來換取官員同意火耗歸公政策的推行。依據官員具體職務與級別給予補貼,總督1—3萬兩,知府4000兩左右,知縣400至1000兩。火耗則繼續收取,但全部解至北京。

    然而,官員的收入解決了,小吏差役的收入沒有解決啊,所以小吏要麼繼續收更高火耗以彌補自己的損失,要麼什麼都不收作為對中央政權的抗議。所謂火耗歸公等新政也就逐步變了味,乾隆上臺初期基本宣佈廢除,反而把養廉銀製度堅持下去—也廢除不了啊。

    因此養廉銀解決不了貪汙問題——以前是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現在知府的養廉銀只有每年5000兩,怎麼夠用呢?

  • 3 # 北大記著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簡難。高薪最終結果是生活腐化。腐化結果是加深慾望。慾望膨脹開銷就會越來越大。最終高薪變成了慾望中遠遠不夠奢靡要求的一粒米。本來充足,大魚大肉能夠滿足官員要求,但是人的慾望貪念越是腐化墮落越快,這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高薪腐化必然讓官員體會金錢魅力,久而久之做了金錢奴隸。為了滿足驕奢淫逸生活不得不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品性決定了作為。

  • 4 # 本昌談歷史

    一,這是古代廉政建設的一大敗筆

    高薪養廉是清朝雍正皇帝的發明,官員工資之外,再發十至一百倍不等的養廉金,目的是用高薪培養官員的廉潔習性,避免官員貪汙。結果這辦法,不僅沒使官員廉潔,反而官員貪汙現象越來越厲害。雍正的出的這個點子實在是工作上的一大敗筆。

    二,高薪養廉違背了人的本性

    俗話說:“人心無足蛇吞象”,貪婪是人的本性。和坤貪汙的錢比國庫裡的錢還多,他滿足了嗎?沒有!用高薪想讓人改變貪婪的本性,實在是南轅北轍丶緣木求魚。

    三,廉潔是一種高尚德行,是透過修養培養起來的。古人云;"儉以養德”。

    春秋時期,齊國宰相晏嬰可謂古代廉潔的楷模,為了治理齊國官員貪汙腐敗問題,他"食不重肉,妾不衣絲”,身體力行,來影響和教育朝廷官員,使齊國大治。

  • 5 # 韓江漫步

    養廉銀的設定初衷是好的,但是它真起不了作用。

    吏治問題是古今中外很難解決的好的問題。不管是實行官員高薪的宋朝,還是喜歡輕易就對貪官汙吏開啟殺戒的明朝,貪汙腐敗之風並沒有減少。而清朝的養廉銀製度只不過對吏治問題的小小改良,並沒有改變官員腐敗的結構性原因,自然沒辦法改變問題。畢竟人性是貪婪的,沒有人會對斷然拒絕金錢的誘惑。正印證那句話,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虧本的買賣沒人做。

  • 6 # 陳子帥菌讀文史曰

    清朝初期,基本繼承的是明朝制度,而明朝官員俸祿制度是出了名的低。

    顧炎武《日知錄集釋》記載:“因總督、巡撫等地方大官之多數的家口甚眾,日常開支已極浩繁,而且還須負擔未領俸給之胥吏們的費用,及衙門的一切裝置、消耗等費,那不是一年兩百兩的少數俸給所能支付的。”

    於是,官員們,特別是地方官員們,只能利用自己的力來搜刮、撈取錢財。

    而私自徵收“火耗”是搜刮、撈取錢財風險最小、收益最大的手段。

    所謂“火耗”就是推行一條鞭法後,州縣為彌補所徵稅賦銀兩在熔鑄過程中的損耗、在正稅以外附加的額於明朝中期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農民納稅不再徵收糧食而是必須出賣糧食變成現銀

    《清朝文獻通考》記載:“由本色變而折銀,其取之於民也,多寡不一;其解之於部也,成色有定。此銷鎔之際,不無折耗,而州縣催徵之時,不得不稍取盈以補其折耗之數。”

    所謂的“補其折耗”就是“火耗”。

    官員們借“火耗之名,為巧取之術”,透過加徵火耗來搜刮、撈取錢財。

    到了康熙末年,火耗便非常嚴重,嚴重到有些地區“火耗”佔正稅的比例高達50%。州縣官徵收來的火耗,除極少數部分用來抵補實際損耗外,剩餘部分也不是州縣官獨吞,而是自己截留一小部分,而大頭都被上面的大大小小官員瓜分,導致康熙末年貪汙成風、官場腐敗的不良現象。

    雍正帝為一代英明君主,他清楚的知道貪汙成官場腐敗的根本原因。“朕從前局外旁觀三匹十年,一切情態知之甚悉。”

    他一登基就開始進行改革,改革要點為:

    第一、京官領取雙份俸祿,吏部、戶部、兵部、刑部、工部等實權中央部門還有額外待遇。第二、實行“火耗歸公”政策,建立外官養廉銀製度,實行“低俸祿、高養廉”的俸祿制度。

    重點就是第二點,各省官員根據自己所管轄的省份經濟情況來估算出具體的養廉銀數額,並上報戶部,戶部再根據地方遠近、事務繁簡、用度多寡等原則來定製各省份各級官員應得的養廉銀數額,定製以後,戶部根據定額支付養廉銀,而各個省份也要每年造冊統計給戶部核實存檔。

    一般來說,養廉銀通常為官員俸祿的10倍到100倍。

    雍正帝推行的外官養廉制度有效的整頓了官場腐敗現象,減輕了人民負擔。

    但是雍正帝的改革也有缺點:

    第一、只改革了文武百官的俸祿制度,對於宗室王公俸祿、世爵俸祿和外藩(蒙古和四部)俸祿沒有進行改革。

    特別是宗室王公的俸祿制度,宗室一等親王的俸祿是外藩親王的4倍,是世爵一等公德11倍,是文武正一品官的55倍之多。這極大地加重了人民的負擔。

    第二、沒有行政公費。

    清朝前期的公費制度規定:一品內閣大學士和各部尚書的年度公費為60兩,其他官員的公費可想而知。官員們辦公事除非皇帝特批,要不然都需要自己花銀子辦公事。

    乾隆帝繼位,雖然乾隆年間末期出現了和珅這樣的大貪,但是乾隆年間一直都沿用雍正帝的外官養廉銀製度。

    到了清朝中晚期,隨著鴉片大規模輸入中國、清朝對外戰爭的接連失敗和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中國的銀兩逐漸緊缺。

    為了應付這種局面,清朝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官員俸祿也隨之大改,而此時貪汙腐敗再次抬頭。

    第一、鴉片的大規模輸入,導致國內吸菸人數驟增。

    清朝的吸菸人群主要是地主階層、政府官員和衙門胥吏。為了吸食鴉片,籌集吸食鴉片的資金,貪汙腐敗不可避免。

    第二、太平天國運動造成的經濟損害。

    太平天國運動極大地損害了清朝的經濟制度和納稅制度。最明顯的就是厘金稅,這是各省官員為了籌集鎮壓太平天國而設立的稅種,對各種商品徵收過境稅。而這個稅種數額巨大,但是清朝中央政府卻無法控制,它的主要控制權在地方政府特別是地方督撫手上,導致清朝中央稅收急劇減少,無力支撐官俸制度,而導致官員貪汙。

    第三、對外戰爭的巨大花費和不平等條約的簽訂。

    清朝為了籌集不平等條約賠款,只能減少官員官俸和補貼,導致官員貪汙腐敗現象橫行。

    第四、清朝晚期的新式部門的建立。

    晚清為了適應近代的局勢,做了一系列的改革,比如增加了政府的行政公費。特別是新式部門的行政公費。

    比如外務部總理王公每年12000兩,會辦大臣10000兩,侍郎8000兩,左右丞二員5000兩,左右參議二員4000兩,員外郎八員3200兩,主事八員2400兩,額外二十四員600兩,司務800兩等等。英館行政公費38000兩,法館行政公費30000兩,德館行政公費26000兩,俄館行政公費30000兩,美館行政公費28000兩,奧館行政公費20000兩,意館行政公費18000兩,比館行政公費16000兩,荷館行政公費16000兩,日本館行政公費25000兩等等。

    除此之外,新式官員的俸祿也非常優厚,1876年,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出使各國使臣的俸祿是:頭等一二品充,16800兩;二等三品充,14400兩;三等三四品充,7000~10000兩不等;總領事官7200兩,正領事官6000兩,副領事官4800兩以及頭等參贊官6000兩,二等參贊官4800兩等等。而此時一品京官的俸祿是俸銀360兩,祿米180石。

    官員之間的俸祿差別有如天壤之別。導致有些官員心理不平衡,官員之間非議逐漸增多、怨聲載道,使得貪汙腐敗更加合理化。

    第五、開辦近代工業企業的費用。

    單單一個福州船政局砸了1500多萬兩白銀

    漢陽鐵廠也砸了588萬兩銀子

    由於清朝經驗不足,開辦的企業大多數和設立官府衙門差不多性質,導致大多數近代工業企業雖然投入大批大批的銀子,最終卻只是樣子貨。造成這些企業成為閒置官員的好去處,從而極大地增加了官員的貪汙腐敗行為。

    第六、人性是貪婪的。

    官員兩張口,張張要餵飽,人性趨於利,對於官員來說,就是沒有貪汙腐敗的條件,也會創立出貪汙腐敗的條件,權力不用,過期作廢。

    綜上所述

    養廉依靠的不僅僅是國家的制度,還需要從官員的品行、人民的監督、社會風氣的培養入手。

    清朝養廉制度為後人留下了一筆豐厚的制度財產,而我們要做的事是借鑑古典養廉制度和參考西方現代養廉制度,實行更好的行政體系,從而徹底杜絕官員們的貪汙腐敗現象,讓國家安心,讓百姓放心。

  • 7 # 一史風塵

    首先我們要知道,廉潔是為什麼?很簡單是為百姓,那麼在清代,國家是皇帝的,皇帝並不一定需要廉潔的大臣,他只需要聽話的大臣。所以皇帝要了解自己的臣子,是不是聽自己的話,那麼告密就成了家常便飯,同時,所以官員們人人自危,肯定是要多撈一筆

    同時,高薪養廉本身就有問題,打破規則的往往是皇帝。一切貪汙受賄的主謀,我們可以認為就是皇帝本人,和珅,李鴻章就是極好的例子。有皇帝撐腰,任何處罰制度都不會奏效。又怎麼可能真正養廉呢?

  • 8 # 南朝居士

    其實這是你誤解了養廉銀的意思。

    養廉銀的目的,不是高薪養廉,不是給你高工資,讓你不貪,而是給不貪的官員一筆錢,讓你不至於因貧而貪。

    清朝一品等級的官員年薪才180兩左右,一兩白銀摺合現在的人民幣大概400—700元左右,這樣算下來一品官員的一年薪資才七八萬元,這點收入是不可能養活一大家子人的,況且官員家裡還會有幾十個僕人。一品大員都窮成這樣,那下面的七品甚至到九品官員的薪資可想而知。

    如果你是當時的官員,你怎麼選擇?

    能不忘初心?能安於貧困?如果甘於貧困,那我當官幹嘛?

    所以,為了不讓那些不想貪的官員,因為貧困,而不得不貪,就給養廉銀,讓他們不用去貪。

    養廉銀通常為薪水的10倍到100倍,於是,一品官員的年俸有180兩銀子,祿米180斛(36000斤),養廉銀有16000兩,換算成現在大約年收入在400萬左右,

  • 9 # 曉窗讀史

    養廉銀是雍正時期出臺的一項耗羨歸公(火耗歸公)的配套政策。

    所謂耗羨歸公,就是把原本潛規則化的火耗、羨餘這些私徵亂派合法化、公開化、標準化,但是要統一收歸國庫,相應地,國家把這些額外收上來的錢用來提高官員的薪俸。相當於給原先的亂收費,經朝廷轉手再派發給官員。這就叫養廉銀。

    那麼有多少呢,可以說相當多,遠遠高出正俸。其中,總督高出80~129倍,巡撫高出64~99倍,布政使23~65倍,道員14~57倍,即便是知縣,也能拿到數百兩至上千兩不等的養廉銀。

    那麼養廉銀有沒有起到整肅吏治的作用呢?答案是有一定作用,至少首創這項制度的雍正對此評價是:“雖未必能徹底澄清,然而貪贓枉法盜錢糧者,亦覺甚少”。但是這項制度的效用並沒有持續下去,到了乾隆,嘉慶時期,清朝的吏治便日趨崩壞,鴉片戰爭後隨著清王朝統治日衰,吏治更是呈垮塌之勢。為何短短數十年,養廉銀便徹底失效?

    第一,養廉銀僅僅是一種經濟調節機制。養廉銀製度的作用機制,是為了解決官員因薪俸低下另闢財源而造成的腐敗,然而大部分官員貪汙的根本原因並不是經濟困難,因此也不可能因為收入增加而放棄貪慾,相反,收入增加刺激了人的消費慾望,使官員有更強的動機進一步提升自己的享樂質量。

    第二,養廉銀本身“生於不義”。養廉銀的來源是原先暗箱操作徵收的耗羨,官方認可這種做法,並以養廉銀的名義發放,其實還是對舊有既得利益者的照顧。養廉銀製度實行於雍正元年,可見,雍正皇帝登基第一件事就是以養廉銀博取官員的擁護,以便改革推行,某種程度上,其政治作用要大於治貪作用。

    根本原因,則在於失控的權力,正所謂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

    一方面,官員的權力沒有受到制約,他們一旦有機會,就會把手中的權力變現,絕不會坐視權力閒置,缺少必要的權力監督機制和懲戒機制,養廉銀只能是獨木難支。

    另一方面,皇權沒有受到收到制約。官員對皇帝的進貢是一種變相行賄,但是這種行賄卻被認為是正當、合法的,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和珅,正所謂上行下效,只要打通了皇帝這個關節,任何腐敗都可以堂而皇之地運作。

    正如厚黑學大師馬基雅維利在《君主論》中所描述的那樣:

    君王為了保有國家時常要被逼著去幹壞事,因為那一群人,你自信自己的往後統治有賴於他們,而這群人不管是士兵、百姓,還是貴族,都是生活腐敗的人,那你就不得不採取同樣的腐敗行徑去滿足他們。

    總而言之,制度性的腐敗,透過小修小補,不可能被根除

  • 10 # 上班族聊歷史

    腐敗自古有之,養廉銀乃清朝雍正皇帝所設立,目的為了杜絕貪汙腐敗增加國庫收入

    雍正皇帝作為清朝第三個皇帝,在他接手的清帝國是一個爛攤子,有人說他父親康熙皇帝不是挺有作為的嗎?是的康熙大帝確實有作為,但是康熙大帝時期的清帝國也是最不穩定、最動亂的時期,除鰲拜、平三藩、遠征葛爾丹、收臺灣等,哪一項都需要錢康熙王朝雖然業績優良但是雍正繼位之初 國庫空虛。

    雍正首要任務就是整頓吏治杜絕腐敗增加國庫

    為此雍正皇帝制定以下政策:

    第一 審查機構

    顧名思義就是查賬,雍正皇帝會派專門官員到各級官員處查賬,各位官員也都不是傻子,既然貪汙的銀子肯定要與政府撥下的銀子能夠對上才行,於是才會有假賬,這就需要核查人員認真的查,但是如果皇帝專員與被查官員有裙帶關係該如何呢?於是就有了候補制度。

    第二 候補制度

    候補人員全都是沒有正式官銜的人員,比如說一家企業的各級領導假如他不辭職下級就不能升遷,現在機會來了只要你能夠查出他有問題你就能夠接替他的位置,人呀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於是這幫候補人員使勁的差。

    第三 養廉銀製度

    工資低養不住家怎麼辦?這是清朝官員所面對的問題,其實有的官員並不是想貪汙,但是自己也要生活呀!怎麼辦呢?於是雍正皇帝想出了養廉銀製度,相當於企業的年底分紅,不過這筆養廉銀數目可不小,是官員工資的10-100倍,雍正這是用行動告訴你們別貪了,錢給你們了要是再貪別怪我收拾你們。

    經過雍正時期的整頓吏治大力反腐,所以雍正朝中腐敗現象大為改善,於是留給了乾隆王朝殷實的國庫。

    於是到了乾隆時期,乾隆繼位後國庫殷實,乾隆一看錢這麼多呀!可勁造吧。

    既然雍正時期有了這麼好的制度為什麼乾隆王朝還出現了中國歷史上鉅貪―和珅和大人呢?

    這裡就要重點說明一下 執行力,再好的制度也需要人為的去執行,人都是有貪慾的、有惰性的,假如領頭的都不管了那麼底下的人還會盡心盡力的去工作嗎?

    反觀乾隆年間,乾隆接了個好班,他老子留給他的是家財萬貫,於是乾隆皇帝對反腐這項工作就不努力的去執行了,老大都不重視了那麼小弟也就不努力的工作了,在加上乾隆皇帝寵信和珅這也是和珅成為鉅貪的關鍵,皇帝的寵信都這麼貪錢那麼可想而知其他的官吏了。

    綜上所述:縱觀古今貪汙腐敗未曾杜絕,這一切根源皆在其人的貪慾。通過歷史的經驗教訓我們需要做的是

    第一 加強教育 增加官員的道德水平以及加強其官員的文化素質

    第二 健全法律制度例如雍正年間的各項制度對我們來說都有啟示意義。

    第三 加強監管手段 做到互相監督 或者廣大群眾監督官員。

    第四 專案 財務公開化利用網際網路的優勢做到透明化、公開化。

    第五 加強各級監管部門的執行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史記》中晉國是如何分裂的,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