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一隻鹹魚出牆來

    兔子在產後出現了拉稀的情況,出於對兔子的健康角度上來考慮,寵物主人就要及時的找出引起兔子拉稀的原因,並且加以應對,否則兔子越拉越稀的話,還可能會使得兔子因此出現性命之憂的。

    一、著涼感冒引起的拉稀

    在季節變化的時候,晝夜溫差是比較大的,加上兔子剛剛生產了兔寶寶,身體沒有來得及恢復過來,還是相對於比較虛弱的,而寵物主人並沒有注意給兔子做好保暖措施的話,就容易使得兔子因為著涼感冒而出現了拉稀的情況,對此,寵物主人就要及時的給兔子做好保暖的工作了,在它睡覺的地方鋪墊一些草墊、棉布,有必要時,還可以放個取暖器給兔子取暖禦寒。

    二、吃了一些不太好消化的食物

    寵物主人在給兔子餵食的過程中,往往不太注意,甚至是一些新手主人將不適合給兔子吃的食物也餵給它吃了下去,像是一些洋蔥、辣椒、生薑、大蒜或是腐敗、變質這類的食物,都是不合適給兔子吃的。寵物主人在面對這類情況引起的兔子拉稀時,首先要給它禁食12-24個小時的時間,然後再給它吃點益德一兔,最後再加以細心觀察即可。

    三、體內有比較多的寄生蟲

    另外,不僅是人類需要定期驅蟲,而兔子也是需要進行體內驅蟲的,否則一旦體內的寄生蟲過多時,會直接影響兔子的腸道環境,從而頻頻出現拉稀的現象,寵物主人甚至能在兔子的便便中看到一些白色的蟲卵或蟲體。所以,寵物主人就要帶兔子去寵物醫院,讓獸醫給兔子餵食驅蟲藥,並且養成定期給兔子驅蟲的習慣為好。

  • 2 # 我的白洋我的澱

    引起兔子拉稀的原因非常複雜,兔子拉稀多數是由於病原性微生物導致的病原性腹瀉和由於飼養管理不當引起的非病原性腹瀉。

    一.病原性腹瀉

    1.大腸桿菌病:1-3月齡的仔兔易感,此病發作起來極為迅速,一般兔兔患此病大多在48小時內死亡。個別病例未見任何症狀即突然死亡。此病的症狀為前期兔兔腹部明顯腫脹、腹瀉,不食,發燒,耳尖涼,精神沉鬱、消瘦,磨牙、流涎,四肢發涼,被毛粗亂。病初糞便稀不成形。中後期的症狀為拉鼠糞樣的糞便,兩頭尖尖,成串、外包有透明膠凍樣黏液的糞球,逐漸轉為水樣黃糞便,稍帶腥臭味,在肛門附近的被毛上粘附著粘液或黃棕色水樣稀糞。此病為大腸桿菌導致,一般有經驗的可以注射兔腸克,如不會注射,可用兔腸舒或腸舒清飲水。預防:仔兔斷奶後飼料更換要逐漸更換。治療:選用兔腸克皮下注射,症狀較輕的兔腸舒飲水或拌料,連用3-5天;

       2.魏氏梭菌病:各個年齡階段的兔均可發病,冬春季多發。兔兔患此病前期為精神沉鬱,不食,喝水增加,排臭氣,糞便稀薄如水(可能混有泡沫樣的粘液或血液),褐色,有特殊腥臭味,沾汙臀部;腹部急劇膨脹,輕搖兔兔身體可聽到“咣噹咣噹”的水聲。提起患兔,糞水即從肛門流出。患病後期,病兔可視黏膜發紺,雙耳發涼,四肢無力並嚴重脫水。發病後最快的在幾小時內死亡,多數當日或次日死亡,少數病程可延至1周。預防:日糧中保持足夠的粗纖維成分,減少應激因素的發生。可用魏氏梭菌滅活疫苗每年接種2次。治療:病初用特異性高免血清2-3ml/kg,皮下或肌肉注射,連用2-3天;用兔腸克皮下注射,2次/天,連用3天。

    3.泰澤氏菌病:主要發生於20日齡-3月齡的幼兔,秋末春初多發,通常發病較急,並以嚴重的下痢、排褐色水樣便、脫水,迅速消瘦為主要特徵。個別耐過急性期的病兔表現食慾不振,生長停滯。預防:加強日常衛生防疫措施,消除各種降低機體抵抗力的應激因素。治療:兔腸克0.5ml/千克體重,皮下注射,每日一次,連用3日;兔腸舒100g兌水50L,自由飲用,連用5-7天。

    4.沙門氏菌病:主要侵害懷孕母兔和仔兔,以發生敗血症、急性死亡、腹瀉和流產為特徵,主要侵害懷孕25日齡以上的孕兔。糞便水樣、惡臭、呈灰白色或淺黃色。急性病例不顯任何症狀而突然死亡,多數病兔腹瀉、體溫升高、精神沉鬱、食慾廢絕、渴欲增加,母兔陰道內排出黏性、膿性分泌物。預防:加強飼養管理,增強母兔的抵抗力,消除引起該病的應激因素。治療:用兔腸克皮下注射,1次/天,連用3天。用兔腸舒按說明拌料,連用5天;取洗淨的大蒜充分搗爛,1份蒜加5份清水,製成20%的大蒜汁,每隻兔每次內服5ml,每日3次,連用5天,效果較好。

    5.兔輪狀病毒病:是由輪狀病毒引起的以嚴重腹瀉為特徵的仔兔的一種消化道疾病,2-6周齡多發,尤其是4-6周齡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成兔呈隱性感染。病兔體溫升高,精神不振、易昏睡,迅速脫水消瘦。主要症狀是嚴重腹瀉,排半流質或水樣稀便,呈棕色、灰白色或淺綠色,並含粘液或血液。肛門周圍及後肢被毛被糞便汙染。使用抗生素基本無效。多於下痢後2—4天死亡,死亡率可達40%。預防:該病的預防主要是依靠飼養管理,增強母兔和仔兔的抗病力,並堅持日常的衛生消毒工作。治療:此病無特效藥物,可對症應用收斂止瀉藥物,並用抗菌藥物防止繼發細菌性感染。

    6.綠膿桿菌病:各年齡階段的兔、各個季節均易發該病。病兔多表現為精神高度沉鬱、嗜睡、流淚、呼吸急促、體溫升高、排血樣糞便。預防:定期消毒,防止汙染;注射綠膿假單孢菌滅活疫苗。治療:用兔腸舒飲水或拌料;用兔腸克皮下注射,配合腸舒清拌料。

    7.兔黴菌毒素中毒:中毒兔兔常呈急性發作,出現流涎,腹瀉,糞便惡臭,混有粘液或血液。病兔出現精神沉鬱,呼吸急促,運動不靈活,或倒地不起,最後衰竭死亡。妊娠母兔常引起流產或死胎。預防:本病無特效解毒藥物。疑為中毒時應立即停止餵給發黴飼料,採用對症治療,即儘快排出已食飼料,補充體液保肝解毒。停食1天,而後改喂優質飼料和清潔飲水。急性中毒,用0.1%高錳酸鉀溶液或2%碳酸氫鈉溶液洗胃、灌腸,然後內服5%硫酸鈉溶液50毫升,同時靜脈滴注或注射5%葡萄糖氯化鈉液50~100毫升、維生素C0.5~1.0克,每天1~2次,連用l~2天。為了防止黴菌毒素中毒,應嚴格禁止飼餵發黴變質飼料。重視飼料的保管,採取必要的防止飼料黴敗的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8.兔球蟲病:斷奶至3月齡的幼兔感染最為嚴重,死亡率高。主要有兩種型別:一是腸型和混合型,以頑固性下痢、汙染肛門、死亡快為臨床特點;二是肝型,可視粘膜黃染、腹圍增大。糞便先乾硬,後水樣,或乾硬與水樣交替發生,有時帶有血液。多為急性球蟲病,預防:保持兔環境通風乾燥,定期消毒。可用兔球速殺、兔球絕殺磺胺類藥物治療。在春末夏初梅雨季節來臨之前,對幼兔用上述藥物外,還可以使用球舒特或者球舒康,連喂5-7天,用藥時應選用多種藥物交替使用,以防產生抗藥性。治療:兔球速殺飲水或者拌料,連用5-7天。

    二.非病原性腹瀉

    多為氣溫較低或飼養管理不當引起。如果是氣溫較低引起的腹瀉,可將病兔移至溫暖環境,餵給乾草或幹樹葉,不必進行治療;如果是由於飼料中的精飼料太多、粗飼料太少而引起的腹瀉,應及時增加飼料中的粗飼料比例,保持日糧中粗纖維的含量在12%左右。

    ⒈糞便溼爛、量多,呈堆狀或長條狀,帶有酸臭味。多因過食精料引起,應減少或停喂精料,增喂青粗飼料。

    ⒉糞粒變軟增大,相互粘連,呈黑色或草綠色,是因青飼料喂量過多引起,應適當減少青綠多汁飼料,增喂粗飼料。

    ⒊糞便稀薄似粥狀,是由於冬季寒風侵襲或夏季兔舍過潮或家兔吃了帶有露水、雨水、變質不潔飼料引起的,兔腸舒、腸舒清等抗菌藥物治療。此病一般口服慶大黴素即可治癒,嚴重的要同時注射兔腸克,一般治療革蘭氏陰性菌的抗生素都可使用,使用率比較高的是慶大小諾黴素。兔兔腹瀉要及時控制病情。如家中有人用的諾氟沙星可以使用,但治癒後要使用1周的乳酶生片來調節腸胃菌群,恢復兔兔的食慾。

    總之,引起腹瀉的原因很複雜,要查明原因,對症治療,均不可一發現腹瀉就大量頻繁、多品種使用抗生素,造成腸道菌群失調,不利於疾病的康復斷奶幼兔腹瀉的原因及防治 仔兔斷奶後稱為幼兔,斷奶幼兔的培育是養兔生產的基礎,也是養兔飼養管理過程中最關鍵的階段。由於斷奶幼兔生理發育不健全,抵抗外界不良環境的能力較差,給飼養管理、疾病防治帶來了極大的困難。當前,腹瀉是影響斷奶幼兔生產的主要原因,斷奶幼兔腹瀉控制得好與壞,逐漸成為衡量幼兔培育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之一,因為他直接影響斷奶幼兔曰增重和成活率,並影響整個飼養期的生長速度和飼料轉化率,最終影響到兔場經濟效益。

    此文是筆者從事多年養兔生產經驗的總結

    1、斷奶幼兔的生理特點

    仔兔物質代謝旺盛,生長快,4周齡仔兔體重為初生重的8——9倍。因此,斷奶幼兔單位體重所需養分高,對曰糧營養物質的要求也高。斷奶幼兔消化道的重量和容積較小,且發育不完全。斷奶前乳糖酶的活性很高,但麥芽糖酶和蔗糖酶分泌量較少,澱粉酶分泌量也不足,斷奶前仔兔的其他酶(如胰蛋白酶、澱粉酶等)含量通常少於成熟酶體系消化酶含量,從而導致斷奶幼兔對蛋白質和澱粉的消化率較低。仔兔斷奶後由於飼料中乳糖含量的大大降低,導致乳酸產量下降,使胃內總酸度降低。同時由於飼料中的一些蛋白質及無機陽離子也會與胃酸結合,最終導致斷奶幼兔對蛋白質的消化障礙及胃腸道疾病微生物的大量繁殖,進而破壞斷奶幼兔消化道內微生物區系的平衡。另外,斷奶幼兔體溫調節能力差,易受冷熱應激的影響。

    2、斷奶幼兔發生腹瀉的原因

    (1)免疫應激因素 仔兔的免疫球蛋白是從初乳及母乳中獲得的,斷奶後的兩週內是幼兔一生中免疫水平最低的時期。由於母源抗體的終斷,本身還不產生新的抗體,對病源的抵抗力最差,因而很容易感染疾病。特別是胃腸道疾病。 疫苗注射應激:仔兔在斷奶前需要注射大腸桿菌疫苗或魏氏梭菌疫苗,斷奶後40—45曰齡注射兔瘟和巴氏桿菌疫苗。疫苗注射後,仔兔會出現精神不振,採食量減少、腹瀉等反應。

    (2)消化道機能不健全仔兔斷奶,離開母兔,此時消化系統發育不成熟,幼兔由消化母乳為主轉變為完全自己採食,仔兔的消化酶一時難以完全建立。消化酶和胃酸分泌不足,對澱粉、植物蛋白等的消化吸收弱,有益微生物群落尚未形成等因素也是造成斷奶幼兔腹瀉的重要因素。

    (3)氣候的劇烈變化斷奶階段,幼兔舍的氣溫炎熱和寒冷,特別是沒有保溫措施的兔舍,以及低溫高溼使幼兔感到更冷。大幅度降溫、寒冷的刺激導致幼兔免疫力降低,表現為大群腹瀉(膠凍樣糞便),精神萎靡,食慾不振,而發生腹瀉 (4)營養性原因由於受營養生理特點的限制,斷奶幼兔受斷奶、更換飼料等應激因素的影響,造成幼兔在斷奶後1—2d採食量下降或拒食,而2—3d後由於飢餓而大量進食,短時間內食入的大量營養物質在幼兔消化道內難以消化,造成消化遲滯。未消化的養分尤其是碳水化合物易發酵,導致胃腸道中的一些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進而導致幼兔腹瀉。斷奶幼兔只具有很低的水解曰糧蛋白質的能力,加上消化道及其他酶系發育不健全,對植物蛋白的消化能力十分有限。同時,蛋白質又是一種活性很強的抗原物質,進入消化道後,會發生區域性免疫反應而導致消化道的損傷。曰糧中蛋白質水平過高易引發幼兔腹瀉,如曰糧中粗蛋白水平超過25%將導致嚴重腹瀉,一般幼兔曰糧中粗蛋白水平不宜超過20%。曰糧中的消化能不能過高,因為斷奶幼兔的澱粉酶以及麥芽糖酶和蔗糖酶等分泌時不足,飼料中如消化能過高會導致碳水化合物在胃腸內發酵,酸敗,引起病原菌的大量繁殖而腹瀉。實驗表明,飼料中的消化能超過15MJ時,能引起幼兔嚴重腹瀉。曰糧中粗纖維的含量要適宜,在曰糧中新增優質易消化的乾草粉,對斷奶幼兔胃腸道及其他消化器官的正常發育和功能及維持正常的微生物區系,具有重要作用,適量的粗纖維可使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透過胃腸道的時間縮短,減少碳水化合物在胃腸道內的發酵時間,可有效防止腹瀉的發生。而幼兔消化粗纖維的能力沒有成年兔強,劣質、過高的纖維素會使消化道黏膜機械損傷,導致腹瀉。(如稻殼、花生殼、木屑等) 飼料發黴變質,採食冰凍飼料、露水草、脂肪氧化酸敗及各種抗營養因子(如植物凝集素、蛋白酶抑制劑等)的存在也會導致幼兔腹瀉 在幼兔飼料中隨意新增抗菌藥物,增加了病原菌的抗藥性,抗藥性的產生與增強使幼兔腸道菌群變異,趨向複雜難以控制。抗生素與細菌相互選擇,細菌不斷變異,耐藥性不斷增強,進一步增加了腹瀉發生的可能。

    (5)環境因素從母仔適應到母仔隔離,甚至窩與窩之間完全打亂,以致被分配到其他極其生疏的新圈舍,使斷奶幼兔產生極度恐慌感,極度恐慌導致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內分泌平衡出現障礙,而使免疫力下降。觀察表明,有10~30%的斷奶幼兔前12小時產生拒食,拒飲或採食、飲水量明顯下降現象,80%的幼兔需4~5d才適應新環境,完全適應需7d時間。由於環境的改變導致消化能力下降引起腹瀉的發病率比居於原圈舍高20%左右。另外,幼兔舍消毒不徹底或不定期消毒也會引起斷奶幼兔腹瀉。

    (6)疾病性因素 兔大腸桿菌病,魏氏梭菌病,沙門氏菌病以及輪狀病毒感染,均會引起幼兔的腹瀉。寄生蟲感染如球蟲的感染,也會引起幼兔腹瀉與死亡。

    3、綜合防治措施 由於導致斷奶幼兔腹瀉的因素很多,在實踐中必須綜合分析各種原因,對斷奶幼兔腹瀉的防治需要有一套全面的綜合措施 。

    (1)營養性腹瀉的防治 配製營養全面、營養素比例協調的幼兔飼料,注意維生素,礦物質的新增量。合理選擇曰糧原料及合理蛋白含量、消化能水平,應優先適量新增動物蛋白質飼料如優質魚粉,DPS(腸膜蛋白粉),乳清粉,代乳粉、膨化豆粕等優質蛋白原料,並將飼料蛋白質含量控制在合理範圍內,在配製幼兔飼料時要注意以下平衡,蛋白質、消化能、粗纖維之間的平衡;鈣和磷之間的平衡;氨基酸之間的平衡;飼料中酸鹼度的平衡;以及其他營養元素的平衡,(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當代動物科學已經證明,透過精確地平衡氨基酸的供給,飼料的粗蛋白水平可以合理地降低而動物的生產效能不但不會受到損害,反而會得到改善 在幼兔飼料中新增適量酸化劑,可緩解幼兔胃酸分泌的不足,對防治腹瀉起到重要作用,最好新增複合酸,一般新增量在0.05~0.1% 適當新增外源酶如蛋白酶,纖維素酶,萄聚酶等複合酶製劑,有助於飼糧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粗纖維的消化,減少營養性腹瀉,一般新增量為0.5%~1%。 適當新增飼用免疫增強劑,如寡核苷酸,兩歧雙歧桿菌等微生態新增劑,及中草藥免疫增強劑如黃芪多糧,靈芝多糧等,可提高機體的細胞和體液免疫能力。

    (2)應激性腹瀉防治 仔兔一般在17~20d開始補料,補料時間應當根據品種,季節的不同而作適當調整。一般來說,肉兔可在16~18d時補料,獺兔、毛兔可在18~20d時補料。炎熱的夏季可提前上籠補料;冬季由於天氣寒冷,仔兔體溫調節能力差,可適當推遲補料時間。補料使仔兔在斷奶前胃腸道等消化系統得到鍛鍊,促進相關酶的分泌,加強對飼料蛋白尤其是植物蛋白免疫耐受性,以適應斷奶後採食,是減少斷奶幼兔腹瀉的重要環節。為防止斷奶及分群應激,應逐漸斷奶,並儘量減少分群,原窩原籠,個別進行調整。保持舍內溫度和一定的溼度,避免溫度勿高勿低,夏季要注意防暑,舍溫不超過30℃,冬季注意保溫,舍溫不低於15℃,溼度保持在60%~70%之間 為降低應激帶來的副作用,可新增一些抗應激新增劑如複合多維康,兔免疫專家等。另外,斷奶幼兔應保持原飼料配方不能變,飼餵方式不能變,原窩原籠不能變。並保證充足清潔的飲水可緩解幼兔的腹瀉。

    (3)疾病性腹瀉的治療 在產前15d時對懷孕母兔注射接種大腸桿菌疫苗,魏氏梭菌疫苗等。可使仔兔獲得良好的被動兔疫抗體。仔兔25曰齡可注射大腸桿菌疫苗和魏氏梭菌疫苗。(有條件的可製作自家疫苗,效果更好)。由於病毒性腹瀉尚無特效療法,對患兔主要採取對症治療,如投服收斂止瀉劑鞣酸蛋白,硝酸鉍等藥物,使用抗生素和磺胺類藥物等防止繼發細菌性感染。對細菌引起的腹瀉,鑑於細菌耐藥性的產生,在使用抗生素藥物時應有選擇的交替使用,劑量應準確。防治斷奶幼兔腹瀉應從飼養管理、疫苗預防和藥物防治三個方面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在飼料或飲水中應新增抗球藥物如兔球速殺、球舒特、球舒康等,防止由於球蟲而引起的腹瀉抗球蟲藥物應交替使用。在飼料中新增抗菌藥物防治腹瀉時,應當注意的是,由於長期使用一種藥物,細菌容易產生耐藥性,應當合理搭配並注意輪換用藥。

    綜上所述可看出,由於斷奶幼兔發育不健全的特殊性,對內外環境較敏感,許多因素都會導致腹瀉。在防治時必須採取綜合措施,才能取得較滿意的效果。雖然導致斷奶幼兔腹瀉的因素很多,但最終都與飼養管理不當有關。因此在防治諸多措施中全面提高並規範斷奶幼兔的曰常飼養管理才最重要。

  • 3 # 我的阿陽

    產後感染,發熱,排毒!產後打一針,宮乳清和魚腥草可以預防這樣的情況發生! 現在天氣熱,細菌多,產後很容易發生這樣的情況!

  • 4 # 民權阿杜

    就在藥店或醫院開硫酸慶大黴素2毫升的,取0。2毫升打入飲水瓶或直接用最小的針管從嘴角打入兔兔嘴裡,一般一天見效。以後不要喂兔子帶露水的青草,可以常喂苜宿草。

  • 5 # 中越邊境客家6哥

    (一)快速治癒家免兔膠腹瀉

    1.兔腹瀉的發病原因與症狀

    腹瀉是免兔的常見病,幼兔最容易發生本病。病因多種多樣。原因之一是由於餵食不當,如吃了帶露水的草料,或飼料含水量過多,飼料配方突然變化,不定時,定量供應飼料或者剛斷奶的幼兔貪食引起消化不良。原因之二是由於日常管理不當,如兔舍過於寒冷或潮溼引起兔感冒,或兔仔斷奶過早,由應激反應引起腹瀉等。原因之三是兔感染了病菌、病毒或寄生蟲等引起腹瀉,如兔患大腸桿菌病、魏氏梭菌

    個病、沙門氏桿菌病、球蟲病、偽結核桿菌病、螺旋形梭菌病、輪狀病毒病或腺病毒病等。原因之四是由有毒物質及化學藥

    物刺激引起腹瀉,病兔大多表現為排出的糞便稀爛,呈糊狀或水樣,或稀呈黃色水樣,或排洩黃綠色、黑褐色、綠色稀

    便等。

    據調查,由於飼餵不當和管理不善引起兔腹瀉的現象較為多見。因此,平時不要餵給腐敗變質的飼料,陰雨天少喂青綠多汁飼料;兔籠應保持清潔乾燥,避免過冷、過溼,這樣有助於預防本病的發生。

    2.各種病因所致腹瀉的區別方法

    由於管理不善引起的腹瀉:糞便多呈糊狀或水樣,含有未消化的飼料殘渣,沒有全身症狀或全身症狀輕微。大腸桿菌引起的腹瀉:表現為劇烈水樣腹瀉,糞便呈黃色或棕色,含大量粘液,同時流涎。魏氏梭菌引起的腹瀉:突然發生劇烈水瀉,糞便呈暗紅色或黑色、黑褐色,內含氣泡,有特殊腥臭味,病兔多在發生腹瀉的當天或次日死亡。沙門氏桿菌引起的腹瀉:糞便呈暗綠色或灰白色水樣,大腸粘膜有粟粒大的淺灰白色小結節。泰澤氏病引起的腹瀉:病兔發病急,嚴重水瀉,多在發生腹瀉的當天或次日死亡,龔便呈褐色糊狀。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糞便呈水樣,無惡臭。鏈球菌引起的腹瀉:呈間歇性,以發熱和呼吸困難為主要症狀。巴氏桿菌引起的腹瀉:早期有流鼻液、歪頸、呼吸困難等症狀。球蟲病引起的腹瀉:糞便呈稀粥狀,帶有粘液和血液,顯微鏡檢查可發現大量的球蟲卵囊等。

    3、防治腹瀉經驗

    ①治療家兔腹瀉。取白礬、青黛、石膏各10克,五倍子、滑石粉各5克。混勻研成粉末,每隻病兔每次拌料添喂1克;食慾廢絕者水煎灌服,每隻病兔每次15~30毫升,每天2次。

    ②體重1.5千克以上的病兔,按每千克體重肌肉注射白酒1毫升,每天1次。第一次注射後停喂1~2餐,待腹瀉停止、有糞球時,喂些健胃藥和易消化的飼料。腹瀉初期,注射1次即見效,病情較重者需注射3~4次。對脫水者灌服生理鹽水,以補充體內水分。

    與水的比例為1:3混勻給兔灌服,每隻病兔每次2一3羹匙,每天2次,幼兔減半,連灌服5~7天。也可取大蒜搗爛擠汁灌服,成年兔每次服5克,幼兔減半,每天3次。

    ④給病兔內服磺胺脒(SG)、氯黴素,每千克體重各用410-20毫克,每天2次。對於消化不良者加用酵母、小蘇打各1片內服,每天2次;也可內服大蒜

    汁。同時在日糧中加人藥用活性炭,以吸附腸道內的水分。

    ⑤對脫水嚴重、病情惡化者,採用抗生素治療時,還須靜脈注射10%葡萄糖溶液1020毫升,或皮下注射5%葡萄糖

    氯化鈉溶液30-50毫升。

    ⑥對於吃了含水量較多的草料引起的腹瀉,可取百草霜(即農家柴火燒出的鍋底灰)10~20克,加水調成糊狀喂兔,

    每天2次。也可採些蒜苗拌青草喂兔,或者取陳皮10克切碎或煎汁灌服,連喂2-3次可治癒。

    ⑦對於吃了粗硬、難消化的草料引起的腹,可取酒麴炒黑,研成細末,按免體大小每次取5-10克拌料飼餵,每喂2-3次,連喂2~3天。

    2-3天。

    ⑨對於風寒感冒引起的腹瀉,取菊葉、大蒜苗、蔥白各50克,與青飼料混勻喂兔,每天2次,連喂2~3天。也可取白胡椒5~10粒,研成細末,大蒜搗汁加入少量百草霜,共拌入粥內喂兔,每天早、晚各1次,連喂2天。

    ⑩對於環境不良引起的腹瀉,取辣蓼30~50克,洗淨、晾乾後喂免。每天2次,連喂3天。

    (二)兔大腸桿菌病防治經驗

    1.發病原因與症狀

    兔大腸桿菌病是暴發性、高死亡率的仔兔和幼兔的腸道傳染病,由大腸桿菌引起。大腸桿菌普遍存在於兔的腸道中,為正常寄生菌群。當飼養管理不善或天氣驟變,日糧配方突變或兔患沙門氏桿菌病、魏氏梭菌病、球蟲病時,便可引發本病。病兔糞便含大量毒力強烈的大腸桿菌,汙染飼料飲水,經消化道感染健康兔。本病四季均可發生,各種年齡、性別的兔都容易感染,主要發生於初生或斷奶前後的仔兔。

    本病潛伏期4~6天。最急性病例未見任何症狀即突然死亡。急性、亞急性病例體溫低於正常值,精神沉鬱,被毛粗亂,無食慾,腹部由於腸道充滿氣體和液體而見臌脹。病初排出成串細小的、兩頭尖的糞便,外包有透明膠凍樣粘液。隨後出現黃色或棕色水樣劇烈腹瀉,肛門和後肢被毛常被液或黃色、棕色水樣稀黃粘汙,黃便排空後瓶門排出大量數凍樣粘液。病兔四肢發冷、磨牙,部分病免流口水。病免因

    脫水迅速消瘦,劇烈腹汙後酸圓縮小,很少有康復者。亞急性病免一般7-8天后死亡。

    2,預防措施

    ①加強飼養和衛生管理,定期消毒。斷奶前後更換日糧配方應逐步進行,不可突然改變。②常發生本病的兔場,可用從本場兔群中分離出的大腸桿菌製成大腸桿菌滅活疫苗進行預防注射,20-30日齡仔兔每隻肌肉注射1毫升。③斷奶前後,在日糧中新增乙醇、特靈或氯黴素等,連喂3~5天,有預防效果。

    3.治療經驗方

    發現病兔立即隔離治療,嚴格消毒用具、場地,停眼精料2-3天,同時選用下列經驗方治療病兔。

    ①每千克體重肌肉注射硫酸鏈黴素20~30毫克。每天2次,連用3-5天。

    ②每千克體重肌肉注射慶大黴素3000~4000單位。每天2次,連用3-5天。

    ④每隻病兔口服促菌生菌液(含2億活菌)2毫升。每天1次,連用3次可治癒。

    ⑤對脫水嚴重的病兔,在使用上述抗生素治療的同時,可以皮下注射或腹腔注射5%葡萄糖生理鹽水,也可以口服補液鹽(ORS),以補充體液不足。補液鹽配方:氯化鈉1.5克,葡萄糖20克。用時加40℃溫水1升,現用現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NBA真正做到名氣享譽全球的都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