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珍重友情

    多麼可悲的現實啊孩子們,當然我相信大多數的子女對父母都是感恩的都是有孝心的,山東一百姓用板車拉著母親去看天安門,一農民用三輪車搭著帳子拉著父親去看高鐵,走上高速違章了連交警都向他敬禮所以父母再有多大過錯都應受到子女的孝敬。

  • 2 # 西域西行

    講講個人感受!

    痴心父母世多見

    本人的父母就是典型的痴心父母,一輩子自己吃苦受難,辛辛苦苦把姐弟拉扯大,到現在我們已經結婚了,還是操心不斷,自己生病從來都是忍著挨著,不肯告訴我們。平日裡,每次給錢都推三阻四,死活不要,而我們有點小事,都是傾其所有,我結婚時更是如此。

    有時候我都覺得心酸,人活著為什麼不多為自己考慮考慮?

    也許,這就是偉大父母之愛。

    孝順兒女縱有,但多半感情不對等

    我相信這個世界上孝順兒女還是很多的,並不是人心都這麼壞。

    但即使如此,兒女所回報的愛與父母所付出的愛相比仍然是大巫見小巫罷了。

    我們逐漸長大,成家了,有了老婆,生活的重心逐漸轉移,而又有了孩子更是如此。在我們很多人來說,提到最重要的人多半是自己的另一半或是兒女。

    愛是下傾的

    都說愛是下傾的,時代輪迴,莫不如此。

    也許有一天等我們漸漸老去,兒女長大,情況也是大類如此。

    但惟願我們能夠多給父母點關心,畢竟人生沒有歸路,所有人都在漸行漸遠。

    祝天下父母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 3 # 一株有思想的蘆葦

    現如今的社會父母對子女的付出要遠遠大於古代,不是說物質,僅僅關愛這一塊父母也更多!古代家中子女多些,生活困苦,父母又大多不識字,哪裡會那麼細心的照料!至於什麼“孝道”,現代一定要相對客觀去審視,古時孝,算不上孝,充其量是個愚蠢!現代人更懂得感恩父母!

  • 4 # 紫霞詩詞對聯

    《紅樓夢》中所提的《好了歌》是跛足道人在度化甄士隱時所唱的。當時的甄士隱經歷了骨肉分離,由富變貧,受夠了顛沛流離,也看透了人情冷暖,看破紅塵認為到頭來都是為他人做嫁衣裳。

    甄士隱當初對英蓮是百般疼愛嬌養,英蓮被拐,致使甄士隱風燭殘年時無依無靠,並不是英蓮不孝順。文中曾提到賈芸,早年喪父,只和寡母相依為命;為了養母養家,時時在榮國府奉承,求了賈鏈求鳳姐,好不容易弄到差事,200兩銀子只拿了50兩去辦事,其餘的交於母親保管。可見賈芸是個孝順的好兒子,

    在封建社會,忠和孝是排在首位道德標準。賈芸是最普通的一個人物,是能代表大眾的,說明當時社會風氣還是很的,母慈子孝;而甄士隱只是個案。

    在當今社會,提倡“您養我小,我陪您老”,尊親重孝也是隨處可見。大到國家設立的養老院,小到民營的託老所,讓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樂,這才是大孝,是以前的朝代無法比擬的,現在的孝文化比封建社會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不過在任何朝代和社會,都有個例,不孝順的人肯定有,不過改變不了社會風氣和潮流,瑕不掩玉,可以忽略不計的。

  • 5 # 六妙長春

    《好了歌》的詞寫得非常精闢,《紅樓夢》的最終結局也印證了詞的精神內涵。“痴心父母世多見,孝順兒女誰見了”是其中的兩句,在書中由兩位超凡脫俗的世外高人說出,一位是癩頭和尚,另一位是跛腳道士。為何由這兩人說出來呢?因為他們容貌醜陋,身有殘疾,與世間權貴階層格格不入,在對比之下,反而襯托出他們不同於世間人的超凡智慧。

    癩頭和尚與跛腳道士的智慧不是世間求名求富的機警聰明,而是一種看透人事種種因緣的終極解脫之道。在他們眼裡,一切都是虛無,包括人倫間的至親之愛,這就與儒家提倡的孝親不同。那麼,這兩位世外高人為什麼會把親情看得如此虛無呢?

    其二,癩頭和尚在書中代表佛,跛腳道士代表道,道講虛無,佛說八苦,也就是說,他們的眼光傾向於觀察社會的陰暗面,在情感的表達上也比較消極,不排除誇大了社會不良現象。

    其三,既然《好了歌》出自於《紅樓夢》,賈、王、史、薛,書中四大家族最後都由興旺轉向沒落,全書是以悲劇收場,那麼,《好了歌》的詞也應當與書中的主要基調相呼應。《紅樓夢》反映社會現實,《好了歌》正好體現其精華所在。

    那我們就不該孝親了嗎?

    推崇孝道是美德,正是有不孝的現象,才要更加努力宣揚孝,我們可以將《好了歌》當成對社會現象的一種診斷,診出了病,下一步就該好好治病,而不能讓病情自由發展,所以我說《好了歌》也有積極的一面,關鍵是人怎麼來看待。

  • 6 # 人間四月微風7310418

    我認為這是不以人意志為轉移的現狀,雖然輿論導向能改善一些,但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女誰見了,仍將是普遍現狀。理由一,生老病死人類替代迴圈,老人終將離世,孝順做起來也沒個標準,有的人要求兒女標準高,雖巳經盡力但還被人認為不孝順。理由二,子女上有父母,下有自己的孩子,自己還要養家餬口,一日忙到晚,大多人巳疲憊,難在父母頭上化太多時間和精力,易被人認為不孝。另一方面痴心父母古來多,是因為父母養育小孩時,多在年青力壯時,有精力對小孩無微不至地照顧。另外年青人自己未能實現的抱負往往寄託在兒女身上,所以待兒女特別的好,並希望兒女長大後能做一個孝順的人。因此,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女誰見了是大多必然現象。

  • 7 # 熱愛祖國熱愛母親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爭名爭利幾時休忙忙碌碌不自由

    騎著驢騾想駿馬官封宰相望封侯

    世人皆爭不急務‍♂️又有幾人肯回頭

    黃泉路上風雨驟愛河滔滔無盡頭

    世人痴迷年復年均被名利兩相牽

    沉淪苦海不知覺怎乘彌陀大法船

    千經萬論歸淨土憑藉聖號見聖顏

    信解行證若俱足彌陀大願即圓滿

    …自古以來

    老不看三國防欺詐

    少不看水滸防打架

    男不看西遊防不聽話呀寶寶嗯女不看紅樓,防不好嫁掃地怕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

    ………

    回答問題:“是也不是”!!

  • 8 # 小虎幾

    這是藝術,不能模似,在現實生活中偶爾遇之而過,人們總是向人類發展而進步,若消極常待,只有斷子絕孫,人類空滅了…

  • 9 # 萍風竹雨123

    《好了歌》中“痴心父母世多見,孝順兒女誰見了”兩句話雖然中國的一些現狀,但是也不全面。自古以來,中國的父母們不乏為了子女就不惜累死累活累彎腰的,但也不乏孝順兒女。

    早在唐朝時,詩人孟郊就有一句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高度概括了父母對子女的愛就像春天的Sunny般溫暖和柔而無窮無盡,現代更有無數的父母為了子女而不顧一切。特別是農村,有些父母為了子女成親花光了自己畢生的心血,甚至還欠了外債,結果兒子有房有車有存款,老子住地頭住草棚,勞作不休還負債累累。

    我家鄰居更甚,老兩口為兒子買車買房看孩子,孩子大了又給人家看大門掙錢,年紀大了,幹不動了,兒子就再不讓老兩口進門,現在那家老頭病了,他兒子竟然不給他出錢治療。現在這老兩口一說起來都是淚流不止。

    但世上有痴心的父母,更有孝順的兒女。自古以來都是這樣。古代有因為怕天熱熱著父親而為父親扇席的黃襄,也有代父從軍的木蘭,現代也有許多五好兒媳,孝順兒子,只要留心,處處可見。

  • 10 # ERP石頭跡

    這是人性。

    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將來也如此。

    孝順是後天社會學範疇,非生物本能。愛子女是生物本能。

    你所說的現狀是表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身邊有沒有悶聲不吭,看著不起眼卻賺大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