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皮育兒經

    多少周開始做胎心監護?

    孕檢過程中,胎心監護是一項評估胎兒宮內情況的主要檢測手段。

    那麼什麼時候開始做胎心監護呢?

    正常妊娠:一般從32周開始,每兩週一次,37周後,每週一次;

    高危孕婦:從孕28周開始,每次產檢都要做胎心監護。

    胎心監護注意事項 胎心監護時間基本為持續20分鐘左右,為了順利過關,做前孕媽需排光膀胱; 為了更順利度過20分鐘不能動的時光,應該選擇一個比較舒適的姿勢,並且可帶本書或手機消磨時間; 可帶甜食或零食,儘量飽食避免空腹,要讓胎兒動起來; 根據胎動規律選擇合適的時間段,如胎動早上較頻繁就預約早上做,反之,下午做; 胎兒休息或睡覺時,胎心較平穩,可輕晃腹部或拍拍肚皮喚醒,如果平時產檢都正常,一次胎心監護不過不用著急,可過一小時再測或接受其他檢查專案;

    祝孕媽好孕!

  • 2 # 嘟嘟寶貝

    胎心監護是每個孕婦到懷孕後期都要面臨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產檢專案。

    胎心就是胎寶寶的心跳,胎心監護是胎心胎動宮縮圖的簡稱,是使用胎心率電子監護儀,將胎心率曲線和宮縮壓力波形記錄來,供臨床分析的圖形,是正確評估胎寶寶宮內狀況的主要檢測手段。

    胎心監護的必要性。

    之所以及做胎心監護,就是為了監測和評估胎兒的狀態是否正常,胎兒是安全的,還是危險的,如果出現危險,及時採取措施,避免出現胎兒缺氧死亡等不願看到的結果。

    懷孕多少周開始做胎心監護?

    正常妊娠,就是孕婦身體健康,以往產檢中沒有發現其他異常現象,那麼從懷孕第37周開始,就應該每週做一次胎心監護。

    如果有合併症或孕期的併發症,就需要從懷孕第28-30周開始做胎心監護。

    所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按時產檢非常重要,

    胎心率多少正常?

    胎心率是預測胎寶寶安危的手段,象我們正常人一樣,心跳會保持一定的頻率,如果過快和過慢,都有可能是出現異常平順,所以,每個準媽媽有必要做好胎心率記錄。

    準媽媽一定要知道,正常的胎心率為110-160次/分鐘。胎心音也是,正常為110-160次/分鐘,如果超過160次/分鐘,或持續100次/分鐘,都表示胎寶寶宮內缺氧,應及時的干預或治療。胎心異常的情況程度越嚴重,胎寶寶缺氧也會越嚴重,但並不是所有異常都是缺氧引起的。

    如果準媽媽發熱,或者患有甲狀腺功能亢進,以及服用某種藥物時,胎心率經常也會超過160次/分鐘,因此在發生胎音異常時,最好及早就醫,仔細分析問題根源,正確的判斷和處理,確保胎兒和準媽媽的安全。

    每次胎心監護需要多長時間?

    胎心監護通常是20分鐘,在這20分鐘裡,胎兒活動時至少有兩次胎心率加速,每次持續至少15秒,就是正常的,如果沒有加速,就需要在一個小時後再做一次,如果仍然沒有加速,就可能需要再做其他的檢查。

    除了在醫院做胎心監護,平時準媽媽可以在準爸爸的幫助下在家裡也能做,如使用聽診器或胎心儀,在家裡監測胎心率是否正常,如果出現異常可及時就醫。

    為了胎兒的安全,準媽媽們請一定要重視胎心監護。

  • 3 # J媽學堂

    多少周開始做胎心監護?需要注意什麼?

    當孕媽媽有寶寶的第一天起,都要到醫院去建卡,一來排除妊娠過程中寶寶有什麼異樣,好人工調節,二來是每個時間段鑑證寶寶的健康成長也是一種幸福的關愛。在孕媽媽們進行孕檢的時候,胎心監護是一線跟重要的內容,那麼多少周才胎心監護呢?需要注意哪些重要事項呢?我們來看一下:

    1、什麼是胎心監護?

    胎心監護是可以看出胎兒是否患有一些疾病的檢查手段,胎心監護是胎心胎動的宮鎖圖的簡稱,通過錄胎音,記錄下瞬間胎兒心率的變化,透過變化訊號的曲線圖形,繪製監護曲線,醫生及時追蹤瞭解到子宮胎動時、宮縮時的反應變化,以此來推測胎兒時候缺氧,是一項正確評估胎兒子宮內的主要醫學儀器檢測的重要手段。胎心是指胎兒的心跳,一般在第1周孕媽媽即可在家用聽診器透過腹部聽到胎心。

    2、多少周可以做監護?

    從懷孕的第32周就要開始監護,每一次產檢醫生都會加入胎心監護,在產檢的第37周,每個星期監護胎心都會及時發現高危孕婦的各種併發症,如:妊娠糖尿病、妊高血壓、過期妊娠等合併類妊娠疾病;

    每次胎心監護的時間為20分鐘,會用胎心醫學檢測儀對孕媽媽進行監聽,監護寶寶在子宮內的基本情況,瞭解寶寶有沒有生病及缺氧;若發現臍帶和胎盤異常,會延長監護時間;高齡產婦在第35周以後,每次檢測時間都要在1個小時左右。

    3、做胎心監護需要注意什麼?

    做胎心監護前,建議輕輕拍一拍腹部,讓寶寶動一動,孕媽媽平常和寶寶的撫摸腹部的小互動也可以動起來,這樣做監護也容易透過;如果做監護的時候,感覺醫學檢測儀上的探頭滑脫或者不緊貼的時候,孕媽媽可以用手輕輕扶一下,儘量貼近腹部,胎心監護才更準確哦。

    所以科學的定時產檢才能幫孕媽媽們很好的規避一些待產期風險,準備好迎接新生命的到來吧!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 4 # 美女藥師伴你健康行

    許多孕媽媽首次做胎心監護聽到寶寶的胎心跳動是一件非常有感觸的事情。胎心監護它是一種長時間的監測記錄,透過寶寶胎心和胎動變化形成的一種訊號以曲線圖形的方式表達出來,其中包括了胎動、胎心與宮縮。我們透過胎動、宮縮時胎心的反應可以間接的來判斷寶寶有沒有缺氧的症狀。一般情況下懷孕滿32周之後,孕媽媽就可以做胎心監護了,如果有合併症的孕媽媽就需要35周以後每週做一次胎心監護,直到寶寶順利分娩。另外,臨產有規律宮縮之後,醫院也會建議頻繁的做胎心監護觀察寶寶的狀態。通常胎心監護大約會持續20分鐘,如果發現異常可能會適當延長。

    到醫院進行胎心監護是很有必要的,有一些離醫院較遠或者是想密切的關注寶寶狀態的孕媽媽,可以自己買一個好一點的家用胎心監護儀,在家裡也可以關注寶寶的健康。

  • 5 # 健康一線

    一般都是從懷孕七個月開始做胎心監護的,每個星期都要去做一次的,主要是看看胎兒的胎心率是否正常,平時在家也要及時的數好胎動,如果感覺到胎動異常要馬上去醫院呢

  • 6 # 媛媛媽媽說育兒

    多少周開始做胎心監護?需要注意什麼?

    到了孕晚期,很多準媽媽都會撫摸肚子,數胎動等。主要目的是檢視胎兒是否正常,會不會出現缺氧等問題。而胎心監護就是其中一個比較有效的產檢專案。

    什麼是胎心監護?

    據瞭解,胎心監護主要是指使用各種內探測或者外探測儀器監護胎兒的心率,瞭解有無宮縮和胎動等情況綜合來判斷胎兒是否缺氧,從而預測胎兒在子宮腔內的安危。臨床上常用的主要是外探測儀器,安裝在孕媽媽肚子上進行檢查的。

    胎心監護多少周開始可以做?

    ⒈一般準媽媽在32周開始就可以做了,每隔兩週做一次。

    ⒉在37周後,每週都要做一次。總之就是32周後,每次產檢醫生都會要求做的。

    胎心監護怎麼做?

    一般監測時間不至少20分鐘,如果胎動不頻繁,有可能要做一個小時。

    胎心率波動在120~160次/分之間為正常,一般基礎心率線會表現為一條波形直線。

    如果胎監不合格,需要準媽媽等上一段時間複查,一般要求走下樓梯等。

    做胎監要注意什麼?

    ⒈做胎監不需要空腹,有時候吃飽再做胎監,胎動可能會較活躍些,這樣做胎監效果會更好。

    ⒉選一個胎動比較活躍的時間段去做,有些準媽媽早上會較活躍,有些會在下午活躍些。

    ⒊做胎監前,不要吃得太飽或者處於太飢餓狀態,這樣都不利於做胎心監護的。

    ⒋做胎心監護時,選一個自己最舒適的躺位,並且儘量放鬆身體,不要處於焦慮、擔憂狀態。

    胎心監護在臨床上應用是非常廣泛的,特別是應用在晚期妊娠的監護和產時持續監護中,可以讓我們可以發現許多胎心異常的情況,且能更好的處理和挽救胎兒的生命。

  • 7 # 凝媽悟語

    胎心監護是孕晚期必須做的一個專案,根據孕媽媽的情況不同,做胎心監護的時間也不完全一致。一般來說36周開始就必須做胎心監護了,如果是雙胞胎或者有妊娠併發症,醫生會要求提前做胎心監護,我見過最早的一個是懷孕28周開始做胎心監護的,我懷二胎的時候是從35周做胎心監護。

    胎心監護是什麼

    胎心監護是胎心胎動宮縮圖的簡稱,透過掃描胎兒胎心變化情況,可以瞭解胎動時、宮縮時胎心的反應,來推測胎兒有沒有缺氧。胎心監護是判斷胎兒是否缺氧的最重要的監測手段。

    因為孕晚期,胎兒增大,子宮內空間縮小,胎兒周圍環境變小,很容易出現缺氧的情況,憑藉胎動不容易發現缺氧,所以醫生會透過胎心監護來判斷。

    胎心監護怎麼做

    胎心監護的方法很簡單,在肚子上抹上凝膠,將探頭放在胎兒的胎心部位,開始監測,一共監測20分鐘。如果在中間感受到胎動,就按一下按鈕記錄下來。注意胎動是一個完整的胎動才能記錄一次,胎兒的瑣碎的伸胳膊伸腿對不能算作一個完整的胎動。有的孕媽媽一旦感覺到有動靜就趕緊記錄,可能被誤認為胎動過於頻繁。

    胎心監護的結果如何判斷

    胎心監護有一個評分標準,10分為滿分,8分為合格,醫生非常看重這個評分,一般儀器會自動給出評分。簡單來說,胎心率的標準是110-160次/分,胎心率升速減速均勻,胎動次數為20分鐘內3次就算合格。

    胎心監護注意什麼事項

    胎心監護不容易達到10分,如果胎心監護不透過,往往會被要求吸氧重測,造成孕媽媽心裡緊張,所以做好準備去做還是非常有必要的,以免被誤判。

    1、吃飽飯去

    最好吃飽飯再去做胎心監護,因為吃飽飯後胎兒會比較活躍。如果沒吃飯,就帶一些零食去,萬一胎兒不動,就吃點東西刺激一下,吃完東西后,血糖升高,兒就會動起來。

    2、選擇胎動較為頻繁的時候去

    如果胎動在上午比較多,就上午去,如果胎動下午比較多,就選擇下午去。有胎動的時候,才能監測到胎動的胎心率,對判斷結果才是有意義的,否則會被認為監測失敗。

    3、喚醒胎兒

    如果胎兒在監測過程中不動,注意輕輕拍一下肚子,讓胎兒動起來。自己千萬不要睡著,你睡了,胎兒也會安靜了,無法監測到想要的資料。

    4、情緒穩定

    做胎心監護時,保持情緒穩定,有利於內分泌正常,胎兒的胎動才能保持正常。如果遇到監測結果不合格的情況,也不要太擔心,可以接著吸氧重測,或者第二天再來檢查。

    我當時遇到的醫生比較冷靜,問我胎動是否正常,我說正常,醫生就讓我回去注意胎動變化,並沒有重新監測。後來,我掌握了上述規律,有技巧地做檢查,每次都是10分,心情大好。

    總之,胎心監護是孕晚期重要的檢查指標,在30多周要著手做了,一定注意做好準備,順利得10分。

  • 8 # 逗逗爸的生活日記

    胎心監護什麼時候做?

    孕媽懷孕以後,一般會從懷孕第32周開始,每一次產檢都會加入胎心監護。而到了孕37周,孕媽每週都要做一次胎心監護。如果是高危孕婦或者有其他病症或併發症,如妊高症或者妊娠糖尿病。先要醫生確定胎心位置了,然後孕媽媽回到家裡,每天都要做胎心監護。

    每次胎心監護的時間

    產檢的時候,每次胎心監護的時間大約是20分鐘左右,是連續無間斷地利用胎心監測來進行監聽,如果發現異常,會延長監護時間。對於高危孕婦在懷孕35周以後,需要住院進行胎心監測,如果有必要,每次監測的時間將超過一個小時。

    胎心監護的作用是什麼?

    胎心監護一般懷孕12周以後就可以自行監護(這個跟孕晚期的不一樣),而產檢時的胎心監護是孕晚期非常重要的產檢專案,它也是正確評估胎兒宮內的狀況的主要檢測手段,對及早發現胎心的異常並及時處理,為降低胎兒死亡率起重要作用。

    孕期胎心監護的作用

    胎心監護可以讓醫生了解胎兒的發育情況,瞭解宮內胎兒狀態,及時發現胎兒缺氧情況,對胎兒窘迫及早作出診斷。到了懷孕末期時,孕媽媽對氧氣的需求量增多,隨著胎兒慢慢長大,胎兒在子宮內的活動空間變小,臍帶受壓的機率增加,可能會出現胎兒宮內窘迫。而胎心率慢可能由於胎兒缺氧引起,但有時候如果孕婦服用某些藥物,藥物透過胎盤作用於胎兒可能會引起胎兒心率減慢,而當胎心率有持續變慢的現象發生時,孕媽媽就要注意了,需及時就醫進行檢查,檢查胎兒有無先天性心臟病的可能。

    臨產時胎心監護的作用

    分娩前,子宮開始收縮,會降低子宮胎盤迴圈血量,影響孕媽媽和胎兒之間的血氣交換,每一次宮縮,胎兒都會接受缺氧的考驗。所以分娩前進行胎心監護,能及時發現胎兒窘迫現象,積極處理,可以透過吸氧或改變體位等能使缺氧狀態得以改善的措施,能降低新生兒窒息和死亡率。

  • 9 # 美媽很帥

    多少周開始做胎心監護,需要注意什麼?怎麼的胎監報告才算合格透過?

    胎心監護主要是監測胎兒的動向與子宮收縮的情況,看胎兒是否有宮內缺氧等問題,做之前護士小姐姐先找到胎心在哪個位置,然後在準媽媽的肚皮上塗上一層薄薄的凝膠,綁上兩個感測器來進行監測。

    如果20分鐘胎寶寶的心率有2次≥15秒的“一過性頻脈”(原本是呈微小波動的,心率突然突然加快並維持約15秒),且胎兒心跳維持在100-160次/分,表示胎監合格透過!

    多少周開始做胎心監護?

    多少周開始做胎心監護,因人而異,也因地區而異! 胎心監護最早在孕28周就能做了,但普通孕媽沒啥異常情況一般醫生不會建議做那麼早,只有那些潛在風險比較高的孕媽見,比如孕期有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與妊娠膽汁淤積症等併發症的,醫生才會建議從孕28周就開始做了。像美媽當時有總膽汁酸高,孕28周就做了。

    普通孕婦一般建議在32-36周開始做,根據地區的不同,做胎心監護的時間也不同,有些地方孕32周,有的孕36周。

    做胎心監護要注意什麼?

    ①第一次做胎心監護的準媽媽要去買胎監帶(兩條,一般組合在一起賣),醫院自動售賣機有賣。

    ②記得第一次做時,美媽沒做功課,結果去了護士就問我現在餓不餓,有沒吃東西。還好,我平常都愛帶些小零食在少身邊,做之前趕緊吃了塊黑色巧克力、一盒酸奶。第一次做非常順利,胎監報告也很漂亮。

    做胎心監護之前準媽媽吃些東西,活動活動或者聽聽音樂,可以充分調動胎寶寶的積極性。不然,出來的報告不合格,就要重新再做,如果第三次還補理想,醫生就要想辦法給你插隊做一次B超確診胎兒是否存在缺氧等異常情況。

    花錢花時間不說,心裡還容易焦慮不安。所以,做胎心監護當天,準媽媽要多準備些小零食,如核桃、藍莓、黑巧克力、無花果、原味酸奶、低脂牛奶等飽腹感強,營養高又能胎寶寶大腦發育的零食。

  • 10 # 小宸在旅行

    通常來講孕36周以後就要開始做胎心監護了,每週一次,每次大概需要20分鐘左右。有些醫院的醫生會要求34周就開始做了,有高血壓等其他併發症的孕婦會更提前做。

    胎心監護:

    胎心監護是應用胎心監護儀來監護胎心率和胎動,把胎心率和宮縮情況透過曲線的模式記錄下來,透過胎心率和胎動的情況來判斷肚子裡的寶寶是否缺氧。

    正常的胎心率範圍為110-160次/分鐘,如果胎心持續110次以下或者160次以上,都說明胎心異常,肚子裡的胎兒可能存在缺氧的情況,需要及時治療。

    胎心監護一般是從孕晚期一直監測到寶寶出生,也就是說入院待產的期間也會持續監測的。在沒辦法直觀的看到肚子裡的寶寶的情況下,胎心監護是最好的監測寶寶是否正常的辦法了。

    做胎心監護時需要注意什麼:需要自己購買胎監帶。一般醫院的自助機或者網上購買都可以,胎監帶有2條,是用來固定檢測儀的兩個探頭的,醫院一般不提供,都是由產婦自己購買的。要吃東西,切記空腹。因為空腹的時候寶寶胎動較少,做出來的曲線太平整的話,醫院會要求重新做的。我有一次就是做的時候寶寶不動,做出來的曲線太平整了,沒有波動,被醫生要求吃了東西重新再做一次。孕婦心情要舒緩。如果孕婦情緒亢奮或者難過激動等波動過大,會影響寶寶的心率波動。選擇寶寶胎動較多的方式做監測。有些孕媽躺著的時候寶寶動得比較多,那麼就可以選擇躺著的方式做。做的時候可以播放平時寶寶聽的音樂。寶寶聽著音樂的時候會興奮一點,會動得比較多,太安靜了,可能寶寶不肯動。一般來講,胎心監護做出的曲線有幾個大的波動,才是一個優秀的胎心監護。寶寶胎動的時候,心率會上升,宮縮曲線也會出現波動,胎動結束後會慢慢降下來。孕晚期來講,胎心監護是非常重要的,準媽媽們一定要記得坐哦。

    (圖片來自網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國演義》中呂布在成為丁原主簿之前是做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