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真葡萄樹
-
2 # 學歷史家
民族。
民族是在一定的歷史發展階段形成的穩定的人們共同體。一般來說,“民族在歷史淵源、生活方式、語言、文化、風俗習慣、心理素質及心理認同等方面有著共同的特徵。有的民族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宗教在起著重要的作用”。民族通常有以下幾種含義:(1)指人們歷史上形成的、處於不同社會發展階段的人們共同體,如古代民族、近代民族、現代民族;(2)指多民族國家內所有民族的統稱,如中華民族、法蘭西民族、印度民族;(3)指多民族國家的族群,如中國的漢族、蒙古族;(4)指一個地域內所有民族的統稱,如阿拉伯民族、亞洲民族;(5)指國家或指民族國家。以上是廣義的民族概念。狹義的民族概念則專指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民族。
種族。
民族屬於社會歷史範疇,種族屬於生物學範疇。克洛德·列維一施特勞斯認為:種族是指“一個或者所有由於某些基因出現頻率最高或最低而有別於他者的群體”。種族亦稱人種,是以在體質形態上具有的某些共同遺傳特徵為標誌的人們共同體,通常以膚色、頭型、眼睛等生理特徵來區分,如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一個種族可以包含眾多不同的民族。民族則以語言、宗教、心理、經濟生活等社會特徵相區分,既可以是同一種族的人組成,也可以是幾個不同種族的人組成。
從文化角度來看,中國自古就有華夷之辨。華夷之辨與民族的概念有些相似,容易被人誤解。但是中國古代的華夷之辨是一種文化認同、民族認同,並非種族的區分概念。20世紀30年代,顧頡剛等歷史學者也開始討論“中華民族是一個”的問題討論,對近代以來關於民族、種族概念影響下對中華民族的認同進行了辯駁。
近代以來,隨著西學東漸,中國掀起向西方學習的熱潮,種族的概念被引入。自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由於當時國際政治形勢的影響,國內有人認為世界政治依據種族的凝聚力來分別,歐洲強大是因為白種人強大就是因為種族凝聚力強,而其他國家被歐洲殖民侵略是因為種族凝聚力弱。當時中國因為被殖民和被侵略的程度比較深,引起了社會強烈的種族反思。為了提升種族信心,又有很多人寫文章來指出一些種族比中國還要糟糕,這實際上又客觀造成了中國種族主義的建構深度。
此外由於清代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種族觀念的傳入,被視為革命推翻清王朝的重要理論支撐。
到了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其領導人孫中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種族民族主義者,孫中山提出的“三民主義”,民族主義是重要一環,孫中山在《三民主義》書中將“漢族”描述為了一種生物學實體,他將國家人口視為種族的實力,並且把個人主義和世界主義作為民族生存有害的東西加以排斥。孫中山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革命口號,發起了種族革命的革命浪潮,後又提出了五族共和的治國綱領,把種族觀念融入了革命和建國的過程中。
-
3 # 玄門天機
文化( culture)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給它下一個嚴格和精確的定義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不少哲學家、 社會學家、 人類學家、歷史學家和語言學家一直努力, 試圖從各自學科的角度來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為止仍沒有獲得一個公認的、令人滿意的定義
一、文化的辭源學含義漢語中“文化”的詞源學含義“文化”是中國語言系統中古已有之的詞彙。“文”的本義,指各色交錯的紋理。 《易經? 繫辭下》載:“物相雜,故曰文。”《說文解字》稱:“文,錯畫也,象交叉”均指此義。在此基礎上,有若干引申義。其一,為包括語言文字內的各種象徵符號,進而具體化為文物典籍、禮樂制度。
《尚書? 序》所載伏曦畫八卦,造書契,“由是文籍生焉”,《論語? 子罕》所載孔子說“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是其例項。
其二,由倫理之說匯出彩畫、裝飾、人為修養之義,與“質” 、“實”對稱,所以《尚書 ?舜典》疏曰“經緯天地曰文”,《論語 ?雍也》稱“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其三,在前兩層意義之上,更匯出美、善、德行之義,這便是《禮記 ?樂記》所謂“禮減而進,以進為文” ,鄭玄注“文猶美也,善也”,《尚書 ?大禹謨》所謂“文命敷於四海,祗承於帝” “化”,本義為改易、生成、造化,如《莊子 ?逍遙遊》:“化而為鳥,其名曰鵬”。《易?繫辭下》:“男女構精,萬物化生” 。
《黃帝內經?素問》:“化不可代,時不可違” 。《禮記 ?中庸》:“可以贊天地之化育”等等。歸納以上諸說, “化”指事物形態或性質的改變,同時“化”又引申為教行遷善之義。“文”與“化”並聯使用,較早見之於戰國儒生編輯的《易傳?賁卦?象傳》:“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這段話裡的“文”,即從紋理之義演化而來。
日月往來交錯文飾於天,即“天文” ,亦即天道自然規律。同樣,“人文”,指人倫社會規律,即社會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縱橫交織的關係,如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構成複雜網路,具有紋理表象。這段話說,治國者須觀察天文,以明瞭時序之變化,又須觀察人文,使天下之人均能遵從文明禮儀,行為止其所當止。在這裡,“人文”與“化成天下”緊密聯絡, “以文教化”的思想已十分明確。
西漢以後,“文”與“化”方合成一個整詞,如“聖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後武力。
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說苑 ?指武》),“文化內輯,武功外悠”(《文選 ?補之詩》)。這裡的“文化”,或與天造地設的自然對舉,或與無教化的“質樸” 、“野蠻”對舉。因此,在漢語系統中,“文化”的本義就是“以文教化” ,它表示對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養,本屬精神領域之範疇。
(二) 英文中“ culture”的詞源學含義目前通行的文化一詞是外來詞的意譯,相當於英語 Culture 和德語 Kultur ,這兩個詞源於拉丁語 Cultura。拉丁語 Cultura,含有耕作、墾殖、育種之義,後來泛指農業和園藝。以農業、園藝一詞作為詞根,引申出神明祭祀、性情陶冶、品德教化。cultivate,耕田;栽培( v.)cultivation,耕作;教養( n.)cultivated,有教養的( a.)把文化當做精神、 人文,西方最早記載於 1510 年的《牛津詞典》
二、 近代以來的“文化”概念(一) 多樣化的文化定義英國學者威廉斯曾說過“文化”一詞是英語語言中最複雜的二、三個詞之一。 據說現在世界上有關文化的定義已達200多種。但比權威並系統歸納起來的定義源於《大英百科全書》引用的美國著名文化學專家克羅伯和克拉克洪的《文化:一個概念定義的考評》一書,這本書共收集了166條文化的定義(162條為英文定義),這些定義分別由世界上著名的人類學家、社會學家、心理分析學家、哲學家、化學家、生物學家、經濟學家、地理學家和政治學家所界定。在該書中,兩位學者把所收集的 162 條有關文化的定義分成七組,並在每一組定義後,予以了綜述的評判,這對理解每一組定義起到了導向作用。這七組定義分別為:描述性的定義、歷史性的定義、行為規範性的定義、心理性的定義、不完整性的定義。現將其中的 162 條英文定義中選出典型意義的定義 (以克羅伯和克拉克洪的分組為準,每組擇一)
摘錄如下:
1、泰勒(1871年)文化或文明是一個複雜的整體, 它包括知識、信仰、藝術、法律、倫理道理、風俗和作為社會成員的人透過學習獲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習慣。 (屬描述性的定義)
2、帕克和伯吉斯( 1921 年)一個群體的文化是指這一群體所生活的社會遺傳結構的總和,而這些社會遺傳結構又因這一群體人特定的歷史生活和種族特點而獲得其社會意義。(屬歷史性的定義)
3、威斯勒( 1929年)某個社會或部落所遵循的生活方式被稱作文化,它包括所有標準化的社會傳統行為。 部落文化是該部落的人所遵循的共同信仰和傳統行為的總和。 (屬行為規範性的定義)
4、斯莫爾( 1905 年)“文化”是指某一特定時期的人們為試圖達到他們的目的而使用的技術、機械、智力和精神才能的總和。 “文化”包括人類為達到個人或社會目的所採用的方法手段。 (屬心理性的定義)
5、威利( 1929 年)文化是一個反應行為的相互關聯和相互依賴的習慣模式系統。(屬結構性的定義)
6、亨廷頓( 1945 年)我們所說的文化是指人類生產或創造的,而後傳給其他人,特別是傳給下一代人的每一件物品、習慣、觀念、制度、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 (屬遺傳性的定義)
7、薩皮爾( 1921年)文化可以定義為是一個社會所做、所思的事情。(屬不完整性的定義) 。最後,克羅伯和克拉克洪對文化下了一個綜合定義: 文化存在於各種內隱的和外顯的模式之中, 藉助符號的運用得以學習和傳播, 並構成人類群體的特殊成就, 這些成就包括他們製造物品的各種具體式樣,文化的基本要素是傳統 (通過歷史衍生和由選擇得到的)思想觀念和價值, 其中尤以價值觀最為重要。 這一文化定義為現代西方許多學者所接收。
(二)狹義文化視野與廣義文化視野按文化學的定義目前通常使用的文化含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1、狹義文化概念 (作為觀念形態的文化 ) E·B·Tylor([英]愛德華·泰勒):人類脫離蠻荒的社會,逐漸轉向有思想、智慧的人,並締結相應的政治制度, “就其廣泛的人種學意義而言,文化或文明是一個複雜的整體,它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與習慣。”(《原始文化》,1871)提出了狹義文化的早期經典學說,即文化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任何人作為一名社會成員而獲得的能力和習慣在內的複雜整體。
2、廣義文化概念 (作為人類生活方式的文化 ) C·Kluckhohn([美]C·克拉克洪):“文化是一種淵源於歷史的生活結構體系,這種體系往往為集團的成員所共有” ,它包括這一集團的“語言、傳統、習慣和制度,包括有激勵作用的思想、信仰和價值,以及它們在物質工具和製造物中的體現。 ”胡適:“文化是一種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 ”(《我們對西洋文的態度》)梁啟超《中國文化史目錄》 包括朝代、 種族、政制、法律、軍政教育、交通、飲食、宅居等 28 篇。實際上成為一部中國大通史 。
3、狹義文化視野與廣義文化視野的根本區別狹義文化視野(“小文化”):作為觀念形態的文化。排除人類社會—歷史生活中關於物質創造活動及其結果的部分, 專注於精神創造活動及其結果。實際上是把文化視為與政治、 經濟相區別的實體範疇。廣義文化視野(“大文化”):與自然相區別的人類活動與創造。著眼於人類與一般動物、 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本質區別, 著眼於人卓立於自然的獨特生活方式。 實際上是把文化視為一切社會現象的實質屬性。
4、廣義文化視野下的文化結構馬林諾夫斯基( B·Malinnowski) 將文化結構分解為物質、社組織、精神生活三個層次,提出了著名的“文化三因子說” :“社會因子介於物質和精神因子之間” ,“是瞭解文化的全盤關係的總關鍵” ;“精神因子針對物質和社會因子而言, 乃是二者的上層結構, 所以也是文化的核心”。(《文化論》,費孝通譯本)錢穆:文化即人生。文化結構可以從人生角度分為三個階層:物質的—社會的—精神的。 (《文化學大義》)龐樸:文化結構可以分為三個層面:物質的—制度的—心理的其中“文化的物質層面是最表層的;而審美趣味、價值觀念、道德規範、宗教信念、思維方式等,屬於最深層;介乎兩者之間的是種種制度和理論體系。 ”(《要研究“文化”的三個層次》 ,《光明日報》1986-01-07)從廣義文化視野上看社會結構(層次、領域) ,可以分為“物質(經濟)文化”、“制度(政治)文化”與精神(觀念)文化。如果用“文明”加以概括,即“物質文明” 、“制度(政治)文明”與“精神文明”。
(三)文化的本質特徵1、超自然性和超個體性純自然物與自然現象不屬於人類文化範疇。 只有將自然加工改造成物質和精神產品, 打上人類心智的印記, 才能成為有別於自然物的文化成果。
2、普遍性、永恆性、時代性和民族性在人類活動所有的時間、空間內都有文化存在,是貫穿時空、普遍地永恆地存在的東西。任何文化都是一定的民族所具有的文化。 同一個民族的人們, 由於共同的生活環境、生存條件,有了共同的文字和語言,形成了一些共同的心理狀態,在如何處理人和人、人和集體、人和自己的關係上形成了一系列的共識。這些東西加在一起就成為文化的民族性。文化也是時代的產物, 會打上時代的烙印。同一個民族在不同時期評價事物的標準可能有很大的不同, 即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年代也可能有不同的審美趣味、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生活方式。
3、繼承性、變異性文化的穩定是相對的,任何文化都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變異。
(四)文化的功能人類由於共同生活的需要才創造出文化,文化在它所涵蓋的範圍內和不同的層面發揮著主要的功能和作用:(1)整合。文化的整合功能是指它對於協調群體成員的行動所發揮的作用。社會群體中不同的成員都是獨特的行動者, 他們基於自己的需要、 根據對情景的判斷和理解採取行動。 文化是他們之間溝通的中介, 如果他們能夠共享文化, 那麼他們就能夠有效地通,消除隔閡、促成合作。
(2)導向。文化的導向功能是指文化可以為人們的行動提供方向和可供選擇的方式。 透過共享文化, 行動者可以知道自己的何種行為在對方看來是適宜的、 可以引起積極迴應的, 並傾向於選擇有效的行動,這就是文化對行為的導向作用。
(3)維持秩序。文化是人們以往共同生活經驗的積累,是人們透過比較和選擇認為是合理並被普遍接受的東西。 某種文化的形成和確立,就意味著某種價值觀和行為規範的被認可和被遵從, 這也意味著某種秩序的形成。 而且只要這種文化在起作用, 那麼由這種文化所確立的社會秩序就會被維持下去, 這就是文化維持社秩序的功能。
(4)思想傳續。從世代的角度看,如果文化能向新的世代流傳,即下一代也認同、 共享上一代的文化,那麼,文化就有了思想傳續功能,即把上一輩的思想傳承到下一代。三、文化與臨近學科的關係為了更清楚文化的定義,下面從文化與文明、哲學、宗教以及與歷史的近鄰關係,試著為文化做一個外形的界定。
(一)文化與文明
1、從內容上看,文化是人類征服自然、社會及人類自身的活動、過程、成果等多方面內容的總和, 而文明則主要是指文化成果中的精華部分。文化的內涵比文明要豐富的多,文化的概念要涵蓋文明。
2、從時間上看,文化存在於人類生存的始終,文明則是人類文化發展的一定階段的產物。
3、從表現形態上看,文化是動態的漸進的不間斷的發展過程,文明則是相對穩定的靜態的跳躍式發展過程。
4、文化多指群體意識,即人群中普遍具有的是非標準、審美取向、價值觀念,如中華文化,茶文化;文明則多指群體成就, 即人類的某一可以用文化、 血源或地域來界定的群體,在一定時期內的社會實踐所創造的政治、經濟、文化及軍事等方面的成就,具體表現如典章制度、經濟政治措施與成果、學術思想、軍事勝利等,如伊拉克的兩河文明、河姆渡文明。
5、文化是中性概念,文明是褒義概念。人類征服自然和社會過程中化物化人的活動、 過程和結果是一種客觀存在, 其中既包括優秀成果,也有糟粕,既有有益於人類的內容,也有不利於人類的因素,但它們都是文化。 文明則和某種價值觀相聯絡, 是指文化的積極成果和進步方面,作為一種價值判斷,是一個褒義概念。
6、文明與文化的關係:文化常指觀念,是文明的基礎,文明文化的物質及精神方面的表現,常指受文化支配下所產生的實踐成果,文化概念涵蓋文明;但非所有的文化都能結出文明之果,而任何文明都有文化的背景和基礎。 文化可以決定文明的命運, 文明的程度可以影響文化的改變。
(二)文化與哲學二者首先是母子概念的關係。文化包括哲學、科學、宗教、藝術等等。哲學又與其他學科不同,它是人類思維的科學,是關於思維經驗、思維方式、思維理論的思考,是方法論,是人類所有文化成果的最高概括。 它思考的物件是人類與自然、 社會以及自身的最根本的問題,諸如宇宙本體、世界生成、社會發展、人類命運、人生價值、生理想等。顯而易見,哲學是文化的核心與靈魂,是最深層的文化,它對文化的發展有指導作用, 是文化發展的最高形態, 可以代表文化發展的水平。
(三)文化與歷史文化是人類歷史活動的重要內容, 甚至是全部內容, 而歷史是人類活動的全部過程以及相關記錄。這樣說來, 雖然從廣義的文化學科分類看,歷史是文化的一個分支, 但從內容方面論, 歷史就是文化史,就是文化發展的歷史(而且從狹義文化概念講,文化又是歷史中一支)。以德國史學家奧斯瓦爾多 ?斯賓格勒與英國學者阿諾德 ?約?湯因比為首的“文化形態學”理論由此形成。斯賓格勒在《西方之衰落》中講“文化是通貫於過去與未來的世界歷史的基本現象” ,“世界歷就是各種文化的集體傳記。 ”而湯因比發展了斯賓格勒的文化形態學理論,認為世界歷史表現為文化發展史, 研究歷史的線索主要就是從研究不同形態的文化史入手。 國內學者梁漱溟受這種思潮影響, 192年在《東西文化及其哲學》 提出了人類自古及今存在三種文化型別的理論:向前看的希臘羅馬文化,回頭看的印度文化,與持中調和的中國文化。確實,歷史與文化聯絡密切、滲透極多。從廣義文化講,歷史文化多有等同。從狹義文化講,文化是歷史中的文化。文化是構成歷史的重要內容,是歷史的智慧積澱,是歷史的精神生命,使歷史的原動力。人類是在不斷創造新文化的過程中推進歷史的。
(四)文化與宗教宗教是人類精神需求的反映, 它是人類透過直覺獲得對超越性物件的體悟進而形成自己的信仰與崇拜, 是人類精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基督徒的湯因比與作為佛教徒的池田大作都一再強調 “宗教是文明的源泉、創造性的原動力” (《展望 21 世紀——湯因比與池田大作對話》 P368,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1985)。馬克斯 ?韋伯也肯定世界性的宗教與世界主要文明是緊密結合的, 比如說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以及儒教與他們的文明就密不可分。 正因為如此, 宗教是文化的核心內容之一。
四、 近代以來文化論爭(一)近代文化論爭
1、“中體西用”的提出與洋務運動前後的文化論戰。
2、五四新文化運動前後的文化論戰。
3、20 世紀 30 年代中期“本位派”與“西化派”的論戰“中國本位文化建設論爭” :1934 年 4 月 16 號陳立夫在南京市政府擴大紀念週會上發表《文化建設之前夜》的演講,提出中國文化建問題,同年成立“中華文化建設協會” 並創辦《文化建設》月刊。1935年 1 月,王新民、 何炳松、武 堉幹、孫寒冰、黃文山、陶希聖、章益、陳高傭、樊仲雲、薩孟武等十教授聯名在《文化建設》月刊發表《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宣言》 ,針對“復古派”與 “西化派”(尤其是“全盤西化派”),提出所謂“中國本位文化建設理論”,由此引發辯論
1982年 12 月《中國文化》編委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人類文化與科學發展史》 編委會在上海復旦大學召開中國文化研究座談會。深層原因:對“文革” 、傳統文化的反思;對異質文化的迴應。
(1)文化學理論;
(2)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
(3)中、西方文化對比;
(4)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核心:重估傳統文化,探討中國文化的出路。
3、二十世紀 80 年代以來“文化熱”的特點與缺欠特點:
(1)現實性
( 2)廣泛性
( 3)世界性缺欠:
(1)目的性過強;
(2)態度非理性;
(3)方法不成熟
4、近年文化研究的趨勢
(1)激進主義悄然退卻,保守主義款款登臺。甘陽:“90 年代以來中國思想的一個基本軌跡,大體上是從 80年代末開始的激進主義思潮出發, 日益走向保守主義甚至極端保守主義。”(《自由主義:貴族的還是平民的》 )
(2)具體的實證研究取代宏觀的理論闡述, “思想家淡出,學問家突顯”。
(3)文化研究已經成為學術研究的新領域。
-
4 # 光輝歲月850198019812
地球上把人從膚色上分成四種人,即:黃白黑和棕色,是由人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所形成的。主要是由氣候,水土和本地的飲食資源選成的。
生活在熱帶和風沙大的地方的人面板是黑的,比如非洲,非洲人受了氣候,水土和飲食三個方面的影響,主要是暴曬和水土的影響導制面板呈黑色。
當然到後來經過一代一代的繁衍,就成了基因加氣候,基因佔了大成份了。
在比如中國,生活在高原地帶的,風沙較大區域的人面板較黑,雖然屬黃色人種,但面板是黑的,這主要是受氣候的影響了。再比如在室內上班的人比室外上班的人面板較白,所以氣侯和飲食能影響人的面板。再比如經常抽菸的人比沒吸菸的人面板黑一點,這就是飲食也可以影響人的面板!
-
5 # cuiyinglian
種族就是膚色,分五種黃白黑。前三種接近,後兩種淺意,不知對否?,歷史就是起源,和他們各自生活的習俗的決定。
-
6 # 醉哪吒
種族,主要從「膚色長相」來鑑別;文化,主要從「語言風俗」來辨別。
在交通不方便的古代,種族、民族觀念很流行。但是現代嘛,交通很便捷,種族正在融合、文化正在統一。
而且,2003年,人類基因組序列,測序完畢,我們知道了,原來,全地球所有的現代人,都是同一個祖宗繁衍的,只是環境生態不同,導致膚色不同、長相不同、語言不同、風俗不同。
回覆列表
對種族的定義,相當於對藏獒與金毛、薩摩耶、博美、京巴……的定義,他們之間的區別就相當於對品種的定義不同。
對文化的定義,相當於對伊斯蘭教徒、基督徒、佛教徒……或信仰老天爺、媽祖……信仰科學、信仰馬克思主義、信仰真理真相自然法則……信仰學習人生……乃至信仰民以食為天、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甚至信仰難得糊塗……等的定義,他們之間的區別就相當於對我是什麼我是誰我生命意義的定義不同。
在人類歷史上,對人的定義,是從以血緣、家族、種族不同來開始定義的,逐步走向以名義上文化信仰不同來定義,最終走向以建立共同信念信仰來定義的。
也就是真正的人,就是以建立學習型組織為目的,以明心見性自覺覺他、共同看到真理真相自然法則、建立踐行符合真理真相自然法則的共同信念信仰價值觀和共同心智目標願景為目標,以實現天下一心世界大同為願景來定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