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雜七雜八的生活百味

    那要看是什麼關係的朋友。

    真正的好友,即便隔著很遠,即便聯絡得很少,也會互相關注,等再次見面的時候也不會生疏。

    拿我自己說事,我的幾個知心好友裡面有一個遠在珠海,我們五六年沒見,去年去珠海玩找她吃飯,一見就感覺好像最近剛見過一樣,無話不談,心還是那麼近。

    但如果只是泛泛而交的朋友,那真的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感情越來越淡,人和感情都會漸行漸遠。

  • 2 # 山東人小滕

      少年時的友情純粹簡單,一生只有一次。就像龍應臺對兒子說的那樣,“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夥而行,歡樂地前推後擠、相濡以沫;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情形就變了,各人專心走個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擠擠同唱同樂的群體情感,那無憂無慮無猜忌的同窗深情,在人的一生之中也只有少年期有。”

    在不斷成長中,我們漸漸明白,友情和愛情一樣,都有保鮮期。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親疏,並不是簡單由願望決定。撇開各自心性和契合程度,更多的還是勢均力敵。就像我朋友所說,“如果我不努力,以後連跟你坐在一起暢聊的機會都沒有。”周國平也曾說過,高質量的友誼是發生在兩個優秀的獨立人格之間,它的實質是雙方互相由衷的欣賞和尊敬。首先需要使自己真正擁有價值,然後才是尊重他人,親疏隨緣。

      年齡越大,越不會輕易交付自己。不是害怕真情落空,而是現實教會我們在生活中懂得權衡利弊。或者我們也可以重新享受孤獨,迴歸真我。就像餘華那樣,“我不再裝模作樣地擁有很多友人,而是回到了孤單之中,以真正的我開始了獨自的生活。有時我也會因為寂寞而難以忍受空虛的折磨,但我寧願以這樣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自尊,也不願以恥辱為代價去換取那種表面的朋友。”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想要的和我們最後得到的往往不一樣,而前進的過程中,我們會捨棄一些不太重要的東西,將資源和空間釋放出來,留給新的追求,或僅僅是留住現有的美好。但不管怎樣,時間會讓我們遺忘,我們都學會了自我安慰,千里搭長棚,沒有不散的宴席,一期一會,且行且惜吧!

  • 3 # 充氣大錘子

    上學時候有一個朋友,關係好到吃飯、睡覺、上網、逛街洗澡都一起,別人都還以為我們是好基友呢,可是畢業2年後卻突然不聯絡了,可能社會中所接觸的不一樣,慢慢的就選擇了另一種生活方式,漸行漸近遠。剛開始不太釋懷,慢慢的覺得也就那樣了,時間長了也就忘了。順其自然就好,總有人要走,也會有人要來。

  • 4 # 國學優選

    志同道合,常交流,自然會越來越親近。

    志不同道不合,少交流不交流,自然漸行漸遠。

    平等對待!如果再一次見面,一壺好茶,敘敘舊,談談不見面這段時間的所見所聞。

    當心擺正,去平等對待時,人生路定會越走越寬!

  • 5 # 全哥說

    我開心得從椅子上跳起來,輸入框裡飛快地摁出一句“不錯不錯,你個臭小子還記得為父。”

    想了想,覺得太輕佻了,刪掉,又打了一句“我還以為你忘了我生日呢”。

    想想又覺得太哀怨,刪掉。

    很多時候,朋友之間的關係就像那句歌詞說的,“解散後各自有際遇作導遊,接受了各自有路走”。

    相識免不了人在風中,聚散不由你我。

    同學聚會時,都會心生感慨,席間除了追憶往昔,便是攀比吹噓,那些年少時結伴上籃的兄弟,課間攜手去洗手間的姐妹,不過短短几年,相見竟再無話可說。

    可能是人際交往到了青黃不接的過渡期,兒時玩伴多已成家立業,少年同窗如今各安天涯,大學知己更是四散於海內外。

    新結交的朋友寥寥無幾,舊時的玩伴又分隔兩地。

    我們總是感嘆,老朋友不懂新情況,新朋友不懂老脾氣。

    可是大多數人一邊追逐穩固的友誼,一邊又沒有足夠的能力維護好每一段關係。

    2005年,進化心理學家羅賓·鄧巴為了研究人們的社交關係,以寄“聖誕卡片”來衡量人最多能和多少朋友維持“需要耗費一定時間精力成本”的友誼,研究結果發現,大多數人最多隻能與150人建立起實質關係,不可能比這個數字多出太多。

    後來,鄧巴透過大腦皮層實驗進一步驗證了150這個數字,“鄧巴數字”也成為用於社交媒體設計的參考法則之一。

    這個事實,仔細想想其實挺孤獨:

    不論你在人際方面多麼長袖善舞,和你建立實質關聯的朋友,一張紙就能寫完。

    如果《遇見陌生人》裡那句話所言不虛,人的一生平均會遇到2920萬人,會與其中的3000人結交,與其中一人相愛,那麼現在的你,除了正在與之結交的150人,還有2850段人際關係,要麼在還未抵達的未來,要麼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沉沒在過去。

    所以在人生的長河中,一段友誼的消散幾乎是必然的。

    有時候我們會模糊了“友誼”和“久處”的界限。

    回顧年少時的情誼,會發現人與人的親近往往和空間距離有著密切的聯絡。

    小時候活動範圍有限,交友範圍也有限。發小就像電影電視劇中演的那樣,不是同班同學,就是隔壁鄰居,再不就是父母交情甚篤兩家常來往。

    一起逃過的課,聊過的八卦,趴在窗臺上看過的隔壁班帥哥,相處幾年間,共享了彼此百分之八十的青春記憶。

    記得《重慶森林》中,金城武喜歡呆在舊宅子裡,對著一塊用了好幾年的舊毛巾自言自語。單純的記憶共同體,就像金城武這塊情感豐富的毛巾一樣,你對舊友誼的懷念,也只是一種對自己過往的懷念,你懷念的這個人,只是一箇舊日時光的象徵。

    人是社交動物,會對熟悉的人和事物產生依戀。行走在人群中,每離一個人更近,就會離另一個人更遠一點。

    而年少時,總是更想追逐未知和遠方。

    社會學上有一個理論叫做“社會情緒選擇理論”,理論認為,情緒會受到年齡和預期壽命的支配和影響。

    以前看過一個電視節目,大致規則是三隊隊員衝進一間超市,在規定的三分鐘內將盡可能多的商品搬到收銀處,最後拿到商品總價值最高的成員,能夠獲得免單。

    這一規則下,情緒選擇的效果在三分鐘之內得到爆發:在開始的一分鐘裡,隊員會瘋狂地把商品搬進購物車,在接下來的兩分鐘,隊員就會逐漸減少每一趟物品搬運的重量,以期在規定時間內“求穩”,拿到手上的商品。

    如果將一生的交際視為獎品,將賽程延長到整個人生,會發現情況也是如此。

    感覺未來時間期限還很長時,往往會選擇見識新的世界,結交新的夥伴;但當我們老去,自覺時日無多時,就會逐漸“求穩”,退居在情緒滿足的龜殼裡。

    體現在行為上,就是放棄新的社交渠道,更願意和關係穩定的舊友相處。

    生活把我們從此岸推到彼岸,身邊又有了新的久處之人。年少時淡去的友誼,真的就像跟帖裡說的,聊完了過去,就無話可說了。

    即使曾真心相待的朋友,也會敗給漸行漸遠的三觀。

    記憶回到少年時,當時班上有很多同學,籃球隊有一排穿同款髒兮兮球衣的小隊員,舞蹈班也有好幾個可愛的小姑娘,大家都有朝夕相處的集體記憶,可為什麼偏偏是你們,成為了朋友?

    我想是因為當初的認同。有了相似的三觀,就有了共同話題,有了最初的感情基礎。

    可歲月變遷,兩人的境遇總有變化。

    翻看張愛玲散文集,字裡行間常常會出現一個名叫炎櫻的女孩子形象。

    炎櫻是張愛玲在香港大學讀書時期的同學,兩人有著相似的審美愛好和生活品味,很快成為了好友。

    張愛玲曾寫道:“在這個世界上,恐怕只有炎櫻能買到讓我滿意的圍巾,換任何一個人都不行。包括愛麗斯或鄺文美,炎櫻是無法替代的。可能,任何人都無法替代。”

    張愛玲為炎櫻取中文名為貘夢,意思是“食夢的小獸”,一個稱呼說盡了對炎櫻的疼愛。

    炎櫻是張愛玲兩次婚姻的證婚人,張愛玲先後去日本、美國,也都有投奔炎櫻的意味在裡面。

    但隨著張愛玲遠離故土,商賈之家出身的炎櫻交際能力遠高於張愛玲,張愛玲名氣逐漸式微,生活能力又差,一時不為人所知。

    境遇的轉換,使得炎櫻原本就有的高姿態更加凸顯。這種感覺,和平時聚會上見到飛黃騰達高談闊論的同學可能有一些相似。

    不是所有人,都能體諒朋友一生得意洋洋愛炫耀,心思細膩的張愛玲對這一點尤其反感,兩人的關係逐漸冷淡。在張愛玲晚年所著的《小團圓》裡,炎櫻化身為沒心沒肺的比比,仍然存在在主角的生命裡,但是一句好話也不肯給了。

    炎櫻寫了幾封信給張愛玲,一封信中她起筆就問“我不知道我做錯了什麼,使得你不再理我”,但張愛玲始終沒有回覆。

    如此想來,身邊的友誼大抵和張炎二人類似,友誼只可共青春,不足以共滄桑。

    三觀沒有高下之分,卻有你我之別。相似的觀念把兩人聚在一起,漸行漸遠的價值取向又將兩人分離。

    時間不可能給每個人都留下一模一樣的刻痕,總有一天,你會發現彼此的身邊都有了和自己三觀一致的新朋友,年少的好友,變得只適合懷念。

    好的友誼從來不是為彼此停留,而是同步成長。

    看《後會無期》時,注意到一個小情節:

    陳喬恩飾演的小演員周沫,對主角團說,混得不好你們可以回來找我。

    浩漢問,混得好呢?

    周沫淡淡一笑,混得好你們就不會願意回來了。

    少女兔寫過一篇文章,說的是少年的友誼,第一關散在大學,第二關散在工作,第三關散在婚姻,身份變化,角色轉換,生活中不斷填充的新東西,擠佔了留給回憶的那份空間。

    很多時候,好朋友逐漸疏遠不是因為別的,只因你們奔赴的前程有著不同的方向。

    是歲月在變遷,彼此在成長。

    友情和戀愛相似,都不想像老人一樣咀嚼著回憶過餘生,想要千日千面,每天都有新感覺。

    友情和戀愛又不同,友誼是更權衡利弊的關係,是一個雙向輸出的過程,勢均力敵要對等。

    說來殘酷,但大多友誼的維繫,都是考量過維護成本和情感收益後的決定。

    所謂老友,既是每個人心裡最初的地方,也是失敗時才會想起成功時淡忘的那個地方。

    《破產姐妹》的Max和Caroline同甘共苦。有一集Caroline決定搬出Max的公寓時,她向Max保證自己還會是Max永遠的好朋友,Max卻說:

    “分開後的第一週,我們可能還會擠出時間每週末一起喝一杯咖啡,過了幾周你就有別的事情不來,我也有事情不來,然後接下來的六十年我們都不會再見面。”

    輸入法打出縮寫還顯示你的名字,我媽還問我“你怎麼不去找那誰玩了”,但我已經不記得了。

    圈子不同,不必強融。

    我有一位大學同學,性格非常好,會照顧人、不發脾氣。

    深入交往之後,她告訴我:“其實,我性格好,最主要的原因是我自卑,生怕得罪什麼人,所以,只能對所有人都好。

    友誼其實是一個不太好把握“度”的事情,容易陷入兩種極端:

    一種是唯唯諾諾,一句話都不敢說;一種是左右逢源,忙著和所有人打好關係。

    兩種不同的表現,出發點卻是一樣的:害怕因為人際關係給自己帶來麻煩。

    但你要明白,用低聲下氣的態度來換取的友誼並不穩固,一方無止境的退讓只會讓友情止步於忍不下去的那一天。

    這個情況就像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你幻想透過建立一個圈子打造自己的層次,卻沒想到圈子的本質,就是層次相同的人聚在一起。

    成長的重要意義之一,在於意識到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喜歡你。

    剛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往往急於湊進各種圈子,用“認識的人”來彰顯自身價值。

    那些講座結束後圍著大佬掃過的碼,那些行業交流結束後會場上收集的聯絡人手冊,那些在群裡加過的大佬……在你真正有對話的實力之前,那些都不叫你的人脈,充其量,就是個好友數量。

    就像20世紀美國財政部長說的:你不可能用辯論擊敗與你意見不合的人。

    想明白這件事情,就會減少很多煩惱。

    對於層次不同的人,不必刻意相融,也不必改變自己的心意去迎合對方,而應當懂得,有些情誼當舍當放。

    蔡康永坦言,“永遠不要把友情放在一個不可思議的高度上,有些朋友就是在一個階段帶給自己美好東西的人,互相享受而不要互相捆綁。”

    應該如何對待漸行漸遠的友誼?

    不要強留,不要忘記。

    導演賈樟柯在《三峽好人》點映時,談起過他年少時和表弟的一段情誼:

    賈樟柯27歲拍出斬獲眾多國際大獎的電影《小武》,算是年少成名,他的表弟則走上了一條相對庸常且平穩的道路:娶妻、生子、工作。

    “我們倆兄弟少年的時候非常親密,十八九歲的時候他到了煤礦工作,逐漸就疏遠了。後來回家見面的時候我們話非常少,非常疏遠和陌生,只是偶爾笑一下,但是我知道,他的內心湧動著所有的感情。”

    賈樟柯說到這時,一度哽咽落淚。

    賈樟柯談到舊日友誼眼泛淚光

    看到過一句話,回答這個問題很恰當:

    多是南轅北轍,少有殊途同歸。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心。

    “每個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遲早是要分開的。”賈樟柯的人生觀,在他的另一部電影《山河故人》中,借女主角之口說了出來。

    這句話貫穿了整個故事,朋友、父親、丈夫,相繼陪伴著她又先後離她而去,就連她身邊的狗,都不再是當年的那隻。

    有些人,可能你們已經見過了此生最後一面,只是尚未知覺。

    不能否認,有些人能夠收穫相伴一生的摯友,有些人能夠和久未聯絡的故人一個眼神就回到十年以前,有些朋友就是能相隔兩地依然有情緒就第一時間分享。

    就像一句說過很多遍的話:相見亦無事,別後常憶君。

    能擁有這樣感情的朋友,是幸福的少數。

    更多的朋友,與其說長大後各奔前程的每個人都“各有各的幸福”,倒不如說“各有各的求而不得”。

    陳奕迅有句歌詞這麼唱,來年陌生的,是昨日最親的某某。

    可是,即使兩人註定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偶遇又被人潮給錯開,回想起相遇的那一天,我仍然會選擇認識你。

    感謝你曾出現在我生命裡。

  • 6 # 學友紫氣東來

    朋友相互問候,常聚聚就親近,在好的朋友不聚不聯絡也變的生疏了,彼此的心裡都淡忘對方了,但是還是好朋友,只要心裡掛著!

  • 7 # 年少夢小

    慢慢長大,我們從青澀走向成熟,我們都開始有了我們新的生活,朋友從以前的形影不離,開始慢慢遠離,不代表感情淡了,只是我們都有了新的家,有了屬於自己新的責任,我們開始為了責任奮鬥,努力,拼命。開始忙忙碌碌。

    某天起,好像跟你沒那麼好了,見面少了。電話也少了。孤單的時候,忍住沒有去找你,我親愛的朋友,並不是你做了什麼,而是我的世界變的複雜了,有些話不知從何說起。就不如不說了,有些秘密只能藏在心底,獨自承擔。不想對你說謊,又怕你痛心的責備,於是只好假裝忘記你了!

    多年以後,我們都長大了,經過謊言,承受欺騙。習慣敷衍。忘記誓言,放下了一切!

  • 8 # 老徐0125

    人的一生猶如一場火車旅行,我們碰到的人猶如火車上的乘客,走走停停,遇到的人也形色各異。相識的時間參差不齊,有的人是一趟短暫的旅程,沒過幾站便早早下了車,有的人或是長途旅行,能陪你走到終點。能陪你一路的人異常珍惜,匆匆下車的就相識一場相忘江湖。

    我們對友情有種誤解,認為當年能和你一起談天說地,喝的面紅耳赤的兄弟,聊的花枝亂顫的閨蜜便是你能相互交心的知己,這種誤會讓你覺得這些兄弟一定是肝膽相照,這樣的閨中密友一定會地久天長,這樣的友誼不是沒有,但是在現實生活之中卻也不多,想要一成不變的友誼,此生能有一個便以萬幸。

    多年的感情,可以說淡就淡,曾經無話不談的好友,經過時間的磨礪,見面時兩兩相忘,相顧無言。是你高估了你的感情基礎,還是低估了時間的沖刷。我們曾經青蔥歲月,年少相伴的好友到現在又有多少個能經常聯絡呢,小編有過很多朋友,初中高中的同學數不勝數,可到現在短短几年,能夠保持聯絡的屈指可數,那些與你之前親密無間,卻熬不過時間與你漸行漸遠,這樣的朋友只能算是你人生經歷的過客,只是參與者並非與你並肩之人。你認為你們所有的感情基礎,無非是在對的時間剛好在一起而已,但友誼的本質並不是恰好在一起,而是兩個人之間的相互認同。

    只有相互認同,價值觀人生觀在同一水平線上,才會發現對方與你的共通之處,才會存在惺惺相惜,無話不淡的親密關係,這樣的才是友誼,是不管時間多長,不管經歷什麼,多少年不見也能保持情誼不變。這樣才是你一生值得交往的人,小編說過要把你的感情付諸於對的人,而不是去惋惜,那些與你漸行漸遠的人過短暫快樂。

    對於逐漸疏遠的朋友無非是對你的人生存在背離,才會與你疏遠,這是你的理性告訴你這樣的朋友不值得深交,已經不值得你去付出什麼,是一段沒有未來的感情,那你何必浪費時間去追憶呢。

    人不能只活在過去,只有嚮往未來才能到達彼岸,你捨不得的那段友誼無非就是你年少快樂的時光,其實換了誰都是一樣,並非因為人而不同,只是你在那個年紀無憂的快樂罷了。至交好友並非會因為時間、地理而阻擋。真正關心不是嘴上天天的噓寒問暖,而是偶爾出現的實際行動。

    面對你漸行漸遠的朋友,與其說朋友不如說是曾經的同學亦或者是曾經的玩伴,你在糾結是否要重拾當年的感情時,他可能覺得離你越遠越好,與其這樣不如早些放棄,相見點頭微笑嗯,不失禮儀不會尷尬。值得你思索關心的就是你那些長久陪伴的多年好友吧。

  • 9 # 請叫我高先森

    最近抖音上很火的一個話題,就是像身邊的人借錢

    身邊的朋友真的有人發朋友圈去測試,事情過後跟我聊起這個過程,說第一個轉錢的人,是一個怎麼也想不到,很久不曾聯絡的人,只是有聯絡方式,好像都沒說過話。那些以為能得到迴應的感情,反而沒有迴應。雖然這種方式,個人覺得不贊同,不過好像也能驗證,說明一些問題。

    那些我們覺得漸行漸遠的朋友,其實一直在默默的關注著我們,當我們需要幫助時,會無條件第一時間伸出援助之手。

    拿我自己來說,有一直關注一些朋友的動態,雖然很久不會聯絡,但是大致的動態都會了解,或許我不會錦上添花,但是我一定會雪中送炭,不是標榜高尚,只是這是我對朋友的理解和定義。

    有點扎心,沒誰的生活是容易的。

    步入社會,我們必然要為了生活努力,奔波,自然沒有太多的時間,精力去聯絡一些朋友,因為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有自己的生活要經營。但是不管多久,再聯絡都不會有陌生感,真的朋友,不是漸行漸遠,只是大家都在努力生活,或許當你需要,轉身剛好就在。

    願我們都是這樣可以託付的人,也都有這樣的朋友

  • 10 # 途中有我520

    這是一個挺悲涼的話題。

    實際上我們不止會和朋友越來越遠,父母,孩子,深圳自己的老伴也不會一直陪伴你。

    1首先,當我們有時間和空間共同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比如上學,工作等才有時間和空間去發現友誼並交朋友。

    2當我們工作後,結婚後,我們的時間和空間被工作,家庭擠壓,會導致這些資源越來越少。

    3當我們和朋友不在一個地方時間長了,大家生活圈子越來越異化,最後很少再有共同的新話題,全是以前的老話題。

    4朋友也會面臨家庭,工作的雙重壓力,在他需要人傾聽和溝通的時候,你們並沒有在一起,電話,影片很多都不能把事情都說清楚。

    總之,在朋友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不管是幫送快遞還是幫朋友送醫院才是真的朋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女孩子對我說,我感覺我們不合適,請問我該什麼辦,繼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