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平方人生

    這個問題應該太專業!不是每個人都能回答的~除非專家、從事核研究人員能夠回答的!普通導彈與核導彈根本不是一個層次武器!

  • 2 # 銳度何老師

    現在主流的核彈頭,爆炸當量在30萬噸-40萬噸的,相當於20-30顆廣島原子彈威力的核彈,重量也就是300多公斤。也就是說戰鬥部載荷超過300公斤的導彈,在理論上,都能裝進去核彈頭。

    像美國的戰斧式巡航導彈,它的戰鬥部載荷是500公斤,本身就具備搭載核彈頭的能力。只不過是由於條約的限制,美國在沒在戰斧上裝核彈頭。但從技術角度來考慮,沒有任何的難度。

    跟戰斧類似的,如中國的長劍10巡航導彈,戰鬥部載荷也是500公斤,也完全可以裝進去1顆爆炸當量在30萬噸的核彈。

    東風5、東風41、東風31、巨浪2這些戰略導彈自然不用是說,都是為搭載核彈研製的。往下,東風26這本身也是核常兼備型導彈,明說了,就是能裝核彈頭。再小一號的東風21,戰鬥部載荷也得在1噸左右,裝2顆核彈也是沒問題。

    上面說的長劍10巡航導彈能裝核彈。這次閱兵放出來的長劍100,明顯比長劍10大了2圈,裝核彈也肯定是沒問題。

    在中國,能裝核彈頭的導彈,最小,能追查到東風15。它的載荷是幾百公斤,可以裝1顆核彈。而且最初它也是為了這個指標而設計的。東風15能裝1顆核彈,這也是公開說的東西。

    鷹擊12屬於反艦導彈,跟上面說的比,屬於很小了。但它的戰鬥部也超過了300公斤。裝1顆當量30萬噸的核彈有些費勁,但裝1顆當量10萬噸的小型核彈,也是夠用。

    當然,像鷹擊12、東風15,射程只有幾百公里,現在咱們有沒有必要把核彈扔的這麼近,還不好說。但從技術角度看,是完全可行的。

    鷹擊18也是一樣的道理。就是理論上能裝上核彈,但沒太大必要。

    前一陣俄羅斯試射了一款新式的巡航導彈,射程只有500公里,再加上是亞音速,這款導彈顯得非常小巧,比鷹擊12要短上至少三分之一,它也能裝核彈頭。

    單純從技術角度講:鷹擊12、鷹擊18、鷹擊62、東風15、東風16、東風17、東風21、東風26、長劍10、長劍100......這些導彈都能裝上核彈頭。

    中子彈、爆炸當量1000噸的小型核彈,還可以用更小的導彈來運載。

    但對於美俄來講,他們之前有中導條約限制,不能生產和部署中程導彈以及裝核彈頭的戰斧一類的巡航導彈。從東風11到東風26這一連串的導彈,他們兩國都沒有。美國自己的戰斧上不讓安核彈,而俄羅斯根本就沒有這類的導彈。英法兩國雖然沒參加中導條約,但也很自覺的沒在這個領域搞開發。

    所以,五大國裡面除了中國,剩下的美俄英法,能裝核彈頭的導彈基本上都集中在洲際彈道導彈這種大導彈一塊。根本原因還是條約的限制,而不是技術困難。

    至於其他國家,印巴,核彈本身不是很成熟,導彈也不成熟。伊朗、北韓又被各種制裁。在導彈裝核彈的方面還處於摸索階段。

    在導彈上安裝核彈頭並不是太高階的問題,想出現遍地開花的局面比較容易。美俄英法,由於條約等原因,在導彈這塊不是很豐富。除了洲際導彈之外,就沒有其他的選擇了。除了洲際導彈,美國只剩下戰斧,俄羅斯只剩下伊斯坎德爾,而這又都不被允許裝核彈頭。

    印巴伊朝,本身技術水平不夠,在加上各種被制裁、限制,導致導彈上裝核彈很難實現。

    中國沒有條約的限制,導彈種類是最為齊全的。但出於外交考慮,面子、臺階種種問題,有些事,你也不能太過招搖......

    總體下來就顯得在導彈上裝核彈頭比較稀缺。

  • 3 # 兔哥哨位

    謝謝邀請!兔哥回答;任何導彈都有火箭和彈頭組成,火箭是用來跑路的,有短程、中程、遠端、洲際飛行的能力。而彈頭是用來轟炸的,安裝常規彈頭就叫常規導彈,安裝核彈頭的就叫核導彈。至於攜帶什麼樣的彈頭取決於需要和導彈本身的載重量以及彈頭的大小。理論上導彈都具備核常兼備的搭載能力,平臺沒問題,問題在於彈頭的質量是否能夠融入導彈的搭載能力中去。另外就是需不需要這麼做的問題了,導彈是武器,武器是用來消滅敵人保護自己的,但玩不好連自己都搭進去,而核武器是具備大毀傷力,並且具備長時間的核汙染危害,這就限制了核武器的使用範圍。下面兔哥詳細闡述一下,歡迎探討指正!⬇️美國潘興2彈道導彈

    導彈攜帶核彈頭取決於本身的搭載能力;導彈並不是都能載重很多,例如,空空導彈由於射程近,主要是打飛機,彈頭都很小,這類導彈無法搭載核彈頭,核彈頭的裝藥並不大,但需要有起爆裝置,保護外罩導致體積都要大於空空導彈的直徑,目前的核彈頭小型化也沒到這個程度。另外,核彈頭本身的技術也是一個限制,原子彈的重量和體積都很大,即便是兩三萬噸TNT當量的原子彈也要幾噸重,這個重量基本上也只能有戰略導彈能攜帶了。氫彈的體積可以小型化,核彈頭小型化主要是熱核武器小型化,但並不是誰都有這個能力,核武器小型化本身就是高技術產品。所以理論上只要是導彈都具備搭載核彈頭的能力,但條件是你要具備把核彈頭做的足夠小才可以。目前已經有了核炮彈,小型戰術核彈頭,可以實現導彈普裝核彈頭,但核彈頭的威力和副作用也是一個限制條件,有沒有必要使用核彈頭,這才是重點;⬇️核彈頭

    是否安裝核彈頭要看是否有必要;空空導彈、地空導彈、反艦導彈、巡航導彈這些都是具備高命中精度的武器彈藥,本身就打的特別準了,沒有必要再安裝核彈頭,核彈頭雖然威力大,但價格也高,保養、製造難度也大,另外也危險,並且有核汙染。不過也有另類,蘇聯時期的反艦導彈就具備核彈頭攜帶能力,它們準備用核彈頭打美國的航母編隊,並且有了這樣的武器。正是蘇聯什麼都喜歡“核彈伺候”,最後自己先累死了,所以核彈頭威力大,代價也高。俄羅斯和美國的巡航導彈都具備核彈頭搭載能力,例如美國的AGM-129A“阿克姆”巡航導彈就能夠搭載W-80-1熱核彈頭,俄羅斯就更多了,愛好核武器是俄羅斯的傳統。理論上講所有的巡航導彈都具備核常兼備的能力,但巡航導彈通常都不會使用核彈頭。地空導彈也具備搭載核彈頭的能力,但不會搭載核彈頭,導彈是否攜帶核彈頭主要是看用途,並不是核彈頭的導彈就好用,武器彈藥實用就是最好的,保障威力的同時,價格也是必須要考慮的因素,而且是現在的武器裝備首先要考慮的問題,要用的起。

    並非是核彈頭的就好;核彈頭雖然有戰略級別和戰術級別,但不論是哪個級別,只要使用就都屬於動用了核武器,也就意味著核大戰開始了,所以,核武器的使用需要謹慎對待。如果核彈頭技術發展到足夠小就能安裝於所有導彈,但問題是這個導彈也就被捆住了手腳。核彈頭可不是隨便就能用的,也沒有必要,例如,空空導彈,反艦導彈、地空導彈,包括巡航導彈的精度都已經夠用了,沒必要安裝核彈頭,而且核彈頭都有核汙染,總不能自己的命也不要了吧!現在來說,核彈頭依然是做為一個威懾手段而存在,是讓人看的。理論上講所有導彈都具備搭載核彈頭的可能,這個從技術上取決於核彈頭的小型化程度,因為導彈都是有火箭所搭載,搭載常規彈頭的就是常規導彈,搭載核彈頭的就是核導彈。但使用上限制了核彈頭的搭載,不是所有導彈都需要安裝核彈頭,核彈頭做為戰略核威懾武器,它的作用是遏制核戰爭的爆發。目前美國已經開始核彈頭小型化的進一步升級研發,美俄都是戰術級別的核彈頭,能夠安裝到巡航導彈,反艦導彈上,也有核炮彈,增加了核戰爭的風險。而最近美國更是準備把戰略導彈攜帶常規彈頭,表面看是好事,從實際來說則是很危險的,因為沒人知道一款戰略導彈上搭載的到底是什麼性質的彈頭。

    綜合來說,導彈能否裝載核彈頭根據用途和核彈頭的大小而定,能否安裝是技術性問題,而是否安裝則是使用原則性的問題,武器裝備並不是威力越大越好,而是夠用,能用,方便使用,使用安全,武器的使用目的是遏制傷害的增加,如果使用核武器就屬於不要家了,所以導彈是否安裝核彈頭根據使用要求而定。(以上是兔哥個人觀點,歡迎探討指正,歡迎關注兔哥,圖片來源網路。)

  • 4 # 兵器知識譜

    常規導彈即能裝常規彈頭也能裝核彈頭;核導彈同樣也是如此,只不過搭載不同彈頭後效能將會發生變化,而這種效能上的變化表現最明顯的就是射程。

    我們以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來例舉說明,比如俄羅斯的“伊斯坎德爾”戰術彈道導彈在使用常規彈頭時射程為480公里,使用核彈頭時射程會提高到1000公里;中國東風-10巡航導彈在使用常規彈頭時射程為1500公里,一旦使用核彈頭後射程則達到2000公里。下圖為俄羅斯陸軍裝備的“伊斯坎德爾”戰術彈道導彈,你沒看錯,是陸軍裝備!只有核彈版的伊斯坎德爾才由俄羅斯火箭軍裝備,不知我天朝大陸軍何時才能像毛子那樣裝備戰術彈道導彈。

    導彈的常規彈頭所使用的高爆炸藥裝藥量一般在300~1000千克之間不等,彈頭重量則為500~1500千克之間;而核彈頭的核裝藥只有1.6~70千克,彈頭重量不超過600千克。在相同的燃料攜帶量的情況下,載荷越輕則射程越遠,反之則射程大打折扣。下圖為軍士兵正在為BGM-109G型“戰斧”巡航導彈安裝W80型核彈頭,該型核彈頭長71.76釐米,直徑29.97釐米,全重93千克,核裝藥1.6千克,威力為0.5萬噸~20萬噸當量(可調)。

    幾乎所有的近程、中程彈道導彈以及巡航導彈都具備核常兼備的能力

    核常兼備巡航導彈最典型的代表是美國的BGM-109“戰斧”式,比如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時僅美國海軍就向伊拉克境內重點目標發射了228枚BGM-109C/D型及其改進型BlockⅢ型“戰斧”巡航導彈,這類“戰斧”就屬於使用常規彈頭的巡航導彈。

    而裝備在“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上的98枚BGM-109G型“戰斧”巡航導彈則使用一枚20萬噸當量的核彈頭做為戰鬥部。這些核巡航導彈是在潛艇遂行核值班時發揮核威懾作用,正常情況下是不會被使用的。下圖為美國“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左下角是其導彈發射井內“一坑七彈”的BGM-109G型“戰斧”巡航導彈,型號為“G”的戰斧式巡航導彈表示戰鬥部為核彈頭。

    最具代表性的核常兼備彈道導彈除了文前提到的俄羅斯“伊斯坎德爾”戰術彈道導彈的以外就屬素有“關島快遞”著稱的中國東風-26中程彈道導彈。該型彈道導彈在使用裝藥量為1000千克常規彈頭時射程為3000公里,在使用爆炸當量為50萬噸的核彈頭時射程為4000公里。可以說只要能運載常規彈頭的導彈都具備運載核彈頭的能力。下圖為“核常兼備”的東風-26彈道導彈。

    唯一一種只能搭載核彈頭卻不能搭載常規彈頭的彈道導彈是射程超過8000公里的洲際彈道導彈

    洲際彈道導彈是世界上運載能力最大、射程最遠的導彈,但是它不能搭載除核彈頭以外的戰鬥部。這裡所說的“不能”並非技術上的不能,而是價值上的不能。

    以中國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為例,該型導彈最遠射程為15000公里,最大載荷重量為2噸,可以打擊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以這樣的運載能力來講,搭載一個大威力常規彈頭進行攻擊則根本不在話下,但是這麼做純屬一種事倍功半的愚蠢行為。

    當搭載的載荷為單枚200萬噸當量的核彈頭時整個戰鬥部全重600公交,此時的射程可達到最大射程;當搭載的載荷為6枚50萬噸分導核彈頭時戰鬥部全重接近2噸的最大載荷重量,此時的射程會下降到8000公里。下圖為中國東風-31A洲際彈道導彈專用單頭核彈頭,整裝質量為600千克,威力相當於200萬噸TNT當量,它也可以用於東風-41彈道導彈上。

    也就是說倘若使用造價超過26億人民幣的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搭載裝藥量不超過2噸的常規彈頭時,只能對8000公里以內的目標實施攻擊!如果要攻擊15000公里的目標時則只能搭載裝藥量不超過600千克的常規彈頭。

    戰略層面的高價值武器卻用來打擊戰術層面的低價值目標,這無異於高射炮打蚊子和牛刀殺雞。洲際彈道導彈發揮自身價值的正確方法是發射半個小時後在敵國領土騰起一朵或者數朵高度為30~40千米的蘑菇雲,而不是在敵國堅硬的瀝青街道上炸出一個直徑不超過5.5米的土坑。因此洲際彈道導彈是絕對不能搭載常規彈頭,當成“核常兼備”導彈來使用的。下圖為1958年蘇聯試射世界上第一種洲際彈道導彈SS-2所搭載的常規彈頭炸出的大坑,該常規彈頭的裝藥量為1500千克。

    綜上所述我們得出這樣的結論:但凡能裝常規彈頭的導彈都具備核彈頭的能力;而專門為核彈頭設計的導彈則不值得去裝常規彈頭。這正是具備“核常兼備”能力的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的存在價值,魚和熊掌可以從它們身上兼得。在文章結尾之際我們再來聊一聊關於核導彈的正確價值觀,作者在上述中闡釋了洲際彈道導彈的價值應該在騰起的蘑菇雲中體現,其實這只是一種狹隘的價值觀,因為當蘑菇雲在敵國領土騰起的同時也意味著本國的國土也即將騰起或者說已經先於敵國騰起蘑菇雲——核戰爭爆發了。核戰爭是一種沒有勝利的戰爭,人類將會在核戰爭中先後死去,最後滅絕。因此從廣義上來講,包括洲際彈道導彈在內的核導彈能發揮最高價值的方式應該是不發揮任何作用,只要它們靜靜地躺在發射井裡就好。下圖為發射井裡的美國“民兵-III”洲際彈道導彈。

  • 5 # 九品侍衛

    有些導彈能裝常規彈頭,為何不一定能裝核彈頭?現實卻不是如此,任何導彈都能夠安裝核彈頭。我們不要總是把核彈這種東西想象成多麼高大上的玩意兒,雖然從零起步開始研發的時候是多麼多麼的困難,但隨著對核武探索的日益成熟,目前的核武器已經是技術含量相當低的東西了。

    就拿大家熟悉的美國舉例,利用導彈作為運載工具投放核武器已經是家常便飯操作,核武器甚至還能炮射,美國的M109自行榴彈炮,甚至是改裝後的密蘇里戰列艦,都可以利用自身主炮來發射核炮彈。不僅如此核武器中還擁有著核魚雷、核水雷、核火箭筒等裝備,可謂是科技值已經低到不能再低了。所謂核武器就是隻要跨過了那道門檻,後面的研究可以說是越來越簡單。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核武器的技術含量現如今已經如此的低了,為什麼在導彈這一大類中,各國僅使用彈道導彈來投送核武器,而常見的巡航導彈甚至是更小的短程地對地導彈不安裝核武器呢?其實並不是不能安裝,而是根本就不想裝,裝了也沒有意義。

    其實從核武器誕生那一天開始,它就被牢牢戴上了枷鎖並開始嚴格限制其使用,雖然幾十年里人們都談核色變,但核武器真正意義上的實戰無非就是日本的那兩顆,剩下的核爆也僅僅是實驗範疇。目前全世界各國都在紛紛限制核武器的使用,以至於到了現在核武器已經成為了類似藝術品般的存在,為什麼那麼說呢?

    一枚大當量核彈的製造成本大概在千萬之間,然而花了那麼多的錢製造出來大殺器卻只能靜靜的擺在發射井裡用都不能用,這跟那種華而不實的藝術品有何區別。美其名曰這個叫做核威懾,但其實誰的心裡都明白,既然誰都無法隨意使用,那麼它就是沒用的垃圾。

    可是麻煩也在於此,明明這個東西無法隨意使用,但是手裡不存個幾百枚心裡還總是不踏實,所以在形成核威懾之後,各國就開始考慮去製造真正能夠使用的武器,畢竟造出來用不了,就失去了武器本身的意義。

    就好像近些年美國的軍隊轉型一樣,無論是攻擊型核潛艇還是重型轟炸機,紛紛將自己投放核武器的能力換掉,變成了發射常規導彈的能力。畢竟只要是不發動那種雙方互相毀滅的戰爭,常規武器的破壞力也是夠用的。

    只不過雖然目前的巡航導彈或是地對地導彈發射的都是常規彈頭,但說到底常規彈頭與核彈頭只是內部裝藥不一樣。如果真正發動了那種互相毀滅的大規模戰爭,那麼這些常規導彈只要更換一下彈頭就可以變成核導彈,等殺紅了眼的時候就會變成武器結成核的局面。

    但畢竟在核戰爭的面前,是不可能會出現贏家的,所以無論再怎麼對立劍拔弩張,各個大國都保持著應有的剋制。畢竟人類能夠取得現在這般繁榮的世界成果來之不易,誰也不會去當那個率先先桌子的壞人。

  • 6 # 王司徒軍武百科

    我們不要將這個問題故意深奧化,並不存在能裝常規彈頭,卻不能裝核彈頭的導彈,導彈能裝什麼彈頭,並非取決於彈頭的型別,關鍵在於彈頭的體積和質量。如果導彈的運力載荷允許,體積又能容納,核彈頭又有什麼不能裝的呢?

    實際上,現代的遠端洲際彈道導彈使用常規彈頭時不划算,一枚巨大的“民兵-3”,常規彈頭的單枚載荷與“戰斧”巡航導彈差不多,造價還貴得要死,拿來玩常規轟炸簡直是虧本買賣,不搭載核武器就是浪費;在這些遠端彈道導彈面前,核彈頭就是標配。

    陸基洲際彈道導彈的同級物是潛艇使用的潛射型彈道導彈,它們一般用來補充洲際彈道導彈的射程死角,以及充當核打擊後的報復性力量。所以,它們也不存在什麼使用常規彈頭的打算,只有一次出手機會的大黑魚,到使用時可能都瀕臨世界末日了,哪還會拿常規彈頭講客氣?

    再次一級的是中程導彈,不過這些東西因為受美蘇《中導條約》影響已經塵封很多年了,只到最近兩年才開始撕毀解禁。中程導彈實際是比洲際彈道導彈更危險的東西,因為它們更容易被濫用。在載荷上,有些中程導彈並不比洲際彈道導彈要弱多少,它們只是犧牲射程換推力,冷戰時的中導可有不少都負擔著核打擊任務,也只有透過蘇聯擴散出去並被改裝的“飛毛腿”中近程導彈,因為引進國不存在核武器技術,所以想裝也裝不成。

    這也是許多擁有導彈國家的痛腳,他們擁有一些比較實用的近程、中程彈道導彈,但並沒有任何的核彈頭技術相以匹配,只能使用常規彈頭砸著玩。

    此外核彈頭還有許多的載體,比如巡航導彈,以美國的“戰斧”導彈為例,它們開發的第一個型號BGM-109A(常規的B型與之是同時開發的)就考慮到了核武器搭載,能搭載氫彈對遠端目標實施核打擊,鼎盛時代,美國海軍曾經裝備了1000枚透過戰斧發射的核彈。

    就連防空導彈都被開發出了核彈頭型號,歷史曾經出現過美國的“波馬克”、“奈基-赫爾克斯”等核防空導彈,蘇聯也有A-135系列,它們主要用來反導,在反導防空能力比較落後的冷戰時代,這種一炸一大片的核防空導彈足以保護天空。

    目前也就小型的單兵反坦克導彈沒有核彈頭配置,冷戰時不是沒人試圖開發類似的東西,只是人們迴歸神來後,發現這種東西並無實際意義,讓人員用送死的方式發射核彈,倒不如飛機、導彈直接投送更加方便快捷。

    所以,估計“不能搭載核彈頭”的導彈,也就只能出現在這一類中了。

  • 7 # 哨兵ZH

    導彈能不能裝核彈頭最主要還是要看需求,至於導彈自身的可攜帶質量和核彈的體量等因素反而是次要的,為什麼這麼說?因為自從70多年前核武器誕生以來,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其小型化技術早在半個多世紀之前就已經是爐火純情了,在不考慮當量的情況下,核武器小型化技術能夠把核彈的體積和重量削減到一個非常小的地步,具體小到什麼程度呢?小到在60多年前就能夠裝到火炮甚至是無後坐力炮上面(典型例子為“原子安妮”核大炮以及M388核無後坐力炮),小到一個人都能抱著核彈走,如下圖所示:▲一個人就能抱著走的微型核彈

    圖中那個一個人就能抬著走的“炸b”就是老美的W-54緊湊型核彈,這玩意有多重呢?大概在22.7~24.9千克之間,至於長和寬,分別是44.7釐米和27.3釐米,並且這個資料應該是包括了外面那個黑色的保護殼的,如果僅僅是算裡面的核戰鬥部,那麼體量可能會更小。在W-54核彈的基礎上總共衍生出四個變種型號,分別是:

    W-54核彈,當量250噸TNT,用作AIM-26“獵鷹”空空導彈的彈頭;

    MK-54核彈,當量10~20噸TNT,用於M388無後坐力炮;

    B-54(MK-54)特殊核武器裝置,當量10~1000噸TNT,可用於核手提箱、核揹包等特殊用途;

    W-72核彈,當量600噸TNT,透過改良AIM-26上的W54核彈得到,用作AGM-62A滑翔炸彈的戰鬥部。

    下圖分別是M388無後坐力炮和特殊用途核揹包:▲M388無後坐力炮

    ▲特殊用途核揹包

    所以,在核武器的體積和重量都能做的那麼小的情況下,除了一小部分小型單兵導彈,今天的絕大部分導彈都可以攜帶核戰鬥部,在技術上是絕對沒有任何問題的,就比如前面提到的AIM-26“獵鷹”空空導彈,不就可以把戰鬥部換成爆炸當量為250噸TNT的W-54微型核彈麼?不要以為AIM-26“獵鷹”的體積會有多大,也就是普通的空空導彈那個水平,長度2.1米,直徑29釐米,翼展62釐米,總重量也才92公斤,如下圖所示,為一枚AIM-26“獵鷹”空空導彈:

    ▲AIM-26“獵鷹”空空導彈

    因此,只要你願意,不考慮成本、核彈的當量等限制因素,基本上可以給所有的導彈都換裝核戰鬥部,以現在的核武器小型化技術,輕輕鬆鬆就能弄出個幾十公斤的核彈出來,幾十公斤的重量,好像沒有什麼導彈的戰鬥部連幾十公斤的重量都帶不起來吧,所以,不管是彈道導彈、巡航導彈,還是那些空空導彈、反艦導彈等,只要你有需要,都可以裝核彈頭,甚至是火箭炮、身管火炮等同樣可以上核戰鬥部,問題是用核彈劃不划得來、需不需要的問題,究竟能帶來什麼好處?就比如空空導彈,在以前導彈技術還不發達的時候,你上核彈頭增大殺傷範圍我可以理解,但是現在的空空導彈技術已經很先進了,打個飛機完全用不上核彈啊。

  • 8 # 美好生活需要激情

    對於一些彈徑較小的導彈,他們能用的核彈頭只有一種,那就是汙染大,威力小,還特別浪費材料的槍式核彈頭。

    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巴基斯坦的多管近程導彈NASR,最大射程60Km,和很多155mm榴彈炮差不太多,但是精度更高,圓機率誤差小於10米,戰鬥部當量1000噸,被作為一種戰術核武器使用。

    槍式核彈頭的結構相對簡單,並且戰鬥部狹長,可安裝在彈徑較小的導彈上,但是威力太小。相應地,使用這種原理的核武器也都是一些小玩具,包括:

    M-388核無座力炮,當量10-20噸

    AIM-26核獵鷹,當量250噸

    但是放到現在意義就不大了。

    W-80核彈頭,當量0.5-15萬噸,是一款中型核彈頭,10萬噸當量級別的核彈頭算是勉強摸到戰略核武器的門檻了,但是一些中小型導彈平臺無法搭載它們。

    要搭載這樣大的核彈頭投射到數千公里之外,你需要洲際導彈。

    比如三叉戟。體積這麼大,飛機是掛不上的,屬於戰略導彈部隊的裝備。

    但是放在今天,小型核彈頭的戰術價值也沒有那麼大了。

    大量使用精確制導武器的效果並不比戰術核武器差。

    小型核戰鬥部並不適合地面戰場,但是拿來給反導系統使用,倒是個不錯的選擇。

    比如前蘇聯的A-35反導系統使用的5V61攔截彈,搭載的就是核戰鬥部。不過現在已經退役了,現在的俄羅斯反導系統用的都是常規戰鬥部,似乎是對攔截彈很有自信。

    不過作為普通人的我們,還是祈禱全面核彈的時代不要到來更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彩色印表機如何清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