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幻中詩
-
2 # 東銘機電98k
黃巾起義:對於東漢末年的政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了儘快平定戰事,中央下放軍權至地方,使得黃巾起義的浪潮無法快速蔓延至全國,減緩了東漢覆亡的危機。但是卻造成了地方輕視中央,使得具有野心的將領或官員藉著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擁有兵力割據地方,為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揭開了序幕,更為三國分立種下遠因。在農民起義的打擊下,腐朽的東漢王朝名存實亡,並最終走向了滅亡。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這場內戰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銳減,也促使唐代開始出現藩鎮割據的局面。由於發起反唐的指揮官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於其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安史之亂是中華文明前所未有的一次巨大浩劫,這場歷時八年,席捲半壁江山的戰火不僅成為唐朝的轉折點,更是整個中華文明由開放轉向保守的轉折點。
-
3 # 遊歷往事
安史之亂爆發以後,唐玄宗帶著楊玉環就往四川地區跑,雖然河南、陝西基本淪陷。但是安祿山只是控制了條線而已,大部分地區還在唐朝手裡。安祿山叛亂也僅僅是一場內部的叛亂,既不是外敵大舉入侵,也不是農民發動的大規模起義,隨後唐朝的各路軍隊進行了一系列的反擊,叛軍最終放下武器向朝廷投降。但是這個投降只是名義上的,實際上底盤和軍隊都是他自己的,同時他們也不向朝廷繳納任何賦稅。只是接受了朝廷的冊封,而自己內部又是一個半獨立的王國。雖然如此,但是經濟方面,唐朝仍然控制住大頭,尤其是四川和江南地區。特別是四川地區是唐朝的後方保證,一旦出現危險情況,唐朝皇帝立刻進入四川盆地避難,守住了劍閣關誰也進不來,自己最差也是一個劉備。而江南則是唐朝的生死命脈,可以說唐朝全靠著江南地區養活了。雖然唐朝沒有遷都金陵,當然唐朝還沒有差到那個地步,但是唐朝中央政權的存在確實是依靠江南在給它不斷地輸血。其中這還要得益於隋煬帝修的大運河,可以使江南的財富遠遠不斷地進入黃河,再改道進入長安。
在軍事上,平定的安史之亂以後,那些新崛起的藩鎮勢力發現唐朝中央政權還有一定的勢力,而僅僅依靠一兩個藩鎮實在搬不動中央政權。不過中央政權也同樣沒有足夠的力量完全搞定他們。於是雙方回到了一個很默契的狀態,說的簡單了就是誰挑頭,唐朝中央政權就打誰。至於那些沉默者,唐朝只能預設他們半獨立的事實。
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也是這場起義直接動搖了漢朝的根基,從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東漢的滅亡。當時的漢靈帝非常昏庸懦弱,朝廷內部大權基本上都被宦官掌控,不僅如此,邊疆還時刻受到外族侵犯,漢朝的國力日漸衰微。恰逢這個時候又遇見了大旱天氣,莊稼可以說是顆粒無收,即便這樣,漢朝的賦稅依然沒有減少。這種狀態讓最底層的農民已經沒有辦法生活了,於是在張角的號令之下,貧苦的農民紛紛揭竿起義。因為漢朝的受害面積比較廣,所以這場起義很快就得到了各地響應,全國也陷入了一片戰亂之中。
在黃巾之亂中,各地的軍閥為了抵抗叛軍都開始大肆收兵買馬,很多諸侯也都擁兵自立,不聽從朝廷的安排。除此之外,各路的黃巾軍領袖也開始紛紛建立自己的勢力,他們佔據城池想要推翻漢朝統治。
-
4 # 張三vs瘋子
在古代王朝更替中,一直都離不開農民起義,部將叛亂,外族入侵等反朝廷事件。唐朝發生了安史之亂,東漢則有黃巾起義。那麼為什麼唐朝在安史之亂後還撐了一個半世紀,而東漢黃巾起義後很快就分裂了?下面就來看看二者的區別。
首先看唐朝的安史之亂安史之亂髮生在唐玄宗末年至唐代宗初年,通常被認定為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記住,僅僅是轉折點,在此之後,大唐還維持了150年。那麼唐王朝究竟是靠著什麼存活了這麼長的時間呢?
第一,雖然經歷了安史之亂,但是大唐朝廷對整個版圖的控制還在,雖然有所減弱,但依然在手。
特別是對四個關鍵區域的控制,第一個就是關中地區,這裡也就是大唐的政治中心。依然願意效忠李唐皇室的百姓還很多;第二個地區是西北的邊境地區,西北邊境的藩鎮因為缺乏獨立發展的地方資源而無法擺脫唐朝中央的控,它們依然向唐朝效忠也就意味著唐朝能夠以一定的實力防止來自西部的最大的外部威脅而專門從事壓制東部藩鎮的工作;第三個地區是長江淮河流域,安史之亂對這片區域的衝擊較少,基本沒受到戰亂之苦,而這片區域擁有迅速擴大的生產力、急速增長的人口以及繁榮發達的商業等方面的優勢。在“安史之亂”後這裡更成為維繫唐朝命脈的關鍵地區之一;第四個地區是運河地帶,南方的眾多資源都依賴於運河傳輸到關中地區,所以運河堪稱唐朝的命脈所在,失去它則失去了關中的補給。
第二,在軍事上,重振雄風,震懾藩鎮割據勢力
唐朝中央政權也想恢復昔日的風采,他們建立了神策軍這支強大的武裝,這支武裝曾經打敗了吐蕃和南詔的聯軍,挽救了唐朝的統治。在平定的安史之亂以後,那些新崛起的藩鎮勢力發現唐朝中央政權還有一定的勢力,而僅僅依靠一兩個藩鎮實在搬不動中央政權。不過中央政權也同樣沒有足夠的力量完全搞定他們。於是雙方回到了一個很默契的狀態,說的簡單了就是誰挑頭,唐朝中央政權就打誰。
第三,努力恢復戰後經濟
綜上,也就是說李唐在安史之亂後,採取了一系列的恢復手段,保證了自己的平穩發展,也就順利的苟延殘喘了一個半世紀。
下面來分析東漢在黃巾起義後很快就分裂的原因第一,黃巾起義跟安史之亂的根本原因不同。安史之亂髮生在唐玄宗時期,而這時的國家剛剛經歷了開元盛世,人們普遍不愁吃穿;而黃巾起義是在東漢末年,這時民不聊生,已經快要生存不下去了。安史之亂代表的只是少部分人想奪江山的意願,而黃巾起義代表的是廣大普通老百姓想生存的心聲。這就從根本上動搖了東漢的地基。
第二,東漢末年,朝廷的控制力幾乎沒有,政令難以下發。與大唐依然對大部分地區擁有控制權不同,東漢末年的朝廷擁有控制權的地方僅僅只有洛陽了。其它地方基本就被各地諸侯瓜分了。特別是後期朝廷政權也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弄得完全沒有威信,東漢名存實亡。
第三,經濟體系崩潰。黃巾起義後,東漢的經濟體系已經完全崩潰。諸侯混戰,百姓朝不保夕,農業生產都管不上了,誰還能關心經濟發展。
綜上,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已經摧毀了朝廷的大半條命,而朝廷對接下來自己的命運完全無法把握,只能坐等滅亡了。
-
5 # tyy9954
兩個事件發生的背景不一樣。安史之亂爆發時唐朝還處於盛世,沒有爆發大規模起義的群眾基礎而黃巾起義時民不聊生,起義一呼百應,規模和破壞力都比較大。
-
6 #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521
安史之亂是少數民族的西域地區為主要叛亂分子,雖然打了唐朝中央一個措手不及,但是唐朝各地王侯都還在 並皇帝也逃脫出去 給了中央集結反擊的世界 實際上由於中央軍隊裝備較好 前期被偷襲佔了便宜 後面就不存在叛軍是中央軍的對手,在中原地區裝備才是保障戰鬥力的重要標準。
-
7 # 隱龍說史
唐廷可以長期與關東藩鎮相持百餘年,而漢廷卻在黃巾打擊下很快瓦解,主要原因在於唐廷與漢廷在突然遇到危機時的應對策略,以及漢唐兩代可以利用的經濟資源,而不能從對手的角度去考量。
安祿山的胡漢邊防軍隊,戰鬥力絕對比張角的黃巾烏合之眾要強得多,況且安史叛軍還曾一度攻破潼關打進長安,逼得唐玄宗倉皇逃往蜀地,唐廷整個政治中杻幾乎遭到毀滅性打擊。反觀東漢黃巾起兵,未到洛陽已被各路漢軍擊破,人數雖多但戰力極差,漢廷平定黃巾後還一度維持了很穩定的局面,何進與袁紹還能聯合執政,大有重振朝綱之跡象。
再從安史餘黨來看,河北三鎮與山東半島的平盧鎮,皆為北疆胡漢混合軍團南下盤踞漢地而形成,軍事力量兼有步騎協同作戰之特點,相比漢末各路諸侯多以步兵為主,河北三鎮對唐廷的軍事壓力,要遠比漢末群雄帶給漢廷的壓力要大。唐廷幾乎可以說是與當年自己設定的邊防軍在對抗,而漢廷面對的關東諸侯,有一個例子很能說明問題,即關東聯盟甚至無法對董卓西軍構成威脅,而董卓西軍可以漢廷設定的西北邊防軍。僅此一點,就能看出,如果讓漢唐兩個朝廷交換時代,漢廷可能結局更慘,而唐廷則更有希望中興。
真正讓漢廷走向失敗的原因,在於朝廷自己內部數次火拼,導致朝廷與軍隊互不信任,因而實力大損,驍勇戰將也在內耗中離心離德。自董卓遷都長安以來,王允聯合呂布刺殺董卓,這是第一次內鬥,緊接著朝臣對西軍將領處置失當,造成西軍反攻,之後李郭二將也同意與朝廷合作,無奈朝臣對此二人仍然不放心,在二人之間使用反間計,造成李郭二將在長安城中大戰,無法是軍隊實力還是朝廷威望,都在屢次火拼中消耗殆盡。最後逼得漢獻帝狼狽情況下匆匆返回關東,好不容易回到了洛陽,整個朝廷發現自己就像難民一般,官僚機構已無法運轉,連糧食都無法籌集,全靠各路諸侯救濟。如此朝廷,面對關東地區的諸侯亂局,完全沒有能力再有進一步的作為。
唐廷的情況則不同,雖然唐玄宗逃往蜀地,但太子卻選擇北上,並得到朔方軍的支援,在靈武站穩腳跟。去到蜀地的玄宗皇帝也沒歇著,仍然派永王順江東下,試圖聯合南方軍事力量支援中原戰場。唐廷無論處境如何惡劣,整個政府機構仍在有序運轉,相關外交活動與軍事部署沒有停止,唐肅宗選擇向吐番與回紇借兵,並不斷將朔方、隴右、河西的剩餘軍事力量,部署在河東、河南、淮西地區,以阻止安史叛軍進一步南下侵擾江南。這些行動都必須仰仗朝廷健全的軍政機器,唐廷沒有在初期的大潰敗中徹底覆滅,讓其有機會捲土重來,糾集剩餘軍事力量與胡族盟軍,從容部署關東戰場的軍略,雖然最終未能打平安史叛軍,但至少也穩住了局面。
其實漢廷曾經有機會平定關東亂局。當李郭二將控制朝廷時,曾派出多位朝廷使節前往關東,在各路諸侯之間當說客,關東諸侯也不敢過於明目張膽與朝廷對抗,很快便接受了使者的要求。這說明漢廷當時仍有一定權威,能震住關東諸侯,若非後來朝廷與西軍將領失和,鬧到再度火拼的程度,導致一發不可收拾,可能也就沒有所謂的三國了。
-
8 # 木辛言若
原因是安史之亂是以失敗而告終的,反之唐朝會滅亡。原因有下。
第一,唐朝有經濟支撐,唐朝經歷了太宗的貞觀之治,高宗的永徽之治,武則天的治宏貞觀及玄宗的開元盛世之後,唐朝進入最鼎盛時期。成為了國富民強的國家。
第二,不得民心,讓胡人亂入,亂殺漢民。
第三,軍事處於劣勢,郭子儀和李光弼領導的是最精銳的部隊。
第四,安史兩家父子不合內鬥。
安史之亂失敗後,到憲宗這一代,勵精圖治,重用賢良,改革弊症。勤勉政事,對消除藩鎮勢力取得巨大成果。史稱:元和中興。所以唐朝能延續。
黃巾起義是三國的開端,東漢末年,宦官專政,就算沒有黃巾軍,東漢也活不久。而且黃巾軍統領張角病死後,黃巾軍以失敗告終。敲響東漢王朝喪鐘的是何進密令董卓進京討伐十常侍。沒等董卓進京,何進就被十常侍給殺了。董卓進京後,控制漢帝。掌握實權。東漢名存實亡。
-
9 # 鄉村小阿飛
首先說唐朝的安史之亂,這是內部鬥爭,雖然安祿山攻進了長安,但是唐朝並沒有真正滅亡,而是透過隋煬帝楊廣,所留下的的大運河,從南方來運輸糧與錢財,從而達到維持的秩序,是名亡實存的;
而黃巾起義就不一樣了。黃巾起義之前桓,靈二帝就任用宦官,導致朝廷腐敗,也就是說就算沒有黃巾起義的造反,那麼東漢也是一個將要被取代的朝代。而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只是加快了東漢滅亡的速度;最後雖然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打著漢朝名義,但實質上東漢就是已經是一個名存實亡的朝代了。
-
10 # 未濟
第一,東漢亡於權臣,而安史之亂後唐朝沒有權臣(宦官弄權是後期的事)
黃巾起義其實也不是東漢滅亡的主要原因,起義被平定後的內亂才是滅亡的直接原因,因為十常侍之亂,董卓進京,開啟了漢末軍閥割據時代,東漢名存實亡。而唐朝平定安史之亂後,雖有藩鎮割據,可是皇帝也是有一定實力的,藩鎮暫時是老實的。皇帝也沒有被控制,還是自己說了算,這與東漢末年的情況大不相同。
第二,東漢已經失去民心了,而唐朝沒有。黃巾起義是下層民眾的起義,雖然有被蠱惑的成分,但還是大家不滿東漢的統治。而唐朝是部將反叛,並不是民眾起義,何況安史之軍比較殘暴,百姓還是心向唐朝的。
回覆列表
唐朝在古代的王朝裡無疑是最為強盛的一個,在公元8世紀左右,唐朝不僅在對外戰爭中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國內也是在隋末大亂之後休養生息,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手裡,更是達到了頂峰。然而,衰極必盛,盛極必衰,在經歷了開元盛世的一片繁華之後,安史之亂,卻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發生了。安史之亂叛軍攻入長安,玄宗父子分頭逃跑,唐朝幾乎滅國。但是,到最後為何唐朝不僅活了下來,而且還體面的活了一百五十年?
首先,需要說的是在安史之亂後,唐王朝的經濟命脈並沒有斷。古代王朝的覆滅,無外乎兩個原因,一個是因為外族的入侵,例如西晉和北宋。另外一個就是國內經濟崩潰,土地兼併嚴重,導致很多老百姓沒飯吃,譬如唐朝和明朝。而安史之亂,雖然給唐王朝帶來了沉重的打擊,可是卻沒有致命。為什麼這麼說?雖然在此以後,很多藩鎮壓根不聽唐朝中央政府的話,不納糧,不上稅,自己當起了土皇帝。可是,唐朝卻靠著隋煬帝楊廣修起來的大運河硬是將江淮一帶的糧食和財政源源不斷的從南方給輸送了過來。所以,唐朝在安史之亂後,儘管沒了河南河北的大把白銀,但長江以南地區卻撐起了整個王朝。
其次,唐朝的軍事體系並沒有崩塌,甚至還有所增長。都知道北宋年間,中原王朝被四面八方的少數民族政權給團團圍住,可是唐王朝何嘗不是?東西突厥,吐谷渾吐蕃,高句麗渤海國,還有像契丹靺鞨等沒有建立國家的部落。所以,唐朝才實行了節度使的制度,其目的就是為了防禦外敵而已。但是隨著府兵制的崩潰,募兵制的興起,這些身為節度使的封疆大吏們開始各自為政,給自己招兵買馬。然而,唐王朝卻在中期建立起了一支叫做神策軍的部隊,這支部隊誰都不聽,就只聽皇帝的話,其實就和北宋的禁軍一樣。
最後,安史之亂並沒有破壞唐朝統治的合法性。古代打仗講究不興無名之師,所以在古代每當誰要造反都要有個名號。安祿山起兵靠的是誅殺奸臣楊國忠,清君側。但是吧,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講,你安祿山清君側和我是一點關係都沒有的。畢竟在楊國忠的手裡,唐朝還是維持著開元盛世之後的安定富庶,並沒有多大的不同。所以老百姓們是認可唐朝的統治的,然而安祿山這貨好好的太平天下不坐,為了自己的權力,非得發動一場戰爭,讓無數人流離失所,家破人亡。所以,唐朝老百姓是十分憎惡安祿山的,而唐軍成功的平叛,更是強化了其統治的威望,所以此後,無論藩鎮多亂,百姓還是心向李唐王室的。
安史之亂唐朝因此幾乎滅國,但是由於在經濟、軍事以及統治合法性上唐朝並未受到破壞,所以李唐王室還是延續了一百五十多年,甚至還中興了幾回。
然而東漢的黃巾起義就不同了,中平元年(184年)爆發的黃巾起義導致東漢名存實亡,最後出現了漢末三國的亂世。
黃巾起義雖然聲勢浩大,但在中平二年(185年)便被東漢官軍鎮壓,由張氏三兄弟領導的大規模黃巾起義只是維持了不到一年的時間便宣告失敗。那麼驟起驟滅的黃巾起義為什麼會讓東漢“名存實亡”而導致了漢末亂世呢?
在中國歷史上,黃巾起義是第一次有嚴密組織和計劃的大規模農民起義。雖然由於叛徒的洩露,黃巾起義在沒有準備完善的情況下被迫提前舉行,但起義的爆發依然出於東漢朝廷的意料之外。當時黃巾起義席捲了東漢十三州中的八個州,其中大部分都是經濟富庶地區。從漢和帝以來,由於繼位皇帝的年齡都太小,東漢的外戚與宦官專權,政治腐敗混亂,國力衰落,民不聊生。特別是在黃巾起義爆發之前,東漢發生了著名的“黨錮之禍”,嚴重損害了東漢朝廷的政治和軍事實力。所以在黃巾起義突然席捲天下的時候,東漢中央根本無力鎮壓。
在無奈之下,東漢朝廷只得一方面解除“黨錮”,提拔那些之前被排擠計程車人子弟去鎮壓起義;另一方面則允許各州郡自行招募軍隊與黃巾軍作戰。兩方面措施果然取得了效果,在東漢中央朝廷和地方軍隊的聯合鎮壓之下,只持續了約一年的黃巾起義失敗。
由於東漢朝廷允許地方州郡自行招募軍隊,這導致大批東漢的地方官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轉變為軍閥,曹操、劉備、孫堅(孫權之父)、董卓、袁紹等等漢末群雄的起家軍隊都是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自行招募的,黃巾起義直接促成了群雄並起。
另外,為了鎮壓黃巾起義,漢靈帝解除了“黨錮”,這讓本已經分出勝負的外戚、宦官。士大夫三大集團的矛盾重新激化,最終引發了“十常侍之亂”。“十常侍之亂”後,地方軍閥董卓控制了東漢朝廷,肆意妄為,在全天下引發了大規模的軍閥混戰,東漢至此名存實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