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5
回覆列表
  • 1 # 來去如風875

    北大教授孔慶東在北大求學時,對這些武俠小說啊可以說是很鄙視的,傳統文人可能也是這樣的態度吧。

    有一天,孔慶東看到他的一個同學聚精會神的看著一本書,原來是金庸的《射鵰英雄傳》,本著批判的態度,借來一讀,當時正好是歐陽克被壓在了大石頭底下,從此孔慶東入坑,後來成為了研究金庸的學者。

    從整個華人世界傳播,改編影視劇的次數來說,金庸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了。

    金庸構建的武俠世界裡

    有“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的愛情,楊過苦等小龍女十六年

    有“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郭靜,張無忌等。

    有得知自己是和宋朝對立的遼國契丹人喬峰

    當然金庸本身的佛學功底,詩詞書畫等各種。可以說金庸的小說那是一個讓人嚮往的神話世界

  • 2 # 我是一個小書蟲

    凡有華人處,皆有金庸書。足以可見金庸武俠小說的影響力。在我看來,在金庸武俠小說裡內容豐富,有文化,有歷史,有地理,有傳奇,有情,有政治,有傳奇,這也是金庸武俠小說經久不衰的原因。

    1 有文化。比如《射鵰英雄傳》裡的“五絕”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五絕裡蘊含中國古代的“五行”學說,金木水火土!東邪屬木,(所以桃花島裡有木),西毒屬金,北丐屬水,南帝屬火,中神通屬土。

    南帝的先天功剋制西毒蛤蟆功,就符合五行中的火克金!

    儒家思想,我們都有一定的瞭解,但又很難理解的透徹,《射鵰英雄傳》中的郭靖雖然是俠,其實是儒家之俠,“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是典型的儒家“以天下為己任”的擔當思想,郭靖的人生理想也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這都是儒家思想的體現。金庸巧妙的把儒家思想透過郭靖這個人物形象的表達出來!

    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有儒家的蕭峰為天下蒼生,逍遙子,李秋水(莊子的“秋水篇”)等道家派人士,佛家的虛竹等等!整部小說有著濃厚的佛家慈悲思想,“有情皆孽,眾生皆苦,無人不冤”!

    2 有歷史。金庸武俠把歷史人物與小說虛構相結合,小說中的歷史人物的形象,基本符合歷史事實,比如成吉思汗,袁崇煥,朱元璋,常遇春等等。

    《射鵰英雄傳》中,“黃蓉道,辛大人就是辛棄疾。我爹爹說他是個愛國愛民的好官。北方淪陷在金人手中,嶽爺爺被奸臣所害,現在只有辛大人還在力圖恢復失地”。

    3 有地理。金庸武俠小說裡有廣袤新疆風光,有秀麗的江南,有塞外的飛雪,有大理的無量山,也有浙江的錢塘江大潮。

    4 有“情”。男女之情,兄弟之情,師生之情,親子之情!

    愛情中,楊過小龍女的感天動地,郭靖黃蓉美女英雄般配組合,陳家洛和香香公主才子佳人式的愛情。張無忌與趙敏,小昭,周芷若,殷離的感情糾葛!郭襄對楊過的單相思!李莫愁的因愛而成魔!

    兄弟之情,《倚天屠龍記》中的武當七俠,明教眾兄弟之間的感情都很令人感動!張翠山與謝遜的兄弟之情!

    有政治。《笑傲江湖》本身就是部諷刺政治的小說,小說中的日月神教就似封建皇帝的專制作風,五嶽劍派就是五個政治黨派,想合二為一,嶽不群的陰謀估計,左冷禪的霸道作風,莫大的明哲保身都有很深的政治意味。

    《射鵰英雄傳》中“郭靖站起來,朗聲道,郭某縱是肖,豈能為昏君奸臣所用?只是心憤蒙古殘暴,侵我疆土,殺我同胞,郭某滿腔熱血,是為我神州千萬百姓而灑”。

    有傳奇。金庸武俠小說故事,情節曲折,動人心魄,令讀者愛不釋手,小說既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令人歎服!比如《射鵰英雄傳》中,黃蓉利用漲潮,救被巨石壓著的歐陽克。

    金庸武俠小說雖然是武俠小說,其實裡面包含著及其廣泛,及其豐富的知識與內容!武俠小說裡有歷史,有政治,有愛情,有風物,有拳交,兵器,奇功等等,不同人看武俠小說能看到不同的東西!

  • 3 # 西堤讀文史

    我覺得我學到的最多的是金庸的文筆。

    很多人都有一種經歷,初讀金庸,沒有被他的文筆吸引,而是被他的故事情節吸引。但是,再讀,三讀,甚至十讀,越來越覺得金庸的文筆非常非常好。

    金庸出身浙江海寧的書香世家,幾百年來都是,他的祖上出了大詩人,大文人,所以金庸的文采好,從小就表現出來了,記得以前語文課外書裡曾提到,他少年時代寫過趙雲,就已經小有名氣了。

    他的小說裡,文筆可以用八個字來形容,溫柔敦厚,文采飛揚。

    一開始讀金庸,都是追故事情節,男女主人公的遭遇,後來再讀金庸,開始注意那些配角,三讀四讀,開始注意他的文字表達,他的文字邏輯,他的語言運用。

    金庸善於白描,善於對白,更善於心理描寫。例如,《笑傲江湖》裡,令狐沖幫助任我行殺死東方不敗以後,魔教那些人開始阿諛奉承任我行,令狐沖在一旁聽著,這時候金庸用大段的心理描寫呈現出令狐沖對任我行的感情變化,既符合邏輯,又貼近令狐沖本人的性格特點。如果換做其他人,肯定很難這麼寫出來。

    金庸的小說,常常在平白的白描裡,夾雜著有趣的幽默,令人不覺捧腹大笑,例如《笑傲江湖》裡桃谷六仙的瞎扯,幽默效果驚人,說明金庸對文字的拿捏非常遊刃有餘。

    現代作家的作品我也讀過不少,能有這種於無聲處聽驚雷,讓你讀著讀著就要哈哈大笑的,我只遇到兩個,一個是魯迅先生,一個是金庸先生。錢鍾書先生的《圍城》向來以辛辣諷刺幽默著稱,我都沒有讀到過這種上一句還很正經,下一句就讓你捧腹大笑的情況。

  • 4 # 張大貓BigCat

    讀金庸未必能學到什麼,但能讀金庸能帶給我們不少思考。

    我們就拿最近火熱的高考來說吧。

    大家對高考的最有爭議的三個點無非是:不夠公平,應試教育扼制天才和讀書無用論。

    確實,這個世界上要找一場完全公平的考試太難了。

    黃藥師挑女婿,給郭靖歐陽克出了一樣的三道題,比武功比音律比背書,這公平嗎?

    比武功,歐陽克武學世家出身,而郭靖跟著洪七公才學了幾個月。

    比音律,郭靖四歲才會說話,又是在蒙古這種金戈鐵馬的環境下長大,沒見過譜子也沒上過音樂課。

    比背書就更難為人了,人家學一遍的東西郭靖要學十遍,也難怪洪七公聽了立刻抗議。

    這就好像前兩年的高考作文考試裡,有讓學生談談共享單車的題目一樣。不是每個孩子都在一線城市見過這玩意的,這些考生就只能排除這個選項,選其他題目。

    你說這公平嗎?

    沒錯,這確實不公平,正如那場比試對郭靖來說就是不公平。

    但如果沒有這個比試,黃藥師有一萬種辦法可以直接排除掉郭靖,用父母之命欽定歐陽克當女婿。

    正如以往的科舉,主考官們能有一百種辦法讓富二代官二代考上,讓寒門子弟落榜。

    世界上本就沒有絕對的公平,高考就追求的是儘可能給所有人一個相對公平。

    還有一種質疑聲,是覺得應試教育扼制了天才。

    這種看法,是覺得天才往往是偏科的。確實,錢鍾書數學15分進清華,臧克家0分進青大。

    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錢鍾書是國學大師錢基博之子,自幼熟讀經史,臧克家在報考青島大學之前,就已經被黃埔軍校錄取了。

    人家考大學之前就已經名聲在外,所以才會被評估錄取的,哪有想的那麼簡單啊。

    最後還有一幫,就是鼓吹讀書無用論的。

    但我相信喜歡看金庸的人,都知道越牛的人讀書越多。

    最牛的就是兩點陣圖書管理員——北宋出了個掃地僧,南宋出了個覺遠。

    對了,在那個不是人人有條件讀書的時代,金庸本家海寧查家三百年出了兩百個進士,是因為人家本身就是海寧大族。

    對於我等平凡人普通人,有高考總比沒有好。

    雖然窄,但它確實是普通人最容易改變命運的上升通道。

  • 5 # 三生有畫

    50年來新發現:讀金庸,應該是這樣“毒”的!我是讀武俠的,繼續說武俠。今天我要說的一個事兒呢,可能金庸大俠都沒想過。但我覺得很有那麼點意思。金庸武俠裡的人兒,特別喜歡毒藥。1.沒本事的人,人家用毒,是為了投機取巧,或者被逼無奈的自衛。辣麼,那些絕世高手,譬如洪七公,黃藥師,歐陽鋒,天山童姥等,這些巨人們,竟然也愛用毒,就有點說不過去了(要那一身絕世奇功幹啥呢)。小龍女的玉峰針,也是劇毒無比。所謂的名門正派,如青城派、蓬萊派,都是有著自己的喪門釘的。其他門派,基本上門門必備:一樣陰毒的功夫(武當的絕戶手)或者獨門暗器。最牛逼的,就是段譽,竟然全身劇毒。像這樣劇毒的男人,殺精麼?打個啵,怕不怕啊!原來,在金庸的世界裡,人人有毒。這個是真的。如果不用毒,都不好意思出來混了。這個毒,我認為,其實是有深意的。我寧願把它,解釋為惡在人世間的具形。通俗點說吧,藥,好比人的善,毒,好比人的惡。而且,成正比。善與惡,誰人不有?50年來新發現:讀金庸,應該是這樣“毒”的!2.譬如柯鎮惡這個人。名字,就夠辟邪的了。人如其名,嫉惡如仇啊。雖然眼瞎了,倒是還算不缺正氣。但正是這個人,卻大大的硬心腸,心狠手辣。他的獨門暗器鐵蒺藜,劇毒無比,見血封喉!暗器有多毒,他人性的另一面,就有多狠。否則,怎麼做得到見血封喉而一點都不心軟?這就是他的惡。所以,當他誤以為郭靖在偷偷的跟梅超風學武功時,竟然不問清緣由,帶著幾個把兄弟,就躲在帳篷,伏擊郭靖,進行斬殺。若不是馬鈺半路殺出,就冤死一個嫩頭青了。郭靖可是跟他們相依相伴十來年。郭靖憨厚性子,難道他們不懂?這也下的了手。可見,柯鎮惡性格有多疑,殘忍。只要惹到他了,可是什麼都乾的出來的。所以,人人用毒,是因為人人有惡。郭靖不用毒,周伯通不用毒,段譽不用毒,喬峰不用毒,虛竹不用毒,狄雲不用毒···這些人,不是傻,而是光明磊落,日月光輝。佛性,大愛無疆!50年來新發現:讀金庸,應該是這樣“毒”的!3.有毒,就有藥。藥,是善。人人皆有善,這個很好說。我想提提一個人。這個人,明明可以靠藥吃飯,但卻偏偏把自己打扮成了大惡人。這個人是誰呢?黃藥師啊。黃藥師這個人,他的名字中有一個藥字。所以,這個人,要麼就很壞,要麼就很好。這是金庸的邏輯。他擁有一身本事,但是卻並不救死扶傷,去惡揚善。只管一蕭一劍遊西湖。而且還虐待徒弟,弄個傷殘累累。黃藥師在柯鎮惡、丘處機眼裡,就是個殺人不眨眼的大魔頭。但是,這個人,大善。其實,他一生都敬仰著那些愛國愛民的忠臣勇將,一生殺的,都是歪瓜裂棗和人渣。他反禮教,但卻崇尚真善美。所以,藥,就是他的善。50年來新發現:讀金庸,應該是這樣“毒”的!4.有藥的人很多,但是有神藥的人,就不多了。蝶谷醫仙胡青牛,名聲不好,但卻是個菩薩心腸,大善啊。張無忌妙手回春,也是大善啊。小龍女玉峰漿不僅可以美顏,還可以救死扶傷,也是大好人一個。一燈的一陽指,專治疑難雜症,大愛啊。有些善,藏在了惡的下面;有些惡,伏在了善的底層。但是,往往惡的聲量更遠,而善卻止步於蓬門。還是那句古話,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所以,讀金庸,應該是這樣“毒”的,否則,就太沒味道了。~第三隻眼讀金庸,第六感彈武俠,喜歡就關注哦~

  • 6 # 愛吃牛肉的乖寶寶123

    讀完金庸十五部小說,關於對待人事的態度沒有得到答案,但是學到了尋找答案的方法。

    《天龍八部》和《倚天屠龍記》截然不同。當第一次讀完《天龍八部》我最大的感慨是“求不得”,慕容博一心復國挑撥宋遼關係,想趁亂從中取利最後削髮為僧,慕容復拜段延慶為父四大家臣離去鬧得個眾叛親離。而段譽從無爭位之心,皇位卻自己落在了他頭上,虛竹一心向佛卻因緣際會成了縹緲峰靈鷲宮宮主。越是處心積慮越是無法如願,越是心無雜念反而水到渠成。當時我認為金庸想傳遞的含義是凡事無欲則剛,不求自來。

    後來發現不完全是這麼一回事了。《倚天屠龍記》很有意思的剛好相反,我從書中讀出了“求得又求得”的含義,範遙對趙敏說“世上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既然如此,也是勉強不來的”趙敏說“我偏要勉強”看到這句話我是挺震驚的,一個女兒家能為心愛的兒郎大鬧婚典,這即是求,最後還當真是張無忌選擇了趙敏,這豈不是講究的求得嗎?

    也許金庸想告訴我們的是,世事變幻無常,一切皆無定律。

  • 7 # 歸帆

    讀書對人的影響是真正的潛移默化。

    至於讀書是否一定要學到點兒什麼,倒不用過於強求。

    金庸作為武俠小說的大師,金庸小說能吸引這麼多讀者自有其道理。

    青少年時期,初讀金庸小說,驚為天人。馬上被他所描繪的那個精彩世界所吸引。神奇的經歷,令人神往的武功,年少結伴的征程,奇特的性格,有趣的人物,曲折的情節,家國的情仇,個人的成長…… 那個世界叫江湖!

    這個時期讀了金庸,你的世界從此多了另一個精彩,你的精神世界裡多了一種情懷!

    成年後讀金庸,你看到的不再只有精彩。

    你看到了無奈:‘他們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歡’ _《白馬嘯西風》。

    你讀到了內心的苦:‘好啊,那有什麼不好?’_當胡斐說出想跟程靈素結拜兄妹時,程靈素的臉頰霎時間變為蒼白,大聲笑道。每讀至此,心疼啊

    你讀到了無助:喬峰袒胸露出狼頭紋身狂嘯時,凜然於世事造化弄人

    你讀到了人心的險惡:《連城訣》裡的一幫壞人會讓你心裡一陣陣涼涼

    你讀到了社會的複雜:雖然韋小寶混功了得,終得美人歸。你還是能覺出社會遠不像它表面看到的那樣……

    這個時期你讀了金庸,終於明白,武俠的江湖是虛構,但現實的社會仍然是江湖。

    中年之後再讀江金庸,你的眼光又投向了人物本身

    每個人的命運,經歷,受了大環境影響,卻也離不開性格,拋不開抉擇。

    你讀到了抱負,讀到了野心,讀到了善良,讀到了貪婪,

    你看懂了心機,看懂了陰謀,看懂了隱忍,也看懂了抗爭

    武俠,江湖,大道,人心……

    人生幾十載,讀金庸,讓你的思想走的遠一些

  • 8 # 麻辣饞嘴蟹

    跟金庸學做人~

    早上看到金庸爺爺去世的訊息有點懵。上個月的臧天朔,前幾天的李詠,今天又是金庸,發現在自己童年中頻繁出現的身影正在一個個消失,緬懷之餘不禁有些感慨。

    清楚地記得我接觸的第一部金庸是《笑傲江湖》。那時我不過是字還認不全的小學生,卻從此掉落武俠深坑。從那時起,我讀遍了金庸的十四部作品,跟隨金庸看遍世間繁華。有人說,讀過金庸的人都多少有些“痴”,但“痴”又何嘗不是件好事呢?我 “痴”在終南山下活死人墓, “痴”在華山之巔群雄論劍; “痴”在雁門關外萬丈懸崖, “痴”在西湖梅莊梅蘭竹菊。 金庸教會我怎樣去品味一本書,而不只是讀。 金庸還教給我們一種做人的態度:及時行樂。一直很喜歡金庸小說中放蕩不羈的遊俠,他們也潛移默化的改變著我的性格。我欣賞沾花惹草的楊過,嗜酒如命的令狐沖;吊兒郎當的段譽,遊山玩水的陳家洛…… 但這些人又何嘗不是英雄?金庸筆下的人物有點像他自己:快意人生卻功成名就。我又何嘗不想成為這樣的人?希望我在困難面前,也能像令狐沖一樣說上一句:“我這一輩子,煩心事天天都有,管他孃的,喝酒喝酒!” 金庸也成為了茶餘飯後的話題。最享受和同樣愛金庸的同學一起胡侃,笑著調侃武功最高的大俠和最美的女俠。爭論楊過和令狐沖誰比誰瀟灑,爭論趙敏和黃蓉誰的智謀更狡猾;爭論黃老邪和蕭遠山誰的武功高強,爭論東方不敗和金輪法王誰比較欠打……金庸始終是掛在我們嘴邊的談資,之前如此,今後亦將這樣。 《破陣子·緬懷金庸》 一代大師隕落,武俠泰斗遠去。一枝禿筆繪武林,九十四載書傳奇。終究要別離。 舊憶兒時無知,偶然書中相遇。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碧鴛倚。黯然成回憶。 ——《破陣子·緬懷金庸》 有感而發,一首《破陣子》紀念金庸大師,原天堂也有武林!老爺子!走好!

  • 9 # 錦翼

    小時候讀金庸讀的是跌宕起伏的故事。

    你會痛恨段天德的兇惡,你會喜歡郭靖的傻萌,你會惋惜楊過的胳膊,你會仇恨尹志平的乘人之危,你還會為令狐沖的率性擊節讚歎,你更會為喬峰的豪邁鼓掌叫好,當然還有韋小寶的運氣也令你欽羨不已。

    基本上就就是順著故事的脈絡去品味,如果說順便學到了什麼?

    那就是豐富的歷史知識。

    原來成吉思汗的金戈鐵馬曾經踏遍那麼遙遠的世界,第一次知道了花剌子模,第一次知道了尼布楚條約,第一次知道了大理國,第一次知道了天龍寺,因為慕容復第一次對南北朝那段歷史感了興趣,也因為碧血劍第一次聽說了毛文龍,知道了袁崇煥。

    除了歷史,還有文化。

    透過降龍十八掌,知道了周易,透過亢龍有悔等招數,對周易有了一個輪廓的理解。

    透過凌波微步,知道了曹植,知道了洛神賦。

    透過天龍八部這個書名,知道一點佛教的寬恕。

    透過張三丰教張無忌太極,知道一點道家的無為。

    透過郭靖黃蓉過漁樵耕讀的四關知道許多有趣的文化常識。

    那首有名的“乞丐何曾有二妻?鄰家焉得許多雞?當時尚有周天子,何事紛紛說魏齊?”知道原來古人讀書也有質疑。

    透過令狐沖向問天訪梅莊四友,知道了古人對琴棋書畫的痴迷。

    更有甚者,透過小說的人名都傳遞著文化。

    透過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知道一點中國五行的文化知識(東方屬木,所以東邪叫黃藥師,藥是草字頭。西方屬金,所以歐陽鋒是金字邊,南方屬火,所以段王爺法號一燈,北方屬水,所以七公才要姓洪。中間屬土,王重陽的重下面有個土字)

    透過君子劍嶽不群,知道了論語上:“君子群而不黨,小人黨而不群。”

    可以說金庸對於少年的讀者打開了一扇興趣盎然的歷史大門。

    告訴你,走進去少年,這是一個有趣的世界。

    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讀書多了點,有時候會恍然想到某個點。

    例如姑蘇慕容家的絕世武功叫參合指,那是因為參合陂之戰,當年後燕和北魏經此一戰,燕國一蹶不振,這是他們的家族恥辱。

    還有讀到老子說“大盈若衝,其用無窮”。才恍然大悟,難怪令狐沖是任盈盈的真命天子,原來自有定數。

    對了,還必須要說說古詩詞。

    《連城訣》裡有一套躺屍劍法,就是來自唐詩劍法,裡面許多句子都出自唐詩。這個太直白了,其實許多武功路數,金庸先生沒有明說,但都是出自唐詩。

    例如小師妹和令狐沖共創的衝靈劍法,其中有兩招,一叫“青梅如豆”,一叫“柳葉似眉”,出自歐陽修的《阮郎歸》:“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還有小師妹的裝出來的絕招“岱宗如何”明顯出自杜甫的《望嶽》。

    還有張三丰的繞指劍法,出自劉琨《重贈盧諶》:“何意百鍊鋼,化為繞指柔”

    其餘的還有很多。

    當然不止如此簡單的收穫,金庸小說三觀特別正。

    弘揚的都是愛國的思想,讚頌的都是忠義的人,即便如令狐沖這樣率性的,他也不是胡作非為,晚年寫韋小寶這樣的,他最重的也是情義。

  • 10 # 南宮葭月

    題主這個問題問的很好,但也是沒有確切答案的,更客觀的說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不能給出這樣一個答案,為什麼呢?

    文學作品的魅力在於因人而異,不同的讀者讀同一本書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對於他們的人生也會產生不同的影響,所以說“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現今大多數人眼裡《金瓶梅》還是黃色書籍的代名詞,也一度成為禁書,但同樣的它也是明代四大奇書之首,諸多學者包括毛主席在內的人對其評價都非常之高。從禁書到奇書的轉變,我們就可以看到文學作品的豐富多彩,讓它的評價更加難以界定。

    從這個方面來看我們能從金庸作品中學到什麼呢?什麼也學不到。從一部作品中能讀懂或者學到什麼,我認為是讀者的事情,而不是作者的事情。因為作者創作作品可能包含這樣那樣的感情,但不可能面面俱到。作者透過他塑造的角色表達的思想感情主題思想最終還是他自己的,而讀者透過閱讀作品從中把這種作者的思想加以思考成為自己的,這本身就是一個轉變的過程。也就是說即便金庸小說表達的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但讀者不一定就學到了,事實上大多數人也做不到。從這個方面來說就是學不到,這是知而不得,還有一個是不知不得。

    由於文化水平、看待事物的角度、認識事物的眼光等等問題,即便是同樣文化水平的人看待同一樣事物也是涇渭分明的。這就好比畫楊梅,不同的角度有的畫出三角星,有的是五角星,這只是所處位置的不同所造成的差異,這種位置的差異導致的結果是得出的結論往往是片面的。我喜歡金庸,所以我認為他筆下的人物打抱不平,正義勇敢,不喜歡金庸的就認為那是成人童話,不切實際。這實際上都是一種不知不得。

    那麼回到問題的起點“讀金庸能學到什麼?”也就很好回答了。一部作品必然包含著這樣那樣的問題,從中讀到什麼還是要看我們自己是否具有那種潛在的意識,說的淺白一點就是:如果你心懷憐憫,你一定可以從《天龍八部》中讀出憐憫;如果你失戀也可以從《白馬嘯西風》中讀出孤獨和無奈;如果你善良,你一定會為狄雲與水笙最終雪谷相會感到幸福,而有些則只能讀出黑暗沉淪的人性,他們可能連自己也沒有發現已經失去了最初的善良。文學作品的意義在於引起人的情感共鳴,以此喚醒沉睡的靈魂,而不是教你如何做人,這一點上大多數心靈雞湯做的更好。當生死一瞬差肩而過,我為李文秀感到慶幸,原來善良是可以護佑人的,憐憫他人同樣是憐憫自己。

    讀書不妨多個角度看問題,有時候書中的場景太黑暗,是不是我們心中同樣蒙上了塵埃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葡萄酒比重與酒精度換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