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攔阻著艦

    印度首艘中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的延誤,裡面有很多的原因。比如說,我們當初從烏克蘭花錢買來了瓦良格號及全套技術圖紙,在未完工的基礎上進行續建和改造的同時也學到了建造航母所需的知識和技術;印度不同,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的改裝由於自己缺乏工業基礎,因此這個工作交給了俄羅斯來做,結果從2004年改到了2013年花了23億美元,俄羅斯人憑藉改裝航母倒是積累了製造航母的經驗,這裡反倒沒印度什麼事兒了。

    印度首艘中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的建造也出現了很多問題,開始的時候是俄羅斯特種鋼材沒辦法交貨,結果印度只能自己造;製造航母涉及到太多私營企業和公共部門參與,而許多重要的子系統印度都無法自造而必須仰賴從俄羅斯、義大利、以色列等國進口,本國企業在提供關鍵裝置時遭遇了技術問題,就連俄羅斯企業的航空綜合平臺在交付時也出現了延誤。這就又曝出,印度如此大的一個軍工專案,卻存在相當嚴重的管理問題。

    一個是造船廠缺乏經驗——這點科欽造船廠倒也坦然承認,另一個是管理不善。一來二去的,前後下水三次,結果延誤的時間越長、花掉的錢越多、預算不斷超標。想擁有中國產航母的心情是迫切的,可我們從上世紀70、80年代就開始了航母的前期研究工作。反觀印度維克蘭特號航母,延誤9年時間,有這功夫兩艘航母都出來了。缺乏技術經驗、資源匱乏、管理混亂、效率低下、沒有長遠規劃......這些幾乎是印度軍工專案的通病。

  • 2 # 麥田軍事觀察

    印度製造航母速度如此之慢完全是很正常的事情,印度發展航母的決心不容置疑,但是印度發展航母的條件實在是不足,印度在非常有限的條件下,就開始了自己的航母計劃,可以這麼說是強行上馬。

    現代航母設計與建造屬於一個複雜的綜合性工程,需要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來支撐,印度就恰恰沒有這樣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來支撐其任務,甚至可以說,它不具備建造航母所需的軟硬體條件,印度沒有發達的造船工業,在全球排行上,造船業國中排不到前面,也沒有發達的鋼鐵工業,可以為整個航母工程提供各種鋼材,尤其是特種鋼材,幾乎數一下,所需有各個方面都存在不多問題。從軟體角度說,印度也沒有建造航母的經驗,甚至可以說。連進行大修的能力都成問題,至於設計經驗更談不上,

    也許唯一讓印度感到有自信的地方,那就是良好的外部環境,任何東西都可能從外部獲得。從目前的情況來說,印度航母的設計實際上是法國和義大利參與,所使用的鋼材來自俄羅斯,動力系統來自於美國,各式各樣的裝置幾乎都是進口的產品,也許只是裝起來而已。

    既然一切都要依賴外華人,而不是自己的力量,那麼在工程進度上造成緩慢的不是意外,甚至說可以很正常,至於成本增加等等,那是一正常中的正常,沒有什麼可說的。

  • 3 # 軍武資料庫

    印度的文化就是這樣的啊。

    從1999年放下第一根龍骨開始計算現在已經到了19年的時間了,印度航母實際上還是遙遙無期。

    印度的航母使用程度比中國深厚,並且運用航母直接參加過戰鬥。所以,印度“自造”中國產航母時軍方提出的實用契合度是要比中國中國產航母的使用目的、功能區劃來的準確。(雖然嘲笑過三哥,但是戰術上要重視對手---主席語錄)

    無耐工業上的人多嘴雜,每個環節都拖延時間使該艦一直處於“殼”狀態。

    W君開始從“鋼”說起。按常理來說1999年設計圖紙時,作為基礎的航母用鋼---ABA鋼材,印度就應該開始儲備了。可是印度直到2005年才宣佈印度國防冶金研究實驗室和印度鋼鐵管理局合作準備生產ABA鋼。比萊鋼鐵廠接到任務後又用了三年的時間生產出相當於航母總用鋼量25%的構件儲備。2009年下放龍骨時,比萊鋼鐵廠只提供了全部874塊模組的432個。感覺很多吧,實際都是好製作的大型件,總重8000多噸吧,而整個航母的總重是40000噸!按照國際慣例,船舶建造前應準備出船舶總重50%以上的鋼材才能開工。這樣看來,印度航母的開工顯得“先天不足”。之後比萊鋼鐵廠出產航母鋼的速度直線下降,船廠一直斷斷續續的停工待料。到了2015年(十年後)才將最後一個大製件---航母艦橋提供給科欽造船廠。

    接下來再說製作方“科欽造船廠”。這是一個相當奇葩的存在,完全沒有對國家的榮譽感和使命感,W君這樣說是因為只有一個大船塢的它竟然在造航母的同時還接了一個三萬噸級標準貨櫃船和2艘雙層大型油輪的建造“私活”!生生的將印度航母從船塢裡拖出來“兩次”!最後一次(第三次)竟然是該出來時沒出來,因為船塢大門因為淤泥太多打不開,燒壞了啟合機!對於苦命的印度航母還不算完,早產的它還有“血管病”。科欽造船廠採用的是模組化生產,期間多次將航母管路排錯順序,組裝時才發現不對。線上路的連線上還常常出現長短不夠的尷尬事,焊接工藝也屢屢爆出醜聞。W君對這樣的船廠還能生存並建造國家的大國重器表示出極大的“欽佩”。

    至於萬國造的動力、電傳、武器、雷達等等就不提了。畢竟是先要造好“殼”才能裝東西。題主說用20多年時間建造,W君真滴要說搞不好是30年才能交付海軍使用,到時5年退役,因為不適應時代了啊!一艘輕型航母這樣長時間不服役,能有什麼作戰效能?

    等不及的印度海軍於是只有跳到普京大帝的1元店送航母的大坑中酸爽不已。。。。

  • 4 # 血染戰旗紅

    隨著“維蘭特”號航母的退役,印度又只剩下一艘“維克拉瑪帝亞”號航母撐場面了。

    這些年,印度為航母的事可真是既操碎了心,也煩透了心。老態龍鍾的“維蘭特”號早該退役了,可“接班人”新“維克蘭特”號雖然已經下水三次了,可還在舾裝之中,很多裝置和武器系統都沒有安裝,據說服役時間要推到2023年了。“維蘭特”號實在是撐不住了,老態龍鍾的身軀老是要“入院治療和休養”,搭載的“鷂”式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已經摔得沒剩幾架了,而這種戰機早就停產了,想買零配件都難,印度實在沒辦法了,只好讓“維蘭特”號退役了。

    印度是二戰後亞洲最先裝備航母的國家,剛剛獨立十年,就從原來的老東家英國那裡買了艘輕型航母“維克蘭特”號。這艘航母在第三次印巴戰爭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以它為核心的印度海軍完全切斷了東西巴基斯坦的聯絡,最後迫使西巴基斯坦獨立,成為今天的孟加拉國。嚐到航母甜頭的印度接著在80年代,又從老東家英國那裡購買了另一艘航母“維蘭特”號(即原英國皇家海軍的“競技神”號),一時間印度的雙航母編隊雄視印度洋。可惜好景不長,“維克蘭特”號年歲已高,該到了“退休”的時候了,於是印度又忙著給它找“接班人”。第三艘航母印度倒不用花錢買了,俄羅斯“白送”了他一艘,可是這“白送”的航母卻讓他狠狠地被俄羅斯宰了一筆。

    當時,印度已經看不上老東家的輕型航母了,他要的是中型航母。當時,能為他提供中型航母的只有兩個國家:法國和俄羅斯。當時法國正在造核動力的“戴高樂”號航母,沒時間滿足印度的需求,於是他只好將目光投向了俄羅斯。他看中的是俄羅斯的“戈爾什科夫”號。“戈爾什科夫”號原名“巴庫”號,是前蘇聯“基輔”級航母的第四艘,80年代中後期才下水服役。蘇聯解體後,歸俄羅斯北方艦隊所有。93年該艦發生了一場火災,造成了嚴重的損毀。俄羅斯沒錢沒技術對它進行修復,就一直把它扔在港口。印度三番四次向俄羅斯表示要購買它,可雙方卻老是為價格的問題談不攏。當時俄羅斯開價要兩億多美金,可印度覺得一艘破航母要兩億多美金實在是太貴了。

    到了07年,印度覺得這航母也改裝得差不多了,應該派人去接艦了。當印度接艦人員浩浩蕩蕩的來到俄羅斯北方造船廠的時候,卻見那航母身上搭著高高的腳手架,航母的整修工作還有一大半沒有完成呢。這怎麼回事啊?俄羅斯搬了一大堆的理由,什麼貨幣貶值了,物價上漲了,當時計算失誤了……,到最後把完工日期推到了2010年,並把價格追加到了20億美元。等到2010年印度再派人去接艦的時候,還是沒完工,俄羅斯又找了一堆藉口,核心就兩個,一要加錢,二要推遲交貨。一直折騰到2013年,這艘航母才交付印度海軍,不過,它的改裝費用已經攀升到29億美元了。想想人家法國新造的“戴高樂”號,排水量和“維克拉瑪帝亞”號(即原“戈爾什科夫”號)差不多,而且採用的是核動力,安裝有蒸汽彈射器,可起降“陣風M”艦載機、E2固定翼艦載預警機等,造價也不過是35億美元。而印度這艘所謂“不要錢”的航母只不過是個二手貨,還是常規動力,採用滑躍起飛的,卻要29億美元,實在是貴得離譜了。

    在印度和俄羅斯還在為“維克拉瑪帝亞”號航母扯皮的時候,印度的另一艘航母“維蘭特”號又到了該“退休”的時候了。這一回,國際市場上可沒有合適的航母供印度選擇了;而在“維克拉瑪帝亞”號航母的採購案中,印度也是吃虧吃怕了,所以,這會印度決定自己造航母。可印度自己會造航母嗎?要知道,在此之前,印度自己造過的軍艦最大的也就是排水量5000多噸的導彈驅逐艦,可航母最小也有兩三萬噸啊!之間差了好幾個級別呢。可印度卻自信滿滿的表示,沒問題啦!我們印度用航母都用了幾十年了,對航母的構造一清二楚啦,造航母那是小意思啦。哎喲喂,造航母和用航母那是兩碼事啊!兩者之間是不能劃等號的。

    雖然印度自信滿滿,可一動起手來才知道麻煩。別的不說,光是航母設計圖他自己都畫不出來,沒辦法,只好叫義大利幫忙畫。義大利收了200萬美元,折騰了大半年,終於交給他一份排水量兩萬多噸的航母設計圖。但此時印度的政府換屆了。新政府拿著這設計圖一看,怎麼才兩萬多噸?咱印度可是“世界大國”啊,兩萬多噸的輕型航母怎麼能配得起咱“世界大國”的身份呢?翻一翻,造四萬多噸的。好傢伙,“世界大國”還沒做上,派頭卻學會了。沒辦法,只好又重新劃圖紙了。這一回,印度不找義大利了,而是找了法國和西班牙。這兩個國家各收了印度的200萬美元后,用了大半年的時間終於把圖紙劃好了。於是,印度得意洋洋的向全世界宣佈:我們印度要建航母了!

    開工那天,科欽造船廠熱鬧極了。政府總理、海軍司令等等政府和軍隊的高官以及當地名流、群眾代表、國內外的媒體記者都來了。等一翻熱鬧的典禮過後,印度才發現一個重大的問題:造航母用的特種鋼在哪呢?這就好比一個人說他要結婚了,結果親戚朋友都來了,賀禮收了,喜酒喝了,到最後才發現自己的女朋友還不知道在誰家裡養著呢。抓狂的印度於是滿世界的去購買特種鋼材。但特種鋼材是戰略物資啊,不是說買就能買的。他們首先來到美國。美華人說,我們自己也要造航母,要造10艘“福特”級航母來取代“尼米茲”級,你看看,造艦計劃都排到2055年以後了,特種鋼材我們自己都不夠用,哪有多餘的賣給你呀!找美國不行就找英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繞了一圈,最後找到了俄羅斯那裡。俄羅斯見印度沒轍了,就獅子大開口,每千噸的特種鋼要7億美元。印度差點沒吐血。他計劃建造的新“維克蘭特”號一共需要兩萬多噸特種鋼材,照這價格算,光是買特種鋼材就得花140億美元了,都趕上兩艘“尼米茲”級航母的售價了。沒辦法,印度只好一方面自力更生,自己解決特種鋼材的問題;另一方面派出自己的特工人員和商務代表,明裡暗裡的搞特種鋼材的冶煉方法。功夫不負有心人!印度最後還是在友好國家的幫助下,掌握了特種鋼材的冶煉方法。

    特種鋼材的事解決了,那接下來就開始造航母了。可造航母是個大工程啊,涉及到造船、冶金、化工、電子……成百上千個工業門類,需要全國一盤棋,大力協作呀。但偏偏印度沒有統籌、規劃、協作的能力,結果幾乎是各幹各的,幹到哪算哪。另外,印度的基礎工業實在是薄,航母有許多子系統都嚴重依賴別國。例如它的動力是來自美國的,艦載機和著艦阻攔系統是來自俄羅斯的,電子系統是來自以色列的……,簡直就是個大雜燴,結果這些供應商隨便哪個出點問題,都要嚴重影響航母的建造程序——特別是印度還有個好高騖遠的毛病,選東西不是選對的,而是樣樣都要最貴的——是不是最好的還真難說。結果航母的建造工期一拖再拖,雖說已經下水三次了,但還是沒有完工。該航母原計劃是04年開工建造,10年正式服役。可由於特種鋼材的問題,結果開工日期拖到了09年;原計劃13年下水(還真“按時”下水了,只不過就只建了個船體,連上層建築都沒有),15年服役,可到現在許多系統都沒有到位呢,據說服役時間已經被推遲到2023年了。老態龍鍾的“維蘭特”號退役期一拖再拖,苦苦支撐,終究還是沒有等到新航母的到來。

  • 5 # 北天-mucd

    印度三番五次改方案,還會遇到經費技術等瓶頸,對於這樣一個大專案來說,能完成已經是很不錯了,感覺印度高層有點走面子工程,屁股決定腦袋,隨性的很,而不是腳踏實地的有計劃發展自主軍工。

  • 6 # 深情薩克斯

    很簡單,印度不是在製造航母,而是在拼裝航母。他的圖紙和積木都是“國際化”的,積木化緣不來,如何拼裝呢?他的建造技術和人員是“幼兒化”的,大學還沒上,如何拿文憑呢?人家除了理想,一無所有,白手起家已經很不容易了!應該鼓勵他下水、下水、再下水,快快透過下水道吧!哈哈哈哈

  • 7 # 科羅廖夫

    印度國防部剛剛發誓:再給我兩年時間,一定趕超遼寧艦!

    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實力強弱除了透過已有的軍事武器的先進與否和數量多寡來判定外,完備的軍工產業和自主建設和研發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環,而以印度的首艘中國產航母“維克蘭特”級航空母艦為例,印度從2008年至今開始航母的建造計劃,至今已經建設了12個年頭了,單航母的服役日期仍然遙遙無期。

    正在建設中的“維克蘭特”號航母

    “維克蘭特”級航空母艦是印度新世紀提出的中國產航空母艦IAC計劃的主體建設目標,目前印度海軍計劃建造兩艘“維克蘭特”級航母,首艦“維克蘭特”號航母已經在印度的科欽造船廠開工建造多年。2008年,IAC-I(“維克蘭特”號航母)計劃剛開始的時候,印方預計五年之內就能夠完成建造任務,然而印度顯然是過高地估計了自身能力,“維克蘭特”號航母計劃也成為了史上“最拖沓最難產”的航母建設計劃。

    “維克蘭特”號航母建造設計圖

    IAC計劃的提出不是偶然,由於印度國內之前所用的是老式的英國航母“維克蘭特”(R11,並非IAC)和“維拉特”,這兩艘航母都是二戰時期開始建造的,雖然歷經現代化改造但是很明顯已經不適用於21世紀了,印度海軍迫切需要一款排水量起碼有4萬噸的中型航母,而不是兩艘三萬噸排水量都沒有的二戰“古董級”航空母艦。隨即到了1999年,在20世紀的最後一年中,印度提出了屬於本國的“防空艦”專案(Project 71 ADS),新航母至少擁有37500噸的排水量,且能搭載米格-29戰鬥機艦載機,2006年,ADS計劃正式更名為中國產航空母艦計劃IAC,印度將會開始陸續建設2艘現代化航母,替換掉老式的英國航母,這就是IAC-I和IAC-II計劃。

    印度海軍的老舊的二戰航母“維拉特”號,已於2017年退役

    乍一看IAC-I“維克蘭特”號效能還不錯,40000噸的排水量和260米的長度足夠搭載三是架艦載機,甲板採用滑躍式甲板並配備短距離起飛和攔阻回收裝置,像是俄製米格-29和印度本國的“光輝”戰鬥機都能夠上艦。另外IAC-I配有WS-61直升機進行反潛作戰,不排除以後搭載SH-60“海鷹”的可能,4臺通用電氣公司的LM2500燃氣渦輪發動機足以提供80MW的動力輸出,能夠讓“維克蘭特”號保持28節的巡航速度。

    “維克蘭特”號航母

    2009年2月,“維克蘭特”按照預定計劃開始安置龍骨,2013年12月“維克蘭特”號航母從科欽造船廠的陸上船塢移出,2年後的2013年“維克蘭特”號正式下水並取得了成功。但是IAC-I的計劃由於受到俄方無力大量向印度提供ABA特種鋼材,所以知道印度本國的國防冶金實驗室DMRL和印度鋼鐵管理局SAIL展開了數年的合作研發後,才解決了ABA特種鋼材的缺乏問題,原計劃2010年下水的“維克蘭特號”足足遲了3年。之後印度方面在柴油發動機零件安裝上的事故和模組化結構的連線錯誤,導致了原計劃2014年向印度海軍交付IAC-I依然不可能。

    “維克蘭特”號航母於2013年下水

    由於印度方面首次自主造艦,經驗不足,所以至今,IAC-I已經是第五次延遲交付時間了,而接下來的交付日期是2020年。印度國防部已經很有信心地認為2020年就是“維克蘭特”號航母的最終交付日期了,並且信心滿滿的在國內軍事文章上鼓吹IAC-I,認為2年後勢必有超越遼寧艦的實力。

    “維克蘭特”號航母2015年的樣子

    首先遼寧艦是一艘滿載排水量接近68000噸的大傢伙,而IAC-I僅僅4萬噸,在速度上,遼寧艦足有30節,IAC-I預計才只有28節,IAC先天已然不足。另外,遼寧艦的艦載機是殲-15,在效能上完全碾壓米格-29,更別說以後說不定殲-31還會上艦,這就更沒法比了。加之遼寧艦已經服役7年了,等到IAC-I正式下水,中國最新式的001A型航母估計都已經下水一年了,所以印方最好別再做“維克蘭特”的稱霸夢了,除了一艘“難產至今”的IAC-I“維克蘭特”號航母,另外一艘IAC-II還沒動靜呢!

  • 8 # 愛之育之

    慢的原由。

    定位不準,急於求成。

    趕鴨子上架,怎能不鬧笑話。

    一.設計目標不穩定。

    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一會兒貪大求洋,一會兒追求頂級水平。

    朝三暮四。

    拖後腿。

    二.建造航母的關鍵材料受制於人。

    欲建航母,高強度耐高溫的鋼板⋯等,只得有求於俄美。

    俄美必然要大敲一筆。

    搶錢迅速,供貨時推三阻四。

    讓印度的心也等碎了。

    三.工程常常延期。

    科欽船廠不能忍受。

    只有一個大型船臺,任由在建航母霸佔著,將影響船廠的工作。

    印度已經舉行三次航母的下水儀式。

    其實是,科欽船廠忍不可忍,逼使在建航母讓出船臺的遮醜儀式。

    四.受船廠的製造水平制約。

    科欽船廠,不是在造航母,而是在學習如何造航母。

    建造過程,乃是摸索探究過程。

    該航母,只是個試驗品,成不成功,只有天知道。

    五.建造成本標升。

    到目前為止,所花的冤枉錢,比購一艘新航母還多。

    印政府不知所措,這頭吞金錢,讓印度政府下不了臺。

    投多少錢都不管用。

    錢荒也影響了造艦速度。

    還有其它七七八八的事情。

    滯緩航母的建設。

    故,花錢無數,現在只得到一艘有眾多裂紋的空船殼。

    尚未出身,就將消失。

    #凌遠長著#

  • 9 # 河東三叔

    印度三軍都存在同樣問題,如:空軍LCA輕型戰鬥機、陸軍阿瓊主戰坦克、海軍“維克蘭特”號航母。似乎每款三哥鼓吹的效能一流裝備都有這個通病,人家三十年磨一劍是越磨越鋒利,三哥是越磨越鈍。

    作為戰後亞洲最早擁有航母的國家,一直靠購買二手貨充門面,雖然依靠航母取得不俗戰績,同樣也因為購買二手貨被戰鬥民族套路很久(戈爾什科夫元帥號雖然白送,改裝費可不低)。為了標榜大國地位,三哥決定自行設計建造航母。

    1999年,印度批准開建中國產“藍天衛士”輕型航母計劃,為紀念印度第一艘航母,後將“藍天衛士”號改名為“維克蘭特”號航母。航母實際於2006年11月才動工,預計於2011年建成下水,不過三哥明顯不按計劃來。

    見識過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水平的小夥伴們應該都瞭解,只要這家公司經手過的飛機基本上天后都會自由落體,不是印度獲取不到先進技術。正是由於印度在對外先進技術獲取方面基本沒有障礙,同時基礎工業太差,所有裝備一直處於紙面上的領先狀態,一進入實踐環節效果如果只有天知道。

    “維克蘭特”號航母雖然名義上由印度自行設計建造,但是該航母採用了法國設計藍圖、搭載的卻是俄羅斯米格-29K "支點-D”艦載機、航母部分設計則由義大利協助完成。三哥心大不大看這些就知道了,好聽點叫系統整合,通俗點叫跨國合作組裝專案。

    因此航母遲遲不能建成原因很簡單,印度科研實力太差、技術來源太雜,需要時間慢慢磨合。盤點一下“維克蘭特”號航母的進,讓大家有個直觀的瞭解。

    2009年2月28日,“維克蘭特”號航母開始安裝龍骨,因為科欽造船廠實力太次,建成下水目標改為2014年(原計劃2011年)。

    2011年12月29日,“維克蘭特”號航母終於第一次出塢下水,終於和計劃時間配套,不過不是完成水下,而是給其他工程騰出幹船塢。

    2012年,海水中泡了大半年後,“維克蘭特”號又回到幹船塢繼續開工。

    2013年8月12日,“維克蘭特”號航母首次正式下水,這時的完工率僅30%,看來高估計三哥的速度。

    2015年5月28日,基本成型的“維克蘭特”號航母第3次下水,因船塢大門故障,出塢工作被迫延遲,服役時間直接延遲到2025年。

    歷經二十年的“維克蘭特”號航母,預算已達30億美元,遠超原計劃6倍之多。距離真正建成下水還有很漫長的路要走,祝願三哥早日夢想成真,有朝一日再續雙航母編隊。
  • 10 # 魂舞大漠

    製造就在2006。當切下第一塊鋼板,就意味著印度國造航母的開始,什麼都沒有吧?眨眨眼,變了魔術似的,全部運來了。2011年下水之時,只有一個艦艏,艦島就在一邊擱著,因為配套未搞好,裝不上去,印度的法子只有等著,等得一個花開落,船廠大有意見,只得騰出幹船塢,讓位其它艦隻製造,就這樣挪地方,有點小尷尬呀,那就下次水吧,於是紅旗招展,迎來獵獵,20%完工率都沒有,就下水了。換作其他國家,是不敢想像的事,印度沒什麼不可以。

    一再下水。從2011年開始,印度國造航母,開啟每兩年下水一次的習慣,分別在2013和2015,下水三次,完工不到60%。就這樣下來下去,可能自己也覺得玩得沒意思,2017年不再下水了,要海試,結果推遲到2018,2018不成,話說2019年可不可以,根本就不可能的事,在印度這全部順理成章,一張嘴就說沒問題,所以他說的話,也沒人信,由在他自家怎麼說好了。只是這樣下水法,會不會對船體結構發生改變呢?學物理的都知道有個應力問題,印度且不去管它。

    2030年能服役嗎?大約只有天曉得,行不行不要問印度。剛開始建造的時候,只投資了5億美元,僅請人設計就花了2.3億,買1000噸鋼材又花了3個多億,就用完了。沒有不要緊,既然要實現印度製造,何懼金錢不足,這樣投下去,專家給他算了一筆帳,沒有70億,根本拿不下來。70億,這是美國一艘“尼米茲”航母的造價。有人說可能用不了這麼多,其實這是外行話,越往後面越花錢,大頭在後面,不然人家就會把手一攤而離開。花不完,造不完。印度也不知道個難,當了緊請得美國航母專家來看一看,人家上去走了一圈,看得連連搖頭,苦笑一聲表示愛莫能助。是呀,到這時,神仙也幫不了他,當所有的麻煩事攪在一起的時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電影《養家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