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曹老師xixi

    形式不同而已,漢唐的和親,到了兩宋變成了納貢,明朝的撫卹,清朝的被迫賠款,都是為了一種外交政策,共同的目的都是維護暫時的和平,只是每有階段的的形式不同,流行的不同。

    和親政策成為一種外交應該是在西漢劉邦時代開始的,由於漢朝和匈奴政權實力相對均衡,各自也有所需,因此雙方透過嫁娶公主來保持和睦相處的關係,並達到個子的目的。這個政策可謂是非常流行,歷朝歷代都以和親作為和平誠意的標準,直至到了強大的唐朝,依然以和親為外交主要手段,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唐蕃和親。

    但到了宋朝,由於宋朝羸弱,邊疆少數民族政權軍力強大,不存在所謂的均衡關係,宋朝需求和平,但少數民族政權不僅漢化嚴重,並且佔據中原,不存在需要的物質,他們認為宋朝的實力與他們不是一個等級,往常和親的公主他們唾手可得,比如靖康之變,連太后皇后都給你掠去,所以有點瞧不上宋朝的感覺,長期的敵對關係,使得和親政策到了宋朝就行不通了。但終究和平才能發展,宋朝只能卑躬屈膝,此時外交的主要手段就是俯首稱臣,割地納貢了。

    到了明朝,明朝國力強大,但周邊少數民族實力依然很強,和親策略已經過時,納貢不符合國情,因此明朝憑藉其雄厚的經濟條件,採取的主動出擊,軟硬兼施,你不服,那就開戰,大不了兩敗俱傷,你要服,我好吃好喝養著你,此時的外交的主要手段就是撫賞,但狼是喂不飽的,明朝的國力也不會一直那麼強大,少數民族政權的胃口卻越來越大,最後喂不飽了,這無疑是撫賞政策的一個弊端。

    到了清朝,清朝初期對土地人口的控制力很強,都是一步到位,納入自己手中,因此不存在周邊什麼大的政權,沒有大的政權,和誰和親?只到近代,列強入侵,確實打不過,打不過那就你說的算,割地賠款簽訂不平等條約又成了讓人可恥的一種外交手段。

    敘述那麼多,說的比較通俗,總之就是實力決定外交,漢匈實力相當,和親兩方皆大歡喜,兩宋實力太弱,人家不需要和你和親,明朝時期,已經不流行和親了,加上自己實力強大,也不需要,清初不和親是因為沒有政權和你和親,清末那是洋人不和你玩這一套,也不流行這一套了。

  • 2 # 東觀太史

    說起和親,很容易讓人想到漢之王昭君、唐之文成公主,雖不人道,但對中國的歷史程序都有積極的影響,滲透在政治、經濟、軍事的方方面面,但是,宋朝和明朝卻態度明確,拒絕和親,這又是為什麼呢?

    一、宋明理學

    宋朝,自建立起,就一直秉持著“文人治國”的精神,所以在儒學方面的造詣都很深。在宋朝,植根於儒學的理學發展迅猛,代表人物有宋朝的周敦頤、張載、邵雍、程顥、程頤、楊時、朱熹等,還有明朝的王陽明等,理學是儒家神權和王權的合法依據,其核心思想是道德神學,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大部分文人高官是不願意和親的,因為太丟人。

    深受理學影響的宋、明人,有著強烈的中華正統觀,對當時的外族政權是持鄙夷的態度,所以傳統的“夷夏之防”觀念更深入人心,和親成為歷史。

    二、實力雄厚

    這裡要區別說明,宋朝的雄厚實力是經濟,明朝的雄厚實力是軍事。

    宋朝的經濟發展很快,國庫充盈,實力雄厚,以北宋來說,北宋政府歲入一億兩白銀,而《澶淵之盟》中涉及到的只是九牛一毛。能用錢解決問題,都不是問題,根本不需要靠女人來維持雙方的關係。有意思的是,宋給遼進貢歲幣後,遼國的貴族開始沉迷於奢華的生活,他們羨慕宋朝有豐富的物質生活,又反過來花錢大量購買宋朝的絲織品、茶葉、陶器等,所以宋朝的這筆賬算的很精,並不虧。

    明朝的軍事力量是很強大的,硬生生把“大元政府”打成了“北元政府”,北元的軍隊也由政府軍變成了馬匪軍,騷擾一下還行,搶一票就走,朱棣還經常率領軍隊去貝加爾湖附近軍演一下。之後明朝最大的敵人就是韃靼和瓦剌,經過土木堡之變的短暫低谷後,明朝又在軍事上佔據了優勢。明朝很強勢,朱元璋、朱棣開了個好頭,後面的皇帝自然也不會去和親了,因為確實也沒必要。

    三、國策延續

    經歷了五代十國的亂世,趙匡胤對內部政權的更替心有餘悸,所以他實行“重內輕外”的國策,對權力的內部鬥爭是嚴防死堵,對外部事務就顯得力不從心,能打就打,打不過就賠點錢了事。

    朱棣登基後,明朝開始實行“天子守社稷”的國策,國都也由南京遷往北京,此國策需要強軍,所以明軍的戰鬥力還是可以的,對付北方的外族入侵還是綽綽有餘。

    四、外族意願

    在宋、明時期,當時的外族政權(遼、金、夏、元、韃靼、瓦剌)的和親意願已經沒有漢唐時那麼強烈了,他們需要的更加直接,就是錢,給錢就好說,不給就打你。宋朝是一邊心裡默默鄙視著這幫外族“蠻夷”,一邊恭恭敬敬地獻上歲幣。

    當然,宋朝上下並不是一味反對和親,也曾討論過和親制度。宋真宗時期,京西轉運副使朱臺符也曾對歷史上的和親政策作過認真反思,並對和親給與了較高評價:“蠻夷猾夏,帝典所載,商、周而下,數為邊害。或振旅薄伐,或和親修好,歷代經營,斯為良策。”他透過評論和親,希望宋真宗能與遼國進一步改善關係,但是宰相李沆並不建議這麼做。宋仁宗在位時間較長,朝臣對和親的議論也比較多,既有對和親持肯定態度者,也有持批評意見者,而對現實的和親則大都極力反對。相比之下,范仲淹、司馬光等人多持肯定態度,給予和親比較高的評價。

  • 3 # 南方以南海

    什麼是和親呢,和親是指中原王朝和周邊少數民族之間為了達成某種目的而產生的一種政治聯姻。和親作為一種和平解決矛盾的政策,最開始是在漢朝的時候興起,從漢朝,唐朝到清朝,用和親來和平解決戰亂的事情很常見。

    和親作為一種兵不血刃而降服兇悍的少數民族的一種政治手段,貫穿整個華夏曆史,強盛如漢唐,都有把公主下嫁給周邊少數民族首領的慣例,但真正“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這樣一句硬氣的話,明朝卻做到了。

    剛剛在漢朝興起和親時,是因為漢初國力衰弱想要和匈奴和平解決紛爭,獲得國內太平的局面,唐朝和親是為了擴大唐朝的領土範圍,籠絡周邊的少數民族。但是,到了宋朝明朝為何不喜歡和親呢?尤其是明朝,嚴禁和親!

    1,明朝的祖訓不和親。朱元璋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口號抗擊元朝的統治,自然不願以同少數民族和親來打臉。大明之祖訓:“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明朝建立後,後代皇帝自然以此為準則,不敢輕易和親。

    2,明朝的骨氣強硬。明朝始終以“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亡”作為帝王的標準,連帝王都做到死守江山,又何談戰敗立盟約賠款,去和親。

    3,明朝初期強大的軍事能力。依據史料記載,明朝初年的軍隊數量就有200萬左右。永樂八年(1410年)二月,朱棣第一次親征漠北蒙古,統兵50萬,以後,又四次親征蒙古。

    朱棣每次親征都率領幾十萬的軍隊,可想而知,其時明朝的軍隊數量有多巨大。依據其時傳教士的記載,全部歐洲一切軍隊加起來都沒有明朝多。

    況且明朝軍隊能推翻蒙古鐵騎的戰鬥力自然不容小覷。明朝對北元以及後來的瓦剌保持了軍事上的優勢。尤其是朱棣沒事就帶著兵馬輕輕鬆鬆到貝加爾湖旁邊放馬騎射,有效震懾了敵國。

    4,明朝後期閉關鎖國政策。明朝後期國家開始進行閉關鎖國,不需要與他國交往,沒必要去和親。

    5,理學思想深入人心。明朝宋朝理學發展迅速,將婚姻的重要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這些人認為跟胡人結婚是辱及國體的事情。比如朱熹就是其中的代表。人對性的觀點也是越來越束縛,明朝基本上是繼承了宋朝的思想,甚至出現了被陌生男人牽一下手,女子自斷手臂的事情。更別說,遠嫁蒙古和親了。

    為什麼宋朝也不喜歡和親呢?

    宋朝作為一個重文輕武的朝代,其軍事能力自然達到了歷史新低,歷年戰爭敗多勝少。而所謂的文官集團又主和,但是理學思想讓官員們不願和親,寧願以賠款來換取和平,也因此宋朝成了割地賠款最頻繁的朝代。

  • 4 # 關河南望

    和親開始於漢高祖劉邦時期,那時候還沒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人們心中沒有那麼重的民族意識,覺得如果可以用公主出嫁換取兩國和平也是很不錯的選擇。而且漢唐兩朝是中國歷史上比較有名的時代,屬於開放而豪放的大國,不僅是漢人受到尊重,而且漢唐的開疆擴土行為大大的增加了漢唐的國土,也大大的增加了漢唐的人口,許多少數民族可以成為著名的將領,觀念沒有那麼狹窄是一,還有就是當時漢唐初立,他們主要的敵人就是北方的遊牧民族,為了積蓄國力,所以以女子和親也是下策,而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正統思想穩固,民族偏見加重,人們認為和夷狄結親是件自降身份的事。到了宋朝這種思想更嚴重了,認為和親兼職就是奇恥大辱,寧可打仗也不要和親。而且宋朝屬於中國歷史上最有錢的時代,大可以用錢和歲幣解決問題,所以女人和親就不再重要了。

    宋朝的經濟遠遠領先於周邊國家,開封也是出了名的國際大都市,稱得上是實力雄厚。即便有時候要出歲貢,那也只是九牛一毛,根本不用和親這種不光彩的手段。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堅決不用人,國庫充足的宋朝寧可花錢也不想和外族結親,到了明朝,就出現了更為強硬的一幕,和親,不會的。。

  • 5 # 我是趙帥鍋

    從冠冕堂皇的角度來說,漢朝到唐朝喜歡和親,而宋朝明朝卻少有和親,是因為宋明兩朝的皇帝更有骨氣,尤其是大明皇帝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當然,也有人是說是因為隨著程朱理學的興起,宋朝以後的人更講究氣節和麵子,所以不願意乾和親這種事情。

    但其實呢?真正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所面臨對手的漢化程度不同而已。在秦朝、漢朝,直到唐朝,雖然不斷面臨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但是,他們所面臨的這些遊牧民族,比如匈奴、烏桓、突厥等,都還處於一個鬆散的遊牧部落聯盟之中,並沒有建立真正意義上的中央政權。

    換句話說,這些遊牧民族還沒有漢化,也不適應農耕文明,他們對於中原這片廣闊的耕地,並沒有太大需求。 甚至而言,他們反而會覺得中原這片耕地,更本就不適合他們放牧。

    在這種背景下,他們侵犯中原王朝,並不是想入主中原,建立一箇中央集權式的封建王朝,而是為掠奪更多的財富,也就是所謂的錢財和物資,所以他們往往越過長城搶劫一番後就會撤走,並不會留在中原。

    也正因為此,中原王朝和北方遊牧民族並不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所以和親政策才能夠多次出現。因為,所謂和親政策,無外乎就是給中原王朝給遊牧民族送上一大筆錢,只不過因為是和親,這個錢就相當於是公主出嫁時所帶的嫁妝,這比單純的送錢要有面子太多。

    對於遊牧民族來說,他們侵略中原王朝,所需要的無外乎就是錢財,現在透過和親,他們可以定期收到他們想要的錢財,何樂而不為?而對於中原王朝來說,透過和親給遊牧民族送上一筆錢,實在要比和他與遊牧民族作戰划算太多。

    因為,除非中原王朝能確保把遊牧民族打死打殘,否則他們天天在你的邊境線上死纏爛打,肯定會讓中原王朝叫苦不迭。因為,把幾十萬大軍常備於邊疆,與遊牧民族曠日持久的的游擊戰,其花費之大,是中原王朝通常不願意承擔的。

    在這種背景下,漢朝、唐朝等自然願意以和親這種最小的代價來結束雙方的戰爭。

    但是,等到宋朝時,它所面臨的北方遊牧民族,比如契丹、女真、蒙古、後金等,都已經開始全面漢化,他們已經能夠適應中原的農耕文明,他們所建立的政權,也不再是鬆散的部落聯盟,而是和中原王朝類似的中央集權式國家。甚至而言,這些遊牧民族除了生活習慣和語音和漢人不太一樣之外,其他方面已經沒有多大區別。

    在這種背景下,他們侵犯中原王朝,就不再是為了區區錢財,而是想要入主中原,取中原王朝而代之,所以中原王朝和這些遊牧民族之間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他們之間往往就是你死我活,不可能透過和親來化解,只能透過鐵與血的戰爭來解決。

    最後,除非雙方打成平手,誰也滅不了誰,大家才會坐在一起進行和談,否則只能是你死我活,這也是為什麼宋朝明朝很少出現和親的現象。

  • 6 # 五酒煮史

    和親歷來被許多人看做屈辱的象徵,但是中國歷史上卻有一個奇怪的現象,被稱為絕頂盛世的漢唐兩代有著大量和親記錄,而相對孱弱的宋明卻堅持不和親,這是為什麼呢?世事存在必有其因由,兩國邦交也必然遵從趨利避害的規律。和親作為中國古代的邦交活動之一,自然也要符合這一政治規律。換言之,和親是帶有明顯政治目的的聯姻

    我們不妨從利害關係的角度分析一下,促成這種現象的原因究竟有哪些。

    以漢人王朝的“利害”分析

    漢唐時期

    漢朝的和親,不論和親物件是哪一國,其目標所指大都為匈奴。

    漢武帝以前,漢朝的國力軍力都相對弱小,和親多為了平息事態,以為養精蓄銳爭取足夠的時間。漢武帝以後,其和親政策則帶有比較明顯的進攻性,均以分化瓦解匈奴為主要目標。

    公元前101年,解憂公主由長安啟程西行,和親烏孫。烏孫比起漢朝是個彈丸小國,但它卻是分化瓦解匈奴勢力這個鏈條上的重要一環。

    漢武帝在針對匈奴的戰爭中,對待匈奴長期處於攻勢,對依附於匈奴的西域小國,則採取了成本相對划算的打拉結合。解憂公主和親烏孫,正是“拉”烏孫站隊。

    公元前71年,漢朝五路大軍進攻匈奴,在解憂公主的斡旋下,烏孫也派出五萬人由西方進攻匈奴,此戰烏孫軍由西路大敗匈奴人,俘虜三萬九千餘,繳獲牛馬羊共計七十餘萬。

    在解憂公主的小心經營下,漢朝和親烏孫,分化瓦解匈奴勢力,羈縻西域諸國的目標初見成效。

    在漢元帝以前,漢朝多用宗親劉氏女冒充公主進行和親,直到匈奴呼韓邪單于向漢朝求娶公主,漢朝卻用一個普通的宮女來冒充公主,而身為匈奴大單于的呼韓邪卻欣然接受了,他不知道漢朝人在私底下搞的手段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呼韓邪有呼韓邪的苦衷。當時的匈奴早就今非昔比,與漢朝常年大戰,匈奴人消耗了太多的元氣。呼韓邪剛剛繼任時,內憂外患,部眾接連叛亂,包括親兄弟郅支都背叛了他。

    萬不得已之下,呼韓邪只得放低姿態,藉助漢朝的勢力穩固自己在匈奴的地位。這就是漢元帝為什麼有底氣用一個宮女來搪塞匈奴大單于。

    這個宮女被後世稱為王昭君。

    漢朝以王昭君和親匈奴,其政治目的就是徹底分裂匈奴。公元前36年,陳湯率漢軍在西域圍殺郅支單于,更留下了讓當今無數人聞之熱血沸騰的一句話。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可見,漢朝的和親,政治目的明確,其“利害”的關鍵之處就在於分化瓦解乃至消滅匈奴,以徹底解除漢朝西部、北部邊患。

    歷史證明,由漢武帝時期開始,用以軍事為主,外交為輔,這種雙管齊下的手段針對匈奴是正確的。經兩漢數百年時間,曾經驕橫不可一世的匈奴終於匍匐在了漢朝的腳下。

    相比較漢朝的和親,唐朝的和親在攻掠敵國的基礎上則多了幾分守勢。其中以唐太宗時期的文成公主入藏為典型。唐朝在消滅突厥汗國以後,來自青藏高原的吐蕃漸漸崛起,並逐漸威脅唐帝國的腹地。

    與其說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向唐朝求娶公主,倒不如稱之為逼娶更為妥帖。公元638年,松贊干布率軍擊破諸多唐朝屬國,直逼隴右。隴右乃關中腹心之地,唐太宗派遣侯君集、執失思力等四將率軍迎戰,在松州擊敗吐蕃軍。

    松贊干布迫於唐軍壓力,怕吐蕃國內形勢不穩定,決定撤兵。

    “松州之戰”結束後,唐太宗並沒有對吐蕃進一步報復,而是以宗室女為公主入藏和親,草草了事。

    此時,唐太宗並未對吐蕃的崛起報以過多關注,其更在意的是北方漸漸興起的薛延陀部以及東北方的高句麗。和親吐蕃,則可以讓唐軍騰出手來對付這兩個更難纏的敵人。

    綜上所述,漢唐的和親政策,更多是對敵國使用軍事手段的一種補充。

    宋明時期

    宋明時期有一個重要的時代背景,即程朱理學發端於北宋,興盛於南宋,中華與夷狄在文化上的區分也日漸溝壑分明,而且兩宋又是文盛武衰,以文馭武的朝代,由此滋生的文化優越感一發不可收拾,到明清時期發展到極致,天朝上國再不是簡單意義上以武力稱霸的帝國。

    程朱理學重視倫理道德,在這個背景下,和親於主流士大夫眼中,便是

    “中國結婚夷狄”,

    等同

    “自取其辱”。

    軍事失敗滋生的自卑,更加強了這種文化優越感產生的對“夷狄”之鄙視。

    北宋時期軍事實力對比漢唐十分孱弱,在北部邊境屢次大敗於契丹,甚至一度被契丹人逼著簽訂城下之盟,年年用錢買平安。西北方党項人叛亂,宋軍仍舊屢戰屢敗,同樣要用錢來買平安,甚至自欺欺人的稱呼這種等同於“納貢”的行為為“歲賜”。

    種種失敗的遭遇,深深刺激了文化優越感深重計程車大夫們,誰如果提“結婚夷狄”這種違背倫理道德的事,誰就會被上綱上線,群起攻之。

    尤其在金國滅宋以後,徽宗、欽宗以及數千宗室被擄走,大量的嬪妃、公主以及宗室女成為金人予取予奪的玩物。

    這些毫無反抗能力又飽受凌辱的女人們為那些在南方苟且偷生計程車大夫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恥辱,殷鑑如此,他們痛定思痛,一邊以程朱理學做工具來維護道統,一邊又將倫理綱常抬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強調守節、殉節。

    到明朝以後,綱常倫理已經發展到極其變態的地步。甚至有大家閨秀不小心看見了陌生男子小解,便當夜自盡全節的情形。更有甚者,某良家女因手臂無意間碰觸了陌生男子,當即回家用刀剁掉了這隻手,以全貞節之名。

    道德觀念發展到這種程度,民間女子尚且如此,讓金枝玉葉,尊貴無比的宗室之女去侍奉那些腥羶的夷狄,不就成了痴人說夢嗎?

    誰再提出和親,那必然會成為眾矢之的,遭受萬人唾棄。

    除了理學的道德綁架,明朝實行不和親政策還因為有著沉重的歷史包袱。

    遠的有北宋滅亡,二帝受辱;近的則是蒙古南侵,漢人王朝徹底滅絕。且蒙古人不同於後來的滿清,他們不以儒家為道統,甚至將漢人劃到了最低劣的一等,漢人的生命還不如一頭驢子。

    當朱元璋重新恢復漢人王朝的統治以後,華夷早就勢同水火,倒行逆施上百年的夷狄必然會遭到無情的清算,試問又怎麼會送公主去討好那些毀了道統,毀了漢人所有尊嚴的夷狄呢?

    以胡人的“利害”分析

    烏孫和匈奴的無奈

    小國在大國的夾縫中生存艱難,身為“西域大國”的烏孫飽嘗了這種無奈,為了使得自身在漢匈之間擁有足夠的迴旋餘地,和親自然就成了上上之選。

    精明的烏孫國昆莫為了兩不得罪,一面求娶匈奴公主,一面又向漢朝提出和親。但凡漢匈間有大事發生,自然兩位公主斡旋甚至鬥爭,昆莫只須靜觀其變,做一個最有利於自己的選擇。

    可惜往往事與願違,與漢匈和親三十年後,兩位公主各自都為昆莫生下了王子,國內也逐漸形成了圍攏在兩位公主身邊的兩股勢力。

    昆莫泥靡被殺後,烏孫國就此分裂,漢朝公主之子為大昆莫,匈奴公主之子為小昆莫。

    到了漢朝中後期,曾經叱吒草原,橫掃西域的匈奴人也品嚐到了這種無奈,他們再無法將和親簡單的當成證明自身強大的工具。漢人公主,以及公主背後強大的漢朝成了匈奴大單于可以依賴和利用的工具,出於此種轉變,和親的政治目的轉為維護和鞏固自身的統治地位。

    以漢元帝時期的呼韓邪單于為代表,匈奴大單于向漢朝皇帝稱臣,並藉助漢軍的力量消滅掉草原上的異己。呼韓邪的親兄弟,同時也是背叛者的郅支單于被大將陳湯率漢軍斬殺於西域。

    呼韓邪雖然保住了大單于的地位,可利用漢朝也付出了前所未有的代價,匈奴從此失去了草原霸主的地位,不再為諸小國畏懼。

    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的不屑。

    漢人王朝到了北宋時期早已經失去了先人們的勇武彪悍,宋太宗高粱河慘敗後得了恐遼的心病,大宋計程車卒們同樣談遼色變。

    宋朝的尷尬還不止於此,昔日臣服的党項人叛亂建國,宋軍在數十年的攻防交戰中屢屢敗北,丟盡顏面。契丹人於這樣的對手也漸漸失去了敬畏之心,武力恫嚇,敲詐勒索宋朝就成了慣常發生的事情。

    遼興宗親政後,一面重兵壓境,一面派遣使者前往北宋商議割地、賠款、和親事宜。以富弼為首的大臣們言辭拒絕了和親的要求,畢竟不能以“中國結婚夷狄”來“自取其辱”。

    事實上,和親不過是遼興宗談判的添頭,宋國公主對他誘惑又怎麼能與土地和金錢相比呢?

    當然,對於宋朝君臣而言,割地這種事與和親一樣,也是萬萬不能的,唯一能做文章的只剩下賠款。在當時,這叫做“歲幣”。

    經過反覆的談判,“歲幣”在澶淵之盟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十萬兩銀,十萬匹絹。

    而且,宋朝在輸送“歲幣”的官方形式上,被迫由“贈”轉為“納”。在遼國的史書當中,“納”甚至被記載為“貢”,遼興宗實現了自己的上國大夢。

    不論如何,這已經等同於宋朝君臣委婉的承認了以小事大之事實。

    來自於遼興宗的羞辱,宋仁宗無能為力,宋軍的表現實在太過糟糕,打不過西夏,更打不過契丹人,只得委曲求全。

    由此再看所謂和親,契丹人壓根就看不上宋朝的公主,哪怕宋仁宗送了貨真價實的公主過去,也無法滿足遼興宗的胃口,又何必自取其辱呢……

    金滅宋以後,大量的宋朝妃嬪、公主被擄北上,充入了以“浣衣局”命名的官妓院。這些昔日高高在上的貴婦們,成了女真人恣意凌辱把玩的玩物。

    即便尊貴的未嫁公主,大多也只送給了將軍或權臣充當小妾。況且,南宋皇帝為了苟且偷生,已經向金帝稱臣,還得牢牢記著,子子孫孫都要謹守臣節。

    如此窩囊帝國的公主,即便趙構送到金人皇宮中,恐怕也不會得到重視,也許連妃嬪的位置都未必能得到吧。

    公元1449年,蒙古也先太師以明朝消減賞賜之物,以及拒絕求娶明朝公主為藉口,兵分四路,南下攻明。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下御駕親征,結果二十萬明軍精銳幾乎覆滅,英宗本人也成為了蒙古人的俘虜,泱泱大明吞下了立國以來頭等奇恥大辱。

    這只是浩瀚明代歷史中的一個小插曲,而明朝公主存在的理由,也僅僅是作為開戰藉口,僅此而已。

    可見,在國力相對孱弱的宋明時期,不和親除了宋明朝廷的堅持之外,還有另一個漢人不願意承認的理由,那就是宋明的公主在北方草原沒有市場,不被需要。

    總結

    透過漢唐時期的例證,我們不能簡單的,將和親僅僅看做被迫屈辱求和,這是跳出歷史大背景看待問題。換個角度,漢朝解憂公主和親烏孫數十年,一人堪抵十萬漢軍,成功牽制住匈奴人,並實現了漢朝羈縻西域的戰略。

    對這位犧牲一生幸福,遠嫁塞外的公主,我們更須報以無尚之敬意。

    再如孱弱的宋明,即便他們有和親的想法,北方草原卻不屑一顧。失去了強大母國的漢人公主只能成為酋長們敲詐勒索的籌碼,抑或開戰的藉口。

    客觀來看,武功赫赫的漢唐正是因為實施了和親這種相對具有彈性的外交政策,才使得國家戰略在軍事上如虎添翼。反觀明朝,因為種種必須的理由,失去彈性外交,往往在對外軍事上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所以,是否和親,絕對不僅僅出於統治階層的喜好或者意願,而是利害權衡之後的結果。不論這個結果是好是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樓夢》中賈府僕人眾多,為何偏偏大半夜給焦大派差,焦大是生氣亂罵還是事出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