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耗子尾汁好滋味

    (回答第一個問題吧。畢竟碼字太多,第二個問題有緣在回答)

    年齡金字塔 人口金字塔可以反應出人口中最根本的年齡和性別結構。 金字塔的每一層代表一個年齡組的人口,上部代表老年人,下部代表少年兒童,中間部分代表青壯年;左半部分代表男性,右半部分代表女性;橫條的長度表示在總人口中的比例。

    根據人口金字塔圖所反映的人口年齡構成特點,可將其分為三種基本型別:年輕型、成年型和老年型(又稱作擴張型、靜止型和收縮型)。

    這個人口規律是所有時代都通用的規律,古代和近代的區別是古代死亡率更高,因為醫療水平太差,兒童夭折率也很高,人口的平均壽命不足50歲,所以在圖形上會更加的扁平。

    先秦諸國都採取積極的人口擴張政策,特別是人少地多的秦國,更是鼓勵各國移民到本國開疆拓土,所以先秦諸國的人口都屬於擴張型的人口結構。14歲以下兒童佔總人口的比例會在30%以上,考慮到古代兒童夭折率,這個比例也已經低估。

    一般情況下,按照秦律,男性到了17歲才傅籍,即在政府登記服役,到60歲可以免除服役。國家只有極端情況才會動員15歲以上男子。但在這裡,我們把15、16歲少年也計入成年男性,儘量往上限統計。

    一華人口50%是女性,15%是男童,加起來不能參戰的比例在65%;包括15、16歲的少年在內的成年男性在總人口的比例只有不到35%,再考慮到戰國時代連戰征戰,成年男性的比例會降到30%左右。 再把老、病、殘等不能出力的人去掉,成年男性的人數將在20%~30%之間。 這樣得到的人口結構如下圖所示。

    我們假設秦國有500人口,則成年男性的數量在100萬~150萬之間。 有人可能會說,100萬~150萬挺多的嗎! 彆著急還沒有分析完。

    參與政府行政的人員數量 秦國的行政區劃等級為郡、縣、鄉、亭、裡、什伍。 考慮到秦國的地多人少,上面這些資料比例都是非常理想化的,所以下面的資料我們儘量都按照折半處理。

    戰國後期,秦始皇即位時就有14個郡,每郡下轄15到30個縣不等。

    儘量往少算,就算10個郡,每郡20個縣,每縣5個鄉,每鄉5個亭,每亭5個裡,每裡5個什伍

    各級行政單位數量為: 10個郡

    10×20=200個縣 200×5=1000個鄉 1000×5=5000個亭 5000×5=25000個裡 25000×5=125000個什伍 如果每家5人,根據理想的每個什伍管10戶(50)人計算,則秦國總人口是625萬人。 如果折半處理,每個什伍管5戶25人,總秦華人口則是312萬人。 這兩個資料都接近秦華人口數量級範圍,是比較合理的。 《漢書•百官公卿表》記載,漢平帝時的人口普查資料如下: 縣令、長,皆秦官,掌治其縣。萬戶以上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減萬戶為長, 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為長吏。百石以下有斗食、 佐史之秩,是為少吏。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鄉有三老、有秩、嗇夫、 遊徼。三老掌教化;嗇夫職聽訟,收賦稅;遊徼徼循禁賊盜。縣大率方百里,其民 稠則減,稀則曠,鄉、亭亦如之。皆秦制也。列侯所食縣曰國,皇太后、皇后、公 主所食曰邑,有蠻夷曰道。凡縣、道、國、邑千五百八十七,鄉六千六百二十二, 亭二萬九千六百三十五。 這是全國的數量,與上面計算的秦國鄉、亭數量相比,分別是6.6:1和5.9:1的關係,也是在合理的範圍之內。 每個級別的官員都有下屬,承擔不同的分工,例如奴僕、稅吏、獄卒、驛卒、馬卒、更卒等。以嗇夫為例,就有有倉嗇夫(管糧倉之官)、庫嗇夫、苑嗇夫、皂嗇夫(管“皂者”之官,皂者為飼養牲畜的伕役)、廄嗇夫、司空嗇夫(管理作工的刑徒之官)、發弩嗇夫等分工。 劉邦在秦朝就曾任“泗水亭長”,下屬有求盜一人,負責治安;有亭父一人,負責亭舍的開閉掃除管理等雜務。 下面估算每個級別行政單位人員的數量。 各級行政,每郡需100人,每縣需20人,每鄉需5人,每亭需3人,每裡需2人,每什伍1人。 10個郡:10×100人=1000人 200個縣:200×20人=4000人 1000個鄉:1000×5人=5000人 5000個亭:5000×3人=15000人 25000個裡:25000×2人=50000人 125000個什伍:125000×1人=125000人 行政人員合計為20萬人。 可以發現,越往基層,需要的人數量越多,但這些基層人員也是不可或缺的,否則國家的政令根本無法下達到基層執行。 如果沒有這些基層人員,徵兵無法開展,稅收無法徵收,糧食不能收集,軍需無法生產,案件無法審判、律法不能執行,監獄無人管理,盜匪不能懲治,民亂不能制止…… 有人可能會問,官吏是不是太多了?國家負擔的起這麼多官員嗎? 其實在秦國,只有縣以上官員才由國家委任並支付俸祿,鄉以下基本是自治和自食其力。 所以嚴格意義上,縣級的官員才算官,縣級以下不吃國家俸祿,不算官員。鄉以下負責人是靠推舉,或是服徭役,來配合縣級政府來管理徵稅、徵兵、司法等社會日常事務的。 綜上,地方行政人員累加起來共20萬人,佔成年男子數量的13%~20%,再加上中央官員和不服役的貴族,再加上我們低估的資料,參與國家行政管理的人的比例應該在15%~25%之間,這些人都是不會被送上前線打仗的。 成年男子的分工和比例 在前面的後勤物流中,根據宋代的《夢溪筆談》,古代透過陸路給1個士兵運送糧食,需要3個民夫來運輸,所以戰爭期間民夫的數量是龐大的。 根據上面的分析,我們把成年男子分為以下4種 軍隊 政府行政人員 農業生產和軍需生產 運輸民夫和工程民夫 官吏是國家機器的後端,需要大量的人來進行農業生產和軍需生產。 軍隊是國家機器的前端,需要大量的人來進行軍需物流和工程修建。 於是有了下面這張圖,這張圖顯示軍隊在成年男性的比例大約是25%,即使這樣,按照士兵和民夫的1:3比例,如果士兵是25%,那民夫就可以佔到剩餘的75%,已經把官吏、軍需生產和農業生產人員的配額全用光了,要知道政府行政人員的15%~25%是無法忽略的。 所以這裡我們暫時把軍隊和民夫按照1:1的關係呈現。 按照前面所說,成年男性在100~150萬,這時的軍隊數量就在25萬~46萬之間,佔總人口比例為5%~9%,這已經是非常高估了,因為這裡的民夫的數量和軍隊相同。 有人說,軍隊25萬好像有點少,46萬還是可以接受的! 繼續往下看,還沒有分析完呢! 最後看軍隊的兵力部署 一個國家的兵力不可能全部部署到前線上,還必須根據邊境和國內形勢來做基本防禦部署。如果後院起火國內大亂,不能保證後勤補給,也會嚴重影響前線的軍隊作戰。 我們還是以秦國為例,下圖是戰國當時的形勢。 注意秦國邊界上的長城和接壤的楚國,這些地方都需要駐守軍隊,如果撤回,很可能會後院起火,被別人圍秦救趙。 所以軍隊的兵力至少分為4部分: 出師到東方前線作戰的軍隊。 保衛都城咸陽周邊的常備部隊,防止大臣、貴族趁機謀反。 保衛地方城鎮、關隘的常備軍隊,例如在蜀郡需要提防古蜀國舊勢力趁機復國叛亂。 戍邊的常備部隊,例如提防東南方的楚國、北方的匈奴和西方的羌人趁機收復失地。 有人說,地方官吏不是有很多下屬,不可以提防叛亂嗎? 這些官吏的力量都很分散,平時鎮壓一盤散沙的老百姓還可以,真遇上有組織的武裝叛軍是毫無戰鬥力的。 軍隊的兵力按照下圖分配為四塊,看右邊放大的三角。 雖然常備軍也需要後勤民夫來運輸補充物資,但相比移動的軍隊要少很多。這就可以把常備軍的民夫全用到出師計程車兵上。之前我們計程車兵:民夫是1:1關係,把常備軍的民夫用到出師上,士兵:民夫就接近1:3的合理比例了。但這樣做的同時,沒有民夫支援,常備軍也沒有多少可以開赴戰場了。 戰爭爆發時,出師計程車兵主要來自常備軍,首先從地方、都城、戍邊的常備軍裡抽調,這些士兵是經驗最豐富、戰鬥力最強的,可以作為出師的主力。 常備部隊的主力開赴戰場之前,地方上要徵召大量百姓來置換調走的兵力。戰時新徵的人中,有過作戰經驗的成為常備軍新主力,或跟隨開赴戰場,或留下來訓練新兵。更多沒有作戰經驗的人,大部分被徵調為民夫,承擔後勤運輸任務,跟隨常備軍主力一起開赴戰場,到了前線則成為修築工事和守衛糧草的主力。 《孫子兵法•作戰篇》指出,善於用兵作戰的人,兵員不徵集兩次,軍糧不運送三次。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 正是因為第一次徵兵已經帶走了大部分主力和民夫,所以如果再次徵兵、徵糧會比第一次更難,軍隊戰鬥力更差。 所以,能夠出師到前線打仗的軍隊只有軍隊總數的1/4,大約在5萬~12萬人,佔總人口的1%~2.4%,如果體現到整體人口結構上,就是金字塔的黃色塔尖。 綜上所述,最多可以出師到東方前線的軍隊人數佔總人口的1%~2.4%,加上佔5%~9%的運輸和工程民夫,全體出動人數6%~11.4%。 現代的學者對秦華人口的估算在300萬~500萬之間。 如果人口是500萬,則能出師5萬~12萬,出動人數30萬~57萬。 如果人口是300萬,則能出師3萬~7萬,出動人數18萬~34萬。 所以長平之戰的40萬人不全是軍隊,而是士兵和民夫的總和,實際軍隊在3萬~12萬之間。 小結 人口結構 以上是以秦國的人口結構為主線,結合社會分工和行政體制進行的資料分析,作為證據之一。

  • 2 # 打工人胡哥

    這個先秦應該是指戰國的秦滅六國的秦國吧,因為後面南北朝時還有一個前秦也很厲害。

    戰國時期,全華人口確實很少。秦統一六國之後,全華人口不到三千萬,估計春秋戰國時期大概在兩千萬人左右. 三晉和齊國共約一千萬人. 蘇秦說過,關東各國的土地是秦國的五倍,人口是秦國的十倍.據此推算,秦華人口應該是兩百萬左右,但是蘇秦是說客,可能低估了秦國的實力,但絕對不可能超過三百萬.

    那麼問題來了,兩三百萬的人口怎麼擁有幾十萬的軍隊的呢?這麼龐大的軍隊又是怎麼養活的?

    春秋時期,是貴族當兵。需要自備武器。。一般大國也就數萬人士卒。。

    而到了戰國,單純的貴族兵役制度已經無法滿足越來越龐大的戰爭規模。於是演變了全國皆兵!

    戰時出征,農忙時務田!類似於後來的屯田制度~經濟也是戰爭體系!~當時七國都是這個制度。。所以出現了趙國自長平之戰,國中壯年男子全部戰死的情況。

    說白了,就是我們說的軍國主義。而秦國自商鞅變法後,對這一制度執行的非常堅定徹底。所有老百姓只有兩件事情,種田和打仗。在戰場上立了戰功,就可以獲得相應的爵位。從而改變自己和家庭的生活狀況。非常的公平公正。這也是秦軍驍勇善戰,所向披靡的原因。

    所以,秦國兩三百萬人口擁有幾十萬的軍隊應該不是什麼問題。至於怎麼養活這麼龐大的軍隊。不打仗的時候當然大部分都變身農民自己養活自己。戰時就要自帶乾糧和行李上前線保家衛國,建功立業。如果碰到打持久戰,乾糧吃完了,天氣變涼了。就會捎信給家裡,叫家裡寄吃的穿的過來。

    不是我瞎說,出土文物中就發現了一封兩千年前的秦代竹簡,是一個前線的秦國士兵寄給他在後方的兄長的家書。

    總之,我們的祖先都是很不容易的。

  • 3 # 勇戰王聊歷史

    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全民“服兵役”!

    在古代,人們除了種田交糧以外,還要在農閒的時候服徭役。徭役包括兩種:力役和兵役。力役就是幫著朝廷修東西,例如,河堤,宮殿,長城,關隘,等等。上個世紀,我們國家還曾召集百姓集體修河堤,這也是全民服徭役。

    兵役就是打仗了。在先秦的時候,還沒有將軍隊職業化。此時的軍隊都是徵調農民從軍的。也就是說,只要是14歲以上的男人,都要拿起武器上戰場!而且,武器要自己解決,甚至,天冷了還要家裡給準備棉衣。真是賠本的買賣。這種狀況,一直到唐宋開始實行募兵制以後,才有了改變。此時,軍隊開始職業化了。

    你看花木蘭服兵役的時候要“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選自《木蘭詩》)

    而且,翻看古代打仗的事,你會發現一個規律。當時打大仗,大部分都是在忙完春種秋收的農閒之時!這個時候打仗,對糧食收成影響最小。而且,國家也不缺糧食。這也成了一個規律,閒著沒事幹就打仗!

    (先秦時期,只有少數精銳才會統一裝備和服裝)

    也是因此,雖然,先秦時候人少。但是,也能徵召出三五十萬的大軍。反正是(年滿14歲)男人就要服徭役,就有上前線的義務。如果,青壯年打完了,就再徵召老幼。

    之所以能徵召這麼多人上前線,除了“徭役”的威懾力以外。還有就是因為,在當時秦國這樣的國家,打仗是有軍功賞賜的。可以封爵,可以領錢財和田產。所以,家家戶戶對於上戰場很有熱情。

  • 4 # 漩渦鳴人yy

    其實呢,這也是一個逐步進化的過程,並不是說大家一開始一口吃成一個大胖子,所有人都擁有幾十萬的軍隊,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春秋早期那個時候,亂世剛剛開啟,各大諸侯之間的軍備系統並不完善,所以勢力比較大的諸侯手裡面掌握的軍隊也不如我們現在所想象的那麼多有幾十萬,比如說當時的齊桓公首裡面就只有3萬軍隊,而且這3萬多的軍隊還分成三個部分,分別掌握在齊桓公和另外兩個大戶的手裡,這個制度是誰定的?管仲定的。管仲在定這個規矩的時候,還針對軍隊的軍需作出規定,平常的時候軍隊負責耕種,然後等到農閒的時候集合起來一起訓練,訓練出來計程車兵打仗的時候立刻就可以直接起來趕赴戰場。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孫子兵法》裡面明確規定說打仗最好是在秋收以後,沒有任何農業活動以後再開始打仗,戰爭必須要在第二年播種之前迅速完畢,讓士兵回家。

    但是隨著後期戰爭的愈演愈烈,如果你沒有士兵,沒有軍事力量,你如何保家衛國,諸侯之間最後那一點禮儀倒塌,全部撕了個乾乾淨淨,互相之間征討,就是為了拿你的國土殺你的子民,滅了你的軍隊,將你整個國家給滅亡,這個時候你得保命,啊你得讓自己的軍隊成為你手裡面的王牌,否則在亂世之中,強則強弱則亡。

    所以每個國家之間陷入了一場永恆的軍事軍備競賽之中,就好像在上個世紀的冷戰一樣,一開始雙方之間都沒當回事兒,軍隊的裝備也就那樣,但是等到冷戰真正開啟以後我們會發現,國家的大部分的經濟全部都被軍事給吸收了,為什麼?如果你少投入,那你就落後於別人,落後於別人就要被捱打,就要被欺負!

    一直到了戰國末期,軍隊的比例來到了誇張的幾十萬,幾十萬!

    有人就會說了,這樣的軍隊是否是真實的國家,能否供養的起呢?

    講一句實話,國家真的供養不起,為什麼大家去看一下封建時期,那個時候一支軍隊的轉移有多麼麻煩,當時封建末期,清政府要和海外的那些列強打仗,從內地運兵的時候,一支軍隊轉移到另外一個地區,是由接收地負責這個軍隊的所有的供給,所以在軍隊轉移的時候,很多情況下都是大打折扣的,沒辦法,當地負擔不起,有的時候說好2000,軍隊的雙方打一個商量,對半折,就只有一千人過去了。

    根據最新的秦國竹簡的出土來看的話,當時秦國軍隊內部計程車兵日常的訓練開銷,全部都是由家庭方面自己承擔的,武器裝備都是自己裝備。

    在這份竹簡裡面,一個秦國計程車兵向自己的母親抱怨,說家裡面沒有寄給他糧食,他在軍隊裡面快餓死了,但是卻堅決要求自己的母親把家裡面種植的糧食趕緊給他送過來,他要在秦國的軍隊裡面建功立業。

    所以我們看到當時軍隊內部很大一部分負擔裝置分攤到了民間上面,你要輪到現在,誰願意平白無故養一個士兵,你都封建末期,人家也不願意,人家小農經濟,只要負責把歲數給交了就行了,誰願意去養一個士兵啊,既沒有收入,又沒有回報,但是在戰國時期就是有收入的,為什麼軍隊在外面建功立業,那戰功轉化成為實際的好處,就又迴歸到家裡面去了。

    所以導致戰國時期軍隊的人數不斷的擴張,況且秦國全民皆兵,那都成習慣了。吳起帥05萬魏武卒進入秦國作戰,擊敗50萬秦國軍隊,這50萬秦國軍的我不相信,所有的全都是正規軍,人很多都是臨時抓過來的壯丁,那真正做到了全民皆兵。

    當然我們也必須得說的一件事便是等到了真正的戰國末期,各個國家之間的軍事力量被擴張到一個極限的時候,突然出現了一場災難。誰,白起,大家可以算算,這位仁兄殺了多少人,正是因為他的折騰,導致秦國統一的程序加快了20年!他殺的人全部都是青壯年勞動力,全都是敵國計程車兵。

    正是因為他的這一次屠殺,導致戰國末期是秦國面對其他國家的時候具有兵力優勢,為什麼我計程車兵又沒有遭到屠殺,戰場上雖然有所折損,但不像你那樣全軍覆沒的那種。韓魏兩個國家死了28萬人,楚國死了幾十萬人,趙國最慘,40萬軍隊全部揮霍一空,我已在大秦帝國裡面,秦昭襄王說的那一句,六國的軍隊加起來都沒我秦國多,這真的當時都成一種現實了。

    當然對於當時的戰國時期的那些國家來講,事實上軍隊作戰的地區很固定,也就是很多離家都不遠,離家如果遠一點兒,那軍隊的人數將會大大的受到限制,比方說歷次的中原文明,對於遊牧民族的遠征人數大致也控制在10萬左右,多了負擔不起,那走出去。運輸的人,牲口,還有士兵,吃的糧食都得成幾何倍的往上遞增。

    有這麼一件事兒,我記得特別清楚,就是當時在西藏養一個兵,說等於在內地養十個兵!

  • 5 # 薩沙

    先秦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其實是人口和糧食的碾壓。

    人口就是兵員,當年是全民皆兵制度,每家都得出男丁作戰。

    至於糧食,就各憑本事了。

    先秦有四大糧倉,第一是山東,第二是四川,第三是漢中,第四是關中。

    秦國之所以厲害,就是逐步佔領了其中三大糧倉。

    秦國最早控制的是關中平原。

    在那個年代,關中平原和今天不同,土地肥沃,水源比較多。

    有意思的是,當時關中平原水源還是有限的,不足以灌溉所有地區,很多地方還是靠天吃飯,糧食產量很不穩定。

    此時敵國用計謀,讓南韓人鄭國建議秦王嬴政,在關中平原上的涇水和洛水之間挖一條大渠,把兩條河連線起來,利用涇水豐富的水量灌溉洛水一帶的乾旱土地。

    敵國的目的是讓秦國將國家主要的力量,用於這種大型水利工作,這樣就無力向外進攻。

    渠修到一半秦始皇才悟出來,這是敵國的陰謀。

    然而,他並沒有停止修建工作。

    為啥?

    因為250多里的鄭國渠修建成功以後,可以灌溉高達4萬頃的良田。

    這樣一來,關中平原徹底解決了農業生產的用水問題,成為秦國的重要糧倉,可以提供鉅額軍糧。

    同時,關中平原還有軍事上的重要意義,是秦國最穩定的後方基地。

    關中平原西有陳倉谷口大散關,南有子午谷地面及武關,東有潼關函谷,形成一個封閉的區間。

    這種天然的封閉地形,外地想要侵入是非常困難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秦國只要統治關中平原,就有最穩定的根據地。

    同時,秦國當時還控制了四川。早在秦統一六國之前80多年,秦國大將司馬錯就要求先佔領四川。

    對此,丞相張儀認為四川敵人沒有什麼實力,無足輕重,應該先集中全力攻擊東面的南韓。

    最終,秦王支援司馬錯的主張,先佔領四川。

    四川自古以來就是糧倉,成都平原可以提供巨大的糧食供應。

    尤其是李冰修建都江堰以後,解決了閩江氾濫的問題,成都平原的萬畝良田由此不受水災影響。

    佔據四川以後,秦國就有遠遠超過其他國家的糧食生產能力。

    《史記》中記載:幾十年後司馬錯攻打楚國,秦軍順長江而下,一萬艘船運載了600 萬斛的大米。

    看看這是什麼概念。

    另外,秦國還控制了漢中地區。這裡雖不大,也是土地肥沃的農業區。

    秦國控制這三個地方,糧食也就不是問題,人口也非常多,稍後高達1000多萬。

    當時全華人口才3000萬,等於秦國佔據全國三分之一的人口,還有大部分糧食供應,想不贏都難了。

    秦國剛剛統一六國時,糧食仍然是很多的:櫟陽倉積糧二萬石,最大的咸陽倉積糧十萬石。

  • 6 # 葭明通半瓶歷史

    商鞅這個人很重要,商鞅是法家集大成者。

    法家不應該是思想派別,起碼法家不應該是純粹的理論家。那麼法家是什麼?

    法家最重要的首先是“一種社會管理模式”。對,他是一種可以最大限度榨取人力資源,最大限度榨取社會財富的社會管理模式。

    法家追求嚴酷無情的行動力,凡是需要竭盡全力搶奪生存資源的社會組織,只要他用好了法家,前半段基本是所向披靡,戰無不勝的。

    1 現在回答,先秦是怎麼在那麼少的人口基數上徵集了幾十萬軍隊的。簡而言之,商鞅也會玩大資料庫。

    公元前356年,商鞅被秦孝公任命為左庶長。商鞅變法開始,他一有了行政實權,馬上就著手建立大資料庫。建立了戶籍制度,廢除了王公貴族們的特權 ,強行把全國大家族分成了小家庭,然後,又建立了什伍連坐法制度,弄成了一個大資料網格

    這個變法達成了什麼目標?

    A 戶籍制度讓秦政府掌握了人口,這個在那個時代絕對是最先進的管理技術,最先進的大資料管理。

    B 廢除了王公貴族的特權,也是為了掌握大資料,追求大資料的準確性,變法前的王公貴族手中有多少人口,多少土地,秦政府是沒有資料的,全憑著王公貴族的良心上報。

    C 強行讓百姓分家,亦是擴大資料庫。

    有了準確強大的人口資料庫,徵兵還難嗎?“公平”徵兵還難嗎?只要財政允許,全民皆兵也不是不可以呀!

    2 現在回答,如何養活那麼龐大的軍隊

    商鞅坐左庶長前三年,也是商鞅變法前三年,公元前359年,秦政府還在朝堂變法之爭之際,他已經先推行了一個法令——墾草令。

    主要內容就是:刺激農業生產積極性,重塑社會價值觀,提高農業社會認知度,暴力讓以前的貴族,官員,奴隸主家庭加入到農業生產中,還建立了統一的租稅制度。

    起到了什麼作用?

    A 擴大了勞動力供應。

    B 提高了社會生產積極性

    C 凝聚了社會生產共識,百姓以生產糧食為榮,以勞動致富為榮。

    D 統一的租稅制度做到了數字化管理社會財富。亦是大資料管理社會表現之一。

    百姓那麼的樂意,那麼的努力去生產社會財富了,大資料在秦政府手裡,什伍連坐法也運轉良好,隨便的調取糧食四處轉運,不就是發幾個公文的事情嘛!簡單的很。

    最後發個圖來,說句題外話,看官老爺,您要明白,人終究不是數字 0,不是數字 1,大資料濫用也是要出事的。

  • 7 # 香茗史館

    先秦時期,尤其是春秋戰國時期,在人口普遍較少的情況下,各國一場戰爭所使用的兵力卻通常動輒十幾萬,甚至幾十萬,這個數字是否可信呢?國家又是如何養活這些軍隊的呢?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就需要先了解一下先秦時期的兵制。

    先秦時期的兵制,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周朝之前、西周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

    周朝之前:這一時期國家並沒有職業化的軍隊,從甲骨文中的“射”、“戍”等文字來看,在奴隸制的制度下,平日裡貴族和平民均要參加軍事訓練,並以田獵的形式進行演習,而奴隸是沒有資格參軍的。而從“王登人五千徵土方”等卜辭來看,除了平時負責戍守計程車兵外,戰爭採取的仍然是臨時徵發制,通常由經過軍事訓練的貴族和平民組成軍隊出征,且動用的軍隊規模相對較小。這種形勢下,一方面即保證了國家的徵兵需求,另一方面因為有大量奴隸負責生產,貴族和平民的生活也可以得到保障。不過,一旦爆發大規模戰爭,那麼通常就需要抽調奴隸臨時充任了,例如牧野之戰,商王朝便臨時以奴隸組成軍隊出征,結果奴隸的臨陣倒戈最終導致了戰敗。

    △紂王在牧野之戰中便以奴隸充入軍隊

    西周春秋時期:西周時由於採取了分封制的統治模式,王室和諸侯手中均有軍隊,不過其中以王室軍隊規模最大,“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在王室強大之時,軍權全部集中於周天子手中,各國諸侯的軍隊全部要服從周天子調遣。然而隨著王室的衰微,以及各國建立超出規定的軍隊,到了西周萬騎,遇到戰爭之時王室只能倚重於一些諸侯大國。不過,此時的軍隊士卒仍然主要由“華人”擔任,奴隸仍然不能參軍,或只能隨軍服雜役。這一時期的軍隊規模其實同樣不大,而且與周朝之前一樣,“華人”男子都須接受軍事訓練,三季務農,一季講武,每隔三年進行一次大演習,遇有戰事,要隨時聽從調發,充任徒卒(步兵),役期依戰事的長短而定。

    △西周到春秋時期軍隊規模仍不大

    戰國時期:從春秋末期開始,戰爭規模和頻率開始不斷加大,再加上生產力的提高,這促使了職業化軍隊的出現,例如魏國的魏武卒。戰國各國相繼完成變法之後,均建立了規模大小不一的職業化軍隊,也就是常備兵。這些士兵平日裡不用從事勞動,而是全天候的接受軍事訓練,為的就是保證戰鬥力。同時,普通百姓平日裡與此前一樣,農閒時同樣要接受軍事訓練,從而保證在爆發大規模戰爭時,國家擁有足夠的軍隊動員能力。由於奴隸制的廢除,這一時期的國家動員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戰國開始出現職業化軍隊

    綜上所述,其實一直到戰國末期,國家擁有的常規軍隊規模都不大,這支職業化的軍隊國家還是養活的起的。而普通的百姓,則是平時各司其職,閒時接受訓練,戰時抽調為兵。

    而近代出土的《雲夢秦簡·編年紀》中,則出現了“莊王十二年,喜治獄鄢”和“十三年,從軍 ”的記載,可見即使是平時負責戍衛各地的軍隊,也是採取的輪流服役制度。《戍律》中便明確記載,當時採取的是“過更”制度,也就是一年一輪換,不僅是普通百姓,哪怕是小官吏同樣要服兵役。如此以來,便保證了兵源素質。

    △戰國時期的極限動員能力很可怕

    那麼如果爆發超大規模的戰爭呢?例如長平之戰,秦趙雙方動用上百萬兵力。《商君書·兵守》中,有“三軍:壯男為一軍,壯女為一軍,男女之老弱者為一軍,此之謂三軍也”的記載,可見一旦爆發超大規模的戰爭,基本可以說是男女皆兵,從而達到一個國家的最大動員能力。最恐怖的時候,可以達到六抽一的比例,也就是說600萬人口便可以抽調出上百萬軍隊。

    此外,《漢書·嚴安傳》中也有“丁男被甲,丁女轉輸”的記載,可見即使到了漢朝時期,在戰爭規模較大的情況下,採取的同樣是“男人從軍、女人運輸”來進行極限動員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繞開伊朗石油制裁?你們也會被制裁!怎麼看美國對歐盟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