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妮妮說英文
-
2 # 小於兒育兒
中科院科學家將孩子的0-6歲稱為“潮溼的水泥期”,意思是說孩子的85%性格、習慣和生活方式都在這一時期形成,將7-12歲稱為“正凝固的水泥期“,這一時期孩子85—90%的性格、習慣等已形成。
事實上,在孩子的性格、習慣尚未形成時,家長做一些必要的干預,提高孩子的自律性,其實是十分有必要的,這將伴隨、影響孩子的一生。
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教育其實就是培養習慣!
中國也有句古話叫做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好的習慣是孩子健康和成功的基礎,當孩子養成閱讀,獨立,自律,專心,堅持。這幾個好習慣的時候,那麼他的學習和生活是很輕鬆快樂的。
培養好習慣要一個一個來,先養成容易培養的習慣,比如閱讀。等一個習慣固化的時候再培養新的好習慣。
當然在培養孩子習慣的時候父母要做好言傳身教。
以上個人見解全部手打,如有幫助,還希望採納!
-
3 # 旦洵
所謂`啟蒙教育`,用通俗易懂的話來解釋就是`讓孩子對周圍事物有大概瞭解而不需要深入瞭解的一種教育方法。
我們華人自古以來十分重視啟蒙教育,對於嬰幼兒來說,家長可以在家裡做以下幾方面的啟蒙教育:
1.視覺啟蒙,從最初的黑白色卡到後期的彩色玩具,刺激嬰兒眼部的發育,發展眼球的靈敏性和協調性。
2.觸覺啟蒙,孩子在`口欲期`的時候,可以將玩具消毒,讓孩子用嘴巴去探索世界,也可以用毛絨玩具或者梳子等一系列東西,刺激嬰兒的身體各部位,從而訓練嬰兒的觸覺能力。
3.聽覺啟蒙,可以在嬰兒的左右,後面說話,引導孩子聽聲音尋找聲源。
給孩子多聽聽音樂,歡快的兒歌旋律會讓孩子的心情愉悅起來,音樂啟蒙教育有利於發展寶寶的聽力和記憶力,也有利於提高寶寶的情商。
家長們應該利用這一關鍵時期,好好培養寶寶。
-
4 # 蒹葭已萋萋
這是上部分~~~
我的建議是1.0-6歲啟蒙也要分年齡進行,可參考一些育兒書籍進行教育。2.一定要給合孩子的特點進行教育。
1.0-6歲啟蒙也要分年齡進行。0-6周正是學前教育期,也是兒童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所以要說6週歲以前的啟蒙,可以寫幾本書都寫不完。市面上也有很多類似育兒專家的書籍專門講的是如何啟蒙,您感興趣可以買來看一看。初為父母,很多人都沒有做好準備,特別是在如何啟蒙教育孩子方面。我比較認同一個觀點,那就是應該開設家長學校,家長學習合格畢業了才能結婚,這樣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因為有的父母真的不適合做家長,因為他們自己還是個孩子。具體到我自己,我來分享一下孩子從出生到5歲的一些育兒書籍及想法吧。
第一,1歲以內,主要是照顧好孩子的生理需要,讓孩子在正常的月份完成翻坐爬站等基本能力。
視覺啟蒙:這個時間小寶主要是身體發育,可以在牆上合適的高度貼一些啟蒙圖片。
養育方面:在她1歲的時候,我主要是參考了張思萊老師的育兒手記,看她如何一手帶大他的外孫,裡面講得很詳細,孩子每個月的發育特點以及孩子的具體事例,對我很有啟發,可以說是我作為媽媽的重要教材之一。
身體健康:另外一個書就是蕭老師的《兒童經絡》,因為孩子小的時候,最主要的就是吃好不生病,並且那個時候,我開始對中醫感興趣,所以經常給孩子撫觸按摩身體。再就是一些輔食製作,孩子是母乳餵養加輔食,所以如何給孩子供應充足均衡的營養十分重要。這個階段,給孩子的主要是各種小玩具和布書,並跟她一起玩,並沒有刻意去學什麼知識。
參考書籍:《張思萊育兒手記》,兒童經絡,一些輔食製作書籍,一些布書。
第二,2歲,主要是透過親子游戲來發展感官和運動能力,同時開始訓練說話。
遊戲中學習:孩子2周的時候,大小便能自主控制了,說話雖然不清楚,但也能說長一些的詞語了,這個時候參加了早教班,我在家也參考一些早教遊戲每天跟她玩。上早教班主要是為了看看別人家的孩子都是怎麼養的,發育到什麼程度了,自己的育兒方法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親子共讀:訂購了《親子》雜誌,上面有一些繪本,孩子很喜歡讓我反覆念給她聽。這個階段的孩子,我發現,你跟她說的事情她一直都記在了心裡,也許當時沒有表達出來,但是她已經有了基本的印象,再遇到這個事情的時候,她會有反應,這個時候,我就會再重複給她,幫她加深印象。還有就是要多帶孩子出去玩,找同齡小朋友玩,去公園玩,給她講她看到的並且感興趣的事情,幫助孩子的語言能力發展。我家小寶在14個月的時候開始說短句子,在2周的時候自己基本能看著繪本複述,有利於她的語言發育和理解能力發展。
參考書籍:《美國金寶貝早教幼兒遊戲》,早教班,《親子雜誌》(0-3歲)。
第三,3歲,識簡單的字,動手能力,情緒管理,習慣養成。
幼兒園:這是孩子發展的一個分水嶺,3週歲的時候,孩子上幼兒園了。孩子的教育除了家庭這一塊,還加入了學校。在幼兒園就要是跟同齡人相處和養成習慣,家裡的教育這個時候主要是集中在識字,動手能力,情緒管理和習慣養成方面。
識字:這個時候,我給她買了識字積木,可以搭,可以念。《親子》雜誌升級到3-6歲,裡面多了一些小遊戲的內容,圖片相對少子,字多了。孩子還是很喜歡給她讀繪本。
動手能力:同時買了一些做手工的書籍,練習使用剪刀,練習搓一些橡皮泥,自己塗一些簡單的色和線條。
情緒管理:同時規定一些基本的生活習慣,還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積極引導,幫助孩子做好情緒管理工作。這個情緒引導,首先是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然後在孩子有情緒的時候才能正確去處理,要幫助孩子去認識到他自己當前的情緒是什麼,是生氣、開心還是憤怒,然後再告訴孩子怎麼辦,總之是要透過討論情緒這件事情讓孩子逐漸建立起自我管理的能力。
參考書籍:認字積木,《親子雜誌》(3-6歲),《兒童手工大王》+橡皮彩泥,一些簡筆畫和塗色書。
——————————
受到字數限制,4歲以後放到下部分。
-
5 # 考拉琪寶
謝謝邀請。我家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對於啟蒙教育的重要性沒有特別重視,沒有上過早教,就自己在家教孩子的。平時就看看專家怎麼說,那種對孩子好就這麼做,就是這邊看點那邊也學一點,不繫統也不專業。主要就培訓她的行為習慣養成和良好的家教吧!我家只希望她能快樂長大,在長大的過程中慢慢成長!
-
6 # 哆學智慧書
感知能力
這方面的教育主要是指孩子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等全方位的感知訓練,這些訓練可以配合孩子的認知過程進行,比如觀察一棵樹,樹由哪些部分組成,有哪些顏色,什麼形狀,摸起來是什麼感覺,聞起來是什麼味道,這樣的訓練可以幫助孩子養成全方位觀察事物的好習慣。
身體素質0-6歲的孩子在身體素質方面的教育主要包括體能和協調性兩方面。早期一般進行協調性訓練,家長可以跟著一些影片課陪同孩子進行活動。孩子五歲之後,如果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協調能力後,家長才可以開始帶孩子進行一些安全的體能訓練。
搜尋“哆哆”(duolaimengkefu),獲取更多優質啟蒙經驗。
人格品質“三歲看老”,孩子的人格教育一定要從小重視,而對孩子人格影響最大的無疑是陪伴孩子時間最多、孩子最信任的家長,因此家長一定要做好孩子的表率。除此之外,講故事也是一個很好的辦法,現在有很多優秀的繪本都可以成為很好的工具,在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也可以培養孩子的藝術感知能力、開發孩子的想象能力以及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
藝術能力愛因斯坦說:“音樂賦予我無邊的想象力。”對於孩子藝術能力的培養意義在於喚醒對美的感知和追求,進而提高孩子的感受、感知和溝通能力。而在藝術培養的過程中,也能夠培養孩子們的專注力等。
孩子的啟蒙教育有很多,並且有一些能夠同時進行,家長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要注意兩點:1. 分階段進行,不要急功近利;2. 不要有太直觀的目的性,比如培養藝術能力並不是指學一種樂器、考級等。
-
7 # 靈遁者國學智慧
0到6歲孩子的特別喜歡吃糖,特別喜歡脫鞋子,特別喜歡啃手指等等的一些行為問題很困擾爸爸媽媽,他們也是非常善於學習的,也學習了很多關於育兒知識,去聽講座,看比較好的書籍等等,同時在家裡的面對孩子的問題也採取了一些相應的措施,一開始是教育,講道理,但是發現沒有用。看了很多教育書籍說要無限的允許孩子,所以他們也允許孩子,但是允許的,允許的,發現孩子還是不改這些行為問題,他們心裡很著急,就會用一些強制性的的方法或者用比較粗暴的一些方法去嚇嚇孩子,你再這樣做的話我會怎麼怎麼樣,把糖全藏起來。這樣的方法短時間很有效,時間長了,孩子的老毛病又會出現。其實這些行為背後的很多問題是孩子心理需求沒有被滿足,解決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才不會再犯這些行為問題。
有的媽媽說孩子特別喜歡吃糖,一個孩子叫聰聰,4歲,幼兒園中班,每天放學的時候,他總要到校園門口的棉花糖小攤上去買一個棉花糖。他總問媽媽,你怎麼總是不給我吃糖呢。媽媽說,其實很多時候家裡還是會給他吃糖的,但是隻要他在外面看到有糖,他像瘋了一樣一定要吃到為止,如果不給他買的話,他就會撒潑打滾,吵鬧的厲害。
今天讓你不去喝水,一天不喝水感覺非常渴,第二天也不去喝水,第三天也不去喝水,當然從生命的角度來看,三天不喝水身體可能會出現一些症狀。從心理層面來講,如果三天不喝水的話,到第四天,在工作的時候,會出現什麼樣的一些狀況。上班的時候就根本沒有心思去寫文章或者做手頭的工作,你的動作非常多,你會樓上樓下跑很忙,其實你在找水喝。但是別人看到你怎麼很忙,心不在焉的,整個人狀態很不好,跑上跑下,左顧右盼。其實你的內心需求是我想喝杯水,當水來的時候,馬上要喝了,甚至水不怎麼幹淨的時候,你也會喝的。因為你內在非常非常的需要了。
這個看上去不太切合實際的例子,說明人表現出來的很多行為跟人內心的需求有非常重要有關係的,當你喝到水的時候,你跑上跑下,左顧右盼的這些行為就沒有必要存在了。以這個例子去看孩子的行為,分析,解決孩子行為層面的問題,我們慢慢的去覺察到孩子內在需求,滿足孩子內在需求的時候,行為層面的一些動作就可以慢慢的緩解或者解決。
關於孩子吃糖的問題,成年人都會有吃糖比較甜蜜的感覺,過情人節我們會吃巧克力。對孩子來說吃糖更有甜蜜幸福的感覺,他內心需求被喜歡,被擁抱,被愛,需要更多的親密感。這個孩子會這麼喜歡吃糖,媽媽前面有過一個七八歲的孩子,但是偶然的事故,失去了那個孩子。悲傷之後,他走過來了,懷了第二個孩子,就是這個愛吃糖的男孩兒。從心理層面來講,媽媽面對了太多的悲傷,也害怕自己悲傷的部分傳遞給孩子,她就關閉了自己的悲傷,其實這樣媽媽流淌出來的甜蜜和愛也會關閉一部分,孩子就會很少的感覺到媽媽對他的親密,她內心很需要媽媽親密的感覺。但是孩子是不會用這樣的語言告訴媽媽的,就用愛吃糖的行為告訴媽媽。
當媽媽明白之後,他對孩子就不一樣了,當孩子要吃棉花糖,媽媽就不會跟孩子說,不可以吃糖,對牙齒不好等等,媽媽跟孩子說,今天不買了,然後孩子就撒潑打滾,吵鬧,哭的厲害。媽媽說寶寶,你吃不到糖心很難受,你就哭吧,媽媽陪你一會,慢慢的蹲下身體抱住孩子去撫摸他的背和身體。第一天孩子哭的時間很長,差不多十分鐘而且很激烈的,媽媽很堅定的不給孩子買糖,同時一直用很溫柔的語氣安慰他,撫摸他,差不多十分鐘孩子哭著說,那你明天給我買。媽媽說那我們先回家。回家的那天晚上,媽媽說很奇怪,以前如果在學校外沒棉花糖,回來他一定要吃巧克力的, ,那天他沒有要吃巧克力,這樣一天就過去了。這樣差不多一個禮拜,孩子每天吵一吵要棉花糖,媽媽堅持不買,很溫柔的對孩子,孩子的哭鬧每一天都在縮短,半個月孩子就不大會去想到校外買棉花糖。
孩子最大的變化是奶奶無意的提到的,孩子最近好像情緒特別好,不再每天跟我們吵鬧了。因為以前孩子吃不到糖,會跟家人吵鬧,搞得全家出動。現在奶奶發現孩子情緒越來越越好了,差不多經過了一個月,媽媽感受孩子完全好了,不會去提糖的事了,不會像以前每天不斷的要糖。
案例中看上去孩子不吃糖了,但是孩子吃到了或者嚐到了一種最美的東西,就是愛的感覺,媽媽蹲下身體擁抱他,瞭解他的情緒,撫摸他的身體等等的感覺,這樣的親密感是每個人都喜歡的。得不到親密感的孩子,會表現出特別喜歡吃糖,晚上睡覺抱著被子,布娃娃等等,小孩跟媽媽或者爸爸之間的面板接觸不夠的話,會產生一種面板飢渴感。孩子沒有很大的親密感,會有不舒服的感覺,孩子慢慢的會形成脾氣暴躁或者孤單的感覺,覺得自己不被愛,產生自卑容易與別人產生隔閡。如果爸爸媽媽從小對孩子有很多的親密感,而且是發自內心的,情緒比較穩定不是完成任務的安撫,擁抱,親密等等的行為,小孩會感覺自己被關注,被愛,慢慢長大情緒會越來越平穩,內心會越來越強大,他也會喜歡去關愛別人。
一個小女孩看到糖就渴望,會去槍,她的媽媽前面有一段婚姻,有個兒子,內心非常的想念兒子,但是不能夠經常見面,她和女兒相處的時,常常會心不在焉。小女孩非常敏感,感受到了媽媽對他的那種不關注,沒有親密的感覺。吃糖是外在的模式,如果媽媽能夠關注到孩子內心的需求同時滿足的話,這個行為就沒有存在的任何價值。孩子的行為和內心的渴望是非常關係。
當然一般的小孩都喜歡吃糖是正常的,如果特別特別喜歡吃糖,吃糖的行為已經影響到了他正常的生活或者她的脾氣很大,我們就要開始關注她內心需求的部分,還有些孩子特別喜歡抱玩具,被子等等,也是和孩子安全感,親密感有關係。
-
8 # 肥東先生
沒有專門學過這方面的東西,我現在就給我兒子讀故事書,看畫冊,聽兒歌,讀三字經,多觀察小動物植物什麼的。一有時間我去買點魚啊蝸牛哦這之類的東西讓他多接觸。多出去像植物園動物園之類的地方多接觸自然吧,城市裡的孩子本來就接觸自然的機會就少
-
9 # 親子繪本
這個問題有點廣,0-6歲跨度大,一般3歲以後都會接觸幼兒園了。所以您指的是家庭啟蒙吧?親子閱讀是個不錯的啟蒙方式,家長的參與會讓孩子更感興趣。閱讀可以和現實相結合,拓展很多知識,親子閱讀的好處可以自己查閱。哪怕你只是把故事讀給孩子,都有用。何況是給她講各種知識。
-
10 # 3三2兩
一般來說,0-6歲的寶寶處於一個認知能力和大腦發育的黃金階段,很多想要讓孩子更聰明的父母就會給孩子進行一些早教。如果你將手機、Ipad拿給孩子,這樣的做法我只能是說是大錯特錯了,孩子長期玩這些“玩具”,會讓小朋友的大腦僵化,還會讓孩子的視力下降,現在就讓我們來學學一些給孩子健康的早教方式吧。
當小朋友在0-2歲的時候,要給孩子適當聽一些早教音樂,可以起到給孩子開發左腦的作用,甚至還可以玩些親子游戲,給孩子講一些益智的故事,順其自然。
當小朋友處在3歲以上,就應該送孩子上幼兒園了,有時間陪陪他們,和他們一起看看動畫片,假期帶孩子出去旅遊,都是一些很好的早教方式。
在這裡要強調的一點,切記不要帶孩子去上什麼補習班之類的, 這樣不僅讓孩子過早的產生厭學心理,孩子還無法釋放天性,還會增加小朋友的心理負擔.
回覆列表
兒童的啟蒙教育越早進行越好,這對孩子智力等方面的潛能開發都非常有益。啟蒙教育能促進孩子語言、邏輯思維、運動能力等方面的發展。那麼,如何對0~6歲的兒童進行啟蒙教育呢?以下有幾點建議:
一.進行品格習慣的培養
好得品格要靠孩子自己養成。兒童世界的善惡與道德,其實,在我眼裡,孩子們是天生向善的。但是排除一些極端的例子。成人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讓孩子自己生成良好的品德,給孩子正面的自由成長的環境。
二.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
語言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三歲以前語言能力的發展狀況並不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太大的影響,但是在三歲以後——這時候孩子大多已經進入幼兒園了——孩子的語言能力是否足夠應付他的社交需求,就對孩子的成長有很明顯的影響了。
語言能力的培養:家長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和幼兒交流,多讀繪本故事,進行一些適當的語言訓練如以下幾方面:
1.連詞成句
2.角色打扮演
3.反義詞大配對
4.說說看,它們可以做什麼
5.講故事
6.背古詩
7.詞語接龍
8.比賽看誰組詞多
三.運動能力的培養
運動鍛鍊與孩子的心理成長息息相關。成熟的智力與運動訓練兩者之間是相輔相存的,相互依存的,可以說是人體在這個整體系統下的兩個彼此關聯的部分。運動能促進肌肉、智力等方面的發展。
所以小朋友平常要多鍛鍊,多參加體育活動,如打球、跑步、跳繩等都能促進身體上思維上的全面發展。
四.感統系統方面的訓練
比如說訓練孩子的味覺、觸覺、嗅覺、聽覺、視覺、熱覺、觀察等方面的訓練。
以下舉幾個例子僅供參考:
1.關於觸覺的例子:摸一摸,哪個軟哪個硬;摸摸媽媽的臉;玩沙子
3.關於視覺的:配對遊戲;搭積木,蓋高樓;分撲克牌;接氣球
4.關於聽覺的:聽聲辨位;敲一敲,響一響;隨著音樂做動作;聽聲音,找圖片
總之,孩子的啟蒙教育越早越好,啟蒙教育不僅僅是智力上的啟蒙教育,還包括非智力上的教育。進行多方面的訓練,能促進孩子全面的發展。