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長平之戰坑殺40萬趙軍,那麼趙軍加上戰死的和外圍接應的,怎麼也得50萬人。同樣秦軍也得有50萬以上。戰國時期,趙國僅有300萬到400萬人口,能出動50萬大軍嗎?50萬大軍的糧草還需要多少人去保證?
8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2556695096

    居歷史記載,雙方兵力確實有百萬左右。白起也打破了孫子兵法的十則圍之,用40多萬人把50多萬人圍困了。為了消滅趙國的有生力量進行了坑殺!

  • 2 # 冷兵器研究所

    爆發於公元前262年的長平之戰,是中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滅戰。在白起被作為殺手鐧,投入戰場之前,趙軍雖然難以抵抗秦軍的猛攻,初戰即喪失了幾座壁壘和一些軍力,但在戰國四大名將中的老將廉頗築壘固守、豎壁不出的防禦戰略下,逐漸穩住了陣腳。到公元前260年時,秦軍面對廉頗的固守束手無策,只好與趙軍對壘,雙方在長平陷入了相持狀態。當時秦壘壁和趙壘壁的建築規模非常之大,都超過百里,合計約有兩百七十里長。

    這些壘壁上就算五米擺一個人也得兩萬七千人了。

    可見這次雙方確實投入了巨大的兵力。

    不過兵力真巨大到了百萬人級別了嗎?

    ▲影視劇中白起

    其實大家更多都是關注長平之戰的結果了。“至九月,……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武安君……乃挾詐而盡阬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

    反而忽略了長平之戰前期的一些記載“趙軍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斬趙裨將茄。六月,陷趙軍,取二鄣四尉。七月,趙軍築壘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壘,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壘壁。”

    ▲影視劇中的廉頗

    也就是一開始的廉頗指揮階段(四月到七月),趙軍損失了六個尉。

    其實這才是最能體現趙軍兵力的記載,因為你要說部隊數量,而不談編制,那就是耍流氓。

    根據秦簡和其他考古證據,這裡的尉是縣尉,六個尉統帥的兵力也相當於六個縣的兵力。

    出土的嶽麓秦簡的《數》篇中,有一道關於士兵復員的算術題,"凡三鄉,其一鄉卒千人,一鄉七百人,一鄉五百人,今上歸千人,欲以人數衰之,問幾可歸幾可?"

    戰國時,秦國鄉在縣之下,一般縣負責徵兵。而類似萬戶縣的那種大縣,也就是管了三個鄉。所以這兩千兩百人差不多一個縣所徵發的兵力。而當時一個縣一般在5000–10000戶左右,能徵調2200人,說明縣裡的人口在20000–50000人左右。

    ▲長平之戰前的形勢

    戰國時代生產力彼此差不多,趙國一個縣也就是差不多這些兵力。

    所以要想知道雙方能動員的兵力,查雙方有多少個縣就可以了。

    秦昭王二十六年的秦國,可以考證的郡縣大致有:內史(首都及周圍地區)41縣、上郡19縣、蜀郡13縣、巴郡5縣、漢中郡6縣、隴西17縣、北地13縣、河東郡15縣。這裡沒算上佔領地。而咸陽周邊地區的41個縣,按嶽麓秦簡的標準,能動員90800人的軍隊。

    考慮到秦秦昭王四十七年,秦國郡縣能翻一倍,秦國能動員的兵力也超過五十萬。而且從從秦簡中也可以看出,一些士兵服役完後,需要返鄉不然經濟便會崩潰。

    而趙國郡縣也是有限的。由此推算,所謂趙軍四十萬的說法顯然成色不足。就算趙國想不要命的極限動員,三個月的時間也不夠堆出四十萬人來。

    綜合起來看,白起所斬殺與坑殺的四十五萬人中,除了趙軍士兵,顯然還括上黨郡百姓,甚至其中"殺量冒功"的比例可能超過50%。當然這也不排除秦人自己給戰績裡兌水。秦人這方面也是有前科的。比如雕陰之戰,《史記·秦本記》載:"俘其將龍賈,斬首八萬。"而《史記·魏世家》記載:"秦敗我龍賈軍,斬首四萬五千。"顯然,這要麼是秦華人往戰績裡兌了將近一半的水,要麼是秦軍向當地的老鄉"借"了三萬多人頭。

  • 3 # 香酥辣

    沒有百萬,50萬是有的,大致是在60萬到80萬,首先長平之戰不是一年兩年,而是長達三年的不斷加兵,上黨郡的民眾是算在趙軍之中的,打到後期,雙方實際上舉國之力在打,戰爭的後果,關於秦國的兵力問題,秦國時小戶制,當時的秦國囚徒都用上了,凡每戶出一兵,趙國因為戰場的原因,他們的精銳騎兵在山地作戰沒有太大的效果,當時上黨依附的百姓也算趙軍啊,面對秦軍圍殲,趙軍在趙括的率領下突擊,在打完長平之戰後,秦軍仍然傷亡過半,雙方的兵力差距不是很大。

  • 4 # 君山話史

    現在總有一些偽科學論者置疑古代戰爭的規模、兵力,實際上是對歷史全然無知。戰國是全民皆兵的年代,戰爭是各諸侯國第一要緊之事,你不想被殺,就得武裝起來。

    很多不懂歷史的人置疑,在兩千年前能有如此龐大的軍隊嗎?是的。

    我先來列舉下長平之戰前的一些資料:

    在長平之戰前一百年,魏惠王發動邯鄲之戰時,據《戰國策》所記:魏國“帶甲三十六萬”。大約十餘年後,魏國兵力到達七十萬,“武士二十萬,蒼頭二十萬,奮擊二十萬,廝徒十萬,車六百乘,騎五千匹。”連實力不算很強的南韓也“帶甲數十萬”。

    孫臏率齊國兵團發動馬陵之戰時,使用“減灶”之計,最初齊師的爐灶有十萬座,一個爐灶算吃三個人,也有三十萬人。馬陵之戰,“覆其十萬之兵”,這是戰國時代第一次殲敵十萬以上的戰役。

    在秦與三晉的修魚之戰、秦與楚的丹陽之戰中,三晉、楚軍均被消滅八萬以上。張儀遊說楚懷王,稱秦有虎賁之士百萬;遊說韓襄王時複述秦有百萬之師,韓則不過三十萬。

    到戰國中後期,戰爭規模更大。伊闕之戰,韓、魏投入二十四萬軍隊;戰國策載楚頃襄王十八年的一次對話,明確楚國有甲兵百萬;兩年後白起伐楚,破鄢郢,殺軍民數十萬;魏冉伐魏,須賈說魏冉,明確魏都大梁城的守衛兵力三十萬;華陽之戰,白起斬首十五萬。

    《戰國策》田單與趙奢的對話,趙奢在擊敗秦師的閼與之戰中,投入近二十萬兵力。趙奢在答覆中稱:“今取古之為萬國者,分以為戰國七,能具數十萬之兵,曠日持久,數歲,即君之齊已。齊以二十萬之眾攻荊,五年乃罷。趙以二十萬之眾攻中山,五年乃歸。”指出七雄均能具數十萬之兵,曠日持久作戰。同時明確齊伐楚、趙攻中山,均動用二十萬大軍,跨時五年。

    還有更多的例子,不一一列舉了。

    秦趙在長平之戰前的兵力,我認為秦在100萬以上,趙則80萬左右。我們可能一直低估戰國時代的人口數量。不要看戰國是個亂世,其實是很有序的,很個國家都是有穩固的政權,不同於後世的天下大亂。除了戰死之後,其他導致人口大量減員的因素並不多。

    趙國在長平之戰中全軍覆沒,總共有四十五萬人,這個數字是見於史料的。秦國在長平之戰投入多少軍隊呢?史料中找不到答案。在這個問題上眾說紛紜。

    有人認為秦軍作為圍攻的一方,兵力至少要有對方的兩倍,依此觀點,秦軍的兵力幾乎近百萬之多;有人認為秦軍沒那麼多,頂多十幾萬人,否則分割趙軍的騎兵部隊,怎麼僅有五千人呢?

    說秦軍有上百萬人,往往認為秦昭王把全國十五歲以上的男子都徵調到前線。我們來看看《史記》原文:“秦王聞趙食道絕,王自之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這個原文意思很清楚,秦王僅僅是徵調河內郡的男子參戰。可是到了後世,這段話被理解歪了,比如三國何晏說:“長平之事,秦民之十五以上者皆荷戟而向趙矣。”這樣後世便造成一種印象,秦國是全國出動了。說實話,當時秦國與周邊的魏韓楚都有血海深仇,敢把全國一百萬兵力都集中到長平嗎,不太可能。

    認為秦軍只有十幾萬人,這同樣不太可能。倘若秦國只出動十幾萬人,廉頗駐守長平兩年多,對手又不是白起,以四十多萬的兵力還被王齕打得丟了西壁壘,這怎麼可能呢?白起是一位能以少勝多的名將,在伊闕之戰中曾以十餘萬人打敗魏韓二十四萬的軍隊。可是不要忘了,趙國軍隊比魏韓軍隊要強得多,而且也不存在魏韓兩軍不能協調作戰的弱點。而且十幾萬人圍殲四十萬人,這近乎天方夜譚。

    我的看法,秦軍能夠實施圍殲戰,在數量上應該比趙軍略多,可能在五十萬到六十萬左右。秦國的常備軍約一百萬,留下一半左右駐守國內各城及邊界要塞是必要的。

    在長平之戰之後,還有幾次規模龐大的戰爭。一次是燕國乘機攻打趙國,發兵六十萬,被廉頗等以八萬之眾擊敗;大家熟悉的,還有王翦以六十萬之眾伐楚。

  • 5 # 野叟雜談

    關於中國古代的戰爭規模,從文獻記載來看,的確是數量驚人,動輒是數十萬,乃至百萬人規模的廝殺。但後代也有人對此提出質疑,比如魯惟一的《劍橋中國秦漢史》就懷疑這些數字的真實性。

    長平之戰是戰國時期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根據文獻記載趙國出動了四十萬人,而秦國則是舉國而出。這場戰爭雙方動員的人口將近百萬。那個時候會出現百萬人口級別的戰爭嗎?趙國統治的區域在今天河北省的中南部、山西省大部,其人口也就是五百萬人左右。秦人統治著陝西省、甘肅省的東南部、四川盆地和山西省河南省的一部分地區,人口也不過五六百萬人而已。能動員出五六十萬的部隊嗎?

    我以為文獻記載的數字還是比較可靠的。這裡要解釋一下,為什麼會出現如此規模的戰爭。首先,戰國時期各國都建立起了常備兵制度。各國都有一支相當規模的常備軍,用以駐防要害,鎮壓反叛。而在戰國時期,各國也都建立起了兵役制度,根據傳世文獻和出土文獻的情況來看,戰國時期成年男子都需要服兵役,所謂成年,大約是二十上下,到五十六歲左右。服兵役的時間,根據實際需要有所不同。逃避兵役在各國都是重罪。這樣的話,秦趙兩國在當時需要服兵役的人口各自都在百萬以上。

    戰國時期的戰爭,往往持續時間都很長,長平之戰更是打了四年。戰國時期的戰爭,不同於以往的戰爭,每次戰爭對於雙方來講,都是生死大戰,雙方肯定都會竭盡全力。在兵力的使用上,肯定不會有所保留。類似長平之戰,秦趙兩國都是動員了各自能動員兵力的極限。

    戰爭當然意味著巨大的消耗。那麼戰鬥的後勤保障是如何做到的呢?對於趙軍而言,本土作戰,補給問題相對來說較好解決。而秦軍則是遠途作戰。但是,在長平之戰起初的兩年對峙之中,秦軍並沒有出動那麼多的兵力。這個時候的後勤相對來說較好解決。而後期數十萬出動的時候,以秦軍一貫的作風,他們不會攜帶太多的輜重,而是將後勤保障的希望寄託在戰爭敵軍奪取對方物資的基礎上。秦軍作戰之所以勇猛,一個重要的原因,每一次作戰幾乎都是破釜沉舟式的作戰。

    至於有人說從考古的角度來說,一直沒有發現數十萬人戰鬥的證據。首先,沒有發現並不等於將來不會發現。而且即便是將來也不能發現,也不意味著就一定沒有。數十萬人的屍骨難道就蹤跡全無碼?大家想一下,從地球上開始有人到今天,又有多少人的屍骨會被後人發現?戰國時期數千萬人的屍骨都去了哪裡?比如中山靖王劉勝墓被發現後,人們找到了大量的文物,尤其是金縷玉衣,但劉勝本人的屍骨卻徹底化為了灰塵。

    綜上所述,文獻記載的戰爭規模應該是可信的,質疑的意見並不能成立。

  • 6 # 史論縱橫

    必須有啊!在中國古代很多著名戰役,包括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的人數都不太確定,但是關於長平之戰的記載,不管是哪本史記,口徑幾乎一致,就是趙國被坑殺45萬人。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的記載“括軍敗,數十萬之眾遂降秦,秦悉阬之。趙前後所亡凡四十五萬。”

    很多人,對於長平之戰人數的質疑,在於兩點,第一點是:趙國總人口也就在300萬到400萬,怎麼可能發動四十五萬人前去參加戰爭呢?第二點是:把這四十五萬人活埋了,得挖多大坑!

    趙國能不能發動四十萬人前去參加戰爭?

    趙國總人口就在那擺著300-400萬人,怎麼可能發動超過十分之一的人口,要知道人口基數上億的明朝,在發動對清的決戰中,薩爾許之戰發動11萬人,松錦大戰發動13萬;清朝以四億人口為基數的對外戰爭中,也只能發動二三十萬,在兩千多年前,以人口總數為300-400萬調動45萬簡直是天方夜譚。

    如何發動更廣大的人加入到兼併戰爭中呢?

    那就是土地和軍功,在戰國時期各國的變法中,都是先確立土地私有,然後再鼓勵耕戰,然後再是獎勵軍功。老百姓想要活的好,必須有自己的土地,沒有自己的土地,可以透過打仗來建立功勳,你想不打仗,保證你連飯都吃不上!

    這就是全民皆兵最好的詮釋,包括後來的滿清,滿洲人口不過百萬,但是輕而易舉就發動起十四五萬的軍隊。

    假如,趙華人口在300-400萬,男女比例二比一的話,男的應該在150-200萬左右,根據15歲以上,60歲以下為壯年來說,趙國的壯丁至少在一百萬以上,所以,長平之戰理論上出45萬士兵是說得過去的。

    而是,當時的戰爭跟後期的戰爭不一樣,戰國時期的戰爭,其實打仗就是搶錢搶地盤的過程,打勝了佔領的土地當然要分給有戰功的人啊!戰爭是下層人通向頂層的唯一渠道!

    把這四十五萬人活埋了,得挖多大坑?

    其實這就是一句調侃,因為古代的坑殺肯定不是一些文言文不厲害,按照自己的理解的那樣,坑殺就是活埋,我認為這個“坑”,可能是一個形容詞,形容殺的狠,也可能是先殺後挖坑,也可能是活埋了一小部分然後統稱為坑殺。

    沒有人會蠢到,把四十萬人圍著,然後挖坑讓他們進去,再一鍬一鍬土給埋了,俘虜反抗不反抗是一個事情,有沒有那麼多鐵鍬也是個事啊!

    所以,這四十五萬人,是指趙國一共被殺的人數(當然不排除殺了一些當地的老百姓),前5萬是廉頗在長平之戰初期被殺的,對峙三年期間也不可能不死人,當趙括被圍殲的時候,幾次突圍,損傷了也應該在半數以上,最少是二十萬,因為白起說秦軍也損傷二三十萬,假如趙軍四十萬人全被活埋了,那秦軍的二三十萬是怎麼沒的?

    學習歷史應該學會思考,有些人認為趙國不可能調動四十五萬人去打仗,這本身就是一種進步,但是光懷疑,不去了解,那不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了嗎?

  • 7 # 平田君Bellatores

    答:長平之戰中,秦趙兩國不可能投入百萬大軍。舊史料中關於白起坑殺趙軍40萬降卒的說法,則顯然言過其實、不可相信。以秦趙兩國可能擁有的最大兵力及長平之戰雙方可能參戰的兵力進行分析可知,趙軍最大兵力應不超過20萬;秦軍的最大兵力則略多於趙軍,為20餘萬人。

    我們可以先整理一下原始史料對長平之戰的說法。不難發現,原始史料的行文用語雖有不同,但都一致認定白起殘忍地把趙國降卒幾乎都殺(坑)了,而且一殺(坑)就是40多萬。據坑殺40萬計算,那麼秦軍投入的兵力顯然應與此相差無幾、也有40餘萬人的規模。再加上雙方在長平之戰前其他戰鬥中的傷亡,如此合計起來就有百萬之數了。

    《戰國策·秦策》:“白起……又越韓、魏攻強趙,北坑馬服,誅屠四十餘萬之眾,流血成川,沸聲若雷。”《史記·六國年表》:“(秦昭王)四十七年,白起破趙長平,殺卒四十五萬。”《史記·白起王翦列傳》:“(秦昭王)四十七年,⋯⋯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計曰:“前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乃挾詐而盡阬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人大震。”《資治通鑑·卷五》:“(周赧王)五十五年,⋯⋯趙師大敗,卒四十萬人皆降。武安君曰:‘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乃挾詐而盡坑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人大震。”

    長期以來,人們都對這些數字深信不疑。不過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很多學者就已經對這一數字提出了有力的質疑。如今學界的主流觀念認為:殺死降卒40萬之數並不可信、秦趙兩國也不可能在長平之地投入百萬大軍進行作戰。

    一、秦趙兩國的最大戰爭潛力究竟如何?

    需要明確的是,《戰國策》、《韓非子》等史料中記載的兵力數字並不準確。所謂秦軍“戰車千乘,奮擊百萬”、“名師數十百萬”都是概數,而趙軍“帶甲數十萬,車千乘,騎萬匹”一說也只是《戰國策·趙策》中假託為蘇秦的說辭。要想知道兩國真正的最大兵力,最科學的方式是從當時兩國擁有的總人口數進行推斷。據楊寬《戰國史》的分析,戰國七雄的總人口約2000萬人。按照《漢書·地理志》“秦地天下三分之一,而人眾不過什三”的記載,秦國的總人口約為600萬人;趙國的總人口約為223萬人。又,戰國時期各國實行郡縣徵兵制,凡年滿15-60歲的男子都應服兵役。另外,我們再參照現代人口有機構成的規律剔除總人口中不服兵役的女性、15歲以下和60歲以上男丁及其他傷殘人員,即可得到這樣的結論:長平之戰前,趙國能服兵役的適齡男子約為50-60萬人,秦國能服兵役的適齡男子約為150萬人,這就是理論上兩國的最大戰爭潛力。當然,這些人不可能都同時拉上戰場,國內還需要相當人口進行勞作生產和後勤補給的工作,所以,秦趙兩國的總兵力顯然都要低於此數。

    二、秦趙兩國在長平之戰能投入多少兵員?

    雖然先秦時期的文獻並沒有留下答案,但我們可以根據下列分析確定:這場戰役並非雙方之間的殊死決戰,雙方都不可能在此地投入全國兵力參戰。

    從戰爭起因來看,戰前秦趙兩國尚無必戰之勢,後來,南韓將原定獻給秦國的上黨郡改獻給趙國,招致秦國不滿,秦趙之間才因領土問題爆發了戰爭。公元前261年,秦國派左庶長王齕領兵進攻上黨,意欲一舉佔之,趙國名將廉頗領兵救援,從此拉開了長平之戰的序幕。可見,長平之戰只是一場普通的爭地戰爭,雙方尚無進行全國動員的必要。另一佐證是:秦滅楚之時,秦王政與老將王翦討價還價之後,才決心“空秦國甲士”動員60萬人伐楚,60萬人也是秦國對外用兵的最高數量。而長平之戰的意義,顯然不能與秦楚兩國的大決戰相提並論。如果再排除駐守本國的軍隊、防備楚國的部隊以及勞師遠征的因素,秦國能為長平之戰投入的軍隊至多也只有20餘萬人。

    再來看看趙國的情況。在長平之戰前幾年, 相國田單對馬服君趙奢用兵“必負10萬、20萬之眾”頗有微詞,因為這已極大影響了國內的生產力,“使民不得耕作”。一般認為,如果動員的兵力超過總勞動力的三分之一,國家賴以生存的農業將難以維持、戰爭也難以為繼。更重要的是,趙國為“四戰之國”、其邊防壓力遠大於秦國,除了防備秦國之外,對魏、燕、齊三國同樣需要設防,都城邯鄲則更需要守衛。長平之戰雖事關重大,但它不過是秦、趙之間的一次爭地之戰、並非關乎生死存亡的總決戰,趙國沒理由將全國兵力都押在這一戰上、而放棄其他防線。因此,長平之戰中趙國能投入的總兵力最多為20萬上下。

    既然秦趙兩國的總兵力加起來至多不超過50萬,那麼所謂百萬大軍之說自然也就站不住腳了。另外,《史記·白起傳》中“卒四十萬人降”“盡坑之”與“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的記載也是自相矛盾的。按照《白起傳》的記載,秦軍雖然勝利,但也付出了“秦卒死者過半”的慘重代價。既然連以英勇善戰著稱的秦軍都戰死過半,作為戰敗方的趙軍又怎麼可能只減員10%?另外,趙括在還有90%兵力的情況下就向損失過半的秦軍投降,也顯然不合常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到了長平之戰的決戰階段時,白起只用2.5萬人便能切斷趙軍後路並形成包圍圈,另用5000騎兵就能穿插突破趙軍主陣地、並困餓趙軍46日。如果按照上文的最大估計值20萬計算並結合上述情況推斷,秦趙雙方在決戰時的兵力均只剩10萬左右,再減去決戰階段餓死、戰死和逃亡者的數量,長平之戰後被俘虜的趙軍至多不過幾萬人,距40萬之數相去甚遠。如果真的如史料所言,秦軍將40萬趙軍包圍了46天、令其無法突圍的話,至少需要100萬軍隊才能實現這一目標,但這一數字就純屬天方夜譚了。

    當然了,趙國在長平之戰中遭受慘敗是不爭的事實,此戰也堪稱白起軍事生涯的巔峰之作。不過古代戰爭往往喜歡誇大殺傷數字,正如《三國志·魏書·國淵傳》所言“破賊文書,舊以一為十”,當時曹操還對國淵如實上報首級的情況感到奇怪。由此觀之,這種虛報戰功的方式已成慣例、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有鑑於此,我們不宜高估長平之戰的規模,畢竟在古代世界的戰爭中,在一場戰役中同時投入百萬大軍本身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 8 # 立志成蟲

    先看了下其他網友的回答,有些網友從人口比例來算幾個人能供養一個士兵,這是個誤區,宋朝以前,中國有職業軍人卻無職業軍隊,耕和戰是一體的,因為落後的農業生產力收穫的糧食確實供養不起一支有規模的軍隊。所以和平時期,農民在田間地頭忙著生產,碰上戰爭則被動員組織拿起武器當兵打仗。從戰國時代開始,兼併滅國取代了爭霸,包括長平之戰時國家軍隊的規模是看這個國家有多少青壯年,所以戰國時代幾百萬人口的國家能出動幾十萬大軍並不是不可能的事。趙國敗於長平之戰,40幾萬趙軍被坑殺,算上先前已經陣亡的,趙軍兵力應該能達到50萬。秦國為了保證勝利,把動員當兵的年齡降到了15歲,可想而知,秦軍的兵力應該不低於趙軍,而且依仗先佔據了山川河流的優勢地形才圍的住趙軍。秦軍兵力規模沒有數字顯示,但是幾十年後秦國滅楚王翦率60萬秦軍出征卻是有記載的,為給60萬秦軍保障供應,出動的民伕就有10萬人

  • 9 # 使用者94738516596

    大規模的軍隊作戰是在戰國時期才有的,之前是沒有的,這個就要歸功於魏國了,戰國時期魏國率先變法強大起來,當時吳起在軍隊裡就率先用平民老百姓,甚至是死囚犯。改變了以前只有貴族才能參軍的傳統。這樣就導致軍隊數量大大增加。戰國時代只要是適齡男子都必須要參軍的,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全民義務兵吧,到了一定年紀所有的男子都必須要參軍。因為在這個時候軍民是一樣的,也就是所謂的府兵制,在唐以前中國沒有職業化的軍隊,在唐朝募兵制之後才有了專業化的軍隊。所以說在唐朝之前都是府兵制,那麼軍民一樣的,戰時為兵,沒有打仗的時候就回家種地,這個也不妨礙生產。

    戰國時期的具體人數已經是很難統計出來了,只能是以秦國統一之後的數字了,當時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做了統計,全華人口大概是2000萬,對於秦趙兩國這兩個戰國後期超級大國來說,人口自然也應該是排在前列的,趙國400萬左右是有的,秦國五百萬應該是有的。二戰時期蘇聯的動員兵力都達到了十人抽一人,在戰國時代肯定更高,可以達到八人抽一人甚至是更高。所以說趙國動員四五十萬的兵力還是可以的,秦國有五六十萬的兵力也不奇怪。

    長平之戰,現在一般比較認可的數字是秦國60萬,趙國45萬。當時白起在戰後給秦昭襄王的上奏中說坑殺趙國45萬,秦軍損失一半,這個是總的趙國在長平之戰的數字。所以雙方加起來是達到了百萬規模的戰爭的。

    當然在這些人裡面應該是包括了後勤人員的,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我們要知道,在宋朝之前中國歷史記載把戰爭中的作戰人員和後勤人員是沒有分開的,這個在宋朝之後才有的事。比如說宋軍的五路伐夏,當時就把作戰部隊和後勤人員明確的分開來記載的,但是在宋朝之前的史書是沒有這樣記載的。那麼當時戰國時代應該也是把後勤人員和作戰部隊是一起的,而且當時全民借兵,保障後勤的是一部分,但是如果這些後勤人員也可以上戰場的,所以說當時的部隊應該是後勤人員和作戰部隊是一樣的。但是打仗的時候肯定是需要有人做後勤的。按照後來的《夢溪筆談》裡面的描述,以五百里為作戰範圍的話,一個士兵需要三到五個後勤人員才能保證,這樣的話,在長平之戰的時候,秦國作戰部隊應該只有15萬到20萬,趙國應該是10萬到15左右,但是還是前面說的那個問題這些後勤人員也是和作戰部隊一樣的,當作戰部隊打完了他們也是需要上戰場的。所以總的來說部隊數量還是一樣多的。但是作戰能力會慢慢減弱。

    當然關於歷史上的記載肯定也是有些偏差的,數字被誇大是有的。這個在世界的各國曆史上都是常見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代交際禮儀種類很多,形式各異,如何區別其輕重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