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首席科技官
-
2 # 寡語2018
兩者是互補關係的產品,不存在誰替代誰。因此比較誰更有價值,其實意義不大。
1、一本好書裡的知識,多是比較全面系統的,有歷史,有資料,有案例等,邏輯框架的演繹也很全面。因此讀書者對其觀點和知識的接受度相對比較容易,更能理解。
2、專欄一般都是碎片式的,因為受篇幅限制。多是講一件事,表訴一個觀點。更傾向知識的應用。
3、日常生活中,因為工作生活的關係,讀書其實受限制較多,專欄是一種快速的獲取觀點和知識的方式。而且專欄多會就一個大眾事件發表觀點,容易吸引讀者,對讀者的工作也能形成即時幫助。但缺點也是,觀點多是他人加工過的,可能有誤導。
4、一些學者或者作家再未形成系統知識前,未準備出版書刊時,也會先寫專欄,幫助他們做知識積累和沉澱。
5、個人建議,多蒐集一些好的專欄,各個媒體上都有,供日常閱讀。好書則可以放在一個較大的時間段和安靜的環境慢閱讀。
-
3 # 全天候科技
現在很多人喜歡用聽書/音訊這種形式獲得知識,這種方式可以極大地利用碎片時間,解放雙眼。
但是學習是有機會成本的,你學這個,就不能用來學習哪個,最重要的是問自己需要什麼,什麼對你才是最重要的,選擇那個最重要的去學,把最重要的20%的內容學完,你就有80%的收穫。每天只給自己安排一件重要的事情來完成就很厲害了。
得到上的訂閱專欄得到目前的產品線包括訂閱專欄、每天聽本書、電子書、精品課、李翔知識內參、羅輯思維第五季、得到圖書,其中帶來收入最多的就是訂閱專欄。
但訂閱專欄最大的問題就在於:
大咖難得:得到訂閱專欄至今也只有25個大咖入駐,這都還是羅胖好說歹說“騙”來的,要想持續提升專欄價值,就要有更多領域和學科的大咖加入,這對公司的難度也不小。不可控因素:雖然透過提前預付全年的方式能夠從長計議,更好的做好全年規劃,安排生產,但畢竟作為領域大咖,很少有全職做專欄的,常常會分身乏術,要堅持一年更新內容還保證質量難度還是很大的,比如像之前羅永浩的《乾貨日記》,只更新了1/4就停更了,全額退款還外加50元抵扣券。還有更早之前的《樊登速讀》,也許是因為利益衝突也下架了,可見,因為時間拉長了,加上大咖分身乏術,增加了不確定風險,從而影響了公司的不耐程度。總之訂閱專欄有很多不可控的地方,畢竟它更依賴大咖們,這肯定不是什麼好事,於是就有了每天聽本書這個產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對大咖的依賴,增強對內容的控制。
得到 每天聽本書從資訊大爆炸到知識大爆炸,內容不管怎樣的,總歸人們的底層價值觀和基礎邏輯是不會改變的,因此學習知識是學不完的,只有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和思維框架,再往裡面裝進入東西,就容易多了。你可以把自己的大腦比作作業系統,可以在上面架構各種應用平臺;你可以把大腦比作一個書架,書架裡分門別類擺放著各種書籍,在你大腦裡的也有多個體系的知識,你學了什麼東西,直接放在已有的框架裡面就可以了。
羅胖在第二期知識釋出會上又一次有意感慨:
我生命中總有一個時刻是特別的沮喪,什麼時刻呢?像我剛才一樣,逛完書店走出來的時刻,一面是Sunny刺眼,一面是滿心悲涼,為啥呢,書很好,但是那麼多書,那麼多我想了解的題目,那麼多我也想進入的角落,那麼多時光,那麼多山川,那麼多奇思妙想,但是我知道算都不用算,我就算窮其一生,我也無法翻看其中的哪怕一小部分·
在我看來這種感慨毫無意義,屬於說書解讀中的糟粕。
總結我們獲取資訊的速度永遠也趕不上資訊增加的速度,這是必然,這是宿命。然而這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從這麼多的資訊當中篩選出對我們提升認知真正有價值的資訊。不能因為知識浩瀚無邊,就心生焦慮,裹足不前。
這也是我們使用每天聽本書這個產品最終想達到的目的。無論採用什麼樣的方式,主動學習,找到我們想要獲得的知識,提升認知,切實改變自己的生活,才是我們終身學習者不變的目標。至於這個方式是聽講座聽課看書還是聽書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認知。聽書也只是工具而已。
-
4 # 閆躍龍
在得到上訂閱一個專欄,和讀一本好書,到底哪個更有價值?取決於不同的人,以及不同的場景。
對於比較忙的人來說,在得到上訂閱一個專欄,可以在碎片化的時間裡得到知識,尤其是因為得到上的專欄是音訊的形式,讓其可以隨時隨地能聽。比如,在做地鐵的時候,或者開車的時候,跑步的時候,都可以收聽,這是讀書所不具備的。
更重要的是,得到上的老師是濃縮型的知識,就是先幫你讀書,然後將要點提煉後告訴你,可以收比自己讀書更省時間,對於那些沒有多少時間,但必須瞭解那些暢銷書的要點的人,比較適合。
當然,快就是慢,慢就是快,得到帶來的副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別人嚼碎的饅頭餵給你,和自己讀書,肯定還是有區別的。別人嚼碎了,得到的營養肯定是比自己讀要少很多。讀書,讀的不是僅僅是書,而是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思考,結合自己的經歷,形成自己的東西,才是讀書的真諦。濃縮型的知識獲取方式,雖然省了時間,但必定不能深入。
還有一種觀點,說羅振宇才是焦慮的罪魁禍首,是的,羅振宇們販賣知識,必須要讓大家焦慮起來,什麼風口了,什麼熱點了,你必須始終充電,否則會跟不上時代。如何跟上時代?就是買我的知識,就是將我的知識膠囊吃下去。這是人家的商業模式。
所以,結合你自己的實際情況,到底是訂閱一個專欄,還是讀一本好書,本來就是見仁見智的事情。
一切都要靠你自己,你自己要有分辨力,要獨立思考問題,而不是被他們所左右,這才是最重要的。
-
5 # 蕊雪凝香an
個人覺得是自己讀一本好書更有價值!
例如,看一個評書的專欄,評者多帶有明確的自我性、主觀性,看的人如果自己沒有讀過那本書,容易把別人的觀點當成自己的觀點、把別人的感受當成自己的感受……
自己讀書則不同——因為和專欄評者的生活環境不同、生活經歷不同,可以從其中得到完全不同的感受和觀點,重要的是——這不是別人告訴你的,是你自己感受到的!
-
6 # 看見光
網際網路技術給我們的生活、工作與學習帶來了便利,這是毋庸置疑的。比如說,人們可以透過移動終端(手機、iPad)讀書、背單詞、模擬考試。可以說,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為我們便捷的學習提供了可能。
這裡我要表達的是,是“可能”,而不是一定有效。也就是說,這樣的“價值判斷”要因人而異的,有一些人可能透過網際網路的“搜尋引擎”功能,找到了自己想要學習的知識,甚至是成系統的知識。而另一些人則是“浪費時間”!
這正是像得到這樣的APP應用能夠“大行其道”的原因,一部分人真正是透過這樣的應用獲得知識,而另一部分人則是靠這樣的應用打發時間。APP知識應用與紙質圖書不一樣的是,呈現的元素多樣,提供的內容海量。
換句話說,基於網際網路技術的知識性APP更注重呈現形式表現,而在內容質量本身上有所弱化。得到APP上的開設的專欄,從專欄作者到內容呈現,都是注重演儀感(觀感),比如說作者IP形象(從內涵到外延形象)、排版樣式。
作為高校老師有一個非常深刻的反思:當一個教授者,如果講的內容比較深奧的話,基本上聽者就很難聽下去,如果教授者像演小品一樣演繹出來,聽者就更容易接受。這說明,知識是不能靠“傳授”的,是需要參與與體會,甚至悟出來。
但真正能夠讓人悟出道理的知識,是需要在深奧的文字之中,特別是更加原始的文字之中,咀嚼而來。根本就沒辦法透過講演的方式,得出屬於自己的知識。得到這樣的專欄,本身就是演繹知識,屬於淺知識。
什麼是淺知識?淺知識,是指浮於表面的解釋與陳述(轉述),是一種普實性的、碎片化的、零散的知識點。特別是大眾文化中的知識,往往是淺知識,是便於大眾傳播的零散知識,沒有辦法形成系統知識。
而得到這樣的屬於大眾傳播媒介,其價值就是傳播資訊,美其名曰“傳播知識”,事實上是呈現知識,供人挑選,以大眾化的表現形式,比如大眾化的表達方式,影像演繹等方式陳述與傳遞淺知識。
像得到這樣的知識型的APP,可以起到傳播知識的作用,可以起到傳遞大眾文化的基礎作用。但很難讓人從中獲得具有經久不衰的經典知識,至少不是深刻的。而專欄作者具有強烈的個人色彩,屬於個人化的表達,很難讓人的思想變得深刻。
很多同學的論文,就是因為受到太多網路媒體的語法習慣的影響,寫作時不規範、邏輯不嚴謹、結構混亂,讓人頭疼。特別是他們碎片化的表達,意義非常淺顯,浮於表面。這正是由於網際網路的快速閱讀與點式閱讀帶來的弊端。
就本人而言,很不習慣透過手機、iPad、電腦等形式獲取專業知識,也不習慣透過這樣的媒介形式閱讀,還是側重於紙質版書籍的閱讀、理解與記憶。從長遠來看,紙質書比得到這樣的APP更有知識傳遞的先天優勢。所以,讀一本好書比訂閱一個專欄更有價值。
-
7 # 獨角獸工場
俗話說:“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形象地說明了價值觀是個非常個性化的東西。同一個事物對於不同的人,所以具有的意義和價值是不同的。具體落實到這個題目上,訂閱一個APP的專欄和讀一本好書,對於不同的人群顯然有不同的價值,沒有一個肯定性的標準答案。
手機APP上的專欄一般都比較通俗易懂,適合沒時間坐下來系統讀書的人,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學習和了解知識。
大部分開設付費專欄的人士多半是在某個領域有些研究的。比起普通的門外漢,他們肚子裡還是有一些乾貨的。和上下班的碎片化時間用來刷手機相比,聽一聽這些專欄的課程,至少還有點科普的作用。談不上系統學習了該領域的知識,但至少開拓了自己的視野,甚至激發了個人進一步認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專欄的作者本身具備的豐富知識儲備肯定不是來自聽APP,多半他們自身的知識儲備是來源於書籍的。因此專欄的知識其實是作者本人在經過系統讀書之後,結合本人的所思所感二次加工得到的東西。如果是真正想要認真學習的人士,還是自己親自去閱讀,用自己的思維去提煉知識點比較好。
和聽別人講故事相比,自己讀書顯然是個“苦差事”。一是因為讀書需要大段的時間,靜下心來才可以完成,而對於現在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和越來越浮躁的心態而言,大片的空餘時間和沉靜的心態是最難得的。
另外,除了小說等文學作品,很多書籍的內容會讓人覺得枯燥,作者為了闡述一個或者幾個觀點,可能需要大量的資料和邏輯去歸納和演繹。但也正是這樣的過程,才能真正起到鍛鍊自己的思維和學習的能力,這樣的學習成果是聽專欄無法比擬的。
而且,專欄很多都是聽一下就過去了,再聽也沒什麼新鮮的內容。但書籍不一樣,同一本書,不同的時間內拿出來閱讀,會有不同的感悟和收穫。
所以,專欄和讀一本好書,對於每個人而言,具有不同的應用場景和價值。但是要認真學習的話,還是讀好書更值得推薦。
-
8 # 登登讀書
這個問題很好,如果你在得到上看到自己有需求的內容,我的建議是馬上入手,因為那才是你高明的地方。
因為這個平臺的質量很有保證。
但最關鍵的其實還是時間之爭和注意力的收割。每天就那麼多時間,就只有那麼多精力,那麼最該學習哪個?
一,看你的需求和小目標
你到底想學習什麼東西,想透過這樣的學習有什麼變化,達到什麼樣的效果?
如果這個清楚了,選擇起來就非常簡單。
二,同等條件下推薦選專欄
基本上開專欄的老師都很厲害,在內容質量上也是非常有保障的,並且你也可以跟老師形成一定的互動。
這樣吸收起來不僅高效而且也很方便,甚至還可以勾搭到老師。
三,很多內容,看上了就買
那其實就是在花錢買時間,很划算的,當你開始因此受益,有了成長,有了很多的收入,並且你的單位時間價值開始提升,那效果就達到了。
搞清楚小目標,加油前進吧!
-
9 # Dorothy綠野仙蹤7
昨天看到 老子 先生的一句話,覺得很有道理:以前 我們認為要多出去走走 見識見識… 這些確實能起到擴大眼界的一定作用,但 “老子說,不出門戶,就能夠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認識日月星辰執行的自然規律。他向外奔逐得越遠,他所知道的道理就越少。所以,有“道”的聖人不出行卻能夠推知事理,不窺見而能明瞭“天道”,不妄為而可以有所成就。” 看專欄與讀一本書,屬於 術和道 兩個層面吧。 看書的好處在於:思考 總結 提煉的過程,是真正學習最強大的部分… 逐步瞭解智慧的過程。 而老子的道 與之前daliao 結婚後就搬進森林 大部分時間 學習 生活,巴菲特先生 每天看大量報紙 雜誌 書… 和不多但也有好奇心 願意學習 思考的人交流 ,是同源的吧…
-
10 # 悅思益明
說實話,我也曾經有過這方面的焦慮。
一方面我感覺自己懂得東西太少了,需要大量的知識來做補充,另外一方面,我的大部分的注意力,被手機分走了。所以我總是感覺自己既有知識焦慮,還有時間焦慮。
我想大部分的人肯定也和我一樣有這方面的焦慮。可能正是因為我們這樣的人太多了,所以,才催生出了很多的以聽書為主的app。於是,我們就會在專欄和讀書之間進行糾結。
後來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自己花了時間,畫了一幅圖,來詳細的分析這兩種方式的優劣。
我從專欄和讀書這兩個的優勢和劣勢來進行分析。
首先我仔細分析了專欄的優勢。訂閱一個專欄,我首先可以快速瞭解一個知識點。
其次,讓我可以高效的利用時間。
比如說在在洗衣服的時間,我就可以透過專欄獲得一部分知識。
對於上班族來說,等車的時間,或者是在地鐵上的時間,都可一被利用起來。這就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我的時間焦慮。
專欄的第三個優勢是,它可以有助於我對自己的知識寬度進行培養。
也就是說我透過訂閱專欄,可以快速瞭解一個新的領域,讀不同的專欄就可以瞭解不同的知識。這樣子的話,積累下來的知識量就很可觀了。
訂閱專欄的第四個優勢是,可以方便我積累素材。
由於我要給平臺寫稿,這些稿件通常會對文章的立意有要求。於是,我就可以透過別人在專欄上面講到的例子,案例,以及一些引人入勝的點來積累好的素材。
上面這幾點我自己分析的訂閱專欄的優勢
同時,我也分析了訂閱專欄的劣勢,那就是我們瞭解的知識點不夠深入。因為專欄的時間有限,對於知識點的深入講解就會受到限制。所以,從這點上來說,我認為它並不能讓我對這個知識點有很深入的瞭解。
接下來,我自己有分析了讀書的優勢。正像上面的思維導圖上面寫的一樣,我透過讀整本書,可以積累到更多的素材,而且是一個領域的專業素材。
比如在寫作過程中,感覺自己立意有問題,或者是案例少,就可以透過讀同類的書籍,積累到更多的利益素材和案例素材。
在我上的鼴鼠的土豆老師的寫作課上,就有一位小周同學,文化程度並不高,但是透過認真的讀課程,並且做了大量的主題閱讀。最後,順利和平臺簽約。他在分享自己的心得的時候,就建議我們進行大量的主題閱讀。
顯然,主題閱讀給我們帶來的知識量,相當可觀。
我分析的讀書的第二個優勢是,有利於對自己知識深度進行培養。
幾本相關領域的書籍讀下來,就可以對這個領域相當的熟悉和了解。
記得以前看過一個案例。是說一個女孩想做一個關於感情類的app,他就找到一位老師,向這位老師要了關於感情類的十本書籍。
然後呢,她就認真的做筆記,並且在微博上面發自己的讀書筆記。可以說,在那一段時間,她對每一本書都做到了一個深入的瞭解。弄懂了這些之後,她又把從書中讀來的知識,在知乎上面回答問題,結果一個月下來,在知乎上面就積累了大量的粉絲。這些粉絲,最後都成為了她忠實的客戶。她也透過讀書這件事擴充套件了自己的平臺和app,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透過她的故事,我也知道了什麼叫做“書中自有黃金屋”。這是活生生的事實。
當然了,讀書也不是都是優勢,沒有劣勢。
它的劣勢在於,我們讀一本書需要有很大的耐心,相對來說花費的時間也比較長。如果是比較難的書籍的話,我們需要查詢的資料過多,很多時候都會讓人感覺到望而生畏,一本書總也讀不下去。
它的第二個劣勢就在於,我們好不容易把一本書讀下來,卻發現自己並不喜歡。能從書上吸收的東西也比較少,這個就是讀書的劣勢。
綜合上面我的分析過程,我覺得,如果能夠把兩者結合起來,會對於我們做知識積累有很大的幫助。
我們可以透過訂閱專欄,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點。
然後透過讀幾本相關的書籍,深入的瞭解這個領域的知識。
透過這樣的操作,我們的知識寬度和知識深度都兼顧起來。同時也可以高效利用我們的時間,何樂而不為呢?
其實,我也很想知道,你們平時是怎樣積累素材的?如果有,也請給我分享一下你們的渠道,先謝過啦!
回覆列表
我始終認為,知識的攝入應該是一種可持續的,連綿不絕的過程。對於不同階段的人群,讀書和訂閱得到專欄帶來的提升力也是截然不同的。得到上的付費專欄多半是一些在社會上有所建樹的人開設的,也就是廣義的“成功人士”。他們的知識體系相比於普通人自然更為成熟,專欄課題也更加接地氣目的性很強。不過,沒有任何深度閱讀和思考經歷的普通人去聽這類付費專欄,在我看來非常容易誤入歧途。因為很多讀者會忽視他們對知識最根本的思考,而過度聚焦於他們的成功學。
另一方面,這些專欄作者本身的知識儲備也是來自於書籍,他們的專欄其實就是結合個人經歷的二次加工,而且會帶上一些主觀色彩。對於想要提升知識儲備的普通人來說,這些被“定向選擇”過的知識其實是片面的,也不會很好的表述每個觀點背後的深層因果。說不好聽點,聽多了會給自己一種“擁有知識”的錯覺和優越感。
當然,這種專欄也不是一無是處。對於那些有獨立思考能力和一定知識儲備的人,訂閱專欄其實是在進行兩種思維模式的交換,訂閱者自身的知識可以在訂閱專欄的過程中攝入更多視角,取長補短。所以我的觀點是,得到專欄適合有閱讀習慣的人作為錦上添花的一個知識渠道,而不適合尚未形成個人知識體系的人作為一條“知識捷徑”。
再說讀書,對於很多渴望知識但遲遲沒有走出舒適圈的人來說,讀書是個苦活。一本幾十萬字的書可能翻來覆去就是在闡述幾個觀點,容易讓人產生乏味和枯燥感,也給了得到APP“濃縮知識”這樣一個商業場景。不過,這些所謂的知識壓縮餅乾真的能完全替代讀書嗎?我相信,如果讓羅振宇本人選擇,他也會選擇讀書,而不是自己打造的專欄。
原因在於,每背書背後都是一個獨立思想不遺餘力的在還原自己心中最有價值的洞見。每個作家在一本書上的時間成本和心智成本都是難以預估的,這也是“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道理所在。當你讀著讀著,就會進入作者的第一視角,看到他的所見所想。這種體驗是得到專欄不發給予你的。
所以說,得到專欄和一本好書誰更有價值其實是仁者見仁,關鍵還是要看你對知識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