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八面楚風
-
2 # 南柯夢說
在三國混亂時期,具有幾支戰鬥力強大的騎兵。如公孫瓚的白馬義從,董卓的幷州狼騎,西涼鐵騎,還有曹操的烏桓騎兵等。都是當時數一數二的騎兵,但經過連連征戰,都慢慢消耗殆盡。唯有曹操的烏桓騎兵,自曹操平定北方以來,歷史上就沒在描述,是戰死了還是解甲歸田?
烏桓,歷史上原本是活躍在中國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在漢、魏、晉各代開始被稱為烏桓,自北魏後則多被稱為“烏丸”。
烏桓騎兵戰鬥力強大,尤其號稱“突騎”的衝擊型槍騎兵,更是其中驍楚。光武帝劉秀就曾說:“吾聞突騎天下精兵,今乃見其戰,樂可言耶!”所以在東漢王朝就專門召集了一批精銳的烏桓騎兵作為皇家的衛戍部隊。到了漢末三國時代,烏桓騎兵先後被袁紹、曹操等人利用,成為他們爭霸天下的工具,烏桓騎兵“天下名騎”的稱號也由此而來。
“天下名騎”烏桓騎兵為何如此善戰一、一出生就是馬背上的民族,擅長騎射,戰鬥力豐富
這就很容易理解,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老百姓天生就會的技能。而在北方的遊牧民族,以遊牧和狩獵為主,幾乎是活在馬背上,極其擅長馬上騎射,打起仗來更是全民皆兵,而且對馬匹的養護和使用上,也有非常豐富的經驗。
二、社會結構簡單,容易動員
作為遊牧民族,往往以家庭為單位,跟隨著部落一起。本身的文化程度及教育水平就不高,甚至沒有文字。是以金字塔模式層層向上,而一個大的單位長官就叫“大人”。每當有重大的事情、行動,“大人”就會把資訊刻在木頭上,在各個單位之間傳遞,成員以此迅速集結。
烏桓騎兵在打仗時更是採取百夫長和千夫長等制度,從而保持騎兵的機動性。
三、烏桓騎兵戰術先進,戰鬥力強大
烏桓騎兵的主要武器是弓箭和長矛,遠距離用弓箭,近距離用長矛。而真正讓他們崛起的是突擊型槍騎兵戰術的成功。
在東漢以前的騎兵,大多以騎射為主,面對步兵時,要迂迴兩側進行攻擊,沒有能力來進行正面衝擊。所以當時騎兵多是配合步兵作戰,無法成為一個單獨的騎兵軍隊。
烏桓騎兵的強大就在於對騎兵戰術的革新,讓騎兵裝備上高橋馬鞍,從而加上了騎兵的支撐力。這樣騎兵在用長矛時能以突刺的方式給予敵人毀滅性的打擊,這也是烏桓騎兵被稱為“突騎”的原因。
可惜,烏桓騎兵歸順曹操之後,就直接從歷史上消失。三國後期也再也沒有提及。
一、曹操擔心烏桓騎兵會再次背叛,於是將其打亂編制,分散到曹軍的其他騎兵之中,讓他們不能自有的聯合起來。這也是歷史上使用投降士兵的一條基本原則。這樣後人也只會稱之為曹軍騎兵而不是烏桓騎兵了。
二、使之漢化,削弱了名族認同感,從而使其同化。烏桓騎兵之所以擁有強大的戰鬥力,就在於其遊牧的生活方式讓烏桓人兵合一,戰鬥成為了一種常態。而他們被遷到內地後,不再進行馬上生活,而是站到地上。當沒有了戰馬、弓箭,而改為耕牛和鋤頭。安穩的農耕生活讓天生的騎射本領慢慢消退,在過個一兩代人,就徹底失去了騎馬打仗的本領了。
烏桓騎兵能夠聞名天下,是因為其特色的社會結構與生活環境有關,更是趕上了時代的風口,歷史的轉折點。而一旦改變了環境,生活習慣及生活能力也不得不改變,從而沒有了自身的特色,最終泯然眾人矣。這也是烏桓騎兵自曹操之後就沒有提及,因為已跟普通的騎兵沒有區別了。
-
3 # 法天啟運聖武皇帝
烏桓歷史上活躍在中國東北的少數民族,在漢、魏、晉各代被稱為“烏桓”,自北魏後則多被稱為“烏丸”,我們在本文中統稱為“烏桓”。
烏桓騎兵非常厲害,尤其號稱“突騎”的衝擊型槍騎兵,戰鬥力驚人。光武帝劉秀曾說:“吾聞突騎天下精兵,今乃見其戰,樂可言耶!”所以,東漢王朝專門召集一批精銳的烏桓騎兵充當皇家的衛戍部隊。
到了漢末三國時代,烏桓騎兵先後被袁紹、曹操等人利用,成為他們爭霸天下的工具,在曹操手下,烏桓騎兵獲得了“天下名騎”的稱號。

烏桓騎兵
可也正是在曹操手下,烏桓騎兵忽然從歷史上消失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因戰力強悍,烏桓騎兵成為漢末三國時期諸雄爭霸的工具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烏桓騎兵作為一支戰力強悍的軍事力量,也捲入了諸勢力的混戰之中,烏桓騎兵至少為四個勢力效力過。
第一,烏桓騎兵參與張舉、張純叛亂,攻擊青、徐、幽、冀四州
漢朝時,中央經常徵召幽州的烏桓突騎參與軍事行動,“烏丸數被徵發,死亡略盡。今不堪命,皆願作亂”,弄得烏桓各部落怨聲四起。公元187年,漢朝官吏張純、張純利用了烏桓怨恨中央的心理,勾結遼西、遼東、右北平三郡烏桓叛亂。
張舉稱帝 ,張純稱彌天將軍、安定王,帶烏桓騎兵攻擊青、徐、幽、冀四州,這股反叛勢力最盛時人數達十餘萬。後來,幽州牧劉虞幾經周折才平息了這次叛亂。這次叛亂,是烏桓騎兵參與漢末群雄混戰的開始。

劉虞對烏桓採取懷柔政策
第二,烏桓騎兵支援袁紹,擊敗公孫瓚
平定叛亂後,幽州牧劉虞對邊境的烏桓採取懷柔政策,以安撫為主。但幽州另外一個大佬公孫瓚,對烏桓騎兵的態度一貫是武力征討為主,這很容易理解,因為公孫瓚是靠軍功起家,劉虞的政策直接堵死了公孫瓚的晉升路徑。此外,兩人在其他方面也有摩擦和衝突。最終,公孫瓚擊敗並殺死劉虞,獨霸幽州。
公孫瓚雖然佔據了幽州,但控制不住局勢。以鮮于輔、鮮于銀為首的劉虞殘餘勢力,在當地豪強士族的支援下,聯合烏丸騎兵,攻擊公孫瓚,並在鮑丘大敗公孫瓚,斬首兩萬餘級。
史記記載,“劉虞從事漁陽鮮于輔等,合率州兵,欲共報瓚……烏丸峭王感虞恩德,率種人及鮮卑七幹餘騎,共輔南迎虞子和,與袁紹部將麴義合兵十萬,共攻瓚。興平二年,破瓚於鮑丘,斬首二萬餘級。”

公孫瓚被袁紹聯合烏桓騎兵擊敗
等到了公元196年,袁紹和公孫瓚爭霸,僵持不下,這時烏丸騎兵站在了袁紹的一邊,使雙方力量對比發生傾斜,最終公孫瓚敗亡。
我們上面說了,公孫瓚對烏丸的態度是討伐為主,而袁紹在起兵時,就定下“兼戎狄之眾,南向以爭天下”的策略。所以,袁紹對烏丸採取聯合的策略。首先,他採取和親政策,找個女孩認為自己女兒,嫁給了當時的三郡烏丸首領蹋頓;其次,他在政治上給待遇,不透過中央,自己做主封蹋頓、峭王、汗魯王為單于,並賜於印綬。
於是,“冀州牧袁紹闢為督軍從事,兼領烏丸突騎”,袁紹在烏丸騎兵 的幫助下,戰勝了公孫瓚,一舉佔據冀幽並青四州,成為當時勢力最大的割據勢力。
第三,烏桓被曹操打敗,烏桓騎兵成為曹操統一北方的重要軍事力量。
官渡之戰,曹操擊敗袁紹,平定冀、幽、並、青四州。袁熙、袁尚兄弟逃到烏丸王蹋頓那尋求庇護,然後經常在烏桓騎兵的配合下,騷擾邊塞,搞一些零星的反擊。
為了消滅袁紹的殘餘勢力,解除南征劉表的後顧之憂,曹操聽取謀士郭嘉的建議,不遠千里征討烏桓。公元 207 年,曹操率輕騎,走險路,“上徐無山,出盧龍,歷平岡,登白狼堆直趨柳城”。烏桓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大敗,蹋頓被殺。烏桓遼東單于蘇僕延與袁尚、袁熙逃亡時被公孫康所殺,曹操順利實 現了消滅袁紹殘餘勢力、征服烏丸的目的。
此後,曹操擔心烏桓再次背叛,將烏桓“悉徙其族居中國,帥從其侯王大人種眾與征伐。由是三郡烏丸為天下名騎”。就是說,曹操將烏桓整體遷徙到中原地區,進入編戶齊民系統,並讓其中的精壯隨軍作戰,烏桓騎兵成了“天下名騎”。

曹操遠征烏桓,把烏桓騎兵納為己用
第四,極少數烏丸騎兵,跟隨了劉備。
劉備起兵涿郡,所以他的部隊中,也有少數烏桓騎兵。《三國志》記載,“曹公徵徐州,徐州牧陶謙遣使告急於田楷,楷與先主俱救之,時先主 自有兵千餘人及幽州烏丸雜胡騎,又略得饑民數千人”。這裡雖然說是“烏丸雜胡騎”,這說明劉備手下,也有少量的烏桓騎兵。
“天下名騎”烏桓騎兵為何如此善戰
烏桓騎兵戰鬥力強,主要有以下四個原因。
第一,馬背上的民族,擅長騎射,戰鬥經驗豐富
這個原因很容易理解,是中國歷史上北方一些遊牧民族(突厥、蒙古、匈奴)的共性。這些民族以遊牧和狩獵為生計,幾乎是活在馬背上,擅長騎射,打起仗來全民皆兵,而且對馬匹的養護和使用,也有豐富的經驗。這是一種天然優勢。
而且,烏桓騎兵在歷史上,長期和匈奴、漢朝作戰,積累了豐富的戰鬥經驗。
第二,烏桓的社會結構比較簡單,打仗時容易動員。
烏桓當時還處於以邑落為基礎的部落制社會,非常原始,沒有文字。每個邑落有小帥,是邑落的政治和軍事長官;千百個邑落組成一個大的單位,其長官叫“大人”。每次有重大的政治、軍事行動,“大人”就把資訊刻在木頭上,在各個邑落之間傳遞,成員以此迅速集結。
另外還有記載,烏桓騎兵在打仗時,採取百夫長和千夫長的制度。小規模戰鬥以一百個騎兵為單位,大規模戰鬥以一千個騎兵為單位,這樣既能保持戰鬥力,又能保證機動性。

烏桓以遊牧為主
第三,烏桓冶鐵業發達,保證了騎兵的武器裝備不落後其它軍隊。
關於烏桓的冶鐵業,史籍記載 :“大人能作弓矢鞍勒,鍛金鐵為兵器……”1956 年,遼寧西豐縣出土的金屬箭簇、鐵馬銜及其他馬上用具,也證明了烏桓確實有冶鐵的能力。能夠自己製造武器,這保證了烏桓騎兵不會在武器裝備上落後敵人,我們可以回想一下西漢騎兵對匈奴騎兵在裝備上碾壓的歷史,烏桓騎兵至少不會處於這樣的困境。
第四,烏桓騎兵戰鬥力強,還和騎兵戰術革新有關。
烏桓騎兵的主要武器,是弓箭和長矛。遠距離武器使用弓箭,這一點和前代的騎兵比,沒有什麼太大變化。真正讓烏桓騎兵厲害的,是突擊型槍騎兵戰術的成熟。
東漢以前的騎兵,大多以“騎射”為主,面對步兵時,要迂迴到側翼進行攻擊,沒有能力正面衝擊陣型整齊的步兵,所以騎兵多配合步兵作戰,無法單獨成為戰場上的主力。
西漢末東漢初,騎兵歷史上一個階段性的重要裝備高橋馬鞍出現了。高橋馬鞍對騎兵的腰、背有較強的支撐,這讓騎兵的腰腹、雙臂的力量更加強大,藉助馬匹的速度,騎兵可以使用長矛,用突刺的方式,對正面敵人予以毀滅性打擊。
也正是這時,最利於正面衝擊的長矛脫穎而出,取代大戟成為騎兵的主要兵器,衝擊型槍騎兵可以成為戰場上的主力(當然還做不到平推步兵,那得馬鐙發明後)。這就是烏桓騎兵被稱為“突騎”的原因。
烏桓騎兵的強悍,也得益於騎兵戰術的革新。戰術革新提升了騎兵的地位,也讓烏桓騎兵成為了各個勢力垂涎的重要軍事力量。

東漢三國時代騎兵標配:長矛、環首刀
烏桓騎兵為何消失了
我們前面提到,曹操內遷烏桓後,把其中精壯編入軍隊,從“三郡烏丸為天下名騎”。由此看來,烏桓騎兵在曹操統一北方的過程中,應該是發揮了很大作用的。
可在史籍上,烏桓騎兵參與曹操軍事行動的記載十分有限。裴松之注引《魏略》中說:“建安二十二年 (公元 217 年),曹操攻拔漢中,諸軍還到長安,因留騎督太原烏丸王魯昔,使眾屯池陽以備盧水”。意思是用烏桓騎兵在池陽防守盧水胡(活躍於西北的少數民族)。這是史籍中,烏桓歸順曹操後僅有的一條記載。此後,烏桓騎兵直接從歷史上消失了。
烏桓騎兵從一個光輝的高點,忽然不知道跌落到哪裡去了,這期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呢?推測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曹操擔心烏桓騎兵背叛,打亂編制,分散到其它曹軍騎兵中使用,這也是歷史上使用投降士兵的一條基本原則。
在歷史上,烏桓騎兵確實背叛過曹操。比如上面提到的太遠烏丸王魯昔,曹操命令他守住池陽,結果他帶領五百騎兵叛逃到幷州。叛逃原因很簡單,媳婦住在晉陽,想媳婦了。
如果這個推測成立,烏桓騎兵確實被打亂了編制,那烏桓騎兵就不能作為一個獨立的軍事力量出現在戰場上了,史籍上沒有單獨記載它的戰績也就正常了。
第二個原因,是戰損後兵員沒法補充,死光了。
烏桓騎兵戰鬥力強悍,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的遊牧民身份。遊牧的生活方式讓烏桓人兵牧合一,戰鬥是一種日常,這才能夠養成嫻熟的騎射技藝和兇悍勇猛的性格。
他們被遷到內地後,參與到編戶齊民之中,生活中沒了草原、戰馬和工箭,只剩下耕牛和鋤頭,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安穩的農耕生活讓騎射技藝慢慢消退了,過了一代人,可能就徹底失去了騎馬打仗的能力。這在歷史上不是沒有發生過,東漢時幽州一部分少數民族內遷,騎兵就漸漸喪失了戰鬥力。

遊牧民族開始農耕,漸漸被同化
所以,烏桓民族脫離了原來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想再保持強悍的性格特點和嫻熟的騎射技藝就不再可能了。歷史記載也顯示,曹操內遷烏桓後,這個民族就漸漸被同化了,從歷史上消失了。
沒了兵源,戰損的騎兵就得不到補充、天下名騎烏桓騎兵,自然就慢慢從歷史上消失了。
所以,烏桓騎兵的聲名鵲起,是趕上了時代的變局、歷史的風口:群雄爭霸,騎兵戰術成熟,騎兵地位提升。他們的消失,則可能是因為民族被同化,兵員得不到補充,剩餘的騎兵也被打散使用不再作為一隻獨立的軍事力量出現在歷史的舞臺上。
-
4 # 無筆
歷史上烏桓曾是一個小國,發跡於中國東北部的科爾沁草原。是中國古代的少數民族之一。烏桓曾連連遭匈奴欺辱,在漢武帝時,得以庇佑,向南遷移,搬到了中國現在河北以北,遼寧以西的位置。
所謂南方的水軍,北方的騎兵,因北方多草原,地勢平坦開闊,多為遊牧民族,善騎射。烏桓國在多年的庇佑之下安逸發展,烏桓騎兵以其矯健的身手,迅捷的速度,巨大的力量而聞名,尤其是以突擊型的長槍騎兵為人欽慕。
東漢時,烏桓騎兵一直被重用來作為國家的護衛隊。曾多次派幽州的烏桓騎兵參與軍事戰爭,使得烏桓將士死亡無數,終於不堪忍受,在漢吏張純、張舉的利用下發動了叛亂,史稱烏桓叛亂。
到了東漢末年,群雄割據時,烏桓騎兵因其不容小覷的戰鬥實力,成為各路群雄爭奪拉攏的物件。幽州的劉虞在波費周折之後終於平定了烏桓叛亂,但是也沒有趕盡殺絕,在那個亂世年代,優秀的作戰騎兵在哪裡都受歡迎。所以劉虞決定對烏桓騎兵採取懷柔放寬的政策。但執掌幽州另一方大權的公孫瓚誓死討伐烏桓騎兵,最終將劉虞殺害。
烏桓騎兵感恩劉虞的寬容,在袁紹和公孫瓚對峙時,傾向了袁紹,一起擊敗了公孫瓚。袁紹為了拉攏穩住烏桓騎兵為自己所用,對烏桓採取和親政策,並自己授命烏桓的的頭銜。
烏桓騎兵果然也不負袁紹所望,幫助袁紹攻下幽州,冀州,幷州,青州,使得袁紹一時間成為漢末地勢最大的割據群雄。
再後來被大家熟悉的官渡之戰中,曹操以少勝多一舉擊敗袁紹,佔據了袁紹的眾多地盤,但北方烏桓騎兵一直騷擾不斷,讓曹操甚是擔憂,曹操決定揮師北上,討伐烏桓。在眾多謀事的軍事指導之下,曹操大敗烏桓,斬殺烏桓首領,將烏桓兵納為己用。
但生性多疑的曹操擔心烏桓兵的背叛,將烏桓遷至中原,與漢族同化,還將精銳的騎兵將士加入烏桓騎兵,補充和改良軍隊,大大提升了烏桓騎兵的戰鬥力,增加了其軍事效能。使烏桓騎兵一時間成為天下名騎。
這樣的打亂烏桓騎兵的編制,少數民族和漢族漸漸同化,加上地理位置的改變,此時的烏桓騎兵已不是當年的騎兵了。首先烏桓騎兵已經不是作為一支獨立的軍事力量作戰;其次由遊牧民族變為農耕族,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變化,使得他們作戰實力必然會大大下降,烏桓騎兵的人數也是越來越少,死去的騎兵得不到補充,慢慢的烏桓騎兵就消失了,直到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消滅一個民族最好的方法不是將他們全部斬殺,而是讓他們被同化,所以在後來的戰爭中會有殖民地一說。很多強國也是使用曹操的這一做法將被征服的地區進行自己國家的教育和洗腦從而達到統治的目的。
當然優秀的烏桓騎兵消失也是讓人十分惋惜的,但這也是歷史的必然走向。
-
5 # 談古論金
遼東太守公孫康斬殺袁紹的兒子袁熙、袁尚獻首級給曹操的同時,代郡烏桓行單于普富慮與上郡烏桓行單于那樓率其部下投降曹操,此後曹操
悉徙其族居中國,帥從其侯王大人種眾與征伐。由是三郡烏丸為天下名騎。烏桓騎兵參與曹操軍事集團進行作戰活動的記載非常之少,裴松之注引《魏略》記載:
建安二十二年,曹操攻拔漢中,諸軍還到長安,因留騎督太原烏丸王魯昔,使眾屯池陽以備盧水。這可以說是史書眾烏桓騎兵在歸順曹操之後的僅有的一條記載,曹操命令太原烏桓屯守池陽,也就是今陝西省咸陽市涇陽縣與三原縣的部分地區,以防禦盧水胡。
這位太原烏桓王魯昔,因為其愛妻還住在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
昔既思之,又恐遂不得歸,乃以其部五百騎叛還幷州。這說明一來曹操長時間集中使用烏桓騎兵,不然魯昔不會擔心長期駐守不換防;二來烏桓騎兵還是一個相對獨立的作戰單位,不然其首領不會能調動500騎兵的規模逃跑。
可能正是因為出現了魯昔之叛,曹操後來首先打亂了烏桓騎兵的族別編制,其次也不再長時間使用烏桓騎兵屯守佈防某地,因此被打亂建制混編入曹操其他騎兵部隊的烏桓騎兵,在歷史記載眾就消失了,但是實際上烏桓騎兵在追擊劉備等戰役中都是發揮了很大作用的。
回覆列表
曹操在東漢末年立足北方、尤其是統一北方後,中原外患幾乎處於停歇狀態。北方各胡人部落,對曹操畢恭畢敬,歲歲來貢“魏王”。連統一的大漢都敢侵犯的匈奴等胡人部落,何以對國家三分之一的主人曹操俯首帖耳、不敢輕慢?
這就必須從東漢末年發生的一起著名徵外之戰說起,那就是曹操北征烏桓。
熟讀三國的人都瞭解,曹操是在官渡大捷、滅了北方勁敵袁紹主力、追繳其殘餘勢力時徵烏桓的,遠征烏桓受到眾多謀士反對,但唯有一人力主用兵,且要兵貴神速。那就是曹操最器重的謀士的郭嘉。這個曾佔據曹操帳中第一謀士座位的智囊與眾不同,常有驚人奇謀,曹操對郭嘉言聽計從,這一次當然又是一拍即合。
曹操徵烏桓採取的是閃電戰和血洗戰,史載曹操“虛國遠征”,可見大張旗鼓、勢在必得。這是漢軍出塞征戰,主動出擊的為數不多戰例。而且是以騎兵作戰為主。
史書對這場惡戰多有記錄。數萬騎兵慘烈混戰,“死者被野”。面對遊牧民族單兵能力強,曹操騎兵毫不遜色,虎豹騎“獲單于蹋頓”,陣前斬首。烏桓群龍無首,三郡主力騎兵先行崩潰,《三國志》記載:“虜眾大崩,斬蹋頓及名王已下,胡、漢降者二十餘萬口。”
白狼山之戰曹操大獲全勝,曹軍乘勝追擊,直搗烏桓老巢柳城,一舉平定烏桓三郡。
曹操為什麼力排眾議、執意北征?而且一反漢皇懷柔政策,堅持閃電戰和“血洗”呢?
依我看來,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曹操個人性格原因,另一個是天下形勢使然。
曹操的性格,有別於“一般中國皇帝”。烏桓之戰體現了曹操“圓外狼”的特徵,在中國的君王行列中,曹操雖然算不得完整的大君王,但卻是鳳毛麟角的“霸氣”外露者。他內戰、外戰通吃,尤其在外戰方面,雷厲風行,更顯王者本色。
徵烏桓發生於曹操剛剛成了一點氣候之時。一般軍閥對外不敢有這樣的大動作,而曹操卻拿出雄主的膽魄。當時北方第一部落軍隊,還是匈奴人馬。但烏桓也是不可小覷的東胡族的一支生力軍。烏桓與匈奴同屬於北方遊牧民族,與鮮卑同屬東胡族。其兇猛彪悍程度不亞於匈奴鮮卑。
與如此彪悍部落軍隊作戰,需要“以剛克剛”。曹操有這個膽量,也有這個資本。曹操的騎兵很厲害,虎豹騎可謂天下無敵,三國部隊,曹魏的騎兵最有戰鬥力,如果赤壁之戰玩的不是水,而是騎兵,孫武怎麼聯合都是根本抗不了曹。曹操的軍隊,有些草原部落的作風,曹操就是靠虎豹騎打敗了東桓騎兵。
至於天下形勢,曹操與郭嘉的看法是一直的。如果對袁軍殘餘與胡人聯手置之不理,那麼就是養虎為患,曹魏北疆將永無寧日。曹操徵烏桓的直接目標,是奔著他的北方殘敵袁氏兄弟,立志要對袁紹家族“斬草除根”、以絕後患。
但是最後取得的客觀效果,卻比原目標更久遠。此役不僅解除了“三郡烏桓”對中國北部的威脅,掃清了袁氏的殘餘勢力,徹底統一河北。並且還有一個意外收穫——收編烏桓精騎,增強了自己的軍事實力。三郡烏桓騎兵加入自己的軍隊,“由是三郡烏丸為天下名騎”。大大發展了曹軍的騎兵部隊。
這“意外收穫”應該是曹操徵烏桓的直接回報,收編烏桓鐵騎,漢軍與東胡這隻彪悍部落實現了融合。烏桓這些鐵血兵源,成為三國魏軍強盛的一個重要原因。虎豹騎加入了“東胡”彪悍,更加勇猛無敵。從三國的最終結局看,魏軍不僅是將領中人才輩出,而且士兵也是最有戰鬥力的。尤其是騎兵,三國之中,魏軍始終獨佔鰲頭。
歷史上,像曹操這樣敢於收編夷兵的中國君主並不多,在三國的戰史中,雖然蜀漢也與外族軍隊合作過,但那是僱傭,不是收編。例如姜維借羌兵。
曹操征討烏桓後,除部分烏桓人遠遷遼東地區外,“其餘眾萬餘落,悉徙居中國”。此役可謂完成“橫掃”與“融合”雙結合最徹底的戰例。
總得看來,曹操徵烏桓,兩得一失。
“兩得”是揚威、強兵。烏桓之戰,使曹操威名大震。據史書記載,烏桓大捷後,曹操在北方胡人部落中的威望,已經達到了“北方共主”的程度。曹操在北方“夷族”中樹立的威風,其實就是徵烏桓打出來的。
如果說諸葛亮對外作戰繼承的是儒家的“懷柔遠人”、“尚德抑武”,那麼曹操繼承的則是蒙恬陳湯的“原生態”漢魂——“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曹操徵烏桓從柳城班師,途經碣石,策馬上山,遙望渤海,意氣風發,寫下千古名篇《觀滄海》。為兩千年之後,“東臨碣石,有遺篇,魏武揮鞭”留下出處。此時曹操已經湧上“天下共主”的霸氣。
彼時,南匈奴跟曹操主持的“漢朝關係”水乳交融。當南匈奴的呼廚泉單于到鄴城來拜賀曹操晉升魏王時,曹操把呼廚泉單于留在鄴城,讓匈奴的右賢王回去替單于監理國家。
可見曹操的領導派頭有多大,各部“胡人”敢不“從命”、唯魏王之首是瞻乎!
可以想見,如果曹操統一中國,那麼“大魏朝”應該是一個外戰成績輝煌的王朝,不會任胡人騎在頭上作威作福。
當然,徵烏桓亦有“一失”。這“一失”就是郭嘉為這場外戰付出了生命。力主遠征的郭嘉隨曹操出征,不幸在北征中身染重病,一命嗚呼。郭嘉的“夭亡”,對曹操來說,猶如劉邦失張良。
血洗烏桓回來,曹操重賞了諫勸者,眾人以為他是為用兵而懊悔,其實更大的成分,他是為失去“第一謀士”痛心。
事實證明,曹操徵烏桓雖然勞師,但卻一勞永逸,“攘夷”一舉成功,幾十年再無邊患。而最大的損失,卻是郭嘉的早逝。本來曹操曾多次講過,自己百年之後要把自己的兒子託付給郭嘉。郭嘉比曹操小15歲,完全可保到曹操孫子做皇帝,可才子“才高命短”,郭嘉死後,曹操一時難尋替身,晚年選擇了司馬懿做“帝師”,乃至葬送曹魏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